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用硅酮结构密封胶实施细则
硅酮结构密封胶使用规范

硅酮结构密封胶使用规范1、范围本规范规定了用硅酮结构密封胶粘结装配建筑玻璃幕墙结构元件施工的前期准备、基本要求、工艺程序和质量检验方法。
适用于指导本公司硅酮结构密封胶施工应用。
2、前期准备工作2.1相容性及粘结性试验工程承建商必须提供工程上正式使用的与结构胶相接触的所有基材样件。
一般包括玻璃、铝型材、双面胶条等。
并以文件形式委托(委托书见附件3)本公司进行相容性及粘结性试验。
按GB16776-97标准附录A或ASTMC1087标准试验方法进行相容性试验,以确定硅酮结构胶与双面胶条的相容性。
按GB16776-97附录A或ASTMC794试验方法进行粘结-剥离试验。
以确定是否需用底涂来确保良好的粘结性。
相容性及粘结性试验结果符合GB16776-97后,将向工程承建商提交试验报告。
2.2工程图纸的审验及结构胶设计胶缝尺寸的验算承建商必须提供工程图纸及相关设计参数,本公司根据JG102-96《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对工程硅酮结构胶粘结节点设计审验;对结构胶缝尺寸验算。
以求达到最合理的节点设计和胶缝设计。
结构胶设计胶缝尺寸可以按下式计算粘结宽度: Cs=Wa/(2000×f1) kCs--硅酮结构密封胶粘结宽度(mm)。
W--风荷载标准值(Kpa)。
ka--玻璃的短边长度(mm)。
f1--胶的短期强度允许值。
按138Kpa采用。
根据具体情况要对玻璃自重效应,地震效应以及温差效应等进行综合考虑,进行结构胶粘结宽度的设计计算。
3、施工基本要求3.1对施工人员的要求实现玻璃幕墙单元件的粘结密封,依赖于施工操作人员的高度责任心和严格、熟练的正确操作,这些人员应具有以下条件:3.1.1有高度责任心,懂得玻璃幕墙的安全可靠性与施工质量密切相关。
3.1.2熟悉结构胶施工工艺程序,熟练掌握粘结密封操作技术和施工工具;能看懂工程图纸规定的粘结密封部位及配套材料状况。
3.1.3掌握粘结密封失败后的排故方法和技术安全的基本知识。
建筑硅酮结构胶、密封胶的分类与使用

建筑硅酮结构胶、密封胶的分类与使用
万勇
【期刊名称】《广东建材》
【年(卷),期】2004(000)009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众多的建筑形式及建筑材料,如玻璃幕墙、铝板幕墙、石材幕墙及合成板材等等。
这些建筑技术及材料的应用,涌现出大量的建筑密封胶。
本文从密封胶应用及密封胶的标准对建筑密封胶及建筑结构胶的性能进行探讨,供设计师、工程技术人员及密封胶制造商参考。
【总页数】2页(P5-6)
【作者】万勇
【作者单位】韶关市住宅建筑工程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227
【相关文献】
1.加强硅酮结构胶使用管理提高玻璃幕墙工程质量--在"全国结构胶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 [J], 徐波
2.2007年度准许使用的建筑用硅酮结构密封胶产品 [J], 铝门窗幕墙委员会
3.浅析《硅酮和改性硅酮建筑密封胶》标准 [J], 郭嘉玲; 曾容; 汪洋
4.99种建筑硅酮结构胶准许使用 [J],
5.新版国家标准《硅酮和改性硅酮建筑密封胶》发布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04建筑用硅酮结构密封胶相容性检测报告(原件)GD210504

建筑用硅酮结构密封胶相容性检测报告(原件)
建筑用硅酮结构密封胶相容性检测,目的是检测结构胶与实际工程用基材是否相容以及 结构胶粘结玻 璃结构系统各种附件,经热及紫外线老化处理后,考查试样颜色变化,检验与玻璃、附件的粘结性,确定 结构胶与附件的相容性。
本检测依据国家标准《建筑用硅酮结构密封胶》GB 16776-2005。
-2002)进行。
建筑用硅酮结构密封胶相容性检测主要包括以下几大方面内容:
一、概况
工程名称、工程地点、委托单位、施工单位、检测日期等。
二、试件送检要求
试件编号、检测数量、检测类别、送检见证、委托要求等。
三、试件描述
按照GB 16776-2005的要求,检测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1. 试件的品种、批号、有效期、生产厂家;
2. 实际工程用基材的品种、镀膜方法、生产厂家;
3. 结构胶粘结玻璃结构系统各种附件的型号规格和生产厂家;
4. 是否用底涂料,底涂料的品种、批号、有效期、生产厂家。
四、检测所用仪器设备和执行的标准依据
1. 检测仪器设备;
2. 检测方法与适用标准:
GB 16776-2005 《建筑用硅铜结构密封胶》
五、检测过程及结果的有关说明
1. 结构胶样品应在标准条件下至少放置24h,方可制作试件。
2. 标明试件粘结或内聚破坏情况。
六、检测结论
七、附表
试件的检测数据和破坏状况。
八、报告注意事项
1. 报告的注意事项。
建筑用硅酮结构密封胶实施细则

建筑用硅酮结构密封胶实施细则建筑用硅酮结构密封胶实施细则1依据标准:GB16776-2005 建筑用硅酮结构密封胶GB/T13477.3-2003 建筑密封材料试验方法第1部分试验基材的规定GB/T13477.3-2003 建筑密封材料试验方法第3部分使用标准器具测定密封材料挤出性的方法GB/T13477.5-2003 建筑密封材料试验方法第5部分表干时间的测定GB/T13477.6-2003 建筑密封材料试验方法第6部分流动性的测定GB/T13477.8-2003 建筑密封材料试验方法第8部分拉伸粘结性的测定2.型别----------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文档下载最佳的地方按组分分:单组份和双组份,分别用1和2表示。
按基材分类:金属M,玻璃G,其他Q产品标示:适用于金属、玻璃的双组份硅酮结构胶标记为:2MG GB16776-20033.技术性能产品物理力学性能----------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文档下载最佳的地方4 试验条件4.1标准试验条件温度:(23±2)℃,相对湿度(50±5)%5试验项目5.1外观5.1.1产品应为细腻、均匀膏状物,无起泡、结块、凝胶、结皮,无不宜分散的析出物。
5.1.2双组份产品两组份的颜色应有明显区别。
5.2下垂度试验温度:(50±2)℃5.2.1试验器具:下垂度模具流平性模具鼓风干燥箱(50±2)℃钢板尺(0.5mm)聚乙烯条(厚度≤0.5mm,长度≤1mm)----------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文档下载最佳的地方5.2.2试件制备:将下垂度模具用丙酮等溶剂清洗干净并干燥之。
把聚乙烯条衬在模具底部,使其盖住模具上部边缘,并固定在外侧,然后把已在(23±2)℃下放置24h的密封材料用刮刀填入模具内,制备试件时应注意:a)避免形成气泡;b)在模具表面上将密封材料压实;c)修整密封材料的表面,使其与模具的表面和末端齐平;d)放松模具的聚乙烯条。
建筑结构密封胶与建筑密封胶的性能要求与应用

密封胶应用原理及密封胶的标准角度对建筑密封胶及建筑结构密封胶的性能进行探讨,供设计师、工程技术人员及密封胶制造商参考。
一、密封胶密封胶用于建筑接缝中使其密封,建筑上的各种接缝受到温度、外力作用等因素的影响而变化,密封胶在接缝中必须承受接缝的变化及环境的影响(水、光、冷、热)而不被破坏。
密封胶首要考虑的性能是弹性,表征密封胶质量的指标是位移能力。
建筑密封示意图世界上最有影响的密封胶的标准是:ASTMC920《弹性接缝密封胶规范》和ISO11600《建筑结构——密封胶——分类要求》。
我国有关密封胶的标准如GB/T14683、JC/T881一JC/T885等主要参考ISO11600制定。
ISO11600与ASTMC920在产品分级上有较大差别。
ISO11600分级ASTMC920分级《位移能力)《位移能力)25LM100/5025HM5020ML.35.20HM2512.5E12.512.5P7.5P笔者认为ASTMC920对密封胶的分类更科学,从l00/50到l2.5级,将密封胶质量档次分开,而ISO11600的分级从25到7.5,25级以上的密封胶无法区分,未对高模量(Ⅲ)、低模量(LM)分级在设计及选用上如何区分加以说明,并且20级与25级之间差别很小,对设计师选材指导意义不大。
二、胶缝设计建筑设计师通常用两种方法确定胶缝的尺寸及选择密封胶:(1)按美观、易加工等要求确定密封胶的宽度,然后通过计算得出胶缝的变化量(温度、荷载等因素作用),再选择合适的密封胶。
例如胶缝变化12%,可选取l2.5级的密封胶,如胶缝变化22%,可选取25级的密封胶;(2)选定密封胶,通过密封胶的位移能力来确定接缝宽度。
在我国的多数设计中采用第1种方式确定胶缝宽度。
实际工程中有时会遇到胶缝尺寸不合理造成密封失败的情况,原因通常是按第1种方法设计,但未校检密封胶的位移能力是否匹配,或密封胶的位移能力达不到制造商所声称的等级。
建筑用硅酮结构密封胶实施细则

建筑用硅酮结构密封胶实施细则一、引言建筑用硅酮结构密封胶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物的密封、固定和防水等工程中。
为了确保使用硅酮结构密封胶的效果和质量,本文将介绍硅酮结构密封胶的实施细则。
二、适用范围建筑用硅酮结构密封胶适用于建筑物内外墙面、门窗框架、玻璃幕墙、天棚和地板等建筑结构的密封。
三、材料准备1. 选购硅酮结构密封胶应参考国家相关标准,确保选用的产品符合质量要求。
2. 检查硅酮结构密封胶包装,确保包装完好无损,且未过期。
3. 准备必要的工具,如胶枪、刮刀和清洁布。
四、施工准备1. 施工前需清洁施工部位,确保无尘、无油、无水等干净状态。
2. 如有需要,可预先进行适当的工程处理,如刷涂底漆、清理老旧密封胶等。
3. 确保施工现场通风良好,以确保施工人员安全。
五、施工步骤1. 将硅酮结构密封胶装入胶枪,并按照其包装上的使用说明进行操作。
2. 在需密封的结构缝隙上横向施涂硅酮结构密封胶,确保充盈缝隙。
3. 采用刮刀平整胶面,确保密封胶与周围结构的平齐。
4. 结构缝隙较大或深的情况下,可进行多道涂抹,确保密封效果。
5. 施涂完毕后,使用清洁布擦拭多余的硅酮结构密封胶,保持施工表面的整洁。
6. 密封胶初步固化后,可进行后续处理,如上漆、打磨等。
六、注意事项1. 施工过程中需佩戴适当的防护用品,如手套、口罩和护目镜等。
2. 避免施工过程中用手直接接触硅酮结构密封胶,以免引起皮肤不适。
3. 施工环境温度应在5-40℃之间,湿度应控制在85%以下。
4. 施工后需及时关闭开关门窗,确保密封胶能够顺利固化。
七、质量验收1. 确保施工完毕后的密封胶表面光滑平整,无明显鼓泡、褶皱或缺陷。
2. 检查密封胶与结构之间的粘接效果,确保牢固且无开裂现象。
3. 如有必要,进行相关质量检测。
八、维护与保养1. 定期检查建筑结构密封胶的状态,如发现老化、开裂或变形等情况,及时维修或更换。
2. 避免使用酸、碱等强腐蚀性物质接触密封胶。
硅酮建筑密封胶标准简介

硅酮建筑密封胶标准简介一、建筑硅酮结构密封胶相关标准建筑硅酮结构密封胶主要有以下标准体系,分别是:中国国家标准GB16776《建筑用硅酮结构密封胶》、美国标准ASTM C1184《结构硅密封件标准规范、欧洲标准ETAG002《结构密封胶玻璃装配系统技术审核指南》、中国建工行业标准JG/T 475《建筑幕墙用硅酮结构密封胶》。
建筑用硅酮结构密封胶用于幕墙的玻璃与铝副框的结构粘接,对粘接强度、弹性和耐久性有非常高的要求。
国标GB16776是在美国标准ASTM C1184的基础上制定的,并增加了一些适用性的指标,规定了结构密封胶在23℃标准条件下的强度值应≥0.6 MPa,在高低温、浸水、水紫外条件下强度值≥0.45 MPa,粘结破坏面积≤5%,最大强度伸长率≥100%。
美国标准ASTM C1184规定的强度值低一些,各种条件下强度值≥0.345MPa,而且没有粘结破坏面积的要求和最大强度伸长率要求。
不过美国标准的水紫外检测是5000小时,国标是300小时,设备也不同。
欧洲标准ETAG002需要报告标准条件下拉伸和剪切强度的标准值,并未规定最小值,但是规定了结构胶的强度设计值为这个标准值的1/6,也就是说,如果按照我国现行规范,强度设计值取0.14MPa的话,这个标准值应该大于0.84MPa。
此外,ETAG 002的检测条件比国标要多,包括清洁剂浸泡、盐雾、酸雾、机械疲劳、抗撕裂等条件,还包括剪切强度及高低温剪切强度。
评价这些条件下强度检测结果是否合格,也不是像美标和国标一样,要求大于某个特定的值,而是采用强度的保持率(其他条件下的强度与标准条件下的强度比值)来衡量,要求各种老化或其他条件下的强度保持率≥75%,如果强度下降超过25%,则认为强度下降太快,不能满足幕墙的耐久性要求。
在粘结破坏面积方面,规定不得大于10%。
在弹性方面,没有规定最大强度伸长率,但规定了弹性恢复率,要求在常温下定伸25%,24小时卸载后伸长变化不大于5%。
浅析《硅酮和改性硅酮建筑密封胶》标准

要求
以下简要介绍硅酮建筑密封胶的定义、适用范围、分类,并 对规定的技术要求进行详细分析。 1.1 硅酮建筑密封胶的定义
2017 版标准相对于 2003 版,特别重点给出了硅酮建筑密封 胶的定义:硅酮建筑密封胶是以聚硅氧烷作为主要成分、室温固 化的单组分和多组分密封胶,按固化体系分为酸性和中性。简要 说明见下表 1。
[收稿日期] 2019-05-27 [作者简介] 郭嘉玲(1984-),女,广州人,广州市白云化工实业有限公司,从事硅胶产品检测及企业标准编写。
2019 年 第 14 期 第 46 卷 总第 400 期
广东化工
Guo Jialing, Zeng Rong, Wang Yang (Technique Department Guangzhou Baiyun Chemical Industry Co., Ltd., Guangzhou 510540, China)
Abstract: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GB/T 14683-2017 《 Silicone and modified silicone sealants for building 》 and analyzes the application performance, mechanical properties, pointing out the improvement in the new revised edition.
· 104 ·
广东化工
2019 年 第 14 期 第 46 卷总第 400 期
浅析《硅酮和改性硅酮建筑密封胶》标准
郭嘉玲,曾容,汪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用硅酮结构密封胶实施细则1依据标准:GB16776-2005 建筑用硅酮结构密封胶GB/T13477.3-2003 建筑密封材料试验方法第1部分试验基材的规定GB/T13477.3-2003 建筑密封材料试验方法第3部分使用标准器具测定密封材料挤出性的方法GB/T13477.5-2003 建筑密封材料试验方法第5部分表干时间的测定GB/T13477.6-2003 建筑密封材料试验方法第6部分流动性的测定GB/T13477.8-2003 建筑密封材料试验方法第8部分拉伸粘结性的测定2.型别按组分分:单组份和双组份,分别用1和2表示。
按基材分类:金属M,玻璃G,其他Q产品标示:适用于金属、玻璃的双组份硅酮结构胶标记为:2MG GB16776-20033.技术性能产品物理力学性能----------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4 试验条件4.1标准试验条件温度:(23±2)℃,相对湿度(50±5)%5试验项目5.1外观5.1.1产品应为细腻、均匀膏状物,无起泡、结块、凝胶、结皮,无不宜分散的析出物。
5.1.2双组份产品两组份的颜色应有明显区别。
5.2下垂度试验温度:(50±2)℃5.2.1试验器具:----------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下垂度模具流平性模具鼓风干燥箱(50±2)℃钢板尺(0.5mm)聚乙烯条(厚度≤0.5mm,长度≤1mm)5.2.2试件制备:将下垂度模具用丙酮等溶剂清洗干净并干燥之。
把聚乙烯条衬在模具底部,使其盖住模具上部边缘,并固定在外侧,然后把已在(23±2)℃下放置24h的密封材料用刮刀填入模具内,制备试件时应注意:a)避免形成气泡;b)在模具表面上将密封材料压实;c)修整密封材料的表面,使其与模具的表面和末端齐平;d)放松模具的聚乙烯条。
5.2.3试验步骤:试验步骤A:将制备好的试件立即垂直放置在已调节至(50±2)℃的干燥箱中,模具的延伸端向下,放置24h。
然后从干燥箱中取出试件。
用钢板尺在垂直方向上测量每一试件中试样从底面往延伸端向下移动的距离(mm)。
试验步骤B:将制备好的试件立即水平放置在已调节至(50±2)℃的干燥箱中,使试样的外露面与水平面垂直,放置24h。
然后从干燥箱中取出试件。
用钢板尺在水平方向上测量每一试件中试样超出槽形模具前端的最大距离(mm)。
如果试验失败,允许重复一次,只能重复一次。
5.3挤出性5.3.1试验器具:聚乙烯挤胶筒(177ml)挤出器(试验体积250ml或400ml)空气压缩机(200±2.5)----------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Kpa 恒温箱(5±2)℃秒表0.1s 天平0.1g 玻璃量筒1000ml5.3.2 试验步骤:采用聚乙烯挤胶筒,装填容量为177ml,不安装挤胶嘴,挤胶气压为0.340Mpa,测定一次将全部样品挤出所需的时间,精确到0.1s。
试验次数为一次。
5.3.2.1单组份密封材料挤出性的测定:将活塞和活塞环装在一起,放入挤出筒中,活塞换的一侧朝向挤出孔。
将试样填入挤出筒中,勿混入空气,将填满的试样表面修平,然后将前盖、滑板、孔板及后盖装在挤出筒上。
使滑板处于关闭状态,将组装好的挤出器与空压机相连接。
使挤出器置于(200±2.5)Kpa 的空气压力之下,在整个过程中保持压力稳定。
测试之前先挤出(2~3)cm长得试样,使试样充满挤出器的挤出孔。
以(200±2.5)Kpa的压缩空气一次挤完挤出器的试样,同时用秒表记录所需的时间。
根据挤出筒的体积和所用的挤出时间计算试样的挤出率(ml/min),精确至1ml/min。
5.3.2.2多组分密封材料挤出性的测定:按要求混合均匀后立即填入挤出筒。
A法将蒸馏水倒入带刻度的量筒内,读出水的体积,以(200±2.5)Kpa的压缩空气从挤出筒中往盛有水的量筒挤入大约20ml试样,记下所用时间,同时读出量筒内水的体积增量,记作试样第一次挤出的体积(ml)。
第一次挤出应在各组分开始混合后15min时进行。
上述操作至少重复三次。
及每隔适当时间挤出大约50ml试样。
记录每次挤出时间和挤出试样的体积,计算各次的挤出率(ml/min)。
描绘除混合各次挤出时间间隔与挤出率的关系曲线,读取产品标准规定或各方商定的挤出率所对应的时间,即为适用期。
B法以(200±2.5)Kpa的压缩空气从挤出筒中挤出试样至天平上,挤出50g~100g,记录挤出时间。
称取挤出试样的质量,精确至0.1g。
然后每隔适当时间重复一次,第一次挤出应在各组分开始混合后15min时进行。
上述操作至少重复三次。
计算各次的挤出量(g/min),根据试样的密度计算各次的挤出率----------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ml/min)。
5.4适用期双组份样品按要求混合后装入挤胶筒内,密封尾塞,从两组份混合时开始计时,20min时按测定挤出性A法进行,应不大于10s,试验次数为一次。
5.5表干时间5.5.1试验器具黄铜板19mm×38mm×6.4mm 模框(钢或铜内部25mm×95mm;外形50mm×120mm;厚度5mm)玻璃板(80mm×130mm×5mm) 聚乙烯膜(2张25mm×130mm 0.1mm厚) 刮刀无水乙醇5.5.2试样制备:用丙酮等清洗模框和玻璃板。
将模框剧中放置在玻璃板上,用试样小心填满模框,勿混入空气。
多组分试样在填充签应按要求将各组分混合均匀。
用刮刀刮平试样,使之厚度均匀。
停驶制备两个试件。
5.5.3试验步骤按GB/T13477.5-2003中A法:将制备好的试件在标准条件下静止一定时间,然后在试样表面纵向1/2处放置聚乙烯薄膜,薄膜上中心位置加放黄铜板。
30s后移去黄铜板,将薄膜以90°角从试样表面在15s内匀速揭下。
相隔适当时间重复上述操作,直至无试样粘附在聚乙烯条上为止。
记录试件成型后至试样不再粘附在聚乙烯条上所经历的时间。
注:表干时间的数据修约:表干时间少于30min时,精确至5min。
表干时间在30min至1h之间时,精确至10min。
表干时间在1h至3h之间时,精确至30min。
表干时间超过3h时,精确至1h。
----------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5.6硬度在PE膜上平放金属模框,将样品挤注在模框内,刮平后除去模框养护到期;揭去PE膜制的试样,采用A型硬度计试验。
5.6.1试样试样厚度至少6mm。
若小于6mm,可用不多于3层,每层后度部小于2mm的光滑、平行试样进行叠加。
但这样所测得的结果和在整块试样上所测得的硬度不能相比较。
试样必须有足够的面积,使压针和试样接触位置距离边缘至少12mm,式样的表面和压足接触的部分必须平整。
5.6.2步骤5.6.2.1把试样放置在坚固的平面上,拿住硬度计,压足中孔的压针距离试块边缘至少12mm,平稳的把压足压在试样上,不能有任何振动,并保持压足平行于试样表面,以使压针垂直的压入试样。
所施加的力要刚好足以使压足和试样完全接触,除另有规定,必须在压足和试样完全接触后1s内读数,若是其他间隔时间读数则必须说明。
5.6.2.2 在试样相距至少6mm的不同位置测量硬度值5次,取中位数。
5.6.2.3 A型硬度计测量值超出90时推荐用D型硬度计,A型硬度计示值低于10时是不准确的,测量不能使用。
5.7拉伸粘结性5.7.1基材:M---铝板厚度不小于3mmG---清洁、无镀膜的无色透明浮法玻璃,厚度不小于5mm~8mm。
Q---供方要求的其他基材5.7.2试样制备和养护----------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1)每个试件必须有一面选用G类基材;2)制备后的试件按以下条件养护:a) 双组份硅酮胶的试件在标准条件下放置14d;b) 单组份硅酮胶的试件在标准条件下放置21d;c) 在不损坏试样条件下,养护期间挡块应尽早分离。
5.7.3试验器具粘结基材隔离垫块(截面12mm×12mm)拉力试验机(5~6)mm/min 鼓风干燥箱(70±2)℃5.7.4试件处理A法将制备好的试件于标准实验条件下放置28d。
5.7.5试验步骤试验在(23±2)℃和(-20±2)℃两个温度下进行。
每个测试温度测三个试件。
当试件在(-20±2)℃温度下进行测定时,试件需预先在(-20±2)℃温度下至少放置4h。
除去试件上的隔离垫块,将试件装入拉力试验机,以(5~6)mm/min的速度将时间拉伸至破坏。
记录拉力—应变曲线。
5.7.6试验结果计算5.7.6.1拉伸强度Ts按下式计算,取三个试件的算术平均值:Ts=P/S式中:Ts---拉伸强度,单位Mpa;----------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P----最大拉力值,单位N;S----试件截面积,单位mm2。
5.7.6.2 断裂伸长率E按下式计算,取三个试件的算术平均值:E=(W1- W0)/W0×100式中:E---断裂伸长率,单位%;W0---试件的原始宽度,单位mm;W1---试件破坏时的拉伸宽度,单位mm。
5.7.7粘结破坏面积的测量和计算采用透过印刷有1mm×1mm网格线的透明膜片,测量拉伸粘结试件两粘结面上粘结破坏面积较大面占有的网格数,精确到1格(不足1格不计)。
粘结破坏面积以粘结破坏格数占总格数的百分比表示。
报告拉伸粘结强度,同时报告粘结破坏面积。
5.8热老化5.8.1试验器具:鼓风干燥箱(±2℃)天平(1mg)铝板150mm×80mm×(0.5~1.5)mm金属模框刮刀5.8.2 试验步骤:取三块洁净的铝板,其中两块用作试验试件称量并记录质量(m1),一块用作对比试件。
在铝板上平放金属模框,将硅酮结构胶刮涂在模框内并用刮刀刮平,除去模框制成试件,称量并记录试验试件的质量(m2).试件在标准条件下放置7d,试验试件在(90±2)℃鼓风干燥箱中,保持21d;对比试件在标准条件下放置21d。
从干燥箱中取出试验试件,在标准条件下冷却1h后,分别称量并记录质量(m3)。
5.8.3 结果计算----------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按试件试验前后的质量计算热失重,试验结果为两次试验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