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智障儿童的游戏
智障儿童注意力训练游戏

1.戴帽子这是一个配对游戏,家长把家里的各种空塑料瓶的瓶身与瓶盖放成两堆,让宝宝来配对,给瓶子“戴上合适的帽子”。
瓶盖的大小要区分明显,让宝宝在动手操作中加强观察的注意度,同时还能锻炼小手的肌肉。
当然如果孩子拧盖子太困难时,我们可以先要求孩子把盖子扣上。
2.合作画家长可以与宝宝合作进行“美术创作”。
家长用深色粗笔画单线条图画,其中留些简单直线用浅色粗笔画,让宝宝用深色粗笔在浅色线条上描摹,合作完成一幅图画。
等宝宝掌握后,可以将描摹改为临摹,由横线条、竖线条等简单的线条图开始,逐渐增加难度。
3.传悄悄话2岁大的孩子对悄悄话特别着迷,当他们自己能说悄悄话时,他们会很自豪。
说悄悄话能有效的帮助宝宝集中注意力,同时还有助于宝宝学着调节声调。
具体方法灵活多样,比如我们先小声地告诉孩子一句话:冰箱里有西瓜与苹果,没有饮料。
然后让孩子用悄悄话的形式告诉另外的家人,事后再检查正确率,根据结果来改变悄悄话的内容与长短,从易到难逐渐提高游戏的难度。
4 接数游戏准备:数字卡片。
游戏时,家长出示1-10的数字卡片,孩子看后逐一读出数字。
首先了解数字的排列,并加深其印象。
接着提出要求,家长说出几个数,孩子接着往下数与家长一样多的数,例如:家长数1、2、3,孩子数4、5、6;家长数6、7,孩子接下去数8、9。
孩子会玩后可让孩子先数,家长接数。
如拼图、找不同、比长短等都很不错.如拼图、找不同、比长短等都很不错可以让孩子排球,或串珠子、或数秒针等等。
丢手绢小时候总玩呵呵最佳答案小游戏训练注意力★玩扑克。
可锻炼注意力高度集中与快速反应能力。
取三张不同的牌(去掉花牌),随意排列于桌上,如从左到右依次是梅花2,黑桃3,方块5、选取一张要记住的牌,如梅花2,让她盯住这张牌,然后把三张牌倒扣在桌上,由家长随意更换三张牌的位置,然后,让她报出梅花2在哪儿。
如她说猜对了,就胜,两人轮换做游戏。
随着能力的提高,家长可以增加难度,如增加牌的数量,变换牌的位置的次数与提高变换牌位置的速度。
智障儿童观察力训练游戏

表演买水果的游戏,学生按老师事先安排好的内容,既拿了水果,有拿了蔬菜。
表演结束后,提问其他同学,他的篮子里有什么?这些都是水果吗?有哪几个不是水果,它们又是什么呢?让学生一一讲清,在这一过程中,首先要求学生细心观察,其次要把买水果的直观过程用抽象的语言表述出来,而且还要求学生具有水果、蔬菜这两种不同的概念,只有这样,才能把表演中出现的错误找出来。
在这一游戏中,直观和语言紧密结合,共同完成了思维过程,促进了思维的发展。
训练题目(1)图形的个数家长让孩子看下图,并让孩子数出图中“□”的个数,看他用的时间和正确率。
注: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发展情况调整图形的数量,以适合孩子的发展需要。
(2 )颜色辨别题型一:积木分类家长首先准备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积木若干。
把这些积木摆在孩子面前,让他们把相同颜色的积木放在一起。
题型二:图片观察让孩子观察各种图片,他们注意图片各部分颜色的变化,也可以让孩子比较图片的差异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可以适应讲述颜色变化所代表的意义。
6岁以下儿童观察力及想象力训练(2011-03-18 15:58:36)转载分类:育儿标签:育儿准备:橙子、水果刀、白纸、彩笔。
一定要让孩子以玩的感觉来完成这个训练。
1. 让小孩闭上眼睛,全身放松,什么都不想;2. 腹式呼吸3次,呼气的时候收起小腹,吸气的时候鼓起小腹;小狐狸就是这样呼吸的;3. 恢复正常呼吸,想象自己越变越小,像豆粒、像沙粒,最后变成了非常小的小人(或者很小的小猫、小狗之类的);4. 然后钻入橙子中,看看橙子里面是什么样子。
如果看到了,让孩子把看到的画在白纸上。
最后切开橙子,进行比较。
5. 还可以让孩子告诉我们,小人呆在橙子的哪个地方,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并进行鼓励。
如:你说的太棒了,真有意思。
用以上的方法,可以让孩子想像进入各种地方,如:进入父母的身体里,从哪里进入,看到了什么,然后画下来等。
训练宝宝观察力举报回复引用漩儿妈妈于 2011-04-09 17:58:18发表楼主10粒糖果放在宝宝面前,宝宝一颗一颗地数,成功地数到10。
和智障儿童互动的游戏

和智障儿童互动的游戏【篇一:和智障儿童互动的游戏】【篇二:和智障儿童互动的游戏】沉睡的守门人游戏目的:培养小朋友对小动物的爱心,并养成轻举轻放、减少噪声的良好习惯。
游戏过程:1.主持人蒙上眼睛,坐在房间门口,作为守门人,房间里放着各种捕猎来的野生动物(玩具)。
2.要求小孩子设法悄悄地越过守门人,到房间里去解救这些无辜的野生动物。
如果弄出声响,给守门人逮着就算输了。
3.为了给小孩子以成就感,游戏开始时,守门人可以装着没听见动静的样子,待小孩子抢救出几种动物以后,再稍稍显示出已经听到一点动静的样子,以此来培养小孩子轻举轻放的好习惯。
我是谁?游戏目的:小孩子对动物有着与生俱来的认同感和同情心。
动物是最能引起小孩子关注和最便于交流的自然环境要素。
这个游戏可以帮助小孩子加深对身边常见动物的影响,进一步强化他们对动物的情感,初步形成保护野生动物的环境意识。
同时还能发展小孩子的动作、语言和认知能力。
游戏准备:1.在带小孩子参观动物园或通过看电视录像,初步掌握一些珍惜动物的基本知识的基础上,主持人制作好分别绘(贴)有大熊猫、长臂猿、恐龙、华南虎、丹顶鹤等珍惜动物的卡片。
3.和小孩子一起学一学这些动物的动作特征。
游戏过程:将卡片打乱,让小朋友随机抽出一张卡片,贴在主持人背后(不要让主持人看到卡片上的动物),主持人就变成了这种动物。
主持人向小朋友提出一些与动物的基本特征相关的问题,如我在地上跑吗?我爱吃竹子吗?等,通过小朋友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来判断我是什么动物。
告诉小朋友,回答主持人的问题只能用是和不是,不能有其他任何提示,直到主持人猜对了为止。
然后主持人与小朋友再交换角色继续游戏。
游戏变化:如果小朋友太小,做这个游戏的时候可以减少动物卡片的数量,介绍动物时可以只抓住最主要的一、二个特征即可。
还可以将游戏改造成亲子双方模仿某一动物的动作,学一学它的叫声,然后让对方猜一猜我是谁。
你听到什么啦?游戏目的:让小朋友感知声音环境,学会欣赏来自大自然的天籁之声(交响乐),体验噪声给人们带来的危害,学会安静地行动,进而培养小朋友的认知能力、语言能力、动作能力、行为能力和关心他人的良好品质。
儿童智力残疾游戏教案大班

儿童智力残疾游戏教案大班教案标题:儿童智力残疾游戏教案(大班)教学目标:1. 了解儿童智力残疾的特点和需求。
2. 培养儿童智力残疾学生的社交能力和自理能力。
3. 通过游戏提升儿童智力残疾学生的认知和运动能力。
教学准备:1. 游戏道具:球、绳子、音乐播放器等。
2. 教学环境:宽敞、安全、无障碍的教室或室外空间。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向学生介绍今天的活动主题,即智力残疾游戏。
2.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游戏经验,让他们分享自己最喜欢的游戏,并鼓励其他学生提问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一:合作传球游戏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站成一个圆形。
2. 给每个小组一只球,并告诉他们要通过传球的方式将球传递给下一个人。
3. 强调合作和团队精神,鼓励学生互相帮助和支持。
4. 根据学生的能力和需求,可以适当调整球的大小和传球的距离。
活动二:绳子游戏1. 将学生分成两队,每队站在一条绳子的两端。
2. 向学生解释游戏规则:两队要通过拉绳子的方式争夺胜利,胜利的条件可以是将对方队伍拖到指定位置或将绳子拉到一方的一侧。
3. 强调团队合作和沟通的重要性,鼓励学生互相协作,制定策略。
活动三:音乐游戏1. 播放快节奏的音乐,要求学生根据音乐的节奏做出相应的动作,如跳跃、摇头、摆手等。
2. 引导学生跟随音乐的节奏,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并表达自己的感受。
3. 根据学生的能力和需求,可以适当调整音乐的节奏和动作的难度。
总结:1. 回顾今天的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收获。
2. 强调每个学生的进步和努力,鼓励他们相信自己的能力。
3. 提醒学生游戏的乐趣和重要性,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参与各种游戏活动。
补充说明: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能力和需求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辅导。
2. 教师可以与学生的家长和专业人士合作,共同制定个别化的教育计划,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幼儿园智障儿童教案大全

幼儿园智障儿童教案大全教案标题:幼儿园智障儿童教案大全教案概述:针对幼儿园智障儿童的教学,需要根据他们的个体差异和特殊需求制定专门的教案。
本教案大全将提供一系列针对智障儿童的教学建议和指导,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促进这些孩子全面发展。
教案一:认知培养目标: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帮助智障儿童发展认知能力。
活动1:颜色识别游戏步骤:1. 准备不同颜色的纸条,小球等材料。
2. 向儿童展示一个纸条,让他们尽可能多地说出这个颜色的名称。
3. 然后,让孩子尝试用纸条将相同颜色的小球包住。
活动2:大小比较步骤:1. 拿出两个不同大小的玩具,让儿童比较它们的大小。
2. 问孩子哪一个更大,哪一个更小,并要求他们给出理由。
3. 在日常活动中,提供更多的大小比较机会,如比较物品的大小、收集大小不同的物品等。
教案二:社交技能培养目标:帮助智障儿童建立社交技能,提升与他人的交流与合作能力。
活动1:角色扮演步骤:1. 选择一些常见的社交场景,如打招呼、分享玩具等。
2. 让孩子们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模拟实际场景。
3. 引导他们在扮演的过程中学会表达自己的意愿,并倾听他人的观点。
活动2:团队合作游戏步骤:1. 将孩子们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集体游戏。
2. 游戏中设置一些规则和目标,鼓励孩子们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3. 游戏结束后,引导他们回顾合作时的困难和成功,鼓励他们分享感受并互相赞扬。
教案三:动手能力培养目标:通过各类动手活动,提升智障儿童的动手能力和操作技巧。
活动1:握笔练习步骤:1. 给孩子们提供适合他们手部大小的握笔工具,如粉笔、彩色笔等。
2. 引导他们在纸上进行不同形状的描绘,如画圆圈、画线等。
3. 鼓励他们自由发挥,尽量保持稳定的握笔姿势。
活动2:剪纸艺术步骤:1. 给孩子们提供安全剪刀和彩色纸。
2. 教授基本的剪纸技巧,如剪直线、剪曲线等。
3. 提供不同形状的纸板和模板,让孩子们尝试剪出自己喜欢的图案,并展示给其他人看。
残疾儿童户外亲子游戏教案

残疾儿童户外亲子游戏教案一、教案背景。
残疾儿童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他们需要更多的关爱和支持。
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往往面临着很多困难和挑战,包括身体上的障碍、心理上的压力等。
因此,为了帮助残疾儿童更好地融入社会,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户外亲子游戏成为了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
通过户外亲子游戏,不仅可以增进亲子关系,还可以促进残疾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教案目标。
1. 帮助残疾儿童更好地融入社会,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2. 增进亲子关系,促进亲子沟通和互动。
3. 促进残疾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
三、教案内容。
1. 游戏一,跳绳比赛。
跳绳是一种简单而有趣的户外游戏,对于残疾儿童来说,可以选择使用辅助器具或者进行简化。
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跳绳比赛,通过比赛的方式激发孩子的兴趣,增强亲子关系。
2. 游戏二,捉迷藏。
捉迷藏是一种经典的户外游戏,可以增强孩子的运动能力和观察力。
对于残疾儿童来说,可以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进行简化,比如在一个相对较小的区域内进行捉迷藏游戏。
3. 游戏三,拔河比赛。
拔河比赛是一种需要团队合作的游戏,可以增强孩子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
对于残疾儿童来说,可以选择使用辅助器具或者进行简化,让他们也能参与到游戏中来。
4. 游戏四,植物识别。
在户外进行植物识别游戏,可以增加孩子对自然的认识,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好奇心。
家长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在户外寻找各种植物,并进行识别和讨论。
5. 游戏五,拾荒比赛。
拾荒比赛是一种环保意识的游戏,可以让孩子从小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
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在户外进行拾荒比赛,比赛谁能收集到更多的垃圾,从而增强孩子的环保意识。
四、教案实施方法。
1. 在选择游戏时,要根据残疾儿童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调整和简化,让他们也能够参与到游戏中来。
2. 在游戏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孩子,鼓励他们进行积极的互动和参与,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3. 在游戏结束后,要及时给予孩子积极的肯定和鼓励,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适合智障儿童的游戏

适合智障儿童的游戏1.沉睡的守门人游戏目的:培养小朋友对小动物的爱心,并养成轻举轻放、减少噪声的良好习惯。
游戏过程:* 主持人蒙上眼睛,坐在房间门口,作为“守门人”,房间里放着各种捕猎来的“野生动物”(玩具)。
* 要求小孩子设法悄悄地越过“守门人”,到房间里去解救这些无辜的“野生动物”。
如果弄出声响,给“守门人”逮着就算输了。
* 为了给小孩子以成就感,游戏开始时,“守门人”可以装着没听见动静的样子,待小孩子“抢救”出几种动物以后,再稍稍显示出已经听到一点动静的样子,以此来培养小孩子轻举轻放的好习惯。
2.我是谁?游戏目的:小孩子对动物有着与生俱来的认同感和同情心。
动物是最能引起小孩子关注和最便于交流的自然环境要素。
这个游戏可以帮助小孩子加深对身边常见动物的影响,进一步强化他们对动物的情感,初步形成保护野生动物的环境意识。
同时还能发展小孩子的动作、语言和认知能力。
游戏准备:* 在带小孩子参观动物园或通过看电视录像,初步掌握一些珍惜动物的基本知识的基础上,主持人制作好分别绘(贴)有大熊猫、长臂猿、恐龙、华南虎、丹顶鹤等珍惜动物的卡片。
* 与小孩子一起在卡片上认识这些动物的形态特征、运动特征和生活习性。
在帮助小孩子了解这些动物的基本特征的同时,告诉小孩子,这些可爱的动物有的已经灭绝了(如恐龙),有的已经很少很少了。
* 和小孩子一起学一学这些动物的动作特征。
游戏过程:将卡片打乱,让小朋友随机抽出一张卡片,贴在主持人背后(不要让主持人看到卡片上的动物),主持人就“变”成了这种动物。
主持人向小朋友提出一些与动物的基本特征相关的问题,如“我在地上跑吗?”“我爱吃竹子吗?”等,通过小朋友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来判断“我”是什么动物。
告诉小朋友,回答主持人的问题只能用“是”和“不是”,不能有其他任何提示,直到主持人猜对了为止。
然后主持人与小朋友再交换角色继续游戏。
游戏变化:如果小朋友太小,做这个游戏的时候可以减少动物卡片的数量,介绍动物时可以只抓住最主要的一、二个特征即可。
特殊儿童游戏教案二:让游戏成为他们的朋友

我们生活中有很多特殊的孩子,他们或许有智力障碍,或者身体上有一些不便之处,但是这些孩子同样渴望和其他孩子一样拥有快乐和欢乐的童年。
由于他们的特殊情况,许多游戏似乎对他们而言是不可达到的。
如何让这样的孩子也能够享受游戏的乐趣呢?下面我将介绍一种特殊儿童游戏教案二:让游戏成为他们的朋友。
一、游戏介绍1.游戏名称:绘画游戏2.游戏对象:包括智力障碍儿童、行动不便儿童等特殊儿童。
3.游戏规则:该游戏可以通过普通的纸笔或者电脑软件完成,老师或者家长负责在纸上或电脑上画出一个简单的图案,例如水果、小动物、车辆等,孩子使用绘画笔或者电脑画板在规定时间内对图案进行涂色。
4.游戏目的:通过这个游戏,孩子们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力,同时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注意力。
游戏同时也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沟通和互动,增强他们的自信和社交能力。
二、游戏实施1.游戏前准备:准备一些不同等级的游戏图案,涉及到各种主题,以保证孩子们在社交互动中不会感到单调和无趣。
同时,准备好适合孩子们使用的绘画工具和绘画纸。
2.游戏操作:老师或者家长提前选择好简单的图案,具体要求可以根据孩子们的实际情况来制定。
在孩子开始涂色前,先对他们进行操作指导,例如:如何使用涂色笔、如何上色等等。
告知孩子涂色的时间,让孩子们集中注意力进行涂色。
在涂色过程中,可以适当地提供鼓励和帮助,以此增强孩子的信心和情感体验。
3.游戏结果:在规定时间结束后,老师或家长对孩子们的画作进行评判,通过给予奖励或鼓励,增加孩子们参与游戏和互动的积极性。
值得一提的是,不论孩子们的画作品质如何,老师或家长都应该给予他们十分的肯定和支持,让他们在游戏中得到更多欢乐和自信。
三、游戏效果这个游戏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在游戏中,孩子们可以得到更好的体验和情感体验,同时增强他们的社交互动和语言交流能力。
孩子们通过自己所画的图片,展现了自己的才华和想象力,也得到了其他孩子的支持和肯定。
与此同时,这个游戏还可以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增强他们的注意力和专注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适合智障儿童的游戏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适合智障儿童的游戏
时间:2011-05-30 09:40来源:网络作者:闫淑华点击:359次
沉睡的守门人游戏目的:培养小朋友对小动物的爱心,并养成轻举轻放、减少噪声的良好习惯。
游戏过程: * 主持人蒙上眼睛,坐在房间门口,作为守门人,房间里放着各种捕猎来的野生动物(玩具)。
* 要求小孩子设法悄悄地越过守门人,到房间里去解救这些无辜的野生动物
沉睡的守门人
游戏目的:培养小朋友对小动物的爱心,并养成轻举轻放、减少噪声的良好习惯。
游戏过程:
* 主持人蒙上眼睛,坐在房间门口,作为“守门人”,房间里放着各种捕猎来的“野生动物”(玩具)。
* 要求小孩子设法悄悄地越过“守门人”,到房间里去解救这些无辜的“野生动物”。
如果弄出声响,给“守门人”逮着就算输了。
* 为了给小孩子以成就感,游戏开始时,“守门人”可以装着没听见动静的样子,待小孩子“抢救”出几种动物以后,再稍稍显示出已经听到一点动静的样子,以此来培养小孩子轻举轻放的好习惯。
我是谁
游戏目的:小孩子对动物有着与生俱来的认同感和同情心。
动物是最能引起小孩子关注和最便于交流的自然环境要素。
这个游戏可以帮助小孩子加深对身边常见动物的影响,进一步强化他们对动物的情感,初步形成保护野生动物的环境意识。
同时还能发展小孩子的动作、语言和认知能力。
游戏准备:
* 在带小孩子参观动物园或通过看电视录像,初步掌握一些珍惜动物的基本知识的基础上,主持人制作好分别绘(贴)有大熊猫、长臂猿、恐龙、华南虎、丹顶鹤等珍惜动物的卡片。
* 与小孩子一起在卡片上认识这些动物的形态特征、运动特征和生活习性。
在帮助小孩子了解这些动物的基本特征的同时,告诉小孩子,这些可爱的动物有的已经灭绝了(如恐龙),有的已经很少很少了。
* 和小孩子一起学一学这些动物的动作特征。
游戏过程:
将卡片打乱,让小朋友随机抽出一张卡片,贴在主持人背后(不要让主持人看到卡片上的动物),主持人就“变”成了这种动物。
主持人向小朋友提出一些与动物的基本特征相关的问题,如“我在地上跑吗”“我爱吃竹子吗”等,通过小朋友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来判断“我”是什么动物。
告诉小朋友,回答主持人的问题只能用“是”和“不是”,不能有其他任何提示,直到主持人猜对了为止。
然后主持人与小朋友再交换角色继续游戏。
游戏变化:
如果小朋友太小,做这个游戏的时候可以减少动物卡片的数量,介绍动物时可以只抓住最主要的一、二个特征即可。
还可以将游戏改造成亲子双方模仿某一动物的动作,学一学它的叫声,然后让对方猜一猜“我是谁”。
你听到什么啦
游戏目的:让小朋友感知声音环境,学会欣赏来自大自然的天籁之声(交响乐),体验噪声给人们带来的危害,学会安静地行动,进而培养小朋友的认知能力、语言能力、动作能力、行为能力和关心他人的良好品质。
游戏准备:带领小朋友在环境中体验各种声音,主持人模拟、创设或录音回放各种来自自然界的和人为的声音,让小朋友辨听、比较不同发音体所发出的不同声音。
游戏过程:
* 给小朋友蒙上眼睛,用不同的发音体在不同的地方创设不同的声音,让小朋友说出是什么东西发出的声音,并用手指出声音来自何处。
* 与小朋友探讨“你最喜欢哪种(些)声音”“你最不喜欢哪种(些)声音”“为什么”“我们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避免噪声的产生”
抢凳子
道具凳子。
省略
训练小朋友地反映能力
红绿灯:
道具:红色,黄色,蓝色纸
划定一条可以巡回地交通道路,然小朋友扮车子,一个扮警察,一个扮过路人,主持人手持红黄蓝三色旗子扮红绿灯!
训练小朋友地交通意识
传乒乓球
道具:乒乓球或者球
小朋友相互传递乒乓球
训练小朋友地团体意思和反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