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水肿(淋巴水肿)中医临床路径

合集下载

11、水肿(淋巴水肿)中医临床路径

11、水肿(淋巴水肿)中医临床路径

水肿(淋巴水肿)的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西医诊断为淋巴水肿的住院患者一、水肿的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水肿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下肢淋巴水肿(ICD-10编码:L03.11)(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制定《中医外科常见病诊疗指南(2012)》进行诊断。

(1)临床表现:初期患肢或患处呈凹陷性水肿,抬高局部可减轻肿胀。

经过一段时间,水肿逐渐变成非凹陷性,且皮肤变厚、毛孔增大、角化粗糙。

病久者肢体明显增粗或阴囊肿大,可妨碍运动功能。

有的淋巴水肿可并发感染,表现近似丹毒或蜂窝织炎,有局部红肿、疼痛、皮温和(或)体温升高。

(2)CT与MRI检查:淋巴水肿的皮下组织,呈粗糙的蜂窝样改变,尚有可能发现与淋巴水肿相关的其他病变。

参照《外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 主要临床表现:①水肿,自肢体远端向近端扩展的慢性进展行无痛性浮肿,可累及生殖器及内脏。

②皮肤改变,色泽微红,皮温略高;皮肤日益增厚,苔藓状或枯皮样变;疣状增生;后期呈“象皮腿”。

③继发感染,多数为β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蜂窝织炎或淋巴管炎,出现局部红肿热痛及全身感染症状④。

溃疡,轻微皮肤损伤后出现难以愈合的溃疡。

⑤恶变。

少数病例可恶变成淋巴管肉瘤。

2. CT与MRI检查:淋巴水肿的皮下组织,呈粗糙的蜂窝样改变,尚有可能发现与淋巴水肿相关的其他病变。

2.疾病分期(1)Ⅰ期:呈凹陷性浮肿,抬高肢体可大部分或完全缓急,无明显皮肤改变。

(2)Ⅱ期:肺凹陷性浮肿,抬高肢体不能缓解,皮肤明显纤维化。

(3)Ⅲ期:肢体不可逆性浮肿,反复感染,皮肤及皮下组织纤维化和硬化,呈典型“象皮腿”外观。

3.症候诊断湿热下注证:急性淋巴水肿,发于下肢,局部水肿,皮色微红,皮温略高。

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痰瘀互结证:慢性淋巴水肿,非凹陷性水肿,皮肤改变,日益增厚,苔藓状或枯皮样变,疣状增生。

舌质紫暗,苔腻,脉弦。

028.水肿病(特发性膜性肾病)中医临床路径及中医诊疗方案

028.水肿病(特发性膜性肾病)中医临床路径及中医诊疗方案

水肿病(特发性膜性肾病)中医临床路径(2018年版)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住院患者。

一、水肿病(特发性膜性肾病)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水肿病(TCD-10编码:BNS01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特发性)膜性肾病(ICD-10编码:N05.201)。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考2008年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2002年《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以周身水肿,或眼睑、足跗浮肿,尿中泡沫增多为主症。

(2)西医诊断标准参考《KDIGO肾小球肾炎临床实践指南》[1]、《临床诊疗指南—肾脏病学分册》[2]及《肾脏病学》[3]。

①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度浮肿、高脂血症),可伴少量镜下血尿;②部分病人伴高血压;③肾活检病理诊断为特发性膜性肾病;④血抗磷脂酶A2受体(PLA2R)抗体阳性;⑤排除继发因素。

2.证候诊断参照《水肿病(特发性膜性肾病)中医诊疗方案》。

(1)本虚证:①气阴两虚证②肺脾气虚证③脾肾阳虚证④肝肾阴虚证(2)标实证①瘀血内阻证②风湿内扰证③水湿内停证④湿热内蕴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水肿病(特发性膜性肾病)中医诊疗方案》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水肿病(特发性膜性肾病)。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4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水肿病(TCD-10编码:BNS010)和(特发性)膜性肾病(ICD-10编码:N05.201)的患者。

2.eGFR≥60ml/min,肾功能正常。

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既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注意观察患者面色、舌质、舌苔薄腻、口唇色泽、脉像、双下肢水肿情况以及伴随症状:注意观察舌下脉络,需要辨别是否合并瘀血内阻之病机。

初探周围血管病之淋巴水肿临床路径

初探周围血管病之淋巴水肿临床路径

初探周围血管病之淋巴水肿临床路径(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淋巴水肿行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

(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有丝虫感染或丹毒反复发作史,或有腋窝、腹股沟部接受淋巴结清扫术和放射治疗史。

2.早期患肢肿胀,抬高后可减轻。

晚期患肢肿大明显,表面角化粗糙,呈橡皮样肿。

3.少数可有皮肤裂开、溃疡或出现疣状赘生物。

4.丝虫感染者周围血液检查可发现微丝蚴。

淋巴管造影可确定淋巴管发育或受阻情况。

5.必要时淋巴结活检明确诊断。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一、急性期淋巴水肿,以非手术治疗为主。

1.体位引流2.加压包扎3.限制钠盐摄入和使用利尿剂4.预防感染二、慢性淋巴水肿包括非手术治疗的烘绷治疗和各种手术治疗。

1.烘绷疗法2.手术治疗①病变组织广泛切除术。

②淋巴回流重建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10-14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淋巴水肿。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进入路径。

(六)手术指征。

1.肢体功能损害:由于肢体粗重易疲劳和关节活动限制。

2.过度肿胀伴疼痛。

3.反复发作的蜂窝织炎和淋巴管炎经内科治疗无效。

4.淋巴管肉瘤:长期淋巴水肿恶性的致死性原因。

5.美容:大多数原发性淋巴水肿患者为年轻妇女,对于肿胀明显并有美容要求者可考虑手术,但应以改善功能为主,美容国辅,否则疗效可能不尽人意。

(七)手术日为入院第3~5天。

(八)术前准备2~3天一、必须检查项目:1. 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系列、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3. 诊断性穿刺组织液分析4. 淋巴管造影5. 同位素淋巴管造影二、术前准备1.卧床休息抬高患肢:使肢体水肿减少至最低限度。

有下肢垫高、下肢悬吊和骨牵引等方法,下肢抬高以60o为宜。

22个专业95个病种中医临床路径

22个专业95个病种中医临床路径

(合订本)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二零一○年总目录脑病科中医临床路径 (1)急诊科中医临床路径 (39)心血管科中医临床路径 (45)精神科中医临床路径 (57)肺病科中医临床路径 (69)骨伤科中医临床路径 (89)针灸科中医临床路径 (137)内分秘科中医临床路径 (145)肾病科中医临床路径 (167)外科中医临床路径 (193)风湿科中医临床路径 (229)皮肤科中医临床路径 (265)肿瘤科中医临床路径 (287)血液病科中医临床路径 (293)眼科中医临床路径 (313)肝病科中医临床路径 (347)传染科中医临床路径 (365)肛肠科中医临床路径 (377)脾胃科中医临床路径 (407)儿科中医临床路径 (449)耳鼻喉科中医临床路径 (491)妇科中医临床路径 (511)脑病科中医临床路径目录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中医临床路径 (3)中风病(脑梗死)恢复期中医临床路径 (9)痴呆(血管性痴呆)中医临床路径 (14)眩晕中医临床路径 (17)肝豆状核变性中医临床路径 (21)头痛(偏头痛)中医临床路径 (25)假性延髓麻痹中医临床路径 (34)— 1 —脑病科中医临床路径— 2 —脑病科中医临床路径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脑梗死的急性期患者。

一、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中风病(TCD 编码:BNG08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脑梗死(ICD-10 编码:I63)。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995 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10 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

2.疾病分期(1)急性期:发病2 周以内。

(2)恢复期:发病2 周至6 个月。

【VIP专享】外科中医临床路径

【VIP专享】外科中医临床路径

肾病科中医临床路径
— 194 —
6.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对比及分析综合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蚯蚓教的学实难验点,线培形养动观物察和能环力节和动实物验的能主力要;特2征.通。过教对学观方察法到与的教现学象手分段析观与察讨法论、,实对验线法形、动分物组和讨环论节法动教特学征准的备概多括媒,体继课续件培、养活分蚯析蚓、、归硬纳纸、板综、合平的面思玻维璃能、力镊。子情、感烧态杯度、价水值教观1和.通过学理解的蛔1虫.过观适1、察于程3观阅 六蛔寄.内列察读 、虫生出蚯材 让标容生常3根蚓料 学本教活.见了 据身: 生,师的2的、解 问体巩鸟 总看活形线作 用蛔 题的固类 结雌动态形业 手虫 自形练与 本雄学、三动: 摸对 学状习人 节蛔生结、4物、收 一人 后和同类 课虫活构请一并蚯集 摸体 回颜步关 重的动、学、归蚓鸟 蚯的 答色学系 点形教生生让纳在类 蚓危 问。习从 并状学理列学线平的害 题蚯四线人 归、意特出四生形面生 体以蚓、形类 纳大图点常、五观动玻存 表及的鸟请动文 本小引以见引、察物璃现 ,预身类 3学物明 节有言及的导 、巩蚯的上状 是防体之生和历 课什根蚯环学 怎固蚓主和, 干感是所列环史 学么据蚓节二生 样练引要牛鸟 燥染否以举节揭 到不上适动、回 区习导特皮类 还的分分蚯动晓 的同节于物让答 分。学征纸减 是方节布蚓物起 一,课穴并学课 蚯生。上少 湿法?广的教, 些体所居归在生前 蚓回4运的 润;泛益学鸟色生纳.靠物完问 的答蛔动原 的4,处目类 习和活环.近在成题 前蚯虫的因 ?了以。标就 生体的节身其实并 端蚓寄快及 触解上知同 物表内特动体结验总 和的生利慢我 摸蚯适识人 学有容点物前构并结 后生在用一国 蚯蚓于与类 的什,的端中思线 端活人问样的 蚓飞技有 基么引进主的的考形 ?环体题吗十生行能着 本特出要几变以动境,?大 节活的1密 方征本“特节化下物.并会让为珍 近习形理切 法。课生征有以问的引小学什稀 腹性态解的 。2课物。什游题主.出起结生么鸟 面和结蛔关观题体么戏:要蚯哪利明?类 处适构虫系察:的特的特蚓些用确等 ,于特适。蛔章形殊形征这疾板,资 是穴点于可虫我态结式。种病书生料 光居是寄的们结构,五典?小物, 滑生重生鸟内学构,学、型5结的以 还活要生类部习与.其习巩的如鸟结爱 是的原活生结了功颜消固线何类构鸟 粗形因的存构腔能色化练形预适特护 糙态之结的,肠相是系习动防于点鸟 ?、一构现你动适否统。物蛔飞都为结。和状认物应与的。虫行是主构课生却为和”其结病的与题、本理不蛔扁的他构?特环以生8特乐虫形观部特8三征境小理页点观的动位点、梳相组等这;,哪物教相,引理适为方些2鸟,育同师.导知应单面鸟掌类结了;?生学识的位你握日构解2互.生。办特认线益特了通动观手征识形减点它过,察抄;吗动少是们理生蛔报5?物,与的解.参虫一了它和有寄主蛔与结份解们环些生要虫其构。蚯都节已生特对中。爱蚓会动经活征人培鸟与飞物灭相。类养护人吗的绝适这造兴鸟类?主或应节成趣的为要濒的课情关什特临?就危感系么征灭来害教;?;绝学,育,习使。我比学们它生可们理以更解做高养些等成什的良么两好。类卫动生物习。惯根的据重学要生意回义答;的3.情通况过,了给解出蚯课蚓课与题人。类回的答关:系线,形进动行物生和命环科节学动价环值节观动的物教一育、。根教据学蛔重虫点病1.引蛔出虫蛔适虫于这寄种生典生型活的线结形构动和物生。理二特、点设;置2.问蚯题蚓让的学生生活思习考性预和习适。于穴居生活的形态、结构、生理等方面的特征;3.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中医外科-淋巴水肿

中医外科-淋巴水肿

03
淋巴水肿的中医治疗方法
中药治疗
辩证施治
根据淋巴水肿的不同症状和体 征,采用不同的中药方剂进行
治。
外敷内服
可以使用中药外敷和内服相结 合的方法,以达到更好的治疗
效果。
疗程漫长
中药治疗需要较长时间才能看 到疗效,需要患者耐心治疗。
针灸治疗
01
02
03
疏通经络
针灸可以通过刺激穴位, 疏通身体经络,改善淋巴 水肿症状。
避免擅自用药
如果需要使用药物治疗, 应该遵循医生的建议,避 免擅自用药。
05
淋巴水肿的案例分享
案例一:原发性淋巴水肿
原因
原因不明,可能与先天性 淋巴管发育不良、遗传因 素等有关。
症状
早期可无症状,随病情发 展可出现肢体沉重感、浅 表静脉扩张、皮肤增厚、 弹性减弱、瘙痒等。
治疗
中医治疗以温阳利湿、活 血化瘀为主,可配合使用 西医治疗方法,如淋巴管 造影、淋巴结清扫等。
继发性淋巴水肿可由多种因素引起,需针对原发病治 疗。
中医治疗淋巴水肿以温阳利湿、活血化瘀为主,可根 据不同的原因加减使用中药外敷、熏洗等方法。
THANKS
症状
根据不同的原因,可有不同的 症状,如放射性损伤引起的淋 巴水肿可伴有皮肤溃疡、坏死
等症状。
治疗
针对不同的原因采用相应的治 疗方法,如放射性损伤引起的 淋巴水肿需停止放疗并进行对
症治疗。
案例分析总结
原发性淋巴水肿较为常见,但原因复杂,治疗难度较 大。
其他淋巴水肿情况较少见,需根据不同的原因采用相 应的治疗方法。
案例二:继发性淋巴水肿
原因
继发于感染、肿瘤、创伤、手 术等多种因素。

淋巴水肿,淋巴水肿的症状,淋巴水肿治疗【专业知识】

淋巴水肿,淋巴水肿的症状,淋巴水肿治疗【专业知识】

淋巴水肿,淋巴水肿的症状,淋巴水肿治疗【专业知识】疾病简介淋巴水肿是由于淋巴液淤积的长期刺激,致使皮肤和皮下组织增生,皮皱加深,皮肤增厚变硬粗糙,并可有棘刺和疣状突起,外观似大象皮肤,故名象皮肿。

本病中医称“无名肿”。

疾病病因一、发病原因原发性淋巴水肿1.先天性:单纯性遗传性(milroy disease)2.早发性原发性淋巴水肿可分型如下:①淋巴发育不全,伴皮下淋巴缺如;②淋巴发育低下、淋巴结和淋巴管小而少;③淋巴增生,伴淋巴结和淋巴管大而多,时有扭曲和曲张。

其中淋巴发育不全十分罕见,常见于先天性淋巴水肿。

发育低于是最常见的类型。

单纯性及咐性淋巴水肿均属先天性。

早发性淋巴水肿多见于青春期女性或年轻妇女,于月经期症状加重,故推测病因可能与内分泌紊乱有关,占原发性淋巴水肿85~90%。

35岁以后起病则称之迟发性淋巴水肿。

继发性淋巴水肿1.感染性:寄生虫、细菌、真菌等2.损伤性:手术、放疗、灼伤等3.恶性肿瘤性:原发性肿瘤、继发性肿瘤4.其他:全身性疾病、妊娠等大部分由淋巴管阻塞引起。

国内最常见的是丝虫病性淋巴水肿及链球菌感染性淋巴水肿。

乳癌根治术后上肢淋巴水肿亦非少见。

二、发病机制淋巴是细胞间隙中的组织液,经淋巴管回流入静脉。

淋巴循环亦是人体生理功能性体格循环这一。

淋巴系统先天性发育不良或由于某种原因发生闭塞或破坏,所属远端淋巴回流即发生障碍,组织间隙淋巴液异常增多。

若发生在肢体则受累肢体均匀性增粗,起初皮肤尚光滑、柔软,抬高患肢水肿可明显消退。

由于积聚的淋巴液富含蛋白质,可高达5.8g/dl,〔正常0.72g/dl〕长期刺激使结缔组织异常增生,脂肪组织为大量纤维组织替代。

皮肤及皮下组织极度增厚,皮肤表面角化、粗糙、指压后不发生压痕,出现疣状增生物,形成典型的“象皮肿”。

感染使炎性渗出液增加,刺激大量结缔组织增生,破坏更多的淋巴管,加重淋巴液滞留,增加继发感染机会,形成恶性循环,致使淋巴水肿日益加重。

中医外科学课件PPT免费下载—淋巴水肿PPT课件

中医外科学课件PPT免费下载—淋巴水肿PPT课件

2020年10月2日
10
发病年龄多在15~50岁之间,男性多见。丝虫 感染的初期常有发热,局部肿胀疼痛等症状。 反复感染后导致淋巴水肿,突出表现为自肢体 远端向近端扩展的慢性、进展性、无痛性的浮 肿。早期皮肤尚正常,按之凹陷,晚期皮肤增 厚,干燥、粗糙,色素沉着,出现疣状或棘状 增生,男性患者多伴有阴囊肿大。
2020年10月2日
5
• 淋巴管造影可以发现淋巴管阻塞不通。如丝虫 病引起的淋巴水肿,尿常规检查呈乳糜状,含 有大量蛋白;淋巴结穿刺液涂片可以找到丝虫 卵或虫体,有助于诊断。
2020年10月2日
6
第一课件网
• 深静脉血栓形成多见于手术、外伤、分娩后; 起病较急,肢体疼痛,患肢水肿,平卧抬高患 肢时肿胀减轻,站立行走时加重;有深压痛,按 之凹陷;皮温稍高。
• 饮食宜清淡并富含蛋白质,减少水盐摄入,少食辛辣 之品。
2020年10月2日
本节完 9
多发于30岁以下的青少年,女性多见。起病初 期肿胀局限于足及踝部,月经期及长时间站立、 劳累时水肿加重,休息或抬高患肢可减轻。病 情严重时,水肿可蔓延至小腿,但很少波及整 个下肢。后期肢体可明显增粗,皮肤、皮下组 织增厚、变硬,但很少发生溃疡。
证候:患肢肿胀,增粗变硬,皮肤增厚、粗糙,状 如象皮;可伴有胸胁胀痛或面色少华,乏力;舌质 淡暗或有瘀斑,苔薄白,脉弦涩或沉涩。
治法:活血化瘀,利湿软坚。
方药:血府逐瘀汤或桃红四物汤加减。患肢粗肿坚 硬较重者加皂角刺、昆布、海藻;气虚者加黄芪、 党参、白术。
2020年10月2日
15
1)熏洗疗法:花椒叶、香樟叶、松针、苏叶各适量, 煎水熏洗患肢,每日1次。 2)敷药疗法:商陆、山柰、食盐各等份,将商陆、 山柰研末,再加食盐共研用酒调成糊状,涂敷患处, 每日1次。 3)辐射热烘疗法:利用辐射热使患肢组织软化,将 患肢置于辐射热疗箱内,通电加热,逐步上升到 60℃,再根据患者的耐受能力可上升到100℃,烘1 h,每日1次,以20次为1个疗程,观察2~3 d后, 再视病情进行下1个疗程。一般治疗1~2个疗程后, 可以发现患肢组织松软,肢体逐渐缩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肿(淋巴水肿)的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西医诊断为淋巴水肿的住院患者
一、水肿的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水肿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下肢淋巴水肿(ICD-10编码:L03.11)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制定《中医外科常见病诊疗指南(2012)》进行诊断。

(1)临床表现:初期患肢或患处呈凹陷性水肿,抬高局部可减轻肿胀。

经过一段时间,水肿逐渐变成非凹陷性,且皮肤变厚、毛孔增大、角化粗糙。

病久者肢体明显增粗或阴囊肿大,可妨碍运动功能。

有的淋巴水肿可并发感染,表现近似丹毒或蜂窝织炎,有局部红肿、疼痛、皮温和(或)体温升高。

(2)CT与MRI检查:淋巴水肿的皮下组织,呈粗糙的蜂窝样改变,尚有可能发现与淋巴水肿相关的其他病变。

参照《外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 主要临床表现:①水肿,自肢体远端向近端扩展的慢性进展行无痛性浮肿,可累及生殖器及内脏。

②皮肤改变,色泽微红,皮温略高;皮肤日益增厚,苔藓状或枯皮样变;疣状增生;后期呈“象皮腿”。

③继发感染,多数为β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蜂窝织炎或淋巴管炎,出现局部红肿热痛及全身感染症状④。

溃疡,轻微皮肤损伤后出现难以愈合的溃疡。

⑤恶变。

少数病例可恶变成淋
巴管肉瘤。

2. CT与MRI检查:淋巴水肿的皮下组织,呈粗糙的蜂窝样改变,尚有可能发现与淋巴水肿相关的其他病变。

2.疾病分期
(1)Ⅰ期:呈凹陷性浮肿,抬高肢体可大部分或完全缓急,无明显皮肤改变。

(2)Ⅱ期:肺凹陷性浮肿,抬高肢体不能缓解,皮肤明显纤维化。

(3)Ⅲ期:肢体不可逆性浮肿,反复感染,皮肤及皮下组织纤维化和硬化,呈典型“象皮腿”外观。

3.症候诊断
湿热下注证:急性淋巴水肿,发于下肢,局部水肿,皮色微红,皮温略高。

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痰瘀互结证:慢性淋巴水肿,非凹陷性水肿,皮肤改变,日益增厚,苔藓状或枯皮样变,疣状增生。

舌质紫暗,苔腻,脉弦。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丹毒协作组制定的“丹毒中医诊疗方案”
(四)标准住院日为≤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下肢淋巴水肿的患者。

2.适用于下肢淋巴水肿的患者。

3.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既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住院检查项目
1.必须检查的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潜血;
(2)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血糖;
(3)心电图、下肢动静脉彩超。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胸部X线片等。

(八)治疗方法:
1、辩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湿热下注证:治法清热解毒、利湿消肿。

推荐方剂:四妙勇安汤加减。

玄参、当归、金银花、甘草等。

痰瘀互结证:治法活血化瘀、化痰软坚
推荐方剂:桃红四物汤加减。

地黄、当归、芍药、川芎、桃仁、红花等。

2、外治法
贴敷疗法
(1)外敷膏药:野葛膏中用野葛以散风清热解毒,当归活血养血,附子、细辛、乌头、蜀椒等祛风除湿,温阳散寒,通络止痛。

(2)中药湿敷:消栓通脉散,方中芒硝、海藻、昆布、夏枯草软坚散结;麻黄发汗利水;炒白术健脾利水;花椒、艾叶、姜黄、桑枝温通经络;红花、苏木活血化瘀;槟榔、透骨草利水消肿,软坚散结。

诸药合用,通过外敷患肢达到
利水消肿、软坚散结、活血祛瘀的作用。

针灸:针刺的感受器是神经、血管及淋巴的符合结构,针刺艾灸时淋巴液流速和免疫功能有所改变。

电针可改善创伤所致的炎症反应,使肥大细胞数增加,促进肉芽主治成纤维细胞凋亡,抑制过度的炎症反应,避免瘢痕增生。

中药熏蒸:中药穿山甲、独活、乳香、细辛、川芎天南星等煎汤,外用熏洗。

3、手术治疗:①切除纤维化皮下组织后植皮术。

②重建淋巴循环,应用显微手术技术做淋巴管-静脉吻合术、淋巴结-静脉吻合术③带蒂组织移植术。

4、其他疗法
机械无力疗法。

包括气囊压迫、梯度压力套及复合物理疗法。

5、内科基础治疗
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制定《中医外科学常见病诊疗指南(2012)》处理。

6、护理调摄
1.生活起居:患者应卧床休息,制动,抬高患肢30°。

注意足部清洁,避免搔抓,积极治疗皮肤破损及足癣。

2.饮食调理:清淡饮食,禁忌辛辣、油腻油炸、荤腥等。

3.情志调摄:保持心情舒畅,消除焦虑等不良情绪。

(九)出院标准
1.发热,局部红肿热痛明显改善。

2.下肢皮色恢复正常或基本正常。

(十)变异及原因分析
1.病情变化,需要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

2.合并其他系统疾病者,治疗期间疾病加重,需特殊处理,退出本路径。

3.治疗过程中发生病情变化,出现内陷、红丝疔、局部化脓等,退出本路径。

4.因患者及家属意愿影响本路径的执行,退出本路径。

二、水肿(淋巴水肿)中医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下肢淋巴水肿(ICD-10编码:L03.11)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发病时间:年月日时分
住院日期:年月日
出院日期:年月日
标准住院日:≤10天
实际住院日: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