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高等级航道建设方案环境影响报告书

合集下载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编制能力建设指南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编制能力建设指南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编制能力建设指南(试行)第一条为保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和环境影响报告表(以下简称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编制质量,指导主持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单位(以下简称编制单位)开展相关能力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编制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监督管理办法》),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编制单位应当按照本指南要求,不断加强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编制能力建设,提升环境影响评价专业技术水平。

第三条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编制能力建设包括编制单位的人员配备、工作实践和保障条件等三个方面。

第四条人员配备方面的能力建设主要包括下列内容:(一)配备一定数量的全职专业技术人员1.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单位,全职人员中配备一定数量的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掌握相关环境要素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的人员、熟悉相应类别建设项目工程/工艺特点与环境保护措施的人员,以及熟悉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的人员;2.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单位,除配备第1项中的全职专业技术人员外,全职人员中配备一定数量近3年内作为编制主持人主持编制过相应类别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和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5年以上的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3.编制重点项目(清单附后)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单位,除配备第1项、第2项中的全职专业技术人员外,全职人员中配备一定数量近3年内作为编制主持人主持编制过或者作为主要编制人员编制过相应类别重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以及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10年以上的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

其中,编制核与辐射类别重点项目(输变电项目除外)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单位,全职人员中同时配备一定数量的注册核安全工程师。

(二)专业技术人员完成一定数量的继续教育学时1.每年参加一定学时的环境影响评价相关业务培训、研修、远程教育等;2.每年参加相当一定学时的环境影响评价相关学术会议、学术讲座等。

湖南省湘江保护条例(2018年)

湖南省湘江保护条例(2018年)

湖南省湘江保护条例(2018年)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南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18.11.30•【字号】湖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16号•【施行日期】2018.11.30•【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时效性】已被修订•【主题分类】环境保护其他规定正文湖南省湘江保护条例(2012年9月27日湖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根据2018年11月30日湖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关于修改〈湖南省湘江保护条例〉的决定》修正)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湘江保护,保障湘江流域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安全,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根据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湘江流域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省湘江流域水资源管理与保护、水污染防治、水域岸线保护、生态保护以及涉及湘江保护的其他活动,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湘江流域是指本省境内降雨汇入湘江的区域,东至罗霄山脉、南至南岭山脉、西至湘资两水分水线、北至洞庭湖濠河口,包括长沙、湘潭、株洲、衡阳、郴州、永州、娄底、邵阳、益阳、岳阳市全部或者部分区域,具体范围按照湘江流域规划确定。

本条例所称湘江干流是指上起永州市零陵区老埠头、下至岳阳市湘阴县濠河口河段。

本条例所称主要支流是指流域面积超过一千平方公里的一级支流,包括紫溪河、潇水、芦洪江、祁水、白水、宜水、舂陵水、蒸水、耒水、洣水、渌水、涓水、涟水、浏阳河、捞刀河和沩水。

第三条湘江保护遵循保护优先、统筹规划、综合治理、合理利用的原则;实行政府主导、公众参与、分工负责、协调配合的机制;实现保证水量、优化水质、改善生态、畅通航道的目标。

第四条省人民政府应当将湘江保护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负责对湘江保护实行统一领导,组织制定湘江保护的综合规划和相关专业规划,调整经济结构,合理进行产业布局,建立并落实湘江保护目标责任年度考核制度和行政责任追究制度,督促有关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依法履行湘江保护职责。

流域综合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流域综合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流域综合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目录目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总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规划背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评价目的与内容............................................................错误!未定义书签。

1.3评价依据........................................................................错误!未定义书签。

1.3.1有关法律、法规............................................................................................................................错. 误!未定义书签。

1.3.2评价技术标准...................................................................................................................................错. 误!未定义书签。

1.3.3相关文件及技术资料..........................................................................................................错误!未定义书签。

倒运海水道航道整治工程环境影响评价

倒运海水道航道整治工程环境影响评价
建设单位根据《倒运海水道航道整治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工程建设方案 论证,确定倒运海水道航道推荐建设规模和设计标准为:
(1)斗朗-川槎大桥按通航 500 吨级内河船舶标准建设,航道设计尺度为: 3.4m×55m×330m(设计水深×航道宽度×最小弯曲半径,下同);
(2)川槎大桥至西部干道倒运海大桥段按通航 1000 吨级内河船舶标准建设 (兼顾港澳线),航道设计尺度为: 4.0m×80m×480m。
II
倒运海水道航道整治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各项污染控制措施的情况下,工程方案对水环境、生态环境等因素的负面影响可 以控制在相当低的程度内,工程结束后,工程对环境造成的损失可以较快得到恢 复,并对地方经济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本工程 是可行的。
III
倒运海水道航道整治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公众参与调查结果显示,受调查个人(50 份)和受访单位(5 个)对本项 目的建设无反对意见。
倒运海水道航道整治工程的建设,符合《珠江三角洲环境保护规划纲要 (2004~20主体功 能区产业发展指导目录(2014年本)》以及东莞市环境保护规划等要求。工程属 于非污染生态工程,对环境的影响主要集中在施工期,在严格落实报告书提出的
2 工程概况 ..............................................................................................................29
2.1 工程基本概况................................................................................................29 2.2 航道工程总体设计........................................................................................31 2.3 疏浚工程........................................................................................................32 2.4 清障工程........................................................................................................39 2.5 配套工程........................................................................................................42 2.6 工程组成及施工整体方案............................................................................48 2.7 工程投资及施工进度....................................................................................48 2.8 航道整治历史、现状及存在问题................................................................50 2.9 工程整治的必要性........................................................................................55 2.10 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划的符合性....................................................................64

浅析湘江航电枢纽建设对长沙城市水利的影响

浅析湘江航电枢纽建设对长沙城市水利的影响

浅析湘江航电枢纽建设对长沙城市水利的影响摘要长沙湘江航电枢纽建设着力加快长株潭三市经济一体化和城市群建设,充分利用湘江的河流资源,建设现代化产业发达、景观环境优美、投资环境良好、适宜人类居住和旅游休闲的沿江生态经济走廊符合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的目标。

本文分析了枢纽建设的必要性及其对长沙城市水利的影响,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枢纽建设;城市水利;影响1长沙湘江航电枢纽项目概况长沙湘江航电枢纽工程,坝址位于湖南省长沙城区湘江下游的蔡家洲。

工程包括电站、泄水闸、船闸、坝顶公路桥、水库等;正常蓄水位初定29.7米,库容6.75亿立方米,电站装机5~8万千瓦,年均发电量约3亿度,坝顶公路宽20米,双向4车道。

整个工程将形成长达128公里的库区,湘江长沙至株洲河段航道等级将由1000吨级提升到2000吨级,库区长期保持29.7米高程水位,将长沙、株洲、湘潭三城市连成一起,构成带状滨水区域。

湘江长沙综合枢纽工程采取电站厂房布置在左汊左岸,船闸布置在右汊右岸滩地,枢纽主要建筑物从左到右依次为电站厂房、左汊17孔泄水闸、香炉洲副坝、右汊16孔泄水闸和船闸。

整个工程共设33孔泄水闸,每孔净宽20米,坝顶高程45.50米,泄水堰面高程19.00米,低于现有河床标高;船闸采用双线船闸,闸室长200米,宽23米,门槛水深5米,按通航一顶四艘千吨级顶推船队标准及远景通过2000t船舶设计。

双线船闸年设计通过能力共3800万t。

坝顶设宽20米的公路桥,双向四车道。

湘江长沙综合枢纽工程电站装机8台,共8万千瓦,年平均发电量3.23亿千瓦时,水库干流长度124.4km,水库面积131.5平方千米,调节库容1.287亿立方米,为低坝日调节水库。

建设湘江长沙综合枢纽,保障在全年各时段均有足够的水量,稳定宽阔清澈壮观的水面,以确保满足长株潭湘江河段及滨水带的生态开发建设和供水要求,与已建的株洲枢纽和大源渡枢纽一起渠化湘江黄金水道,改善航道条件,提高航道等级和航运能力,极其重要。

湖南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湖南省锚地总体布局规划》的通知

湖南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湖南省锚地总体布局规划》的通知

湖南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湖南省锚地总体布局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南省交通运输厅•【公布日期】2012.11.07•【字号】湘交计统[2012]553号•【施行日期】2012.11.0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湖南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湖南省锚地总体布局规划》的通知(湘交计统〔2012〕553号)各市州交通运输局,厅直各单位,厅机关各处室:为规范湖南省水域范围内锚地布置,与内河水运同步发展,保障船舶营运安全,提升我省水运综合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加快水运配套服务设施的规划建设,建成“平安、畅通、便捷、高效”的湖南内河水运体系,我厅编制了《湖南省锚地总体布局规划》,并已于2012年11月2日经厅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湖南省交通运输厅2012年11月7日湖南省锚地总体布局规划(湖南省交通运输厅、湖南省锚地总体布局规划、湖南省交通运输厅二〇一二年十一月)编制单位:湖南省交通运输厅规划办公室湖南省航务勘察设计研究院参加单位:湖南省航务管理局湖南省交通运输厅规划办公室单位负责人:陈新发项目负责人:陈明主要参加人:史精滢杨峰陈艳萍湖南省航务管理局单位负责人:陈健强项目负责人:许足怀主要参加人:苏清贵谢成鹏胡优宋辉湖南省航务勘察设计研究院主管院长:胡桂山主管总工:胡越高项目负责人:张爱平主要参加人:胡雄任启江李蔚东袁盛良余雅雪陈艳春张俊杨轶凡张旺波目录第一章概述第二章锚地现状及评价第一节锚地现状第二节锚地现状评价第三章锚地需求预测第一节港口锚地需求预测第二节航道避险锚地需求预测第三节枢纽锚地需求预测第四节封闭库区锚地需求预测第四章锚地总体布局规划第一节指导思想第二节规划原则第三节规划目标第四节锚地分类、分级、锚位面积第五节锚地规划选址与布置的规范要求第六节锚地总体布局规划方案第五章锚地安全评价第一节主要危害因素及不安全因素分析第二节主要防治措施第三节锚地安全综合评价第六章锚地环境保护评价第一节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分析第二节环境保护目标和措施第三节环境影响分析和评价第七章规划实施序列第八章投资匡算第九章措施与建议附图附图1 湖南省航道及港口现状图附图2 湖南省航道及港口布局规划图附图3 湖南省航道规划等级图附图4 湖南省水上锚地现状分布图附图5 湖南省锚地总体布局规划图第一章概述一、规划背景随着我省港口和航运经济的快速发展,港口航道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正在加大,全省主要航道通航条件和部分规模化港区综合服务能力处于全面提升阶段,运输船舶大型化趋势明显,内河水运量持续快速增长,水上运输十分繁忙,穿梭通航于各条航线的营运船舶数量与日俱增。

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南省湘江保护条例>实施方案》的通知

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南省湘江保护条例>实施方案》的通知

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南省湘江保护条例>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4.02.22•【字号】湘政发[2014]9号•【施行日期】2014.02.2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自然生态保护正文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南省湘江保护条例〉实施方案》的通知(湘政发〔2014〕9号)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现将《〈湖南省湘江保护条例〉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湖南省人民政府2014年2月22日《湖南省湘江保护条例》实施方案湘江是长江五大支流之一,流域面积9.47万平方公里,其中我省境内8.52万平方公里,涵盖长沙、湘潭、株洲、衡阳、郴州、永州、娄底、邵阳、益阳、岳阳等市部分区域,约占全省行政区域面积的40%。

湘江是湖南人民的母亲河,是孕育湖湘文明的生命之河,湘江流域是我省人口最稠密、经济最发达的流域,也是资源和环境压力最大的流域。

我省一直高度重视湘江保护工作,省人大常委会颁布实施了《湖南省湘江保护条例》,对湘江流域水资源管理与保护、水污染防治、水域岸线保护、生态保护等作出了明确规定。

为认真贯彻落实《湖南省湘江保护条例》,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切实加强《湖南省湘江保护条例》贯彻实施,以水资源管理和水污染防治为核心,以强化水资源配置、节约和保护为主线,强化湘江保护与治理,保障湘江流域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安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支撑。

二、基本原则(一)保护优先。

把加强湘江保护贯穿于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在保护中促进开发,在开发中落实保护,因地制宜,保护优先,顺应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建立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的经济结构和发展模式,保障流域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湘江水上服务区的建设方案及设计特点

湘江水上服务区的建设方案及设计特点

理、 港航 站式 服 务 、 舶 配件 等 十 大服 务 功 能 为一 船
要在于 线航道 的船 闸 、 货物集 散地 、 舶待 泊区等逐 船 步建设水 上服 务区 、 , 站 提高航 道综合 服务 能力 。
在 我 国 , 上 服务 区是 参 照高 速公 路 服务 区 的 水 成功经验 而来 , 首先建设 水上 服务 区是 京杭 大运河 。 京杭大 运河沿线 第一个 大型 水上服务 区是 宿迁水 上 服务 区 , 坐落 于苏北段 宿迁船 闸上游 , 该服 务区东 西 长 15k 占地 近 1 . m , 主体 工 程 总 建筑 面 . m, 3 3h 其
积为 15万 i , 照功能分 为农 贸市 场 、 . n 按 餐饮部 、 行
政楼 、 舶配件 城 、 油站 和 垃圾 回收站 6大 区域 。 船 加
随后又 建设 了淮 安 服务 区 , 安水 上 服务 区总平 面 淮
的发展 , 降低运输 成本 , 为湖南 省沿 江产业布 局提供 高等级 的水上运输 通 道 , 期 提升 湘 江 株洲 枢纽 以 先
水 运作 为价格低 廉 、 能减排 的运输 方式 , 渐 节 逐 成为一 些 区域 之间货 物运输 的重要 工具 。特别是 改 革开放 以来 , 随着经济 的迅 速发展 , 水运建 设规模 和 水平也 在不断发 展 和提 高 , 国高等 级 航道 网 已初 我
收等功 能 , 以满足船 民 日常需求 。 可 21 0 0年 1 0月 底 , 南 地 区 首 个 水 上 服 务 苏 区—— 芜 申线 宜兴 水上 服 务 区开 工建 设 , 服 务 区 该 总建筑 面积 56 0m , 有综 合 服 务 大厅 、 油站 、 0 设 加
Hale Waihona Puke 修 理 车间及 回收 站 等水 运 服务 配 套 设 施 。2 1 0 0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湘江高等级航道建设方案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湖南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2 0 1 0年10 月目录1 说明 (1)2 湘江高等级航道建设方案概况 (1)2.1 规划范围及规划水平年 (1)2.2 建设目标与思路 (1)2.3 建设内容 (1)2.4 工程建设必要性 (2)3 环境现状 (2)3.1 环境现状质量评价 (2)4 环境影响识别与筛选 (4)4.1 协调性分析 (4)4.2 环境影响识别 (5)5 湘江梯级开发的环境影响回顾性评价 (6)5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7)5.1 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8)5.2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评价 (9)5.3 社会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1)6 环境保护对策措施 (11)6.1 水环境保护措施 (11)6.2 鱼类保护措施 (13)6.3 陆生生态保护 (19)6.5 血吸虫病防治措施 (20)6.6环境管理 (20)7 建设方案实施的制约因素 (21)8 环境可行性分析 (22)9 评价结论 (23)1 说明湖南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受湖南省交通厅规划办公室委托开展湘江高等级航道建设方案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并于2010年10月完成其初稿,现根据国家法规及规定,并经过湖南省交通厅规划办公室同意,向公众公开本建设方案环境影响评价主要内容。

本文内容为现阶段环评成果,下一阶段将在听取公众、专家等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修改完善。

2 湘江高等级航道建设方案概况2.1 规划范围及规划水平年规划范围:湘江干流松柏~城陵矶497公里;规划的现状基础年是2009年,规划水平年为2015年。

2.2 建设目标与思路规划目标:全面加快湘江高等级航道建设,到2015年,湘江松柏~衡阳58公里航段和大源渡~城陵矶377公里航段分别达到规划的III级和II级标准,高等级航道达标率为87%。

建设思路是:航道整治工程与梯级建设相结合,加快实施已建航电枢纽二线船闸升级扩容工程,全面提高湘江高等级航道的通航条件和船闸通过能力。

2.3 建设内容湘江高等级航道建设总体方案是:建成两个枢纽、系统治理一段航道、建设两个已建枢纽的二线船闸,即:(1)完成“十一五”跨“十二五”期在建的长沙综合枢纽工程,并将长沙枢纽~株洲段航道由Ⅲ级标准提高到规划的Ⅱ级标准;(2)2011年~2014年,开工建设土谷塘航电枢纽,并将衡阳~松柏段航道由Ⅴ级标准提高到规划的Ⅲ级标准;(3)2011年~2014年,开工建设湘江株洲枢纽~城陵矶2000吨级航道整治工程;(4)2012年~2015年,开工建设株洲航电枢纽的二线Ⅱ级船闸工程;(5)2014年~2017年,开工建设大源渡航电枢纽的二线Ⅱ级船闸工程。

2.4 工程建设必要性本建设方案的实施是加快建设湘江沿江经济走廊,适应腹地运输需求快速增长的需要;是适应船舶大型化,打造湖南省江海直达便捷运输快速通道的需要;是充分发挥湘江水运资源优势,加快完善综合交通体系得需要;是促进腹地外向型经济发展,满足湘江水运集装箱快速增长的需要。

3 环境现状3.1 环境现状质量评价a) 地质环境湘江两岸分布的主要地层岩性为元古界前震旦系冷家溪群、板溪群变质岩;泥盆、石炭、二迭、三迭、侏罗系的灰岩、砂页岩、煤层;白垩~下第三系红色岩层及第四系河流冲积层等。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湘江干流湘阴~岳阳一带震动峰加速度为0.1m/s2,所对应的地震基本烈度为七级;长沙~湘潭一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m/s2,所对应的地震基本烈度为六级;其它地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m/s2以下。

b) 气象气候湘江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雨量丰沛,年内分配不均,降水多集中在春夏之间,夏热冬冷,暑热期长,形成了流域内高温多湿的气候特征。

c) 水文泥沙湘江支流已建成涔天河、双牌、东江、欧阳海、青山垅、酒埠江、株树桥、官庄、水府庙、黄材等10座水库,水库集水面积之和达25963km2,占湘江面积的27.4%。

湘江干流已建和在建的潇湘、浯溪、湘祁(归阳)、近尾洲、大源渡、株洲、长沙7座枢纽,可调节库容小,无调洪能力,仅能对枯水时段进行适当的调节。

因此,这7座枢纽对湘江径流影响较小。

湘江径流主要来源于降水,年内分配不均匀,3月~7月径流量占全年的66.6%,其中5月最大,占全年的17.3%;8月~翌年2月径流量占全年的33.4%,其中1月最小,仅占全年的3.3%。

湘江枯水径流一年中出现两次,第一次是10月至翌年2月的冬季枯水,这5个月的平均径流只占年径流量的21.2%,如湘潭站历年实测最小流量为100m3/s(1996年10月6日)。

d) 水环境评价范围内主要排废水行业集中在冶炼、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造纸、采矿及洗选业、电力、机械制造、医药行业,具有工业布局范围窄、能耗大、污染严重的特点。

评价范围内主要的污染物是COD和氨氮,特征污染物是As、重金属和石油类,并且各地市的重金属污染的种类有所不同。

衡阳主要是砷、镉和铅;株洲主要是镉、汞、砷等;湘潭主要是总铬、镉、砷、石油类;长沙主要是砷、石油类、镉;岳阳市主要是铅、总铬。

根据湘江的16个省(国)控断面的监测数据,地表水水质总氮全部超标,其他指标均符合相应的地表水功能区划要求。

e) 底泥重金属评价江段重金属污染严重,工程江段底泥污染物主要为Cd、Hg、Zn。

其中,镉最高超过《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二级标准423.3倍,汞最高超标71.7倍,锌最高超标17.1倍。

f) 环境空气分析结果表明各城市港口和长沙综合枢纽SO2、NO2和TSP均达到相应标准,拟建土谷塘坝址、株洲铜塘湾、长沙霞凝港PM10出现了超标的现象。

g) 陆生植物湘江干流沿线属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植被类型多种多样,主要树种约700多种。

湘江沿岸由于人类开发历史长,对植被资源利用的多,保护的少,因此,湘江干流沿线周围基本以人工植被为主,野生的灌木丛杂草和少量常绿和落叶阔叶树木,主要依附于山丘森林群落生长。

山丘森林植被以人工种植的针叶林为主。

主要树种为松、杉、柏科。

湘江部分河洲岛上也有陆生植物分布。

本规划方案影响区乔木树种主要有香樟、枫杨、法国梧桐、柳树、水杉、朴树、薄壳核桃、银杏等34个品种,其中朴树、薄壳核桃、银杏、香樟为国家保护的树种;地被植物主要有八角金盘、吉祥草、麦东、马尼拉等;藤本植物主要有凌霄、藤本七里香、紫藤等;竹类植物有青皮竹、紫竹、凤尾竹等。

h) 陆生动物湘江干流上游衡南、常宁、祁东等县市属森林动物区划的古北区与东洋区的交叉过渡地带,区域内约有各类野生动物200余种。

而湘江沿线多数地区普遍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大型野生动物并不多见,种类及个体数均较小,常见的主要是一些小型有啮齿类动物、蛙类和鸟类,以及人工饲养的家禽家畜等。

湘江部分河洲岛上也有野生动物分布。

此外,东洞庭湖湿地是鸟类和动物的重要栖息地。

i) 水生生物2009年枯水期(11~12月份)、2010年丰水期(4~5月份)两次评价区共检出浮游植物计7门65属139种,以硅藻门为主,浮游植物平均密度为49.737×104ind./L,平均生物量为0.5784mg/L。

浮游动物80属161种,以原生动物为主,平均密度为1118.06ind./L,平均生物量为0.1769mg/L。

底栖动物40种,以软体动物为主,干流平均生物密度188ind./m2,平均生物量123.07g/m2。

j) 鱼类湘江水系鱼类共有11目24科152种,鲤形目鱼类的种类最多,有105种,占湘江水系鱼类总数的69.1%。

本项目共调查到鱼类93种,占湘江水系鱼类总数的61.2%。

其中近尾洲至大源渡江段29种,大源渡至株洲段32种,株洲至濠河口段46种。

调查采集鱼类中以鲤科鱼类最多,为54种,占总数的58.05%。

评价区内有国家1级级保护鱼类中华鲟和国家2级级保护鱼类胭脂鱼,基于鱼类资源的调查,中华鲟在株洲以下江段有捕获,在土谷塘库区没有记录;胭脂鱼属短距离洄游性鱼类,在本工程影响水域内已多年未发现,调查江段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鱼类》的珍稀鱼类包括:胭脂鱼、长薄鳅、长身鳜3种。

土谷塘航电枢纽影响区产漂流性卵鱼类的产卵场有5个,分别是大堡产卵场、柏坊产卵场、松江产卵场、渔市产卵场和烟洲产卵场。

4 环境影响识别与筛选4.1 协调性分析本建设方案与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社会经济发展、交通发展、能源发展、资源环境发展规划的目标和方案相互协调,与湖南省十一五环境保护规划、港口布局规划相互协调、湘江干流航道发展规划,与长株潭及湖南省各地市的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十一五发展规划相互协调,其实施将提升湘江的航道等级,在区域内逐步形成以铁路、高速公路、水运和空运为骨架的综合交通体系;进一步促进工业产业体系、农业产业体系和生态经济产业体系的布局合理化,促进各地市工业、农业和生态经济产业的发展;对于维护长沙市城市景观、发挥湘江的生态调节功能,建设生态城市,开发湘江的旅游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规划方案实施符合《自然保护区保护条例》和《水源保护管理条例》的相关要求。

4.2 环境影响识别本方案的主要目标是全面加快湘江高等级航道建设,到2015年,湘江松柏~衡阳58公里航段和大源渡~城陵矶377公里航段分别达到规划的III级和II级标准,高等级航道达标率为87%。

建设思路是航道整治工程与梯级建设相结合,加快实施已建航电枢纽二线船闸升级扩容工程,全面提高湘江高等级航道的通航条件和船闸通过能力。

航道整治规划主要是对株洲市至上游的株洲航电枢纽坝址的24公里航道和长沙综合枢纽坝址至下游的城陵矶段146公里航道进行整治,以达到II级航道标准。

梯级建设主要是完成已经开工建设的长沙综合枢纽和规划建设土谷塘航电枢纽。

二线船闸升级扩容工程主要是由于航道等级的提升,实际过坝货运量持续增长,为进一步延伸2000吨级航道的服务范围,规划在株洲航电枢纽和大源渡航电枢纽增建二线2000吨级船闸,同时对现有船闸予以保留。

因此,规划内容与规划目标存在以下关系,见图0.1-1。

因此,环评识别出枢纽工程对环境影响较为显著,且各建设方案对地表水和水生生物产生的影响具有显著性、敏感性和累积性,它们是本次环评的重点。

图0.1-1规划内容与规划目标之间的关系根据环境资源现状和环境影响识别的结果,本规划实施的水环境敏感区包括衡阳松柏下河段,该区域水体中重金属Cd和As污染指数较高,底泥中重金属Cd和As的污染指数亦较高。

生态环境的敏感区是常宁张河铺至茭河口长达88km 的江段,该区域为湘江四大家鱼产卵场。

根据环境影响识别的结果和各规划方案的重要性、影响程度,并结合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将影响程度明显、作用时间长且不可逆的环境影响作为本次评价的重点,经筛选确定湘江高等级航道建设方案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内容见表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