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1第四章第一节改善大气质量1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选修一 第四章 第一节 改善大气质量

高中化学选修一 第四章 第一节 改善大气质量
氧气氧化成H2SO4
3、下列关于臭氧的叙述正确的是( BC )
A、臭氧与氧气是氧元素的两种同素异形 体,其物理性质相同
B、打雷时、高压电机和复印机工作时均 会产生臭氧
C、臭氧能与Ag、Hg等与氧气不易反应的 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D、臭氧的密度大于空气,故臭氧主要集 中在地表
4、在入住装修过的新房之前,下列做法中错
第四章
第四章 第一节
[预习提纲]
1、当今大气环境问题主要有哪些? 有哪些破坏作用? 2、酸雨和臭氧空洞是怎样形成的? 3、如何改善大气的质量?
一、空气质量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 1个人1天要呼吸2万多次 与环境交换1万多升气体
空气质量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
矿物燃料(煤和石油)的燃烧和工厂排放的废气
误的是( AC )
A、紧闭门窗,防止装修面干裂、变质 B、适度开窗通气,充分地进行内外空气对流 C、用高浓度的甲醛溶液对室内环境消毒 D、在各个房间内均匀地放置适量的吊兰、
芦荟等鲜花

生活中的 辛苦阻 挠不了 我对生 活的热 爱。20. 11.182 0.11.1 8Wedne sday, Novemb er 18, 2020
二.改善大气质量
1. 减少煤等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污染
(1)改善燃煤质量
(2)改进燃烧装置和燃烧技术
(3)发展洁净煤技术,开展煤的综合利用 (4)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加快
开发和利用太阳能、风能、地 热能、核能和氢能等新能源
2. 减少汽车等机动车尾气污染
(1)推广使用无铅汽油
为了减少汽油燃烧,减轻爆震现象,人们 常向汽油中添加抗爆震剂。四乙基铅就是最常 用的抗爆震剂。但是,含铅汽油的广泛使用, 带来了严重的铅污染,铅对人体许多系统都有 损害作用,特别是神经系统。

高中化学选修1课件第四章第一节《改善大气质量》

高中化学选修1课件第四章第一节《改善大气质量》
完整版课件ppt
1
第四章 保护生存环境 第一节 改善大气质量
完整版课件ppt
2
雾霾 酸雨 光化学烟雾 温室效应 臭氧层空洞
大气 污染
措施
减少煤等化石燃料的燃烧
颗粒物
硫的氧化物(SO2 和SO3)及氮的氧 化物(NO和NO2)
CO
碳氢化合物
氟氯代烷
减少汽车等机动车尾气污染
减少室内污染(CO、尼古丁、苯、苯甲醛、氡等)
1、根据煤的结构,从其组成元 素分析,你认为煤在燃烧过程中 可能产生哪些污染及有害物质?
2、为了减少煤燃烧对大气造成 的污染,目前所采取的主要措施 有哪些?
[温馨提示]阅读课本73页(酸雨形成的 原因)、76页和77页(酸雨的治理措 施)。
完整版课件ppt
6
案例2、发展洁净煤技术,开展煤的综合利用是减少煤等化石燃料 燃烧产生污染的重要措施。下图(课本77页图4-7)是煤综合利用 的重要途径之一。
完整版课件ppt
7
案例3、阅读下表,请回答以下问题。
大气中温室气体的现有浓度、增长率以及对增温的作用
名称
CO2 CH4 N2O 氟气代烷
现有浓度/(ml/m3)
350 1.7 0.3 6.3×10-4
估计年增长率 % 0.4
1~2
0.2 5.0
估计对温室效应增加的 贡献率% 55 15 6 24
1、从表中可知温室效应形成的主要元凶是什么? 2、谈谈你对以上几种物质在对大气污染方面的认识。
可能是 (C )
A.氧化剂
B.还原剂
C.催化剂
D.吸附剂
3、(2007年会考)新装修房子中常见的室内
污染气体是( A )
A.甲醛、苯等有机蒸气 B.甲烷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一课件第四章第一节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一课件第四章第一节
高中化学课件
灿若寒星整理制作
第四章 保护生存环境
第一节 改善大气质量
课程标准导航 1.知道大气的主要污染物, 了解大气污染物的 危害和治理办法. 2.知道全球三大环境问题(酸雨、臭氧层受 损、全球气候变暖)的成因、危害以及人类采 取的措施. 3.了解室内空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危害及减 少室内空气污染的方法.
2.据统计, 世界上的古建筑在20世纪所遭受的 腐蚀比过去几百年所遭受的腐蚀还要严重, 这 是因为( ) A.古建筑腐蚀是可逆过程, 前几百年处于化学 平衡状态, 近几十年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近几十年来大量使用化石燃料, 造成酸雨, 加速了古建筑腐蚀
C.近几十年来参观的人数急剧增多, 加速了古 建筑腐蚀 D.近几十年来温室效应加剧, 加速了古建筑的 风化 解析: 选B. 古建筑的腐蚀主要是由于酸雨的形 成. 酸雨的形成与SO2和NOx有关, 近几十年工 业发展加速, 大量使用化石燃料, 形成酸雨, 加 速了腐蚀.
反应结果是O3变成了O2, Cl在其中起了 ___催__化______作用. 4.温室效应与全球气候变暖 (1)温室气体主要有CO2、CH4、N2O、氟氯代 烷, 其中影响最大的是____C_O__2 ____.
(2)危害: 导致两极冰川的融化, 使海平面上升; 气候变得干旱, 农业区退化成草原, 土地沙漠 化, 农业减产. 二、改善大气质量 1.减少煤等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污染 (1)化石燃料污染的成因 煤中除了含有碳元素外, 还含有H、O、N、S 等元素, 以及无机矿物质,
(2)酸雨的形成原理
(3)我国酸雨类型 我国的酸雨主要以___硫__酸__型___酸雨为主, 这是 由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造成的.
3.臭氧层受损 (1)臭氧层的含义 自然界中有___9_0_%_____的臭氧集中在距地面 15~50 km的大气平流层中, 也就是人们通常 所说的臭氧层. (2)臭氧层的作用 臭氧层中臭氧含量很少, 但可以吸收来自太阳 的大部分紫外线, 使地球上的生物免遭伤害, 被称为人类和生物的保护伞.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1第4章第1节改善大气质量(共22张PPT)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1第4章第1节改善大气质量(共22张PPT)

CaO + SO2 = CaSO3
2CaSO3 + O2=2 CaSO4
原煤脱硫:
对煤炭洗选加工去硫,降低含硫量
归纳:酸雨的防治方法: 方法1 控制污染物的排放 方法2 治理已经造成的污染 方法3 调整能源结构
课堂练习2
3、SO2是常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我国规定空气中SO2 的含量不得超过0.02mol/L。下列措施中能够减少

2.2酸雨的防治
2、某市的市郊有一个中型火力发电,每天 燃煤1000t,煤中含硫1.2%,如果不采取措
施,每天将向大气排放约20t的 SO2。
如果你是一位工程师,将采取什么办法防止 SO2排放到大气中?
尾气吸收: 用石灰水吸收 Ca(OH)2 + SO2 =CaSO3 + H2O
固硫: 让煤与生石灰或石灰石一起燃烧
飘尘的作用可能是( )C
A 氧化剂 B 还原剂 C 催化剂 D 吸附剂
2、某同学测定一份雨水样品,每隔一定时间测定 一次PH,见下表。
测试时间 /小时
0
1
2
雨水PH 4.73 4.62 4.56
3 4.55
4 4.55
5 4.55
(1)该雨水是不是酸雨? 是
(2)随着时间的增大,PH如何变化? PH逐渐变小,至恒定不变
SO2排放量的是: ( A )
①用天然气代替煤炭作民用燃料 ②粉碎煤快,加大
表面积,提高燃烧效率,减少粉尘 ③向土壤中加生
石灰 ④燃煤中加生石灰后再使用。 ⑤改进燃烧技术
⑥将煤进行液化、汽化,再燃烧。
A ①④⑤⑥
B ①②④⑥
C ①③⑤⑥
D ①②③④
4、酸雨的形成是由于( B )

人教版-化学-选修一-第四章-第一节-改善大气质量-1课时-课件

人教版-化学-选修一-第四章-第一节-改善大气质量-1课时-课件

你能做到的保护大气的小事还有哪些?
尽量乘公共汽车;在屋前屋后种树;随手关灯,节约用电;少用 室内杀虫剂;尽量利用太阳能;自己不吸烟,奉劝别人不抽烟; 不燃放烟花鞭炮;不焚烧麦秸;不滥烧可能产生有毒气体的物品;
当今世界的三大环境问题是酸雨、 臭氧层空洞和温室效应。 (1) 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向空气中排放了大量的 ( A )。 A.二氧化硫 C.一氧化碳 B.二氧化碳 D.硫化氢
Cl+O3→ClO+O2 ClO+O→Cl+O2
总反应:O3+O→2O2
请问在上述反应过程中Cl原子的作用是什么?
Cl在其中起了催化作用
一个氯原子能破坏约10万个O3, 含溴的卤代烃对臭氧层的破坏更 厉害
请问世界通过那些途径保护臭氧层?
人类共同采取
“补天”行动:签 订了《保护臭氧层 维也纳约》《关于 消耗臭氧层物质的 蒙特利尔议定书》 等国际公约。
3)温室效应与全球气候变暖
完成P76思考与交流
(1)温室气体及其来源 ①二氧化碳:化石燃料燃烧,火山喷发、森 林、草原燃烧、植物秸秆燃烧以及动物呼吸 ②甲烷:天然气开采和使用、石油的开 采 和炼制,都会不同程度地向大气中排放甲烷 ③一氧化二氮:可燃物质在空气中高温燃 烧,喷气式飞机在飞行中排出的气体 ④氟氯代烷:氟氯代烷的生产和使用
1、破坏农作物、森林、草原
2、使水、土酸性化
3、加速建筑物、工业设备、电缆等腐蚀
2)臭氧空洞
你们知道臭氧空 洞是怎样产生的 吗?
成因
人类活动排入大气的某些化学物质如氟氯代 烷和含溴的卤代烷烃等
此外,CH4、CCl4、喷气式飞机在高空飞行 排出的氮氧化物如N20、NO以及大气中的核 爆炸产物等。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一第四章第一节 改善大气质量 课件(共20张PPT)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一第四章第一节 改善大气质量 课件(共20张PPT)

S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Ca + SO2
高温
CaSO3
2CaSO3 + O2
高温 2CaSO4
脱硫后产生的废料含有CaSO4,可用于制造建筑 材料
②Na2SO3 吸收法
Na2SO3+SO2+H2O 2NaHSO3 加热
2NaHSO3 Na2SO3+SO2 ↑ +H2O
(4)防治:
人类尚未找到对已破坏了的臭氧层进行补救的措施,但 全世界正努力限制和停止对消耗臭氧层物质的生产。如 冰箱,雪柜,空调机,摩丝,空气清新剂,灭火剂,喷 雾杀虫剂,清洗剂,漂白剂等。
另一方面,人类正努力开发无害的制冷剂、发泡 剂等。
(1)主要的温室气体:
CO2、CH4、N2O、O3和氟氯代烷等。
(3)危 害
1、地球上的病虫害增加; 2、海平面上升; 3、气候反常,海洋风暴增多; 4、土地干旱,沙漠化面积增大。
4、光化学烟雾
(1)引发物: NOx、碳氢化合物 ( 2)成因: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受到太阳紫外线
的照射,会发生一系列由光引发的复杂的化学变化 即光化学反应,产生大量的臭氧(O3)和过氧乙酰 硝酸酯(PAN)等有毒物质。这些有毒物质混合在 一起形成的一种浅蓝色烟雾,称为光化学烟雾。
Cl+O3→ClO+O2 ,ClO+O→Cl+O2
(3)危害: O + O3→ 2O2
大气中的臭氧总量每减少1%,到达地面的太阳紫 外线辐射就会增加2%。
到达地面的太阳紫外线辐射增加,一方面直 接危害人体健康,象皮肤癌、白内障、各种传染 病患者会大幅度增加;另一方面还对生态环境和 农林牧渔业造成破坏,农产品减产、品质下降, 渔业产量减少,森林覆盖率减少等等,给人类和 地球上的生物带来巨大灾难。

人教版选修1化学与生活第4章第一节改善大气质量课件 .ppt

人教版选修1化学与生活第4章第一节改善大气质量课件 .ppt

B. 臭氧层受损
南极上空臭氧层的变化
臭氧层及其作用:
在距离地面15~50km的大气平流层集中了自 然界90%的臭氧,也就是我们说的臭氧层。 臭氧层中臭氧的含量虽然很少,但可以吸 收来自太阳的大部分紫外线,使地球上的 生物免遭伤害。所以臭氧层是地球的保护 伞。
读图思考:
臭氧层变薄甚至出现空洞,有何危 害? 你认为主要的人为原因是什么?
主要人为原因是: ①人类活动排入大气的某些化学物质如
氟氯代烷和含溴的卤代烷烃(灭火剂, 商品名为哈龙)等与臭氧发生作用,使 臭氧层受到破坏,形成臭氧空洞现象。
② CCl4、CH4、喷气式飞机在高空 飞行排出的氮氧化物如N2O、NO 以及大气中的核爆炸产物等也会破 坏臭氧层。
每年的9月16日被联合国定为“国际 保护臭氧层日” 全球合作保护: 《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1985) 《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 议定书》(1987年9月) 减少并禁止氟氯代烃等的生产和 使用
臭氧层破坏的危害
(一)对人类健康影响
1.增加皮肤癌:臭氧减少1%,皮肤癌患者增加4%- 6%,主要是黑色素癌。
2.损害眼睛,增加白内障患者。 3.削弱免疫力,增加传染病患者。
(二)对生态影响 :
1.农产品减产及其品质下降。对200种作物进行紫 外线辐射敏感性测试,结果2/3有影响,尤其是大米、 小麦、棉花、大豆、水果等人类经常食用的作物影响大。 2.减少渔业产量。紫外线辐射可杀死10米水深内的 单细胞海洋浮游生物 。实验表明,臭氧减少10%,紫 外线辐射增加20%,将会在15天内杀死所有生活在1 0米水深内的鳗鱼幼鱼。 3.破坏森林。紫外线辐射的增加会破坏核糖核酸 (DNA),以改变遗传信息及破坏蛋白质,从而影响植 物(特别是森林)的生长。 4、对工业生产的影响,如使塑料及其他高分子聚合物 加速老化。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1第4章第1节改善大气质量(共27张PPT)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1第4章第1节改善大气质量(共27张PPT)

措施:减少并禁止氟氯烃等物质的排放研制新型的制 冷系统;
破坏臭氧层的危害
(一)对人类健康影响
1. 增加皮肤癌:臭氧减少1%,皮肤癌(黑色素癌) 患者增加4%-6%。 2. 损害眼睛,增加白内障患者。 3. 削弱免疫力,增加传染病患者。
(二)对生态影响 :
1.农产品减产及其品质下降。 2. 减少渔业产量。 3. 破坏森林。 4. 对工业生产的影响。
第四章 保护生存环境
第一节 改善大气质量
大气的组成:
其他气体 氩气 二氧化碳 体积分数
氖气
氦气 氪气 氢气 氙气 臭氧
0.93 0.03 0.0018 0.000524 0.0001 0.00005 0.000008 0.000001
干燥洁净空气的组成几乎是不变的。根据这个 组成可以很容易判定大气中的外来污染物。
SO3 + H2O ==== H2SO4
② 3NO2 + H2O ==== 2HNO3 + NO
危害:
引起江河常生产。
加快房屋、桥梁、堤坝、管道和电缆等的腐蚀,
特别是对文物古迹、雕塑绘画和人文景观的腐
蚀作用尤其显著。
酸雨还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2. 臭氧层受损
人类共同采取
“补天”行动:签 订了《保护臭氧层 维也纳约》《关于 消耗臭氧层物质的 蒙特利尔议定书》 等国际公约。
3. 温室效应与全球气候变暖
近百年来全球平均气温已上 0.6~0.9℃
资料卡片
1、大气中温室气体及现有浓度、增长率以及对增温的作 用 温室气体 现有浓度 估计年增长 估计对温室效应增
水煤气: CO、H2
干馏煤气:
H2、CO、CH4和CO2
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改善大气质量(第一课时)简案
授课人:洪泽二中刘正亚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大气主要污染物及其危害,能说出减少大气污染物的原理和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自己分析、制定研究方案、培养其表达、分析能力。

让学生掌握分析、抽象概括的科学方法;
(2)、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的思路、表达交流的技能和探究能力,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化学与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积极并富有责任心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方法:
第一节的教学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大气污染的危害,二是改善大气质量。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有两点:1、酸雨、臭氧空洞形成的原因和对人类的危害;2、改善大气质量的措施。

教学难点:造成大气污染的原因和改善大气质量。

在教学中组织学生讨论、交流,让学生联系身边的生活和环境或者通过查阅资料来了解大气污染物的来源及造成的危害,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1、伦敦烟雾事件:
1952年12月5-8日,英国伦敦市全境为浓雾覆盖,四天中死亡人数较常年同期约为4000余人。

事件发生的一周中因支气管炎死亡是事件前一周同类人数的9.3倍。

2、北美死湖事件
美国东北部和加拿大东南部是西半球工业最发达的地区,每年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硫2500多万吨。

其中约有380万吨由美国飘到加拿大,100多万吨由加拿大飘到美国。

七十年代开始,这些地区出现了大面积酸雨区,多个湖泊池塘漂浮死鱼,湖滨树木枯萎。

3、目前,不仅在南极,在北极上空也出现了臭氧减少的现象,美、日、英、俄等国家联合观测发现,北极上空臭氧层也减少了 20%,已形成了面积约为南极臭氧空洞三分之一的北极臭氧空洞。

在被称为是世界上“第三极”的青藏高原,中国大气物理及气象学者的观测也发现,青藏高原上空的臭氧正在以每 10 年 2.7% 的速度减少,已经成为大气层中的第三个臭氧空洞。

因为南极上空出现了臭氧空洞,紫外线直射南极的几个地区,使新西兰、澳大利亚、智利、阿根廷等国深受其害,皮肤癌、白内障患者急剧增多,牧场上出现了失明的羊。

在青藏高原长江源头的可可西里,一个叫达娃的小男孩得上了通常老年人才患的白内障,并已失明。

这样的不幸不仅仅发生在达娃这一个孩子身上。

近几年,当地几乎家家都有患眼疾的病人,家家都有失明的牲畜,十年间,那里的动物已减少了2/3。

4、雅典“紧急状态事件”
1989年11月2日上午9时,希腊首都雅典市中心大气质量监测站显示,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318毫克/立方米,超过国家标准(200毫克/立方米)59%,发出了红色危险讯号。

中午,二氧化碳浓度增至631毫克/立方米,超过历史最高记录。

许多市民出现头疼、乏力、呕吐、呼吸困难等中毒症状。

《淮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禁止焚烧农作物秸杆的紧急通知》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
目前,已进入“三秋”农事季节,我市农村地区对农作物秸杆实施焚烧处理现象时有发生,不仅污染环境,毁坏树木和耕地,甚至引发交通、火灾等重大安全事故。

为保护生态环境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经市政府同意,特通知如下:
一、禁止在田间、林带随意露天焚烧农作物秸杆。

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在风景名胜区、城市郊区、机场周边、高速公路沿线等重点区域焚烧农作物秸杆。

二、各县、相关区政府要加强对禁止农作物秸杆焚烧工作的领导和协调,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对辖区内秸杆焚烧造成的重大安全事故负责。

按通知要求立即进行层层部署,落实责任单位和责任人。

三、各级政府有关部门要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密切配合,加强巡查和指导工作,加大督促检查力度,及时制止焚烧行为。

四、各县、相关区政府及市各有关部门要统筹安排,妥善做好农作物秸杆的处置工作。

想方设法指导并帮助农民开展秸杆综合利用工作,不断提高秸杆利用率,真正做到变废为宝,从根本上杜绝秸杆焚烧现象。

五、报纸、电视、广播等宣传媒体,要广泛宣传秸杆焚烧的危害性,普及秸杆综合利
用技术,形成秸杆焚烧和综合利用的良好社会氛围。

特此通知。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