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东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849环境学历年考研真题汇编
东华理工大学环境规划与管理试题(最新版)

环境管理是指在环境容量的允许下,以环境科学的理论为基础,运用技术的、经济的、法律的、教育的和行政的手段,对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进行管理;如何理解环管第一协调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第二动用各种手段限制人类损害环境质量的行为。
第三环境管理是跨学科领域的新兴综合学科。
第四环境管理和任何管理活动一样,也是一个动态过程。
第五环境管理需要各国采取协调合作的行动。
环境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环境管理的首要职能,是环境决策在时间、空间上的具体安排,是规划管理者一定时期内环境保护目标和措施作出的具体规定,是一种带有指令性的环境保护方案环境管理与环境规划的关系(1)规划职能是环境管理的首要职能。
(2)环境目标是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的共同核心。
(3)环境规划与管理具有共同的理论基础。
环境法学,环境生态学,系统工程,环境经济学,环境伦理学等等差别1、时空关系上,环境规划侧重于未来的规划,环境管理注重于现实的管理;2、他们分属于不同于不同的学科。
环境规划和管理的根本目的就是通过对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传播,使人类社会的组织形式、运行机制以至管理部门和生产部门的决策、计划和个人的日常生活等各种活动,符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并以制度、法律、体制和观念的形式体现出来,创建一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和消费模式。
环境管理的基本任务应该是:转变人类社会的基本观念和调整人类社会的行为。
环境文化的建设是环境规划与管理的一项长期的根本的任务。
文化决定着人类的行为,只有转变了过去那种视环境为征服对象的文化,才能从根本上去解决环境问题。
人类的社会行为分为政府行为、市场行为和公众行为三种。
•政府行为是总的国家的管理行为,诸如制定政策、法律、法令、发展计划并组织实施等;•市场行为是指各种市场主体包括企业和生产者个人在市场规律的支配下,进行商品生产和交换的行为;•公众行为则是指公众在日常生活中诸如消费、休闲和旅游等方面的行为。
这三种行为都可能会对环境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东华大学考研真题

东华大学试题2000年一、名词解释(30分)1、准结晶结构腈纶在内部大分子结构上很特别,成不规则的螺旋形构象,且没有严格的结晶区,属准结晶结构。
2、玻璃化温度非晶态高聚物大分子链段开始运动的最低温度或由玻璃态向高弹态转变的温度。
3、纤维的流变性质:纤维在外力作用下,应力应变随时间而变化的性质4、复合纤维-由两种及两种以上聚合物,或具有不同性质的同一聚合物,经复合纺丝法纺制成的化学纤维。
分并列型、皮芯型和海岛芯等。
5、极限氧系数:纤维点燃后,在氧、氮大气里维持燃烧所需要的最低含氧量体积百分数。
6、交织物:用两种不同品种纤维的纱线或长丝交织而成的织物。
7、多重加工变形丝具有复合变形工序形成的外观特征,将其分解后可看到复合变形前两种纱线的外观特征。
8、织物的舒适性狭义:在环境-服装-人体系列中,通过服装织物的热湿传递作用经常保持人体舒适满意的热湿传递性能。
广义:除了一些物理因素外(织物的隔热性、透气性、透湿性及表面性能)还包括心理与生理因素。
9、织物的悬垂性和悬垂系数悬垂性:织物因自重下垂的程度及形态称为悬垂性。
悬垂系数:悬垂系数小,织物较为柔软;反之,织物较为刚硬。
10、捻系数表示纱线加捻程度的指标之一,可用来比较同品种不同粗细纱线的加捻程度。
捻系数与纱线的捻回角及体积重量成函数关系。
特数制捻系数at=Tt Nt;Tt特数制捻度(捻回数/10cm),Nt特(tex)公制捻系数at=Tm/Nm;Tm公制捻度(捻回数/m),Nm公制支数(公支),捻系数越大,加捻程度越高。
二、问答和计算题1、(10分)甲、乙两种纤维的拉伸曲线如下图所示。
试比较这两种纤维的断裂强力,断裂伸长,初始模量、断裂功的大小。
如果将这两种纤维混纺,试预估其混纺纱与混纺比的关系曲线。
2、(20分)试比较蚕丝和羊毛纤维的结构和性能以及它们的新产品开发取向。
注:结构:包括单基、大分子链形态、分子间力、形态结构等;性能:包括断裂强力、断裂伸长、弹性、染色性、吸湿性、耐光性、缩绒性等。
2022年东华大学环境科学专业《环境监测》科目期末试卷A(有答案)

2022年东华大学环境科学专业《环境监测》科目期末试卷A(有答案)一、填空题1、酸雨的pH<______。
2、水样消解的方法有______、______和微波消解法,其中硒、砷、汞等元素不适合采用______法进行消解。
3、指示植物是指受到______的作用后,能较敏感和快速地产生明显反应的植物。
4、当作用于某一点的两个声压均为90dB时,其合成声压为______。
5、水环境遥感监测可以直接遥感监测的指标包括水面积、叶绿素a、悬浮物、有色溶解有机物、______、______。
6、______是指从众多有毒污染物中通过数学优先筛选出来的潜在危害性大、在环境中出现频率高的污染物。
7、野外采集回来的土样,一般要经过以下加工程序:______、磨细、 ______、______,分装制成待分析样品,以满足各种分析要求。
8、从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角度出发,为了使监测数据能够准确地反映水环境质量的现状,预测污染的发展趋势,要求环境监测数据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可比性。
二、判断题9、根据盐酸萘乙二胺比色法测定大气中NO x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对大气中NO x的测定主要是指NO2,不包括NO。
()10、TSP测定中所用的滤料应该绒面向上放置。
()11、大气污染物的浓度与气象条件有着密切关系,在监测大气污染的同时还需测定风向、风速、气温、气压等气象参数。
()12、使用高氯酸消解时,可直接向有机物的热溶液中加入高氯酸,但须小心。
()13、5天培养法能测定BOD的最大值为6000mg/L。
()14、挥发酚是指沸点低于100℃的酚类化合物。
()[扬州大学2014 年研]15、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16、土壤样品的消解方法有全消解法、硝酸消解法和浸取法等。
()17、系统误差是由某些恒定因素造成的,在一定条件下符合正态分布。
()18、根据《环境监测报告制度》,为提高环境质量报告书的及时性和针对性,按其形式分为简本、详本、领导版三种。
【免费下载】东华大学环工考试A卷

东华大学2011 ~ 2012 学年第 1 学期期末试题踏实学习,弘扬正气;诚信做人,诚实考试;作弊可耻,后果自负。
课程名称化工原理A卷使用专业环工09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总分试题得分一填空与选择题(每空1分,共30分,)1、圆形直管内,q v一定,设计时若将d增加一倍,则层流时,h f是原来的倍高度湍流时是原来的倍(忽略ε/d的变化)2、选用离心泵时,先根据确定泵的类型,然后根据具体管路对泵提出的和要求确定泵的型号。
3、操作中的离心泵,若将泵的出口阀关小,则泵的扬程,轴功率,泵入口处的真空度。
(变大、变小、不变)4、平均分子量为30kg/kmol,体积流量为5000m3/h,平均温度为400℃,压强为98.04×103Pa的烟道气,其质量流量为kg/h,标准状态下的体积流量为m3/h5、水在列管换热器的管程内流动,其Re>104,当流量增加一倍,管径不变,则α为原来的倍;将管径减小一半,流量不变,则α为原来的倍;若流量、管径不变,而将管程数增加一倍,则α为原来的倍6、操作中逆流吸收塔,X2=0,今入塔Y1上升,而其他入塔条件均不变,则出塔Y2,回收率。
(变大,变小,不变,不确定)7、随着温度的增大,液体的导热系数,气体的导热系数12。
8、已知苯、甲苯和邻二甲苯的混合物,其质量百分含量分别为20%,30%,50%。
该混合物的密度为kg/m 3。
查手册知、甲苯和邻二甲苯的密度分别为879kg/m 3,867kg/m 3,880kg/m 39、已知苯和甲苯的混合物的质量流量为2000kg/h,其摩尔分率分别为0.4和0.6,求该混合物的摩尔流率为kmol/h 。
10、若1/K Y =1/k Y +m/k X ,当气膜控制时,K Y ≈;当液膜控制时, K Y ≈;11、如图所示,将支管A 的阀门开大,则管内以下参数如何变?V sA, V sB ,V s 总,P,h fA,h fMN(变大,变小,不变,不确定)。
东华大学201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试题——考试科目:环境学

东华大学201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试题考试科目:环境学一、名词解释1、臭氧耗损潜势(ODP)【参考答案来源】左玉辉第二版《环境学》第二章第三节P89指某种物质在其大气寿命期内,造成的全球臭氧损失相对于同质量的CFC-11排放所造成的臭氧损失的比值。
2、空气污染指数(API)【参考答案来源】左玉辉第二版《环境学》第二章第二节P65将常规监测的几种空气污染物浓度简化成为单一的概念性指数值形式,并分级表征空气污染程度和空气质量状况,适合于表示城市的短期空气质量状况和变化趋势。
3、土壤潜性酸度【参考答案来源】左玉辉第二版《环境学》第三章第二节P112土壤中交换性氢离子、铝离子、羟基铝离子被交换进入溶液后所引起的酸度。
4、辐射逆温【参考答案来源】左玉辉第二版《环境学》第二章第一节P63由于地面辐射冷却而形成的逆温。
在晴朗无云,风速不大的夜间,地面辐射冷却很快,贴近地面的气层冷却最快,较高的气层冷却较慢,因而形成了自地面开始逐渐向上发展的逆温层,即辐射逆温。
5、环境影响评价(EIA)【参考答案来源】左玉辉第二版《环境学》第十六章第一节P503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区域的开发活动(由于土地的利用方式改变等)给环境质量带来的影响进行评价。
6、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参考答案来源】左玉辉第二版《环境学》第一章第二节P27指人类合成的能持久存在于环境中、通过生物食物链(网)累积、并对人类健康造成有害影响的化学物质。
7、水华【参考答案来源】左玉辉第二版《环境学》第一章第二节P27指淡水水体中藻类大量繁殖的一种自然生态现象,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一种特征,主要由于生活及工农业生产中含有大量氮、磷的废污水进入水体后,蓝藻(又叫蓝细菌,包括颤藻、念珠藻、蓝球藻、发菜等)、绿藻、硅藻等大量繁殖后使水体呈现蓝色或绿色的一种现象。
8、生物多样性【参考答案来源】左玉辉第二版《环境学》第八章第二节P251指生物赖以生存的生态复合体,以及各种生态过程中的多样性和变异性的总和,是环境多样性的重要内容之一。
东华大学环境工程水污染控制工程试题(2套)含答案1

水污染控制工程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一)一、名词解释1、COD:用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污染物时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
2、BOD:水中有机污染物被好氧微生物分解时所需的氧量。
3、污水的物理处理:通过物理方面的重力或机械力作用使城镇污水水质发生变化的处理过程。
4、沉淀法:利用水中悬浮颗粒和水的密度差,在重力的作用下产生下沉作用,已达到固液分离的一种过程。
5、气浮法:气浮法是一种有效的固——液和液——液分离方法,常用于对那些颗粒密度接近或小于水的细小颗粒的分离。
6、污水生物处理:污水生物处理是微生物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利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功能,对污水中的污染物质进行分解和转化。
7、发酵:指的是微生物将有机物氧化释放的电子直接交给底物本身未完全氧化的某种中间产物,同时释放能量并产生不同的代谢产物。
8、MLSS:(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指曝气池中单位体积混合液中活性污泥悬浮固体的质量,也称之为污泥浓度。
9、MLVSS(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指混合液悬浮固体中有机物的含量,它包括Ma、Me、及Mi三者,不包括污泥中无机物质。
P-10210、污泥沉降比:指曝气池混合液静止30min后沉淀污泥的体积分数,通常采用1L的量筒测定污泥沉降比。
P-10311、污泥体积指数:指曝气池混合液静止30min后,每单位质量干泥形成的湿污泥的体积,常用单位为mL/g。
P-10312、污泥泥龄:是指曝气池中微生物细胞的平均停留时间。
对于有回流的活性污泥法,污泥泥龄就是曝气池全池污泥平均更新一次所需的时间(以天计)。
(网上搜索的)13、吸附:当气体或液体与固体接触时,在固体表面上某些成分被富集的过程成为吸附。
14、好氧呼吸:以分子氧作为最终电子受体的呼吸作用称为好氧呼吸。
15、缺氧呼吸:以氧化型化合物作为最终电子受体的呼吸作用称为缺氧呼吸。
16、同化作用:生物处理过程中,污水中的一部分氮(氨氮或有机氮)被同化成微生物细胞的组成成分,并以剩余活性污泥的形式得以从污水中去除的过程,称为同化作用。
研究生考试——环境学历年真题

20001.阐述大气中主要污染物及其含NOx废弃的治理技术2.论述重金属在水体中的迁移转化途径和机理3.请你谈谈土壤中农药的迁移、降解、残留及污染防治措施4.试论城市垃圾的常见处理方法及其优缺点5.生态学的一般规律有哪些?试论他对我国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的指导意义20011.试比较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异同之处,并阐述环境保护的目的和内容2.论述大气光化学烟雾的特征、形成激励和条件3.请说明目前我国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的主要工艺及原理。
4.讨论贡(Hg)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规律5.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请你谈谈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问题20021.试述当前人类面临的全球环境问题,并论述可持续发展战略对解决问题的指导意义。
2.论述二氧化硫工业废气治理技术,并举例一中方法阐述其净化原理3.阐述水体富营养化的产生和危害4.论述化学农药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规律。
5.论述我国目前主要的环境保护经济手段特点及方法20031.简述生态平衡失调的特征、引起失调的因素,以及调节机制2.简述污染物对动物致毒的途径、机理和危害3.简述控制城市生活垃圾污染的技术政策和处置模式4.什么是光化学烟雾,其主要成分有哪些?以氮氧化物为例,说明其来源、迁移转化和归宿。
5.试述天然水的组成,并以重金属为例说明污染在水环境中的迁移转化。
6.论述我国高浓度有机废水的污染治理技术7.论述我国土壤污染的防治措施。
8.从可持续生产和消费的角度,论述可持续发展战略对于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的重要意义。
20041、我国水资源的特点及水危机产生的原因。
(20分)2、简述固体废弃物造成的环境污染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控制固体废弃物污染的技术政策是什么?(20分)3、还原型大气污染和氧化型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污染物及污染物在大气中的化学反应有什么不同?(25分)4、谈谈水的高级氧化工艺类型、特点及应用范围。
(20分)5、请谈谈污染土壤修复的技术与原理。
(20分)6、为探讨环境污染与生态效应的关系、目前常用的研究方法有哪些?(20分)7、什么是环境问题?环境问题按其发生的机制可分为哪两种?请谈谈环境问题产生的本质原因以及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
东华大学201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试题——考试科目:环境学

东华大学201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试题考试科目:环境学一、名词解释1、“三同时”制度【参考答案来源】左玉辉第二版《环境学》第十章第四节P339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2、面污染源【参考答案来源】百度指时空上无法定点监测的,以面状形式排放污染物的发生源,如民用煤炉等。
3、酸沉降【参考答案来源】左玉辉第二版《环境学》第二章第二节P73指大气中的酸性物质以降水的形式或者在含酸气流作用下迁移到地面的过程。
包括湿沉降及干沉降。
4、噪声评价量L10、L50、L90【参考答案来源】左玉辉第二版《环境学》第五章第一节P156L10-测定时间内,10%的时间超过的噪声级,相当于噪声的峰值。
L50-测定时间内,50%的时间超过的噪声级,相当于噪声的平均值。
L90-测定时间内,90%的时间超过的噪声级,相当于噪声的本底值。
5、富营养化【参考答案来源】左玉辉第二版《环境学》第一章第三节P26N、P等营养物过多的排入水体,刺激水中藻类等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改变水生生态系统平衡,这些短生命周期生物的死亡和腐化会导致水中DO含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大量死亡,这种现象被称为水体的富营养化。
6、污水三级处理【参考答案来源】左玉辉第二版《环境学》第一章第四节P52分为一级处理、二级处理、三级处理。
7、次生矿物【参考答案来源】左玉辉第二版《环境学》第三章第一节P101岩石原生矿物在风华过程中分解或由风华产物重新合成的矿物,统称为次生矿物。
8、土壤无机胶体【参考答案来源】左玉辉第二版《环境学》第三章第二节P110又称为矿质胶体,实际上就是土壤黏粒。
9、生物放大【参考答案来源】百度指某些自然界不能降解或者难降解的化学物质,在环境中通过食物链的延长和营养级的增加在生物体内富集、浓度越来越大的现象。
10、空气质量指数(AQI)【参考答案来源】百度是定量描述空气质量状况的无量纲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