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高中生物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全册课件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课件2.1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

高中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课件2.1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

1.连一连
2.判一判 (1)培养基中碳源物质不可能同时是氮源。( × ) 解析:有些碳源可同时是氮源。
(2)培养基中只要有碳源、氮源、无机盐和水就能满足微生物的 生长需要。( × )
解析:培养基中一般含有碳源、氮源、无机盐和水,但对于某 些微生物来说,还需要特殊营养物质才能满足其生长需要。
(3)液体培养基含有水,而固体培养基不含水。( × ) 解析:液体培养基与固体培养基都含有水,它们的区别为是 否添加凝固剂。
(3) 平 板 划 线 法 : 通 过 _接__种__环___ 在 琼 脂 固 体 培 养 基 表 面 连 续 ___划__线___的操作,将聚集的菌种逐步__稀__释____分散到培养基的表 面。其具体操作是:
①将__接__种__环__放在火焰上灼烧,直到接种环烧红。 ②在火焰旁冷却__接__种__环__,并打开棉塞。 ③将试管口通过_酒__精 ___灯__火__焰__。 ④将已冷却的接种环伸入菌液中,沾取一环菌液。 ⑤将试管口通过火焰,并塞上棉塞。 ⑥左手将皿盖打开一条缝隙,右手将蘸有菌种的接种环迅速伸 入平板内,划三至五条__平__行____线,盖上皿盖。注意不要划破培养 基。
质配成)
工业生产 分类、鉴定
用途
选择培养基 鉴别培养基
培养基中加入 某种化学物 质,以抑制不 需要的微生物 的生长,促进 所需要的微生 物的生长
培养、分离出特定微生 物(如培养酵母菌和霉 菌,可在培养基中加入 青霉素;培养金黄色葡 萄球菌,可在培养基中
加入高浓度食盐)
根据微生物的 代谢特点,在 培养基中加入 某种指示剂或
3.消毒和灭菌
消毒
灭菌
概念
使 用 较 为 __温__和____ 的 物 理 或 化 学 方 法 杀 死 物 体 _表__面_____ 或内部的部分微生物(不包括 __芽__孢__和__孢__子__)

生物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教学建议PPT

生物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教学建议PPT
分组合作实验
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实验,培养其团队协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团队任务分配
合理分配团队成员的任务,发挥各自的优势,提高团队协作效率。
团队讨论与交流
鼓励团队成员在实验过程中进行讨论和交流,促进知识共享和经 验交流,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THANKS
感谢观看
案例分析法
总结词
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详细描述
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实际的生物技术应用案例,如基因工程药 物的研发、转基因作物的推广等,让学生分析其中的技术原 理和实际效果,提高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讨论法
总结词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 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详细描述
鼓励与支持
给予学生鼓励和支持,激 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自信 心。
改进措施
调整教学内容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评价结 果,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 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优化教学方法
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如 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 色扮演等,以提高学生的 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加强实验指导
加强对学生的实验指导, 确保实验的安全和有效性, 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实 践能力。
程和结果。
实验报告应注重客观性和准确性, 数据记录和分析应严谨、规范, 避免主观臆断和随意修改数据。
实验报告应按照规定的格式和要 求进行撰写,注意排版和文字表 达的清晰、简洁和规范,以提高
报告的可读性和质量。
04
课程评价与反馈
评价方式
过程评价
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 包括实验操作、小组讨论、课堂 参与度等,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避免意外事故发生。
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创新思维培养

高中生物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

高中生物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

高中生物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一、传统发酵技术1.果酒制作:1)原理:酵母菌的无氧呼吸反应式:C6H12O6 2C2H5OH+2CO2+能量。

2)菌种来源: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酵母菌或人工培养的酵母菌。

3)条件:18-25℃,密封,每隔一段时间放气(CO2)4)检测:在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呈灰绿色。

2、果醋制作:1)原理:醋酸菌的有氧呼吸。

O2,糖源充足时,将糖分解成醋酸O2充足,缺少糖源时,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变为醋酸。

C2H5OH+O2CH3COOH+H2O2)条件:30-35℃,适时通入无菌空气。

3、腐乳制作:1)菌种:青霉、酵母、曲霉、毛霉等,主要是毛霉(都是真菌)。

2)原理:毛霉产生的蛋白酶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aa ;脂肪酶将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3)条件:15-18℃,保持一定的湿度。

4)菌种来源:空气中的毛霉孢子或优良毛霉菌种直接接种。

5)加盐腌制时要逐层加盐,随层数加高而增加盐量,盐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避免豆腐块腐败变质。

4、泡菜制作:1)原理:乳酸菌的无氧呼吸,反应式:C6H12O62C3H6O3+能量2)制作过程:①将清水与盐按质量比4:1配制成盐水,将盐水煮沸冷却。

煮沸是为了杀灭杂菌,冷却之后使用是为了保证乳酸菌等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不受影响。

②将新鲜蔬菜放入盐水中后,盖好坛盖。

向坛盖边沿的水槽中注满水,以保证乳酸菌发酵的无氧环境。

3)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①方法:比色法;②原理: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

二、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1、培养基的种类:按物理性质分为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按化学成分分为合成培养基和天然培养基,按用途分为选择培养基和鉴别培养基。

2、培养基的成分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无机盐P143、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表面生长,可以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

4、培养基还需满足微生物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O2的要求。

最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课件ppt

最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课件ppt

高考 近三年来课标高考试题中,对本考点的考查较突出, 地位 考查形式既有选择题,也有非选择题
(1)选择题一般考查果酒、果醋的制作原理发酵的条件 及操作流程中的注意事项,如典例1;
命题 (2)非选择题一般通过对发酵装置的设计或解读考查制
角度 作果酒和果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发酵的条件,如 典例2。
[典例1] (2013·潍坊模拟)下列关于果酒和果醋制作的
[答案] C
[典例2] (2010·海南高考)葡萄发酵可产生葡萄酒,请利 用相关的知识回答问题:
(1)利用葡萄制作葡萄酒的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微生物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微生物通过无氧呼吸可分解________,产生的终产物是 ________和________。
(3)用显色反应后的样品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显色液进行 对比 ,并估算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知识体系构建]
①酵母菌 ②毛霉等 ③乳酸菌 ④无氧呼吸 ⑤醋酸 菌 ⑥无氧呼吸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1)(2012·江苏卷T21AC)在果酒发酵过程中发酵液密
度会逐渐减小,果酒发酵后期拧开瓶盖的间隔时间可延
长。
三、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 1.泡菜制作[判断正误] (1)泡菜制作的菌种主要是醋酸菌。 (2)泡菜制作的前期通氧,后期应严格厌氧。 (3)配制盐水时,盐与水的质量比为4∶1。
( ×) ( ×) ( ×)
2.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 (1)亚硝酸盐+对氨基苯磺酸―→反应物;反应物+N -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 玫瑰红 色染料。 (2)亚硝酸盐溶液的浓度高,颜色越深;溶液浓度低, 颜色 越浅 。
要超过发酵瓶总体积的2/3
制果酒
制果醋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共28页文档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共28页文档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36、如果我们国家的法律中只有某种 神灵, 而不是 殚精竭 虑将神 灵揉进 宪法, 总体上 来说, 法律就 会更好 。—— 马克·吐 温 37、纲纪废弃之日,便是暴政兴起之 时。— —威·皮 物特
38、若是没有公众舆论的支持,法律 是丝毫 没有力 量的。 ——菲 力普斯 39、一个判例造出另一个判例,它们 迅速累 聚,进 而变成 法律。 ——朱 尼厄斯
40、人类法律,事物有规律,这是不 容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北师大版生物选修1:第一章 微生物技术 复习课件(共87张PPT)

北师大版生物选修1:第一章 微生物技术  复习课件(共87张PPT)
答案:D
题型一
题型二
题型三
题型四
易错警示:含C、H、O、N的化合物既可以作为一部分微生物的 碳源,又可以作为氮源;有机碳源能提供能量,无机碳源不能提 供能量。
题型一
题型二
题型三
题型四
无菌操作相关技术 【例题2】细菌培养过程中分别采用了高压蒸汽、酒精、火焰灼 烧等几种不同的处理方法,这些方法依次用于杀灭哪些部位的杂 菌?( ) A.接种针、手、培养基 B.高压锅、手、接种针 C.培养基、手、接种针 D.接种针、手、高压锅
2.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作用的原理 不同种微生物对营养要求不一样,通过选择不同的培养基,人 为控制培养基的pH、碳源、氮源、渗透压等条件,使选择的培养 基利于某类或某种微生物的生长,而不利于其他微生物的生存,可 以达到分离、培养不同微生物的目的。 例如,细菌生长需要的氮源高,pH中性或微碱性,因此培养 细菌常采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酵母菌和霉菌生长所需的碳源含 量高,pH偏酸性,因此分离真菌常采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

(2)培养基配制时,灭菌与调pH的先后顺序是

(3)从用途上来说,Ⅰ号培养基和Ⅱ号培养基分别属于
培养基和
培养基。在Ⅱ号培养基中,为SP1菌提供
氮源的成分是 。
(4)在营养缺乏或环境恶劣时,SP1的菌体会变成一个圆形的
休眠体,这种休眠体被称为

题型一
题型二
题型三
题型四
(5)将SP1菌接种在含不同浓度氯苯的Ⅲ号培养液中培养, 得到生长曲线(图乙)。从图乙可知,SP1菌在 的培养条件下最早停止生长,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北师大版高中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第二章 酶技术 复习课件

北师大版高中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第二章 酶技术 复习课件

1.在植物中果胶与果胶酶的作用 在植物未成熟的果实中,果胶质含量较多,果肉细胞结合 得很紧密,因而果实较硬。在果实的成熟过程中,果实细胞不断 生成果胶酶。果胶酶能把果胶质分解成小分子有机物,使果肉细 胞相互分离,因而果实由硬变软。 2.果胶酶的组成及特点 果胶酶并不特指某一种酶,而是能分解果胶的多种酶的总 称;果胶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能被蛋白酶水解。 果胶酶广泛存在于植物果实和微生物中。工业上通常采用 曲霉、青霉等微生物发酵来生产果胶酶。 规律总结:能够产生果胶酶的生物包括植物、霉菌、酵母 菌和细菌等,食品工业生产中需要的果胶酶主要来自霉菌的发酵 生产。可生产果胶酶的霉菌有黑曲霉、米曲霉和文氏曲霉等。培 养曲霉可用液体培养法,需添加果胶作为诱导物。
1 234
3.下列关于果胶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制备果胶酶时不用调节pH。 B.果胶酶活性不受温度的影响。 C.果胶酶不特指某种酶,而是能分解果胶的一类酶的总称。 D.果胶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和RNA。 答案:C 解析:果胶酶是能够分解果胶的一类酶的总称,其化学本 质是蛋白质,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酶的活性受温度、pH等的 影响,故制备果胶酶时需要调节pH。
第2节 酶活力的测定
1.记住酶活力的概念。 2.阐明检测果胶酶活性的方法。 3.探究温度、pH和酶浓度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
一二
思考: 利用果胶酶对果泥进行处理时,可不可以再加入蛋白酶促 进细胞壁分解? 提示:不可以。因为果胶酶是蛋白质,加入蛋白酶后会使 果胶酶分解。
一二
二、果胶酶的制作及其对苹果匀浆的作用 1.实验原理 果胶酶可被盐类抽提并激活。由于酶是有活性的蛋白质, 其活性受到许多因素如温度、pH、激活剂等的影响,所以酶的提 取要在低温、合适的pH下进行。为了提高酶的活性,有时还要加 入酶的激活剂。 果胶溶于水形成黏稠状液体,新鲜苹果汁由于含果胶而混 浊,在果胶酶的作用下,苹果汁中的果胶会被分解而使果汁变得 澄清。 2.实验步骤 (1)制备果胶酶:获取匀浆→过滤→离心→收集上清液。 (2)观察果胶酶对苹果匀浆的作用:制作苹果匀浆,过滤, 收集滤液→分装→混合→观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过滤 用滤纸或多层纱布过滤,一般无特殊要求可省去。
5.分装 将制好的培养基分装入试管内或三角瓶内,管(瓶)
口塞上棉塞。固体培养基要趁热装。 分装时要避免培养基粘染管(瓶)口,引起污染。分
装量可分为下面几方面: (1)斜面:装量为管长的1/4-1/5。 (2)液体培养基、高层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装载量不 超过管长的1/3。 (3)三角瓶:装量不超过容积1/2。
用于活化菌种, 或培养菌种的斜面
用于保存菌种的斜面
搁置斜面 当培养基冷却至50℃左右时,将试管带棉塞的一端搁
在一根木棒上。搁置的长度要合适,使培养基形成的斜面 的长度不超过试管总长的一半。
(三)半固体培养基制作 (由第7,8组同学各做25支半固体培养基)
北师大版高中选修一
生物
全册优质课件
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作用
课堂纪律
严格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 严肃课堂纪律
不允许无故旷课、早退 迟到 工作服
进入微生物实验室的注意事项
1.进入实验室必须穿白大褂 2.实验室内不准吃东西 3.在实验室内不要趴在桌子上 4.实验完成后值日生留下做好清洁工作(值日工作实行组
实验报告要求
一个实验,一份实验报告,有连续性的实验等到做 完后再写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内容: 1.实验项目名称 2.实验目的 3.实验原理 4. 实验步骤 5.实验结果与分析(即使实验失败也要写好分析) 6.思考题
实验一
微生物培养基的配制和 灭菌
(一)培养基的配制
一、实 验 目 的
了解培养基的配制原理和方法,掌握其配制过 程。
6.灭菌 塞棉塞,包扎,灭菌。 高压蒸汽灭菌法:是在密闭的加压容器内进行,加热
使器内的水产生蒸汽,由于密闭,增加了器内的压力,使 水的沸点升高,从而获得高于100度的蒸汽温度。
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配方:
牛肉膏 蛋白胨 氯化钠 琼脂 水 pH 灭菌
0.3g 1g 0.5g 1.5g 100mL 7.2~7.4 121℃,20min
实验室的常用培养基: 细菌: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放线菌:高氏1号合成培养基培养; 酵母菌:麦芽汁培养基; 霉菌: 查氏合成培养基;
培养基配制的基本步骤
称量--配置--调节pH值--过滤--分装--灭菌
1.称量 按照培养基配方,准确称量各成份放于烧杯中。对于不
是粉状(如肉膏),应用烧杯称量。
2.配调 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搅拌,使其溶解(可加热助溶)。 如是配制固体培养基,在琼脂的熔化时,需不断搅拌,并
牛肉膏蛋白胨半固体培养基配方:
琼脂
0.3g
牛肉膏蛋白胨液体培养基配方:
琼脂
0g
三.操作步骤及本次实验具体安排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配制
1、固体培养基(平板制作) 2、固体培养基(斜面制作) 2、半固体培养基 3、液体培养基
(一)平板固体培养基制作 (由第1,2,3,4组同学各做2X100mL)
1.称取一定量的营养琼脂到250mL的三角瓶中; 2. 加入100mL水; 3.塞上硅胶塞,用牛皮纸包扎好; 4.高压蒸汽灭菌; 5.灭菌后,当培养基冷却至50℃左右时,倾注平皿(每100mL可
初始pH
培养基的种类
按照培养基的物理状态可分为 1.液体培养基:不加凝固剂的液体状态培养基。 2.固体培养基: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2%左右的凝固剂的
固体状态的培养基。 3.半固体培养基: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0.2—0.5%凝固
剂而成的半固体状培养基。
琼脂是最优良的凝固剂,自1880年开始用于配制微 生物培养基以来,至今经久不衰。
长负责制,纳入实验成பைடு நூலகம்) 5.离开实验室前洗手 6.实验现象要隔天观察的实验,必须要按时到实验室记录
实验现象
实验安排
实验一 微生物培养基的配制和灭菌 实验二 微生物的纯培养技术 实验三 显微镜油镜的使用及细胞形态的观察 实验四 土壤、水的细菌学检查 实验五 放线菌、霉菌及酵母菌的形态观察 实验六 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 实验七 微生物生理生化反应观察 实验八 微生物遗传实验
培养基按成分可分为天然培养基、合成培养基和半合成培养基;按物理状 态可分为固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0.2%~0.5%的琼脂)和液体培养基;
按用途可分为基础培养基、营养培养基、鉴别培养基和选择培养基等。
培养基简介
培养基
是指由人工配制的、适合微生物生长繁殖或产
生代谢产物用的混合营养料。
碳源、氮源、无机盐、能源、生长因子、水
制备5-6个平皿); 6.凝固后放冰箱备用。
(二)斜面培养基制作 (由第5,6组同学各做25支斜面培养基)
1.称取一定量的营养琼脂到100mL的三角瓶中; 2. 加入100mL水; 3. 放入水浴锅内溶解; 4. 在空试管内倒入2~3mL已经溶解好的培养基,【注意尽量不要让培养基
沾到试管口】塞好硅胶塞; 5.放入烧杯中,高压蒸汽灭菌; 6.摆斜面,凝固后放冰箱备用。
营养物质的浓度要适宜 营养物质之间的配比要适宜
培养基的pH值、渗透压、 水活度和氧化还原电势等 物理化学条件要适宜。
通常培养条件:
细菌: pH 7.0~8.0 放线菌:pH 7.5~8.5 酵母菌: pH 3.8~6.0 霉菌:pH 4.0~5.8 藻类: pH 6.0~7.0 原生动物: pH 6.0~8.0
控制火力不要使培养基溢出或烧焦。待完全熔化后,补足所失 水分。
如果配方中含有淀粉,先将淀粉用少量冷水调成糊状并在 火上加热搅拌,然后加足水分及其他药品,待完全熔化后补足 所失水分。
3.调节pH值 培养基溶解均匀并冷却至室温时用pH试纸测pH,然后根
据要求加酸或碱(一般用1molHcl和1molNaOH),要缓慢少量 且多加搅拌。培养基配方为自然pH时,不用调节。
掌握加压蒸汽灭菌法的原理及其使用方法。
二.实 验 原 理
1. 培养基是供微生物生长、繁殖、代谢的混合养料。不同微生物对营养物 质的要求各不相同,加之实验和研究的目的不同,所以培养基的种类很多, 使用的原料也各有差异,但从营养角度分析,培养基中一般含有微生物所 必需的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素以及水分等。另外,培养基还应具有 适宜的pH值、一定的缓冲能力、一定的氧化还原电位及合适的渗透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