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大气质量

合集下载

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与改善措施

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与改善措施

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与改善措施随着现代工业和交通的不断发展,大气污染问题日益凸显,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因此,对大气环境质量进行科学评价,并采取措施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已成为当今社会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大气环境质量评价是对大气污染状况进行客观、科学分析的过程。

评价结果可以帮助政府和公众了解当地的大气质量状况,发现问题所在,并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政策和预警措施。

评价指标通常包括大气污染物浓度、气象条件、以及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的风险等因素。

通过各项指标的综合评估,可以得出一个反映大气环境质量的综合指数,为环境改善提供依据。

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有多个方面的措施,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是减少排放污染物。

首先,对于工业企业来说,应加强污染治理技术和设备的升级改造,淘汰高耗能、高排放的设备,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减少污染物排放。

其次,对于交通行业,应推广电动汽车和公共交通工具的使用,以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

此外,政府还应加大对个人和企业的环保宣传力度,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倡导绿色出行和低碳生活方式。

除了减少排放污染物,改善大气环境质量还需要加强监测和预警体系的建设。

建立完善的大气污染监测网络,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对大气污染情况进行全面监测。

同时,应根据监测数据,建立科学的预警模型,及时向公众发布大气污染预警信息,提醒人们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减少健康风险。

而对于一些严重污染的地区,改善大气环境质量还需要进行专项治理。

根据不同地区的污染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如增加污染物治理的投资,加强环境执法力度,严格执行排污许可制度,并对重点排放源进行监管。

同时,加大污染治理力度的同时,也要关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推动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发展,减少对大气环境的压力。

此外,改善大气环境质量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

由于大气污染的传输具有地域性的特点,多国合作可以更好地解决跨境污染问题。

国际间可以分享技术和经验,共同制订环境保护标准和政策,加强大气污染物的监测和控制,共同推动全球大气环境质量的改善。

大气环境质量评估与改善

大气环境质量评估与改善

大气环境质量评估与改善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气环境质量问题日益凸显。

雾霾天气频繁出现,空气污染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因此,大气环境质量评估与改善成为了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大气环境质量评估在大气环境质量评估中,常用的指标包括PM2.5、PM10、SO2、NO2等污染物的浓度;同时还考虑到气候条件、排放源特点等因素。

评估过程中,需要采集大量的监测数据,并根据国家和地区制定的标准进行分析。

评估结果可反映出当前大气环境质量的优劣状况,为相关部门制定环境保护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大气环境质量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改善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其中,减少污染物排放是关键。

一方面,工业企业需要加强治理设施的建设与运行,严格控制污染物的排放;另一方面,民众也应提高环保意识,合理使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的源头。

在大气环境质量改善中,应注重综合施策。

首先,加强环境监督执法,对于严重超标排放的企业进行限产、停产治理,坚决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此外,推动节能减排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降低排放强度,减少污染物的产生。

此外,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大气环境问题的认识,培养环保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大气环境质量改善的良好氛围。

三、大气环境质量改善的困难与对策尽管大气环境质量改善意义重大,但是实施过程并不容易。

首先,大气污染源众多,涉及面广,治理难度较大。

其次,技术和经济成本较高,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资源。

此外,环境治理涉及相关利益相关方,协调各方面的利益也是一项困难的任务。

为了克服这些困难,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一方面,政府在大气环境质量改善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引导、激励和约束等手段,推动企业和民众的环保行动。

另一方面,加强科技创新,研发更加高效的治理技术,减少成本,提高治理效果。

此外,加强国际合作,借鉴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共同推动全球大气环境质量的改善。

四、大气环境质量评估与改善的意义大气环境质量评估与改善事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改善空气质量的措施

改善空气质量的措施

改善空气质量的措施大气污染问题是人类所面临的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改善大气质量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环境污染也在不断加重。

要解决空气污染和改善空气质量,除政府和行业的合作外,我们每个人的个人行为也是重要的一个因素。

首先需要加强节能减排和节约用水。

在减少大气污染的过程中,节约能源和降低能源的消耗,是解决空气污染的根本和重要的措施。

因此,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对燃油的使用和促进可再生能源,利用低碳环保、高效可靠的技术和技术,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此外,节约用水也有助于减少臭氧层破坏,更有利于改善大气质量。

其次要引导大众使用公共交通。

在日常生活中,大众应该优先使用公共交通,以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这有助于改善大气质量。

为了鼓励居民多使用公共交通,政府可以推出一些有利可图的措施,如给予优惠和约束,以增加公共交通的使用率。

再次鼓励大众种植更多的树木,植树是清洁空气的一种有效办法。

以生物过程活化大气中的污染物,并发出一定量的氧气,减少碳排放和减少温室气体,因此有利于改善大气质量。

政府可以鼓励大众参与植树活动,为大气污染提供应急技术支持。

此外,政府可以规划、协调和管理空气污染源,采取后续空气污染防治措施,以便更好地减少污染源,进一步改善大气质量。

政府可以制定一些措施,控制燃烧放射性物质污染物的排放,限制使用污染较多的化学肥料、农药和其他类似物质,以禁止其过量排放,进一步改善大气质量。

最后,应该加强科学知识的普及,让民众了解大气污染的危害和预防措施,并推广环境友好生活方式。

当民众完全了解大气污染的危害及其预防措施时,更容易接受空气污染的防治和改善大气质量的全面制定政策。

同时,政府应该加强宣传,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促进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

总之,为了改善空气质量,除政府和行业之间团结协作外,加强节能减排、节约用水、多使用公共交通、多种树木、管控污染源和加强科学知识普及等个人行为也同样重要。

只有当政府、行业和居民三方共同努力,才能让我们的环境变得更加清洁、健康,从而改善大气质量。

大气污染治理加强大气污染治理改善空气质量

大气污染治理加强大气污染治理改善空气质量

大气污染治理加强大气污染治理改善空气质量大气污染是当前全球关注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大气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的危害越来越严重。

为了改善空气质量,各国纷纷加强大气污染治理。

本文将探讨大气污染治理的意义、目标和采取的策略。

1. 治理的意义大气污染治理的意义重大。

首先,空气质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

空气中的颗粒物、臭氧和有害气体对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造成危害,导致疾病发病率上升。

其次,空气污染会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污染土壤、水源和自然生态系统,破坏生态平衡。

最后,空气污染也会影响经济发展和城市形象,降低投资和游客的意愿。

2. 治理的目标大气污染治理的目标是改善空气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

具体而言,目标包括减少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提升空气质量标准、促进清洁能源和低碳经济发展。

为了达到这些目标,需要制定具体的政策和措施。

3. 治理的策略为了加强大气污染治理,各国采取了一系列策略。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治理策略:(1) 加强污染物排放控制。

通过实施严格的排放标准和监管措施,限制工业企业和机动车辆等污染源的排放量。

同时,加强对高排放企业的监督和管理,推动其进行清洁生产改造。

(2) 推广清洁能源和低碳技术。

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如风能、太阳能和水能,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同时,鼓励采用低碳技术,如碳捕集和储存技术,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

(3) 提升排放监测和数据公开透明。

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实时监测大气污染物的浓度和来源,为治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将监测数据公开透明,增加社会监督和参与。

(4) 加强区域合作和国际交流。

大气污染不仅是一个国家的问题,也是一个区域和全球问题。

各国需加强合作,分享经验和技术,制定共同的治理目标和行动计划。

4. 成效与挑战大气污染治理取得了一定成效,空气质量有所改善。

举例来说,中国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如实施大气十条、加强工业和机动车尾气排放控制等,显著减少了细颗粒物和二氧化硫的排放量。

大气污染防治措施与空气质量改善

大气污染防治措施与空气质量改善

大气污染防治措施与空气质量改善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不断发展,大气污染已经成为世界各地普遍面临的严重问题。

大气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了巨大威胁,因此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并改善空气质量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讨论大气污染防治措施的各种方法以及它们对空气质量的改善。

一、工业减排措施工业污染是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

在减少工业排放方面,采取了多种措施来改善空气质量。

首先,通过加强工业企业的监管,实施更严格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对不符合要求的企业进行处罚,以迫使它们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

其次,引进更加环保和节能的技术,例如先进的过滤系统、燃烧设备和废气处理装置,可以显著减少大气污染物的释放。

此外,还可以鼓励企业采用清洁能源替代传统的能源,如使用太阳能或风能来代替煤炭和石油。

二、交通减排措施交通排放是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源之一。

为了减少交通对空气质量的不利影响,各地采取了多种交通减排措施。

首先,加强公共交通系统的建设,提供更多的公共交通工具并改善其服务质量,以吸引更多的私人车辆转向公共交通。

其次,鼓励居民使用环保交通工具,如自行车、电动车等,以减少对机动车的需求。

此外,一些城市还实行了交通限制措施,如限制进入城市中心的车辆,实行交通拥堵收费等,以减少交通拥堵和排放。

三、提升能源利用效率能源利用效率低下是导致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通过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可以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并改善空气质量。

在家庭和办公场所,应鼓励使用高效能源设备和节能灯具,减少能源浪费。

在工业和农业部门,可以倡导使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以降低能源消耗和排放。

此外,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和水能等,可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四、生态保护与恢复生态环境的破坏是导致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通过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可以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和改善空气质量。

首先,保护森林和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污染物并净化空气。

七十个改善大气质量的措施

七十个改善大气质量的措施

七十个改善大气质量的措施在现代社会,空气污染成为了一个严重的问题,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为了改善大气质量,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

以下是七十个改善大气质量的措施:1. 加强工业污染物的排放控制,通过改进工艺和设备来减少污染物的产生。

2. 推广清洁能源的使用,例如太阳能和风能,减少燃煤和化石燃料的使用。

3. 促进电动交通工具的普及,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

4. 提倡公共交通的使用,鼓励人们步行、骑行或乘坐公交车等减少私人汽车使用。

5. 强化机动车尾气排放的监管,加大对达标车辆的奖励和对不达标车辆的处罚。

6. 建立和规范工业废气的排放标准,确保合理的减排。

7. 推行清洁能源发电,减少燃煤发电的比例。

8. 加强建筑工地的扬尘治理,防止建筑活动对空气质量造成污染。

9. 推进生态农业,减少农业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10. 鼓励居民采取家庭垃圾分类和回收措施,减少焚烧垃圾对空气质量的污染。

11. 加强工业锅炉和燃煤电厂的控制和改造,减少污染物排放。

12. 严格控制大气颗粒物的排放,减少细颗粒物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13. 改善交通拥堵问题,减少车辆在道路上的停滞时间,降低尾气排放。

14. 推广高效能源利用的技术,减少能源的消耗和污染。

15. 给予环保科技开发和应用创新的支持,提高大气质量改善的技术水平。

16. 加强对工业和建筑排放的监管,确保符合环保要求。

17. 加强城市绿化,增加植物吸收污染物的能力。

18. 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鼓励大家积极参与到大气污染治理中来。

19. 配备和更新监测设备,及时掌握大气质量状况。

20. 加大对大气污染的惩罚力度,强化对违法行为的处罚。

21. 加强与国际间的环境保护合作,共同应对全球大气污染问题。

22. 研发低碳技术,积极推广低碳生活方式。

23. 减少工地施工扬尘,加强对工地的管理和监督。

24. 加强对工业企业的环保审核和评估,引导企业加大环保投入。

25. 加强对农业农药的管理,减少农业活动对空气质量造成的污染。

环境污染中的空气质量问题及改善措施

环境污染中的空气质量问题及改善措施

环境污染中的空气质量问题及改善措施一、空气质量问题的现状空气质量问题是当今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之一。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空气质量问题也变得突出起来。

全球范围内,大气污染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和生态平衡的主要因素之一。

1. 汽车尾气排放在交通拥堵的城市中,汽车尾气排放是主要的空气污染源之一。

汽车尾气中含有大量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并引发细颗粒物浓度上升。

2. 工业排放工业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弃物和废水排放是另一个主要的空气污染源。

工业排放物包括各种排放颗粒、挥发性有机物以及重金属等有毒物质,这些物质在大气中积累会导致雾霾天气和酸雨等环境问题。

3. 生活锅炉排放在城市居民生活中,燃煤或燃气的采暖锅炉也经常是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不合格的燃烧设备会释放出大量的有害气体,如硫化物、一氧化碳等,对空气质量造成严重威胁。

二、改善空气质量的措施面对日益紧迫的环境污染问题,我们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来改善空气质量,保护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

1. 排放源治理为了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政府可以制定严格的排放标准,并加强尾气检测和监管。

同时鼓励发展新能源汽车、建设公共交通系统以及推广共享出行模式,以减少私家车辆使用。

对于工业企业,要加强节能减排技术研究和应用,并进行严格监督管理。

2. 清洁能源推广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是改善空气质量的关键。

政府应该鼓励和推动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加大投资力度,研发更高效环保的能源技术。

同时,在城市居民供暖方面,要推广采用电力或清洁燃气为替代,减少锅炉排放。

3. 加强环境监测完善空气质量监测网络,提高监测覆盖率和监测精度。

及时发布污染信息,并积极倡导公众对环境治理的参与。

同时,通过引入新技术,加强污染物溯源追踪和紧急响应体系建设,及早预警和处理空气污染事件,有效防范和控制突发环境问题。

4. 推进环保法律法规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建设与执行力度,并进行适当修订完善。

大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挑战与机遇

大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挑战与机遇

大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挑战与机遇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气污染日益严重,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为改善空气质量,迫切需要面对挑战并抓住机遇来清洁和净化我们的大气环境。

挑战一:流动污染源的影响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是流动污染源,如汽车尾气和工业废气。

这些排放物通常不受限制,导致了城市道路和工业区域的污染问题。

解决这一挑战的关键是控制和管理这些污染源的排放。

制定和执行严格的排放标准,加强尾气检测和治理,以及推动清洁能源的使用,都是改善空气质量的重要举措。

机遇一:发展新能源和绿色技术为解决大气污染问题,我们需要利用新能源和绿色技术。

光伏发电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可以替代传统的煤炭燃烧,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同时,推动电动汽车、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质量的负面影响。

发展绿色技术不仅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还能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为经济增长带来新的动力。

挑战二:跨区域污染传输问题大气污染并不受地域限制,污染物可以通过风力传输到其他地区,甚至跨国界传播。

这种跨区域污染传输给改善空气质量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因此,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制定控制和减排措施,以降低跨区域污染传输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机遇二:环境意识的提升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大气污染问题并主动采取行动。

社会大众的参与和支持为改善空气质量提供了机遇。

政府可以加强宣传教育,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促使他们采取更多的环保行动。

同时,倡导居民合理使用能源和减少排放,将为改善空气质量做出重要的贡献。

挑战三:城市化进程的挑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面临着更多的挑战。

城市地区人口密度大、交通拥堵、工业废气排放等问题给改善空气质量带来了巨大的难题。

在城市规划中,应当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合理规划城市布局和交通路网,减少污染源的密集分布,提高城市的整体环境质量。

机遇三:政策和法规的引导政府的政策和法规在改善空气质量方面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省郑州市二中2016届高考化学考点各个击破(含答案):倒计时第95天改善大气质量1、2013年12月初,我国华北地区持续出现严重雾霾天气,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

为让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下列做法均正确的是()①尽量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②全面关停化工企业③研发易降解的生物农药④改进汽车尾气净化技术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答案】B2、节能减排对发展经济、保护环境有重要意义,下列措施不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是()A.利用太阳能制氢B.关停小火电企业C.举行“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D.推广使用煤液化技术【答案】D【解析】D项采用煤液化技术,只能提高煤的利用率,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但不能减少CO2的排放。

3、今年3月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新纳入的强制监测指标是()A. PM2.5B. NO XC. SO2D. 可吸入颗粒物【答案】A4、下列叙述从化学角度分析,其中不正确的是()A.蜂蚁蜇咬人的皮肤时。

会将分泌物甲酸注入人体,使人感到疼痛难忍,涂抹稀氨水或者碳酸氢钠溶液可以减轻疼痛B.氟利昂(CF2Cl2)或NO2都可破坏臭氧层而导致“温室效应”C.向燃料煤中加入生石灰,可减少对大气的污染D.热水瓶中的水垢的主要成分是CaCO3、MgCO3和Mg(OH)2【答案】B【解析】温室效应主要是二氧化碳造成的,与氟利昂没有关系。

5、我国城市环境中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是()A、CO、Cl2、H2S、酸雨B、HCl、N2、氟氯烃、可吸入颗粒物C、SO2、NO2、CO、可吸入颗粒物D、NH3、CO2、NO、雾【答案】C6、近年来,建筑装饰材料进入家庭,调查发现有些装饰程度较高的居室中,由装饰材料缓慢释放出来的化学污染物浓度过高,影响健康,这些污染物是()A.CO B.SO2C.甲醛、苯等有机物 D.氨气【答案】C7、2010年徐州市被环保部门列为全国3个环境空气质量提升最快的城市之一,空气质量良好天数为335天。

下列物质未纳入我国空气质量报告的是()A.二氧化硫 B.氮的氧化物 C.甲醛 D.悬浮颗粒物【答案】C8、我国西部银川等城市常遭遇强大的沙尘暴袭击,使得银川市“满城尽带黄金甲”,空气污染为三级中度污染,你认为该城市空气污染的首要污染物是()A.二氧化硫B.二氧化氮C.二氧化碳D.可吸入颗粒物【答案】D【解析】银川等城市遭遇的是强沙尘暴,其首要污染物是固体颗粒物,而不是气态的SO2、NO2。

9、2006年4月22日是世界第37个“世界地球日”,我国确定的主题是“善待地球——珍惜资源、持续发展”。

下列行为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采用“绿色化学”工艺,使原料尽可能转化为所需要的物质B.大量开采地下水,以满足社会对水的需求C.减少直至禁止使用对大气臭氧层起破坏作用的氟利昂D.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答案】B10、为了防止吸进氯气中毒,可以用浸有某种物质水溶液的毛巾捂住鼻子,该物质最适宜采用()A.烧碱B.纯碱C.饱和食盐水D.醋酸【答案】B【解析】找碱性物质,但自身腐蚀性也不能太强。

烧碱是氢氧化钠,有强腐蚀性,纯碱是碳酸钠,碱性温和。

11、下列关于化学与生产、生活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 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碳都是形成酸雨的物质B. 用高锰酸钾溶液吸收水果产生的乙烯,能达到保鲜的目的C. 金属锂是最轻的金属,且活动性强,是制造电池的理想物质D. 含氮、磷的大量污水任意排放是造成水华、赤潮等水体污染的重要原因【答案】A12、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焦点议题之一是发展“低碳经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你认为下列做法中.不能有效减少空气中CO2含量的是A.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生物能、海洋能等清洁能源B.使用节能产品,推广节能环保汽车C.植树造林,增加森林植被面积D.用脱硫处理的煤代替原煤作燃料【答案】D13、下列关于城市空气质量报告的说法,正确的是()A.首要污染物是PM10B.API越大,空气质量越好C.轻微污染的空气不影响人的正常活动D.当日的空气污染指数是首要污染物的污染指数【答案】D【解析】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等当日污染指数最大的污染物,被称为首要污染物,即首要污染物也可能是二氧化硫或二氧化氮等,不一定是可吸入颗粒物(PM10),A 项错误。

首要污染物的污染指数被规定为当日的空气污染指数,D项正确;注意不要误认为当日的空气污染指数就是各种空气污染物污染指数的总和。

API是空气污染指数的简称,API数值越大,空气污染越严重,B项不正确,空气质量状况为“优”或“良”时,人类可正常活动,“轻微污染”的空气,易感人群不能长期接触,C项不正确。

14、目前地球气温普遍上升是由温室效应引起的,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A.CO2能放出能量,使大气层中空气的温度升高B.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CO2,CO2可促进光合作用C.CO2可产生温室效应,使地球温度升高D.CO2可使太阳光辐射到宇宙中的能量减少【答案】D【解析】温室效应是空气中的CO2、颗粒状悬浮物增多造成的。

CO2等温室气体可吸收地球表面发出的长波辐射,使热量留在大气层内,从而使地球表面升温。

15、以下反应中,Q1 >Q2的是( )A.S(s)+O2(g) → SO2(g)+ Q1 kJ; S(g)+O2(g) → SO2(g)+ Q2 kJB.2H2(g)+O2(g) → 2H2O(l)+Q1 kJ ;2H2(g)+O2(g) → 2H2O(g)+Q2 kJC.NaOH(aq)+HCl(aq) → NaCl(aq)+H2O(l)+Q1 kJNaOH(aq)+CH3COOH(aq) →CH3COONa(aq)+H2O(l)+Q2 kJD.H2(g)+Cl2(g) → 2HCl(g)+Q1 kJ, H2(g)+F2(g) → 2HF(g)+Q2 kJ【答案】BC【解析】考查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16、某化学课外小组用海带为原料抽取了少量碘水。

现以四氯化碳从碘水中萃取碘并用分液漏斗分离两种溶液。

其实验操作可分为以下几步:①把盛有溶液的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中;②把50 mL碘水和15 mL四氯化碳加入分液漏斗中,并盖好玻璃塞;③检验分液漏斗活塞和上口的玻璃塞是否漏液;④倒转分液漏斗用力振荡,并不时旋开活塞放气,最后关闭活塞,把分液漏斗放正;⑤旋开活塞,用烧杯接收溶液;⑥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上层水溶液;⑦将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打开或使活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口上的小孔;⑧静置分层。

就此实验,完成下列填空:(1)正确操作的顺序是(用上述操作的编号填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⑦→_____________→⑤→⑥。

(2)上述⑤步骤的操作中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述⑦步骤的操作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用四氯化碳萃取碘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③②④⑧(2)使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及时关闭活塞,不要让上层液体流出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以保证液体能顺利流出。

(3)四氯化碳与水既不互溶也不反应;碘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溶解度要大得多。

【解析】本题的立意是综合考查萃取和分液的原理及基本操作。

其中涉及到实验能力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萃取的原理和萃取、分液的基本操作17、“套管实验”是将一支较小的玻璃仪器装入另一支玻璃仪器中,经组装来完成原来需要较多仪器进行的实验。

因其具有许多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化学实验中。

下列三个实验均为“套管实验”,请观察、分析,回答下列问题:实验一:图甲是对课本有关Na2O2某性质的两个实验的改进。

(1)将胶头滴管中的水滴入小试管,然后,在导管口A、B处分别进行适当操作....,再根据所观察现象可得到的两个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图乙是对铜和浓硝酸反应实验的改进。

(3)写出铜和浓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开始后,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随后气体颜色逐渐变浅;大试管中液面上升。

(5)与普通演示实验相比,此实验除操作方便之外,还有_____________等优点。

实验三、现有下列药品:A、氯化铵固体 B、氢氧化钠固体 C、浓氨水D、浓硫酸E、碳酸氢铵。

采用“套管法”,只用一支试管(药匙等辅助用品略,不加热),选择合适的药品就可在圆底烧瓶中集满喷泉实验用的氨气(如图丙)。

(6)此实验制备氨气选用的最合适药品是__________(填序号)。

【答案】(1)Na2O2与H2O反应生成O2;该反应放热。

(2)2Na2O2 + 2H2O = 4Na+ + 4OH- + O2↑(3)Cu + 4H++ 2NO3—=Cu2++2NO2↑+2H2O(4)小试管中溶液变蓝(绿);试管中出现红棕色气体;(5)减少气体对空气的污染(6)氢氧化钠固体、浓氨水(每空2分)18、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SiO2、Fe2O3)是提取氧化铝的原料。

提取氧化铝的工艺流程如下:(1)滤液甲的主要成分是(写化学式)(2)写出反应 II 的离子方程式:(3)结合反应II,判断下列微粒结合质子 ( H+) 的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是(填字母序号)a.AlO2―或 Al(OH)4]- b.OH― c.SiO32―(4)取滤液甲少许,加入过量盐酸,过滤;再用惰性电极电解其滤液,两极均有气体产生,且全部逸出,在阴极区还有沉淀生成,最后沉淀消失。

沉淀消失的原因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5)取 (4) 电解以后的溶液 10.0 mL,经分析,该溶液中只含有两种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碱性溶质,向其中逐滴加入0.100 mol·L-1盐酸溶液,当加入50.0mL 盐酸溶液时,生成的沉淀恰好溶解。

①加入50.0mL 盐酸溶液发生的离子反应的先后顺序依次......为:。

②请画出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与加入盐酸体积的关系图。

【答案】⑴NaOH、NaAl(OH)4](或NaAlO2)、Na2SiO3⑵CO2+2OH-==CO32-+2H2OCO2+2Al(OH)4]-==2Al(OH)3↓+CO32-+H2O⑶b>a>c⑷Al(OH)3 +OH-=Al(OH)4]-或Al(OH)3 +OH-=AlO2-+2H2O⑸ ① H++OH-==H2O Al(OH)4]-+H+==Al(OH)3↓+H2O Al(OH)3+3H+==Al3++3H2O②图像如下所表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