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与北师大版高中生物教材比较
五套高中生物课标教材的比较

1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2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3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苏教版 第4章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 1ATP和酶
2细胞呼吸
1细胞与能量 2物质出入细 胞的方式 3酶 4细胞呼吸
2、引言
北师版
人和动物可 以通过摄食 其他动物和 植物来获得 能量,而绝 大多数植物 不能运动, 不能以其他 生物为食, 他们又是如 何获得能量 的呢?
必修3稳态与环境
课标
1.植物激素的调节 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4.种群和群落 5.生态系统 6.生态环境的保护
苏教版
1.生物科学和我们 2.生物个体的稳态 3.生物群落的稳态 4.生态系统的稳态 5.人与环境
浙科版
1.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3.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 4.种群 5.群落 6.生态系统 7.人类与环境
中图版
光反应 光反应必须在光下才能进行,反应场所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 类囊体膜上的绝大多数色素排列紧密,快速高效地把吸收来的当量光能传递 给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它既能捕捉光能又能将光能转化为电能。就像透镜把 光束集中到焦点一样,其他色素把大量光能吸收集聚、传递给特殊状态的叶 绿素a分子,使其被激发而失去电子。脱离叶绿素a的点子,在类囊体膜上经 过一系列的传递,最后传递给一种带正电荷的有机物——NADP+。失去电子 的叶绿素a变成一种强氧化剂,能够从水分子中夺取电子,使水分子分解成氧 分子和[H],叶绿素a由于获得电子而恢复稳态。这样在光的照射下特殊状态 的叶绿素a连续不断的失去电子和获得电子,从而形成电子流,使光能转化为 电能。随着光能转换成电能,NADP+得到两个电子和一个[H]就形成NADPH, 这样一部分电能就转化成活鱼的化学能住存在NADPH中。同时叶绿体利用光 能转换成的另一部分能量,将ADP和Pi转化成ATP。这部分电能则转化成活 跃的化学能储存在ATP中。 暗反应 在暗反应阶段中,叶片从外界吸收进来的二氧化碳,在美的作用 下与植物体内的C5分子结合,这个过程叫做二氧化碳的固定。一个二氧化碳 分子被一个C5分子固定以后,很快形成两个C3分子,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 一部分 C3在ATP和多种酶的作用下,被NADPH还原,在经过一系列复杂的 变化形成糖类。这样ATP和NADPH中的能量就转移到葡萄糖分子中形成未定 的化学能贮存起来,同时,另一部分C3又经过复杂的变化,重新生成C5,再 次参与二氧化碳的固定。
高中生物教材版本

高中生物教材版本引言高中生物教材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生命科学知识的重要教育资源。
随着时间的推移,高中生物教材也在不断更新和改进。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高中生物教材版本,并简要讨论它们的特点和应用。
常见的高中生物教材版本以下是几个常见的高中生物教材版本:1.人民教育出版社版:该版本是中国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一套高中生物教材。
它以“有机结合,立体展示”为特点,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2.北师大版:该版本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一套高中生物教材。
它以“系统性、科学性和先进性”为特点,内容丰富全面,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意识和创新能力。
3.人教版:该版本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一套高中生物教材。
它以“全面覆盖、深入浅出”为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际应用能力,内容易于理解,融合了生物科技等前沿领域的知识。
4.清华大学版:该版本是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一套高中生物教材。
它以“科学性、严谨性和前瞻性”为特点,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深度,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材版本的特点和应用每个高中生物教材版本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应用价值:1.特点:不同版本的高中生物教材在内容组织、知识深度、图表设计等方面可能有所不同。
一些版本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强调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另一些版本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意识和创新能力。
2.应用:高中生物教材版本的选择应根据学校的教学要求和师生的实际情况来确定。
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和学生的学习需求,选择适合的教材版本。
同时,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版本的特点,灵活运用教材资源,设计富有启发性和互动性的教学活动。
教材版本更新和改进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教育理念的变化,高中生物教材也需要不断更新和改进。
教材版本的更新和改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知识内容:更新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和生命科学知识,强调前沿领域的内容,如生物技术、基因工程等。
生物教材版本对比与教学实践探讨

生物教材版本对比与教学实践探讨近年来,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生物教材版本也在不断更新。
不同版本的生物教材在教学实践中有着不同的表现和效果。
本文将对不同版本的生物教材进行对比,并探讨它们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一、常见的生物教材版本目前,我国常见的生物教材版本主要包括《人教版》、《北京版》、《苏教版》等。
《人教版》以全面贯彻素质教育为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该版本内容全面、系统,注重生物概念的理解和探索,通过生动有趣的案例和实验,加深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
《北京版》注重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强调知识点的详细解读和题型的针对性训练。
该版本以考试要求为导向,对生物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有着强烈的要求。
《苏教版》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核心,注重生物知识的拓展和应用。
该版本内容丰富多样,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动手实践。
二、不同版本生物教材的比较1. 内容方面不同版本的生物教材在内容安排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例如,在植物生长发育的教学中,不同版本的生物教材对生长环境、营养需求等方面的描述可能略有不同。
《人教版》更加注重对植物生长适应性的解释,而《北京版》则更多地强调环境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苏教版》则着重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探究,积极参与植物生长实验。
2. 表达方式不同版本的生物教材在表达方式上也会有所不同。
《人教版》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呈现生物知识,通过多媒体展示、图表解析等方式丰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北京版》则更加偏重于文字表达,通过详细的解析和示例来讲解生物知识。
《苏教版》则更加注重激发学生的思考,通过问题导向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发现。
三、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在教学实践中,不同版本的生物教材都有一定的优势和应用场景。
《人教版》适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可以通过实验和案例分析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北京版》注重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适合应对考试要求较高的场景。
对5种版本高中生物教材_绪论_的比较分析_龚大洁、杨国锋

教 材 解 读
对 5种 版 本 高 中 生 物 教 材 -
一熏 谓 / 嘲
西 北师范 生 大学 命科学 (730070 学院 ) 西北师范大学教 育学院( 30070 7 )
摘 要
龚大 洁 杨 国锋
以现行 的 高中教 材 5生物 #必修 l #分子 与 细胞 6的 / 绪论 0为 例 , 针 对新 人教 版 !苏教 版 ! 师 大 北
题对 旧人 教版 ! 人教 版 ! 教版 ! 师大 版 和浙科 版 新 苏 北 这 5 种 版本 的教材 / 绪论 0进 行 了 比较分 析 "理 清 这
教 材版本 本 旧人教版 版 绪论 论
题名 名
所处位置 置 说 明 ! 目录 " 绪 论 ! 第 一章一 , ,
些 问题 ,有 助 于 教师 在 教 学 中借鉴 不 同版 本 的 内 容 ,
和可教 性 "
新人教版 版
健康 问题 ;生 物科 学与 社会 :基 因诊 断 与 基因 因
苏 教版 版 治疗 身边的生物科 学) 人类面 临的 问题之一 : 生 物科 学的学习过程 ) 科学 家 不断实验 :
苏 教版 教 材 的 / 绪 论 0是 第 1 章 ) 和我们 0, 共 有 2 节 ) 的话题 )
目录 ! 目标一 第一 ! 模 块学 习 致 同学们 一 章一 , ,
指 丝头 , 此 处 引 申指 开 端 1 ; (2 指学 术 著 作 等 的 开 .2 )
头部分, 开头的论述, 相当于 /序论 01 (3 学术论著 .] ) ;
的开头部 分 , 一般 说 明全 书主 旨和 内容等 1 " 由此可 .1 见 , / 绪 论 0处 于 著作 的开头 , 属于 开篇 ,其 作用 是提纲 挚领 "这 就 意味着 教 师要足 够重视 教材 的 / 绪论 0 " 笔者对 5 种版 本教 材 的 / 绪 论 0题 名 及其 所 处 位 置进 行 了统 计 , 结 果 如表 l 所 示 " 从 表 1 可 以 看 出 , 相对 于 旧人 教 版教 材 / 绪 论 0, 新 人 教 版 !苏教 版 和北 师大 版 / 绪论 0的标题 都有 大 的突破 , 具有很 强的 吸引 力 ;或 通过 和科学 家 亲切 交流 ,感 受 科学 家 的风 采 , 激 发探索 生物 大分 子 奥秘 的兴趣 ;或关 注 / 我 们 0, 突 出 生物科 学与 我们 的关 系 , 关 注 科 学 ! 术 与 社 会 的关 技 系 , 强化情 感 ! 度与价 值观 的教 育 ;或突 出学 习 的主 态 体) 同学 们 , 引领 学生 走进 现代生 物科 学 与技术 的
生物教材版本评价与选择掌握最全面的生物知识

生物教材版本评价与选择掌握最全面的生物知识评价生物教材版本并选择最全面的生物知识生物学是一门广泛而重要的科学学科,在学校教育中生物教材的选择至关重要。
不同的教材版本可能在内容安排、知识深度、实验教学等方面存在差异。
本文将评价几种常见的生物教材版本,并提供选择最全面的生物知识的建议。
一、教材版本评价1. 人民教育出版社版人民教育出版社版生物教材是我国基础教育中最常使用的版本之一。
这个版本将生物学知识分为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进化论、植物学、动物学等单元进行系统的学习。
教材内容在科学性和权威性方面都有一定保证,但对于某些高级概念的解释可能略显简单,需要教师的补充讲解。
2. 人教实验版人教实验版生物教材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丰富的实验实例帮助学生理解生物学概念。
该版本的优点在于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使生物知识更加深入人心。
但相对于其他版本,其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可能稍逊一筹。
3. 北师大版北师大版生物教材注重学科内涵的拓展,突出观察、实践与反思的教学模式。
该版本通过丰富的案例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强调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然而,该版本的理论知识讲解可能相对较少,需要辅助教材的支持。
4. 自编教材一些学校、教师或教育机构自行编写的教材,可能因为定位的不同而存在差异。
这类教材可能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但因为缺乏权威性和综合性的审核,教材的质量参差不齐,需要教师和学生在选择时加以甄别。
二、选择最全面的生物知识针对不同的教材版本,我们可以根据以下几个指标来选择最全面的生物知识:1. 科学性与权威性选择一本生物教材,首先要考虑其科学性与权威性。
教材的内容应该基于科学研究成果,具有可靠的学术来源。
可以查阅相关评价、专家意见或购买一部分版本进行试用,以确定其科学性和权威性。
2. 知识的系统性与完整性生物学知识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和系统性,教材应该能够对各个知识点进行全面而有序的叙述。
高中生物新课程的教材的几种版本的特点

高中生物新课程的教材的几种版本的特点山东版: 山东版教材是五个版本教材中探究实验最多的:不仅每一章都设置了一个“课题研究”,而且教材的每一节内容也设置了相关的探究实验供学生开展多种的研究活动,帮助学生深化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
可见,教材侧重于对学生探究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创新意识的培养,注重对学生进行科学研究方法的渗透。
此外,教材的课后习题也多以简答题为主,答案不唯一,开放性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
人教版:人教版教材编写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语言非常简洁、精练,表述上具有很强的文学色彩,大大提高了教材文字的可读性;2、教材中一些重要的概念或者结论(规律)均用黑体字突显出来,有利于学生对相关重点内容的掌握;3、在每一章的最后,均附有“自我检测”题,以便学生进行巩固知识,掌握技能。
在习题的设计中,“画概念图”是本教材独具的一种学习方式,通过画概念图,帮助学生把相关的概念构成一个系统,以促进对概念的理解。
江苏版: 江苏版教材的色彩柔和,搭配和谐,所选用的插图都非常精美,在视觉上给人以美的享受,对读者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同时,教材一个非常突出的特色是,图文结合得非常恰当,几乎所有的生理反应(或实验)过程都用简单明了的示意图非常直观的表现出来,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复杂的概念和理论,正如教材“学习指南”里所说:“图和图群使知识简约化、生动化”。
河北版:与北师大版相比,河北版教材则更适合农村地区的学校使用:一是教材具有比较浓厚的乡土气息,教材所采用的一些插图,都是农业生产上常见的一些现象;二是教材设置的实验取材容易,操作简单,便于一些条件相对简陋的学校的学生开展实验,如:“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DNA的粗提取与鉴定”等。
除此之外,教材在每一章的前言部分,都设置了“科学发展历程”,引导学生关注与本节相关的科学史,了解科学家的研究历程,培养学生认识科学,了解历史的科学观;同时,教材几乎在每一节的内容中都设有“阅读与分析”,提供有关的材料,引导学生通过主动探究和讨论,获得相关的结论或者规律,帮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注重对学生分析能力、探究能力的培养。
“人教版”与“北师大版”高中生物教材STSE教育的比较研究

“人教版”与“北师大版”高中生物教材STSE教育的比较研究1 文献综述1.1 STSE教育的提出“1938年默顿发表博士论文《十七世纪英格兰的科学、技术与社会》,第一次提出了STS”①。
STS 是“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即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英文缩写。
STS反映到学校理科教育改革中,产生了STS教育。
1971年James Gallangher 在《科学教育》杂志上《科学教学更宽泛的基础》一文中提出科学教育的新目标应以“科学、技术、社会”为主题导向,培养民主社会的公民,强调理解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是理解科学概念及过程的关键,第一次提出了STS教育理念。
②由于在发展科技、生产的同时,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20世界90年代中期,STSE教育作为一种更全面的科学教育思维模式及价值观逐渐兴起。
STSE教育是在STS教育的基础上增加了环境(Environment)教育”③。
1.2 STSE教育的概念1.2.1 STS教育关于STS教育的概念,不同文献、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表述。
美国科学教师协会(National Science Teachers Association,NSTA)认为STS教育是在人类经验范围内的科学的教学和学习。
④NSTA将STS教育视为科学教育的全面的改革,主张STS教学应采取建构学习模式,即对科学真正的学习是在个人面对问题的过程中,对事物的意义所产生主动建构的结果,这是无法单独通过外界传授而获得的。
殷登祥教授认为STS教育“是以培养了解科学技术及其社会价值、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参与科学技术决策、能够了解现代化社会对科学技术的需求、能够应用科学技术致力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公民为主要目标的科学教育”⑤。
①李真真, 缪航. STS的兴起及研究进展[J]. 科学与社会, 2011, 1(1): 60-79.②Pedretti Erminia, Nazir Joanne. Currents in STSE Education: Mapping a Complex Field, 40 Years On[J]. Science Education, 2011, 95(4): 601-626.③张海银. 从STS到STSE和STEM:世界理科教育从理念到课程的演绎[J]. 中学生物教学, 2012(9): 10-12.④邓敏. 内地与香港高中生物教材中STSE教育的比较研究[D].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 2009: 20.⑤殷登祥. 关于STS 的起源、争论和前景[J].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 2000(l): 1-7.我国有学者认为STS教育是“以强调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和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和发展中的应用为指导思想而组织实施的科学教育”①。
高中生物教材版本比较及适用性分析

高中生物教材版本比较及适用性分析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高中生物教育也面临着全新的挑战。
不同版本的高中生物教材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存在着差异,而选择适合的教材版本,对于高中生物教育的有效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目前主流的高中生物教材版本进行比较,分析其适用性。
一、人民教育出版社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版本是目前最为常见的高中生物教材版本之一。
其特点在于内容丰富、知识点详细、知识体系完整。
该版本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材中包含大量生动的案例和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然而,该版本的篇幅较长,内容相对复杂,容易使学生感到压力。
二、北京师范大学版北京师范大学版的生物教材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推广。
该版本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科学探究意识。
教材内容生动有趣,融入了大量的实践案例和实验,有助于学生的思维拓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此外,该版本还注重对生物知识的应用和发展趋势的介绍,有助于学生对生物学的深度理解。
三、华东师范大学版华东师范大学版的生物教材以“活泼、有趣、实用”为特点。
该版本的教材设计紧密结合了实际生活中的生物知识,内容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教材中注重生物现象的解释和归纳,帮助学生理解生物学的基本原理。
此外,该版本还关注培养学生的思辨和创新能力,注重学生对生物科学研究方法的掌握。
四、湖南人民出版社版湖南人民出版社版的生物教材以“全面、系统、先进、实用”为宗旨。
该版本的教材内容完整、科学,符合最新的教育改革要求。
教材中融入了大量生动的实例和案例,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此外,该版本的教材在知识点的安排上有条理性,易于学生的掌握和记忆。
然而,该版本的教材内容可能相对偏难,对学生的自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综上所述,不同版本的高中生物教材都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劣。
在选择教材版本时,教师和学生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教学目标进行合理选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专门提出了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
(2)无机盐的重要作用讲得详细(如:无机盐维持渗透压配以红细胞失水和吸水变化图,人教版是在物质跨膜运输中讲到)
(3)在蛋白质中多了2个探究实验:探究不同温度和PH对酶活性的影响、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
(1)实验:观察DNA与RNA在细胞的中的分布
模块三 人教版与北师大版高中生物《稳态与环境》比较分析
章节
考纲要求(人教)
学习目标(人教)
知识点异同
插图的比较
知识点(名词)的不同描述
教学建议
(人):
第1章人体环境的稳态
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3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
(北):
第1章生物界是以个相对稳定的生命系统
第2章生物个体的环境与稳态
(1)稳态的生理意义Ⅱ
(2)细胞学说的建立
(3)原核细胞的结构 (细菌、蓝藻)
人教版特有:
(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2)真核细胞核原核细胞的比较
北师大版特有:
(1)原核细胞增殖过程
(2)非细胞生物体病毒的增殖过程
(3)原核细胞的增殖 (二分裂)
(1)动植物细胞结构图
(2)细菌、蓝藻结构图
(1)人教:蓝藻
北师大:蓝细菌
(1)从考纲来看,要重视显微镜的相关知识
1.举例说出生命活动是建立在细胞基础之上
2.举例说出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理解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之间的关系
3.说出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和联系
4.分析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用高倍镜观察几种细胞,比较不同细胞的异同点
相同:
(1)用高倍镜观察几种细胞(人教版本强调了显微镜的使用)
4.学会正确使用高倍镜观察细胞
5.说出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蛋白质的形成过程
6.概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7.认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8.简述核酸的种类、结构和功能
9.学会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10.概述细胞中糖类的种类、分布和作用。
11.举例说出细胞中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相同:
(1)组成细胞的元素的分类
4.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Ⅱ)。
5.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6.ATP在能量代中的作用(Ⅱ)。
7.细胞呼吸(Ⅱ)。
8.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1.酶的本质、催化特性的实验探究
2.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学会分析相关的曲线
3.简述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
4.说出ATP与ADP的转化过程及其意义
5.解释ATP在能量代中的作用。
相同:
(1)环境、体液概念及二者的关系
(2)组织液、血浆、淋巴的概念及三者的关系
(3)体温调节、水盐调节和血糖调节
(4)出免疫系统的组成
(5)人体的三道防线
(6)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艾滋病的传播和预防
(7)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
(9)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8)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9)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人):
第4章 种群和群落
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第6章生态环境的保护
(北):
第3章生物群体的动态平衡
第4章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1)种群的特征(Ⅰ)。
(2)种群数量的变化(Ⅱ)。
(3)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群落的结构特征(Ⅰ)。
(4)群落的演替(Ⅰ)。
(5)土壤中的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9.初步学会对图表数据的解读
10.探讨生物膜在实践中的应用价值
11.举例说明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
12.说出物质进出细胞的几种方式
13.初步学会对图表数据的解读
14.探讨生物膜在实践中的应用价值
相同:
(1)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模型
(2)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北师大没有被动运输的说法)
(3)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人教版更详细)
模块一 人教版与北师大版高中生物《分子与细胞》比较分析
章节
考纲要求(人教)
学习目标(人教)
知识点异同
插图的比较
知识点(名词)的不同描述
教学建议
(人):
第1章走进细胞
(北):
第1章人类探索细胞的历史
第8章原核细胞与非细胞生物体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Ⅰ)。
2.多种多样的细胞(Ⅱ)。
3.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实验与探究)
(2)人教版教学过程中没必要过多的补充病毒的相关知识(非细胞、寄生)
(3)北师大版教学应补充原核与真核的区别
(4)对于细菌的二分裂过程,不必要补充,只需让学生知道原核细胞的增殖为二分裂(新课没必要)
(人):
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
(北):
第2章细胞的化学组成
1.水和无机盐的作用(Ⅰ)。
2.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Ⅱ)
2.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Ⅱ)。
3.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Ⅱ)。
4.生物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Ⅱ)。
5.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
6.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Ⅱ)。
7.生物膜的结构(Ⅱ)。
8.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
9.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1 .简述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理解细胞膜在组成、结构和功能之间的关系
(6)生态系统的结构(Ⅰ)。
人教版特有:
(1)细胞外液的成分、渗透压、酸碱度
(2)免疫系统的组成
北师大版特有:
(1)不同层次的稳态(个体、群体和生物圈的稳态)
模拟反馈调节实验
神经系统的组成
稳态的生理性调节
植物的应激性
激素调节信号转导分子机制
运动对呼出气体CO2含量的影响(实验)
人教版体液免疫图、细胞免疫的图简洁,但北师大,更容易让学生理解
(2)水(自由水和结合水)和无机盐的存在形式及作用
(3)蛋白质组成、合成、种类功能
(4)核酸的种类、结构和功能
(5)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6)细胞中糖类脂质的种类、分布和作用
(7)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北师大是分散开来讲得,容大体相同)
人教版特有:⑴ 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
第6章细胞的生命历程
(北):
第6章细胞的增殖
第7章细胞的分化、凋亡和衰老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Ⅰ)
2.细胞的无丝分裂(Ⅰ)
3.细胞的有丝分裂(Ⅱ)
4.实验:(1)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
(2)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1.细胞的分化和全能性(Ⅱ)。
2.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Ⅱ)。
人教版:甲基绿、吡罗红
北师大:甲基绿、焦宁染液
(1)课适当补充无机盐的重要功能
(2)在下一章酶的相关问题中可适当补充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
(3)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不作要求
(人):
第3章细胞的基本结构
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北):
第3章细胞的物质代
1.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Ⅱ)。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北师大:胞质溶胶与物质运输)
(6)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人教版特有:
(1)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2)模型方法的构建
北师大版特有:
(1)细胞壁的全透性、成分中多了木质素
(2)人工膜的研制和应用(选学)
(3)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核的功能伞藻嫁接实验);
(3)人教版细胞免疫过程及两者关系较为简略,应作适当补充
(4)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重点放在免疫 缺陷病
(5)神经调节中神经系统的组成应作适当补充
(6)从新课标高考题来看:兴奋测传导和传递在人教版中不可以减弱,而北师大中则加强
(7)植物的应激性不用补充,可让学生知道向光性及相关的实验设计即可。
(8)关于激素的种类相关问题,没有必要补充那么详细,加重学生负担。
(5)举例分析动物激素调节的过程、特点及相关应用
(6)列举体温调节、水盐平衡调节及血糖调节的调节机制,并模拟尿糖的检测
(7)准确说出免疫系统的组成
(8)理解人体的三道防线
(9)掌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10)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
(11)生长素的两重性,顶端优势,植物的向地性和背地性.
(12)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10)艾滋病的传播和预防(Ⅰ)。
(1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Ⅱ)。
(12)其他植物激素(Ⅰ)。
(13)植物激素的作用(Ⅲ)。
(14)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
(1)掌握环境的组成及稳态的意义
(2)掌握反射弧的组成及调节过程
(3)比较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及在反射弧中的传导过程及特点
(4)知道人脑的高级功能
(1)人教版未明确提出免疫的三个阶段(感应、反应、效应)
(2)巨噬细胞与吞噬细胞
(3)超敏反应与过敏反应、变应原与过敏原
(4)激素种类:
北师大中提到了肾上腺皮质激素(盐和糖)、催产素等
(1)人教版的人体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是以资料的形式展现,较简单,应参照北师大补充(考纲要求为Ⅱ)
(2)人教版未明确提出免疫的三个阶段没有必要补充,可用第一第二第三代替。未提出的其他概念如:MHC分子、白细胞介素、NK细胞、胸腺依赖抗原等不作补充,以免增大学生负担
3.核酸的结构和功能(Ⅱ)。
4.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Ⅱ)。
5.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与探究)
6.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实验与探究)
1.简述组成细胞的元素的分类
2.说出水和无机盐的存在形式及作用,并能解释一些生活中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