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华大学201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试题——考试科目:环境学

合集下载

华南理工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导论试题2013.pdf

华南理工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导论试题2013.pdf

855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试卷上做答无效,请在答题纸上做答,试后本卷必须与答题纸一同交回)科目名称:环境科学与工程导论适用专业: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环境工程(专硕)共3页一、不定项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采用重铬酸钾法测定污水中的化学需氧量(COD)时,污水中所含的下列哪些组分的存在可能对测定值有贡献。

()A.含碳有机物B.NO3--NC.NH4+-ND.还原性无机物2.“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所隐含的食物链中的消费者有()A.螳螂B.蝉C.黄雀D.植物3.在生态系统的碳循环中,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相联系的相关生理作用有()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蒸腾作用D.化能合成作用4.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生态系统中的信息形式主要有()A.物理信息B.化学信息C.行为信息D.营养信息5.在污水的活性污泥工艺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A.细菌B.真菌C.原生动物D.后生动物6.下列哪些水处理工艺过程对水中致病菌的去除有显著效果()A.混凝B.沉淀C.过滤D.消毒7.城市固体废物常见的资源化途径包括()A.循环再利用B.加工再利用C.转换再利用D.稳定再利用8.下列选项中对对流层的描述正确的是()A.对流层存在各种天气现象,如雨、雾、云等;B.对流层温度一般随高度的上升而下降;C.对流层集中了大气层中90%的水汽;D.对流层的热量来源主要是直接吸收太阳辐射的热量。

9.假设某地区的三种空气污染物的API指数分别为:SO2为21,NO2为80,PM10为105,那么该地区的空气质量可以判断为()A.优B.良C.轻度污染D.轻微污染10.关于影响城市热岛效应的因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城市建筑物和铺砌水泥地面的道路多半导热性好,受热传热快;B.人口高度密集,工业集中,固定热源及流动热源大量释放城市废热;C.高耸入云的建筑物造成近地表风速小且通风不良;D.人类活动释放的废气排入大气,改变了城市上空的大气组成,使其吸收太阳辐射的能力及对地面长波辐射的吸收能力减弱。

2022年东华大学环境科学专业《环境监测》科目期末试卷A(有答案)

2022年东华大学环境科学专业《环境监测》科目期末试卷A(有答案)

2022年东华大学环境科学专业《环境监测》科目期末试卷A(有答案)一、填空题1、酸雨的pH<______。

2、水样消解的方法有______、______和微波消解法,其中硒、砷、汞等元素不适合采用______法进行消解。

3、指示植物是指受到______的作用后,能较敏感和快速地产生明显反应的植物。

4、当作用于某一点的两个声压均为90dB时,其合成声压为______。

5、水环境遥感监测可以直接遥感监测的指标包括水面积、叶绿素a、悬浮物、有色溶解有机物、______、______。

6、______是指从众多有毒污染物中通过数学优先筛选出来的潜在危害性大、在环境中出现频率高的污染物。

7、野外采集回来的土样,一般要经过以下加工程序:______、磨细、 ______、______,分装制成待分析样品,以满足各种分析要求。

8、从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角度出发,为了使监测数据能够准确地反映水环境质量的现状,预测污染的发展趋势,要求环境监测数据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可比性。

二、判断题9、根据盐酸萘乙二胺比色法测定大气中NO x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对大气中NO x的测定主要是指NO2,不包括NO。

()10、TSP测定中所用的滤料应该绒面向上放置。

()11、大气污染物的浓度与气象条件有着密切关系,在监测大气污染的同时还需测定风向、风速、气温、气压等气象参数。

()12、使用高氯酸消解时,可直接向有机物的热溶液中加入高氯酸,但须小心。

()13、5天培养法能测定BOD的最大值为6000mg/L。

()14、挥发酚是指沸点低于100℃的酚类化合物。

()[扬州大学2014 年研]15、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16、土壤样品的消解方法有全消解法、硝酸消解法和浸取法等。

()17、系统误差是由某些恒定因素造成的,在一定条件下符合正态分布。

()18、根据《环境监测报告制度》,为提高环境质量报告书的及时性和针对性,按其形式分为简本、详本、领导版三种。

研究生考试——环境学历年真题

研究生考试——环境学历年真题

20001.阐述大气中主要污染物及其含NOx废弃的治理技术2.论述重金属在水体中的迁移转化途径和机理3.请你谈谈土壤中农药的迁移、降解、残留及污染防治措施4.试论城市垃圾的常见处理方法及其优缺点5.生态学的一般规律有哪些?试论他对我国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的指导意义20011.试比较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异同之处,并阐述环境保护的目的和内容2.论述大气光化学烟雾的特征、形成激励和条件3.请说明目前我国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的主要工艺及原理。

4.讨论贡(Hg)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规律5.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请你谈谈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问题20021.试述当前人类面临的全球环境问题,并论述可持续发展战略对解决问题的指导意义。

2.论述二氧化硫工业废气治理技术,并举例一中方法阐述其净化原理3.阐述水体富营养化的产生和危害4.论述化学农药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规律。

5.论述我国目前主要的环境保护经济手段特点及方法20031.简述生态平衡失调的特征、引起失调的因素,以及调节机制2.简述污染物对动物致毒的途径、机理和危害3.简述控制城市生活垃圾污染的技术政策和处置模式4.什么是光化学烟雾,其主要成分有哪些?以氮氧化物为例,说明其来源、迁移转化和归宿。

5.试述天然水的组成,并以重金属为例说明污染在水环境中的迁移转化。

6.论述我国高浓度有机废水的污染治理技术7.论述我国土壤污染的防治措施。

8.从可持续生产和消费的角度,论述可持续发展战略对于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的重要意义。

20041、我国水资源的特点及水危机产生的原因。

(20分)2、简述固体废弃物造成的环境污染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控制固体废弃物污染的技术政策是什么?(20分)3、还原型大气污染和氧化型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污染物及污染物在大气中的化学反应有什么不同?(25分)4、谈谈水的高级氧化工艺类型、特点及应用范围。

(20分)5、请谈谈污染土壤修复的技术与原理。

(20分)6、为探讨环境污染与生态效应的关系、目前常用的研究方法有哪些?(20分)7、什么是环境问题?环境问题按其发生的机制可分为哪两种?请谈谈环境问题产生的本质原因以及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

东华大学201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试题——考试科目:环境学

东华大学201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试题——考试科目:环境学

东华大学201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试题考试科目:环境学一、名词解释1、生物多样性【参考答案来源】左玉辉第二版《环境学》第八章第二节P251指生物赖以生存的生态复合体,以及各种生态过程中的多样性和变异性的总和,是环境多样性的重要内容之一。

2、污染系数(大气)【参考答案来源】左玉辉第二版《环境学》第二章第二节P67污染系数用来表示大气污染程度法大小,风向频率/平均风速。

3、光化学烟雾【参考答案来源】左玉辉第二版《环境学》第二章第二节P68大气中的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等一次污染物在阳光照射下,发生光化学反应产生二次污染物。

这种由参加反应的一、二次污染物的混合物(包括气体污染物和气溶胶)形成的烟雾污染现象,称为光化学烟雾。

4、固体废物【参考答案来源】左玉辉第二版《环境学》第四章第一节P129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

5、噪声评价量L10、L50、L90【参考答案来源】左玉辉第二版《环境学》第五章第一节P156L10-测定时间内,10%的时间超过的噪声级,相当于噪声的峰值。

L50-测定时间内,50%的时间超过的噪声级,相当于噪声的平均值。

L90-测定时间内,90%的时间超过的噪声级,相当于噪声的本底值。

6、水的社会循环【参考答案来源】左玉辉第二版《环境学》第一章第一节P13水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不断迁移与转化,形成了水的社会循环。

给水系统的水源和排水系统的受纳水体大多是邻近的河流、湖泊、海洋等,取之于自然水体,排之于自然水体,形成了另外一种受人类社会活动影响的水循环,这一过程与水的自然循环相比,称之为水的社会循环。

二、填空题1、除了氮氧化物、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外,列举2种(类)对人体健康具有危害作用的大气污染物(答案不唯一):CFCs、碳氢化合物。

【参考答案来源】左玉辉第二版《环境学》第二章第二节P642、除甲烷、二氧化碳外,列举2种(类)温室气体(答案不唯一):CFCs、氟利昂。

环境专业考研题目及答案

环境专业考研题目及答案

环境专业考研题目及答案题目一:简述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及其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答案:水体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排放、农业活动、生活污水以及城市径流。

工业排放包括重金属、有毒化学物质和热污染;农业活动则涉及到农药、化肥的过量使用,导致水体中氮、磷含量升高,引起富营养化;生活污水含有大量的有机物、病原体和洗涤剂等;城市径流则携带道路沉积物、油类和其他污染物进入水体。

水体污染对环境的影响表现在生态系统的破坏,生物多样性的减少,以及水生生物的死亡。

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则体现在通过食物链摄入污染物,导致各种疾病,如重金属中毒、肠道疾病等。

此外,水体污染还可能影响饮用水的质量和安全,增加疾病传播的风险。

题目二:论述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热岛效应的形成机制及其缓解措施答案: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中心区域的气温较周边郊区明显升高的现象。

其形成机制主要包括:城市建筑材料的高反射率导致吸收太阳辐射增加;城市建筑密集,减少了空气流动,降低了热量散失;城市绿地和水面减少,降低了自然冷却能力;工业和交通活动产生的热量排放。

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措施包括: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提高植被覆盖率;优化城市规划,提高建筑的热岛效应缓解能力,如使用反射性材料、绿色屋顶等;改进交通系统,减少机动车辆的使用,推广公共交通和非机动车出行;加强城市通风走廊的建设,提高空气流动性。

题目三:分析大气污染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及其对生态系统的潜在威胁答案:大气污染,特别是温室气体的排放,如二氧化碳、甲烷和氮氧化物,是气候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之一。

这些气体能够吸收和重新辐射地球表面的热量,导致全球气温上升,即温室效应。

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的潜在威胁包括: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因为物种可能无法适应快速变化的环境条件;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如森林退化、湿地消失等;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加,如干旱、洪水和风暴,这些都会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为了减轻大气污染对气候变化的影响,需要采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措施,如发展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效率、推广低碳技术和产品。

东华大学环境监测试题

东华大学环境监测试题

东华大学环境监测试题踏实学习,弘扬正气;诚信做人,诚实考试;作弊可耻,后果自负。

课程名称环境监测使用专业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试题得分一二三四五六1六2总分一、写出下列各项对应的中文含意或英文缩写(每题0.5分,共5分)RS();DO();总需氧量();HC();BOD5();PM10();标准参考物质()GPS();API();CODMn()二、写出下列各项对应的编图图式(每题0.5分,共5分)水库、湖、海区();土壤采样点();地下水采样点();交通噪声();工业废渣();氮氧化物();生活废水();工业废水();其他监测点();降尘();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5分)1、监视性监测包括对污染源的监督监测和环境质量监测。

---------------()2、二氧化硫和硫酸气溶胶之间在低浓度时存在相加作用。

-----------------------()3、环境方法标准是对有指导意义的符号、代号、指南、程序、规范等所作的统一规定。

----------------------------------------------------------------------------------------------------()4、排入Ⅲ类水域污水,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一级标准()5、总镍属于第一类污染物,必须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采样测定。

---()6、为评价完整江河水系的水质,需要设置对照断面、控制断面和削减断面---()7、削减断面应设在城市或工业区最后一个排污口下游1000m以外的河段上。

()8、对于较大水系干流和中、小河流,全年采样监测次数为12次。

-------------()9、综合水样是指在同一采样点于不同时间所采集的瞬时水样的混合水样。

---()10、测定BOD5用的稀释水中加入营养物质的目的是为了引入微生物菌种。

环境学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环境学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共12题,每空1分,共24分)1、环境是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它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组成的。

2、二氧化硫在大气中的氧化作用主要通过两种途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用于大气上的力有多种,其中引起大气运动的直接动力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大气污染源按其几何形状分类,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水体按照类型可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人类活动造成水体污染的来源主要有三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用来反映水体受有机物污染的程度指标COD是指_________________。

8、盐基饱和度大的土壤,其酸碱性一般呈__________________。

9、重金属在水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基本类型。

10、城市垃圾资源化系统可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11、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建立是在1979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颁布后才建立起来的。

12、在多数情况下,天然水中起决定电位作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

二、名词解释(共10题,每题3分,共30分)得分阅卷人1、污染负荷比2、水体富营养化3、光化学烟雾第2 页共4 页4、环境规划5、半衰期6、噪声7、固体废物8、可持续发展9、土壤环境背景值10、生物多样性三、简答(共4题,每题6分,共24分)得分阅卷人1、简述固体废物的危害。

第3 页共4 页2、用图例的方式说明河流水对污染物的推移、分散和衰减过程。

3、简述土壤胶体的性质。

4、简述不同温度层结下的烟型及其特点。

新版东华大学资源与环境专硕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新版东华大学资源与环境专硕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一年就这样过去了,内心思绪万千。

一年很短,备考的经历历历在目,一年很长,长到由此改变了一个人的轨迹,并且成就一个梦想。

回忆着一年的历程,总想把它记录下来,希望可以给还在考研道路上奋斗的小伙伴们一点帮助。

考研是一个非常需要坚持的过程,需要你不断坚持和努力才能获得成功,所以你必须要想清楚自己为什么要考研,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只有确认好坚定的动机,才能让你在最后冲刺阶段时能够坚持下来。

如果你只是看到自己周围的人都在考研而决定的考研,自己只是随波逐流没有坚定的信心,那么非常容易在中途就放弃掉了,而且现在考研非常火热,这就意味着竞争也会非常激烈,而且调剂的机会都会非常难得,所以备考时的压力也会比较大,所以大家一定要调整好心态,既不能压力太大,也不能懈怠。

既然选择了,就勇敢的走下去吧。

考研整个过程确实很煎熬,像是小火慢炖,但是坚持下来,你就会发现,原来世界真的是美好的。

文章整体字数较多,大家可视自己情况阅读,在文章末尾我也分享了自己备考过程中的资料和真题,大家可自行下载。

东华大学资源与环境专硕的初试科目为:(101)思想政治理论(204)英语二(302)数学二(830)化工原理或(101)思想政治理论(204)英语二(302)数学二(855)污染控制工程或(830)化工原理参考书目:《化工原理》上下册,夏清、陈常贵编,天津大学出版社,2012年(855)污染控制工程参考书目:1、《水污染控制工程》下册,高廷耀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2、《大气污染控制工程》,郝吉明,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3、《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李登新,中国环境出版社,2014先说英语,最重要的就是两个环节:单词和真题。

关于单词单词一定要会,不用着急做题,先将单词掌握牢,背单词的方式有很多,我除了用乱序单词,我还偏好使用手机软件,背单词软件有很多,你们挑你们用的最喜欢的就好,我这里就不做分享了。

我们考试的时候就是最直观刺激的就是文字信息,所以根据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来讲最简单粗暴的就是利用重复,将这个文字信息与我们大脑之间形成一个条件反射,这样我们提取的速度也就会达到最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华大学201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试题考试科目:环境学一、名词解释1、臭氧耗损潜势(ODP)【参考答案来源】左玉辉第二版《环境学》第二章第三节P89指某种物质在其大气寿命期内,造成的全球臭氧损失相对于同质量的CFC-11排放所造成的臭氧损失的比值。

2、空气污染指数(API)【参考答案来源】左玉辉第二版《环境学》第二章第二节P65将常规监测的几种空气污染物浓度简化成为单一的概念性指数值形式,并分级表征空气污染程度和空气质量状况,适合于表示城市的短期空气质量状况和变化趋势。

3、土壤潜性酸度【参考答案来源】左玉辉第二版《环境学》第三章第二节P112土壤中交换性氢离子、铝离子、羟基铝离子被交换进入溶液后所引起的酸度。

4、辐射逆温【参考答案来源】左玉辉第二版《环境学》第二章第一节P63由于地面辐射冷却而形成的逆温。

在晴朗无云,风速不大的夜间,地面辐射冷却很快,贴近地面的气层冷却最快,较高的气层冷却较慢,因而形成了自地面开始逐渐向上发展的逆温层,即辐射逆温。

5、环境影响评价(EIA)【参考答案来源】左玉辉第二版《环境学》第十六章第一节P503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区域的开发活动(由于土地的利用方式改变等)给环境质量带来的影响进行评价。

6、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参考答案来源】左玉辉第二版《环境学》第一章第二节P27指人类合成的能持久存在于环境中、通过生物食物链(网)累积、并对人类健康造成有害影响的化学物质。

7、水华【参考答案来源】左玉辉第二版《环境学》第一章第二节P27指淡水水体中藻类大量繁殖的一种自然生态现象,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一种特征,主要由于生活及工农业生产中含有大量氮、磷的废污水进入水体后,蓝藻(又叫蓝细菌,包括颤藻、念珠藻、蓝球藻、发菜等)、绿藻、硅藻等大量繁殖后使水体呈现蓝色或绿色的一种现象。

8、生物多样性【参考答案来源】左玉辉第二版《环境学》第八章第二节P251指生物赖以生存的生态复合体,以及各种生态过程中的多样性和变异性的总和,是环境多样性的重要内容之一。

9、噪声评价量L10、L50、L90【参考答案来源】左玉辉第二版《环境学》第五章第一节P156L10-测定时间内,10%的时间超过的噪声级,相当于噪声的峰值。

L50-测定时间内,50%的时间超过的噪声级,相当于噪声的平均值。

L90-测定时间内,90%的时间超过的噪声级,相当于噪声的本底值。

10、固体废物【参考答案来源】左玉辉第二版《环境学》第四章第一节P129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

二、填空题1、按污染源排放形式,水污染的主要来源可分为点污染源和面污染源。

【参考答案来源】左玉辉第二版《环境学》第一章第二节P302、从氧化还原角度看,光化学烟雾的化学性质属于氧化型,而硫酸烟雾的化学性质为还原型。

【参考答案来源】左玉辉第二版《环境学》第二章第二节P683、在环境空气质量(GB3095)中,二氧化氮的环境质量浓度标准限值有三个,分别是:年平均浓度、日平均浓度、小时平均浓度。

【参考答案来源】左玉辉第二版《环境学》第二章第二节P834、两个相邻的噪声源对某一环境敏感点的噪声影响值均为70dB(A),则该点受到的总影响值为 73 dB(A)。

【参考答案来源】左玉辉第二版《环境学》第五章第一节P155计算步骤:Leq=L1+3=70+3=73dB(A)5、水的二元循环包括水的自然循环和水的社会循环。

【参考答案来源】左玉辉第二版《环境学》第一章第一节P136、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一般鱼类保护区及游泳区应执行Ⅲ类水质标准。

【参考答案来源】左玉辉第二版《环境学》第一章第三节P417、水资源对人类社会和环境的功能体现在三个方面,分别是生活用水、生产用水和生态用水。

【参考答案来源】左玉辉第二版《环境学》第一章第一节P118、污染物生物吸收途径主要包括3种,分别是:消化道、呼吸系统、经过皮肤吸收。

【参考答案来源】孟紫强第二版《环境毒理学基础》第三章第一节P509、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被动转运过程中,不消耗细胞的代谢能量。

其中的简单扩散过程是环境污染物由生物膜的高浓度一侧透过生物膜向低浓度一侧的转运。

【参考答案来源】孟紫强第二版《环境毒理学基础》第二章第一节P910、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核心是指以人为本,六个空间是指经济空间、生态空间、资源空间、环境空间、地理空间和基础设施网络空间。

【参考答案来源】左玉辉第二版《环境学》第十七章第三节P53911、在生态系统的同一条食物链上,高营养级生物以低营养级生物为食物,因而在高营养级生物体内某种污染物逐渐增大的现象称之为生物放大。

【参考答案来源】孟紫强第二版《环境毒理学基础》第三章第一节P4512、半致死浓度(LC50)是指引起一群个体50%死亡所需浓度。

如果A物质的LC50大于B物质的LC50,则一般说明A物质的生物毒性小于B物质的生物毒性。

【参考答案来源】孟紫强第二版《环境毒理学基础》第三章第一节P4513、酸雨是以降水的pH< 5.6 作为判别标准。

【参考答案来源】左玉辉第二版《环境学》第二章第二节P7314、有甲、乙两同学在大学校园内进行昼间噪声现状监测,甲同学测得校园内的昼间噪声为58dB(A),乙同学测得昼间噪声为30dB(A),你认为甲的测定结果是正确的。

【参考答案来源】左玉辉第二版《环境学》第五章第一节P15615、土壤的矿化作用是指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土壤中有机化合物转化为无机化合物过程的总称。

【参考答案来源】左玉辉第二版《环境学》第三章第二节P11316、土壤密度小于土粒密度。

一般自然土壤的土层(从上至下)包括:覆盖层、淋溶层、淀积层和母质层。

【参考答案来源】左玉辉第二版《环境学》第三章第一节P10417、在田间试验中,一位同学分别测定了同一区域的处于生长期的水稻田和小麦田的耕层土壤氧化还原电位,你认为水稻田的氧化还原电位更低。

【参考答案来源】左玉辉第二版《环境学》第二章第二节P6418、大气气溶胶中存在过渡金属离子时,大气中二氧化硫的氧化速率会变大。

【参考答案来源】左玉辉第二版《环境学》第二章第二节P7519、目前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包括酸雨、臭氧层空洞。

区域性的大气污染问题包括酸雨、煤烟型污染、光化学污染。

【参考答案来源】左玉辉第二版《环境学》第二章第二节P64三、简答题1、请解释温室效应?列举5种温室气体?简述全球变暖的危害有哪些方面?为减缓全球变暖可采取哪些对策?世界各国在控制全球变暖的努力中,何谓“清洁发展几种(CDM)”?【参考答案来源】左玉辉第二版《环境学》第七章第二节P228温室效应: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等)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燃烧时产生大量的CO2,即温室气体。

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的吸收性,能强烈地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导致地球温度上升,即温室效应。

温室气体:水汽(H2O)、CO2、N2O、CH4、PFC S、SF6、氟利昂全球变暖的危害:(1)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低地被淹,海岸被冲蚀地表水和地下水盐分增加,影响城市供水。

(2)旅游业受到危害。

(3)对生态环境的影响①使某些脆弱性物种消失②改变植物群落的结构、组成和生物量,使森林生态系统的空间割据发生了变化,同时也造成生物多样性降低。

(4)农业生态系统受到了破坏,温度及由温度引起降水的变化将影响到粮食的产量和作物的分布类型,农业病虫害扩大。

(5)影响人类的健康,温度升高导致发病率、死亡率升高,尤其是疟疾、脑膜炎。

对策:(1)减少使用破坏臭氧层的化学物品,绿色出行(2)植树造林,减少CO2(3)减少使用污染环境的燃料,提倡使用绿色燃料,比如酒精汽油CDM:清洁发展机制,简称CDM(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是《京都议定书》中引入的灵活履约机制之一。

核心内容是允许附件1缔约方(即发达国家)与非附件1(即发展中国家)进行项目级的减排量抵消额的转让与获得,在发展中国家实施温室气体减排项目。

2、结合水环境中无机氮的几种形态,简述氮在水环境中微生物生物转化的过程。

并要求说明其属于好氧还是厌氧过程,其碱度产生与消耗情况。

【参考答案来源】左玉辉第二版《环境学》第七章第二节P228N在水中的形态:分为有机氮与无机氮,无机氮又分为氨氮、硝酸氮、亚硝酸氮。

氮在水环境中微生物生物转化的过程:(1)硝化反应NH4++202 NO3-+2H++H20该反应为好氧反应,消耗碱度。

(2)反硝化反应6NO3-+5CH3OH 5CO2+3N2+7H20+6OH-该反应为厌氧反应,产生碱度。

3、你解释生态用水的用途包括哪些作用?以及生态用水问题在湿润地区和干旱地区的差别?【参考答案来源】左玉辉第二版《环境学》第一章第一节P10(1)功能:①植被建设:植被是组成生态系统生物部分中最基本的成分,是生态系统的主要生产者,植物是景观生态的主体部分。

②保持水土:由于水土保持措施而减少了降雨径流量。

③维持水生生物栖息地所需水量。

④维护河流水沙平衡。

⑤维持陆地水盐平衡。

⑥保护与维护河流生态系统。

⑦调节气候,美化环境。

(2)湿润地区生态用水问题主要为水污染问题,而干旱地区生态用水问题主要为水资源短缺问题。

4、从水体中重金属对生物与人体的毒性危害来看,水体重金属污染的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可适当举例说明?【参考答案来源】左玉辉第二版《环境学》第一章第二节P25①重金属的毒性通常由微量所致。

②重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毒性几乎都通过与有机体的结合而发挥作用,某些重金属可在生物体内转化为毒性更强的有机物。

③重金属不能被生物降解,生物从环境中摄取的重金属可通过食物链发生生物富集、放大,在人体内不断积累造成慢性中毒。

④重金属毒性通常与金属形态有关。

5、简述土壤对污染物的自净机理有哪些?【参考答案来源】左玉辉第二版《环境学》第三章第三节P122(1)物理自净:土壤是多孔介质,进入土壤的污染物可以随土壤水迁移,通过渗滤作用排出土体,某些有机污染物亦可通过挥发、扩散方式进入大气。

物理自净只能使土壤中污染物的浓度降低,而不能使污染物从整个自然界消失。

(2)化学和物理化学自净:土壤中污染物经过吸附、配合、沉淀、氧化还原作用使其浓度降低。

酸碱、氧化还原为主要反应许多重金属在碱性土壤中易沉淀。

土壤黏粒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配位和沉淀过程等,只是改变了重金属离子的形态并降低其有效性,是对重金属离子生物毒性的缓冲性能,污染物并没有真正消失。

(3)生物化学净化:有机污染物在微生物及其酶的作用下,通过生物降解,被分解为简单无机物而消散的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