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机常用的几种胆管讲课讲稿
胆机和电子管的基础知识

攥辍 最篓电 流 ~{ ) . , - . . . m一- t . . . . …. - . …- . - ・ . . - m. - . …… ≥5 0 m^ 橙撩蝗裴射电蠢 《 { g t ) ………… …………………………・ ≤ l
叮鳇 瞬穗鹅鼹曦藐 ‘ { f ) …… …. . . …… ………… ……- ≤ l l 攘掘照 嚣{ l l 融 ‘ t … … …… …- . . . - 川. . - …. - . r ……- , 1 q M0 龄 糖鬯簿奄 f ) . . . …- , , . . - - . . … 川… - . . ………” … 1 , : , l V l l i
大小的首要因素 , 距离越近,栅极控制 电子流的作用也 就越大。同时 ,电子管的阳极和阴极 的有效面积也决定 了跨导值的高低 ,当阳极和阴极 的有效面积越大时,很
S / R 1
这是一个 相当重要的关系 ,掌握 了这个关系后,能 够给我们的应用带来很大的方便。
显然电子管的屏极 电流也就越大 ,由栅极 电压变化引起
、
赫时醐妞 7
■_
、
l 誊 J 囊赫 } 。 . 。 。
【 { l 融 穗 l I
■ 鼯
l
_
l i t-
} 窭 嚣
I
I . -
-
。
侮 ; { , l 嚣, ● ■ . I . . ' 每 霹
甲
羚 翥 誊
其阳极 电压必须减少9 7 V 才行。 在同一个工作点上 ,上面三个参数间存在着一定的 关系,这个关系可以用一个方程式来代替。不过,在提
到这个方程之前 ,还要了解一下 电子管的另一个不常用
的参数,电子管的渗透率D 。 我们知道 ,电子管的阳极 电压对阴流的影响能力远 没有栅极 电压对 阴流的影响能力大 ,为了从一个直观的 数值上衡量阳极 电压和栅极 电压对阴流的控制能力 ,人 们便用渗透率D 这一指标 ,来表征阳极 电压对阴极电流的 控制能 力是栅极 电压对阴极 电流控 制能力的几分之几。 三极管的渗透率D 可以通过这样的方法测量 :即保持阴极 的电流不变 ,求出栅极电压的变化量与阳极 电压的变化
胆机的分类及声音特点

胆机的分类及声音特点通俗的讲:从电极的数量来分,音频领域电子管大概就分三个类别:1.三极管:三极管全部是直热式的,灯丝就是阴极,阴极加热到一定温度后,由于屏极有正高压,而阴极有负压。
在电场作用下,阴级向屏极发射电子,形成电流,但电流的方向和电子发射的方向相反。
三极管还有个控制栅极,由于他相对阴极来说,电位为负,所以,当栅极输入交流音频信号的时候,栅极可以控制阴极向屏极发射电子的数量,从而控制屏极电流变化。
使屏极电路2端的电压发生变化,这种能力使三极管具有放大信号的能力。
其实所有的电子管原理都是如此。
其他类型不过是多增加了几个控制电极而已。
常见用在胆机三极管的代表有:2A3 300B 211 845 805 833等等。
他们都是一个族的,输出功率从小到大。
三极管一般都用做单端纯甲类放大输出,也可以做推挽纯甲类输出和单端并联纯甲类输出,做AB类推挽输出意义不大。
而单端输出是首选。
推挽则可以获得大功率,但音色相对不如单端理想。
三极管的优点是内阻小,阻尼系数高(对功放的控制力比较好些,但控制力并不完全取决于阻尼系数),一般不加负反馈电路时候,就有2-4,使用环路负反馈后可以提高近10倍。
三极管非线形失真相对比较小,但做单端输出时偶次波失真大,所以泛音丰富,音色优美温暖润泽。
三极管单端输出电压转换速率也高,瞬态特性好,没有交越失真。
缺点:功率灵敏太低,需要比较高的激励电压,给制作和工艺都增加了不少难度,成本也相对高,这就是大功率三极管单端甲类胆机难以普及的更本原因。
三极管还有个主要的缺点:由于放大系数和信号的幅值有矛盾,所以三极管必须要求放大系数低,否则截止栅压会降低,不允许有大信号输入。
三极管在做音频放大的时候虽然屏流高,跨导高,但输出功率都不大,一般民用领域也就做到805,单管输出近50瓦甲类功率,但成本很高,屏极必须吃到1100V电压,对工艺要求非常高,很多厂家不愿意生产。
三极管做单端输出的时候,电源效率不高,只有25%,绝大多数电能都当空调用了。
胆机和电子管的基础知识(二)

当试图降低本 电路的栅负偏压而降低 电子管的阴极 电阻 时 ,电子管通过其栅极的 电流会进一步增大 ,由于 电子 管的栅丝极 细,所承受的 电流有限,会不可避免 的造成
电子管栅极的永久性损坏。
怎样才能使 它能正常工作呢?实际上 ,在 了解了束
射管和五极管各脚功能后 ,我们是能够使这个 电路完成 正常的放大作用的,当然 ,前提是控制栅不能接屏极高 压 ,这是一个先决条件 ,否则任何变动都不能使本 电路
一
了22 P这只电子管接成三极管以后的阳极特性曲线) 。
实测工作点跟我们所作的图2 电路的负载线完全是南
辕北辙 。从 图3 的负载 特性 来看 ,一 9的栅负压在 15 2V V 5 的 电源 电压时就完全是截止的,不可能出现任何 阳极 电
位对胆机 制作和胆机知识 有着非常深厚经验的朋友 , 台12 22 F4 2 A + P+ D 2 的全直热单端放 大器) ,制作 时他按
查觉到 了异常,因为这跟这只 电子管的三极管特性 曲线
上所作的负载线和所能选择的工作点完全不能符合。图3 是22 P电子管在接成三极管以后的阳极特性曲线图,以及 按照图2 所示电路所作 的本级电路负载线 ( 感谢 “ 胆圣”
胆机常用的几种胆管

胆机常用的几种胆管李平川胆机以其卓越的重放音质,深受发烧友的青睐。
市售成品胆机动辄数千元,乃至上万元,进口的洋机器名牌的要十几万甚至几十万,如此高价是多数爱好者无法企及的。
其实,只要有一定的电子知识和一定的动手能力,多数烧友自制一台物美价廉的胆机并非难事。
胆机较石机看似庞大复杂,但当了解了电子管电路的工作方式后就会发现,胆机电路较之晶体管分立元件电路相对简洁,所用元件也少得多。
除输出变压器自制有一定难度外,其他元器件只要选配得当,电路调试有方,一台靓声的胆机放就会诞生在自己的手中。
这里对市场上常见的一些电子管作一简要介绍。
目前市场有些电子管是专门为音频电路而设计的,如KT88、2A3等,还有一些型号的电子管并不是在音响器材中使用的,如ECC88(6N11J),原来是低噪声低频管;FU—7(807)原来是作为发射管使用的,但是经过发烧友的不断实验,使其在音频电路中大放异彩。
那么该怎样使用电子管呢?首先要知道,电子管和晶体管一样也有三极管,电子三极管的特点是失真小、噪声低,特性稳定,外围电路简单,但增益稍低(μ值在5—100之间)。
常用于电子管的前置放大器及功放的电压与倒相级。
通常在一只玻壳内封装两个特性相等的三极管,成为双三极管。
国产的双三极管命名为6N××(6表示灯丝电压为6.3伏),欧洲型号为ECC××(E表示灯丝电压为6.3伏,若第一个字母为P,则表示灯丝为串联恒流供电,灯丝电流为0.3A),前苏联型号为6H××(6表示灯丝电压为6.3伏)。
6N4J是高放大率、低噪声双三极管。
国外型号为12AX7、ECC83。
这只管子的特性参数与大量应用的6N2几乎相同,但6N4J采用了降低噪声的设计工艺,其噪声电平低于一60dB。
每只三极管及两管之间均加有屏蔽层,灯丝带中心抽头可平衡供电,因此大大降低了噪声。
因此,6N4J常被用于小信号放大与倒相级,6N4J 单管电压放大电路及工作状态见图一和表一,做倒相电路见图二。
各种常用功率管之我见

各种常用功率管之我见功率胆管选择问题是烧友们的一个难题,常常有朋友问我做什么管子的后级好听,这对我也难回答,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审美观点,不同的听音取向,有的年龄大的烧友喜欢听些老歌,由于年龄关系还要要求高频频响延伸度好些,中音厚实一些,对低频要求不高,年轻的烧友往往听些全面的音乐,如古典乐,人声,打击乐,交响乐之类的,对低频要求的严格一些,动态要大,低音要纯净,反应速度要快,高频不能刺耳,中频要甜美。
个人取向不同,他人无法给出正确的建议了。
我现在关于一些常用的音响功率管的声音特点结合自己的制作经验向大家介绍一下,可能会对一些烧友有点帮助的,有错之处,还请见谅。
现在网上DIY和厂机常用的胆管有十几个类型,按大类分为直热式管子和旁热式管子两大类,直热式管子有直热式三极管,四级管,五级管,旁热式也是三极管,束射四级管,五级管三类。
现在做机用管以直热式三极管、五级管和旁热式束射四级管,五级管为主流。
大部分烧友自己DIY胆机都推崇直热式三极管,以梦幻之球300B和小300B之称的2A3C为主流,再有些技术高超的老烧友都已打造211,845,805这些大管子,直热式管子声音甜美,300B、2A3尤以中频厚实,人声甜美著称,要是音箱灵敏度高,想制作小功率的胆机玩,在造价上选择2A3首选了,300B管子现在比较昂贵,没有条件实难烧动。
211、845、805的管子没有一些技术基础实难玩好,现在曙光出口211、845、850管子就目前的价格来说有些偏高,但是经济条件一般的工薪烧友还能接受,要是想玩欧美的这几款直热管子,恐怕是腰无充足银弹是无法触及了,个人感觉是在没有必要信奉那些欧美货,要是在电子市场或是旧货市场遇到便宜的,那决不能放过。
211管子我没做过,211单端的我听过几台,机器都是DIY的,管子声音表现别有一番清丽,常有人说此管很不好做,我看确实有些难做,我的一位朋友为做此机经历数月调整,请我去试听还感觉高频有些不好,频响延伸度不太理想,选此管子实要慎重、845和805相对就好做些,两管的声音取向大不相同,845取动态深沉,速度感慢,声音柔和顺耳,高频不尖、不毛,中频有300B的厚实,但是因负压颇深,需要相当的推动电压才能推好845管子,很多烧友建议牛推,效果极佳,我试过牛推和耦合电容推动,要论音质、胆味,还是牛推的效果更胜一筹,不过推动变压器是个难题,制作要比输出变压器难上很多。
介绍胆机的分类和声音特点

介绍胆机的分类和声音特点通俗的讲:从电极的数量来分,音频领域电子管大概就分三个类别: 1.三极管:三极管全部是直热式的,灯丝就是阴极,阴极加热到一定温度后,由于屏极有正高压,而阴极有负压。
在电场作用下,阴级向屏极发射电子,形成 电流,但电流的方向和电子发射的方向相反。
三极管还有个控制栅极,由于他相 对阴极来说,电位为负,所以,当栅极输入交流音频信号的时候,栅极可以控制 阴极向屏极发射电子的数量,从而控制屏极电流变化。
使屏极电路 2 端的电压发 生变化,这种能力使三极管具有放大信号的能力。
其实所有的电子管原理都是如 此。
其他类型不过是多增加了几个控制电极而已。
常见用在胆机三极管的代表有:2A3 300B 211 845 805 833 等等。
他们都是一个族的,输出功率从小到大。
三极管一般都用做单端纯甲类放大输出, 也可以做推挽纯甲类输出和单端并联纯甲类输出,做 AB 类推挽输出意义不大。
而单端输出是首选。
推挽则可以获得大功率,但音色相对不如单端理想。
三极管 的优点是内阻小,阻尼系数高(对功放的控制力比较好些,但控制力并不完全取 决于阻尼系数),一般不加负反馈电路时候,就有 2-4,使用环路负反馈后可以 提高近 10 倍。
三极管非线形失真相对比较小,但做单端输出时偶次波失真大, 所以泛音丰富,音色优美温暖润泽。
三极管单端输出电压转换速率也高,瞬态特 性好,没有交越失真。
缺点:功率灵敏太低,需要比较高的激励电压,给制作和 工艺都增加了不少难度,成本也相对高,这就是大功率三极管单端甲类胆机难以 普及的更本原因。
三极管还有个主要的缺点:由于放大系数和信号的幅值有矛盾, 所以三极管必须要求放大系数低,否则截止栅压会降低,不允许有大信号输入。
三极管在做音频放大的时候虽然屏流高,跨导高,但输出功率都不大,一般民用 领域也就做到 805,单管输出近 50 瓦甲类功率,但成本很高,屏极必须吃到 1100V 电压,对工艺要求非常高,很多厂家不愿意生产。
“胆机”中的电子管

“胆机”中的电子管“胆机”中的电子管2011年04月20日曾德钧电子管在香港和广东叫胆,在台湾叫真空管,英文中叫VACUUM TUBE或TUBE.电子管发明至今已有近一个世纪了,自50年代末期后,随着晶体管的出现,电子管的领地逐渐地缩小,几乎被人忘记,在我国这种现象更是严重.由于能源政策的原因,电子管甚至曾被限制使用.也有对晶体管夸张的宣传,使得电子管几乎绝迹.要不是这些年被用在高级音响上,可能现在许多30岁以下的年轻人已不知电子管是何物了.最近这些年,音响中的电子管热和我国的“金龙管”扬名海内外,极大地刺激了大陆发烧友对胆机和胆的兴趣.但是许多朋友却对其了解甚少,希望更多地了解一些有关的情况,这里我向大家介绍一些我所知道的情况.电子管的发明,要追溯到上一世纪的80年代.在那时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在改良白炽灯的过程中,意外地有一个发现,就是在灯泡里再加入一只电极,被通电加热的灯丝会向加了电的电极放电,即在电极与灯丝回路里产生电流.这个现象在我们中学的物理书上被称为“爱迪生效应”.这个发现的重要作用,当时的爱迪生并没有注意到,只是把它注册了专利而已.到了本世纪初,英国的科学家J.A.Fleming(费莱明)把“爱迪生效应”加以发展成为二极管作为整流检波用,并取名Bulb或Valve.从此Fleming Bulb奠定了电子管的基础.过了两年,美国的Lee Do.Forest将一支另外的电极(Grid及栅极).放入了二极管里.他们发现这种管子能检波又能放大.从此电子管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在1913年,电子管第一次被用在再生接收机中.但电子管用在音响中始于何时,我还不能确切地说清.能查到的资料最早记载的是大约是在本世纪30年代初.那时美国的Western Electric公司发明了WE300A(即大名鼎鼎的300B前身).而美国的RCA公司则发明了2A3.在那时,这两只在现在仍闪着光芒的电子管便开始在音响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WE300A被用在该公司制造的WE86有声电影扩音机中,而2A3则装在RCA公司的豪华型唱机-Electroller D22里.由于WE300A是用在专业系统里,而很少被人注意.而2A3则用在家用系统里,故被注视.在当时就开始有发烧友用2A3推挽做出有22瓦“大功率”放大器.在此之后,大约是1934年左右WE300A被改良为WE300B,这只管子在我国东面的扶桑之国-日本被称为“梦幻之球”。
胆管入门

胆管入门[推荐]分类:默认栏目胆管入门[推荐]認識真空管一切由電子開始談起江俊德要說在前面的,筆者才疏學淺,雖然略知電路設計的基礎與原裡,但對於基礎電子學反而陌生,文中若有疏漏錯誤之處,尚請先進不吝指正。
電子元件本來就是一項專精的電子物理學,利用材質以及結構上的特性,對電形成不同的反應。
例如,利用兩片緊貼但不接觸的金屬薄板,就可以形成電容;利用以矽為主的材質,經過適當的製程,就可以變成半導體如二極體、電晶體以及IC等;將銅線以絕緣漆封裝形成漆包線,將漆包線捲起來就形成電感、加入鐵芯則成為變壓器、併接在一起就是李玆線。
還有其他諸多電子元件,其實都是架構在基礎物理現象上的精巧設計。
真空管的發明就與盤尼西林以及輪胎的發現一樣具有戲劇性:在實驗室中靠近窗戶幾個未清洗的實驗皿,不經意從窗外飄來一些黴菌落在實驗皿上,科學家驚訝的發現某些落入實驗皿中的黴菌,可以抑制壞菌的擴散與成長,加以實驗分析之後這種黴菌就成為了有效且使用廣泛的抗生素之一;同樣也發生在實驗室中的情景,正在研究橡膠的實驗中,不經意打破裝在玻璃杯裡的硫黃,倒入融化的橡膠液體中,凝固後橡膠變成了堅硬且頗富韌性的材質。
真空管當然不是無緣無故做幾片金屬板封裝在抽真空的玻璃瓶裡進行實驗的,它的發展與發明大王愛迪生有著一段故事。
電流與電子流動的方向恰巧相反在此之前試問一個小問題:電路分析上「電流」的方向與實際上「電子」流動的方向是否相同?答案是否定的,電流與電子流的方向是恰巧相反的。
過去的科學家無法觀察電子流動的方向,於是統一說法,將電池的某一極設定為正極,其電壓為正電壓,電流由正極流至負極而形成一個封閉的迴路。
由於大家統一說法與作法,因此多年來並沒有發生任何衝突之事,直到了近代科學家有了更精良的設備,觀察之後遂推翻了之前的說法:「原來電子是由電池的負端流出來的」!(換言之,電子是從擴大機的喇叭負端流出,而從喇叭正端回流的)身為使用者並不需要在意何者為真,只要按照科學家的結論行事就可以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胆机常用的几种胆管
胆机常用的几种胆管
李平川
胆机以其卓越的重放音质,深受发烧友的青睐。
市售成品胆机动辄数千元,乃至上万元,进口的洋机器名牌的要十几万甚至几十万,如此高价是多数爱好者无法企及的。
其实,只要有一定的电子知识和一定的动手能力,多数烧友自制一台物美价廉的胆机并非难事。
胆机较石机看似庞大复杂,但当了解了电子管电路的工作方式后就会发现,胆机电路较之晶体管分立元件电路相对简洁,所用元件也少得多。
除输出变压器自制有一定难度外,其他元器件只要选配得当,电路调试有方,一台靓声的胆机放就会诞生在自己的手中。
这里对市场上常见的一些电子管作一简要介绍。
目前市场有些电子管是专门为音频电路而设计的,如KT88、2A3等,还有一些型号的电子管并不是在音响器材中使用的,如ECC88(6N11J),原来是低噪声低频管;FU—7(807)原来是作为发射管使用的,但是经过发烧友的不断实验,使其在音频电路中大放异彩。
那么该怎样使用电子管呢?首先要知
道,电子管和晶体管一样也有三极管,电子三极管的特点是失真小、噪声低,特性稳定,外围电路简单,但增益稍低(μ值在5—100之间)。
常用于电子管的前置放大器及功放的电压与倒相级。
通常在一只玻壳内封装两个特性相等的三极管,成为双三极管。
国产的双三极管命名为6N××(6表示灯丝电压为6.3伏),欧洲型号为ECC××(E表示灯丝电压为6.3伏,若第一个字母为P,则表示灯丝为串联恒流供电,灯丝电流为0.3A),前苏联型号为6H××(6表示灯丝电压为6.3伏)。
6N4J是高放大率、低噪声双三极管。
国外型号为12AX7、ECC83。
这只管子的特性参数与大量应用的6N2几乎相同,但6N4J采用了降低噪声的设计工艺,其噪声电平低于一60dB。
每只三极管及两管之间均加有屏蔽层,灯丝带中心抽头可平衡供电,因此大大降低了噪声。
因此,6N4J常被用于小信号放大与倒相级,6N4J单管电压放大电路及工作状态见图一和表一,做倒相电路见图二。
6N10J(进口管ECC82, 12AU7)是中等放大率的低噪声双三极管,由于其阳极容许电流较大(约为
105mA),所以较适合作功率推动及倒相级。
其单管电压放大时的典型数据见表二,电路同6N4J(图一),用作倒相电路见图三。
6N11J是低噪声高频双三极管,由于其噪声低、增益适中(μ=33),可用于前级小信号放大、功率推动及倒相。
它原本是为电视机高频宽带放大而设计的,国外产品名ECC88、6DJ8,其阳极结构较为特殊,中间部分有一个凹槽。
由于其噪声低、增益适中,只需在放大电路中施加较少的反馈,都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被多数胆机应用于前级。
6N6是低内阻小功率双三管,既可以作前级电压放大,也可以作小功率输出管。
6N6每个屏极耗散4.8W,最高屏压300V。
当使用250V屏压,栅负压在12V时,每屏屏流约18mA,屏极负载阻抗3.6K,实测输出有效功率1.2W。
如果用它推耳麦或高灵敏度小音箱,效果还是很好的。
由于6N6内阻低,手册上为1.8k。
比6P1接成三极管时的内阻还低,因此其输出变压器初级电感可比6P1低,就可取得较好的低音效果。
6N8P进口型号叫6SN7,该管历史悠久,音色及速度均可,且经久耐用,是一只久经考验的电子管,
外观跟功率放大管EL34差不多,只是比EL34稍矮一些,为八只脚,常被用做前级,既气派又好声耐用,该胆管价钱又十分低廉,更符合节约发烧的原则。
6N9P也为八脚封装,但由于放大倍数高也带来一些问题,需要一定的技术手段来克服,这对设计者要求较高,所以相对来说使用的人少点,但厂机很多使用6SL7、12AX7等高放大系数管的。
6N9P音质表现相对强于6N8P,6N9P声音比6N8P更细致,线条也更好,细节丰富清晰。
但大动态的爆发力、低频气势还是6N8P好,还是在设计调试电路时要注意扬长避短,这正应了那句话“没有不出好声的管子,只有不出好声的电路”。
6N5P参数相近的国产管是6N13P,欧美型号有各种6080等等,很多很多。
飞利浦的资料上面对于6080电子管的用途上说:用于直流稳压电源和在伺服电路中作为驱动三极管。
6N5P本身是一个低内阻、低电压、大电流的三极管。
与其它电子管不同,飞利浦手册没有给出它的音频放大典型应用参数。
可以知道几个参数:内阻300欧、跨导6.5毫安每伏特、放大倍数2、最大屏极损耗13瓦特,和传统的直热功率放大三极管比较,它的单管屏极损
耗有些小。
2A3的屏极损耗15瓦、UX250的屏极损耗20瓦、WE300A的屏极损耗30瓦。
但是它的电流却要比上述这些管子大许多,这样就决定,这个管子必须工作在比较低的屏极电压下,事实也正是如此。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它的低内阻、大电流也正是符合现代功率放大电子管的发展。
比如EL156、KT88等等功率管都是低内阻、大电流的管子(相比其它五极管而言),但是它们的屏极损耗更大,
6N5P没法相比。
如此看来,6N5P作为甲类推挽放大使用最合适。
这样不仅输出变压器的直流分量可以抵销、并且偶次倍波失真也可减小。
此时输出变压器可以用初级P-P阻抗2200欧的,并且体积可以小一些。
上述管子的具体性能参数还可以参阅表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