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周考试卷(一)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传统文化综合知识竞赛题库(含答案)

传统文化综合知识竞赛题库(含答案)

D、清 参考答案: D 53.古代文言小说的三个要素:①必须是写人的,以人为中心;②必须 有故事,有情节,反映社会生活中一定的矛盾冲突:③必须有非纪实 性的特征;④必须用文言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A 54.张渭《别韦郎中》 一诗中有“不知郎中桑落酒,教人无奈别离何” 一句,句中所提到的“桑落酒”原产地在:() A、永济 B、桑落 C、汾阳 D、绵竹 参考答案: A 55. 《西游记》中的女儿国是对我国女尊男卑氏族的记述,地点在() A、四川甘孜 B、云南纳西 C、山西岭南 D、罗马西南部
B、平安成人 C、美观威风 参考答案: C 解析:就是借用虎或虎头图案来达到避祛一切邪祟,帮小孩驱邪的目 的,也有祝愿小孩强健的寓意。在小孩满月时,孩子的母亲、外婆、 姨母、姑母等女性亲人,多要给孩子做或送虎头鞋,以此为孩子送上 祝福,期望小孩能够健康平安长大。这个习俗的起源有很多传说,其 中最为人熟知的两个起源地是扬州和黄河沿岸。直到现在,这个习俗 可能北方保留的较多。 8. 《韩厥守宫》是哪一出戏的片段() A、《搜书院》 B、《汉宫秋》 C、《赵氏孤儿》 D、《玉堂春》 参考答案:C 9.地雷最早出现在哪个朝代?()
传统文化综合知识竞赛题库(含答案)
一、单选题 1. 《南华经》是()的别称。 A、《老子》 B、《周易》 C、《庄子》 D、《抱朴子》 参考答案: C 2.我国十大名花有梅花、牡丹、菊花、兰花、月季、杜鹃、茶花、桂 花、水仙及() A、荷花 B、芍药 C、报春 D、郁金香 参考答案: A 3.某旅行社在安排某项目旅游景点时写道:"接折(阅读奏折)→见面 (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 旨意"该景点最有可能是:() A、 秦丞相府 B、唐尚书省 C、元中书省

江苏新坝中学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政治期中考试(文化生活)

江苏新坝中学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政治期中考试(文化生活)

江苏新坝中学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政治选修(文化生活)命题人:朱先锋审卷人:肖广征2014.04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单项选择题)、第Ⅱ卷(非选择题),满分120分,考试用时为100分钟。

2.将第Ⅰ卷试题的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将第Ⅱ卷试题的答案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

第Ⅰ卷(客观题 66分)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

本大题共33小题,每小题2分,共66分。

答案写在答题卷上!1.《舌尖上的中国》纪录片展现了劳动者如何捕猎、采掘、加工、制作大自然馈赠的食材,通过美食这个窗口更多地展现中国人和食物的关系、人和社会的关系。

这说明A.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 B.社会文化离不开物质载体C.文化可以促进社会的发展 D.美食文化是中国最重要的文化2.2014年3月20日至26日,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应邀来华进行为期一周的访问,将到访北京、西安和成都三地,与当地的大学和高中的年轻人探讨教育的力量。

此次访问聚焦文化交流与教育,以增加中美的信任。

材料说明A.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B.旅游对文化传播中具有决定性影响C.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特征D.文化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3.扬州瘦西湖有着美丽的自然景观。

“菡萏香消画舸浮,使君宁复忆扬州。

都将二十四桥月,换得西湖十顷秋”。

欧阳修《西湖》诗形象地描绘出扬州西湖的胜境。

这说明A.文化是社会实践的源泉B.自然现象属于文化活动及产品C.文化是人的灵感和想象D.文化是人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4.出生于山东高密的莫言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高密有泥塑、剪纸、扑灰年画、茂腔等民间艺术。

民间艺术、民间文化伴着我成长,我从小耳濡目染这些文化元素,当我拿起笔进行文学创作的时候,这些民间文化元素就不可避免地进入了我的小说,也影响了我的作品的艺术风格。

”莫言的感言说明①特定的文化环境影响甚至决定人的文化修养②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③传统文化对个人的成长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④文学创作要植根于人民生活和民族传统的深厚土壤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5.“清辉悄洒何悠悠,月到中秋分外明。

吉林省名校高三一诊考试新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吉林省名校高三一诊考试新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吉林省名校高三一诊考试新高考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阅读材料,完成各题。

我一向觉得写作者应该有点娱乐精神。

在中国作家里,鲁迅是最具有娱乐精神的。

大家都知道鲁迅杂文的幽默、风趣,其实,他的主题极其严肃的小说也是处处充满着惹人发笑的东西,如《阿Q正传》中阿Q莫名其妙进了监狱,竟然还为签字画押的圈圈画得不圆而苦恼,《高老夫子》里的高尔础本名高干亭,因发表一篇整理国史的文章便自以为学贯中西,因仰慕高尔基,将名字改成高尔础,其实本质上不过是一个打牌、听书、对女学生怀有歪心的虚伪之人,增强了小说的讽刺意味。

文学在一定程度上算得上是一种娱乐品,从要使人快乐这一点看,它跟音乐、绘画、戏剧、舞蹈没有任何区别。

鲁迅从小接受传统文学教育,对文艺的性质比谁都明白。

再说,民国时的媒体大多都是私营的,某个作者的文章写得不好读,读者意见大,报刊以后大概很难再采用其稿子了。

为了“可持续”,鲁迅也会在可读性方面动脑筋。

不过,有一点我们以前似乎忽视了,那就是鲁迅其人本身充满了娱乐因子。

杂文家唐弢当年跟鲁迅过从很密,鲁迅跑来看唐弢,兴致高时,一屁股坐到桌面上,手里拿支烟,谈笑风生。

有时,他夜里写了骂某人的文章,第二天与被骂的朋友在酒席上互相说起,照样谈笑”写文章的人喜欢引用一句古语:文以载道,这句话当然没说错,只是,这文章的“道”如果能用一点娱乐精神去载的话更好,如果老是用“卖牛肉”的调子去载,估计“道”装上去,“文”已经翻到阴沟里了。

我始终相信,鲁迅能成为后来的鲁迅,靠的不只是那个“道”。

(选自《北京日报》,有删改)1.请分别解释“文以载道” “‘卖牛肉’的调子”的含义。

语文卷·2014届山东省德州一中(德州市)高三5月周考(2014.05)

语文卷·2014届山东省德州一中(德州市)高三5月周考(2014.05)

周考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题卷三分之一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题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拎.包(līn)档.期(dǎng)春风骀.荡(dài)戛.然而止(jiá)B. 觊.觎(jì)瓜蔓.(màn)悄.然无声(qiǎo)悬崖勒.马(lâ)C. 游弋.(yì)龋.齿(qǔ)度长絜.大(xiã)情不自禁.(jīn)D. 女红.(gōng)趿.拉(tā)棠棣.之花(lì)岿.然不动(kuī)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笔画不粘锅轻车简从一年之季在于春B.渔具功夫茶以德抱怨是可忍孰不可忍C.泄秘一番话惹是生非制之死地而后生D.蛰伏爆发力牟取暴利多行不义必自毙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一些学者专家的文章之所以那么僵硬呆板,枯燥无趣,味同嚼蜡,不堪卒读....,并不完全是一个文字表述能力问题,而是态度问题。

B.36年的改革开放历程,从历史角度看,不过是吉光片羽....;然而对于许多亲身经历这场社会变革的人们来说,感觉是漫长而深刻的。

C. 在投资过程中,人们专注于低点买进高位抛出的时点研究,对于一些常规却置之度...外.,忽略向基金公司补全或及时更新自己的资料。

文化生活答题模板

文化生活答题模板

文化生活答题模板
文化生活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包括了各种形式的艺术、传
统习俗、文学、音乐、舞蹈等等。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越来越重视文化生活的丰富多彩,因为它不仅可以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还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尊重不同的文化。

首先,文化生活可以给人们带来愉悦和放松。

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人们可以通
过欣赏艺术作品、听音乐、看电影等方式来放松自己,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这些活动不仅可以缓解压力,还可以让人们感受到美的力量,增强生活的幸福感。

其次,文化生活可以促进人们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通过参加文化活动,人们可
以结识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分享对艺术的喜爱和感悟。

这样的交流不仅可以拓宽人们的社交圈子,还可以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尊重不同的文化传统,促进文化交流和融合。

再次,文化生活可以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
和习俗,通过参与各种文化活动,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传承自己的民族文化,让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总之,文化生活对于人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可以给人们带来精神上的
满足,还可以促进人们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同时也能够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

因此,我们应该多多参与各种文化活动,丰富自己的文化生活,让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闵行区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语文试卷答案

闵行区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语文试卷答案

2023学年第一学期初三年级学业质量调研语文学科参考答案一、文言文(35分)(一)默写与运用(13分)1.(3分)心忧炭贱愿天寒2.(3分)静影沉璧3.(3分)无可奈何花落去4.(4分)佁然不动,俶尔远逝(二)阅读下面诗文,完成第5—9题(22分)5.(1分)宋(1分)欧阳修6.(2分)来到(2分)看7.(3分)D8.(2分)心远(2分)超脱世俗(2分)与民同乐9.(2分)有意(2分)无心(3分)顺其自然/凡事不必刻意二、现代文(35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0—12题(15分)10.(2分)(1)以文润心,提升文化的育人功能;(2分)(2)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坚持融会贯通;(2分)(3)提升文化的育人功能,还应强化内外联动。

11.(3分)B12. 示例:(1分)放在第3段。

(2分)阳明中学举办了“阳明文化周”活动,不仅学习了儒家思想,加强了阳明学子践行儒家思想。

(1分)作为事实论据或者举例论证;(2分)论证了通过以行践知,外化于行的方式,达到了知行合一的观点。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3—17题(20分)13.(1)(2分)“我”在书桌前删改文章、想象文章发表、画插图等(2)(2分)书桌带给“我”温馨、享受、安全感14.(3分)A (2分)B15.(2分)让人心灵舒适的书16.“释放”好,(3分)“释放”这个动词,写出了“美好与忧伤”先是积蓄在内心里,然后通过写作表达出来的过程,(1分)表现了写作带给作者的酣畅与惬意。

(1分)点明了在书桌前写作对“我”的意义。

“流淌”好,(3分)“流淌”这个动词,将“美好与忧伤”有形象化,写出了在写作中情绪表达的舒缓与轻柔,(1分)写出了写作带给作者的美好感受,(1分)点明了在书桌前写作对“我”的意义。

17.(1分)用“迷人”修饰“书桌”,新颖别致;(1分)“迷人的书桌”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指“我”在书桌前读书写作的日子;(2分)书桌之所以“迷人”,是因为了我在书桌前的阅读,能让我思绪纷飞,进行无尽的文学想象,与作者与书中人物相遇,在做梦中去向远方等,我在书桌前的写作,能让我表达内心的感受,书桌见证了我内心最柔软的地方;(2分)用“迷人的书桌”为题,蕴含了阅读与写作对“我”人生的意义与价值,揭示了本文的主旨。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试题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试题

龙城中学2013级高二上学期政治周考试题组题:夏永强审核:高二政治组2015.1.9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我们的社会越越需要“通才、全能型人才”,这就要求我们更全面地发展自己。

培养全能型人才应该①大力发展物质文化条件,因为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②一如既往地提高各方面素质,因为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始终不变③搞好文化建设,因为优秀文化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④大力推行科教兴国战略,因为教育和科技对人的发展非常重要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2.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一位工兵上尉用一个通宵写出了《莱茵河军队战歌》。

马赛营志愿军率先唱着这支歌向巴黎挺进,所以后此歌被称为《马赛曲》。

歌声充满着爱国激情,使人民热血沸腾,很快传遍了全国。

1795年,《马赛曲》被定为法国国歌。

材料反映出优秀文化作品①有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②是充满爱国热情的人才能写出的③能成为激励人们不断创造美好幸福生活的精神力量④能成为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引领人们前进的旗帜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3.2013年,各种形式的文博会在我国一些地方和城市相继举办。

在2013年9月20日开幕的第五届东北文博会上,本溪市盛溪木坊生产的木制花瓶格外吸引人,这些花瓶由小木块按不同角度和形态组合而成,造型独特美观、色彩自然优美,具有深厚、浓郁的艺术欣赏价值,沈阳一家国际贸易公司当场签下50万美元的订单。

这体现了①文化是经济的反映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③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④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4.某些发达国家借助跨国公司,通过向世界各国输出产品、以产品为载体的文化和附加条件的科技等手段,在全球推行“软征服”,以达到影响或改变其他国家国民价值观的目的。

该材料告诉我们①文化与经济、政治是相互交融的②世界多极化发展充满了矛盾斗争③必须警惕国际交往中的文化霸权主义④跨国公司促进了资在全球范围内流动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作为本届论坛八大领域平行分会之一的文化分会,“中国—欧亚地区博物馆馆长论坛”西安拉开帷幕,自欧亚地区20多个国家的国家级博物馆馆长与中国同行就博物馆在全球化、新媒体时代如何服务社会、促进发展展开研讨。

历史部编版2024版七年级初一上册第8课 夏商周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课时练01测试卷含答案

历史部编版2024版七年级初一上册第8课 夏商周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课时练01测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A.夏朝B.周朝C.秦朝D.商朝2.目前已出土的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包括礼器、乐器、兵器、货币、装饰艺术品等。

由此可知,该时期的青铜器()A.数量众多B.分布广泛C.工艺高超D.种类丰富3.西周时期,周王对墓葬用品的规定严格。

例如:用鼎制度就明确规定为“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

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西周社会呈现等级森严的特征B.西周社会的腐败现象严重C.西周手工业中冶铜业十分落后D.西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4.有些青铜器上刻有文字,古人称这种文字为金文。

金文从商代中晚期开始出现,数量较少()A.便于了解商周时期青铜器功能的变化B.见证了中国古代文字发展的重要阶段C.提供了研究商周社会状况的实物史料D.突显了西周时期青铜铸造业水平领先5.下图是出土于平顶山应国墓地的西周青铜器邓公簋,器底内刻三行十二字铭文(意为:邓国国君为女儿应嫚毗出嫁至应国而制铜簋,希望她能够永远珍爱地使用)。

邓公簋的发现,为应国的真实存在提供了实证。

由此可知,文物()A.是认识历史的唯一途径B.可以佐证已有历史认识C.相比文献记载更为可靠D.能够完整还原历史真实6.汉字是第一项中华文明长寿的秘密,……它是活着的图腾,永恒的星辰。

下列关于甲骨文的内容,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甲骨文是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兽骨、龟甲上的文字B.甲骨文是中国现存的最古老、最成熟的文字C.甲骨文是研究商朝历史的重要资料D.甲骨文的发明是中国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之一7.商朝的甲骨文是中国古代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其中多次出现了丝、桑、蚕、帛等文字。

这可以用来研究商朝()A.青铜农具的数量B.政治体制C.丝织业发展D.商业贸易8.我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从()开始。

A.夏朝B.商朝C.西周D.春秋时期9.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是()A.金文B.小篆C.甲骨文D.隶书10.下图中展示“最早的汉字”是()最早的汉字现代汉字采刃焚休日A.甲骨文B.金文C.小篆D.隶书11.历史文物是后人了解历史的第一手资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生活周考试卷(一)参考答案
(每题2分,共54分)
1—5 ABBAD 6—10 BBDDD 11—15 CAACC
16—20 ABDCB 21—25 BDCCA 26--27 AD
28解析:第(1)问考查文化与生活的相关知识。

解答本问的关键在于两点,一是明确工匠精神是一种文化现
象,二是明确“制造”既是一种经济活动,也是一种实践活动。

据此,可以考虑从文化的作用、文化与经济、文化与实践活动的关系角度入手回答。

第(2)问要注意围绕三点进行作答,一是核心是“发扬光大工匠精神”;二是“公益广告词”,应具有宣传鼓动性;三是字数限定。

答案:
(1)①工匠精神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工匠精神是助推制造业升级的精神动力。

(3分)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文化反作用于经济。

工匠精神对培养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起着重要作用。

(3分)
③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

工匠精神推动劳动者树立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生产优质产品。

(3
分)
(2)例:用一生创品牌、传万代好手艺。

精益求精、爱岗敬业。

(符合题意即可,一点2分)
29解析:第(1)问考查文化多样性。

各国坚持文化互信、互利、包容、互鉴,其实是在坚持文化的多样性,原因在于坚持文化多样性对世界文化及民族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2)问考查文化传播的途径。

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文化交流,应发挥商业贸易、教育及其他经济、政治和文化活动的作用。

答案:
(1)①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坚持文化互信、互利、包容、互鉴有利于促进世界文化繁荣。

(4分)
②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各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个性,各民族的文化也存在共性和普遍规律。

坚持文化互信、互利、包容、互鉴有利于各民族取长补短,创造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

(4分)
(2)①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可以通过畅通贸易渠道促进文化交流。

(2分)
②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可以创造条件,通过组织研修、夏令营等活动促进各国青年学生的文化交流。

(2分)
③经济、政治和文化活动都可以传播文化。

“丝绸之路经济带”各国可以在平等、互信、互利的基础上,通过各领域的合作促进文化交流。

(2分)
30解析:第(1)问,考查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

根据材料一分析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根据材料二分析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第(2)问,结合材料从中华文化的包容性角度分析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
原因。

答案:
(1)①中华音乐文化,从公元前2000多年的原始社会时期开始,历经几个朝代的不断发展而延续不断,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2分)
②中华音乐文化有着优秀的音乐作品,并呈现着多民族的丰富色彩,说明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2分)
(2)中华文化所特有的包容性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原因。

(2分) 在我国,各民族音乐兼收并蓄,不同音乐体系交流融合,使中华音乐得以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2分)
31解析:第(1)问,要注意从两点入手,一是从中华文化的特征角度分析毛笔是珍宝;二是从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性角度分析我国的毛笔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珍宝。

第(2)问,属于实践探究类试题,只要是围绕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即可。

答案:
(1)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毛笔是中华文化的载体,对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着重大作用。

(3分)
②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毛笔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毛笔为创造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文化,为促进中国与世界的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4分)
(2)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开展传统文化知识讲座等。

(言之合理即可,一点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