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二单元 6 望天门山(语文S版)

合集下载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课文6 古诗三首:望天门山|语文S版 (共17张PPT)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课文6 古诗三首:望天门山|语文S版 (共17张PPT)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8/8/2019
登飞来峰
宋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8/8/2019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
白银盘里一青螺。8Fra bibliotek8/2019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实践研究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培养天小门学/生中阅断读/能楚力江的开实,践研究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培养天小门学/生中阅断读/能楚力江的开实,践研究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山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似银河落九天。
8/8/2019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
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伟大的 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 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他性格豪迈,热爱祖国山河, 游踪遍及南北各地,写出大量赞美
培养小学生名阅山读大川能的力壮丽的诗实篇。践他研的诗究,既
豪迈奔放,又清新飘逸,而且想象 丰富,意境奇妙,语言轻快,人们 称他为“诗仙”。
他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 《行路难》、《蜀道难》、《将进 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 等多首。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培养天小门学中生断阅读楚能江力开的,实践研究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山
(唐)李白

(部审)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二单元 6 古诗三首 望天门山》优质课课件_18

(部审)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二单元  6 古诗三首  望天门山》优质课课件_18
公元755年至763年,唐朝经历了安 史之乱,从此唐朝由盛到衰。
江畔独步寻花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杜甫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zhǔ)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重帘不卷香留久, 古砚微凹聚墨多。
——陆游
黛玉说:这种诗你千万不要学, 学这样的诗你就不会作诗了。
你应该读李白、杜甫、王摩诘 (王维)、陶渊明的诗,每一 家读几十首,得了了解之后, 你就会懂得作诗了。
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李白
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
乾元二年(公元759年)春天,李白 因永王李琳案,被皇帝发配流放夜郎。 在李白取道四川赴贬地的途中,行至 白帝城时,忽然接到皇帝赦免的诏书, 李白惊喜交加,立即放舟东下江陵。 所以这首诗的题目也叫《下江陵》。 此诗书写了作者当时喜悦畅快的心情。
此诗写于公元(767)
这是五十六岁的老诗人在极端困窘的情况下写成 的。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 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杜甫本入严武幕府, 依托严武。不久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靠,只好 离开经营了五六年的成都草堂,买舟南下。本想 直达夔门,却因病魔缠身,在云安待了几个月后 才到夔州。如不是当地都督的照顾,他也不可能 在此一住就是三个年头。而就在这三年里,他的 生活依然很困苦,身体也非常不好。一天他独自 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临眺,百感交集。 望中所见,激起意中所触;萧瑟的秋江景色,引发 了他身世飘零的感慨,渗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

小学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6 古诗三首,望天门山》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比赛课面试试讲课件

小学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6 古诗三首,望天门山》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比赛课面试试讲课件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中断:从中间断开。 至此回:到这里回旋。
红色的字 是什么意 思呢?
现在,你的眼前仿佛浮现出 什么画面?
你仿佛听到了什么?
波涛声音
诗意:浩荡的长江水把天门山从中断 开分成了两座山,碧绿的长江水流到这 儿突然转读和悟。 • 2、抓关键词理解诗描绘的景象 • 3、想象画面,感情朗读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聪明的你找找看诗中写了哪些景物?
碧水 青山 白帆 红日
出: 突出。
相对出:相对着突出来。
(“出”表示的是动作,在这里,天门山虽然 不会动,但作者想象力非常丰富,他认为天门 山有情,为迎接远方的来客,它屹立江边,开 门侯客 。这是哪种修辞手法呢?)
日来边: 从日出的方向驶来。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诗文小结
请展开想象的翅膀
用自己的话写《望天门山》 并配上插图
谢谢
----
李 白
自读要求:
带着问题,读准字音,读通句 子,读出节奏,初步感受诗中 描写的美景
课文朗读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学习要求:
1、 默读古诗,借助书本注释和 工具书理解诗意 (也可以选择诗中的 一句理解),用笔写下自己的收获 和疑问。(同桌同学可以相互讨论)
小学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 《6 古诗三首,望天门山》 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比赛课面试试讲课件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 号青莲居士, 绵州昌隆人。 李白诗歌散失不少,至今尚存900多首,内 容丰富多彩,被后人誉为——诗仙。
天一景梁经致前安二时主李 门首色山过勃去民十间义白 山流吸时安勃洞的五都诗是 》传引,徽地庭雄岁是人一 。千住被省乘湖心的在,位 古了眼当船游壮时漫他非 的,前涂顺览志候游的常 诗于雄县江,离就中一伟 是奇的东接开怀度生大 写秀东下着了着过大的 《下美、,又家济的部浪 望了的西在兴乡世。分漫

小学语文古诗《望天门山》PPT教学课件 图文17页

小学语文古诗《望天门山》PPT教学课件  图文17页

注释
tiān mén zhōng duàn chǔ jiāng kāi
天门中断楚江开
天门山:位于安徽省和县与芜湖市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 江南的叫东梁山。两山隔江相对,形同天设的门户,所以叫天门山。 中断:江水从中间隔断两山。 楚江:即长江。因为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以叫楚江。 开:劈开,断开。Biblioteka 学习生字d-uàn-duàn
音序 偏旁 结构 笔画
d 斤 左右 11画
组词:断裂、断水、判断 造句:这是一道判断题。
学习生字
ch-ǔ-chǔ
音序 偏旁 结构 笔画
ch 木 上下 13画
组词:楚国、痛楚、清楚 造句: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
学习生字
g-ū-gū
音序 偏旁 结构 笔画
g 子 左右 8画
赏析
这首诗写了碧水青山,白帆红日,交映成一幅色彩绚丽的画面。但这画面 不是静止的,而是流动的。随着诗人行舟,山断江开,东流水回,青山相 对迎出,孤帆日边驶来,景色由远及近再及远地展开。诗中用了六个动词 “断、开、流、回、出、来”,山水景物呈现出跃跃欲出的动态,描绘了 天门山一带的雄奇阔远。一、二句写出了天门山水雄奇险峻不可阻遏的气 势,给人惊心动魄之感;三、四句写足也写活了浑阔茫远的水势。
赏析
《望天门山》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于开元十三年(725)赴江东途中行至天门山时所创作 的一首七绝。 此诗描写了诗人舟行江中顺流而下远望天门山的情景:前两句用铺叙的方法,描写天门 山的雄奇壮观和江水浩荡奔流的气势;后两句描绘出从两岸青山夹缝中望过去的远景。 全诗通过对天门山景象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作者初出巴蜀时乐观 豪迈的感情,展示了作者自由洒脱、无拘无束的精神风貌。作品意境开阔,气象雄伟, 动静虚实,相映成趣,并能化静为动,化动为静,给人一种新鲜的意趣。

小学语文《望天门山》PPT课件

小学语文《望天门山》PPT课件
“天门”一词可 看出天门山很
( 高、险 )。


中断:

从中间断开

开:
断开,劈开


楚江:

长江
问:第1句描写的景物:
(山)断 (水)开
问:首句体现的是谁的气势
水的气势
问题: 天门的“中断”和楚江的“开”
有什么联系?
分析: 浩荡东流的楚江冲破天门奔腾而去,天门两
山本来是一个整体,阻挡着汹涌的江流。由于 楚江怒涛的冲击,才撞开了“天门”,使它中 断而成为两座山(东梁山和西梁山)。
把整首诗连起来讲 一讲它的诗意!
用自己的话来描述一下 (碧)水: (青)山: (白)帆: (红)日:
小资料袋:
1、2句的诗意:天门山被长江从 中断开,碧绿的江水奔腾东流,到 这儿突然转了个弯,向北流去。
3、4句的诗意:两岸的青山相互 对峙一只小船从太阳升起的地方悠 悠驶来。
聪明的你找找看诗中写了哪些景物?
孤帆一片日边来
gū fān
孤帆
单独:孤独;孤单 幼年失去父母:孤儿 古代帝王的自称:孤王
利用风力使船前进的布篷:帆船
多音字
zhōng:中国;中华;

中间;中断 .
zhòng:中奖;中举; 中计;中毒.
断开
楚江
孤帆
duàn kāi
chǔ jiāng
gū fān
古 诗 诵 读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诗中用词精准 开、回、出、来 写出了四个壮丽的画面
“天门中断楚江开”: 借山势写出水的汹涌 一个“开”字,仿佛让人看到了滔滔江水呼 啸而来,听到了江水拍击山石的怒吼声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课文6 古诗三首:望天门山|语文S版 (共13张PPT)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课文6 古诗三首:望天门山|语文S版 (共13张PPT)


根据注释,讨论句意



天门:指点天门山。

中断:从中间割断。

至此回:到这里回旋。





译文:天门山从中间割断,是因为奔腾的长江水从这

里通过,清清的江水奔腾东流,在这里被峭壁阻隔而 回旋激荡。
至 此

根据注释,讨论句意
两 岸


两岸青山:分别指东梁山和西梁山。

出:突出,出现。

日边来:指孤舟从天水相接处的远
名句赏析: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这两句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上句写望中所见天门两山的雄姿, 下句则点醒“望”的立脚点和表现诗人的淋漓兴会。诗人并不是站 在岸上的某一个地方遥望天门山,他“望”的立脚点便是从“日边 来”的“一片孤帆”。读这首诗的人大都赞赏“两岸青山相对出” 的“出”字,因为它使本来静止不动的山带上了动态美,但却很少 去考虑诗人何以有“相对出”的感受。如果是站在岸上某个固定的 立脚点“望天门山”,那大概只会产生“两岸青山相对立”的静态 感。反之,舟行江上,顺流而下,望着远处的天门两山扑进眼帘, 显现出愈来愈清晰的身姿时,“两岸青山相对出”的感受就非常突 出了。“出”字不但逼真地表现了在舟行过程中“望天门山”时天 门山特有的姿态,而且寓含了舟中人的新鲜喜悦之感。夹江对峙的 天门山,似乎正迎面向自己走来




译文:两岸的青山相对耸立巍峨险峻,一叶孤舟

从天地之间飞速飘来。




通过刚才的小组讨论,请同学们回答一下,为什 么说下面的词语用的妙?
中断: 形象地写出两山峭拔相对的险峻 点明了山与水的关系,而且描绘出山势中断、江水至此浩荡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课文6 古诗三首:望天门山|语文S版 (共34张PPT)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课文6 古诗三首:望天门山|语文S版 (共34张PPT)

李 白 的 画 像
1.天门山:在安徽省和县与涂县 西南的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 梁山,在江南的叫东凉山两山隔 江相对,形同门户,所以叫天门 山。 2.楚江:即长江。古代长江中游 地带属楚国,所以叫楚江。
查一查:
1、望---2、开---3、至---4、此---5、回---6、孤---7、帆----
想一想:体会断、开、 回动词的意境!
1、断、开这两个动词 描绘出江水的声势浩大。
2、回字写出了江水 回旋湍流而激荡,气势 不可阻挡。
聪明的你找找看诗中写了哪些景物?
碧水 青山 白帆 红日
从这些景物中,你能看出李白 大概是在什么时候“望”天门 山的呀?
是在早上或者是傍晚。“红日”
那么现在假设你坐在船上穿过天 门山,沿着楚江顺流而下,你看 到沿江的风景,你会说……
1、望----看,往远处看。 2、开----断开。 3、至----到。 4、此----这里。 5、回----回旋。 6、孤----单独。 7、帆----船。
欢 迎 进 入 诗 句 赏 析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红色的字是
什么意思呢?
中断:从中间断开。 至此回:①回(回旋)由于两山夹峙,汹涌
初步感知这首诗给你 的印象:这首诗描 写了雄伟的 长江,有一
种豪放之情融入其中, 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
1.作者笔下的天门山有什么特 点?聪明的你知道吗? 2.谁能够说说这首诗里描绘了 多少种事物?
李白(701~762), 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绵州昌隆人。李白诗歌散失不少,
今尚存900多首,内容丰富多采, 被后人誉为—诗仙。
高兴、激动、 自豪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3、“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 边来。”这两句是一个不可分割的 整体。上句写望中所见天门两山的 雄姿,下句则点醒“望”的立脚点 和表现诗人的淋漓兴会。诗人并不 是站在岸上的某一个地方遥望天门 山,他“望”的立脚点便是从“日 边来”的“一片孤帆”。

(部审)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二单元 6 古诗三首 望天门山》优质课课件_6

(部审)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二单元  6 古诗三首  望天门山》优质课课件_6

天门山因自然奇观天门洞而得名,因天门洞而蜚声世
界,被人们誉为“湘西第一神山”、“武陵之魂”和“张 家界之魂”。天门山古称云梦山,又名玉屏山,伟岸挺拔, 其天际线之美,堪为山的典型,置身其中,宛如置身仙境。 天门山周围云雾缭绕,景色雄奇壮丽。
让我们一齐把这首诗留在心底吧! 背《天门山》
作业:搜集两首写名山的诗,积累下来。
唐玄宗开元13年,25岁的 李白第一次离开家乡,怀着济 世安民的雄心壮志,又带着对 未来前途的忐忑之心。当他乘 舟顺江而东,途经天门山,天 门山就像大门一样敞开,让他 的眼前豁然开朗。于是,他挥 毫写下了这首《望天门山》。
听完老师的介绍,你觉得 诗人当时是怎样的一种心境呢?
喜悦
天刻我们联系这两句来探讨探讨诗人李白是在 哪儿望天门山?
好一个“出”字啊,让我们觉得这两岸的山象在比高矮。读―― 好一个“出”字啊,让我们明白了诗人的船是由远及近,这两岸的山就好像张开手臂在迎接他。读―― 好一个“出”字啊,尽显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卓越的文采。读――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迥出江山上,双峰自相对。 岸映松色寒,石分浪花碎。 参差远天际,缥缈晴霞外。 落日舟去遥,回首沉青霭。
天门山铭 梁山博望,关扃 jiōng楚滨。 夹据洪流,实为吴津。两坐错 落,如鲸张鳞。惟海有若,惟 川有神。牛渚zhǔ怪物,目围车 轮。光射岛屿,气凌星辰。卷 沙扬涛,溺马杀人。国泰呈瑞, 时讹返珍。开则九江纳锡,闭 则五岳飞尘。天险之地,无德 匪亲。
你们都去过哪些山?
诗仙 游侠
你知道他的哪些诗句呢?
天门山
自读古诗两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望天门山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领悟 诗意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两岸青山的美景相继出现, 一叶孤舟悠悠地从日边而来。
杜 甫
笔 落 诗惊 成风 泣雨 鬼 神
李 白
推敲 字词
请同学们默默地再读这首 诗,拿出笔一边读一边品, 推敲推敲李白这首《望天门 山》用字之绝妙吧!
推敲 字词

推敲 字词

想象 画面
天门\中断\楚江开,
《望天门山》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S版 五年级上册第六课
诗 游 仙 李 侠 白
望 天 门 李 山 白
洛阳市涧西区东方第三小学 张怡
学习要求:
读出 节奏
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3节奏

学习要求:
找一找,画一画
学习要求:
领悟 诗意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长江犹如巨斧劈开天门雄峰, 碧绿江水东流到此回旋澎湃。
你仿佛看到了…… 你听到了…… 你想到了什么……
推敲 字词

转折 回旋
想象画面
想象 画面
你仿佛看到了…… 你听到了……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推敲 字词
两岸/青山/相对出,

思考:为什么用“相对出” 而不用“相对立”?
读出 感情

学习要求:
诗 游 仙 李 侠 白
朗读 拓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