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思维模式课程大纲

合集下载

教学大纲:互联网思维

教学大纲:互联网思维

《互联网思维》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教学目标总体目标:在本课程的学习中,学生应对互联网思维的概念和基本理论知识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对互联网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有一定的了解。

能够结合相关案例,理解和掌握互联网在传统产业中的成熟运用,并能运用所形成的互联网思维分析生活学习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政治素养、文化素养、职业素养和创新创业精神的新时期青年人才,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掌握经济学、金融学、营销管理等相关领域知识,能够在企事业单位从事互联网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课程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准确理解以用户思维、简约思维、迭代思维、社会化思维、大数据思维、平台思维、“互联网+”思维以及移动互联网思维为基础的互联网思维。

能够对新时期的互联网行业环境有一个清晰、全面的认识,锻炼学生对于六大思维模式的基本应用,掌握互联网行业的相关理论知识。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互联网思维,掌握互联网发展的相关理论知识,能够利用互联网思维针对具体案例提出自己的创新观点,就互联网相关的应用问题可以利用所形成的互联网思维进行分析思考。

3.素质目标:面对学习生活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利用学科所形成的互联网思维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并提出改善学习方法的相应对策。

面对学习生活过程中出现的困难,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并提出改善学习方法的相应对策。

能够跟踪互联网在商业经济领域的最新发展,不断更新知识结构、跟进学习,提升职业素养,适应互联网行业及相关职业发展。

在新时期可以通过所形成的互联网思维发现创业新机遇并制作创业计划。

三、教学学时分配《互联网思维与创业》课程教学学时分配表四、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第一章互联网思维与创新【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学习,让学生了解互联网和电子技术的发展,对互联网时代背景有一个明晰的认知,理解互联网在商业、医疗等领域的价值,掌握互联网的概念及它在商务上的营销价值。

大学计算机--计算思维的视角教学大纲

大学计算机--计算思维的视角教学大纲

大学计算机--计算思维的视角教学大纲“大学计算机—计算思维的视角”是高等学校计算机公共教学核心课程,是大学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课程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计算思维为主线进行课程内容设置,其教学目标是:全面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思维能力,传授计算机科学基础知识,为各学科学生计算机相关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最终提高学生的计算机问题求解能力和计算机应用水平。

课程大纲课程简介课程定位与教学目标课程主要内容第一章绪论第1节信息社会与信息素养第2节人类思维与逻辑学第3节计算科学与计算思维单元作业单元测验第二章计算与计算机第1节计算工具及其发展第2节数的表示与存储第3节字符数据与字符编码第4节计算机硬件系统第5节计算机软件系统第6节计算机的启动与运行第7节计算机的应用单元测验单元作业第三章问题求解与算法第1节问题与问题求解第2节算法及其复杂性第3节算法设计与分类第4节搜索问题与查找算法第5节排序问题及排序算法第6节网络搜索问题单元测验单元作业第四章数据与数据结构第1节数、数据与数据结构第2节线性结构第3节树形结构第4节图结构第5节数据结构应用举例单元测验单元作业第五章计算机程序第1节计算机程序概述第2节C/C++程序设计语言基础第3节C/C++程序语句第4节函数第5节类与对象第6节数据存储与管理第7节Web应用单元作业单元测验第六章计算机网络第1节计算机网络技术第2节互联网第3节网络服务第4节网络信息安全第5节互联网应用单元测验单元作业参考资料[1] 郝兴伟编著,大学计算机--计算思维的视角(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2] 夏征农,陈至立. 辞海(第六版),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3] 杨长福. 现代逻辑导引,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4] 张效祥.计算机科学技术百科全书(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课程大纲《问题分析与解决——创新思维工作坊》

课程大纲《问题分析与解决——创新思维工作坊》

问题分析与解决——创新思维工作坊课程背景:互联网浪潮之下,无人超市、无人银行、无人机蜂涌而至,AI智能持续颠覆着人们的认知。

全年无休的机器,持续、高效的生产力自然无人可以企及,在这场工业革命的人机博弈之中,什么才是人类不可替代的核心竞争力?问题分析与解决的创新能力。

既是商务人士必备的核心技能,也越来越成为企业经营、创新转型、跨界商业模式不可或缺的核心竞争力。

如何捕获商业先机,在市场环境的强烈风暴下逆袭为行业巨头?如何规避经营风险,激活组织内部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能力,赋活人才高效生产力?创新人才和创新组织的孵化,将会引领您和企业冲破如上囧境,转而在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脱颖而出!本课程始于《麦肯锡问题与解决技巧》,融入了克里斯坦森的哲科思维和斯坦福大学Design Thinking(设计思维)的创新理念,设计了“问题原型-本质界定-脑力激荡-创意方案-行为测试”五步解决问题的流程。

透过本质探究的追根溯源找到经营管理的核心问题,通过“脑力激荡”催生学员多维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视角,沉浸于Design Thinking(设计思维)的探索乐趣及创意方案中,更能“多面镜”跳出课程和案例研讨本身、创新复盘思考的脉胳及结构。

通过突破思维惯性、系统分析思维脉胳、多维度分析问题、可视化创新复盘等,把问题分析与解决的创新能力融会贯通地应用在产品研发、商业模式创新、项目创意管理、营销管理及活动策划等工作场景,让思维更变通、工作更高效、创新更便捷!课程收益:●激发创意,突破思维惯性:发散性激发自由畅想与联想,结合“多角度思考”训练,让大脑更有创意;●系统思维,可视化风暴:用思维工具将复杂的信息系统性呈现,既能看到全局及细节,也能看到趋势与方向,更能在留白处衍生更多创新的想法;●创新复盘,拓展思维边界: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和实战演练,认知、重构并拓展思维边界●分析解决,提升创新能力:最简单有效的模型+流程工具,有效提升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推进组织关键问题的解决(商业模式创新、产品研发、创新项目、营销管理等等)课程时间:2天,6小时/天课程对象:中基层管理者、项目管理、研发部、产品部、高潜员工、培训师课程特色:沉浸式体验+多面镜超体+案例剖析+人格测试+以赛代教+实操风暴课程大纲导入:哲科思维引言:我说的可能都是错的——混沌大学李善友思考:这句话背后的逻辑是什么?第一讲:问题原型——Empathise(同理心)一、以终为始,明确核心问题1. 问题——定义、本质2. 问题的三大类型类型一:恢复原状型类型二:防范潜在型类型三:追求理想型3. 问题的优先级1)优先顺序矩阵——紧急性、重要性2)问题的解决目标案例分析:解决事实症状评估匹配度:问题VS目标VS症状研讨:问题和症状哪个更重要?为什么?分析工具:矩阵图、六顶思考帽案例推演:角色扮演——同理心体会核心痛点二、事实分解,掌握症状原因1. 重塑问题1)问题分解——核心问题、分支问题、可落实问题2)目标分解——重要性、大小、远近3)症状分解——紧急性、覆盖性、相关性2. 分解原则——MECE原则1)不重复/相互排他性2)不遗漏/集合网罗性3. 结构性分解1)因素分析法——事实、数据2)6W3H分析法——What、Where、Which、When、Who、Why、How、How much、How many 3)差异分析法——差异性、标杆学习、同体比对、异体比对研讨:分解的关键是什么?为什么?分析工具:因素分析、6W3H、差异分析案例:招商银行——标杆分析示例第二讲:本质界定——Define(定义)一、追根溯源,锁定因果关系1. 再塑问题、目标、症状1)因式分解——定位关联性、逻辑性2)预判——因果关系、相关关系、其他关系2. 因果关系三要件要件一:因素与结果有关联性要件二:因素发生在结果之前要件三:没有其他干扰因素3. 区分关系审视所有相关要素1)断定——因果关系、非因果关系2)补充——因果连锁、干扰因素研讨:反复确认问题、目标、症状,意义何在?分析工具:因式分解、关系要件案例分析:京东——客服投诉率高的问题分解二、双向挖掘,推导逻辑关系1. 问题类型与解决目标——问题不同,终点不同2. 解决途径及步骤1)由下而上法2)由上而下法案例分析:谁动了我的硬盘3. 逻辑关系——演绎、归纳、因果、条件充分性案例:风险管理全貌二、情境分析,预见理想问题1. 理想问题——定义、定位2. 制作脚本三步骤步骤一:掌握环境因素的结构掌握各类风险的重要度:风险矩阵a以因果关系锁定b以相关性锁定c以因子分解锁定d以因子统合锁定步骤二:制作环境脚本——损益表步骤三:检视逻辑——三要素、后设认知、九追问、反复验证、对方立场3. 行动计划四要素要素一:设定期限要素二:罗列必要条件要素三:掌握必备的技术或知识要素四:制定实施计划4. 可行性分析——(P)SCQA1)P:主角2)S:稳定的状态描述3)C:颠覆现状、发现问题4)Q:列出待完成的课题5)A:回答研讨:反复确认问题、目标、症状,意义何在?分析工具:甘特图、PERT图、SCQA、问题认知坐标轴、逻辑三要素案例:巴尔丹的制药困境/组织分析中的7S第三讲:替代方案——Ideate(头脑风暴)一、脑力激荡,探求解决之道1. 场域——积极、欢乐、能量磁场2. 四原则——激发“头脑风暴”原则一:自由畅想原则二:尽可能保证数量原则三:不批评不打断原则四:互相滋养启发3. “头脑风暴”五步走——澄清议题、明确规则、自由发言、归纳确认、澄清激发4. 点投法五大步一步:分配投票点二步:告知投票标准三步:一个想法上只投一票四步:看过所有想法后再投票五步:有影响力的人最后投票二、举一反三,超越思维局限1. 水平思考1)切换视角技巧——多样分解、关系倒置、仿物类推、转换焦点2)“藕”生创意a“放空”游戏训练b关注兴趣事物c跨度“嫁接”d破局联想2. “广深高速”——突破思维惯性1)把握本质2)透过形式看原理3)切换应用研讨:脑力激荡的原则有什么意义?为什么创意工具:随机词汇表、创意地图、思维导图、吉尔伯特工程模型案例产出:小组课题技控方案第四讲:创意方案——Prototype(原型制作)一、脑力激荡,探求解决之道1. 创意借用——美第奇效应1)突破联想壁垒2)逆反假设3)随机组合4)捕捉交叉点2. 借用跳板,滋生创意1)“YES,AND”思维2)差异利益——互惠为赢3)跳板法——细化、优化、替代、联想3. 第三选择1)本质——把饼做大的艺术2)绕过立场,获取价值二、团队共创,激发创意浪潮1. 团队共创——十步走一步:描述问题二步:发散思考三步:卡片示范四步:小组聚焦五步:集体解读六步:同类整理七步:团队列名八步:二次风暴九步:投票排序十步:总结复盘2. 分投法六大步3. 2*2决策矩阵的步骤一步:确定两大影响因素二步:设计矩阵模型三步:讨论并确定不同象限四步:制定行动计划研讨:团队冲突,最为合适的处理机制?创意工具:创意地图、风暴指北针、决策矩阵案例产出:小组课题共识方案、差异利益地图及策略第五讲:行为动作——Test(测试)一、风险评估,验证环境脚本1. 可行性评估——四问一问:能否解决问题?二问:有什么制约条件?三问:有什么期望条件?四问:有什么负面影响?2. 代入环境脚本——验证风险度、评估风险偏好3. 可行性分析报告——矩阵调研表+风险评估报告二、行动计划,定期复盘骄正1.制定计划——三控1)控全局——甘特图/行动矩阵图2)控重点——实施明细表3)控风险——应急机制和措施2.督导计划——指标+监控3.复盘反思1)复盘计划——即时反应迭代2)复盘文化——激活动力及产出答疑:课程反思——有什么后视问题?创意工具:甘特图、手绘图、风险矩阵案例产出:小组课题行动计划及复盘计划。

《数字化思维》课纲

《数字化思维》课纲

《数字化思维》课纲以下是一个可能的《数字化思维》课纲:一、课程简介1. 课程目标:介绍数字化思维的概念和重要性,帮助学生培养数字化思维能力。

2. 适合人群:对数字化领域感兴趣的人群。

二、课程大纲1. 数字化思维的基础- 什么是数字化思维- 数字化思维的重要性和应用场景2. 数据驱动决策- 如何理解和分析数据- 利用数据进行决策的方法和技巧3. 创新与敏捷性- 创新思维和方法在数字化时代的应用- 敏捷开发和项目管理4. 用户体验与设计思维- 用户需求和体验的重要性- 设计思维的方法和应用5. 数字化战略与转型- 制定数字化战略的关键因素- 组织数字化转型的挑战和解决方案6. 新兴技术与趋势- 介绍当前数字化领域的新兴技术和趋势7. 实践案例与项目- 分析实际案例,学习成功的数字化实践- 学生可以参与实际项目,应用所学知识三、教学方法1. 课堂讲解:通过讲解和演示来传授数字化思维的核心概念和方法。

2.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帮助学生理解数字化思维在实际情境中的应用。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互动和思想碰撞。

4. 实践项目:学生将参与实际项目,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课程评估1. 作业和项目:学生将完成作业和项目,展示对数字化思维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考试:通过考试检验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

五、结语通过《数字化思维》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数字化思维的核心概念和方法,并能够将其应用于实际场景中,提升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

以上课纲仅供参考,你可以根据具体需求和教学目标进行调整。

人教版信息技术必修一教学大纲

人教版信息技术必修一教学大纲

人教版信息技术必修一教学大纲教学大纲概述:《人教版信息技术必修一》教学大纲作为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依据,旨在全面指导信息技术教学的内容、目标和教学要求。

本教学大纲紧密配合教材编写,以学科核心素养为主线,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目标,注重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思维方式的培养,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和应用。

教学大纲设置:《人教版信息技术必修一》教学大纲共分为五个模块,分别是基础操作与网络、信息处理、计算机系统、专题应用和互联网与信息安全。

通过这五个模块的教学与学习,学生将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并能够应用到实际生活和学习中。

具体教学内容:基础操作与网络模块:主要包括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操作系统的安装与管理、网络的基本原理和应用等。

通过这一模块的学习,学生将了解计算机的基本使用方法,以及网络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巧。

信息处理模块:主要包括文字处理、电子表格和展示文档的制作与处理。

通过学习这一模块,学生将获得文字处理、电子表格和展示文档制作的基本技能,能够运用这些工具进行信息的录入、处理和展示。

计算机系统模块:主要包括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计算机软件的分类与使用等。

通过学习这一模块,学生将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组成,能够分辨各种计算机软件的特点和功能,并能够进行常见软件的安装与卸载。

专题应用模块:主要包括多媒体技术、网页制作、图像处理和动画制作等。

通过学习这一模块,学生将学会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网页制作,能够进行简单的图像和动画处理。

互联网与信息安全模块:主要包括互联网的使用与应用、网络安全与信息安全等。

通过学习这一模块,学生将了解互联网的基本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及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的基本知识和防护方法。

教学要求与评价:教学大纲对学生的要求主要包括自主学习能力、实践应用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并通过课堂及作业的评价来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

小学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课程大纲2024年更新

小学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课程大纲2024年更新

小学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课程大纲2024年更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普及,现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了适应这一变化,小学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课程大纲在2024年进行了更新。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些更新内容,以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门课程。

一、课程目标与核心素养2024年的小学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课程大纲旨在帮助学生掌握与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相关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的信息素养和创新思维能力。

具体目标包括:1. 理解和运用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计算机操作和网络应用的基本技能;3. 培养信息搜索、评价和利用信息的能力;4. 培养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5. 培养信息安全和网络素养。

二、课程内容更新2024年的小学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课程大纲对课程内容进行了更新和调整,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主要更新内容包括:1. 互联网应用:学生将学习如何使用互联网搜索信息、使用电子邮件、进行在线沟通和合作等。

2. 数据处理和信息管理:学生将学习如何使用电子表格和数据库管理数据,运用图表和图形进行数据可视化等。

3. 多媒体应用:学生将学习如何使用多媒体工具进行影音编辑和制作,创作和分享多媒体作品等。

4. 编程和计算思维:学生将学习基本的编程概念和逻辑思维,培养问题解决和创新能力。

5. 信息安全和网络素养:学生将学习如何保护个人隐私、遵守网络规则和法律,以及应对网络安全问题等。

三、教学方法与评估方式为了更好地实现课程目标,小学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课程将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

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例如课堂讲授、案例研究、小组合作等。

评估方式可以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等。

四、师资培训与资源支持为了确保小学教师能够有效地教授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课程,教育部门将提供师资培训和资源支持。

教师可以参加培训课程,学习最新的教学方法和资源利用技巧。

同时,学校也将配备必要的设备和软件,以支持教师的教学工作。

“互联网+”运营创新课程大纲

“互联网+”运营创新课程大纲

“互联网+”运营创新课程大纲《互联网+》运营创新课程大纲第一章课程背景与目的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了当代社会的核心驱动力之一。

为了培养适应互联网时代的人才,本课程旨在探讨“互联网+”模式下的运营创新,为学生提供理论和实践的指导,以培养学生具备在互联网领域进行运营创新的能力。

第二章课程概述本章介绍课程的基本信息及学习目标。

包括课程名称、学时安排、学分分配以及课程教学目标等内容。

2.1 课程名称互联网+运营创新2.2 学时安排总学时:36学时理论学时:24学时实践学时:12学时2.3 学分分配总学分:3学分理论学分:2学分实践学分:1学分2.4 课程教学目标2.4.1 理论学习目标了解互联网发展的历程和趋势;掌握互联网运营的基本概念和方法;熟悉互联网+模式下的创新案例和实践经验;了解互联网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和优化原则。

2.4.2 实践教学目标能够运用市场调研方法,分析互联网用户需求;具备撰写互联网运营计划的能力;掌握营销推广策略和工具;能够运用数据分析工具,进行数据驱动的运营决策;具备互联网项目管理和协作能力。

第三章课程内容安排本章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介绍理论学习内容,第二部分介绍实践学习内容。

3.1 理论学习内容3.1.1 互联网发展概述- 互联网的定义和特点- 互联网发展的历程和趋势3.1.2 互联网运营基础- 互联网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原则- 用户体验和界面设计- 用户数据收集和分析3.1.3 互联网+运营模式- 互联网+的概念和应用领域- 互联网+运营模式案例解析- 创新创业与互联网+3.1.4 互联网营销推广- 互联网市场调研方法- 互联网品牌建设和推广策略- 社交媒体营销和口碑传播3.2 实践学习内容3.2.1 互联网运营计划撰写- 市场调研报告的编写- 互联网运营计划的编写要点- 运营计划的实施与监控3.2.2 数据驱动的运营决策- 数据收集和分析工具的使用- 运营数据指标的分析与解读- 数据驱动下的运营决策案例3.2.3 互联网项目管理与协作- 项目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团队协作与沟通- 互联网项目管理案例解析第四章考核方式与评价标准本章介绍该课程的考核方式,以及相应的评价标准。

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教学大纲

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教学大纲

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
1.课程性质与定位:
该课程属于高等院校经济学专业的专业课程,是一门以互联网商业模
式创新为课程目标的课程。

2.课程的目的:
(1)通过系统教学、实践活动和课堂讨论,学习在互联网时代下开
展商业模式创新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
(2)通过学习本课程,让学生掌握创新型商业模式开展创新的知识,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创新型商业模式的实践技能;
(3)帮助学生了解创新型商业模式的建立与管理的基本原则,学习
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实践的方法和流程,学习把握创新型商业模式的有效
方法和技能。

3.课程内容
(1)第一章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现状
1)简单介绍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及其重要性;
2)介绍目前国内外的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情况;
3)介绍互联网商业模式的优势和发展趋势。

(2)第二章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原理
1)介绍创新型商业模式的基本概念、定义和优势;
2)介绍商业模式创新的理论和实践技能;
3)介绍现代商业模式创新的原则与分析方法。

(3)第三章互联网商业模式实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概念及案例讲授,时间占比60%
针对概念性知识、行动方法进行引导与讲解。
概念讲授+研讨总结+具体行动指南=行为改变+绩效提升
课程大纲
《互联网思维模式简介》(上)上午课程部分 组建团队
小组破冰,团队搭建
互联网思维的起源
第三次产业革命—互联网正在改变这个世界 互联网思维的起源 最初的互联网思维之路探究 哪些传统行业引领了“互联网思维”?
行北京分行、平安保险、中意人寿保险、中国农业银行北京分行、中国人保集
团多地分公司、汇丰银行、宝马北方区市场部全国工商联特约培训讲师 首都师范大学研究生职场导师 北京邮电大学职场辅导师 专注与研究互联网思维、互联网金融营销策略、演讲、表达、沟通、性格分析、 团队构建类课程 授课多年来,服务过的客户包括华为北京分公司、去哪网、OPPO电子商务部、 渤海石油研究院、糯米网、大众点评北京分公司、中国银行北京分行、建设银
互联网思维解剖
互联网思维的内在本质 哪些企业成功的运用了互联网思维?他们是怎样用的? 互联网思维改变了什么? 互联网思维带来了什么?
课程大纲
《互联网思维模式简介》(下)下午课程部分 互联网思维模式分析
互联网思维的九大思维模式剖析 案例研讨

行动转化工作坊
本行业可供转化的方面 如何用互联网思维改造你所在的行业?
互联网思维模式培训方案
培训目标
了解互联网时代成功的商业思维模式; 了解诸多成功互联网思维案例及其背后成因; 能够结合本行业挖掘互联网+模式; 通过工作坊模式将互联网思维模式融汇于本行业中,贯穿营销、产品、
客户服务等环节。
课程设计原则
工作坊式讨论型学习,时间占比约40%
案例学习、小组讨论将融入每一个课程环节,大量的研讨将 加深学员印象,完成知识输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