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三年级奥数——平均分
(完整版)小学三年级奥数题平均数问题.doc

小学三年级奥数题——平均数问题求平均数问题的数量关系式是: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总数 =平均数×份数总数量÷平均数=总份数例题一:例 1、用 4 个同样的杯子,水面的高度分别是8 厘米、5 厘米、4 厘米和 3 厘米。
这四杯水面的平均高度是多少厘米?练习二2、小明期末测试语文、数学、英语和科学分别是90 分、 96 分、 92 分和98 分。
小明这四门功课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分?3、某学校1— 4 年级,分别有260 人、 300 人、 280 人和 312 人。
这个学校平均每个年级多少人? 4、甲筐有梨32 千克,乙筐有梨38 千克,丙、丁两筐共有梨50 千克,平均每筐梨有多少千克?例题二 :1、幼儿园小朋友做红花,小明做了7 朵,小红做了9 朵,小花和小张合作了12 朵。
平均每人做红花多少朵?2、一个书架上第一层放书52 本,第二层放书和第三层共46 本。
平均每层放书多少本?练习二:1、某工厂第一、第二车间共有工人180 人,第三车间有103 人,第四车间有81 人。
平均每个车间有多少人?2、商店有蓝气球和红气球共 43 只,黄气球有 20 只,绿气球有 33 只。
平均每种气球有多少只?3、植树小组植一批树, 3 天完成。
前 2 天共植了 113 棵,第三天植了 55 棵。
植树小组平均每天植树多少棵?4、小明期中考试,语文、数学总分是 197 分,英语考了 91 分,小明三门功课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分?例题三:1、小红、小青的平均身高是103 厘米,小军的身高是115 厘米,三个人的平均身高是多少厘米?2、一个同学读一本故事书,前 4 天每天读25 页,以后每天读40 页,又读了 6 天正好读完。
这个同学平均每天读多少页?练习三:1、一辆摩托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前 2 小时每小时行驶60 千米,后 3 小时每小时行驶70 千米,这辆摩托车平均每小时行使多少千米?2、小明家先后买了两批小鸡,第一批的 20 只每只重 60 克,第二批的 30 只每只重 70 克,小明家的小鸡平均每只多少克?3、少先队员为饲养场割草,第一组7 人,平均每人割13 千克,第二组 5 人,平均每人割25千克,平均每人割草多少千克?4、有一小组同学量身高,其中 2 人都是 124 厘米,另外 4 人都是 130 厘米。
小学三年级平均数问题

平均每人的苹果:96÷2=48(根)
分给小红:48-25=23(根) 分给小刚;48-43=5(根)
答:给小红23根,给小刚5根。
三年级奥数——平均数问题
三年级期中考试15名学生的数学成绩分别为90、98、 86、92、87、97、99、89、88、92、96、91、83、 88、89,这15名学生的平均分是多少?
英语分数为:94-6=88(分)
语文分数为:88+3=91(分)
数学分数为:94×2-91=97(分)答:数学成绩为97分。
总萝卜数量:15+23+28=66(根)
每人可得:66÷3=22(根)
答:每人应得22根。
三年级奥数——平均数问题
小明、小红、小刚三人一起去地里拔萝卜,小明拔了
28根,小红拔了25根,小刚拔了43根,把小明的萝
卜分给小红、小刚,怎样分才能让小红、小刚的萝卜
一样多?
解题 过程:
总萝卜数量:28+25+43=96(根)
解题 方法一
过程: 总得分:90+98+86+92+87+97+99+89+88+92+96+91、 +83+88+89=1365(分)
平均得分:1365÷15=91(分)
答:这15名学生的平均分是91分
三年级奥数——平均数问题
方法二
总得分:90+98+86+92+87+97+99+89+88+92+96+91、 +83+88+89=?(分) 0+8-4+2-3+7+9-1-2+2+6+1-7-2-1=15 90×15=1350(分) 1350+15=1365(分) 平均得分:1365÷15=91(分)
小学三年级奥数题――平均数问题

小学三年级奥数题――平均数问题专题分析: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遇到把一堆物品分给几个人,或者把几个人的物品集中起来再按照一定数量分给他们。
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平均数问题解答这类应用题的关键是移多补少,或者用总人数和总份数之间的关系来解答。
求平均数问题的数量关系式是: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如:总路程总时间=平均速度。
练习一:1、用4个同样的杯子,水面的高度分别是8厘米、5厘米、4厘米和3厘米。
这四杯水面的平均高度是多少厘米?2、小明期末测试语文、数学、英语和科学分别是90分、96分、92分和98分。
小明这四门功课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分?3、某学校1 4年级,分别有260人、300人、280人和312人。
这个学校平均每个年级多少人?4、甲筐有梨32千克,乙筐有梨38千克,丙、丁两筐共有梨50千克,平均每筐梨有多少千克?练习二:1、幼儿园小朋友做红花,小明做了7朵,小红做了9朵,小花和小张合作了12朵。
平均每人做红花多少朵?2、一个书架上第一层放书52本,第二层放书和第三层共46本。
平均每层放书多少本?3、某工厂第一、第二车间共有工人180人,第三车间有103人,第四车间有81人。
平均每个车间有多少人?4、商店有蓝气球和红气球共43只,黄气球有20只,绿气球有33只。
平均每种气球有多少只?练习三:1、植树小组植一批树,3天完成。
前2天共植了113棵,第三天植了55棵。
植树小组平均每天植树多少棵?2、小明期中考试,语文、数学总分是197分,英语考了91分,小明三门功课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分?3、小红、小青的平均身高是103厘米,小军的身高是115厘米,三个人的平均身高是多少厘米?4、一个同学读一本故事书,前4天每天读25页,以后每天读40页,又读了6天正好读完。
这个同学平均每天读多少页?练习四:1、一辆摩托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前2小时每小时行驶60千米,后3小时每小时行驶70千米,这辆摩托车平均每小时行使多少千米?2、小明家先后买了两批小鸡,第一批的20只每只重60克,第二批的30只每只重70克,小明家的小鸡平均每只多少克?3、少先队员为饲养场割草,第一组7人,平均每人割13千克,第二组5人,平均每人割25千克,平均每人割草多少千克?4、有一小组同学量身高,其中2人都是124厘米,另外4人都是130厘米。
小学三年级奥数讲解及练习题平均数问题

小学三年级奥数讲解及练习题:平均数问题(一)专题简析: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遇到下面的问题:有几个杯子,里面的水有多有少,为了使杯中水一样多,就将水多的杯子里的水倒进水少的杯子里,反复几次,直到几个杯子里的水一样多。
这就是我们所讲的“移多补少”,通常称之为平均数问题。
解答平均数应用题关键是要求出总数量和总份数,然后再根据“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这个数量关系式来解答。
例题1 用4个同样的杯了装水,水面的高度分别是8厘米、5厘米、4厘米、3厘米。
这4个杯子里水面的平均高度是多少厘米?思路导航:根据已知条件,先求出4个杯子里水的总厘米数,再用总厘米数除以杯子的个数就可以求出平均每个杯子里水面的高度。
(8+5+4+3)÷3=5厘米练习一1,小华期末测试语文、数学、英语、社会分别得了90分、96分、92分、98分,这四门的平均分是多少?2,某校1——4年级分别有260人、300人、280人、312人,平均每个年级有多少人?3,甲筐有梨32千克,乙筐有梨38千克,丙、丁筐共有梨50千克,平均每筐多少千克?例题2 幼儿园小朋友做红花,小华做了7朵,小方做了9朵,小林和小宁合做了12朵。
平均每个小朋友做了多少朵?思路导航:根据已知条件,先求出做花的总朵数,再用花的总朵数除以人数就可求出平均每人做花的朵数。
(7+9+12)÷4=7朵练习二1,一个书架上第一层放书52本,第二层和第三层共放70本,第四层放了46本,平均每层放书多少本?2,某工厂第一、二车间共有工人180人,第三车间有103人,第四车间有81人。
平均每个车间多少人?3,商店有蓝色气球和红色气球共43只,黄气球有20只,绿气球有33只。
平均每种气球多少只?例题3 植树小组植一批树,3天完成。
前2天共植113棵,第3天植了55棵。
植树小组平均每天植树多少棵?思路导航:要求植树小组平均每天植树的棵数,必须知道植树的总棵数和植树的天数,植树的总棵数用前2天植的113棵加上第3天植的55棵:113+55=168棵,植树的天数为3天。
奥数小学三年级精讲与测试 第二讲 平均数

第二讲平均数知识点、重点、难点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我们经常遇见求平均数问题,如求一个年级学生的平均身高、体重等等.将几个不相等的数,在它们的总数一定的情况下,通过”移多补少”的方法,使这几个不相等的数变成相等的数,这个相等的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平均数.解答平均数应用题时,要搞清总数、份数和平均数三者之间的关系:平均数=总数÷份数,必须注意的是”份数应与总数、平均数相对应”.例题精讲例1 在4个同样的杯子中倒有饮料,高度分别是11厘米、12厘米、14厘米和15厘米,这四个杯子中饮料的平均高度是多少?分析:求平均高度,要先将所有饮料的高度加起来,再除以4就可以了.解(11+12+14+15)÷4=13(厘米)答:这四个杯子中饮料的平均高度是13厘米例2 佩明小学有28位女教师,平均年龄35岁,有4位男教师,平均年龄27岁,这些教师平均年龄是多少岁?分析:要求平均年龄,先要求出所有教师的年龄总和:女教师的年龄和+男教师的年龄和,再用年龄总和除以所有教师的人数.解(35×28+27×4)÷(28+4)=34(岁)答:这些教师平均年龄是34岁例3 某电脑大卖场七月份卖出了1924台组装电脑,八月份卖出了2096台组装电脑,九月份卖出了2420台组装电脑,这个大卖场第三季度平均每天卖出电脑多少台?分析:要求出每天的销售量,必须用总的销售量除以第三季度的总天数.解(1924+2096+2420)÷(31×2+30)=70(台)答:这个大卖场第三季度平均每天卖出电脑70台例4 连续5个正整数的和是100,这五个数分别是多少?分析:连续五个和是100,中间的数就是这五个数的平均数.只要将100除以5就可以求出中间数,然后再写出其他的数.解100÷5=20.其他的数分别是18、19、21、22答:这五个数分别是18、19、20、21、22例5 连续8个单数的和是160,这八个单数分别是多少?分析:把8个单数分成每2个数一组,每组的和相等,可以求出中间两个数的和,由于是连续的单数,那么中间两个数的差是2,就能求出中间两个数.解160÷(8÷2)=40.第四个数为(40-2)÷2=19,第五个数为(40+2)÷2=21答:这八个连续单数分别是13、15、17、19、21、23、25、27.例6 把1~999分成20组,已知这20组中每一组的平均数都相等,求这个相等的平均数分析:每组的平均数就等于1~999的平均数.解(1+999)×999÷2÷999=(1+999)÷2=500.答:这个相等的平均数是500.例7 七个数的平均数是62,把其中一个数改为90,平均值为74,这个数原来是几?分析:现在的平均值提高了,总值也比原来的总值提高了,总值之差就是这个数原来与现在的差,用90减去总值的差就可以算出原来的数解90-(74×7-62×7)=6答:这个数原来是6.例8 有四个数,每次取其中三个数相加,结果分别是32、34、35和37,这四个数分别是几?分析:把这四个数看作A、B、C、D,每次三个数相加,就是A+B+C、A+B+D、A+C+D、B+C+D,四个结果相加就是A+B+C+A+B+D+A+C+B+B+C+D=3(A+B+C+D),这样就可以求出四个数之和,然后再分别求出每一个数.解(32+34+35+37)÷3=46.46-32=14,46-34=12,46-35=11,46-37=9.答:这四个数分别是14、12、11和9.例9 小云爬山,从山脚出发,上山路长18千米,每小时行3千米,到山顶后沿原路下山,每小时行6千米,问小云上山,下山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分析:注意不可以用(上山速度+下山速度)÷2,正确的平均速度应该等于总路程÷总时间. 解总路程=18×2=36(千米),总时间=18÷3+18÷6=9(小时).平均速度=36÷9=4(千米/小时).答:小云上山、下山的平均速度是4千米/小时.例10 有8个数的平均数是9,前5个平均数是8,后4个平均数是11,第5个数是多少?分析:分别利用平均数先求出几个数的总数,再考虑第5个数即在前5个数中又在后4个数中,这9个数的总数比8个数的总数就是多了第5个数,所以可以通过前5个数的总数与后4个数的总数之和减去8个数的总数求得解(5×8+4×11)-8×9=84-72=12.答:第5个数是12.水平测试2A 卷一、填空题1.一个同学的语文成绩是85分,数学成绩是93分,体育成绩是92分,则他三门学科的平均成绩是_________分2.植树节10个好朋友去植树,种两棵树的有两人,种三棵树的有三人,种四棵树的有两人,种五棵树的有一人,种七棵树的有两人,那么平均每人种__________棵树.3.小明四门成绩的平均分是92.5,若已知语文,音乐,体育的成绩分别为96、95、80,那么他的数学成绩是_______分4.一个同学学写字,他要求自己平均每天练8张纸.从星期一到星期四每天都已练了9张纸,星期五有事没有练,星期六练了10张,那么星期天要练________张才能达到他的要求. 5.两个班的数学平均成绩分别是85分和89分,若两个班的学生人数相同,那么两个班合起来的平均分是_______分.6.上题中若两个班的学生人数对应是30人和38人,那么此时两个班合起来的平均成绩是______分(结果保留小数一位).7.小红爱吃糖,妈妈规定平均每天吃4颗,小红前10天平均每天吃了5颗,那么后5天中平均吃_________颗才能达到妈妈的要求.8.小明、小刚、小亮三人的平均体重是38千克,小明、小刚的平均体重是40千克,小亮体重______千克;又若小明比小刚重4千克,小明体重是_____千克,小刚体重是_____千克.二、解答题9.小文语文、数学、外语的平均分是92分,若他外语是88分,那么语文、数学平均分是多少?10.某学校派出8人参加数学竞赛,结果有2人分别得了72分,有3人分别得了79分,有3人分别得了73分,那么他们的平均成绩是多少?11.三个好朋友争做好事,一个做好事8件,另一个是他的2倍,第三个则是前两人所做好事之和还多3件,问三人平均做了多少件好事?12.三个数的平均数是120,加上一个数,四个数的平均数是115,这个数是多少?B 卷一、填空题1.一班有书54本,二班有书63本,老师又拿来37本书,应分给一班_______本,其余给二班时两个班的数才会一样多.2.小华玩跳绳,前三次平均跳165下,要使跳四次的平均数达到170下,她第四次应跳绳____下3.小明的数学、英语、语文三门平均成绩是92分,其中数学比平均成绩高6分,英语和语文成绩相同,那么英语是_____分4.一只船从A码头顺水以每小时30千米的速度向B码头驶去,然后又以每小时20千米的速度从B码头逆水驶回A码头.已知两个码头相距300千米,这只船在A、B之间往返一次的平均速度是______.5.18个人合影留念,照3张的价格为四元五角,另外加冲洗费每张三角.如果每人各一张照片,那么每人应付_____角.6.30人组成的老年学习班中,老爷爷的平均年龄70岁,老奶奶的平均年龄75岁,若老爷爷与老奶奶的人数相同,则平均______岁;若老爷爷12位,则平均年龄是______岁.7.三个人跳绳,小红与小新的个数之和是237个,小红与小江的个数之和是258个.而小新与小江的个数之和是255个,则三人平均跳了_____个,其中_____跳得最多,是_____个.8.五个学生的平均成绩是91分,若其中小明与小王的平均分为92分,小李和小刚的平均分为87分,而小刚与小明的平均分是88分.已知小刚比小李多6分,那么这个小组中小明_____分,小王______分,小李______分,小刚_____分;小杨_____分.二、解答题9.已知A、B、C、D、E五个数,前三个数的平均数是12,后三个数的平均数是9,而中间三个数的平均数是10,那么首、尾、中间三个数(即A、C、E)的平均数是多少?10.食品店将3千克单价为18元的水果糖、6千克单价为15元的奶糖混合成什锦糖,则每千克什锦糖的单价是多少元?11.七个数的平均数是136,按从小到大排列,前四个数的平均数为115,最大的四个数的平均数为154,那么从小到大排的第四个数是几?12.邮递员从甲地到乙地送信,上坡路30千米,每小时走5千米;平路16千米,每小时走8千米;下坡路14千米,每小时走7千米,问邮递员平均每小时走多少千米?C 卷一、填空题1.一批水果有苹果和橘子两种,装成若干袋,平均每袋185千克.已知苹果有5袋,平均每袋是203千克.而橘子平均每袋重170千克,则橘子有_____袋.2.在一次考试中,6位学生中的5位成绩分别为85、95、76、97、87,第6位学生的成绩比前5位学生的平均成绩多6分,那么6位学生的平均成绩是_____分.3.原来四人小组的平均分为70.加入一人后,平均成绩提高了2分.那么新加入的同学成绩为_____分4.若A、B、C表示1~9中的数字,若A、B9、C26这三个数的平均数为103,那么A+B+C=_____.5.小文买了3支笔和6本本子,一共用了9.6元.若一支笔比一本本子贵1.4元,那么每本本子_____元.6.甲、乙、丙、丁四人称体重,甲乙共重70.5千克,乙丙共重74.5千克,丙丁共重79千克.若已知甲比丁轻3千克,那么甲、乙、丙、丁分别重______千克?7.小王骑车过桥,上桥时20米/秒,下桥时30米/秒,那么小王过桥的平均速度是______米/秒.8.小明做数学题,前4天每天做20题,后来6天,每天又多做了15题,那么他在这10天中平均每天做_____题.二、解答题9.糖果店将甲种糖4千克、乙种糖3千克、丙种糖5千克混合成什锦糖出售,若甲、乙、丙三种糖的单价分别是每千克14元、10元、8元,那么什锦糖每千克的单价是多少元? 10.一辆汽车越过一个土丘,上坡的距离是下坡距离的一半,上坡速度为30千米/小时,下坡速度是40千米/小时,那么平均速度是多少?11.某班有40名学生,数学期中考试,有两名同学因故缺考,这时班级平均分为89分,缺考的同学补考各得99分,这个班级数学期中考试平均分是多少?12.在一次外语测试中,一小组的6位学生中的5位成绩是98分、86分、89分、78分、95分,第6位学生的成绩比这个小组6位学生的平均成绩多4分,求第6位学生的成绩.平均数答案:水平测试2A 卷1.90 (85+93+92)÷3=90(分).2.4 (2×2+3×3+4×2+5+7×2)÷10=4(课).3.99 92.5×4-(96+95+80)=99(分).4.10 8×7-9×4-10=10(张).5.87 (85+89)÷2=87(分).6.87.2 (85×30+89×38)÷(30+38)=5932÷68≈87.2(分).7.2 [4×(10+5)-5×10]÷5=2(颗).8. 34,42,38.38×3-40×2=34(千克);(40×2+4)÷2=42(千克);(40×2-4)÷2=38(千克).9.语文、数学平均分是94分.(92×3-88)÷2=94(分).10.他们的平均成绩是75分(72×2+79×3+73×3)÷(2+3+3)=(144+237+219)÷8=600÷8=7511.三人平均17件好事.(8+8×2+8+8×2+3)÷3=(48+3)÷3=17(件).12.100 115×4-120×3=100.B 卷1.23 (54+63+37)÷2-54=23(本).2.185 170×4-165×3=185(下).3.89 [92×3-(92+6)]÷2=89(分)或92-6÷2=89(分).4.每小时24千米. 300×2÷[300÷30+300÷20]=24(千米/小时).5.5 [45+3×(18-3)]÷18=5(角)6.72.5;73 (70×15+75×15)÷30=72.5(岁);(70×12+75×18)÷30=73(岁).7.125,小江,138.(237+258+255)÷6=125(个);由于258>255>237,且258个是小红与小江的,255个是小新与小江的,所以小江最多;125×3-237=138(个).8.86,98,84,90,97.小刚:(87×2+6)÷2=90(分);小李:90-6=84(分);小明:88×2-90=86(分);小王:92×2-86=98(分);小杨:91×5-92×2-87×2=97(分).9.由A+C+E=(A+B+C)+(C+D+E)-(B+C+D),可知平均数为(12×3+9×3-10×3)÷3=11.10.16元 (18×3+15×6)÷(3+6)=16(元).11.124 (115×4+154×4)-136×7=124.12.6千米/时.先求出邮政员上坡、平路和下坡各用的时间.上坡:30÷5=6(小时),平路:16÷8=2(小时),下坡:14÷7=2(小时).(30+16+14)÷(6+2+2)=6(千米/时).C 卷1.6 (203-185)×5÷(185-170)=6(袋)2.89 (85+95+76+97+87)÷5+(6÷6)=89(分)3.80 70+(4+1)×2=80(分)4.13 由A+B9+C26=103×3=309,可知A=4,B=7,C=2,所以A+B+C=13.5.0.6 (9.6-1.4×3)÷(6+3)=0.6(元)6.36,34.5,40,39 甲=(70.5+79-74.5-3)÷2=36(千克);乙=70.5-36=34.5(千克);丙=74.5-34.5=40(千克);丁=36+3=39(千克).7.24设整个桥长2s,则平均速度为2s÷(s÷20+s÷30)=(2s×60)÷(s×3+s×2)=120s÷5s=24(米/秒).8.29 20+(15×6÷10)=29(题).9.这种什锦糖的单价为每千克10.5元.(14×4+10×3+8×5)÷(4+3+5)=10.5(元).10.过土丘的平均速度为36千米/小时.设上坡距离为s,则下坡距离为2s.(s+2s)÷(s÷30+2s÷40)=3s÷(s÷30+s÷20) =(3s×60)÷(s×2+s×3)=180×s÷(5×s)=180÷5=36(千米/小时).11.89.5分. (89×38+99×2)÷40=3580÷40=89.5(分).12.(98+86+89+78+95+4×6)÷(6-1)=94(分).。
小学三年级奥数平均数问题应用题及答案

小学三年级奥数平均数问题应用题及答案小学三年级奥数平均数问题应用题及答案篇一1、用1、8、8、4四张数字卡片可以组成若干个不同的四位数,所有这些四位数的平均值是多少?(3×1111+3×4444+6×8888)÷12=5832.75有更好的方法吗?2、有几位同学一起计算他们语文考试的平均分。
赵峰的得分如果再提高13分,他们的平均分就达到90分;如果赵峰的得分降低5分,他们的平均分只有87分。
那么这些同学共有多少人?(13+5)÷(90-87)=63、用6元1千克的甲级糖,3.5元1千克的乙级糖,3元1千克的丙级糖,混合成为每千克4元的什锦糖。
如果甲级糖1千克,丙级糖1千克,应放入乙级糖多少千克?[6-4-(4-3)]÷(4-3.5)=24、老师在黑板上写了13个自然数,让小明计算平均数(保留两位小数),小明计算出的答案是12.43。
老师说最后一位数字错了,其他的数字都对。
正确的答案应是多少?12.4×13=161.212.5×13=162.5162÷13≈12.465、有两组数,第一组数的平均数是12.8,第二组数的平均数是10.2,而这两组数总的平均数是12.02,那么第一组数的个数和第二组数个数的比值是多少?(12.02-10.2)÷(12.8-12.02)=7/36、某班在一次数学考试中,平均成绩是78分,男、女生各自的平均成绩是75.5分和81分。
这个班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几倍?(81-78)÷(78-75.5)=1.27、会场里有两个座位和四个座位的长椅若干把。
某年级学生(不足70人)来开会,一部分学生一人坐一把两座长椅,其余的人三人坐一把四座长椅。
结果平均每个学生坐1.35个座位。
问:有多少个学生来开会?(2-1.35)÷(1.35-4/3)=3939+1=408、五位裁判员给一名体操运动员评分后,去掉一个分和一个最低分,平均得9.58分;只去掉一个分,平均得9.46分;只去掉一个最低分,平均得9.66分。
三年级奥数——平均数问题

三年级奥数——平均数问题求平均数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是: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例1:二(1)班学生分三组植树,第一组有8人,共植树80棵;第二组有6人,共植树66棵;第三组有6人,共植树54棵。
平均每人植树多少棵?分析与解答:因为二(1)班学生分三组植树,由问题可知“平均范围”是三个组,是按人数平均,因此所需条件是三个组植树的总棵数和三个组的总人数。
三个组植树的总棵数为:80+66+54=200棵,总人数为:8+6+6=20人,所以平均每人植树200÷20=10棵。
练习一1,电视机厂四月份前10天共生产电视机3300台,后20天共生产电视机6300台。
这个月平均每天生产电视机多少台?2,小明参加数学考试,前两次的平均分是85分,后三次的总分是270分。
求小明这五次考试的平均分数是多少。
3,二(1)班学生分三组植树,第一组有8人,平均每人植树10棵;第二组有6人,平均每人植树11棵;第三组有6人,平均每人植树9棵。
二(1)班平均每人植树多少棵?例2:王老师为四年级羽毛球队的同学测量身高。
其中两个同学身高153厘米,一个同学身高152厘米,有两个同学身高149厘米,还有两个同学身高147厘米。
求四年级羽毛球队同学的平均身高。
分析与解答:这道题可以按照一般思路解,即用身高总和除以总人数。
这道题还可以采用假设平均数的方法求解,容易发现,同学们的身高都在150厘米左右,可以假设平均身高为150厘米,把它当作基准数,用“基数+各数与基数的差之和÷份数=平均数”。
(153×2+152+149×2+147×2)÷(2+1+2+2)=150厘米或:150+(3×2+2-1×2-3×2)÷(2+1+2+2)=150厘米练习二1,五(1)班有7个同学参加数学竞赛,其中有两个同学得了99分,还有三个同学得了96分,另外两个同学分别得了97、89分。
三年级奥数平均数问题及答案

三年级奥数平均数问题及答案1、用1、8、8、4四张数字卡片可以组成若干个不同的四位数,所有这些四位数的平均值是多少?答案:(3×1111+3×4444+6×8888)÷12=5832.75。
2、有几位同学一起计算他们语文考试的平均分。
赵峰的得分如果再提高13分,他们的平均分就达到90分;如果赵峰的得分降低5分,他们的平均分只有87分。
那么这些同学共有多少人?答案:(13+5)÷(90-87)=6。
3、用6元1千克的甲级糖,3.5元1千克的乙级糖,3元1千克的丙级糖,混合成为每千克4元的什锦糖。
如果甲级糖1千克,丙级糖1千克,应放入乙级糖多少千克?答案:[6-4-(4-3)]÷(4-3.5)=2。
4、老师在黑板上写了13个自然数,让小明计算平均数(保留两位小数),小明计算出的答案是12.43。
老师说最后一位数字错了,其他的数字都对。
正确的答案应是多少?答案:12.4×13=161.212.5×13=162.5162÷13≈12.46。
5、有两组数,第一组数的平均数是12.8,第二组数的平均数是10.2,而这两组数总的平均数是12.02,那么第一组数的个数和第二组数个数的比值是多少?答案:(12.02-10.2)÷(12.8-12.02)=7/3。
6、某班在一次数学考试中,平均成绩是78分,男、女生各自的平均成绩是75.5分和81分。
这个班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几倍? 答案:(81-78)÷(78-75.5)=1.2。
7、会场里有两个座位和四个座位的长椅若干把。
某年级学生(不足70人)来开会,一部分学生一人坐一把两座长椅,其余的人三人坐一把四座长椅。
结果平均每个学生坐1.35个座位。
问:有多少个学生来开会?答案:(2-1.35)÷(1.35-4/3)=3939+1=40。
8、五位裁判员给一名体操运动员评分后,去掉一个分和一个最低分,平均得9.58分;只去掉一个分,平均得9.46分;只去掉一个最低分,平均得9.66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奥数——平均数
一、知识点:
1.平均数:把一个(总)数平均分成几个相等的数的数值叫做这个(总)数的平均数。
2. 平均数=总数÷份数总数=平均数×份数
3.方法:公式法、整体思想、基准数、移多补少
二、例题
1. 总数未知:
四个小朋友吃葡萄,小华吃了7颗,小红和小刚一起吃了13颗,小方吃了4颗。
平均每人吃几颗?
2. 份数变化:
有三筐苹果,第一筐有38个,第二筐有45个,第三筐有53个,把第一筐苹果全部分装到第二筐和第三筐中,怎样才能使第二筐和第三筐的苹果一样多?
3.整体与局部
3.1 小新的零花钱今年前3个月小新有平均88元的零花钱,四、五月份平均有83元的零花钱,那么小新平均每月零花钱有多少?
3.2 四队跑步甲、乙、丙三队平均跑了24公里,乙、丙、丁平均跑了26公里。
已知丁队跑了28公里,问甲队跑了多少公里?
3.3 7个数平均数是29,前3个平均数是25,后5个数是38,请问第三个数是多少?
3.4 三人参加数学竞赛,甲乙的总分是145分,乙、丙的总分是125分,丙、甲的总分是150分,求三人各自多少分?
4.基数与移多补少
有15个小朋友跳绳,他们每分钟跳绳的个数分别是93、94、85、92、86、88、94、91、88、89、92、86、93、90、89,求平均每人每分钟跳绳多少个?
三、习题
跳绳比赛,四轮跳绳平均不低于96个的能进入决赛,小光前三轮跳了95、97、94,那么他要进入决赛,第四轮得分至少要多少个?5个连续自然数的中间一个数是45,这5个数的和是多少?
56+57+58+59+60=
34+35+36+37+38+39=
求所有三位数的和。
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3+8
=
四、讲题与提问
请小朋友选择习题中的一道,将给同学听,当名小老师。
请写下听课后的感想和疑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