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室内外高差的规定

合集下载

建筑面积、建筑高度计算新国标,2023年3月1日起执行

建筑面积、建筑高度计算新国标,2023年3月1日起执行

建筑面积、建筑高度计算新国标,2023年3月1日起执行2022年8月25日,住建部批准《民用建筑通用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 55031-2022,自2023年3月1日起实施。

原《标准》无建筑面积的规定,主要规定依据《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 50353-2013 (后简称“面积计算规范”)。

按照“现行工程建设标准中有关规定与本规范不一致的,以本规范的规定为准”,则《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 50353-2013 同样,在本规范约束的范围。

一、《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 50353-2013:3.0.1 建筑物的建筑面积应按自然层外墙结构外围水平面积之和计算。

结构层高在2.20m及以上的,应计算全面积;结构层高在2.20m以下的,应计算1/2面积。

条文说明3.0.1 建筑面积计算,在主体结构内形成的建筑空间,满足计算面积结构层高要求的均应按本条规定计算建筑面积。

主体结构外的室外阳台、雨篷、檐廊、室外走廊、室外楼梯等按相应条款计算建筑面积。

当外墙结构本身在一个层高范围内不等厚时,以楼地面结构标高处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 50353-2013 住建部答疑:请教《GBT50353-2013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中,以下几个关于建筑面积的理解。

(1)对于3.0.1条款中,“建筑物的建筑面积应按自然层外墙结构外围水平面积之各计算。

”的定义,是否可以等同于“建筑物整栋楼的基底面积”的数值?(2)对于(1)中的“建筑物整栋楼的基底面积”,如果这栋楼为N标准层,并且每层的建筑户型设计是完全相同。

那么,每一层楼分摊的基底面积是不是应该等于N分之一的(1)中定义的建筑面积?(3)在3.0.21条款中,“在主体结构内的阳台,应按其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全面积”。

此定义中的“阳台在主体结构内”,与阳台是否被封闭,是否有关?2021-09-23 回复:1.自然层外墙结构外围面积不能够等同于基底面积;2.《GBT50353-2013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中没有关于面积分摊的规定;3.主体结构内阳台与阳台是否封闭没有直接关系。

《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

《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

建设部关于做好《住宅建筑规范》、《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标准》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宣贯培训工作的通知【法规标题】建设部关于做好《住宅建筑规范》、《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标准》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宣贯培训工作的通知【发布部门】建设部(已撤销) 【发文字号】建办标函[2006]183号【批准部门】【批准日期】【发布日期】2006.03.31 【实施日期】2006.03.31【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部门规范性文件【法规类别】建设综合规定【唯一标志】75845【全文】建设部关于做好《住宅建筑规范》、《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标准》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宣贯培训工作的通知(建办标函[2006]183号)各省、自治区建设厅,直辖市建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各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节约型社会和大力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等有关精神,我部会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先后发布实施了国家标准《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标准》GB/T50362-2005、《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

为做好这三项国家标准宣贯培训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进一步提高对标准重要性的认识工程建设标准是从事建设活动的技术依据和准则,实施工程建设标准是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以及法律法规的具体体现。

近年来,我部围绕房屋建筑组织制定并发布实施了一大批技术标准规范,明确了相关的强制性条文,基本涵盖了房屋建筑的各个方面,对指导具体建筑活动发挥了作用。

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大力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制定并强制推行更严格的节能节材节水标准的要求,我部针对住宅建筑的特点,从住宅的总体性能出发,重点突出与节能、节水、节材、节地以及安全有关的技术要求,组织编制了《住宅建筑规范》、《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标准》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作为住宅建筑的基本技术要求,将更好地推动住宅建筑健康发展。

住宅建筑规范

住宅建筑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住宅建筑规范Residential building codeGB 50386—2005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2006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公告第385号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住宅建筑规范》的公告现批准《住宅建筑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 50368—2005,自2006年3月1日起实施。

本规范全部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05年11月30日前言本规范根据建设部建标函[2005]84号(关于印发《2005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一批)》的通知)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编制而成。

本规范是主要依据现行相关标准,总结近年来我国城镇住宅建设、使用和维护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参照发达国家通行做法制定的第一部以功能和性能要求为基础的全文强制的标准。

在编制过程中,广泛地征求了有关方面的意见,对主要问题进行了专题论证,对具体内容进行了反复讨论、协调和修改,并经审查定稿。

本规范的主要内容有:总则、术语、基本规定、外部环境、建筑、结构、室内环境、设备、防火与疏散、节能、使用与维护。

本规范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解释,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请各单位在执行过程中,总结实践经验,积累资料,随时将有关意见和建议反馈给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地址:北京市北三环东路30号;邮政编码:100013;E-mail:buildingcode@)。

本规范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参加单位: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公安部消防局本规范主要起草人:袁振隆王有为童悦仲林建平涂英时陈国义(以下按姓氏笔画排列)王玮华刘文利孙成群张播李引擎李娥飞沈纹林海燕林常青郎四维洪泰杓胡荣国赵文凯赵锂梁锋黄小坤曾捷程志军1 总则1.0.1 为贯彻执行国家技术经济政策,推进可持续发展,规范住宅的基本功能和性能要求,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

《房屋建筑学》习题集(答案)

《房屋建筑学》习题集(答案)

房屋建筑学》习题集(答案)房屋建筑学》习题集(答案)871.楼板按其所用的材料不同,可分为砖楼板、钢筋混凝土楼板、压型钢板组合楼板等。

2.钢筋混凝土楼板按施工方式不同分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整体式、预制装配式和装配整体式三种。

4. 楼地面的构造根据面层所用的材料可分为:_整体类地面_、__板块类地面_ 、_卷材类地面_ _ 、__涂料类地面__四大类。

5.木地面的构造方式有空铺式、实铺式和粘贴式三种。

6.顶棚按其构造方式不同有直接式顶棚和悬吊式顶棚两大类。

7.阳台按其与外墙的相对位置不同分为凹阳台、凸阳台、半凹半挑阳台和转角阳台等。

8.吊顶棚主要有三个部分组成,即吊筋、龙骨和面层。

(二)选择题(每题 1 分,共16 分)1.现浇水磨石地面常嵌固分格条(玻璃条、铜条等),其目的是A 。

A防止面层开裂B 便于磨光C 面层不起灰D 增添美观2.B 施工方便,但易结露、易起尘、导热系数大。

A 现浇水磨石地面B 水泥地面C 木地面D 预制水磨石地面3.吊顶的吊筋是连接 A 的承重构件。

A 搁栅和屋面板或楼板等B 主搁栅与次搁栅C 搁栅与面层D 面层与面层4. 商店、仓库及书库等荷载较大的建筑,一般宜布置成D 楼板。

A 板式B 梁板式C 井式D 无梁5.水磨石地面面层材料应为 D 水泥石子浆。

A 1:1.5B 1 :2C 1 :3D ①或②6. 楼板层的隔声构造措施不正确的是BA 楼面上铺设地毯B设置矿棉毡垫层C 做楼板吊顶处理D设置混凝土垫层7. 楼板层的构造说法正确的是8. 楼板层通常由D 组成A 面层、楼板、地坪面层、楼板、顶棚C 支撑、楼板、顶棚垫层、梁、楼板9. 现浇肋梁楼板由 C 现浇而成。

A 混凝土、砂浆、钢筋B 柱、次梁、主梁C 板、次梁、主梁D 砂浆、次梁、主梁10. 根据受力状况的不同,现浇肋梁楼板可分为BA 单向板肋梁楼板、多向板肋梁楼板B 单向板肋梁楼板、双向板肋梁楼板C 双向板肋梁楼板、三向板肋梁楼板D 有梁楼板、无梁楼板11. 地坪层由 A 构成。

关于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若干规定

关于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若干规定

关于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若干规定(试行)第一条为了加强我市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依据《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以及相关强制性标准,并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建筑结构工程是指房屋建筑工程的地基基础、主体结构、幕墙、节能保温等涉及结构安全的部分。

第三条本市行政区域内新建、改建、扩建的建筑工程施工及质量管理除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外,应执行本规定。

第四条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和四县一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负责所监督范围内的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督工作。

第五条建设单位应配备专业配套的项目管理班子,项目负责人应经法人任命,并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

第六条中标施工单位的项目经理、项目部主要质量管理人员、项目监理机构的总监理工程师、专业监理工程师应是本单位在职职工,项目经理、总监理工程师应经单位法人授权委托。

第七条一个项目经理在同一时间段内只能承担一个项目的建筑主体工程施工。

每一个工程项目主要管理人员应配备齐全并持证上岗。

一个总监理工程师在同一时间段内只能承担一个项目的建筑工程监理工作。

对特殊情况确需同时承担2个项目,需申请并经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同时应设立总监代表。

第八条项目监理机构的监理人员应专业配套。

人员数量和资格应符合以下要求:(一)监理员的配备数量应不少于监理工程师配备数量的1.5倍。

(二)监理工程师(指国家注册或省建设厅发证的监理工程师,含总监和总监代表)的配备数量应符合一下要求:1、建筑结构施工阶段,每个项目不少于2名(3000m2以下的单体工程,不少于1名);2、桩基施工阶段,桩基设备在6台以上的,每增加6台设备增加1名,不足6台的按6台计;3、基础、主体施工阶段,建筑面积在20000m2以上的,每增加40000m2增加1名,不足40000m2时按40000m2计;4、成片住宅小区,除按第三项的面积要求配备外,还应符合每一标段不少于1名土建监理工程师,每三个标段不少于1名安装监理工程师的要求。

卫生间与外部的高差标准

卫生间与外部的高差标准

卫生间与外部的高差标准
卫生间与外部的高差标准通常是指卫生间地面的高度相对于周围环境(室内其他区域或建筑物外部)的差异。

这个高差标准受到建筑规范和设计规范的影响,以确保卫生间的正常使用和满足无障碍设计的要求。

一般来说,无障碍设计要求卫生间和其他区域之间的高差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以便老年人、残疾人和其他有行动障碍的人能够轻松进入和使用卫生间。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高差标准:
1. 门槛高度:卫生间门的槛高度是一个重要考虑因素。

一般而言,无障碍设计要求门槛的高度应尽量减小,以方便轮椅进入。

2. 地板坡度:卫生间地板的坡度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坡度应适中,以便水能够有效排水,但又不能太陡峭,以防止行动不便的人在使用时感到不适。

3. 卫生间出口:卫生间出口的高差也是一个关键问题。

这通常涉及到卫生间与走廊、走道或建筑物外部之间的高度差异。

出口通常需要设计成无障碍,以确保用户能够轻松离开卫生间。

具体的标准可能因国家和地区而异,因此在设计或改建卫生间时,最好咨询当地建筑规范和无障碍设计标准,以确保满足相应的法规和规定。

此外,如果有具体的建筑项目,建议与专业的建筑设计师、工程师或相关专业人员合作,以确保卫生间与外部的高差符合标准,并满足用户的需求。

盐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盐城市市区民房建设规划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盐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盐城市市区民房建设规划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盐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盐城市市区民房建设规划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江苏省盐城市人民政府盐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盐城市市区民房建设规划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盐都区、亭湖区人民政府,市开发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盐城市市区民房建设规划管理暂行办法》已经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批准,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盐城市人民政府二〇一一年六月二十六日盐城市市区民房建设规划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我市民房建设规划管理,切实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保证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的顺利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江苏省城乡规划条例》、《江苏省土地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市区范围内的民房建设规划管理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市区是指盐都区、亭湖区的全部行政管辖区域;市区高速公路围合圈是指盐锡、盐徐、沈海三条高速公路围合的市区部分;市规划建设用地范围是指城市总体规划中明确的远景城市建设用地范围。

第三条盐城市规划局(以下简称市规划局)是市区民房建设规划管理的主管部门。

第四条本办法中所称民房是指市区居民在其宅基地建设的房屋,不包括房改房、单位集资房和房地产公司开发的商品房等。

民房建设分为新建、改建、复建、维修。

(一)新建:指在新宅基或原有宅基空地上新建设房屋。

(二)改建:指在现有宅基地范围,拆除现状建筑,变更原建筑四址重新建设房屋或在原建筑基础上加层、加高。

(三)复建:指原有建筑拆除后,按原建筑高度和建筑面积在原建筑四址上建设房屋。

(四)维修:指对原有房屋局部进行墙体加固、整饰或屋面维修维护。

第五条民房建设应当遵守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要求,遵循城乡统筹、合理布局、节约土地、集约发展的原则,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资源、能源节约和综合利用,保护耕地等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持地方特色和传统风貌,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

民房建设鼓励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

消除室内外高差的措施是什么

消除室内外高差的措施是什么

消除室内外高差的措施是什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居住和工作的环境也越来越多样化。

在城市中,室内外高差是一个常见的问题,尤其是在建筑物之间或者不同楼层之间。

这种高差不仅影响了建筑物的美观性,还可能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不便。

因此,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消除室内外高差是非常重要的。

一、合理规划建筑设计。

首先,消除室内外高差的措施应该从建筑设计的规划阶段开始。

在设计建筑物的时候,应该考虑到室内外高差的存在,并且合理规划建筑的结构和布局,以减少高差带来的影响。

例如,在设计楼梯和电梯的位置和数量时,应该考虑到不同楼层之间的高差,以便人们能够方便地在建筑物内部移动。

二、采用无障碍设计。

除了合理规划建筑设计外,还可以采用无障碍设计来消除室内外高差。

无障碍设计是指在建筑物和设施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充分考虑到老年人、残疾人和行动不便的人的需求,以便他们能够方便地进出建筑物和使用设施。

在消除室内外高差的过程中,可以采用无障碍设计的原则和方法,例如设置坡道、扶手和无障碍通道等,以方便行动不便的人进出建筑物。

三、安装电梯和坡道。

除了无障碍设计外,还可以在建筑物内部安装电梯和坡道来消除室内外高差。

电梯是一种方便快捷的垂直交通工具,可以帮助人们方便地在不同楼层之间移动。

在建筑物内部安装电梯,可以有效地消除室内外高差,提高建筑物的可达性和可用性。

此外,坡道也是一种有效的消除室内外高差的措施,可以帮助行动不便的人方便地进出建筑物。

四、改造现有建筑。

对于已经存在室内外高差的建筑物,可以通过改造和升级来消除高差。

例如,可以在建筑物外部安装坡道和扶手,以方便行动不便的人进出建筑物。

此外,还可以在建筑物内部安装电梯和扶梯,以便人们方便地在不同楼层之间移动。

通过改造现有建筑,可以有效地消除室内外高差,提高建筑物的可达性和可用性。

五、加强管理和维护。

除了以上措施外,还需要加强对建筑物的管理和维护,以保证建筑物内部和外部的设施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建筑室内外高差的规定:(目前普通民用建筑审图都按“不低于100m m”。

除非特殊需求,比如工业建筑有工艺要求)
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5.3.3建筑物底层出入口处应采取措施防止室外地面雨水回流。

2.《住宅设计规范》楼梯平台净宽不应小于楼梯梯段净宽,并不得小于m。

楼梯平台的结构下缘至人行过道的垂直高度不应低于2m。

入口处地坪与室外地面应有高差,并不应小于。

条文解释:实际调查中,楼梯平台的宽度是影响搬运家具的主要因素,本条比原规范中规定的平台最小宽度增加了,为,如平台上有暖气片、配电箱等凸出物时,平台宽度应以凸出面起算(图 1),垃圾道不宜占用平台(图 2)。

调查中发现有的住宅入口楼梯平台的垂直高度在左右,过人碰头,很不安全。

1954年《建筑设计规范》规定不小于2m。

根据我国青年人体有普遍增高的趋势,维持这个高度是必要的。

规定入口处地坪与室外设计地坪的高差不应小于,第一考虑到建筑物本身的沉陷;第二为了保证不使雨水侵入室内。

当住宅建筑带有半地下室、地下室时,应严防雨水倒灌。

3.《建筑地面设计规范》建筑物的底层地面标高,应高出室外地面150mm,当有生产、使用的特殊要求或建筑物预期较大沉降量等其它原因时,可适当增加室内外高差。

4.《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老年人建筑出入口门前平台与室外地面高差不宜大于,并应采用缓坡台阶和坡道过渡。

5.《技术措施2009》总平面设计/竖向设计page15:场地设计标高与住宅建筑首层地面标高之间的高差宜为;在湿陷性黄土地区易下沉软地基地区适当加大其高差,多层建筑的室内地坪高出室外地坪。

6.《粮食平房仓设计规范》确定平房仓平面尺寸及建筑高度时应符合下列规定:室内外高差不宜小于300mm。

7.《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建筑物的室内地坪标高,应高出室外场地地面设计标高,且不应小于。

建筑物位于可能沉陷的地段、排水条件不良地段和有特殊防潮要求、有贵重设备或受淹后损失大的车间和仓库,应根据需要加大建筑物的室内外高差。

有运输要求的建筑物室内地坪标高,应与运输线路标高相协调。

在满足生产和运输条件下,建筑物的室内地坪可做成台阶。

8.《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公共厕所室内净高宜为~(设天窗时可适当降低)。

室内地坪标高应高于室外地坪
9.《泵站排水设计规范》泵站室外地坪标高应按城镇防洪标准确定,并符合规划部门要求;泵房室内地坪应比室外地坪高~;易受洪水淹没地区的泵站,其入口处设计地面标高应比设计洪水位高以上;当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可在入口处设置闸槽等临时防洪措施。

10.《小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室内底层标高,应高出室外地坪~。

对软土地基,应根据沉降量增加室内底层与室外地坪的高差。

11.《锅炉房设计规范》4.2.7 锅炉房建筑物室内底层标高和构筑物基础顶面标高,应高出室外地坪或周围地坪0.15m及以上。

锅炉间和同层的辅助间地面标高应一致。

12.《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灌瓶间和储瓶库的室内应采用不发生火花的地面,室内地面应高于室外地坪,其高差不应小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