湘艺版九年级音乐下册 蝶恋花答李淑一教案

合集下载

湘艺版-音乐-九年级下册-《蝶恋花答李淑一》教案

湘艺版-音乐-九年级下册-《蝶恋花答李淑一》教案

《蝶恋花·答李淑一》教学目标:1.感受和领会苏州评弹的风格特点。

2.通过赏析,激发学生对说唱音乐及中国曲艺音乐的兴趣。

教学重点:1.认识说唱音乐的基本形式、基本特征,通过方言、乐器、演唱形式等音乐要素,认识说唱艺术。

2.让学生清晰地听出曲种的最主要特征并加以记忆。

教学难点:1.通过方言、乐器、演唱形式等音乐要素辨认说唱音乐。

2.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总结归纳我国说唱音乐的特点。

教学过程:1.导入:本节课我们接着来欣赏另外一种曲艺艺术形式——苏州评弹。

2.简介苏州评弹。

苏州评弹:苏州评话和弹词的总称。

它产生并流行于苏州及江、浙、沪一带,用苏州方言演唱。

评弹的历史悠久,清乾隆时期已颇流行。

评话通常一人登台开讲,内容多为金戈铁马的历史演义和叱咤风云的侠义豪杰。

弹词一般两人说唱,上手持三弦,下手抱琵琶,自弹自唱,内容多为儿女情长的传奇小说和民间故事。

评话和弹词均以说唱细腻见长,吴侬软语娓娓动听,演出中常穿插一些笑料,妙趣横生。

弹词用吴音演唱,抑扬顿挫,轻清柔缓,弦琶琮铮,十分悦耳。

经过历代艺人的创造发展,曲调流派纷呈,风格各异。

近40多年来,评弹从内容到形式推陈出新,传统书目得到整理提高,反映现实生活的新编书目陆续涌现,中篇和短篇等新的演出形式日臻完善。

苏州评弹有说有唱,大体可分三种演出方式,即一人的单档,两人的双档,三人的三个档。

演员均自弹自唱,伴奏乐器为小三弦和琵琶。

唱腔音乐为板式变化体,主要曲调为能演唱不同风格内容的(书调),同时也吸收许多曲牌及民歌小调,如(费伽调)、(乱鸡啼)等。

3.简介作品:《蝶恋花·答李淑一》是一首评弹开篇。

唱词是毛泽东于1957年所写的追念革命烈士杨开慧、柳直荀的旧体词《蝶恋花·答李淑一》。

由赵开生用评弹曲调编曲。

唱词融合了蒋调、陈调的传统唱腔旋律,并吸收戏曲的板腔变化手法而构成。

“我失骄杨君失柳”节奏自由,带有吟诵特点的旋律。

“杨柳轻扬直上重霄九”大幅度跳动的旋律进行,情绪激动。

九年级音乐下册 第3单元《曲苑奇葩》蝶恋花﹒答李淑一教学设计2 湘教版

九年级音乐下册 第3单元《曲苑奇葩》蝶恋花﹒答李淑一教学设计2 湘教版

蝶恋花·答李淑一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感受苏州弹词浓郁的地方风格,能模仿苏州方言学唱《蝶恋花·答李淑一》的前一部分。

2. 体验《蝶恋花·答李淑一》的情感、意境,理解其思想内容。

教学重点、难点1. 感受苏州弹词浓郁的地方风格,能模仿苏州方言学唱《蝶恋花·答李淑一》的前一部分。

2. 在学习中体验《蝶恋花·答李淑一》的情感、意境,理解其思想内容。

教材分析这是一首根据“丽调”(评弹演员徐丽仙的唱腔)改编的弹词开篇。

全曲可分四个段落,前两句是第一段落,表现了作者悲痛的心情和富有浪漫色彩的“杨”“柳”直上重霄九天的形象。

第二段是叙事性的,关键词是“何所有”和“桂花酒”。

第三段是描绘月中嫦娥轻盈的舞姿,曲调婉转优美。

第四段是高潮部分,月中嫦娥、吴刚闻听“杨”“柳”在人间的壮烈故事,不禁泪飞如泉涌,音乐亦激扬起伏,推向了全歌的最高点,此时,激情与柔美有机地融成一体,如最后一个“雨”字,既有苏州评弹的秀美而又不失澎湃的激情。

由于评弹是用苏州方言演唱,因此作为曲艺唱腔,“依字行腔”仍是最重要的,例如:“九”字,接普通话是第三声而按苏州话则是第四声(去声),因此谱以“”的唱腔。

同样“酒”字,苏州读去声,配以“”的唱腔,十分贴切。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国北方具有代表性的曲艺形式:北方鼓词。

今天,我们将要学习我国南方具有代表性的曲艺形式:南方弹词。

请先来听一听南方弹词的语言与伴奏乐器特点。

二、新课欣赏1. 初听《蝶恋花·答李淑一》。

2. 讨论方言与伴奏乐器。

师:你们听出来了吗,歌曲中的语言和我们平时说话有什么不同呢?歌曲是用什么乐器伴奏的?师:大家对我国南、北方语言发音很敏感,伴奏乐器听得也很准,我们每人都要锻炼用敏锐的耳音来学习音乐。

弹词包括很多,如:扬州弹词、四名弹词、绍兴平湖调等,刚才听到的这段唱腔是用苏州方言演唱,所以得名“苏州弹词”,它主要流行于这些地区,能看出来吗?(将地区用课件的形式以不同颜色的闪动加以标注。

蝶恋花答李淑一教案

蝶恋花答李淑一教案

蝶恋花答李淑一教案前言《蝶恋花》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篇经典作品,它描写了一个美丽的女子和她的爱情故事。

这篇文章被广泛地用于中学语文教育中,作为一篇优秀的文言文阅读材料。

本文将针对李淑一老师的教学案例,对《蝶恋花》的教学进行探讨。

教学目标1.了解《蝶恋花》的背景和作者;2.理解《蝶恋花》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3.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技巧;4.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内容课前导入在开始教学之前,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氛围:1.播放与《蝶恋花》相关的音乐,如《蝶恋花》古筝曲等;2.展示与《蝶恋花》相关的图片,如古代女子的服饰、古代园林等;3.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如“你们知道《蝶恋花》是什么故事吗?”“你们喜欢看古代小说吗?”等。

课堂教学第一部分:了解《蝶恋花》的背景和作者1.介绍《蝶恋花》的作者——柳永,让学生了解他的生平和创作背景;2.介绍《蝶恋花》的创作背景和历史背景,让学生了解这篇文章的时代背景和文化背景。

第二部分:理解《蝶恋花》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1.分析《蝶恋花》的主要情节,让学生了解故事的主要发展线和情节转折点;2.分析《蝶恋花》的人物形象,让学生了解每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和行为表现。

第三部分: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技巧1.介绍文言文的基本特点和阅读方法,让学生了解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和阅读难点;2.分析《蝶恋花》中的文言文句式和词语,让学生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技巧。

第四部分: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1.分析《蝶恋花》的文学价值和艺术特点,让学生了解这篇文章的文学价值和艺术特点;2.引导学生进行文学鉴赏,让学生自己发表对《蝶恋花》的感受和评价。

课后作业1.阅读《蝶恋花》全文,并写出自己的读后感;2.分析《蝶恋花》中的文言文句式和词语,写出自己的阅读体会;3.了解其他古代小说,如《红楼梦》、《西游记》等,并写出自己的感受和评价。

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和分析的方式,让学生了解《蝶恋花》的背景、情节和人物形象;2.互动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积极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3.体验式教学法:通过音乐、图片等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古代文化和文学氛围。

《蝶恋花答李淑一》教案

《蝶恋花答李淑一》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诗词鉴赏步骤,明概要—品语言—赏意象—悟情志。

方法与过程:诵读、想象、比较、鉴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烈士生命的壮丽和品格的崇高,
体会词人深沉而炽热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语。

郭沫若评《蝶恋花·答李淑一》“不用说这里丝毫也没有旧式词人的那种靡靡之音,而使苏东坡、辛弃疾的豪气也望尘却步。

这里使用着浪漫主义的极夸大的手法把现实主义的主题衬托得非常自然生动、深刻动人。

这真可以说是古今的绝唱。


今天我们就来共同鉴赏这首“古今的绝唱”。

鉴赏步骤:明概要—品语言—赏意象—悟情志。

二、明概要。

因为是赠答词,故须先理清赠答双方的关系,知人论世。

书本第二页注释①。

杨李为同窗好友,毛柳为早年战友,杨之父与柳之父、李之父又是至交。

毛泽东与李淑一既是同志,也是亲人。

战争年代,毛失其妻,李失其夫,人生不幸,何其相似!因此,本词又为悼亡词。

三、诵读。

李淑一《菩萨蛮惊梦》。

把握情感基调:本词以写实的手法,真实地记录了
当时的离愁与伤感。

情感缠绵悱恻,哀婉动人。

毛泽东读其信,咏其词,同命相惜。

“满衫清泪滋”,触发了毛早年的情思,慨然成章,于是作《蝶恋花》一首,回答“征人何处觅”。

毛泽东《蝶恋花答李淑一》。

把握情感基调:深沉炽热,慷慨豪迈。

自读—师读—齐读—个别读—听评弹。

蝶恋花答李淑一

蝶恋花答李淑一

《蝶恋花答李淑一》教学设计教学要求: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展开想象,学习双关和引用神话的手法。

3、写摘录笔记,独立识字学词。

教学重难点:感受词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摘题。

拿出课前搜集的资料,准备交流。

二,读题,交流资料。

1、词、词牌、蝶恋花。

2、杨开慧生平。

3、李淑一、柳直荀与毛泽东,杨开慧的关系。

4、李淑一的《菩萨蛮。

惊梦》。

三,出示学习目标。

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词。

2,理解词的意思,感受词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完成目标一:准确、流利的朗读词。

五,完成目标二:理解词的意思,感受词的意境。

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1、理解词义,体会双关写法。

杨柳轻飏问询报伏虎2,感受意境,体会引用神话的浪漫主义写法。

3,体会感情抓住“失”“骄”“直上”“忠魂”“捧出”“舒广袖”等词,体会作者对先烈的崇敬、赞颂之情。

六,完成目标:有感情地读词。

七,感受忠魂的献身精神。

1,由“泪飞顿作倾盆雨”入手,理解到这泪不但是先烈的泪,也是仙人,作者,亿万人类的泪。

2,补充资料“毛泽东一家为革命牺牲的六位亲人”。

3,出示革命烈士诗作,感受烈士们为革命理想勇于献身的英雄气概。

八,讨论问题:1,怎样看待忠魂的“死”与“不死”:2,什么样的生命有价值:九,出示战争年代,和平年代的英雄人物名字。

学生怀着崇敬看待英雄。

十,出示《有的人》,加刻学生对生命的理解。

十一,听余红仙老师的弹唱《蝶恋花。

答李淑一》。

十二,完成目标:背诵这首词。

十三,作业布置:1,。

蝶恋花 答李淑一优秀教案

蝶恋花 答李淑一优秀教案
学生齐读
出课件
《蝶恋花·答李淑一》教学设计
齐吟
学完了《蝶恋花·答李淑一》相信杨开慧、柳直荀两位烈士为国为民甘于奉献生命的伟大品质已经印入你们的心灵,让我们用最美的声音,最深的感情齐声朗读。
老师范读(注意不读题目);学生齐读
出课文课件
共歌
1、评:从你们的朗读中我听出了崇敬与赞美。
2、古人云:“言之不足,歌之。”同学们的朗读是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然而还有这样的方式也能表达感情。
(预设)学唱“我失骄杨君失柳”。
出音频资料
畅舞
除了歌唱,大家还知道有哪些表达情感的方式?
诗经云:“歌之不体语言表达对烈士的敬仰。
1、(预设)绘画、舞蹈。
2、学生齐舞
出音频资料
总结
这节课,极好的诠释了“言之不足,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如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3、欣赏歌曲,说一说最打动你心的句子。
4、歌曲以饱满的情绪唱出了烈士的无怨无悔。
5、我们不妨通过自己的歌声来表达内心的情感
学生指名说:
(预设)“我失骄杨君失柳”;两个“失”字,表达了对逝去爱人的怀念之情。
“直上重霄九”是那样坚定有力,表现了两位烈士的无怨无悔。
“吴刚捧出桂花酒”“捧”表现了仙人们对烈士的崇敬。

蝶恋花答李淑一音乐教案

蝶恋花答李淑一音乐教案

蝶恋花答李淑一音乐教案《蝶恋花答李淑一》是一首中国古代的纯音乐曲目,由古琴演奏。

它是古琴曲《鹿鸣》的续曲,也是古琴四大名曲之一。

该曲的演奏要求较高,需要演奏者具备一定的琴技和音乐表达能力。

以下是一份关于《蝶恋花答李淑一》的音乐教案,介绍了该曲的演奏技巧和情感表达。

一、教学目标1.了解《蝶恋花答李淑一》的音乐特点和背景知识;2.掌握曲目的基本演奏技巧;3.通过音乐表达传达曲目中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蝶恋花答李淑一》的音乐特点和背景知识;2.曲目的基本演奏技巧;3.音乐表达和情感传达。

三、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演奏部分简单的古琴曲进行热身,增强学生的乐感和对古琴音乐的兴趣。

2.知识讲解介绍《蝶恋花答李淑一》的背景及音乐特点,包括曲调、音阶、节奏等方面。

结合诗词解析曲目中的情感和意境。

3.基本演奏技巧讲解依序介绍古琴演奏中的基本技巧,包括指法、弹拨、音色控制等,重点讲解该曲中的一些特殊技巧和难点。

4.示范演奏演奏者进行示范演奏,展示曲目的整体效果。

同时,讲述自己在演奏中的情感表达和理解。

5.学生演奏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分组进行演奏,老师进行指导和点评,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并提升演奏水平。

6.音乐表达和情感传达引导学生通过演奏活动,理解曲目的情感表达,引导他们在演奏中发现和传达曲目中的情感和意境。

7.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回顾学生在演奏中的进步和表现,提出改进建议,以便进一步提高演奏水平。

四、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的参与和表现,判断他们在课堂中的进步和积极性;2.听取学生的反馈,了解他们对课堂教学的理解和感受;3.对学生的演奏进行评价,包括技巧的掌握程度、情感的表达以及整体演奏的效果。

五、教学延伸学生可以在课后继续练习曲目的演奏,并与其他学生进行交流和比较,互相学习和提高。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乐感和音乐表达能力,引导他们在演奏中发现和传达曲目中的情感。

同时,要注意与学生的互动,让他们在课堂中充分参与和发挥。

《蝶恋花、答李淑一》、《重整河山待后生》教案

《蝶恋花、答李淑一》、《重整河山待后生》教案

《蝶恋花、答李淑一》、《重整河山待后生》教案型:欣赏时:一时教学目标一:通过欣赏《蝶恋花、答李淑一》和《重整河山待后生》知道我国南北有代表的两种说唱音乐——南方弹词、北方鼓词的主要特点。

二:感受体验两个唱段中所表现的革命家情怀与爱国主义精神。

重点:音乐感受难点:情感体验教学过程一:导入齐唱〈〈门前情思大碗茶〉〉。

这首歌曲具有北方鼓词的特点,它和南方弹词并列为我国南北具有代表性的两种说唱剧种。

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具有代表性的两首曲子《蝶恋花、答李淑一》和《重整河山待后生》。

二:听赏《蝶恋花、答李淑一》(学生活动)思考1——音乐特点思考2——情感体现(教师讲解)1:音乐背景——题目中的李淑一原是湖南长沙第十中学的语文老师,其丈夫柳直荀1932年在湖北战役中牺牲。

杨开慧是毛泽东夫人,1930年为革命牺牲,时年29岁。

197年春节,李淑一向毛泽东贺年,信中附了一首她1933年写的怀念柳直荀烈士的词。

同年月11日,毛泽东回信,并以这首词作答。

这首词为毛泽东197年写成,他用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以丰富的想象追思杨开慧、柳直荀两位烈士,表达了革命者高尚情操和精神境界。

198年他弹词演员赵开生为这首词谱曲。

2:音乐特点——《蝶恋花、答李淑一》是解放后弹词开篇的优秀作品之一。

唱腔优美抒情、细腻委婉,既保留了苏州弹词音乐的特点,又赋予了新时代的气息。

3:情感体现——音乐抒发了作者对烈士崇敬缅怀之情,揭示了革命者的博大胸怀,最后一句“泪飞顿作倾盆雨”铿锵有力,表现出难以抑制的革命激情。

三:听赏《重整河山待后生》(学生活动)思考1——音乐特点思考2——情感体现(教师讲解)1:音乐背景——《重整河山待后生》是电视连续剧〈〈四世同堂〉〉的主题歌,其旋律是采用京韵大鼓的音调素材写成的。

它通过众多的、形形色色的人物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展现了抗战八年来沦陷区广大人民血与泪交织的生活画面,揭露了日本侵略者血腥统治、汉奸的卑鄙下流的嘴脸,描述了中国人民所遭受的民族灾难,反映了在这一历史时期人民大众逐渐觉醒的过程和顽强不屈、奋起抗日的精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蝶恋花答李淑一》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蝶恋花答李淑一》知道我国南北有代表的两种说唱音乐——南方弹词的主要特点。

2、感受体验两个唱段中所表现的革命家情怀与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音乐感受。

教学难点:
情感体验。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齐唱《门前情思大碗茶》。

这首歌曲具有北方鼓词的特点,它和南方弹词并列为我国南北具有代表性的两种说唱剧种。

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具有代表性的曲子《蝶恋花、答李淑一》。

二、听赏《蝶恋花答李淑一》
(学生活动)思考1——音乐特点;思考2——情感体现。

(教师讲解)
1、音乐背景
题目中的李淑一原是湖南长沙第十中学的语文老师,其丈夫柳直荀1932年在湖北战役中牺牲。

杨开慧是毛泽东夫人,1930年为革命牺牲,时年29岁。

1957年春节,李淑一向毛泽东贺年,信中附了一首她1933年写的怀念柳直荀烈士的词。

同年5月11日,毛泽东回信,并以这首词作答。

这首词为毛泽东1957年写成,他用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以丰富的想象追思杨开慧、柳直荀两位烈士,表达了革命者高尚情操和精神境界。

1958年他弹词演员赵开生为这首词谱曲。

2、音乐特点
《蝶恋花、答李淑一》是解放后弹词开篇的优秀作品之一。

唱腔优美抒情、细腻委婉,既保留了苏州弹词音乐的特点,又赋予了新时代的气息。

3、情感体现
音乐抒发了作者对烈士崇敬缅怀之情,揭示了革命者的博大胸怀,最后一句“泪飞顿作倾盆雨”铿锵有力,表现出难以抑制的革命激情。

4、讨论
该怎样的情感来歌唱这首曲子?
5、学唱
师带领学生反复歌唱至熟练掌握。

三、总结
课程结束,学生走出教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