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合集下载

养猪场病死猪的无害化处理及建议

养猪场病死猪的无害化处理及建议

养猪场病死猪的无害化处理及建议病死猪的无害化处理通常有以下几种方式:1.安全埋葬:将病死猪埋葬在专门的处理场所,远离人类居住区和水源。

这种处理方式适用于规模较小的养猪场,要求场地要选择在排水良好、地下水位较低的地方,并且要符合当地政府相关法规。

2.种植菌类:将病死猪的尸体经过处理后,用来种植特定的真菌,如黑曲霉等。

这种方式利用菌类的生物降解能力,将尸体分解为有机肥料,降低了病菌的传播和环境污染的风险。

3.高温消毒:将病死猪的尸体放入特殊的炉子中,进行高温消毒。

这种方式适用于规模较大的养猪场,可以迅速无害化处理大量的病死猪。

高温消毒能够有效杀灭病原体,但也需要综合考虑能源成本和环境影响。

4.喂饲蛆虫:将病死猪尸体投入到专门的蛆虫堆中,让蛆虫进行分解和吃食。

这种方式利用了蛆虫的食肉习性,将尸体迅速分解为有机肥料。

同时,蛆虫还能够清除病菌和寄生虫,对环境的影响也相对较小。

以上是几种常见的病死猪无害化处理方法,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场景和要求。

除了这些方法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建议:1.加强疾病监测和预防控制:病死猪的无害化处理是后期的环节,更加重要的是在养殖过程中加强疾病的监测和预防控制。

通过合理的养殖管理、疫苗接种和定期检测,减少猪病的发生率,降低病死猪数量。

2.建立标准化处理流程:养猪场应该建立完善的病死猪无害化处理流程,并按照规定进行操作。

只有标准化的处理流程,才能确保病死猪的有效无害化处理,减少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风险。

3.加强技术培训:养猪场的工作人员应接受相关的培训,了解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只有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才能保证病死猪的无害化处理质量。

4.完善法规和监管机制:政府应加强对养猪场的监管,建立相关的法规和规范,明确病死猪的无害化处理要求和责任。

监管机构要加强对养猪场的检查和监督,确保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工作得到有效执行。

总之,病死猪的无害化处理是养猪场应该高度重视的环节,不能忽视。

病害牲畜无害化处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病害牲畜无害化处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病害牲畜无害化处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作者:韦成乔来源:《兽医导刊》 2018年第2期病害牲畜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工作的开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避免食品、卫生、环境等方面问题的出现,有利于防止动物疫病的传播,拥有着十分重大的工作意义。

但是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由于受条件限制和各种因素影响,致使相关工作的开展无法进一步的促进其工作质量的提升。

如果不进行相关问题的解决,将会给动物疫情传播留下隐患。

而这其中的存在的主要问题,则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病害牲畜无害化处理存在的问题1. 无害化处理补贴范围小、补贴标准低。

根据我国现有国家的补贴政策,仅仅对病死猪的无害化处理每头有80 元补助费用。

家禽等其它病害畜禽不在补助范围之内,国家在这方面却缺乏专项处理经费,不利于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工作的开展。

养殖户对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费用远远大于补贴数额,致使一些养殖业主在进行病害动物处理方面的工作时消极怠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病害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2. 无害化处理设施陈旧、缺乏完善的无害化处理制度。

2017 年7月农业部下发《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程》,2013 年出台的《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同时作废。

很多养殖业主按照《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建设的无害化处理设施已很陈旧,虽经请求农业部同意继续使用,但2013年出台的《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不够完善,如厌氧型化尸窖封存的时间没有作具体规定,因无技术规范可依,造成疫病扩散的风险,也给监管部门及监管者造成被问责的风险,严重制约监管工作的开展。

3. 无害化监管体制缺失。

我国现只设置有省、市、县3 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这一工作体系并不十分完善,在乡镇只设置了畜牧兽医站,且每个乡镇畜牧兽医站只有3 ~ 4人,但要承担全乡镇的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监管、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畜禽屠宰监管、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大量行政执法工作,同时还承担科技推广服务、动物防疫等繁重任务,拥有着较大的工作量。

养殖环节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养殖环节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养殖环节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历年来,家家户户都把养殖猪、鸭、鸡做为一项经济来源,且随着人们需求量的继续增长,养殖规模逐年扩大。

同时,在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病死畜禽也带来了着比较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大部分死亡畜禽都是因传染性疾病而死亡的,其中包括一些是人畜共患性传染病,如炭疽杆菌病、高致病性禽流感、结核病、布氏杆菌病、巴氏杆菌病等,如果这些病死畜禽产品进入消费市场,消费者很容易被感染,直接影响身体健康。

一、存在危害一是危害食品安全。

社会上有些不法分子受利益驱使,大量收购病死动物尸体,经过二次食品加工后进入市场销售,对消费者健康造成极大伤害。

虽理论上来讲,食品加工过程中,高温、高盐、高压等工艺会杀死绝大多数的病原菌,但是,病死畜禽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也是存在很大风险。

另外,食物中毒不仅仅是病原带感染,病原菌产生的毒素也会造成机体损害,而很多毒素在加工过程中是难以破坏的。

二是污染环境。

传统的处理畜禽尸体的方式是在远离养殖场的偏远地方挖坑化尸或直接扔掉。

这样虎理除了造成环境污染外,还可能导致生物安全性问题,病原可能经水源、土壤、空气或动物媒介扩散,从而污染环境。

畜牧部门建立的无害化处理站主要收集处理生猪量最大,生猪处理对养殖户在补贴上力度相对较大,对鸡、鸭的收集难度相对较大,部分养殖户仍然以传统的方式自行处理。

二、主要建议一是推行规范养殖户建立新型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

即利用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解者身份特点,将动物尸体分解掉,对环境不产生污染,利用微生物发酵的原理将病死动物尸体分解,以达到减量化、无害化处理的目的。

和传统方法相比,微生物降解法主要有以下优势:1、节约土地资源。

本法占地面积小,只需要一个发酵罐和一台尸体分割设备就可以操作,无需浪费大量的土地资源,普通养殖场都可以自建。

2、利于环保。

微生物发酵降解尸体,有机物被微生物利用,发酵罐内温度、湿度、pHl值自动控制在最佳状态,生产过程无臭无味,不产生环境污染,利于环境保护。

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作者:李孟嵩来源:《农家致富顾问·下半月》2018年第11期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对病死猪的处理也越来越重视,但是目前我国对病死猪进行无害化处理的过程中还存留着许多问题,比如养殖户对无害化处理的意识不到位、商贩为了牟取暴利在市场上出售病死猪等,因此本文主要对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几点对策,希望能够提供一点参考依据。

关键词病死猪;无害化处理;问题与对策由于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因此对食品的安全以及生态环境越来越重视,其中对病死猪的无害化处理工作的关注也显著提高。

因为对病死猪进行无害化的处理的要求以及成本较高,所以一些不法分子和商贩为了节约成本提高利润,不按要求处理病死猪,将其在市场上贩卖,让人们的生命安全受到了极大的威胁。

1 对病死猪进行无害化处理的方法无害化处理病死猪的方法主要有四种,包括焚烧法、化制法、掩埋法以及发酵法。

其中焚烧法就是集中焚烧病死猪;化制法就是对病死猪进行高温处理,首先要将病死猪切成小碎块,然后将其放入高温炉中进行集中处理,这个方法是最为安全可靠的;掩埋法包括两种,一种是直接进行掩埋,另一种是化尸窖,使用掩埋法一定要合理选择掩埋的地点,远离饮水的源地、公路以及人口密集的区域,有效避免病死猪对人群造成的危害;发酵法就是把病死猪和一些辅料进行摆放,然后加入一种特定的制剂将病死猪的尸体进行发酵或者分解。

2 病死猪带来的危害由于病死猪的猪肉以及其内脏携带了大量的病原体和有毒物质,当对其进行处理或者清除的时候,相关人员的手或者刀被病毒污染,然后通过食用进入人们的消化道,最终进入人体,威胁了人体的生命安全,会造成人们产生腐败物中毒、细菌毒素等情况,严重者可能会导致人们死亡。

3 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的现状3.1 养殖户的无害化处理的意识不足因为养殖户大多数都是农民,相关的法律意识不足,且没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只是将病死的小猪仔进行无害化的处理,领取一些国家规定的进行无害化处理的补助,而在面对病死的大猪时,往往无法抵挡高额利润的诱惑,将这些病死猪卖给专门的中介或者违法的屠宰场等[1],导致这些病死猪出现在市场上,危害人们的生命安全。

猪场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猪场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模 养 殖 场监 管 责 任人 的作 用 ,对 病死 猪 处 理 情况 进
接受过专业教育 , 只追求养猪效益 的最大化 , 却意识
不 到病 死猪 常是 疫 病发 生 的重要 传染 源 。
行全程监管。组织执法人员坚持定期和不定期开展 巡查 , 发现有违反 《 中华人 民共和 国动物防疫法 》 、 《 重大动物疫情应 急条例 》 等的 , 销售 、 抛丢 、 经营 、 加工病死猪及其产品的养殖者和经营者 ,要依法严
场指导 、 现场讲解 、 举办培训班等形式 , 引导猪场负 责 人树 立责 任意 识 , 熟悉 法律 法规 和技 术规 范 。同时
大力宣 传病 死动 物无 害 化处 理 的重要 性 和必要 性 。 开 展 养 殖数 量 动态 管 理 ,准确 把 握 生 猪死 亡情
层 和运 尸体 时的有关 污染 物等 更没有 一并人 坑掩 埋, 掩 埋 后对 地 表环 境没 有用 消毒 药 喷洒 消毒 。掩 埋 病死 猪 尸 体 后 ,工 作 人员 没 有 在 掩埋 地 点设 置 清 晰
解 除 养殖 场户 的后顾 之 忧 、 控制 病死 猪外 售 。或者 由
2 原 因
养 殖 者 防疫 意 识淡 薄 ,对无 害 化 处 理 缺少 足 够 认 识 。 大部 分 中小 规 模 猪场 拥 有 者没 有 全 面 系统 地
政府部分出资让养殖场户的生猪纳入保险 ,凡在无 害化 处 理 场处 理 的病 死 猪 ,由保 险部 门给 予 养殖 场 户一 定数 额 的理赔 。 强化 监督 执法 , 严 厉 打击违 法行 为 。充 分发 挥规
害化处理时有思想情绪 , 工作不主动 。
3 建 议
加 大资 金投 入 , 修 建无 害 化处理 场 。病 死猪 处理

病死猪无害化处理方法,会存在哪些问题

病死猪无害化处理方法,会存在哪些问题

病死猪无害化处理方法,会存在哪些问题病死猪无害化处理方法有三种,第一种是深埋处理,首先要找一个合适的场地深埋,最佳场地是远离居民生活区、禽畜养殖区、水体和水源的地方;第二种是自然分解处理,可直接把病死的禽畜投进池井里(自行建造),再用盖子封紧井口即可;第三种是焚烧处理,直接把病死的禽畜运输到垃圾处理厂用专业的焚烧炉进行焚烧即可。

一、病死猪无害化处理方法1、深埋处理:首先要选择一个合适的深埋场地,远离居民生活区、禽畜养殖区、水体和水源的地方是比较适宜的。

因为这些地方大多地质稳定,而且在居民生活区的下风处,是生活取水点的下游,这样可以很好的避开雨水汇集地,方便对病死的禽畜进行运输和消毒杀菌。

2、自然分解处理:首先要建造一个容积比较大的且带密封盖的水泥池井,池底必须铺水泥硬化,然后把病死的禽畜丢进池井里,用盖子封紧井口,病死的禽畜尸体会自然进行分解。

如果是由于疾病导致的病死禽畜,可以混合生石灰一起投池井内,有利于消毒。

3、焚烧处理:直接把病死的禽畜集中到一起。

然后将其运输到垃圾处理厂,再用比较专业的焚烧炉进行焚烧即可,这种方法比较适合大规模的养殖场或者是企业无害化处理病死禽畜。

二、病死猪无害化处理方法会存在哪些问题1、无害化处理率较低,环境污染会很严重有一些养殖户可能会为了方便直接将病死的猪丢弃在田间或林地,而且不会向当地的畜牧兽医部门报告。

如果采用这种方式处理同时也没有人发现或者是上报,畜牧兽医部门就不能及时的进行处理。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尸体会发生腐烂,可能会污染周边的环境,或者是成为新的疫源。

2、无害化处理补偿机制不健全虽然政府有关于无害化处理病死猪的补偿政策,但是这些机制获益最大的往往是具备一定规模的养殖场。

而小型养殖农户是不会享受到此政策的优惠,所以无害化处理在农村推行比较困难。

虽然大规模养殖场可以享受此政策,但是补偿费用只有80元/头,根本没有办法满足养殖场进行无害化处理所需要用到的一些消毒器具的成本。

病死猪的无害化处理现状、存在困难及解决建议

病死猪的无害化处理现状、存在困难及解决建议
三 、建 议
3 . 加 强各 部 门间工作 配合 和信 息 沟通
畜 牧 局 密 切 部 门联 系 ,农 业 、工 商 、质 监 、 卫 生 、公 安 等 部 门 ,严 格 按 照重 大 动 物疫 病 防 控
责任 制所规定的要求 ,明确责任 、加强监管 、做 好协 同配合 ,发挥监管成效 ,真正把措施 落到实 处 ,努 力 建 立病 死 畜禽 溯 源机 制 和责 任追 究 机 制 。定 期 不定 期 组 织 各 相 关 部 门联 合 巡 回检 查 和
1 . 补 助 对 象界 定 问题
锅 内蒸煮至骨脱胶或脱脂 。还有盐酸食盐溶液消 毒 法 、过 氧 乙酸 消 毒 法 、碱 盐 液 浸 泡 消 毒 法 和 煮
滞 消 毒法 。无 论 是 哪 种 处理 方 式 ,相 比 8 0 元 的补 贴 ,还是 会有 部 分人选 择 丢弃 或者浅 埋 。
牧 部 门统 计 ,生 猪 的死 亡 率< 3 %属 于正 常 。相 比之
下 ,当地现 有 的仅 6 0 0 个处 理 池 已经 远远 无 法 满 足
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 ( G B 一 1 6 5 4 8 — 2 0 0 6 ) 以及 兽 医 主 管 部 门 的规 定 进 行 无 害 化 处 理 。将 病 害 动
物 尸 体 、病 害 动 物 产 品 投 入 焚 化 炉 或 用 其 他 方式 烧 毁 碳 化 。掩 埋 地 应 远 离 学 校 、公共 场 所 、居 民 住 宅 区 、村 庄 、动 物 饲 养 和 屠 宰 场 所 、饮 用 水 源 地 、河 流 等 地 区 ;掩 埋 前 应 对 需 掩 埋 的 病 害 动 物
部 、财政部联合下发《 关 于做好生猪规模化养殖场 无害化处理补助相关工作的通知》 的文件 ,文件中

关于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的方法、存在问题及建议探讨

关于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的方法、存在问题及建议探讨

X u m u s h o u y i我国作为猪养殖大国,在养殖过程中每年都会出现一定的病死猪,若对病死猪处理不当很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并带来疾病。

本文讲解了三种养殖户最常使用的病死猪处理方法,在对病死猪处理时存在的问题,及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办法,为养殖户无害化处理病死猪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帮助。

安徽省作为养猪大户,到2018年为止仅注册运营的养猪企业就达6968家,在养殖过程中大量的病死猪若处理不当很容易破坏当地的生态坏境,影响日后的猪生产,使猪肉的质量下降,减少养殖户收入,影响当地的经济发展,本文提供了一些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的建议,希望能够帮助养殖场无害化处理病死猪。

1、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的方法(1)深埋法:深埋法适用于突发的动物疫情或自然灾害导致动物病死情况的应急处理,或当偏远地区动物零星死亡处理不便时使用。

处理病死猪的深埋坑需高于地下水1.5m,在坑底洒一层高约2-5cm的漂白粉或生石灰,防渗,防漏。

病死猪投入坑内,埋土最上层距离地表1.5m以上。

深埋时需注意表面覆土不易太实,避免因尸体腐烂产生气泡冒出和液体泄漏。

病死猪深埋处理是目前我国最常见的处理方式,多适用于对感染了炭疽等芽孢杆菌类疫病,及一些染疫病死猪的处理。

这种方法处理效益较低,并且不能进行资源再利用,所以养殖户应减少这种处理方法的使用。

(2)堆肥法:将病死猪的尸体置于堆肥内部,长时间堆放过程中动物的尸体会通过微生物代谢自行降解,动物尸体在降解过程中产生可以消灭病原微生物的高温。

这种病死猪的处理方法稳定无害并且技术简单投资较少,不仅可以保护水源不被污染也可以消灭病原体产生肥料。

同时这种处理方法的处理空间不受限制,在养殖场就可以完成。

因其处理方便,并可以将废弃的资源再度利用,所以建议养殖户及养殖场使用此方法处理病死猪。

(3)沼气法:我国的沼气法主要处理农业固体废弃物、厨余垃圾等有机废弃物,近年来这种方法也应用与我国病死猪的处理。

沼气法利用厌氧发酵,将有机物消化为沼气和二氧化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养殖方式,由于规模小、养殖技术水平 不高、 饲养管理不善 (如长期饲喂泔 水 ,散 养 采 食 垃 圾 等 )、 防 疫 意 识 不 强 等原因,易造成动物患疫病死亡。 大多 病死动物尸体无法得到有效处置,甚 至有些养殖户为了减少损失, 低价抛 售病死动物。 这种处理病死动物尸体 的方式,在影响环境卫生,威胁公共卫 生安全的同时, 随着病死动物尸体的 腐败腐烂,病毒细菌扩散,甚至由于环 境的影响发生变异, 造成新的动物疫 源, 将会给正在蓬勃发展的畜牧业带 来难以估量的损失, 尸体暗流潜在的 危害十分巨大。 此外,由于部分养殖户 资金短缺,导致猪舍简陋,抵抗气温突 然变化的作用差, 也会使部分生猪死 亡率增加。 养殖农户、大户、养殖小区、 贩运人甚至屠宰加工场处置病死猪及 其产品的法律意识淡薄, 在生猪死亡 后不按规定向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 报告,不按规定处置病死猪及其产品, 作为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也无法对其进 行有效监管。 2.2 国家有关政策 措 施 跟 不 上 、缺 乏 可操作性
政府相关部门在制定政策时,没 有考虑到基层工作的困难和实际情 况。 造成政策难以落实到位,如:规模 养殖厂处理一头病死猪, 政府补贴 800 元, 但必须在动物卫生 监 督 部 门 监管下进行无害化处理, 并且要有视 频等相关资料。 没有考虑执法部门的 执法成本,也没有考虑地方财政困难, 根本拿不出这么多钱进行不间断的监 管。 现在基层兽医站有的没有办公场 所、工资低、待遇差、编内人员少。 甚至 出现人员断层现象。 2.3 处置病死动物不规范
笔者也是从事二十多年的基层动 物卫生检疫人员, 深深感到知识的匮
2014 年 11 月 畜禽业总 307 期
问题与对策 · 41 ·
乏,培训机会极少。 苦、累、脏就不用说 了, 检疫方法还是停留在临床检查的 原始落后的检查方法。 现代高科技检 疫手段在基层使用接近为零。 2.5 处理病死动物成本高
关键词 病死猪 无害化处理 存在问题 对策
近年来, 发展畜牧业成为调整农 业产业结构, 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重 要措施。 由于受传统的观念影响,农村 一家一户养殖方式依然存在, 虽然也 有为数不多的规模养殖, 但他们养殖 生产技术落后以及对养猪的生物安全 重视不够。有的养殖户存在侥幸心理, 拒绝给生猪免疫, 也有的为了节约免 疫成本而随意调整免疫程序, 减少免 疫步骤。 在这种情况下,猪只感染疫病 死亡的现象就在所难免。 在对待病死 猪的处理问题上,由于多种原因,存在 随意丢弃病死猪的情况。 不但会对社 会环境造成污染, 危害畜牧业生产安 全, 而且给人类的食品安全也带来了 巨大威胁, 甚至引发严重的公共卫生 事件。 如何在合理发展养殖规模,调整 养殖产业结构发展的同时, 控制和削 减猪场污染物的排放, 特别是病死猪 的无害化处理,做到有序发展,是各级 政府部门认真思考的问题。 各级畜牧 兽医主管部门和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务 必高度重视。 做到守土有责,充分认识 到病死猪及其产品危害和无害化处理 工作的重要性和艰巨性。
进一步完善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体 系建设, 县级动物卫生监督所全部实 行参照公务员法或全额事业单位管 理,保证编制、经费满足工作需求。 保 证执法有车辆,办公有场所,取证有设 备,待遇有保障,无后顾之忧。 3.3 加 强 病 死 动 物 无 害 化 处 理 的 法 律法规宣传教育
加强对养殖农户、大户、养殖小区 《动物防疫法》《病死及死因不明动物 处置办法》《病害动物和病害产品生物
1 目前病死猪处理措施
目前对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的方式 主要有以下三种。 1.1 发酵池储存
这种方式对仔猪的尸体处理。 就 是在地面上修个较大的池子, 底部做 好防渗漏处理, 把病死仔猪尸体放进
收 稿 日 期 :2014-10-20
去, 再用泥土或塑料布从外面封闭起 来,在微生物作用下,一般有 2 个月左 右尸体就能发酵变成气体挥发掉。 缺 点就是投入成本高,占地多,对环境能 产生危害, 在实际操作中没有被广泛 使用。 1.2 深埋法
· 42 · 问题与对策
LIVESTOCK AND POULTRY INDUSTRY NO.307
3 解决方法
综合所述, 结合当前病死猪处理 现状, 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工 作。 3.1 采取有力措施,控制生猪疫情
尽快制定行之有效的防控方案, 整合各大专院校、 科研单位和重点实 验室加大对当前全国流行和地区流行 的动物疫病的流行病学进行调查,彻 底查清病源。 研发生产高效疫苗,进行 预防注射,提高免疫保护率,降低发病 率和死亡率。 提高规模养猪场和散养 户的科学管理水平,从种猪引进、饲养 管理、繁育生产到销售,严格按照规定 生产。 对缺乏技术力量的养猪场户,限 制饲养,限期退出养猪行业。 提高猪场 管理水平, 减少死亡。 并通过宣传教 育,对病死或死因不明动物,坚持做到 “五不一”处理原则,就是不宰杀、不食 用、不销售、不转运、不乱丢,并实行无 害化处理。 3.2 加 强 基 层 动 物 卫 生 监 督 机 构 监 管能力建设
安全处理规程》 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 育,提高养殖从业人员的法律意识,按 程序规范处理病死动物, 提高人民群 众的防疫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积极 开展宣传教育。 加大对养殖场(户)的 宣传培训力度, 普及健康养殖和防疫 常识,增强法制意识、环保意识。 积极 推行本地屠宰, 大力推广消费冰鲜肉 的习惯。 多种渠道向群众宣传病死猪 的危害及其无害化处理的重要性,营 造良好社会氛围, 构建病死猪无害化 处理和监管“群防群控”的长效机制。 3.4 严格流通领域 的 监 督 管 理 ,严 格 执行产地检疫制度
2 存在问题
多年来, 病死猪及其产品的种种 不规范处理普遍存在, 虽然政府部门 也不断对不法处理的方式进行打压, 但未能从源头上杜绝,分析其原因,主 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生猪疫病发病率高、死亡率高
尤其是近几年来, 全国范围内流 行的生猪疫病,波及范围几个省,传播 迅速、发病率高、死亡率高。 由于传统 的农村家庭养殖习惯还没有得到根本 改变, 千家万户的散养养殖仍占主导 地位,并将持续很长时间。 这种传统的
基层畜牧兽医服务经费投入不 足,办公条件差,没有交通工具。 有的 地方村级动物防疫员一年的劳务费不 足一万元,难以养家糊口,解决不了医 疗、养老等后顾之忧。 从而造成工作积 极性不高、消极怠工。 造成技术服务不 到位。 2.8 利益驱动,购 销 病 死 猪 已 经 成 为 一条黑色利益链
私宰病死猪虽然存在一定的风 险,但也存在着高额的非法利润。 据了 解 :1 头 成 年 病 死 猪 的 收 购 成 本 仅 为 250~500 元 。 但 经 过 屠 宰 加 工 后 利 润 至少在 3 倍以上。 目前不少地方存在 着违法的屠宰场, 而大部分的病死猪 借助一些专门从事收购病死猪的中介 流向了这些地方。 仅仅这几年,南方就 有不少地区查处了以病死猪肉为原料
制作腊肠、香肠的大批地下加工场。 2.9 监管缺位、执法不严
这几年来,我国相继出台了《动物 防疫法》《病死及死因不明动物处置办 法》等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任何单位和 个人不得随意处置及出售、转运、加工 和食用病死或死因不明动物, 但由于 在这方面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细则, 也没有建立起来严格的执法监督系 统,还处于各自为阵的局面,导致制度 流程形同虚设,全链条式的监管缺位。 本应该被无害化处理的病死猪, 借以 无害化处理流出, 最终流向了餐桌。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只能成为 口号。
生猪病死后, 由于不按规定向当 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报告, 动物卫生 监督机构也无法对病死动物的处理实 施监督, 养殖户缺乏无害化处理的经 验, 有的为了方便自己甚至出现随意 丢弃和加工食用的现象。 不仅造成了 环境污染, 也给动物疫病防控留下了 隐患。 同时,严重威胁人民群众身体健 康。 2.4 基层检疫监督技术落后
可以算一笔账,以焚烧为例:处理 量达 10 t 的集中处理设施, 根据钢材 厚度的不同,售价一般在 100~200 万。 处理 1 次花费的油钱、 电费也是一笔 不小的开支。多数猪场没有能力投资。 由于病死动物作无害化处理成本高, 所以导致养殖户在动物病死后不愿意 向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报告和主动 作无害化处理, 甚至逃避动物卫生监 督机构的监管。 同时基层动物卫生监 督机构因人员和经费紧张, 而无法长 期坚持。 2.6 动物检疫监督政策不统一 2.6.1 重 视 检 疫 收 费 现 象 还 是 存 在 的:有的地方甚至下达任务,并和工资 挂钩。 把检疫收费放在首位,随意提高 检疫收费标准, 造成经营户逃避产地 检疫现象较严重, 造成了少量不合格 产品流向市场。 2.6.2 没 有 市 场 准 入 制 度 ,屠 宰 加 工 环节和畜产品等主要消费品, 市场对 畜产品质量没有严格的标准。 导致一 些养猪场或经营者违法收购没有耳 标、不经产地检疫的生猪。 2.6.3 处 罚 不 严 格 :随 意 提 高 和 降 低 处罚标准,对违法案件处理不到位。 2.7 动物疫病防控经费投入不足
· 40 · 问题与对策
LIVESTOCK AND POULTRY INDUSTRY NO.307
浅谈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存在的 问题与对策
孙龙
(江苏省涟水县动物卫生监督所,江苏 涟水 223400)
中 图 分 类 号 :S8014)11-0040-03
动物卫生监督部门在审核规模场 和屠宰场时, 要把是否修建与处理规 模相适应的无害化处理设施作为一项 重 要 考 核 内 容 ,一 是 年 出 栏 5 000~10 000 头 的 生 猪 规 模 养 殖 场 , 必 须 建 设 一座存放病死猪的小型冷库; 二是年 出 栏 1 000~5 000 头 的 生 猪 规 模 养 殖 场, 必须配备一台存放病死猪的低温 冰柜; 三是乡镇或村根据生猪饲养情 况设立 1 个或几个病死动物集中收集 点,建设冷库,购置冰柜以及短途运输 设备等, 作为生猪散养户病死猪的临
对没有经过产地检疫而私自运输 的,要加大处罚力度。 屠宰企业不得收 购没有检疫合格证明的生猪, 违者加 重处罚屠宰加工企业;加大生产、流通 等环节消毒监管, 落实重大动物疫病 强制免疫制度, 未经重大动物疫病强 制免疫的生猪, 检疫人员不得开具动 物检疫合格证明,不得进入流通环节, 严格执行标识制度。 畜禽标识必须在 动物防疫后按规定佩带, 严禁在出售 时,收购后再打标识。 建立科学完整的 可追溯管理体系。 加强对病死猪无害 化处理工作的监管。 动物卫生监督机 构要进一步加大对病死猪无害化处理 工作的监管, 一是对万头以上生猪规 模养殖场和无害化处理厂, 要派出专 门人员负责无害化处理监管工作;二 是对病死猪收集点, 要在无害化处理 厂收集病死猪时实施监管, 还要实施 定期抽查; 三是对生猪规模养殖场防 疫档案、 冷库及无害化处理设施等的 监管。 3.5 加强监管和执 法 力 度 ,严 厉 打 击 私贩私售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