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1部分板块2遗传专题8变异育种和进化课件 (2)
合集下载
新高考二轮复习专题八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课件(76张)

(4)若实验植物为营__养__繁殖类如马铃薯、甘薯等,则只要出现所需性状 即可,不需要培育出纯种。
(5)若要培育原先没有的性状,则可用诱__变__育种。 (6)若要定向改变生物的性状,可利用基__因__工__程__育种。
二、研透教材
1.易误辨明
(1)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的原理都是染色体变异
(√ )
— 2020·T32
考素养
1.生命观念:通过对变 异与进化的理论知识的 考查,培养考生的生物 进化与适应观 2.科学思维:通过考 查基因频率的计算,提 高考生的计算和推理能 力 3.科学探究:结合生 物变异类型的判断,考 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考点一 生物可遗传变异的类型
一、理清主干 1.辨析生物变异的4类问题
7 _多__倍__体_育种 8 染__色__体__变__异__
植物细胞―G、――H、――I、→J 新品种 9 基__因__工__程__育种 10 基__因__重__组__
2.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育种的方法 (1)若要培育隐性性状个体,则可用自__交__或__杂__交__,只要出现该性状即 可。 (2)有些植物如小麦、水稻等,杂交实验较难操作,则最简便的方法是 自__交__。 (3)若要快速获得纯种,则用单__倍__体__育种方法。
(2)染色体结构变异一般会对生物体造成什么影响? 提示:会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从而 导致性状的改变。
(3)基因突变后,基因结构一定改变吗?性状一定改变吗?为什么? 提示:基因突变一定会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即基因中碱基排列顺序 (遗传信息)的改变。基因突变后性状不一定改变。原因是基因突变可能发生 在基因的非编码区,或者基因突变发生后,转录产生的新密码子与原密码 子对应的是同一种氨基酸,或者基因突变为隐性突变,如AA中其中一个A 突变为a,或者有些突变改变了蛋白质中的个别氨基酸,但该蛋白质的功能 不变。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课件—变异、育种和进化

(√ )
3.判断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相关叙述
(1)盲鱼眼睛的退化是黑暗诱导基因突变的结果( × )
(2)生物抗药性的产生是基因突变的结果,种群的抗药性增强是自然选择
的结果( √ ) (3)基因型频率的改变标志着种群的进化( × )
(4)在自然条件下,某随机交配种群中基因频率的变化只与环境的选择作
用有关( × )
(10)基因重组多指不同基因型的雌雄配子之间随机结合过程中发生的基
因重新组合过程( × ) (11)单倍体个体都一定没有等位基因和同源染色体( × )
(12)两条染色体相互交换片段引起的变异都属于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 ) (13)含有奇数染色体组的个体一定是单倍体( × )
(14)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或倒位不改变基因数量,对个体性状不产
4.“两看法”界定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
5.据图弄清“5”种生物育种
(1)“亲本―A―、―D―、―→K 新品种”为杂交育种。 (2)“亲本―B―、―C→新品种”为单倍体育种。 (3)“种子或幼苗――E→新品种”为诱变育种。 (4)“种子或幼苗――F→新品种”为多倍体育种。 (5)“ 植 物 细 胞 ――G→ 新 细 胞 ――H→ 愈 伤 组 织 ――I→ 胚 状 体 ――J→ 人 工 种 子―→新品种”为基因工程育种。
(× )
(5)用二倍体西瓜给四倍体西瓜授粉,则四倍体植株上会结出三倍体无子
西瓜( × )
(6)诱变育种需要处理大量生物材料,其原因是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
低频性( √ ) (7)抗病植株连续自交若干代,纯合抗病植株的比例逐代降低( × )
(8)无子番茄的无子性状不可遗传,但无子西瓜的无子性状可以遗传
(2)自然条件下,细菌等原核生物、病毒和真核生物共有的可遗传变异为
3.判断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相关叙述
(1)盲鱼眼睛的退化是黑暗诱导基因突变的结果( × )
(2)生物抗药性的产生是基因突变的结果,种群的抗药性增强是自然选择
的结果( √ ) (3)基因型频率的改变标志着种群的进化( × )
(4)在自然条件下,某随机交配种群中基因频率的变化只与环境的选择作
用有关( × )
(10)基因重组多指不同基因型的雌雄配子之间随机结合过程中发生的基
因重新组合过程( × ) (11)单倍体个体都一定没有等位基因和同源染色体( × )
(12)两条染色体相互交换片段引起的变异都属于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 ) (13)含有奇数染色体组的个体一定是单倍体( × )
(14)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或倒位不改变基因数量,对个体性状不产
4.“两看法”界定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
5.据图弄清“5”种生物育种
(1)“亲本―A―、―D―、―→K 新品种”为杂交育种。 (2)“亲本―B―、―C→新品种”为单倍体育种。 (3)“种子或幼苗――E→新品种”为诱变育种。 (4)“种子或幼苗――F→新品种”为多倍体育种。 (5)“ 植 物 细 胞 ――G→ 新 细 胞 ――H→ 愈 伤 组 织 ――I→ 胚 状 体 ――J→ 人 工 种 子―→新品种”为基因工程育种。
(× )
(5)用二倍体西瓜给四倍体西瓜授粉,则四倍体植株上会结出三倍体无子
西瓜( × )
(6)诱变育种需要处理大量生物材料,其原因是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
低频性( √ ) (7)抗病植株连续自交若干代,纯合抗病植株的比例逐代降低( × )
(8)无子番茄的无子性状不可遗传,但无子西瓜的无子性状可以遗传
(2)自然条件下,细菌等原核生物、病毒和真核生物共有的可遗传变异为
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课件:变异、育种和进化相关

化学物质或病毒等。
染色体变异的意义
03
染色体变异在生物进化中具有重要意义,它可能导致生殖障碍
、遗传疾病和物种形成等。
变异在生物体中的普遍性和意义
变异在生物体中的普遍性
变异是生物体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无论是基因突变还是染 色体变异,都广泛存在于各种生物中。
变异的意义
变异对生物体的适应性和进化具有重要意义,它为生物提 供了更多的遗传信息和更强的环境适应性,有助于物种的 生存和繁衍。
02
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了丰富的遗传材料,使得生物在适应环境
变化时能够产生新的特征和性状。
变异是不定向的,包括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其中基因突变是
03
最主要的变异来源。
育种是人工选择的过程
1
育种是通过人工方法选择和培育具有优良性状的 个体,以获得符合人类需求的品种的过程。
2
人工选择可以加速生物进化过程,通过选择性繁 殖,将有益基因组合传递给下一代,从而改变物 种的遗传特征。
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 习课件变异、育种和 进化相关
contents
目录
• 变异 • 育种 • 进化 • 变异、育种和进化的关系
CHAPTER 01
变异
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的概念
基因突变是指基因序列的偶然变化,通常是由化学物质、辐射或 病毒等外部因素引起的。
基因突变的类型
基因突变可以分为点突变和插入/删除突变,其中点突变是最常见 的类型,涉及到单个碱基对的替换、增添或缺失。
变异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
变异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来源之一,它有助于形成不同的 生物种群和物种,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产生和维持。
CHAPTER 02
育种
传统育种方法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变异育种与进化专题复习PPT学习教案

自然选择学说 现代生物进化论
第1页/共19页
考点一 三种可遗传变异的比较
第2页/共19页
基因的分子结构发 生改变,产生新的 基因
细胞分裂间期复制 时碱基对增添、缺 失或替换
基因的重新组合 ,产生新的基因 型,使性状重新 减组数合第。一次分裂时 ,四分体的非姐妹 染色单体交叉互换 ;减I后期非同源 染色体上的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例:某工厂有男女职工各200名, 对他们进行调查时发现,女性 红绿色盲基因的携带者为15人
有,XB患Xb=者155、人X;bXb男=5、性X患bY=者111、1人另有。那 XB么XB这=18个0、群X体BY中=18红9 绿色盲基因的
X频b率=2为-10-5-0多+-×-5大-2×-+-?2-2+-0-01-1--=6% 第14页/共19页
1.利用典型的系谱图以图判图,一目了然
(无中生有)
隐性遗传病
(有中生无) 显性遗传病
第11页/共19页
常隐 常显
常隐或X隐
结论:无中生有, 生女有病为常隐
结论:有中生无, 生女无病为常显 常显或X显
第12页/共19页
考点四 基因频率和生物进化
一、基因频率的计算: 1、定义法: (1)若基因在常染色体上: (2)若基因在X染色体上: 2、通过基因型频率计算: 3、通过遗传平衡公式计算: 种群足够大;个体之间随机交配;没有突变的发生;没有新基因的加入;没有自然选择。 遗传平衡的五个条件:
)
C
1 A.25 C.1100
1 B.50 D.6215
第17页/共19页
例 7、(2014·山东,28)果蝇的灰体(E)对黑檀体 (e)为显性。在没有迁入迁出、突变和选择等条 件下,一个由纯合果蝇组成的大种群个体间自 由交配得到F1,F1中灰体果蝇8 400只,黑檀体
高考生物(江西专用)二轮专题复习配套课件第一篇专题八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

原因有两种:一是基因突变的直接结果(控制毛色基因的
显隐性未知,突变只涉及一个亲本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 因中的一个基因);二是隐性基因携带者之间交配的结果 (只涉及亲本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假定这只雄鼠能 正常生长发育,并具有生殖能力,后代可成活。为探究该
鼠毛色异常的原因,用上述毛色异常的雄鼠分别与其同一
①基因突变——改变基因的质(基因结构改变,成为新基因),
不改变基因的量。 ②基因重组——不改变基因的质,也不改变基因的量,但改变 基因间组合搭配方式即改变基因型 ( 注:转基因技术可改变 基因的量)。
③染色体变异——不改变基因的质,但会改变基因的量或改变
基因的排列顺序。
知识主线命题动向
真题引领融会贯通
知识主线命题动向 真题引领融会贯通
解析
(1)由题干可知,基因突变为一个亲本一对常染色体上
一对等位基因中的一个基因,单个基因突变即能引起子代性
状的改变,所以该突变为显性突变;由于突变为显性突变, 该个体为杂合子,与毛色正常个体杂交后代正常和异常的比 例是1∶1。(2)假设毛色异常为隐性基因携带者杂交所致,则 该个体的基因型是 aa,毛色正常鼠个体的基因型为 Aa、 AA, 同一窝后代的毛色全正常,或者正常和异常的比例为1∶1。 答案 (1)1∶1 隐 显 只有两个隐性纯合亲本中一个亲本 的一个隐性基因突变为显性基因时,才能得到每窝毛色异常
非等位基因 基因为“ ”。
知识主线命题动向
真题引领融会贯通
比较 交换对象
易位
交叉互换 同源染色体,等位基因
非同源染色体,非
等位基因
图示
知识主线命题动向
真题引领融会贯通
(2)关于“缺失”问题 DNA分子上若干“基因”的缺失属于 染色体变异;基因内部 若干“碱基对”的缺失,属于 基因突变 。
高考生物二轮专题突破课件第8讲 变异、进化与育种(55张PPT)

突变导致的,③错误;基因突变后生物的性状不一定发生改
变,④错误;基因型由 AaBb 变为 AaB ,此种变异为染色体变 异,⑤错误;基因突变只改变基因的 “质”,并未改变基因的 “量”,⑥错误。 答案 A
【链接提升】 (1)关于“互换”问题 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属于 基因重组 ; 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互换,属于 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 。 ..
B.染色体发生倒位,基因数目没变则生物性状不发生改变
C.甲、乙、丁三图中的变异只会出现在有丝分裂过程中 D.乙、丙两图中的变异只会出现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解析
图甲属于倒位,图乙一对姐妹染色单体移向细胞同一
极,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图丙表示一对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 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图丁表示两条
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交换,属于易位,A错误;甲、乙两图
来源:进行无性生殖时——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进行有
性生殖时——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2.所有育种方法中,哪种育种方法是最简捷、最常规的? 提示 杂交育种。 3.自然选择怎样改变基因频率的变化?
提示
通过淘汰不利个体来改变基因频率的变化。
自查
1.基因突变——“变”的主体是 基因内部的碱基对 , “变”的形式是碱基对的 替换、增添、缺失 。 2.基因重组涉及减Ⅰ四分体时期相邻 非姐妹染色单体 之 间
(2010·全国卷,4C)(
)
10.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2010·山东,2A)( (
) )
11.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 12.在环境条件保持稳定的前提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
变化
(
(
)
)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八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 PPT

为显性基因(显性突变)。若某种自花受粉植物的AA与aa植株分别发生隐性突变
与显性突变,且在子一代中都得到了基因型为Aa的个体,则最早在子
代
中能观察到该显性突变的性状;最早在子
代中能观察到该隐性突变的性
状;最早在子
代中能分离得到显性突变纯合体;最早在子
代中
能分离得到隐性突变纯合体。
解析:(3)对于显性突变而言,由 aa(亲代) Aa(子代),则在子一代中即能观察到突 变性状,子二代会发生性状分离,且会出现 AA 的显性纯合子,但要分离得到 AA 的显性 纯合子,需在子三代中观察确定(即不发生性状分离的为纯合子);对于隐性突变而言,
解析:依照题干信息“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相应片段发生对等 交换”可知,在配子形成过程中发生了交叉互换型基因重组,进而导致配子具 有多样性。
2、(2015·全国Ⅱ卷,6)下列关于人类猫叫综合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A、该病是由于特定的染色体片段缺失造成的 B、该病是由于特定染色体的数目增加造成的 C、该病是由于染色体组数目成倍增加造成的 D、该病是由于染色体中增加某一片段引起的
解析:人类猫叫综合征是人的第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引起的遗传病。
3、(2016·全国Ⅲ卷,32)基因突变与染色体变异是真核生物可遗传变异的两种
来源。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突变与染色体变异所涉及的碱基对的数目不同,前者所涉及的数目比后
者
。
解析:(1)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而引起的基因结构 的改变,所涉及的碱基对的数目较少,而染色体变异会涉及染色体上基因数量 或排列顺序的改变,较基因突变所涉及的碱基对的数量多。 答案:(1)少
由 AA(亲代) Aa(子一代),最早在子二代中能观察到该隐性性状的个体,隐性性状 一旦出现即能分离得到隐性突变纯合体,因此最早在子二代中能分离得到隐性突变纯 合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 [基因中碱基对缺失,属于基因突变,A 项错误;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和 隐性突变,基因发生突变,生物的性状不一定发生改变,B 项正确;染色体的交叉 互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C 项错误;起始密码子位于 mRNA 上,基因首端存在启动子,D 项错误。]
【解析】 (1)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染色体变异 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变异,通常染色体变异涉及许多基因的变化。 故基因突变涉及的碱基对数目比染色体变异少。(2)在染色体数目变异中,既可发 生以染色体组为单位的变异,也可发生以染色体为单位的变异。(3)显性突变是 aa 突变为 Aa,在子一代中能观察到该显性突变的性状,子一代自交,子二代的基因 型为 AA、Aa 和 aa,子二代再自交,子三代不发生性状分离才算得到显性突变纯 合体;隐性突变是 AA 突变为 Aa,在子一代还是表现为显性性状,子一代自交, 子二代的基因型为 AA、Aa 和 aa,即能观察到该隐性突变的性状,也就是隐性突 变纯合体。
2.识图区分易位与交叉互换
项目
染色体易位
交叉互换
图解
发生范围 发生于 非同源染色体之间 发生于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
变异类型 属于染__色__体___结__构__变__异_
属于_基__因__重__组_
3.“二看法”判断单倍体、二倍体与多倍体 一看发育起点,若是配子发育成的个体,不论有几个染色体组都是 单倍体 ; 若是由受精卵发育成的,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有几个染色体组就是几倍体 。
(3)基因突变既可由显性基因突变为隐性基因(隐性突变),也可由隐性基因突变 为显性基因(显性突变)。若某种自花受粉植物的 AA 和 aa 植株分别发生隐性突变 和显性突变,且在子一代中都得到了基因型为 Aa 的个体,则最早在子________代 中能观察到该显性突变的性状;最早在子________代中能观察到该隐性突变的性 状;最早在子________代中能分离得到显性突变纯合体;最早在子________代中 能分离得到隐性突变纯合体。
考点串讲 1| 三种可遗传的变异及其比较
1.(2015·全国卷Ⅱ)下列关于人类猫叫综合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病是由于特定的染色体片段缺失造成的 B.该病是由于特定染色体的数目增加造成的 C.该病是由于染色体组数目成倍增加造成的 D.该病是由于染色体中增加某一片段引起的 A [猫叫综合征是人的第 5 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引起的遗传病,是常见的染色 体异常遗传病,因为患病儿童哭声轻、音调高,很像猫叫而得名,A 项正确。]
【答案】 (1)少 (2)染色体 (3)一 二 三 二
1.识图区别变异类型
(1)写出①②③④分别表示的变异类型。 ①缺失 ;② 重复 ; ③ 倒位 ;④ 基因突变 。 (2)图①②③④中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 ①②③ 。
(3)填写①②③④变异的实质。 ①基因数目减少。 ② 基因数目增加 。 ③基因排列顺序的改变。 ④ 基因中碱基对替换、增添和缺失。
5.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 2016·乙卷T6:基因频率
容(Ⅱ)
2015·卷ⅠT32:基因频率计算
6.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 成(Ⅱ)
5年均未考查
7.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
5年均未考查
考情
1.由五年的考频可以看出本专 题在全国卷中考查的主要内容 是基因频率,基因突变和染色 体变异。 2.在命题形式上,题目信息 主要以文字形式呈现,考查学 生对各类变异特点的理解和基 因频率的计算。 3.本专题知识以理解为主。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 变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复 习应注重理解,对育种的复习 要联系遗传和变异的原理。
考 点 串 讲 一
考 点 串 讲 三
专题八 变异、育种和进化
考 点 串 讲 二
全国卷5年考情导向
考点
考题
1.基因重组及其意义(Ⅱ)
5年均未考查
2.基因突变的特征及原因(Ⅱ)
2016·丙卷T32:基因突变的原 因
3.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 2016·丙卷T32:染色体结构和
(Ⅰ)
数目变异
4.生物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Ⅱ) 2014·卷ⅠT32:植物杂交育种
2.下图为某植物细胞一个 DNA 分子中 a、b、c 三个基因的分布状况,图中 Ⅰ、Ⅱ为无遗传效应的序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a 中碱基对缺失,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B.c 中碱基对若发生变化,生物体性状不一定会发生改变 C.在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b、c 之间可发生交叉互换 D.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基因的首端存在起始密码子
考向 1 考查生物变异的类型及特点 1.依据中心法则,若原核生物中的 DNA 编码序列发生变化后,相应蛋白质 的氨基酸序列不变,则该 DNA 序列的变化是( ) A.DNA 分子发生断裂 B.DNA 分子发生多个碱基增添 C.DNA 分子发生碱基替换 D.DNA 分子发生多个碱基缺失
C [原核生物中的 DNA 编码序列发生变化后,相应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不 变,可能的原因是 DNA 分子发生碱基替换。碱基增添或缺失均会导致多个氨基酸 序列的改变。]
[辨析 7 个易错点] 1.DNA 复制时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导致基因突变。( √ ) 2.A 基因突变为 a 基因,a 基因还可能再突变为 A 基因。( √ ) 3.染色体片段的缺失和重复必然导致基因种类的变化。( × ) 【提示】 染色体变异不会产生新基因。 4.染色体片段的倒位和易位必然导致基因排列顺序的变化。( √ ) 5.染色体组整倍性、非整倍性变化必然导致基因种类的增加。( × ) 【提示】 染色体组整倍性、非整倍性变化不产生新基因。 6.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一部分片段,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 √ ) 7.同胞兄妹的遗传差异与父母基因重组有关。( √ )
2.(2016·全国丙卷)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是真核生物可遗传变异的两种来源。 回答下列问题:
【导学号:15482046】 (1)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所涉及到的碱基对的数目不同,前者所涉及的数目 比后者________。 (2)在染色体数目变异中,既可发生以染色体组为单位的变异,也可发生以 ________为单位的变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