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中英汉意象比喻的常用译法

合集下载

浅谈语境制约下文学作品中英汉翻译的一词多译现象——以《哈姆雷

浅谈语境制约下文学作品中英汉翻译的一词多译现象——以《哈姆雷

文学评论·影视文学浅谈语境制约下文学作品中英汉翻译的一词多译现象——以《哈姆雷特》为例韩晓晓 哈尔滨师范大学摘 要:一词多译现象在翻译中普遍存在,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语境的制约。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对词义进行选择以适应语境,从而做到与原作貌合神似。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戏剧的经典之作,戏剧中的用词技巧体现得淋漓尽致。

本文将以《哈姆雷特》为例,分析研究在语境制约下汉译英的一词多译现象。

关键词:语境制约;《哈姆雷特》;一词多译作者简介:韩晓晓(1994-),女,汉,河南省焦作市人,哈尔滨师范大学硕士在读,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9)-21-148-01一、概述翻译并不是译者简单的对原文本进行字词对应,英译汉过程中常有同一个单词在不同的语境下会有不同的译法,这就是一词多译现象。

语境则要求译者在上下文的制约下根据原文本选择最贴切的译入语,不能仅仅根据字面意思忽略上下文语境的影响。

译者首先要对原文本进行理解然后再表达,应做到译本产生的效果和原文本读者感受相同。

《哈姆雷特》是戏剧大师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他的语言艺术在剧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多次重复出现speak,question和case等词,但是在不同的情节和语境下翻译为不同的词义。

二、语境与一词多译“字无定义,故无定类,欲知其类,必先知其上下文为何尔。

”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1946:309)指出:“语境是决定语义的唯一因素,舍此别无意义可言。

”并且,他将语境分类为:“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也就是“语言语境”和“非语言语境”。

同一个词,不同的语境之下,会有不同的意思。

译者若想忠实于原文,再现原文的风格和韵味,译者需要根据上下文语境,从目的语中找到和原语言相匹配的词语和表达。

一词多译,顾名思义,一个词语可以翻译为多种词义。

词义是词语,短语和语句的含义,使人们能够匹配客观事物的印象。

常用十大英汉互译翻译技巧

常用十大英汉互译翻译技巧

常用十大翻译技巧英汉两种语言在句法、词汇、修辞等方面均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在进行英汉互译时必然会遇到很多困难,需要有一定的翻译技巧作指导。

常用的翻译技巧有增译法、省译法、转换法、拆句法、合并法、正译法、反译法、倒置法、包孕法、插入法、重组法和综合法等。

1、增译法:指根据英汉两种语言不同的思维方式、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在翻译时增添一些词、短句或句子,以便更准确地表达出原文所包含的意义。

这种方式多半用在汉译英里。

汉语无主句较多,而英语句子一般都要有主语,所以在翻译汉语无主句的时候,除了少数可用英语无主句、被动语态或"There be?结构来翻译以外,一般都要根据语境补出主语,使句子完整。

英汉两种语言在名词、代词、连词、介词和冠词的使用方法上也存在很大差别。

英语中代词使用频率较高,凡说到人的器官和归某人所有的或与某人有关的事物时,必须在前面加上物主代词。

因此,在汉译英时需要增补物主代词,而在英译汉时又需要根据情况适当地删减。

英语词与词、词组与词组以及句子与句子的逻辑关系一般用连词来表示,而汉语则往往通过上下文和语序来表示这种关系。

因此,在汉译英时常常需要增补连词。

英语句子离不开介词和冠词。

另外,在汉译英时还要注意增补一些原文中暗含而没有明言的词语和一些概括性、注释性的词语,以确保译文意思的完整。

总之,通过增译,一是保证译文语法结构的完整,二是保证译文意思的明确。

如:(1)What about calling him right away? 马上给他打个电话,你觉得如何?(增译主语和谓语)(2)If only I could see the realization of the four modernizations.要是我能看到四个现代化实现该有多好啊!(增译主句)(3)Indeed, the reverse is true 实际情况恰好相反。

(增译名词)(4)就是法西斯国家本国的人民也被剥夺了人权。

英汉比喻性词语翻译的意象处理

英汉比喻性词语翻译的意象处理

英汉比喻性词语翻译的意象处理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通过将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进行类比的方式,来更加生动形象地表达出言外之意。

在中文中,比喻性词语常常以形象的方式描绘出某种情感或意境,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到。

英汉比喻性词语的翻译需要对意象进行处理,使得读者能够准确地理解中文的比喻含义,并且在英文中能够产生相应的效果。

在翻译比喻性词语时,需要理解其意象所代表的含义。

比喻性词语是通过将两个不同的事物进行对比来表达特定的意义,因此理解其中的比喻关系非常重要。

中文中常用的“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比喻,意指一个小小的障碍就能让人看不清事物的真相。

在英文中,可以借用类似的比喻关系来表达这个意思,比如说“a slight obstacle blinding one to the truth”,这样能够更准确地表达中文的比喻含义。

在翻译比喻性词语时,还需要考虑它所象征的文化内涵。

不同的文化背景有着不同的比喻观念和象征意义,因此在翻译时需要选择适当的比喻方式,使得目标语言读者能够理解其中的意义。

中文中常用的“狐假虎威”的比喻,意味着某人借助别人的势力来吓唬人。

在英文中,可以将其翻译为“a fox borrowing the might of a tiger”,这样既能够传达中文的比喻含义,同时也能够反映出中文对于狐狸和老虎的象征意义。

在翻译比喻性词语时,还需要考虑语言的流畅和自然。

直译比喻性词语可能会使得翻译过程中的语言表达显得拗口和生硬,因此需要选择适当的表达方式,在保留原有意义的基础上使翻译更加自然。

中文中常用的“寄人篱下”的比喻,意味着某人生活在他人的依附之下。

在英文中,可以将其翻译为“living under someone else's roof”,这样既能够传达中文的比喻含义,又能够使翻译更加自然流畅。

英语文学中得修辞手法

英语文学中得修辞手法

一、明喻(simile)是以两种具有相同特征的事物和现象进行对比,表明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关系,两者都在对比中出现。

常用比喻词like, as, as if, as though等,补充:二、隐喻(metaphor)这种比喻不通过比喻词进行,而是直接将用事物当作乙事物来描写,甲乙两事物之间的联系和相似之处是暗含的。

补充:三、提喻(synecdoche)又称举隅法,主要特点是局部代表全体,或以全体喻指部分,或以抽象代具体,或以具体代抽象。

四、拟人(personification)这种修辞方法是把人类的特点、特性加于外界事物之上,使之人格化,以物拟人,以达到彼此交融,合二为一。

五、夸张(hyperbole)这是运用丰富的想象,过激的言词,渲染和装饰客观事物,以达到强调的效果。

六、叠言(rhetorical repetition)这种修辞法是指在特定的语境中,将相同的结构,相同意义词组成句子重叠使用,以增强语气和力量。

七、借代(metonymy)是指两种不同事物并不相似,但又密不可分,因而常用其中一种事物名称代替另一种。

八、双关语(pun)是以一个词或词组,用巧妙的办法同时把互不关联的两种含义结合起来,以取得一种诙谐有趣的效果。

九、拟声(onomatcpocia)是摹仿自然界中非语言的声音,其发音和所描写的事物的声音很相似,使语言显得生动,富有表现力。

十、讽刺(irony)是指用含蓄的褒义词语来表示其反面的意义,从而达到使本义更加幽默,更加讽刺的效果。

十一、通感(synesthesia)是指在某个感官所产生的感觉,转到另一个感官的心理感受。

十二、头韵法(alliteration)在文句中有两个以上连结在一起的词或词组,其开头的音节有同样的字母或声音,以增强语言的节奏感。

英语修辞手法1) Simile:(明喻)It is a figure of speech which makes a comparison between two unlike elements having at least one quality or characteristic (特性)in common. To make the comparison, words like as, as...as, as if and like are used to transfer the quality we associate with one to the other. For example, As cold waters to a thirsty soul, so is good news from a far country./ This elephant is like a snake as anybody can see.2) Metaphor:(暗喻)It is like a simile, also makes a comparison between two unlike elements, but unlike a simile, this comparison is implied rather than stated. For example, the world is a stage./ The diamond department was the heart and center of the store.3) Analogy: (类比)It is also a form of comparison, but unlike simile or metaphor which usually uses comparison on one point of resemblance, analogy draws a parallel between two unlike things that have several common qualities or points of resemblance.4) Personification: (拟人)It gives human form of feelings to animals, or life and personal attributes(赋予) to inanimate(无生命的) objects, or to ideas and abstractions(抽象). For example, the wind whistled through the trees.5) Hyperbole: (夸张)It is the deliberate use of overstatement or exaggeration to achieve emphasis. For instance, he almost died laughing.6) Understatement: (含蓄陈述)It is the opposite of hyperbole, or overstatement. It achieves its effect of emphasizing a fact by deliberately(故意地) understating it, impressing the listener or the reader more by what is merely implied or left unsaid than by bare statement. For instance, It is no laughing matter.7) Euphemism: (委婉)It is the substitution of an agreeable or inoffensive(无冒犯) expression for one that may offend or suggest something unpleasant. For instance, we refer to "die" as” pass away".8) Metonymy (转喻)It is a figure of speech that has to do with the substitution of the mane of one thing for that of another. For instance, the pen (words) is mightier than the sword (forces). 借代(metonymy)是指两种不同事物并不相似,但又密不可分,因而常用其中一种事物名称代替另一种。

文学中几种常见的英语修辞手法及其翻译

文学中几种常见的英语修辞手法及其翻译

文学中几种常见的英语修辞手法及其翻译several common english figures of speech and their translating in literatureauthor: liu baijingabstract: english figures of speech are the artistic nature of language. as special signs of the language, they are widely used in literary works; as unique contexts of mind, they are widely used in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s. by briefly analyzing several common english figures of speech, this paper makes readers understand what figures of speech are and how to apply them, and suggests some methods of translating them.摘要:修辞是语言表达的艺术。

作为积极修辞的英语修辞格广泛运用于文学作品。

从语言学的观点看,英语修辞格是一种特殊的符号。

从翻译学的观点看,英语修辞格是一种不同文化背景下独特的意境。

本文通过对几种常见修辞的粗略分析,来体会其中翻译的韵味,并掌握其翻译技巧。

key words: figures of speech, translation, method关键词:修辞,翻译,方法introduction:different countries and different cultures carrydifferent histories, but it makes us get together at the same time. language is a tool for people to convey their feelings and thought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ffects of expression and strengthen the persuasion, people apply many varieties of methods. m.a.k halliday said: “each language has its own logic, own figures of speech, and own value of aesthetics.”so we find, figures of speech are the artistic nature of language.as special signs of the language, figures of speech are widely used in literary works; as unique contexts of mind, they are widely used in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s. the categories of english figures of speech (feng cuihua. english figures of speech): simile, metaphor, analogy, personification, hyperbole, understatement, euphemism, metonymy, synecdoche, antonomasia, pun, zeugma, irony, innuendo, sarcasm, paradox, oxymoron, antithesis, epigram, climax, anti-climax, apostrophe, transferred-epithet, alliteration, onomatopoeia, and repetition.the charm of figures of speech in literature lies in its beauty of relation, beauty of change, beauty of harmony, and beauty of sound and color. now, let us analyze several commonenglish figures of speech in literature, and try to summarize the methods of translating them.1. simileit is a figure of speech, which makes a comparison between two unlike elements having at least one quality or characteristic in common. to make the comparison words like as ,as…as, as if, and like are used to transfer the quality we associate with one to the other.e.g. ①sore-eyed children clouds cluster of everywhere in unbelievable numbers, like clouds of flies.(“marrakech” ae1) 眼睛红肿的孩子随处可见,多的像一群群的苍蝇,数也数不清。

英语中比喻修辞格及其翻译方法探寻

英语中比喻修辞格及其翻译方法探寻

2472020年17期总第509期ENGLISH ON CAMPUS英语中比喻修辞格及其翻译方法探寻文/牛 原在英语中,修辞格的使用能够有效地增强表达效果,促使英语语言的表达更加生动活泼。

比喻是语言表达中最常见、最实用的一种修辞格,它主要通过运用某些相似的事物来比拟所需要描绘的事物和形象,使事物的表达更加通俗、生动、形象,便于读者接受,从而激发读者产生联想和想象,加深理解和认知。

受英汉语言差异的影响,在翻译的过程中,需要兼顾内容与形式,尽量保持英语比喻原汁原味。

一、英语的比喻修辞格英语比喻就是“Compare things a to things B or things A tothings B.An imaginative way of describing something”,通过将甲事物比作乙事物,或者是利用乙事物描述甲事物,更好地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涵。

比喻包含本体(tenor),也就是描述的对象;喻体(vehicle),用来描述本体的比喻者; 二者的相似点和差异点。

主要分为明喻(simile)和暗喻(metaphor)两种类型。

明喻是利用事物间的相似之处进行类比分析,常用“as”“as…as”“ like”等比喻词。

暗喻是用另一种事物或词汇来描述一种事物,方便联想和想象二者之间的相似之处,本体和喻体没有明显的区分,常用be来表明。

合理地运用比喻修辞格,能够使语言更加形象化,寓抽象于具体,用熟悉的词汇代替不熟悉的词汇,便于理解和掌握。

二、英汉两种语言比喻的对比英语和汉语中许多比喻都是相同或相似的,有的英语比喻在汉语中可以找到对等的译法,可以将英语的内容和形式等值表现出来。

例如,“add fuel to the flames”,可以翻译为火上浇油,“castles in the air”可翻译成空中楼阁等。

受地理环境、经济生活、文化风俗、思维方式等的影响,英汉语言在表达的时候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大部分英语比喻和汉语比喻具有明显的差异,其喻体不同,但喻义的表达比较相近或喻义相同。

英文中的修辞手法

英文中的修辞手法

英文中的修辞手法英文中有许多修辞手法,这些手法通过运用特定的语言技巧,可以增强文学作品的表达力和感染力。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英文修辞手法:比喻(Metaphor):将两个不同的事物进行比较,以强调它们之间的相似之处,而不使用"like"或"as"。

例如:“时间是一把无情的剑。

”拟人(Personification):赋予非人物以人的特质或行为,使其更具生动性。

例如:“风儿轻轻地低语。

”象征(Symbolism):使用一个事物、符号或象征来代表另一个抽象概念。

例如:“燕子在文学中通常象征着春天和希望。

”暗喻(Metonymy):用一个与所指实体有着密切关联的词汇来替代它。

例如:“白宫发布了一份声明”中的“白宫”代表美国政府。

排比(Parallelism):通过使用相似的句式或结构,强调语言的平衡和韵律。

例如:“我不怕困难,我不怕失败,我不怕挑战。

”双关语(Pun):利用一个词汇项的多义性或相似的发音来制造幽默或引起思考。

例如:“时间飞逝,果然很‘秒’。

”讽刺(Irony):通过言辞上的反讽,表达与字面意义相反的意思。

例如:“这个‘伟大’的计划居然失败了。

”悬念(Suspense):通过保持某种信息的不明确,刺激读者的兴趣,以激发紧张感。

例如:“她打开门,里面的一切都让她惊呆了。

”对仗(Antithesis):将相对或对立的思想或概念通过并列的结构进行强调。

例如:“昨夜寒风凛冽,今朝暖阳明媚。

”比较(Simile):将两个事物通过使用"like"或"as"进行比较,以突显它们之间的相似之处。

例如:“她如同一朵盛开的花。

”这些修辞手法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结合在一起,创造出更为复杂和富有表现力的文学效果。

作家通常根据他们的写作目的,选择最适合表达自己意图的修辞手法。

英汉比喻性词语翻译的意象处理

英汉比喻性词语翻译的意象处理

英汉比喻性词语翻译的意象处理比喻性词语是传递意象的重要语言工具。

在英语和汉语中,比喻性词语的使用非常普遍。

不同的比喻性词语所搭配的意象也有所不同。

本文将对英汉比喻性词语的意象处理进行比较分析。

一、意象的共性1.人的身体英语和汉语中,人的身体是比喻性词语中经常使用的意象。

例如,英语中常用“mind”暗示思考的过程;“heart”暗示感受、动机、信仰或情感;“head”暗示头脑、思考、领导、顽固等;“hand”暗示力量、帮助、掌控、支持等。

而在汉语中,也有相应的比喻性词语,如“脑子”、“心灵”、“嘴巴”、“手脚”等,它们所带来的意象和英语中的意象非常相似。

2.动物动物也是英汉比喻性词语中常见的意象。

例如,英语中的“dog”暗示忠诚、警惕或卑下;“cat”则暗示狡猾、灵活或怀疑;“lion”暗示勇猛、威风或王者般的统治力;“bird”暗示自由、温柔或摆脱束缚。

在汉语中,也有相应的比喻性词语,如“狐狸精”、“老虎凳”、“鸟笼”等。

3.植物4.自然二、意象的差异在比喻性词语的意象处理中,英语和汉语之间存在着一些差异。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语言表达的方式英语和汉语的表达方式存在着一些差异,这也反映在比喻性词语中。

例如,在英语中,“heart”经常被用来引申为内心感受、动机及信仰等;而在汉语中,“心”则更倾向于表示内心情感。

类似的,英语中用“foot”来比喻行动,而汉语中则用“手脚”来比喻行动。

2.意象的深度和广度英语和汉语的文化背景、历史背景、社会风俗和民族心理等多方面的因素都会影响比喻性词语的意象处理。

因此,英语和汉语在比喻性词语的意象形成和运用上会存在差异。

例如,在英语中,“lion”被赋予了威风、大气、势力等意象,而在汉语中则更偏重于将其解析为气势磅礴、英姿飒爽等。

结论比喻性词语是英汉语言中十分常见且容易被理解的语言工具。

在意象处理方面,英语和汉语具有一些共同的意象,如人身、动物、植物和自然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ike actor's tears 真真假假
as gentle as breeze 和风细雨
eternal like the heavens 天长地久
Thank You Z/H
A rolling stone gethers no moss. 滚石不生苔
as blind as a bat 瞎的像只蝙蝠
注:文学作品中作家自创的比喻,只要不引起误解, 最好直译。当然,有时也可以用汉语中的现存的比 喻来翻译以贴合中国人的文化习俗以易于理解。
eg:He who keeps company with the wolf will learn to howl. 跟狼做朋友,就要学会狼叫/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2.更换比喻意象
有些英语直译成汉语后会觉得不自然,甚至产 生误解,这是因为汉语中不存在这样的意象。遇到 这种情况,可以借用汉语比喻,更换意象。
eg: to cast pearls before swine 对牛弹琴
penny wise and pound foolish 拾了芝麻,丢了西瓜
a sea of faces 人山人海
eg:He speaks as ithroat.
他说话声音很沙哑。
to make a mountain out of molehill. 小题大做
Your case is a horse of another colour. 你的情况完全是另一回事。
diamond cut diamond 棋逢敌手
to his the nail on the head 一针见血
she is the apple of his eyes.
3 深化比喻意象
文学作品中,译者为了文字生动,常常根据 原文所包含的意思,赋予意象比喻,或者在原比 喻的基础上予以深化。
eg:He greeted me with a benumbed look.
他欢迎我是时,满脸是呆若木鸡的表情。
It 's a mear miss.
这真是九死一生
a glib tongue 油嘴滑舌
ardent loyalty 赤胆忠心
lack of perseverance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4.浅化或舍弃原先意象。
有些英语比喻意象译成中文后,不借助于注解 无法使人理解其确切含义,在这些情况下,为了 使译文通顺易懂,可以加以引申,只求达意,而 不必求形似。
文学作品中 英汉意象比喻的常用译法
by Zheng Yawei H
比喻,是文学作品中最富有读音的部分之一, 它不但向读者传达一个信息,而且给读者给的文学 美,一个好的比喻往往引起读者的无限联想,使读 者深入领会原作的精神。
英汉的比喻形式基本上是一致的。但是由于两 国历史、文化、风土人情、传统习惯、思维方式及 审美观念都各有其特点,因此,反映在评议中的意 象比喻也很不同。例如 我们常用“落汤鸡”来形容 一个人被雨淋得湿透,而英国人却用as wet as a daowned rat来打比喻。因此翻译比喻时要根据情况 进行灵活处理。
This is my cup of tea. 这是我的爱好。
He is head over heels in love with her. 他深深地爱上了她。 注:有些明喻可以译成汉语重叠词,有些则可心译成并列词。
eg:like a word dacing between lips and tongue. 吞吞吐吐
意象比喻的汉译大致可以采取以下 几种方法
1.保留原文比喻意象,直译。 英语中许多大众化的比喻意象与汉语的比喻意
象相同或相近,或虽汉语中无相同相近意象,但 译后的比喻仍可通过联想了解其意义而不会产生 误解,也可以直译。
eg: to fish in troubled waters 混水摸鱼
follow in somebody's footsteps 步人后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