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停车引导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合集下载

基于STM32单片机的智能停车场车位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STM32单片机的智能停车场车位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STM32单片机的智能停车场车位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一、本文概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停车难问题日益凸显,对车位管理系统的智能化、高效化需求愈发迫切。

在此背景下,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STM32单片机的智能停车场车位管理系统设计方案,旨在通过技术创新,实现对停车场车位的智能监控、预约、查询和计费等功能,提高停车场的使用效率,降低管理成本,提升用户体验。

本文首先介绍了智能停车场车位管理系统的研究背景和意义,阐述了现有车位管理系统的不足和STM32单片机在智能车位管理系统中的优势。

接着,详细介绍了基于STM32单片机的智能停车场车位管理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包括系统架构、硬件设计、软件编程等方面。

在系统架构方面,本文采用了模块化设计思想,将系统划分为多个功能模块,便于后期维护和升级。

在硬件设计方面,本文选用了STM32F103C8T6单片机作为核心控制器,搭配超声波传感器、LCD显示屏、网络接口等外设,实现了车位检测、信息显示、网络通信等功能。

在软件编程方面,本文采用了C语言进行编程,实现了对各个功能模块的控制和管理。

本文通过实验验证了基于STM32单片机的智能停车场车位管理系统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准确检测车位状态,实现车位预约、查询和计费等功能,提高了停车场的使用效率和管理水平。

该系统还具有操作简便、稳定可靠、成本低廉等优点,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本文的研究成果对于推动智能停车场车位管理系统的发展和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也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二、系统总体设计在智能停车场车位管理系统的设计中,我们采用了基于STM32单片机的硬件架构,结合先进的软件编程技术,以实现高效、准确、实时的车位管理。

系统总体设计主要包括硬件设计、软件设计以及系统架构设计三个部分。

硬件设计是系统实现的基础。

我们选用了STM32F4系列单片机作为核心处理器,该单片机具有高性能、低功耗、易于编程等优点,能够满足系统对处理速度和功耗的要求。

智能停车场管理系统的研究

智能停车场管理系统的研究
牌;
者提供详尽的报表 , 包括图片。
3系统 结构
系统结构如 图 1 所示 , 主要包括 出入 口管理系统和车位引
导系统 2个部分 ,其 中出入 口管理系统使用远距离 R F I D无线
电射频技术 , 当车辆行驶到停车场入 口时 , 无需停车刷卡 , 读卡
( 2 ) 对拍下 的图像 实时进行 车牌 自动识别 , 并和数 据库里 记 录比对 , 自动判断是 否放行 , 控制道闸横杆 的开启 ; ( 3 ) 车位 自动引导功能 , 车辆入场后 , 车位 引导显示屏指引 车辆最佳停车位置 , 引导车 主快速地找到系统分配的空 车位 ; ( 4 ) 具有 电子不停 车收费功 能 , 即在不需 要司机停 车和其 他收费人员采取任何操作的情况下 , 自动完成收费处理全过程 ; ( 5 ) 电子地 图功能 , 在系统软件 中, 可以直观地显示 整个停
系统。介绍 了系统的基本功 能¥ 总体结构 , 并对 RF I D技术在车位 引导技 术和车牌 自动识别技术进行 了详 细的探讨 。
关键 词 : 智能停车场 ; 识 别; 无 线射 频 识 别 ; 车位 引 导 中图分类号: F 5 7 文 献标 志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0 0 0 — 8 7 7 2 ( 2 0 1 4 ) 1 0 — 0 2 1 0 — 0 2
系统远距离读取 车辆上 R F I D标签上 的信息 ,同时车牌 图像识 别系统通过视 频流抓拍 车辆正 面图像并运用 人工智能技术 从
图片中获取车牌 , 然后 自动进行 对 比, 确保一车一卡 的安全性 ; 系统在各停车场 内部 的路 口设置 了指 引显示屏 , 引导车辆进入 正确车道 , 在指定 车位上 的显 示屏显示 车牌号码 , 引导 车辆停 入预定区域 的指定车位 。

基于Arduino的智能停车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Arduino的智能停车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Arduino的智能停车系统设计与实现智能停车系统是一种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停车效率和管理的系统。

基于Arduino的智能停车系统结合了传感技术、通信技术和控制技术,能够实现车辆的自动停放和管理。

本文将介绍基于Arduino的智能停车系统的设计原理、硬件搭建和软件实现过程。

一、设计原理智能停车系统的设计原理是通过传感器检测车辆的到达和离开,然后控制车位的升降或移动,实现车辆的自动停放和取出。

基于Arduino的智能停车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模块:车位检测模块:通过红外传感器或超声波传感器检测车位是否有车辆停放。

车辆检测模块:通过地感线圈或超声波传感器检测车辆的到达和离开。

控制模块:通过电机或舵机控制车位的升降或移动。

显示模块:通过LCD显示屏或LED灯提示用户当前可用车位情况。

二、硬件搭建基于Arduino的智能停车系统的硬件搭建主要包括Arduino主控板、传感器模块、执行器模块和显示模块。

具体搭建步骤如下:连接传感器模块:将红外传感器或超声波传感器连接到Arduino 主控板,用于检测车位和车辆。

连接执行器模块:将电机或舵机连接到Arduino主控板,用于控制车位的升降或移动。

连接显示模块:将LCD显示屏或LED灯连接到Arduino主控板,用于显示当前可用车位情况。

编写程序:使用Arduino IDE编写程序,实现传感器数据采集、控制执行器和显示信息等功能。

三、软件实现基于Arduino的智能停车系统的软件实现主要包括程序设计和算法优化。

具体实现步骤如下:数据采集:编写程序读取传感器数据,判断车位是否有车辆停放以及车辆的到达和离开情况。

控制执行器:根据传感器数据控制执行器,实现车位的升降或移动。

显示信息:根据传感器数据更新LCD显示屏或LED灯,提示用户当前可用车位情况。

算法优化:优化程序算法,提高系统响应速度和准确性,提升用户体验。

四、总结基于Arduino的智能停车系统通过传感技术、通信技术和控制技术的结合,实现了车辆自动停放和管理。

停车场智能控制系统设计与研究

停车场智能控制系统设计与研究

停车场智能控制系统设计与研究作者:艾江山邓辉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09期摘要:停车场智能控制系统以集成了用户个人信息的非接触式IC卡作为车辆出入停车场的凭证,以先进的图像对比功能实时监控出入场车辆,以稳定的通讯和强大的数据库管理软件管理每一个车辆信息。

该系统将先进的IC卡识别技术和高速的视频图像存储比较相结合,通过计算机的图像处理和自动识别,对车辆进出停车场的收费、保安和管理等进行全方位管理。

关键词:智能管理、智能化管理、车牌自动识别中图分类号:TL503.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绪论随着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我国汽车拥有量急剧增加。

停车场作为交通设施的组成部分,随着交通运输的繁忙和不断发展,人们对其管理的要求也不断提高,都希望管理能够达到方便、快捷以及安全的效果。

停车场的规模各不相同,对其进行管理的模式也有不同之处,管理者需要根据自身的条件,选择应用经济、稳定的管理程序,以免选择了高成本的管理系统。

本论文旨在设计一个简洁、稳定、实用的停车场管理信息系统,希望在容错性、实用性、易操作性等方面具有自己的特色,并且保持一定的可扩展性,以满足不同停车场的信息管理需求。

2.系统需求硬件要求:586以上电脑,64M内存,4.3G以上硬盘,一块视频捕捉卡、一块多串口卡。

软件要求:要求在控制计算机上安装Microsoft Windows98/2000/NT/XP操作系统和Microsoft SQL Server2000数据库软件单机版。

2 停车场智能控制系统设计整个系统主要由控制模块、传感器模块、数码显示模块及报警指示四部分组成,系统框图如图 1 所示。

从图1 可以看出单片机是整个电路的核心,其对外围电路起控制作用,在整个电路中扮演着大脑的角色;传感器是整个电路输入部分,用来收集外部车辆的出入信号,并通过后续电路完成对单片机的信号输入;数码管显示是整个电路的输出部分,其由 8 只共阴极七段数码管显示构成,用来显示单片机对外部车辆信号的统计计数结果;报警指示是利用单片机送来的信号进行提示,当计数溢出时红绿色发光二极管交替点亮且蜂鸣器响起,提示停车场的车位已满。

智能停车场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的开题报告

智能停车场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的开题报告

智能停车场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与意义随着人口的增长和机动车数量的增加,城市交通拥堵越来越严重。

在这种情况下,有效管理停车场的运作成为了保障城市交通秩序和市民交通出行的重要一环。

由于传统的停车管理方式存在着很多弊端,如管理不规范、停车场利用率低等问题,因此研发智能停车场管理系统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难题。

智能停车场管理系统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智能感知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等多种技术手段,对停车场进行智能化管理,具有信息化、智能化、实时化、安全化和高效化等特点,能够提高停车场的车位利用率、提高客户满意度、减少车辆排队等待时间。

因此,研发智能停车场管理系统对于提高城市交通管理的水平,提高停车场管理的效率和客户满意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目标本文旨在对智能停车场管理系统进行分析与设计,主要研究以下几个方面:1.研究智能停车场管理系统的工作原理和信息化特点;2.研究智能停车场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和功能设计,包括系统的基本功能、运营功能、管理员功能、用户功能等;3.研究智能停车场管理系统的系统架构设计,包括数据库、业务逻辑模块、前端界面设计等;4.研究智能停车场管理系统的相关技术实现,包括智能识别、车位监控、支付等技术的实现。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本文将通过分析和设计智能停车场管理系统,从需求分析、系统架构设计、技术实现等多个角度展开,具体内容如下:1.需求分析通过对用户、管理员以及停车场企业的需求进行分析,确定系统的基本功能、运营功能、管理员功能和用户功能。

2.系统架构设计概括系统架构设计是将需求分析结果转化为具体的实现方案,本文中的架构设计主要包括数据库设计、业务逻辑模块设计和前端界面设计三个层次。

3.技术实现本文将主要分析智能停车场管理系统的相关技术实现,包括车牌识别、车位检测、支付系统等。

研究方法主要是通过文献调研、数据收集、模型设计等方法来分析和研究智能停车场管理系统。

对于系统架构设计和技术实现,使用代码编写和实验分析等方法来加以实现和验证。

智能停车场系统设计方案

智能停车场系统设计方案

智能停车场系统设计方案智能停车场系统是一种集成了先进技术的智能化管理系统,它通过各种传感器、摄像头、软件和硬件设备,实现对停车场车辆的实时监控、管理和服务。

本文将针对智能停车场系统的设计方案进行详细阐述,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系统整体架构。

智能停车场系统的整体架构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部分。

硬件方面,系统需要安装车辆识别设备、停车位指示器、摄像头、道闸等设备,以实现对车辆的识别和管理;软件方面,系统需要具备车辆信息管理、停车位管理、收费管理、数据分析等功能模块,以实现对停车场的智能化管理。

二、系统功能模块。

1. 车辆信息管理模块,该模块用于记录车辆的基本信息,包括车牌号、车主信息等,以便后续的识别和管理。

2. 停车位管理模块,该模块用于实时监测停车位的占用情况,通过停车位指示器向车主显示可用停车位的位置,提高停车效率。

3. 收费管理模块,该模块用于对停车场的收费管理,可以实现自动收费或预付费模式,提高停车场的运营效率。

4. 数据分析模块,该模块用于对停车场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包括车流量统计、收入统计等,为停车场的管理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三、系统工作流程。

1. 车辆入场,当车辆进入停车场时,系统通过车辆识别设备自动识别车牌号,并将车辆信息录入系统数据库。

2. 停车位指示,系统通过停车位指示器显示可用停车位的位置,引导车主快速找到停车位。

3. 车辆停放,车辆停放后,系统自动记录停车时间,并在需要时进行收费。

4. 车辆出场,车辆准备离开停车场时,系统通过车辆识别设备自动识别车牌号,进行出场记录并结算费用。

四、系统优势。

1. 提高停车效率,通过停车位指示器和自动识别设备,可以提高停车场的使用效率,减少车辆排队等待的时间。

2. 降低管理成本,智能停车场系统可以实现对停车场的自动化管理,减少人力成本和管理成本。

3. 提升用户体验,通过智能化的管理和服务,可以提升用户停车的便利性和体验感,增加用户满意度。

智能立体车库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及模拟应用

智能立体车库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及模拟应用

智能立体车库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及模拟应用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加快,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汽车数量也随之快速增加。

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停车难的问题。

传统的地面停车场和平面停车位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停车需求。

立体车库作为一种新型的停车解决方案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应用,而智能立体车库的自动控制系统更是将其应用推向了新的高度。

1. 背景介绍立体车库是指通过多层车库构造,将车辆停放于垂直方向的停车系统。

它以其占地面积小、停车位多、停车效率高等特点,成为了解决市区停车难问题的有效途径。

而智能立体车库则通过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了停车、取车全自动化,大大提高了停车效率,减少了人力资源消耗,为停车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2. 智能立体车库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智能立体车库的自动控制系统设计是整个立体车库系统中的关键部分。

它需要根据立体车库的结构和停车位布局,设计合理的控制方案和算法,以确保车辆的安全、稳定的停放和取车过程。

该系统应具有智能化的特点,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自主调整停车位的分配和取车的路径规划,提高停车效率,减少取车时间。

3. 模拟应用为了验证智能立体车库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效果,可以进行模拟应用。

通过建立立体车库的数学模型,考虑车辆进出、停放位置、车位分配等因素,对设计的自动控制系统进行仿真测试。

模拟应用可以通过不同的场景和参数设置,评估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使其更加贴合实际应用需求。

总结智能立体车库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及模拟应用是当前立体车库领域的热门研究方向。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模拟测试,可以不断改进自动控制系统的性能,提高立体车库的停车效率和安全性。

随着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立体车库自动控制系统也将不断得到完善和创新,为解决停车难问题提供更加可靠的解决方案。

个人观点在我看来,智能立体车库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及模拟应用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和前景广阔的研究领域。

它不仅可以为城市停车问题提供解决方案,也可以推动智能化技术在停车领域的应用和发展。

智能停车诱导系统的设计应用研究

智能停车诱导系统的设计应用研究
于 城 市 C D地 区 , 有 效 地 缓 解 城 市 拥 堵 状 况 和 道 路 占 用 , B 可
3 智 能停 车诱 导 系 统 的 设 计 应 用
智 能 停 车诱 导 系 统 设 计 主 要 包 括 三 部 分 : 能 停 车 诱 导 智 标志板设计和智能诱导传输发布系统和运行管理方案 .
随 着 我 国 经 济 的 持 续 高 速 增 长 , 市 中小 汽 车 数 量 以 每 城 年 两位 数 的 速 度 迅 速 增 长 , 市 C D地 区 的 大 型 公 建 设 施 城 B 的 建 成 运 营 必 将 吸 引 大 量 的交 通 出行 , 将 导 致 对停 车 需 求 这
车 诱 导 系 统 , 提 高 停 车 设 施 利 用 率 , 解 交 通 拥 堵 都 起 到 对 缓 了积极的作用 . 海市 更是 为推进停 车诱导 系统 的建设 , 上 对 上 海 市 公 共 停 车信 息 平 台 终 端 采 集 系 统 由 政 府 买 单 为 市 中 心 区 停 车 场进 行 免 费 安 装 . 计 市 中 心 城 区 约 7 % 的 停 车 预 0 场 的 停 车信 息 已 纳 入 到 市 公 用 信 息 联 网 平 台 . 时 , 海 市 同 上 已建 立 上 海市 公共 停 车 服 务 网 和 上 海 市 公 共 停 车服 务 热 线 ,
2 国 内外 研 究 状 况
德 国 科 隆 自从 18 96年 起 停 车诱 导 系 统 开 始 操 作 实 施 , 19 98年作 为 停 车 诱 导 系 统 的延 伸 , 置 了 新 型 的具 有 艺 术 性 装 的 展示 技 术 的标 志 牌 , 且 在 贸易 展 览 中 心 附 近 建 了 一 座 多 而 功 能控 制 中心 , 个 系 统 的 运作 由市 政府 交 通 管 理 中心 管 理 . 整 18 年 1 , 98 0月 日本 东 京 引 入 停 车 诱 导 系 统 , 括 2 包 5个 信 息 牌 , 】 座 停 车 设 施 提 供服 务 . 9 为 2 1 8年 , 于 互 联 网 的停 车 信 9 基 息 系统 开始 运 行 , 0 2 0年 1 月 , 过 手 机 也 可 以进 入 该 系 统 . O 2 通 通 过 引入 该 系 统 , 峰 停 车 时段 的 等侯 时 间 降 低 了 6 % . 高 2 国 内 已在 北 京 、 波 、 州 、 海 等 地 建 立 了 多 个 智 能 停 宁 杭 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能停车引导系统的设计与研究摘要: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停车问题逐渐显现。

本设计针对停车场引导技术进行研究,分析其原理。

然后使用红外传感器作为车位检测装置;使用A T89系列单片机作为停车场住控制器,控制引导显示;使用无线串行通信作为通信信道;使用个人计算机作为停车场显示界面;最后实现拥有“智能引导”功能的模拟停车场。

关键词:无线传输;单片机;车位检测;显示程序1 绪论1.1 引言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汽车市场的繁荣引发了停车难题。

据统计,“全国机动车与停车位之比例约为3:1①”。

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这一比例则更高,停车场建设已成为城市发展所面临的大问题。

根据我国机动车数量与停车位之比,以及国外发达国家停车产业的发展来看,停车难问题催生出了一个巨大的智能停车场管理设备市场。

新型的车位引导系统作为停车场管理系统的有力补充,从而形成了智能化更高的停车场管理系统。

车位引导系统能够对进出停车场的车辆进行有效引导和管理。

本系统实现的主要功能是引导人们更加方便快捷地停车,使停车场车位管理更加规范、有序,并且进一步提高停车场车位利用率。

“智能停车引导系统”在国外已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在国内只有较少大型停车场有类似的车位引导系统,因此本设计也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1.2 “智能停车引导系统”的介绍1.2.1 “智能停车引导系统”的定义智能停车引导系统是为了对停车场车位状态进行判断,然后对停车场达到智能管理作用而设计的系统。

停车场车位引导系统主要用于大中型停车场,其工作原理是通过一定1的车位检测技术进行检测车位,从而判断出车位有无停放车辆,然后将各个车位停车情况通过一定的通信方式与控制计算机相连,控制计算机经过数据处理,将引导信号传给引导指示器,引导司机快速将汽车驶入空位。

停车场车位引导系统不但能够提高了停车场的使用率,使停车场管理更加便捷,还降低了大中型停车场的经营成本,大大提高了停车场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从上面的信息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智能停车引导系统”是一个应用于停车场,通过车位检测模块检测数据,经过数据处理模块处理数据,并在引导指示模块显示信息的智能化系统。

1.3本系统的研究思路1.3.1研究内容本系统就停车场“智能停车引导系统”的设计进行探讨。

本设计通过模拟停车场引导系统,设计一个停车场模型来模拟这个系统来了解系统结构和原理。

1.3.2. 系统设计的基本思路本设计使用单片机为停车场的核心控制器,单片机系统采用C语言编程,接受外部输入信号,控制引导的显示;采用微型计算机为显示中心和数据处理核心中心,显示程序采用Delphi 语言;采用无线串行通信为单片机和微型计算机的数据传输通道;外部信号的采集是通过红外传感器,将探测到的车位信息送交从单片机;人机接口方面采用LED灯,可以通过LED灯来显示引导信息;同时为了配合上述实现,还需要A/D转换器,电平标准转换等多种元器件或者芯片。

2 系统方案选择与论证2.1 设计要求“智能停车引导系统”应用到实际领域有很多不同要求,但是其大体思路与程序结构及功能都是类似的。

由于实际条件限制,本设计自行规定了一系列设计要求,以该要求作为本设计的最终目的:1.下位机检测车位信息,通过无线串行通信传输给上位机,接收上位机引导信息并显示;2.上位机实时显示停车场状态,并根据引导方式显示引导信息,引导信息通过无线串行通信传输给下位机。

2.2系统基本方案根据课题要求,可将系统分为车位检测及引导显示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和上位机显示程序模块。

其中车位检测及引导显示模块包括:主控制器、车位检测模块、引导显示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包括:下位机无线通信模块和上位机无线通信模块。

图2.1:“智能停车引导系统”的基本模块方框图2.2.1 各模块方案选择和论证为实现各模块的功能,以下对各个模块分别做了几种不同的设计方案并进行了论证,并最终选择合适的方案。

1.控制模块核心控制处理模块是整个系统的关键性单元。

第一它是车位信息的收集单元,通过车位检测的信息将在核心控制处理模块汇集,可以即时更新整个停车场的车位信息。

第二它控制着一个无线通信模块,把即时车位信息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传输给中央计算机。

第三它通过无线通信模块接收中央计算机传输过来的引导数据,通过处理控制相应的引导灯显示,给予泊车者停车的引导信息。

根据以上要求可供选择的方案有:方案一:FPGA/CPLD“FPGA/CPLD(现场可编程逻辑器件/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具有传统的门阵列的所有特点,内部阵列化的单元排列,具有通用性强、设计灵活、集成度高的特点,既适应集成工艺规则化的特点,又能满足不同用户多功能的要求。

它采用严格的同步逻辑设计,没有反馈环路、多时钟路径、三态逻辑、锁存器和异步复位、置位触发器等,只用了D 触发器和逻辑门。

也就是借助综合工具,达到有效控制关键路径的延时,并预测具体实现技术的性能。

②”当然,这样会牺牲一部分FPGA 资源,但由于硅技术的迅猛发展,硬件资源的浪费已显得微不足道。

方案二:单片机“单片机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采用超大规模技术把具有数据处理能力(如算术运算,逻辑运算、数据传送、中断处理)的微处理器(CPU),随机存取数据存储器(RAM),只读程序存储器(ROM),输入输出电路(I/O口),可能还包括定时计数器,串行通信口(SCI),显示驱动电路(LCD或LED驱动电路),脉宽调制电路(PWM),模拟多路转换器及A/D转换器等电路集成到一块单块芯片上,构成一个最小却比较完善的计算机系统。

这些电路能在软件的控制下准确、迅速、高效地完成程序设计者事先规定的任务。

采用单片机实现可减少系统的外围电路,使系统结构更加简洁、性能更加安全可靠且使功能更加容易修改和扩展③。

”虽然FPGA/CPLD与单片机相比有更高的学习效率和更高的运行效率,但是由于本系统需要的2运算速度和基本数据处理能力单片机已大大满足,考虑到成本及复杂度,选用单片机已经足够。

并且根据实际情况,选用A T89S52单片机比较合适。

2. 车位检测传感器“智能停车引导系统”的一个技术难点就是如何精确的检测停车位状态。

微处理器和中央计算机只有通过正确的车位状态信息才能对车位显示和引导路线的选择进行正确的控制,所以说一个精确的车位检测方法是这个系统实现的一个②张丹,贺西平,《基于单片机的超声波测距系统的设计》,《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2008年01期;③ /test/c51test/d01.HTM。

重要前提。

现今,主流的泊车位检测方法主要有四类:超声波车位监测,地感线圈车位检测,视频图像车位检测和红外检测。

方案一: 超声波检测“由于超声波车位检测器不易受干扰, 安装方便, 将超声波传感器安装在车位上面, 向下发射超声波, 超声波经过地面或车辆顶部反射又由传感器接收, 可获取超声波传输的时间, 从而计算出超声波传输的距离④”。

当泊位有车时, 超声波传输的距离与无车时是不同的, 由此可判断泊位上有无车辆停放。

超声波车位检测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测量距离来实现车位检测的。

它由三个部分构成: 单片机控制模块、超声波发射模块和超声波接收模块。

1.单片机控制模块主要负责40 kHz 超声波脉冲的产生与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的时间进行精确的计时。

2.超声波发射模块。

“为了提高发射强度, 发射电路由反相器74LS04 和超声波换能器构成, 用推挽形式将方波信号加到超声波换能器两端, 可以提高超声波的发射强度。

输出采用两个反相器并联, 用于提高驱动能力⑤”,如图2。

[6]图2.2:由74ls04组成的超声波发射电路3.超声波接受模块。

接收将超声波调制脉冲变为交变电压信号,经运算放大器放大后加至LM3567,如图3。

LM567是带有锁定环的音频译码集成块,通过调整能购鉴别40HZ的信号,然后通过一个信号线向外输出信号。

④高旭东,曹姗姗,《超声波车位检测器系统设计》,《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8年03期;⑤张丹,贺西平,《基于单片机的超声波测距系统的设计》,《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 2008年01期。

[7]图2.3:超声波接收电路方案二:地感线圈车位检测地感线圈检测车辆的基本原理如图4所示:[8]图2.4:地感线圈检测原理图车位检测的核心器件是与地感线圈相连接的车辆感应器。

车辆感应器采用先进的锁相环技术。

当线圈上面没有车辆时,车辆感应器和地感线圈之间产生一个平衡点,车辆感应器输出一个低电平到CPU;当地感线圈上面有车辆时,地感线圈形成的磁场分布状况发生改变,车辆感应器输出高电平到CPU。

检测系统通过对两个信号进行检测判断,即可得到所需的车辆检测信号。

地感线圈检测具有以下优点:1、使用简单,感应器只需要220V 市电和12V 直流供电;2、检测准确,采用了先进的锁相环技术;3、灵敏度高,具有很高的检测灵敏度,灵敏度可根据需要进行调节。

方案四:视频图像车位检测通常,一个摄像头可以同时监控多个车位,但是在检测现场的视频图像中,车位信息极易受到周边物体如树木、建筑物等的阴影和天气变化下雨天和太阳光照较强时等因素的影响通过对大量的检测现场视频图像的分析表明,发现车位上是否泊车存在3个特点:1.对于单个车位,没有泊车时,该区域具有非常接近的灰度值,从而具有较小的方差有车辆停留时,车位范围内的车体、地面、车窗、车轮等具有不同的灰度,体现为较大的方差;2.对于单个车位,没有泊车时,尽管由于天气、环境、光照等的影响,该区域图像与背景图像存在一定的线性相关性。

有车停留时,车位范围内车辆的信息与背景图像没有线性相关关系;3.车辆不论颜色、大小都具有比较丰富的边缘信息,在天气变化时边缘信息也会保留,没有泊车时,车位内边缘信息较少,尽管有阴影,但阴影的边缘信息相对较少而有车停留时,车位内的车辆信息边缘丰富。

然后利用合适的图像处理方法来处理图像进行判别。

例如:多特征车位检测算法利用了车位内有、无泊车特征差异的特点, 提取出每个车位的多个特征参数, 并利用这些参数进行联合判决, 从而得出该车位有无泊车的结论。

方案五:红外车位检测红外光是一种不可见光波,它具有光的直线传播特性,红外光发射器发出红外光后,若遇阻碍物阻挡,将会产生红外光漫反射,当反射足够强时,红外光接收器能够接收并解调出该红外光信号。

换言之,当红外光接收器接收到红外光发射器所发射的信号后,说明在有效探测区域中有阻碍物存在。

当车位上有物体时就能在接收信号上出现变化,从而判别车位上是否有车。

由于基于视频图像技术的车位检测投入较大,成本较高,但精确程度高,适用于资金投入大,技术要求高的大型或超大型停车场。

超声检测和地感线圈检测技术,相对成本低,而且技术成熟,适用范围广。

超声检测装置安装需要安装在车辆上方一般适用于地下停车场,而地感线圈检测装置安装需要破坏地面,一般适用室外停车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