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检流程规范
巡检工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巡检工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1.巡检开始前或者巡检结束后,先把网点停放的所有车辆,包括刚开回来的车辆,拍照上传到微信群,然后再进行巡检(照片需要拍清楚车牌号)
2.巡检过程中,如果遇到APP显示车辆,不在网点,请及时上报
3.巡检过程中,停放在网点,未租出的车辆没有显示在APP上,请及时上报
4.巡检过程中,如果存在车辆损坏,车内物品不齐全,请拍照(拍上车牌号及损坏的地方)并及时上报
5.巡检过程中,如果存在电桩,灯箱等设备故障或损坏,请及时上报
6.巡检过程中,如果存在私家车霸占车位,及时上报并通知车主移车或者车主不在场时,请联系保安
7.巡检过程中,如果车辆停放不到位,帮忙摆正车辆
8.巡检过程中,发现车内有垃圾(水瓶,纸巾等)请帮忙清理,车内清洁靠大家
9.如夜晚巡检因灯光问题无法拍清车牌号码,可通过手机拍小视频的方式,将巡检网点所有网点车辆,用手机依次拍成小视频(必须确保能清楚看到网点车辆的车牌号码)。
-
10.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a)记得给网点所有车辆拍照上传到微信群!
b)记得给网点所有车辆拍照上传到微信群!
c)记得给网点所有车辆拍照上传到微信群!
如有不明白请按看第一条及最后一条执行
希望大家能配合,谢谢!新动力。
机房巡检服务流程及内容

机房巡检服务流程及内容机房巡检是确保机房设备和网络的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
下面是机房巡检的服务流程及内容。
一、准备阶段:1.确定巡检周期:根据机房规模和设备的重要程度,确定巡检的频率,一般可以是每天、每周、每月或每季度等。
2.制定巡检计划:根据机房设备和网络的特点,制定巡检的详细计划,包括巡检内容、巡检人员和时间安排等。
二、巡检阶段:1.设备检查:-检查机房内设备的工作状态,包括服务器、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等。
-检查设备的温度、湿度和电源电压等环境参数,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检查设备的报警系统,确保能及时检测到设备故障。
-检查设备的风扇和散热系统,防止过热导致设备故障。
-检查设备的硬盘和电池等备份装置,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网络检查:-检查网络设备的工作状态,包括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等。
-检查网络连接的质量和速度,确保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检查网络设备的端口和线缆连接,确保正常连接,避免因松动而导致的网络中断。
-检查网络的安全性,包括入侵检测系统、防火墙、VPN等,确保网络的安全性和数据的保密性。
3.电力检查:-检查机房的电源线路和电源插座,确保电源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检查电池和发电机等备份电源设备,确保在断电情况下能够持续供电。
-检查UPS(不间断电源)的工作状态,确保UPS能够在停电的情况下提供电力支持。
4.安全检查:-检查机房的门禁系统和监控系统,确保机房的安全。
-检查机房的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确保网络的安全性和数据的保密性。
-检查机房的散热系统和灭火设备,确保机房的安全性。
5.记录和报告:-巡检人员需要记录巡检的整个过程,包括发现的问题、解决方案和维修记录等。
-制作巡检报告,向相关部门和负责人汇报巡检结果和存在的问题。
三、维修和优化阶段:1.根据巡检结果,及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维修和处理。
2.对机房设备和网络进行优化和升级,以提高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总结:机房巡检服务流程及内容包括准备阶段、巡检阶段和维修和优化阶段。
机房日常巡检制度及操作规范

机房日常巡检制度及操作规范
机房日常巡检制度及操作规范
一、巡检时间
巡检时间:日常巡检在每个工作日上、下班前二十分钟进行。
二、巡检目的
进行机房网络设备的检查;进行机房网络状态的检测。
及时查找、发现网络及信息系统设备隐患,排除故障。
三、巡检流程
1.巡检期间,进行状态检查,若发现问题,如计算机机房物理环境异常、设备状态异常、网络或应用系统故障,应立即按操作规程执行进行恢复操作。
(1)电源、UPS:检查机房供电状况,UPS工作情况、指示状态。
(2)服务器:检查服务器是否当机,服务器硬盘灯指示是否正常。
(3)机房环境:检查机房空调工作状态,机房温度。
(4)网络设备:检查网络设备,包括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等及其它设备工作状态。
(5)网络通道:检查内外网络通道状态,包括内部局域网、区局与各合作单位的网络通道状态。
(6)电话通道:检查电话系统通信是否畅通。
2.如果故障按恢复规程无法有效恢复,特别是当发生机房环境(动力、空调)故障、关键的设备、网络、系统、服务如无法及时恢复时,应立即通知相关领导,由相关领导协调资源进行故障处理。
四、机房现场管理要求
1.除机房的工作人员外,其他工作人员进出机房,需经信息中心批准后方可进入,同时机房人员要在现场,检查监督其人员工作,避免其他人员未经授权擅自接触机房物理设备。
2.机房的机柜、线缆、设备等的标签管理;
3.机房环境清理。
车间巡检流程

车间巡检流程一、背景介绍车间巡检是指对生产车间进行定期巡视和检查,以确保设备正常运行、生产环境安全卫生、生产过程符合标准要求。
车间巡检流程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保障产品质量和员工安全而制定的一套规范化操作流程。
二、巡检计划制定1. 巡检频率:根据车间的特点和生产情况,制定巡检频率,一般为每天、每周或每月进行巡检。
2. 巡检内容:明确巡检的范围和内容,包括设备运行状况、生产环境、安全设施等方面。
3. 巡检时间:确定巡检的具体时间,避免影响生产进度。
三、巡检人员安排1. 巡检组成:根据车间规模和巡检内容,确定巡检组成人员,包括设备维护人员、质检人员和安全员等。
2. 岗位职责:明确每个巡检人员的岗位职责,确保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四、巡检流程1. 准备阶段:a. 巡检人员准备巡检工具和相关资料。
b. 巡检人员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
2. 开始巡检:a. 巡检人员按照巡检计划和范围,逐一巡视设备运行状况,包括设备是否正常运转、是否有异常声音或异味等。
b. 检查生产环境,包括工作区域是否整洁、生产材料是否摆放合理等。
c. 检查安全设施,包括消防设备、紧急停机按钮、安全标识等是否完好有效。
3. 记录发现问题:a. 巡检人员在巡检过程中发现问题,应及时记录,包括问题的具体描述、发现时间和位置等。
b. 对于严重问题,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确保生产安全。
4. 整理巡检报告:a. 巡检人员根据巡检记录整理巡检报告,包括问题汇总、处理措施和改进建议等。
b. 巡检报告应及时上报相关部门,并保存备查。
5. 巡检结束:a. 巡检人员整理好巡检工具和资料,归还相关部门。
b. 巡检人员总结巡检过程中的经验和问题,以便下次巡检改进。
五、巡检结果处理1. 问题处理:a. 对于巡检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相关部门应及时进行处理,修复设备故障、清理生产环境等。
b. 对于重复出现的问题,应进行深入分析,找出根本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2. 改进措施:a. 根据巡检报告中的问题和改进建议,相关部门应及时制定改进措施,并落实到实际操作中。
巡检工作流程作业规范完整版

重庆*******有限公司部门:质量部文件名称:巡检工作流程及作业规范编制:日期:审批:日期:批准:日期:巡检工作流程及作业规范一:对所有在生产产品进行首件检验,将检验数据/项目填写在《首件检查表》《巡检日报表》上,并对首件产品做好标识,保留一个工作日。
二.测量前准备:1、检查计量器具的准确性、有效性,确保产品不因计量器具而出现批量问题。
2、检查有无产品相关作业指导书,及作业指导书的正确性及有效性,确保产品不因标准错误而出现批量问题。
3、确认操作人员的资质,如是新员工或对其操作产品不熟悉的人员,应重点关注,加强抽查力度,确保该员工所做产品符合标准。
4、确认生产现场无影响产品质量的各种因素(配件标识、清洁度、区域堆放、堆放的尾数箱等)。
三.首件的检测要求:1、巡检对每一样首件进行全项目检测,项目按《作业指导书》规定的项目要求进行检测记录,包括各类嵌件及配件尺寸。
2、对状态、外观等严格按样件标准进行检验。
3、壁厚的检测:破开1-2件(员工交粉料人员解剖)产品,用卡尺或测厚仪测量其转弯处、合模线处及技术资料要求地方的壁厚,记录并将解剖件保留在样件室一个工作日。
4、首件检测不合格的产品,必须要求生产/调机人员进行调试,并及时向当班班组长反映,调试合格后再进行首件检测,首件不合格的产品决不允许生产,如生产/技术坚持要生产或不进行处理,检验人员以书面形式立即向我部领导反映。
四、检测记录的填写要求:1、每过两小时巡检对所有在生产的产品进行一次巡检,每次2-4件,并将检测项目实测数据填写在《巡检检测记录表》上,数据要求真实、及时、准确。
五、对检验过程中发现不良现象及不良产品的处理:1、不良现象指操作员工没有按《作业指导书》规定的要求进行加工和生产。
(如:产品未按要求摆放,生产现场5S混乱,加工工艺/参数等没有达到技术要求,有毛刺飞边等)2、巡检过程中发现有不良现象,在第一时间内向责任工序人员和班组长反映,及时杜绝不良品现象的继续出现。
品质巡检流程及规范

品质巡检流程及规范英文回答:Quality inspection is an essential process in ensuring the consistency and reliability of products or services. It involves a systematic examination of various aspects, such as design, materials,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and final output. The purpose of quality inspection is to identify any defects, deviations, or non-conformities that mayaffect the overall quality of the product or service. By following a well-defined inspection process and adhering to established standards, organizations can minimize the risk of delivering substandard products to customers.The quality inspection process typically begins with defining the inspection criteria and standards. This includes identifying the key characteristics, specifications, and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that the product or service should meet. These criteria serve as the basis for evaluating the quality during the inspection. Forexample, in the automotive industry, the inspectioncriteria may include dimensions, material composition, surface finish, and functional performance.Once the inspection criteria are established, the next step is to select the appropriate inspection methods and techniques. This may involve visual inspection, measurement, testing, or a combination of these approaches. The choiceof methods depends on the nature of the product or service and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For instance, in the food industry, sensory evaluation and microbiological testing may be used to ensure the safety and quality of the products.During the actual inspection, trained inspectors carefully examine the product or service against thedefined criteria. They may use various tools, equipment,and instruments to perform measurements, tests, or visual assessments. The inspection process should be objective, consistent, and unbiased. Inspectors need to follow standardized procedures and document their findings accurately. Any deviations or non-conformities should berecorded and reported for further analysis and corrective actions.After the inspection is completed, the findings are reviewed and analyzed. This includes comparing theinspection results with the predefined criteria and standards. If any defects or non-conformities areidentified, appropriate actions should be taken to rectify the issues. This may involve rework, repair, replacement,or even rejection of the product or service. The goal is to ensure that the final output meets the required quality standards before it is released to the customers.In summary, the quality inspection process involves defining inspection criteria, selecting appropriate methods, conducting inspections, reviewing findings, and taking corrective actions. It is a critical step in maintaining product or service quality and customer satisfaction. By following a standardized and systematic approach, organizations can identify and address any quality issues, thereby enhancing their reputation and competitiveness.中文回答:品质巡检是确保产品或服务的一致性和可靠性的重要流程。
铁塔公司基站巡检流程与规范标准

4,线缆部分
二、巡检过程
所有线缆排列顺直、外观平直整齐、外皮无损伤、无腐蚀现象; 线缆标识两端应有明确的标志,标签要粘贴牢固,两端一致。 线缆清洁:线缆表面现象应整洁干净。
将发现情况进行记录(填写基站巡检汇总表),要求记录详细、字 迹工整。
二、巡检过程
5,接地部分
检查接地铜排紧固是否良好。仔细检查室内、外接地铜牌是否完好, 无被盗现象。总接地下引线至大楼接地铜缆是否完整,有无被盗,总接 地点做除锈防锈处理。 检查设备和铜排接地线是否紧固良好;并且铜排和设备的标识是否清 晰准确。 检查天线抱杆、高桅杆、室外走线架馈接地是否良好; 检查走线架、电池架、油机转换箱、配电箱接地是否良好; 检查空调的接地是否良好; 检查基站设备、开关电源设备、传输设备、数据设备接地是否良好; 检查外部总的保护地接点是否紧固接触良好; 标识标签:各连接地线、接地铜牌标识齐全、准确、清晰。 将发现情况进行记录(填写基站巡检汇总表),要求记录详细、字迹 工整。 防雷箱面板上灯(L1、L2、L3)显示绿色为正常,出现红灯后即为损 坏需立即更换。 OBO防雷器中间显示色绿色为正常,出现红色即为损坏需立即更换。
数量
1辆 1套 1只 1套 1套 1只 1只 1套 1套 1部 1部 1套 1套 1只 1套 1部 1部
二、巡检过程
1,到达基站机房大门时(未开门之前),注意观察基站周围环境和安 全状况。
1.)检查机房铁门是否生锈、损坏或被橇痕迹; 2.)门锁是否生锈,锁眼是否活动自如等,若发现有损坏的,要做 好记录; 3.)观察基站周边有无地质灾害或人为隐患(山体滑坡、地面开裂 、泥土基站附近堆积等); 4.)有隐患不能现场处理的,记录、汇总报告给铁塔区域经理。 2,然后电话联系铁塔监控中心值班人员示意要进站作业,并让其记录 进站时间,铁塔监控中心24小时值班电话号码为: 3,打开智能终端铁塔运维APP,开始定位巡检。 4,开门进入基站,打开电灯 ,放好随身携带工具 。填写〈〈出入基站 登记表〉〉,注意查看上一次记录是否齐全。然后先简单观察机房内及 各设备机柜、电源部分等设备运行情况,如发现有异常,立即通知值班 网管,并配合处理故障。
巡检流程规范

巡检流程规范版本修改控制一、PMO整理月度巡检需求4二、技术部门最终确定巡检计划4三、top系统派工并确认工单5四、巡检前准备工作5五、巡检现场工作6六、巡检文档编写和提交7七、巡检工作结束8巡检流程规范巡检现场工作附图:巡检流程变更巡检工作是我们服务交付的重要工作,也是我们面向客户的唯一主动性工作。
服务的目的是帮助用户对正在运行的系统的技术特征和故障隐患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以便根据业务发展需求和目前资源状况,制定合理、可行的系统扩容、改造和维护计划,提高生产的安全性。
巡检工作涉及服务交付角色包括:PMO、大客户经理、技术支持部门。
一、PMO整理月度巡检需求现有问题:1,月度巡检计划提交比较拖沓,而且存在不及时的现象,建议录入规范化操作考核。
2,月度巡检计划变动比较大,原因是多数是由于客户的变更,建议安排下月巡检前与客户进行沟通,尽量防止计划变更。
每月25日PMO开始召集PMO项目经理、大客户经理提出每月的巡检要求,在每月28日把需求整理清楚,并提交给技术支持部。
二、技术部门最终确定巡检计划现有问题:1,巡检计划安排仍然不是很仔细,存在一些漏洞。
建议:可以通过开发解决该问题。
2,技术协调人、项目经理的审核环节没有建立。
建议:预留时间以便进行审核。
每月最后工作日,技术部门要把巡检计划PM交,给并且通知cmo相关人员。
在安排case处理的时候,尽量的不要打乱巡检计划,需要技术资源协调人来整体负责。
如果需要调整,需要通知受到影响的项目经理,并有解决方案。
三、TOP系统派工并确认工单现有问题:1,巡检安排前,项目经理与工程师互相沟通不够。
建议:派工前,项目经理与工程师电话沟通;2,cas处理影响巡检,导致资源冲突。
建议:资源协调人要有所把控并有所取舍。
原则是尽可能是保工证由勺处理,巡检客户更换工程师支持。
Top系统平台尽量早的派工样cas管理员在派工的时候会察觉到工程师的状态。
在派工前,项目经理与工程师沟通的环节一定不可由缺于少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巡检流程规范
版本修改控制
目录
一、PMO整理月度巡检需求 (4)
二、技术部门最终确定巡检计划 (4)
三、top系统派工并确认工单 (5)
四、巡检前准备工作 (5)
五、巡检现场工作 (6)
六、巡检文档编写和提交 (7)
七、巡检工作结束 (8)
附图:巡检流程变更
巡检工作是我们服务交付的重要工作,也是我们面向客户的唯一主动性工作。
服务的目的是帮助用户对正在运行的系统的技术特征和故障隐患有一个全面的
了解,以便根据业务发展需求和目前资源状况,制定合理、可行的系统扩容、改造和维护计划,提高生产的安全性。
巡检工作涉及服务交付角色包括:PMO、大客户经理、技术支持部门。
一、PMO整理月度巡检需求
现有问题:
1,月度巡检计划提交比较拖沓,而且存在不及时的现象,建议录入规范化操作考核。
2,月度巡检计划变动比较大,原因是多数是由于客户的变更,建议安排下月巡检前与客户进行沟通,尽量防止计划变更。
每月25日PMO开始召集PMO项目经理、大客户经理提出每月的巡检要求,在每月28日把需求整理清楚,并提交给技术支持部。
二、技术部门最终确定巡检计划
现有问题:
1,巡检计划安排仍然不是很仔细,存在一些漏洞。
建议:可以通过开发解决该问题。
2,技术协调人、项目经理的审核环节没有建立。
建议:预留时间以便进行审核。
每月最后工作日,技术部门要把巡检计划提交给PMO,并且通知cmo相关
人员。
在安排case处理的时候,尽量的不要打乱巡检计划,需要技术资源协调
人来整体负责。
如果需要调整,需要通知受到影响的项目经理,并有解决方案。
三、TOP系统派工并确认工单
现有问题:
1,巡检安排前,项目经理与工程师互相沟通不够。
建议:派工前,项目经理与工程师电话沟通;
2,case处理影响巡检,导致资源冲突。
建议:资源协调人要有所把控并有所取舍。
原则是尽可能是保证case的处理,巡检客户更换工程师支持。
Top系统平台尽量早的派工,这样case管理员在派工的时候会察觉到工程师的状态。
在派工前,项目经理与工程师沟通的环节一定不可缺少。
由于客户原因导致巡检时间变更,与技术部门发邮件进行通知。
四、巡检前准备工作
现有问题:
1,项目经理与工程师职责不清;
2,客户端的沟通稍显混乱,巡检方案的审核环节落实不好;
3,有些项目交付文件中对设备清单的定义稍显混乱(序列号、物理位置、业务系统、业务级别等要素必须具备);
巡检准备阶段主要是通过已有的文档(交付文件、合同等)对巡检做必要的准备,准备核心工作由两个角色(服务工程师、服务项目经理)共同配合完成。
服务项目经理主要工作如下:
1,整理交付文件中设备清单并提交给工程师。
如果不是第一次巡检,应该提交首次巡检核对完毕的设备清单和上次巡检报告、session log(session
log非必须)。
2,核实具体巡检地点和主要负责人提交巡检工程师;
3,整理巡检模板提交客户和工程师,必要情况下为满足客户需求可以与技术部提需求;
4,巡检前沟通:与工程师传递巡检信息(巡检清单、巡检时间地点接口人、巡检模板或者前期的巡检报告);与客户确认巡检工作必要信息(巡检
模板、巡检时间地点接口人、简单介绍巡检方式方法);
服务工程师主要准备工作:
5,巡检工具;
6,技术服务单;
7,巡检前沟通,与项目经理确认设备清单、巡检地点负责人、巡检模板;
与客户简单讨论巡检模式、巡检持续大约时间、到达现场时间;
注意:巡检方案和巡检模板、脚本一定要经过客户的审核,核心客户可以考虑客户现场进行审核的工作,非核心客户可以通过邮件进行确认,具体采取的模式项目经理根据客户重要程度、交付成本等因素决定。
五、巡检现场工作
现有问题:
1,巡检前的沟通存在环节遗漏,导致客户满意度下降;
2,巡检操作仍然存在不规范的方面(例如:巡检ip地址获取、巡检命令输入等);
3,巡检机械化脚本操作,忽视检查设备物理状态;
巡检现场操作是客户对神码提供服务的体验,第一次的巡检也是客户了解神码服务的一个窗口,关系到后继服务的开展,因此巡检的现场服务是我们Ma服务中的关键环节。
在巡检现场工作中主要涉及的角色是服务工程师。
该步骤主要的工作可以分为:巡检操作前的基本沟通、巡检操作、巡检操作后的总结沟通。
1,巡检前沟通:
a)简单介绍巡检方案;
b)与客户明确巡检模式(提供巡检控制台还是自有笔记本接入、在自有接
入的条件下,ip地址务必进行核实);
c)系统管理员简单讨论巡检系统的情况(硬件状态、备份情况、配置变更
情况、业务运行情况)
d)如果客户怀疑有系统存有报错,首先检测怀疑设备,处理问题;
2,巡检操作:
a)标准巡检按照模板和脚本,不额外执行多余的操作;
b)操作安全遵循客户要求(例如session log获取、超级密码维护等);
c)脚本获取信息外,务必有现场观察硬件状态的过程,对设备状态灯、机
房温湿度、UPS电源做详细记录;
d)在巡检操作过程中发现硬件问题,首先中断巡检开case解决问题。
3,巡检后总结,角色工程师,主要,巡检后与客户简单总结巡检情况:
a)简单总结硬件运行情况以及性能情况;
b)通知客户巡检报告提交时间;
c)如果有故障产生,通报故障处理进展;
4,现场工作遵循《十大服务规范》;
六、巡检文档编写和提交
现有问题:
1,巡检总结报告编写的责任体不清晰。
建议:项目经理负责整体编写,服务工程师负责技术层面的完善和总结;
2,巡检报告提交不及时。
原因:case和巡检冲突导致首先case为主;服务工程师工作量饱和。
建议:继续在技术部清晰责任,即接项目务必保质
保量。
该步骤由项目经理和服务工程师共同完成,服务工程师编写巡检报告和巡检总结对项目经理负责,项目经理审核巡检报告和巡检总结,并提交客户审核和完善。
对于服务工程师而言,主要工作如下:
1,巡检报告编写和提交,必要的情况下,与各个技术协调人讨论巡检中遇到的技术问题;
2,巡检总结编写和提交,对设备整体运行情况和建议做总结,辅助项目经理在技术层面进行总结;
3,与初始设备清单序列号核对并提交确认版;
4,若客户存在下电设备或者替换设备,需要与项目经理特殊说明;
对于服务项目经理,主要工作如下:
1,核对巡检报告是否符合客户和项目的要求;
2,巡检总结(项目整体)的编写和提交,工程师负责技术层面总结的编写;
3,设备清单录入系统或者发送CMO相关人员,巡检报告和session log发送给cmo监控人员,以便后继case处理;
4,巡检文档提交最终客户并请其审核,必要情况现场客户方做总结报告;
七、巡检工作结束
现有问题:
1,巡检工作以报告提交为准,缺少客户端沟通的动作。
建议:以项目经理为主导,加强客户端沟通,把巡检总结以电话或者现场的方式体现出来。
2,巡检报告和巡检获取信息在case处理过程中使用较少,工作持续性较差;
巡检工作不能简单的就以巡检报告提交为结束的标志。
如何把巡检的工作展现给客户,获取客户对我们巡检工作的评价和下一步努力的方向是至关重要的。
对于大部分客户,PMO可以通过Mail、电话会议方式与客户沟通。
对于核心客户,大客户部门可以定期与到客户现场做沟通交流,并把信息反馈到技术部门,以便对核心客户做巡检客户化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