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2017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1部分核心突破专题6语言文字运用第1讲正确使用成语课件

合集下载

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二部分攻坚决胜专题突破练六语言文字运用

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二部分攻坚决胜专题突破练六语言文字运用

专题突破练六语言文字运用一、(2022·新高考语文模拟,新编)语言文字运用。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大学毕业后先是进入了中铁十七局集团铺架分公司海东项目部办公室工作的关改玉,由于公司刚刚成立,急缺探伤工,转而成为铺架分公司第一批且是唯一的一名女探伤工。

“探伤”就是给钢轨做“B超”。

关改玉回忆说,乘坐火车时经过的钢轨,都要由探伤工背着十几斤重的精密仪器,逐一对钢轨焊接接头处进行质量检测,“揪”出病害,根据损伤情况及时采取措施,确保每个焊点符合标准。

京沪高铁施工时,她要在高架线路上探伤,每天攀爬20多米的高架梯至少3趟;津秦铁路夜间大会战期间,她每天下午五点多上班,次日早上七点多才能下班,高峰时每天连续工作十五六个小时,连续工作了30个晚上,__①__履行“钢轨医生”的神圣使命和重要职责。

北方冬季,__②__,铁路施工中,即便穿上军大衣,戴上棉手套,也会冻得__③__。

由于手套影响探头灵敏度的感知,关改玉索性摘掉手套,脱下棉大衣工作,用细嫩的大拇指和食指拿着探头,一遍遍地检测钢轨焊接处,而无名指和小拇指,则一遍遍地和着机油摩擦在钢轨侧面。

就这样,任凭风像刀子一样穿透薄薄的工作服,双手被刮割出一道道血口子,一任钻心的疼痛不停喧嚣。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答:(示例)①一丝不苟__②寒风凛冽__③瑟瑟发抖【解析】第①空,根据后面的“履行‘钢轨医生’的神圣使命和重要职责”可知,应填入“做事认真细致”之类的成语,所以可填入“一丝不苟”。

一丝不苟: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

第②空,语境是强调“北方冬季”天冷,可填入“寒风凛冽”之类的成语。

寒风凛冽:寒冷得刺骨。

符合北方冬季的特点。

第③空,语境是“即便穿上军大衣,戴上棉手套,也会冻得________”,可填入“瑟瑟发抖”之类的成语。

瑟瑟发抖:指因寒冷或害怕而不停地哆嗦。

符合“冻得”的表现。

2.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课件)第一篇语言文字运用第一章语言基础知识 1正确使用词语(含熟语)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课件)第一篇语言文字运用第一章语言基础知识 1正确使用词语(含熟语)

返回导航
第一章 语言基础知识
研究考情·复习定位 真题精做·把握考向 题型突破·解题建模 考场技法·核心突破 学以致用·考点闯关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波澜壮阔 随波逐流 宵衣旰食 引人入胜 B.波澜壮阔 随遇而安 全力以赴 引人入胜 C.声势浩大 随遇而安 宵衣旰食 娓娓动听 D.声势浩大 随波逐流 全力以赴 娓娓动听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一应俱全 一览无余 易如反掌 东山再起 B.应有尽有 一览无余 轻而易举 再接再厉 C.一应俱全 一目了然 轻而易举 东山再起 D.应有尽有 一目了然 易如反掌 再接再厉
返回导航
第一章 语言基础知识
研究考情·复习定位 真题精做·把握考向 题型突破·解题建模 考场技法·核心突破 学以致用·考点闯关
返回导航
第一章 语言基础知识
研究考情·复习定位 真题精做·把握考向 题型突破·解题建模 考场技法·核心突破 学以致用·考点闯关
⑥央视《中国诗词大会》这个温.文.尔.雅.的节目走红,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节 目中一举夺冠的小姑娘更是成为谈论的焦点。
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④⑤⑥ A 【解析】 本题要关注语境、使用对象、感情色彩等问题。①巧夺天工: 专指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此处使用对象错误;②望尘莫及: 只望见走在前面的人带起的尘土而追赶不上,形容远远落后,此处望文生义;③ 博学审问:广博地学习,详细地求教,使用正确;④充耳不闻:形容不愿听取别 人的意见,使用正确;⑤左支右绌:指力量不足,应付了这一方面,那一方面又 有了问题;⑥温文尔雅:指态度温和,举止文雅,此处形容节目不对。
返回导航
第一章 语言基础知识

2020届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第1板块语言文字运用1题型1连贯教案

2020届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第1板块语言文字运用1题型1连贯教案

题型1 连贯语句的连贯指的是一个语段的各个句子之间,或者是一个复句的各个分句之间,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接得上、扣得紧,意思一贯而下,话题前后统一,合乎逻辑、事理,词句前后照应,搭配得当,脉络清晰,文气顺畅,能够准确、完整地表达一个意思。

连贯题常有以下三种命题形式:补写句子、选用句式和语句排序.其中,补写句子题是高考浙江卷考查的热点.补写句子要注意的两类语段、五类语句一、两类语段(一)论述类语段补写(2019·高考浙江卷)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考古学是利用古人遗迹遗物重建古代历史的学科,尽管先民的物质遗存作为古史研究的直接史料有益于重建古代物质文化的历史,但仅满足于人类物质文化历史的建设,①________________。

理由很简单,人类社会的历史不仅包括物质文化历史,也应包括精神文化的历史,我们不仅要关心古人是如何生活的,②________________。

这意味着真正意义的考古学研究,③________________,同时更要通过这些物质遗存研究先民精神文化的成果。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准确、简明的能力,考查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学科素养.解答本题,需要先了解整个语段的大致意思。

从整体看,语段阐述的中心是重建历史的途径。

第①处,前文说的是利用古人遗迹遗物重建历史的问题,但之后又提到仅靠先民的物质遗存来重建历史的局限性,故可以推测此处应填入“不足以重建一部完整的历史”之类的语句.第②处,前文说的是人类社会的历史包括物质文化历史和精神文化历史,“关心古人是如何生活”属于物质方面,所以此处应该填写“关心他们是如何思想的”之类的语句,注意与前边的关联词“不仅”的对应.第③处,后面说的是要“研究先民精神文化”,根据前文的语境,故可以推断此处应填“揭示先民的物质创造”之类的内容,注意与后面“同时更要……”的句式相对应。

浙江省2017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课件 第一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 专题二

浙江省2017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课件 第一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 专题二

标志着海底资源宝库向中国人敞开了大门。
总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块标题: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增分突破一
增分突破二
答案
(示例一)总标题:中国蛟龙! ②世界第一流 ③蛟龙潜深海
板块标题:①真正中国造 ④探宝四大洋
(示例二)总标题:中国龙,我骄傲!
板块标题:①中国制造大显神威
③蛟龙潜海世界瞩目
②技术性能世界一流
④海底宝库敞开大门
增分突破一
增分突破二
关键词原指一篇文章或一段文字中最重要的词语,一般
标题是新闻的“眼睛”,它提挈全篇,浓缩文意,因此,
新闻标题必须简洁、准确、醒目,即要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 所报道的主要内容,点明其意义并富有吸引力。新闻标题的 主标题旨在揭示消息的主题或重要新闻事实;副标题用以补 充说明情况或指出内容范围,做出内容提要等。试题中通常
要求拟写主标题,有的要求同时拟写主标题和副标题,但单
趋势,简单说就是物体之间相互吸引的作用力。在爱因斯坦
广义相对论的视野里,引力等价于弯曲的时空。而引力波就 是在弯曲的时空这个大背景下,当发生有质量的物体加速运 动导致的扰动时,由此产生的波动如波纹一样向外传播的现 象。
增分突破一

通用版2017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1部分核心突破专题6语言文字运用第4讲图文转换对点规范演练

通用版2017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1部分核心突破专题6语言文字运用第4讲图文转换对点规范演练

第4讲图文转换2.(2016·广东广州模拟)下面是某教师给高三学生列出的学习流程图,请把这个学习过程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0个字。

解析:这是高三学习的流程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开始时要通过自学发现问题,根据具体问题展开讨论或者听课,发现规律,在练习中使用这些规律,然后再次发现问题,再通过之前的流程巩固对规律的掌握。

答案:(示例)高三的学习过程,首先应通过自学发现问题,以问题为引导,展开讨论或听课学习,由此发现规律,并在练习中加以运用,然后再次发现问题,巩固对规律的掌握。

4.阅读下面这幅漫画,请描述画面内容,并揭示其中的寓意。

解析:描述画面时要注意形象和文字两方面的内容,分析寓意时要联系现实,分析画面背后的内涵。

随着“生活水平”的上升,人们渐渐地和“道德标准”远离了,人们一心想着的都是怎样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却把“道德标准”忘却了。

答案:(示例)内容:画面是一个身体被分割为两截的人。

他的上半身身体肥壮、西装笔挺,趾高气扬,双手叉腰,远远地走在前面,衣服上写着“生活水平”四个字;在后面,是正在艰难地爬楼梯的下半身,破破烂烂的裤子上写着“道德标准”四个字。

寓意:漫画揭示了在当今社会,有的人生活水平提高了,但自身的道德修养不能同步的现象。

5.(2016·安徽芜湖质检)下边是某大学志愿者协会推出的青年志愿者代言形象——阿布,“伸出援手、快乐奉献”是他们的志愿情怀。

请结合构图要素说明形象寓意。

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100个字。

解析:分析阿布形象的寓意时,要注意阿布的主要构图要素,如阿布的头的形状、表情、衣着、名字等;还要联系到阿布是青年志愿者代言形象,形象发布者是想通过阿布表达“伸出援手、快乐奉献”的思想。

答案:(示例)①阿布的头部设计成手的形状,寓意着青年志愿者乐于向他人伸出友爱之手,体现了“伸出援手、快乐奉献”的志愿情怀。

②阿布面带微笑,体现了青年志愿者友好、自信的精神面貌。

高考语文复习 第1板块 专题2 语言文字运用主观题 考点1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

高考语文复习 第1板块 专题2 语言文字运用主观题 考点1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

专题二|语言文字运用主观题| 专题导读 |语言文字运用的主观简答题近年来常考常新,变动不居,先后有语句补写、表达得体、图文转换、句式仿写、新闻概括等题型交叉出现。

2019年三套课标卷集中考查的是语句补写和新闻概括。

从备考的角度看,一轮复习要全方位掌握原考纲规定的语言文字运用各知识点和题型,做到以不变应万变,确保万无一失。

考点一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语言表达的“简明”,主要包括“简”和“明”两个方面:简,就是简要,言简意赅,没有多余的词句;明,就是明白,清楚易懂,没有费解的词句,不产生歧义。

语言表达连贯除客观题外,还有以语句的补写为考查形式的主观题。

语言表达的得体一般要分清两种语境,一是内部语境,即文章或话语的上下文,主要表现为要符合文体的特殊格式和语言要求;一是外部语境,注意说话人的身份、场合,主要表现为用语的褒贬、谦敬词语运用的恰当等。

设题角度一语言表达的简明“简明”,就是简要、明白,即用语简洁,表达清晰。

首先考虑“简”:句子里不要有表意作用完全相同的成分;能省略的虚词,就尽量省略;可以指代的内容尽量用指代性词语。

其次要考虑“明”:句子的意思不要晦涩难懂,让人听不明白;句子的意思要确定,不要有歧义。

考查形式一般为文段的修改等。

语言表达简明要做到如下四点:1.围绕中心,抓住要点要做到语言简明,首先每一句话都要围绕既定中心,抓住要点,不要节外生枝。

俗话说“简明扼要”,从表达上说,只有扼住“要”,才能做到简明。

如:将下列句群中的两个“离群句”剔除掉。

(只写被剔除句子的序号)古代讲荔枝的书,包括蔡襄的在内,现在知道的共有十三种,①以记福建所产的为多,尚存八种,记载广东所产的仅存一种。

②唐代对四川荔枝多有记述。

③明代文徵明有《新荔篇》诗,说常熟顾氏种活过荔枝。

④清初陈鼎一谱,则对川、粤、闽三省所产的都有记载。

⑤蔡谱不仅是我国,也是世界的果树志中,著作年代最早的一部。

内容包括荔枝的产地、生态、功用、加工、运销以及有关荔枝的史事,并记载了荔枝的三十二个品种。

高考语文复习 板块4 新高考模式下的语言文字运用 专题1 考题研析 第1讲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96

高考语文复习 板块4 新高考模式下的语言文字运用 专题1 考题研析 第1讲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96

第1讲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突破点一实词、虚词——辨析词义,细察差别一、实词辨析“3角度”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

近几年高考对实词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动词和形容词上,偶尔也会涉及名词。

实词的考查以近义词辨析为主。

要掌握和运用好近义词,关键在于能辨析近义词的意义和用法。

辨析近义词是为了使思想感情表达得更精确,更细腻,语言表达效果更加鲜明生动。

辨析近义词,辨异是重点。

辨异首先要求同。

所谓求同,就是要找到一组近义词共同的基本义,然后在这个共同的基本义之内,辨析其差异。

高考主要考查近义实词的使用与辨析,侧重考查实词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而不是词典中静态的含义。

解答此类题目,可以从以下3个角度入手:1.从意义角度辨析2.从用法角度辨析义程度也重,根据句中“郑重立下誓言”的语境,应选“承诺”。

)(2)风光(“风光”即风景,指一定地域内由山水、花草、树木、建筑物以及某些自然现象形成的可供人观赏的景象,还表现景象对人的积极影响,其使用范围比景象大。

故选“风光”。

)(3)演练(“演示”和“演练”,前者侧重“示”,是个别人做示范给其他人看,而后者侧重“练”,大家共同参加以达到训练的目的。

故本句应选“演练”。

)(4)赡养(“赡养”特指子女对父母在物质上和生活上进行帮助。

“抚养”是爱护并教养,用于父母对子女。

这里应填“赡养”。

)(5)渡过(“渡过”,一般用于空间方面,如江河湖海等,也用于通过困难、难关、危机等抽象概念;“度过”,一般用于时间方面,如青年时代、季节、节日、光阴等。

本句从搭配习惯上应选“渡过”。

)(6)给予[“给予”后面可以直接跟宾语;“给以”后面只说所给的事物(多为抽象事物),不说所接受的人。

这里应填“给予”。

](7)质疑(“质疑”,提出疑问;“置疑”,怀疑,多用于否定式。

根据语境,应选用“质疑”。

)(8)刮目(“侧目”的意思是不敢从正面看,斜着眼睛看,形容畏惧而又愤恨,是贬义词。

高考语文高分技巧二轮复习专题六抢分点二四类鉴赏分析题讲义 Word版含解析.doc

高考语文高分技巧二轮复习专题六抢分点二四类鉴赏分析题讲义 Word版含解析.doc

抢分点二四类鉴赏分析题——情感、形象、语言、技巧突破点一鉴赏诗歌的情感[典例](2017·全国卷Ⅲ)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①白居易一篇长恨有风情②,十首秦吟近正声③。

每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歌行④。

世间富贵应无分,身后文章合有名。

莫怪气粗言语大,新排十五卷诗成。

【注】①元九、李二十:分指作者的朋友元稹、李绅,即诗中的“老元”“短李”。

李绅身材矮小,时称“短李”。

②长恨:指作者的长诗《长恨歌》。

③秦吟:指作者的讽喻组诗《秦中吟》。

正声:雅正的诗篇。

④伏:服气。

请从“戏赠”入手,结合全诗,分析作者表达的情感态度。

(6分)[答题流程] 请在空白处填入你的理解和分析。

第1步:看提示,定基调。

题目要求从“戏赠”入手,“戏赠”的意思是戏谑、赠送给两位老友。

可见诗歌中会有“调侃”意味。

结合注释可知,“老元偷格律”“短李伏歌行”正是这种写法。

第2步:抓意象,挖内涵。

由于这是一首序跋性质的小诗,没有意象,但可以根据诗中写到的人和事分析。

第3步:品词句,悟感情。

“应无分”“合有名”。

按照常理,自己应能“赢得生前身后名”。

一个“应”字,一个“合”字,表明应该,但现实恰恰未能如愿。

“气粗言语大”是对自己前文“海口”的评价,有自嘲之意。

[规范作答]答案:①诗人戏谑友人,夸耀自己,通过诙谐的态度表现出对文学成就的自得;②诗歌并非全是戏言,也透露出一丝对自己现实境况的无奈与自嘲。

[评分细则]能从夸耀自己和无奈自嘲两个角度概括,并结合具体内容略加分析即可。

每点3分。

,【对点训练】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丑奴儿令龚自珍沉思十五年中事,才也纵横,泪也纵横,双负箫心与剑名。

春来没个关心梦,自忏飘零,不信飘零,请看床头金字经[注]。

【注】金字经:指佛经。

下片后三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绪变化?答:答案:“自忏飘零”写出了十五年来词人劳苦奔波,怎奈一事无成,而今想来后悔不已,情绪落寞低沉;“不信”二字,又表达了词人心有不甘、意欲奋发的强烈愿望,情绪顿时昂扬;然而现实无情,挣扎无功,无奈只能通过拜佛诵经求得心安、解脱,情绪归于平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讲
正确使用成语
栏目导航
2年考情回顾
演练
2年考情回顾
考情 总结
成语是每年高考语言文字运用类试题的考查热点,题型一般以四选一的客观题为主。 2015年高考全国卷注重近义成语的辨析应用,2016年高考全国卷三套试题均设置了六 个句子,考查六个成语使用的正误,题目的容量增加了,但难度上面并没有增加。
①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 一项是。
[例](2016·全国卷甲,13),(2016·全国 卷乙,13)。
设问 方式
②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 的一项是。
[例](2015·全国卷Ⅰ,13),(2015·全国 卷Ⅱ,13)。
③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不正确) [例](2016·山东卷,4),(2015·浙江卷, 的一项是。 3)。
④就对后世的影响来说,我们一致认为《封神演义》虽然比不上《西游记》 ,但 和《聊斋志异》是可以并行不悖 的。 .... ⑤在那几年的工作学习中,杨老师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他的教导在我听来如同 空谷足音 ,给我启示,带我走出困惑。 .... ⑥我国绘画史上有一个时期把王石谷等四人奉为圭臬 ,凡是学画,都以他们为 .... 宗,有的甚至照摹照搬。 A.①②④ C.②⑤⑥ B.①③⑤ D.③④⑥
备考策略
• 1.对于词语使用、病句辨析等基础知识考点的复习,可从 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 (1)加强练习,每天都应完成一套基础知识小练习,做好错 题小结,进行练习反思。 • (2)运用联想的方法,在比较中记忆、积累,将无序的字词 有序化。 • (3)熟练掌握病句的六种类型,收集各种典型病句,洞察命 题者设置陷阱的方式。 • (4)借助错题小结,反复训练,见多识广,熟能生巧,突破 高分。
①第二展厅的文物如同一部浓缩的史书,举重若轻 地展示了先民们在恶劣的自 .... 然条件下顽强战争、繁衍生息的漫长历史。 ②这部翻译小说虽然是以家庭生活为题材的,却多侧面、多视角地展现出那个 时代光怪陆离 的社会生活画卷。 .... ③毕业后他的同学大都顺理成章地走上了音乐创作之路,而他却改换门庭 ,另 .... 有所爱,一头扎进中国古代文化研究中。
• 2.对于衔接、图文转换等语言运用题的复习,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 (1)掌握常见题型及解题要领,收集近年来出 现的语用新题型,预测题型变化的趋势。 • (2)精选语用典型题目,加大易错题型的练习 力度,在练习中总结方法,提高能力。 • (3)多积累优美词句,以应对各种题型的考查, 有备无患。
第一部分
核心专题突破
专题六 语言文字运用
2017考纲精解
高频考点
• • • • •
高考对语言文字运用的要求如下: 正确、熟练、有效地使用语言文字。 1.识记 A (1)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2)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 • • •
2.表达应用 E (1)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2)辨析并修改病句 (3)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扩展语句,压缩 语段 • (4)正确使用常用的修辞手法 • (5)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 生动 • (6)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审 题 要 点
①审清题干是选“正确”还是“不正确” 的一项,是辨析正误,还是近义成语辨 析。 ②把握语境,根据语境去判断成语使用 的正误。
解 ①审准题意。 题 ②速读全句,把握语境。 要 素 ③巧用排除法,避生就熟,以熟带生。
真题解题示范
1.(2016· 全国卷乙)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答案] C • [解析] 成语使用的易误点是:①感情色彩的 误用;②望文生义;③适用对象弄错;④双 重含义的成语使用不当;⑤语境或逻辑错误。 复习过程中要注意多积累,注意从整体上把 握成语的含义,注意区分形似神异的成语, 注意成语的感情色彩,注意有双重含义的成 语。
• ①举重若轻:举起重东西就像举轻物那样容易,比喻能轻松 愉快地胜任繁重的工作或处理困难的事务。“展示……历史” 并不是繁重的工作、困难的事务,用于此处不合语境。②光 怪陆离:形容形态奇怪,色彩繁杂,也形容事物离奇多变。 可以用来修饰“社会生活画卷”。使用正确。③改换门庭: 改变门第出身,提高社会地位;投靠新的主人或势力,以图 维持、发展。从句子意思来看,只是改换工作方向,用于此 处不合语境。④并行不悖:指同时进行,互不抵触。从句意 来看,是说《封神演义》比得上《聊斋志异》,用于此处属 望文生义。⑤空谷足音:在空荡的山谷里听到了人的脚步声, 比喻极难得的音信、言论或事物等。句中用来形容“他的教 导”,使用正确。⑥奉为圭臬:把某些事物、言论信奉为依 据的准则和法度。使用正确。
• [答案] C • [解析] 本题考查近义词语的辨析。辨析近义成语可以从语 意侧重点、语意对象、感情色彩、意义轻重、语法结构、关 键语素等方面去考虑。“老谋深算”指周密的筹划、深远的 打算,形容人办事精明老练,①句中用来形容“经验丰富” 的主教练,符合语境。“深思熟虑”指深入细致地考虑,侧 重形容人思考得深入、时间久,符合②句“经过几天”的语 境。“深谋远虑”指周密地计划,往长远里考虑,符合③句 “早在上个世纪末”就提出“战略措施”的语境。
• 2.(2015·全国卷Ⅰ)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 当的一组是( ) • ①这正是经验丰富的主教练在战术安排上的________之处: 下半场比赛中想方设法消耗对方主力队员的体力,终于扭转 劣势,赢得比赛。 • ②经过几天的________,又和病人家属作了充分沟通,吴医 生最终否定了治疗小组提出的保守治疗方案,决定尽快为病 人进行肺部手术。 • ③早在上个世纪末,当地决策者就________,提出了从单一 的小农业向大农业转移的战略措施,于是一个个生态经济园 区应运而生。 • A.老谋深算 深谋远虑 深思熟虑 • B.深思熟虑 老谋深算 深谋远虑 • C.老谋深算 深思熟虑 深谋远虑 • D.深谋远虑 深思熟虑 老谋深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