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鉴赏之语言
高考古诗词鉴赏之语言风格

高考古诗词鉴赏之语言风格语言风格,是指诗(词)人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独特的语言艺术个性,是诗(词)人的个人气质与诗歌美学观念在作品中的凝结,是具有恒定性的、区别于其他诗(词)人的艺术特色。
诗歌风格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诗(词)人、同一诗(词)人不同时期的作品往往表现出不同的风格。
我们鉴赏诗歌的语言风格,应当就诗论诗。
一、语言风格常用术语(一)二字:清新、明快、冲淡、自然、含蓄、绚丽、悲慨、沉郁、缠绵、质朴、浅显、通俗、工丽、典雅、简洁、豪放、飘逸、雄浑、奔放、幽默、苍凉、诙谐、隐晦、风趣……(二)四字: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简练生动、婉约缠绵、委婉含蓄、雄浑豪放、慷慨悲凉、富有韵律、色彩丰富……(三)语言风格分类详述1. 清新主要指语言浅显而有新意。
其特点用语新颖,不落俗套,不加雕饰的率真朴素。
大部分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的诗相对较清新。
而陶潜的诗特点不乏清新,但主体风格是平淡。
相关术语:清新雅致、清新自然。
2. 平淡主要指语言朴实无华。
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又平易近人。
冲淡不等于简陋和寒伧,它是用语上的返璞归真,体现了诗人的真功夫,如陶渊明的诗,李煜的词。
相关术语:朴实无华、平实质朴、冲淡自然。
3. 绚丽主要指语言丰富而有文采。
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色彩,奇幻的情思。
如李商隐的诗。
相关术语:华美绚丽、绚丽飘逸、绚丽奇诡。
4. 明快主要指语言明白而流畅。
其特点是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泼辣的,往往是斩钉截铁,一语破的。
相关术语:明白晓畅、明快简洁。
5. 含蓄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的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
如杜牧的绝句,李清照的词。
相关术语:含蓄蕴藉、委婉含蓄、朦胧隐晦、含蓄隽永。
6. 自然即不加雕饰的率真朴素的语言,多用口语,较少炼字,读来平白如话,自然生动,韵味无穷。
古诗鉴赏四个角度

古诗鉴赏四个角度
角度一:从语言角度——古典诗歌语言的形象性(塑造形象)、含蓄性(言此意彼)、凝练性(言少意丰)、跳跃性(节奏感及想象联想)以及语言的整体风格,常常成为高考的命题置疑点。
任选角度可以从炼字的角度来把握关键字词表情达意的作用,体会诗人所炼之“意”。
鉴赏诗歌时特别要关注作谓语的动词、形容词和作修饰语的数词、叠词、表颜色的词和包孕性强的虚词。
角度二:从捕捉意象角度——什么是意象?清人吴乔说:“诗意大抵出侧面。
”(《围炉诗话》)诗歌的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练。
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
这里的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
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是诗歌抒情言志的基本单位。
有两类诗:一类以意象单纯、内涵丰富取胜;另一类意象繁富,结构复杂,乍看炫眼,而细加咀嚼,又不难把握其内在、清晰的情感脉络
角度三:从表达方式的角度——诗词中主要运用记叙、议论、描写、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
描写方式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衬托、渲染、动静、点面结合);抒情方式
有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或融情于景)。
角度四:从修辞角度——古典诗歌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借代、对偶、夸张、设问、反问、用典、互文、反复、起兴等。
古诗词鉴赏之形象语言篇

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例组1:织简答析案下三面要这首点宋:词中的人物形象。
一 、
•
1、当明年确万诗里中觅的封侯诉形,衷象匹情是马什戍么梁陆;州游。关河梦断何处,
形 •尘2暗、旧结貂合。诗句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象 鉴 赏
• 3、胡指未明灭形,象鬓的先秋意,义泪是空什流么。(此生思谁想料内,容心和在观天山, 身 注点:老态沧沧度洲洲,。)水作边者,的古情时感隐、者所理居想之、地追。求陆、游品晚年性居等于)
、 形 象 鉴
2、抓描写人物的肖像、语言、神态、动作、 心理关键字词,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 境)、情节。(鉴赏依据)
赏
·
例:简析下面这首宋词中的人物形象。
人
诉衷情 陆游
物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
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
山,身老沧洲。
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
•
长干曲四首(其一) 崔颢
•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 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 问:品评这首诗歌语言上的特色。
• 答:这首诗歌的的语言朴素自然,明 快清新,有如民歌。通过自问自答
的对话形式,采用朴素的口头语言,
不加雕琢,烘托出一个素朴直率的 船家女形象。
咏柳 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 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 不知天地有清霜。
柳 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 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 已带斜阳又带蝉。
自然特点
寓意
象征意义
曾柳
未黄而狂 飞花蔽天
仗势狂傲 遮天蔽日
倚势猖狂 得志一时的小人
曾逐春风 美好快乐 自伤迟暮 李柳 秋蝉斜阳 肃杀凄凉 老来沉沦
专题05 古诗词语言鉴赏之语言风格-2021年中考语文考前抓大分技法之古诗词鉴赏(学生版)

专题05 古诗词语言鉴赏之语言风格(原卷版)考点穿透【考向阐释】“风格”是指由于作者的生活经历、艺术素养等造成的不同的创作特色。
如李白之诗清新飘逸,杜甫之诗沉郁顿挫,陶渊明之诗冲淡平和,王维之诗诗中有画,韩愈的诗深奥险怪,白居易的诗通俗鲜明。
再如,按词论家说,苏轼、辛弃疾之词豪迈奔放,柳永、李清照之词婉约含蓄。
体会其风格特色,就是要体会语言的美,体会其内蕴。
【方法探究】这类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
这类题要求学生最好能知人论世,因为不同的作者语言风格不一样,如李白雄浑飘逸而杜甫则是沉郁顿挫。
但有时候我们不熟悉作者也可以从诗中读出语言风格,有的晓畅明快,有的民歌风味十足等等。
分析语言特色类题目设问方式及答题思路【设问示例】1.提问方式:这首诗歌在语言上有何特色?2.提问变体:这首诗歌具有怎样的语言风格?谈谈这首诗歌的语言艺术。
【答题步骤】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题范式】这首诗的风格是……(运用术语),典型体现在诗歌某处(结合语句分析这种特色),有力地刻画了……形象(或营造了某种意境),对于表达诗人……的感情具有独特效果。
典例在线【一、2020年山东省东营市中考】阅读欣赏旅夜书怀①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注:①765年,好友剑南节度使严武去世,杜甫失去依靠,举家自成都乘船东下。
此诗写于漂泊途中。
8. 本诗“书怀”沉郁凄婉,试就此谈谈你的理解。
【二、2019潍坊】(一)阅读下面两首辛弃疾的词,完成13-14题。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①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②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
鉴赏古诗词的语言

如何解答炼字型试题?
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 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 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答题步骤: 第一步,解释该字在句子中的含义,或指出这个字特殊的语 法现象或修辞手法,如词类活用、拟人、通感、化静为动; 第二步,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第三步,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或有什么艺术效果。
玉楼春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答:“闹”字以动写静,(表达技巧)生动
形象地(表达效果)写出了春天的浓烈气氛 和春天那一派盎然春意以及生机勃勃的美妙 境界。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间作四首 潘大临①
西山通虎穴②,赤壁隐龙宫。 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③,天阔退飞鸿。 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注]①潘大临:字邠老,黄州人,善诗文.曾随苏轼同游赤壁。 ②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③拳:即“蜷”。
问: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 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题型阐释 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 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奠定全诗的感情基调, 表现出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 可以以小见大,考查最全诗的把握程度。 分析诗眼就是抓住诗句中最精炼传神的词 进行品味,看其在拓深诗的意境,传达诗 人情感上所起的作用。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古诗词分类鉴赏:语言

古诗词分类鉴赏:语言鉴赏诗歌语言,可从语言内容、语言风格、表达效果三个方面入手。
依照诗词鉴赏家的观点,就是要注意“表情达意之美,语言特色之美、表达效果之美”。
一、语言内容:(一)从内容的角度分析,诗歌语言可分为:意象语言、情感语言、象征语言、典故语言。
1、意象语言(词语):诸如松、竹、梅、菊一类事物被人们赋予特定的象征意义,象征人高洁的品格,诗人常借助它们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
如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以梅自喻,表现自己不与争宠邀媚、阿庾奉承之徒为伍的品格和不畏谗毁、坚贞自守的铮铮傲骨。
其他常见意象如桃花象征美人、鸟象征自由等。
2、情感语言(词语):“悲”“孤”等词语能直接表露感情,如“万里悲秋常作客”(杜甫《登高》);还有间接表露的,如“不堪身外悲前事,强向杯中觅旧春”(李益《答许五端公马上口号》),“不堪”“强”写出了诗人不堪回首青春年少时之佳境,只能从酒杯中去回想旧日的事了,传达出内心的凄凉、意绪的消沉。
3、象征语言(诗句):有些是某些诗句本身有一定的象征意义,有些是全诗常通过具体事物来说理,即说理诗。
如“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蝉》),作者是在强调立身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
“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杜甫《后游》),写江山花柳像在等待人们去欣赏,用来说明大自然了无私心的道理。
4、典故语言(词语或诗句):如“秋水”指眼睛,“盗泉”旧时常喻不义之财[见《尸子》卷下:“(孔子)过于盗泉,渴矣而不饮,恶其名也。
”],“鸿雁”指书信(见《汉书》载苏武归汉之事)等。
它们大多源于历史典故,这方面需要学生平时加强课外阅读,积累历史知识,提高文化修养。
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化用了霍去病“封狼居胥山,禅于姑衍”的故事;《长亭送别》中的“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明显化用了白居易的诗句。
(二)从语法角度分析,要关注数量词、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
古诗词鉴赏——语言、表达技巧、内容情感、比较分

古诗词鉴赏——语言、表达技巧、内容情感、比较分古诗词鉴赏——语言、表达技巧、内容情感、比较分析、答题方法阜阳城郊李卫全古诗词鉴赏——语言、表达技巧、内容情感、比较分析、答题方法(第四部)四、高考诗歌比较鉴赏题答题技巧诗歌的比较鉴赏命题形式仍将是各省市高考命题的趋势,而且其题型主要有以下六类:一、比较情感的表达主要指比较抒情手法的异同和所抒发的思想感情的异同。
要鉴赏这类题目,首先要明白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这两种抒情方式,然后从整体上把握作品的思想感情。
一般情况下,古典诗歌的思想感情包括:忧国伤时建功立业人生感慨思乡怀人离愁别绪咏史怀古边塞征战隐逸闲居讽喻时世闺怨哀愁生活杂感托物言志等方面。
【例1】2006年重庆卷阅读下面的两首清代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新雷张维屏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
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
己亥杂诗(其五)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两首诗的末句寄托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答:前者寄托了对新生活、新气象的渴望与期盼,后者寄托了对新生事物的无私关爱。
二、比较字词的锤炼鉴赏诗歌字词的锤炼,首先是鉴赏诗眼,然后是鉴赏用得极为精当的动词、形容词和词性活用现象以及一些虚词。
【例2】2006年福建卷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
端居李商隐远书归楚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这首诗第二句中的敌可否换成对或其他词?请简述理由。
答:不能换成对或其它词。
用敌字不仅突出空床与素秋默默相对的寂寥清冷的氛围,而且表现出空床独寂的人无法承受素秋的清冷凄凉的情状,用对难以达到这种表达效果。
三、比较形象的选用古代诗歌的形象一般指的是人物形象和自然景物形象。
其中又以分析自然景物形象为重点。
自然景物形象是诗人抒情的载体。
诗人常将思想感情融入自然景物形象中,便形成了意象。
【例3】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2006年湖北卷丹阳送韦参军严维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鉴赏古诗词语言风格

鉴赏古诗词语言风格古诗词语言特点1、形象生动。
其特点是状物描形,使人读了富有实感,如入其境。
如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用得特别好,表现了杏花的具体特征:鲜艳、热烈、红得象火,给人以闹哄哄的感觉,还表现了杏花枝头蜂飞蝶的热闹景象。
2、含蓄。
其特点是把思想感情隐藏在形象之中,做到“意在言外”“言有尽而意无穷”。
如李商隐的《嫦娥》“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这首诗很含蓄,是对当时求仙学道的否定。
嫦娥偷吃了后羿从西王母那里求得的长生不老灵药,成了仙子,进入月宫,长生不老。
但居住在碧海青天,孤身只影,非常寂寞。
虽然长生不老,又有什么意义呢?3、精炼。
其特点是用最少的语言概括丰富的内容,字字珠玑。
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全诗二十八个字,描写了五组画面,每个画面都有一个中心,整幅画的中心是“人断肠人”。
4、清新。
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
清新一般是用在写景诗中,一般诗风比较亮丽,语言比较通俗,比喻新颖独到,包含着作者的喜悦之情。
清新之风常见于以下一些人诗中。
一是大部分山水田园诗人,陶潜的诗特点主要在平淡,有时候也不乏清新,而王维,孟浩然的诗则相对比较清新。
5、平淡,也称质朴。
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陈述,或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
平淡不同于平庸与淡而无味,是深厚的感情和丰富的思想用朴素的语言说出,富有情味的,所以说往往平淡而有思致。
正如王安石所说:看似平淡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平淡首推陶渊明,能够把诗写到平淡的人不多,李煜的词绝对不是平淡,相反,带有一种强烈的感发的力量。
6、绚丽。
其特点是富丽的词藻,绚烂的文采,奇幻的`情思。
如杜牧《江南春》。
比如钱塘湖春行: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春燕琢春泥。
李商隐的诗歌不但绚丽,而且朦胧晦涩,李贺的诗也比较绚丽乃至于奇丽。
7、明快。
其特点是斩钉截铁,一语破的。
如白居易的《卖炭翁》。
明快莫过于白居易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题角度 Ⅰ:分析句意 【命题方式】①某句诗是什么意思?②结合全诗 谈谈你对第几联或第几句的理解。③某句诗的言外之 意是什么? 【答题要点】①要注意结合比喻、双关、借代、 比拟等修辞方法来阐明句子的含意。②要注意词语的 语表义和语境义、情韵义。③要注意某些句子表意委 婉的特点,发掘它的深层含意。
1.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浣溪沙 孙光宪
※【答案讲评】 末句诗人自问:明年凭靠着栏杆 在这里欣赏雪景的,将会是谁呢?言外之意是,明年 在这里赏雪的人也许就不再是我了,我不知道将辗转 何方。结尾一问,凝聚着诗人颠沛流离的困苦,思念 故园的情思,仕途不遇的愤慨和壮志难酬的隐痛。
设题角度 Ⅱ:单个词语赏析 【命题方式】①诗中的某词用得妙,为什么?你 认为某联中的哪个词用得特别好,为什么?②某个词 语在诗中是关键,为什么? 【答题要点】前一种问题的回答方法:先指出哪 一个词“好”;指出该词所用的修辞格;然后展开联 想和想象,还原诗中所描绘的意境;最后指出该词写 出了事物的什么特点,或者指出这个词表达了诗人怎 样的情感。 后一种问题的回答方法:可从该词在表达思想情 感上所起的作用着眼分析;也可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 所起的作用考虑。
(1)请简要分析首句中“绿”字的妙处。 答: (2)三、四两联是怎样借助想象之景来抒发情感 的?请简要赏析。 答:
※【答案讲评】(1)“绿”字写出了春风吹绿林木 的动态,表现了春风的活力,显示了春天的生机,增 强了诗的韵味。(意思对即可。其他看法,言之成理亦 可)
(2)颈联想象友人喜逢家乡的燕子,一洗征尘,表 现出归家时轻松愉悦的心情。尾联进一步设想友人归 家后悠闲自在的生活,寄托了对友人真诚的祝福,也 暗含着诗人对超脱世俗的自由生活的向往。(意思对即 可。其他看法,言之成理亦可 )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点绛唇 汪藻
新月娟娟,夜寒江静山衔斗。起来搔首,梅影横 窗瘦.。
好个霜天,闲却传杯手。君知否?乱鸦啼后,归 兴浓如酒。
【注】 汪藻 (1079—1154):宋饶州德兴人,字彦 章。徽宗崇宁年间进士,累官著作佐郎、翰林、知州 等,后被贬职。著有《浮溪集》等。写此词时,他正 被迫迁调,官场失意。
结合词句,赏析词中加点的“瘦”字。 答:
※【答案讲评】 “瘦”字用拟人手法,把梅花人 格化,既刻画出梅花疏影横斜的姿态,又写出它 (也是 词人自己)不谀不阿的坚贞和耿直的傲骨。
设题角度 Ⅲ:品味语言风格 【命题方式】①这首诗歌在语言上有何特色?② 谈谈这首诗歌的语言风格。 【答题要点】第一步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 色。第二步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第三 步指出这些诗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常用来形容语言风格的词语有:清新、淡雅、自 然、明快、浅显、辞藻华丽、委婉、含蓄、简洁、洗 练、沉郁顿挫、浑厚、雄壮、多用口语、明白如话。 5.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及作者的情感。 (1)鉴赏 “绿”字需结合具体语境,可联想诗句 “春风又绿江 南岸”。此处的“绿”可理解为使动, “使树绿”, 展示的是一种动态美,表现了春风的活力、春天的生 机。(2)赏析诗歌的表达技巧和情感,需要把握诗句基 本意思,然后结合诗歌主旨回答。后两联写诗人联想 友人回家后碰到燕子,一洗征尘,每天面对山水,已 经摆脱琐事杂务。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诗人希 望友人能过这种生活,其实也说明了诗人自己对这种 自由生活的向往。 ]
蓼岸风多桔柚香。江边一望楚天长。片帆烟际闪 孤光。
目送征鸿飞杳杳,思随流水去茫茫。兰红波碧忆 潇湘。
“片帆烟际闪孤光”一句是千古名句,历来为人 称道,请你结合词意对它进行分析。
答:
※【答案讲评】 这一句用借景抒情 (或“景中含 情”“融情于景”)的手法,写帆影在余晖下,于烟波 浩渺的江流中闪烁着孤独的光芒,渐行渐远的景象。 词人有意将 “楚天 ”之“长”,与 “帆”“光”之 “孤”对比,形成空间上的强烈反差,从而更衬托出 离人行旅之孤,暗含人生离合难以预料的悲凉意绪, 也寄托了词人的眷恋难舍之情和别后寂寞孤独之感。
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 最爱东山晴后雪 ① [宋]杨万里
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注】①本诗为《雪后晚晴,四山皆青,惟东山 全白,赋〈最爱东山晴后雪〉二绝句》中的一首。 请赏析“软红光里涌银山”中“软”、“涌”二 字的妙处。 答:
※【答案讲评】 “软”字以触觉写视觉,生动地 写出了夕阳余晖可感可触、柔和温暖的独特美感; “涌”字运用比拟的手法,形象地描绘出在夕阳红光 映照之下,白雪覆盖的东山如银涛涌出的奇丽景象。
行香子·树绕村庄 秦观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 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远远围墙,隐隐茅堂。 飏青旗、流水桥旁。偶然 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这首词的语言风格有什么特色?请结合具体内容 简要分析。
答:
※【答案讲评】这首词的语言特点是通俗、生动、 朴素、清新。如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 ”、“远远围 墙,隐隐茅堂 ”,作者用朴素自然的语言勾勒出一幅 田园风光图。“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莺儿啼, 燕儿舞,蝶儿忙 ”,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春 天生机勃勃的景象,使质朴自然的村野春光随着词人 轻松的脚步、欢快的情绪次第展现,达到词的节奏与 词人的感情之间的和谐统一。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下面的问题。 初冬夜饮 杜牧
淮阳多病偶求欢,客袖侵霜与烛盘。 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栏干? 【注】杜牧,刚直敢言,屡次进谏,多次被流放。 会昌二年(842),杜牧四十岁时,受当时宰相李德裕的 排挤,被外放为黄州刺史,其后又转池州、睦州等地。 此诗可能作于睦州。 这首诗的末句的言外之意是什么?它表达了诗人 怎样的情感? 答:
年福建卷第 6 题)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 后面题目。
送何遁山人归蜀 [宋]梅尧臣
春风入树绿,童稚望柴扉。 远壑杜鹃 ①响,前山蜀客归。
到家逢社燕,下马浣征衣。 终日自临水,应知已息机 ②。 (选自《宋诗精华录》 ) [注]①杜鹃:又名子规。②息机:摆脱琐事杂务, 停止世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