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 法律保障生活 导学案-2022-2023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9.2 法律保障生活 教案-2022-2023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9.2 法律保障生活一、核心素养目标1.政治认同:通过对法律特征的学习,知道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明白法律规定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2.法治观念:认识法律的含义,明确法律的特征,懂得法律是生活的保障,知道公民既受到法律的约束,又受到法律的保护;能够体会法律是我们的“保护神”。
3.责任意识:激发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法律观念,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法律的特征;难点:法律在作用。
三、教学过程(一)案例导入运用你的经验:请用一个词、一句话或一个物品,表达你对法律的感受。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答案提示: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威严,公平公正,圆规、尺子、天平、法槌、手铐等。
教师:同学们从不同角度谈了对法律的感受,这些感受有的体现了法律的特点,有的体现了法律的作用。
那么,到底什么是法律,法律有哪些特征,又有什么样的作用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些问题。
板书:法律保障生活。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法律的特征1、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我们的生活中存在哪些规范约束着我们的行为?学生畅所欲言教师总结:它们的共同点:就是为我们提供行为准则,对我们的行为都具有规范作用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
2、多媒体呈现案例:全国人大表决通过国安法为了解决香港特别行政区国家安全风险日益凸显的突出问题,保持香港长期繁荣未定,确保“一国两制”方针不会变、不动摇,确保“一国两制”实践不变形、不走样,维护国家安全,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的决定(草案)》。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的决定》。
思考:我国法律的产生方式?学生畅所欲言:法律的特征:①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3、多媒体呈现案例:清明节假期期间,天气不错,小李带着家人去公园踏青。
9.2 法律保障生活 教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法律保障生活》教学设计
二、法律的作用
4.法律有哪些作用?
一、法律的特征
活动一情景讨论
(一)展示漫画情景:
提示:它们共同约束人们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
(二)完成表格任务:根据漫画中的情境,从产生方式、实施手段、调整对象和范围方面,讨论法律与道德、校纪校规有什么不同。
(三)总结归纳
1.法律与其他行为规范的区别与联系? P90
联系:法律、道德、纪律等都是人们生活中的行为规范。
它们共同约束人们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
区别:法律、道德、纪律等行为规范在生产方式、实施手段、调整对象和范围等方面存在差异。
活动二新闻分析
(一)展示材料1:今年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是根据党中央批准的立法工作安排,中央宣传部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反复修改完善,形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
力。
(六)知识补充:
3.怎样理解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
普遍约束力? P92
①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在法治社会里,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②每个公民都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护,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
③任何人不论职务高低、功劳大小,只要触犯国家法律,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二、法律的作用
活动三交流探讨
(一)展示资料1:
(二)展示资料2:
(三)总结归纳
3.法律有哪些作用? P92-93
①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
9.2 法律保障生活 教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设计意图】用抽盲盒的形式激起学生对问题探究的欲望和兴趣,并使之在与教师的交流中意识到法律与道德、校规校纪的不同,从而激发了学生对法律的探究之心,水到渠成地引出课题。
环节二:法律大家“辨”目标导学1:扶起善良和正义活动1:评析案件·明法理(一)呈现评价任务(PPT播放视频)问题设计意图:问题一使学生通过认真观看视频,记录关键信息为自己的展示观点寻找依据,引发深度思考,感受法律的力量,提升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二则是通过对部分网友评论观点的评价,提升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树立“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观念。
(检测目标1)(二)执行评价任务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讨论,形成组内形成相对完整、统一的结论;教师在学生讨论时,巡回倾听,了解学生讨论的信息与真实想法。
(三)交流学习成果1.针对问题一,小组展示,其他小组认真倾听,并及时补充,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简要评价引导总结。
2.针对问题二,通过学生评价,教师归纳,进一步提升、总结出表达规范的结论。
【设计意图】结合社会热点话题“扶不扶”,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利用女大学生先被讹诈后又获胜的故事情节,引发学生对探究法律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案例分析、观点评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发学生深度思考,提升辩证思维和概况能力,树立“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观念,惩恶扬善,维护社会正义。
活动2:纵横比较·析特征(一)呈现评价任务(PPT出示要求与表格)问题设计意图:主要通过比较三种行为规范的不同,总结法律在产生方式、实施手段、调整对象和范围的特点,并且对每一个特征的表现均相应地进行深入地分析。
(二)执行评价任务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填写表格,并在教师的引导下思考法律在每个角度的特征表现。
(三)交流学习成果小组代表分别展示法律三个角度的特征,并回答每个特征的表现,教师则根据学生的解答结合案例进行深入解析、补充。
【设计意图】法律的特征既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理论性强,并且需要联系实际,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验。
9.2 法律保障生活 教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4.9.2《法律保障生活》教案【教学目标】感受法律对生活的保障作用。
初步树立尊重法律、敬畏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
初步培养用发展的观点认识法治建设进程的能力,自学按照法律要求规范自己行为的能力。
知道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理解法律的作用。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教学难点:理解法律的作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飞花令”+“说句”游戏比赛词语提示:知法、学法、懂法、执法、守法、法不责众、有法可依……法场、宪法(各种法律名称)、国法、法院、法不责众、无法无天、法不容情、执法如山,诚实守法、知法犯法、徇私枉法、法网恢恢疏而不漏、……法律保障我们的生活。
让我们感受到了法律不仅神圣威严,同时更多的是对每一个公民的温情关爱。
我们将一起进一步对法律知识进行深入认识和学习。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法律的特征活动一:了解行为规范想一想:你见过这样的场景吗?当时你有何感想?怎样才能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我们一天的生活中会遇到哪些行为规范?你知道道德、纪律、法律三者的区别吗?教师小结:法律、道德、纪律等都是人们生活中的行为规范,它们共同约束人们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
活动二:李明的故事情景一:周末,天气不错,李明心情非常舒畅,开着车带着一家人要去郊游,刚走不远,他们一家人下车想买点水和吃的,就把车停在了马路边,这前后下车买东西不到五分钟的时间,就被交警贴了一张罚单,看到这张罚单,李明刚才还高兴地心情此时一扫而光。
李明不服气,就去找站在不远处的交警理论,交警二话没说,把这个条文给他摆了出来:《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五十六条规定,机动车应当在规定地点停放。
您违反了此项规定。
李明此时很生气,自言自语的说,是谁制定了这么严苛,不近人情的法律?讨论:你知道是谁制定了法律吗?知识点:法律特征一: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1)我国法律的制定程序(2)民法典(3)法律制定(4)法律认可情景二:到了目的地后,他们一家赏景、爬山。
【最新】部编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导学案:第九课第2节 法律保障生活(一)共3篇

9.2 法律保障生活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初步形成自觉按照法律要求规范自己行为的能力。
2.理解法律的作用,感受法律对生活的保障作用。
3.初步树立尊重法律、敬畏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
【学习重、难点】重点:法律的作用和特征难点:法律的作用和特征【学法与教法】情景导学法、互动探究法、学案导学、讲授法【导入新课】故事导入多媒体呈现故事1823年,在英格兰一所大学的一场足球比赛中,一位队员突然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动作:他跳起来用手接住队友的传球,直奔对方球门,把球扔了进去。
双方对这个进球是否有效争执不下,因为当时没有规则可依。
后来,为了防止出现类似的问题,英国足协制定了“不许用手触球和持球跑动”的足球规则,后来成为全世界通用的规则,一直延续至今。
这个规则是针对场上球员,守门员除外。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法律、道德等都是人们生活中的行为规范,它们共同约束人们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
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第九课第二课时《法律保障生活》。
【新知导学】自主学习发现问题【新知先学】一、法律的特征1.法律和道德的共同点法律、道德等都是人们生活中的________,它们共同约束人们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维护________。
2.法律的特征(1)法律是由国家________或________的。
经过一定的法律程序制定和认可,是国家创制法律的两种________。
(2)法律是由____________保证实施的(最主要特征)。
(3)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____________。
3.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为什么说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1)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________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2)每个公民都平等地受到法律的________,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履行________;任何人不论职务高低、功劳大小,只要触犯国家法律,都必须承担相应的________。
二、法律的作用法律________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________着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________的社会环境。
〖整理〗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9.2 法律保障生活导学案共3篇

9.2 法律保障生活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初步形成自觉按照法律要求规范自己行为的能力。
2.理解法律的作用,感受法律对生活的保障作用。
3.初步树立尊重法律、敬畏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
【学习重、难点】重点:法律的作用和特征难点:法律的作用和特征【学法与教法】情景导学法、互动探究法、学案导学、讲授法【导入新课】故事导入多媒体呈现故事1823年,在英格兰一所大学的一场足球比赛中,一位队员突然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动作:他跳起来用手接住队友的传球,直奔对方球门,把球扔了进去。
双方对这个进球是否有效争执不下,因为当时没有规则可依。
后来,为了防止出现类似的问题,英国足协制定了“不许用手触球和持球跑动”的足球规则,后来成为全世界通用的规则,一直延续至今。
这个规则是针对场上球员,守门员除外。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法律、道德等都是人们生活中的行为规范,它们共同约束人们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
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第九课第二课时《法律保障生活》。
【新知导学】自主学习发现问题【新知先学】一、法律的特征1.法律和道德的共同点法律、道德等都是人们生活中的________,它们共同约束人们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维护________。
2.法律的特征(1)法律是由国家________或________的。
经过一定的法律程序制定和认可,是国家创制法律的两种________。
(2)法律是由____________保证实施的(最主要特征)。
(3)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____________。
3.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为什么说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1)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________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2)每个公民都平等地受到法律的________,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履行________;任何人不论职务高低、功劳大小,只要触犯国家法律,都必须承担相应的________。
二、法律的作用法律________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________着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________的社会环境。
【整理】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9.2法律保障生活导学案共3篇

三、整理归纳四、课堂检测1.(2016·江苏南京)关于道德或法律的认识,正确的是()。
A.道德靠舆论、习惯和信念的力量规范人们行为B.法律的适用范围要比道德的适用范围更为广泛C.法律规范的强制力决定了其作用大于道德规范D.只有法律这一行为规范对社会成员具有约束力2.“河流虽急,沿着河槽走;人虽众多,守着法律走。
”这句谚语的寓意是( )。
①法律鼓励的积极去做②法律要求的必须去做③法律禁止的坚决不做④公民只履行义务不享有权利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法律保障生活【学习目标】1.知道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理解法律的作用。
2.初步培养用发展的观点认识法治建设进程的能力,自学按照法律要求规范自己行为的能力。
3.感受法律对生活的保障作用。
初步树立尊重法律、敬畏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
学习重点: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学习难点:理解法律的作用。
一、自主学习1.法律的特征(1)法律、道德等都是人们生活中的,它们共同人们的行为, 社会关系, 社会秩序。
(2)法律是的。
经过一定的制定和认可,是国家的两种基本形式。
(3)法律是。
法律的实施以强大的作后盾,这是法律区别于道德等行为规范的特征。
(4)法律。
在法治社会里,公民在法律面前,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
每个公民都地受到法律的保护, 地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任何人不论职务高低、功劳大小,只要触犯,都必须承担相应的。
2.法律的作用(1)法律规定我们享有的,应该履行的。
(2)法律让我们懂得在社会生活中做什么, 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
(3)法律为我们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 人向善。
二、合作学习1.法律的特征有哪些?2.法律的规范作用是如何体现的?3.法律的保护作用是如何体现的?三、复习巩固1.下列选项体现“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这一观点的( )A.中学生要遵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B.张某因违反工作纪律受到处分C.许霆因“ATM机盗窃案”被判有期徒刑5年D.新闻媒体对“问题奶粉”给予曝光2.对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理解正确的是( )A.国家领导干部有超越法律的特权B.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C.公民享有的权利平等,履行的义务不平等D.对社会有突出贡献的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3.“法的制定”是国家机关依照其职权范围通过一定程序制定法律规范的活动。
〖最新〗部编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9.2《法律保障生活》导学案共3篇

第2课时法律保障生活【基础知识】1.法律和道德等行为规范的相同点【是什么】法律、道德等都是人们生活中的行为规范,它们共同________人们的行为,调整____________,维护____________。
2.法律具有哪些特征?【是什么】(1)法律是由________制定或认可的。
(2)法律是由____________保证实施的。
这是法律区别于道德等行为规范的________________。
(3)法律对______________具有________约束力。
3.国家创制法律的基本形式是什么?【是什么】经过一定的法律程序________和________,是国家创制法律的两种基本形式。
4.如何理解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表现)【是什么】(1)在法治社会里,公民在法律面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何人都没有________法律的特权。
(2)每个公民都平等地受到法律的________,平等地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任何人不论职务高低、功劳大小,只要触犯国家法律,都必须承担相应的____________。
5.法律的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为什么】法律________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________着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____________________的社会环境。
(1)法律规定我们应该享有的________,应该履行的________。
法律让我们懂得在____________中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
法律也为我们评判、预测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________,指引、教育人向善。
(2)在生活中,我们既受到法律的约束,又受到法律的________。
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________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第2课时《法律保障生活》)
班级:姓名:小组:
【学习目标】
1.熟记法律的特征,掌握法律的作用
2.了解法律和其他行为规范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理解“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学习重点】法律的作用和特征
【学习过程】
一.自主探究
探究一:法律的特征
阅读课本P90—92内容,认真思考下列问题,并在课本上标画出答案
(1)生活中的行为规范有哪些?它们有什么作用?
(2)法律的特征有哪些?
(3)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表现是什么?
探究二:法律的作用
阅读课本P92—94,认真思考下列问题,并在课本上标画出答案
(4)法律的作用有哪些?
探究三:阅读课本93页探究与分享,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集思广益,达成共识!
(1)你认为小云的父亲应该怎么做?法律依据是什么?(小组讨论,解难释疑)
(2)法律保护我们的生活,还体现在哪些方面?你能举例说明吗?
二、目标检测要求:请认真答题,检测漏洞,学会总结,速度与质量同行。
1.(新疆中考)下列事件能体现法律的最主要特征的是( )
A.某校开展“与法同行”知识竞赛
B.仇某在网上侮辱戍边英雄被刑事拘留
C.新修订的动物防疫法明确要求出门遛狗要系绳
D.新修改的国旗法于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2.(鄂州中考)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大反腐力度,“老虎”“苍蝇”一起打;对犯罪分子开展“天网行动”,“国内”“国外”一起抓。
材料说明了法律( )
A.是有国家制定的
B.是由国家认可的
C.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D.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3.(宛城期末) 根据我国义务教育法的规定,适龄儿童、少年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家长有保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否则要受到法律制裁。
这些规定分别体现了法律的 ( )
A.保护作用和规范作用
B.规范作用和保护作用
C.保护作用和教育作用
D.规范作用和成长作用
4.(昆明中考)2020年10月17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二十二次会议修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自2021年6月1日起施行。
该法增加了“网络保护”“政府保护”,努力实现对未成年人的全方位保护。
该法的修订通过体现的法律特征是( )
A.我们的生活需要法律
B.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C.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D.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5.(汝州期末)法律区别于道德等行为规范的最主要特征是()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C.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D.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三.巩固拓展
1.总结本节课收获:
2.作业布置:
A组:熟读并背诵本节课相关知识点(课本上圈画内容)
B组:请认真完成本节课相关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