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事故多发点鉴别及诱发因素识别
高速公路的危险源识别知识

高速公路的危险源识别知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道路条件方面的危险源识别1. 湿滑路面:在下雨或者刚刮过雨的情况下,道路会变得湿滑,这时候车辆的制动距离和抓地力会减小,容易造成打滑或者失控。
在这种情况下,应注意减速慢行,避免急刹车或者急转弯。
2. 悬崖边路:在高速公路的山区段,常常会有悬崖边的路段,这种路段是非常危险的,一旦车辆失控或者超车失误,容易发生严重的交通事故。
在这种路段,应严格按照规定的车速行驶,保持车辆的稳定性,尽量保持车辆靠路中心行驶。
3. 高架桥与天桥:在高速公路上,经常会有高架桥和天桥的存在,这些桥梁在旁边有较为陡峭的坡度,车辆如果在桥上发生刹车或者失控,容易冲出桥面,造成严重后果。
因此,在这些桥梁上,应注意谨慎行驶,不要急刹车或者急转弯。
4. 路面坑洞与障碍物:有些高速公路的路面可能存在坑洞或者其他障碍物,这些都是潜在的危险源。
车辆如果在高速行驶中遇到坑洞或者障碍物,容易导致车辆失控,产生事故。
在这种情况下,应尽量避让或者通过减速来控制车辆。
二、车辆方面的危险源识别1. 刹车系统故障:刹车系统是车辆行驶中的安全关键部件,如果刹车出现故障,容易导致刹车失灵,车辆无法停稳。
因此,在行驶过程中,应注意观察刹车系统的工作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修复。
2. 轮胎状态:轮胎是车辆行驶中的重要部件,如果轮胎磨损过度或者漏气等问题,容易导致车辆打滑或者爆胎,造成事故。
因此,在行驶前应检查轮胎的状态,确保正常。
并且在行驶中要注意观察轮胎是否有异常情况。
3. 照明系统故障:照明系统是车辆行驶中的安全必需品,如果照明系统发生故障,容易导致能见度降低,增加事故风险。
因此,在行驶前和行驶中,应检查车辆的照明系统是否正常工作,以确保行驶安全。
4. 车辆稳定性:车辆的稳定性是指车辆在高速行驶中的稳定性能,如果车辆在高速行驶中不稳定,容易导致出车道或者失控。
因此,在行驶前应注意检查车辆的悬挂系统和轮胎的气压等,确保车辆的稳定性。
浅谈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成因分析及预防对策

编号:AQ-JS-06148( 安全技术)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浅谈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成因分析及预防对策On the cause analysis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of highway traffic accidents浅谈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成因分析及预防对策使用备注:技术安全主要是通过对技术和安全本质性的再认识以提高对技术和安全的理解,进而形成更加科学的技术安全观,并在新技术安全观指引下改进安全技术和安全措施,最终达到提高安全性的目的。
随着高速公路的飞速发展,给人们出行、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交通事故的高发态势,给高速公路的安全运营造成了隐患。
采取切实可行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道路交通事故是对高速公路交警的挑战。
现对本辖区交通事故的构特点、产生原因与预防对策做一下探讨一、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特点分析(一)涉及车辆多,人员伤亡严重,财产损失大。
高速公路由于其通行量大、车速快、物流量大等特点,成为推动当今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但是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其巨大的车流量极易形成几十辆甚至上百辆车相撞的连锁交通事故,所造成的损失也就不可估量,往往都是损失严重,车毁人亡。
(二)二次追尾事故发生率较高。
即前车遇险情或其他情况减速制动,后车未保持安全间距,在高速行驶中减速不及与前车发生碰撞,并有可能导致失火、爆炸。
高速公路车流量大,行驶速度快,一旦发生事故,后面的车辆很难及时做出判断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躲避,往往会造成二次事故的发生,引起车辆连环碰撞,特别是在雾天,这种情况则更突出。
(三)单方事故较多。
即车辆碰撞中央隔离护栏或路边护栏,或者在路面上侧滑或翻车。
这种情况多是由于驾驶员疲劳驾驶、缺乏过硬驾驶技术所致。
(四)事故形态比较单一,因果关系比较明显,多为追尾事故。
公路交通事故多发点段隐患调查分析方法

公路交通事故多发点段隐患调查分析方法
公路交通事故是现代交通运输中的一种严重问题,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乡村,都存在
着交通事故发生的隐患。
为了找出交通事故多发点段的隐患,需要进行对该路段的结构物、路势、交通流量等方面的调查,以下是调查分析中的几种方法:
1. 路段拍照法:对于公路道路的检查和测量,现在常用的是拍摄照片。
在拍照时,
在不同的角度、距离及高度下拍摄路段,通过照片来分析路段的长度、宽度、起伏等,有
助于识别路段中的隐患并作出改进。
2. 交通事故数据分析法:根据公路交通事故数据,对路段的重要因素进行分析,如
交通流量和坡度等,以了解事故的原因,并寻找事故的发生规律。
通过分析数据,可以找
出公路上最容易发生交通事故的敏感点。
3. 路段通行能力分析法:对路段的瓶颈、拥堵等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出早期跨越症状,避免事故发生。
对于交通拥堵的路段进行分析,从而提高路段的通行能力。
4. 路段环境测量法:通过采集路段的环境数据,如气候、地形、土壤等,可以发现
隐患点并改进。
5. 经验推算法:在路段的工程设计过程中,可以运用经验公式,以找出安全设计时
所必须的正确数据,如设计的刹车距离和最大坡度等。
在分析调查的过程中,需要较多的数据和分析技巧,应该将各种方法综合起来,以完
整地制定出改进计划,以提高公路交通事故防范措施的效率和成功率。
高速公路事故多发点鉴别及诱发因素识别

whiet e ne r lnewo k m o 】c n gv n a t mai ls i c to t h i ta s e s n ft e urt l h u a t r de a ie a u o tc ca sf ai n o t e ni la s s me to he s c iy i i st t0 nd t e r s ls ae mo e ra o bl I he ma t rc n me tte r q r me t fsa itc la ay i iuain a h e u t r r e s na e. n t se a e h e uie n so ttsia n lss o c i e t f t a i o h umb ro a pe on s,b a k s o r mi e ta cd n s idu i a tr i fa c d n sO he b ss ft e n e fs m l p it l c p tp o n n c ie t n cng fco —
b sd o y a c cu tr g meh d c r d sr ete a cd ns c n e t t n a d dseso bet i , a e n d n mi lsei to al eci h c ie t’ o c nr i n ip rin o jci t n b ao vy
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研究

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研究近年来,高速公路交通事故频发,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为了有效地预防和减少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必须从事故原因的分析和研究入手,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一、驾驶人原因是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主要因素之一。
驾驶人疲劳驾驶、违法违章、超速行驶、酒驾等不良行为成为造成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
为了预防这些事故,应当加强驾驶人的素质教育,提高驾驶技能,减少驾驶员的疲劳驾驶时间,建立严格的交通法规和执法程序。
二、车辆原因是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车辆的不合格、技术故障、制动失效等问题都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
因此,应该每年对车辆进行强制性检测,并对不合格车辆进行强制报废,同时加强车辆技术维护,确保车辆在高速公路上的安全运行。
三、路况原因也是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重要因素之一。
路面坑洼、隧道设计不合理、交通标志不明显等问题都可能引发交通事故。
因此,在道路建设和维护中,应当遵循科学合理的设计标准,定期进行检查和维修,同时加强交通管理,确保路面和路标的清晰明了。
四、天气原因是高速公路交通事故中的隐形杀手。
雨雪天气、大风天气、雾霾等都会影响驾驶人的视线和车辆的行驶状态,增加了事故的风险。
因此,驾驶人在遇到恶劣天气时,应当减速慢行,确保行车安全。
同时,天气预报和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及时发布天气预警,提醒驾驶人注意交通安全。
五、应急处置在高速公路交通事故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及时而有效的应急救援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的损失。
因此,应建立完善的应急救援队伍和体系,加强相关人员的培训和演练,以提高救援的效率和准确度。
总而言之,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原因是多种多样的,驾驶人原因、车辆原因、路况原因、天气原因等都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
为了预防事故的发生,必须全方位地加强交通安全管理和监管,提高驾驶人的素质和技能,加强车辆的技术维护,改善道路条件,同时注重天气预警和应急救援。
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地预防和减少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高速公路的危险源识别知识

高速公路的危险源识别知识高速公路是危险性较大的交通路段之一,因此对于高速公路的危险源识别非常重要。
以下是高速公路危险源识别的一些知识点:1. 道路设计与施工问题:- 高速公路的设计与施工问题可能导致道路弯曲过大、坡度过陡、路面不平、路基不扎实等,这些问题会增加车辆驾驶难度,增加事故发生的风险。
- 对于正在施工的路段,道路封闭、施工标志不清晰、交通组织混乱等都会加大事故发生的概率。
2. 交通流量过大与过小:- 高速公路上的交通流量过大会导致道路拥堵,增加车辆的相互碰撞的风险。
此外,交通流量过大也会让部分驾驶员产生焦虑、疲劳等问题,进而增加事故的发生概率。
- 相反,交通流量过小可能会导致驾驶员在单调的行驶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从而增加事故的风险。
3. 驾驶员行为问题:- 高速公路上的超速、疲劳驾驶、酒驾等违规行为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驾驶员行为问题不仅危害自己的生命安全,也会给其他道路使用者带来危险。
- 疏忽驾驶、追尾、变道失误等不良驾驶习惯也会增加事故的发生概率。
4. 天气与能见度:- 恶劣的天气条件如雨雪天、大风天等会对驾驶员的视线和车辆的稳定性造成影响,增加事故发生的风险。
- 天黑视线不良,太阳直射也会对驾驶产生影响,增加事故的概率。
5. 动物交叉:- 高速公路经常穿越自然保护区、森林等地带,动物交叉可能导致驾驶员因避让动物而产生危险。
此外,动物突然出现在道路上也会增加事故的概率。
6. 突发事件与紧急情况:- 车辆故障、爆胎、火灾等突发事件都会对道路交通产生极大的威胁。
此外,事故发生后的救援车辆行驶也会对交通产生一定的影响。
7. 不良驾驶环境:- 高速公路上存在的指示标志不清晰、路灯失灵、边坡塌方等现象都会增加驾驶风险。
此外,路段状况复杂、车流较快、多车道行驶等也会增加事故发生的概率。
针对以上危险问题,以下是一些应对措施:- 道路部门要加强道路设计和施工的管理,确保道路设计合理、施工质量达标。
- 交通管理部门要加强对高速公路交通流量的监测和调控,确保交通流量不过大,减少拥堵情况。
交通安全常识:高速公路交通事故频发的原因与对策

高速公路交通事故频发的原因与对策随着高速公路的不断发展,截至2020年底,全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近两万公里,但由于高速公路的出现仅有短短十几年时间,其交通管理体制的不顺畅,管理手段的相对滞后,以及人们高速公路交通安全意识的淡薄,造成目前高速公路上交通事故频发。
据统计,目前我国高速公路事故发生率高于普通公路,甚至有些高速公路的事故发生率高于普通公路的五倍。
因此,研究高速公路事故发生的特点,分析其事故发生的内在,外在因素,从中找出预防事故发生的措施,已成为当务之急。
高速公路事故多发路段事故多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客观原因,诸如道路状况、道路环境、道路线形、气候等因素,也有驾驶员违章驾驶的主观原因。
客观原因:在事故多发路段,往往地形复杂,弯道、坡道多,桥梁、涵洞、隧道多,上、下坡度大,在这些路况复杂的路段行车极易发生事故。
在坡道事故多发的原因是:汽车在坡道上行驶,上坡时由于阻力的影响,车速较低,下坡时由于惯性,车速又较快,对车辆行驶有较大影响。
尤其是大型载货汽车在上坡时,不可避免地降低行驶速度,这将给后续高速行驶的小型车辆造成安全隐患,常因此而导致尾随相撞事故的发生;下坡时,驾驶员在往往频繁使用刹车或为省油而空挡滑行,从而导致气压不足制动不良造成事故。
在弯道事故多发的原因是:汽车在连续直行状态下进入弯道,产生离心力,车速越高,转弯半径越小,离心力越大,加之驾驶员视野受限,又缺乏相应的减速防范措施,从而使车辆失稳、失控,发生侧翻事故。
隧道地段事故多发的原因是:驾驶员驾驶车辆进入隧道后,环境的变化给驾驶员造成了较大的心理压力,加之隧道内光线与外界光线有一定的差异,驾驶员进入隧道后,不能很快适应,在遇到突发情况后反应迟钝,易造成事故多发。
在路况不良的路段事故的多发原因是:有些路段局部路面有坑穴,通行条件较差,大型载货车连续在有坑穴的路面行驶,轮胎高温,从而导致轮胎爆胎,车辆失控,引发事故。
主观原因:驾驶员疲劳驾驶、超速行驶、行车纵向间距不够、违章变更车道、违章超车、违章倒车、违章停车、违章掉头、违章装载、采取措施不当和机动车机件故障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因素。
高速公路的危险源识别知识

高速公路的危险源识别知识高速公路的危险源识别知识高速公路作为一种高效的交通方式,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
然而,由于其高速、大流量的特点,高速公路也存在许多危险源,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本文将从路况、天气、驾驶行为、车辆故障、道路施工、交通设施、交通事故易发、驾驶员身体状况、非法运输、设备故障、自然灾害和其他交通危险源等方面,对高速公路的危险源进行识别。
一、路况危险源1.路面状况不良:高速公路路面出现损坏、老化或裂缝等情况,容易导致车辆失控或损坏。
2.道路结冰:在冬季或早春等低温情况下,高速公路路面可能出现结冰,对行车安全造成威胁。
3.道路积水:在雨季或排水不畅的情况下,高速公路路面可能出现积水,影响车辆行驶和安全性。
二、天气危险源1.雾霾天气:能见度降低,驾驶员视线受阻,容易引发交通事故。
2.大雨天气:路面湿滑,能见度降低,车辆行驶容易失控和发生侧滑。
3.暴风雪天气:积雪覆盖路面,车辆难以行驶,易发生交通事故。
三、驾驶行为危险源1.超速驾驶:驾驶员超过规定的速度行驶,容易导致车辆失控和发生事故。
2.疲劳驾驶:驾驶员疲劳驾驶或长时间连续驾驶,容易造成注意力不集中,引发交通事故。
3.酒后驾驶:饮酒后驾驶车辆,严重影响驾驶员的反应能力和判断力,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四、车辆故障危险源1.轮胎故障:轮胎出现磨损、破裂或充气不足等情况,容易导致车辆失控和发生事故。
2.制动系统故障:制动系统出现故障或失灵,严重影响车辆的制动效果,易发生交通事故。
3.发动机故障:发动机出现故障或熄火,导致车辆无法正常行驶,容易造成交通拥堵或事故。
五、道路施工危险源1.施工区域缺乏明显标志或警示:施工区域缺乏明显的标志或警示,容易导致驾驶员误入施工区域而发生事故。
2.施工车辆违规行驶:施工车辆在高速公路上违规行驶,容易与正常行驶的车辆发生碰撞事故。
3.施工现场管理混乱:施工现场管理混乱或安全措施不到位,容易造成交通事故的发生。
六、交通设施危险源1.交通标志不明确:交通标志设置不明确或被遮挡,容易导致驾驶员误解而发生交通事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6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11年2月
表1基于动态聚类算法的路段划分结果
Table1Roaddivisionresulstbaseddynamicclusteringalgorithm
区间编号聚类中心编号起点桩号终点桩号区间编号聚类中心编号起点桩号终点桩号1No68k42+590k43+5007No74k52+look54+300
2No69k43+550k44+9008No75k54+500k56+100
3No70k45+000k46+6509No76k56+300k57+300
4No7lk46+800k48+25010No77I【57+650k58+500
5No72k48+300k49+87011No78k58+900k59+400
6No73k49+900k52+00012No79k60+300k6l+900
图1事故点及路段划分结果
Fig.1Resultofaccidentsampleandroaddivision
的聚集情况,而区间范围也较客观地反映了事故点的分散状态.
3基于自组织竞争神经网络的事故多发点鉴别
3.1基本鉴别方法存在的问题
鉴别事故多发点的基本方法主要有事故次数法、事故次数概率分布法、事故率法、矩阵法和质量控制法等,各种方法都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适用条件,但也存在着一些需要解决和完善的问题.事故次数法和事故次数概率分布法的主要缺陷是没有考虑事故的关联因素,尤其是没有考虑交通量对事故的影响.事故率法虽然引入了交通量,但临界值的确定缺乏充分的理论依据.矩阵法虽然同时考虑了事故次数和事故率两个方面,但鉴别结果具有较多的人为主观因素.质量控制法是一种理论上较严谨的方法,但它要求鉴别对象之间必须具有相似的道路及交通条件.
3.2基于自组织竞争神经网络的鉴别方法事故多发点的鉴别可归结为一个模式识别问题,即将一个评价点归类为事故多发点、正常地点或安全地点等.显然,神经网络技术是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的.神经网络中的感知机模型、BP网络都可用于对样本空间进行分类.但突出的问题是要有明确的目标输出,即训练和测试样本中的评价点其安全状况是已知的,从而才能得到可供使用的权值矩阵和偏置向量.显然,事先要知道哪些地点是多发点、正常地点或安全地点,在有些情况下是很难实现的.
自组织竞争神经网络通过采用某种无监督的学习方法,只需向网络提供一些学习样本,而无需提供理想的目标输出,即可对样本进行自动排列和分类,因此可较好地解决样本无明显目标输出的问题.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自组织神经网络的事故多发点鉴别方法.网络的输入是每一个待评价点的事故次数和亿车公里事故率指标,输出就是评价点的安全类型.
3.3多发点鉴别案例分析
应用自组织竞争神经网络方法对京珠高速粤北段(路段划分采用的是基于动态聚类算法的划分结果)进行了多发点鉴别,本文仅给出了南行方向的鉴别结果.为了能综合考虑多种鉴别方法的结果而客观公正地评定事故多发点,还同时应用了
质量控制法、矩阵法、累计事故次数法及事故次数
第11卷第1期高速公路事故多发点鉴别及诱发因素识别117
表.2多发点鉴别结果一览表
Table2Resultofblackspotidentification
注:☆表示鉴别结果为事故多发点,※表示鉴别结果为非事故多发点.另外,五种鉴别结果均为非事故多发点的评价点巳略去
图2基于自组织神经网络的事故多发点鉴别结果
Fig.2Blackspotidentificationresultbasedserf—organizationnetwofk
概率分布法进行安全状况评定,结果见表2及图2一图3.
对鉴别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可知,神经网络的鉴别结果与质量控制法和事故次数概率分布法更为接近,接近度达98.97-%和100%.尽管尚不能说明自组织竞争神经网络法一定优于上述四种基本方法,但毕竟该方法能较快地给出一种较合理的评价(分类)结果.
4基于离散多变量算法和概率分布的事故多发点突出事故诱发因素识别
4.1基本原理
鉴别出事故多发点后,需找出突出事故诱发因素,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安全改善措施.事故多发点处发生了大量交通事故,说明除了驾驶员人为原因外,在道路几何条件、交通设施布设上一定存在不利于行车的安全隐患.因此,在确定事故诱发因素初始集合时,除了要包含驾驶员的人为原因外,还应引人道路几何条件、交通设施布设等方面的事故诱发因素.
事故多发点处汇总起来的事故原因很多,尤其是引入道路条件因素后.比如,京珠高速公路粤北段北行k17一k21事故多发点,2005年至2008年累计发生了34起交通事故,汇总起来的事故原因有17种.如何在众多的事故诱发因素中确定突出的因素,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为此,提出了基于离散多变量算法和概率分布的事故多发点突出事故诱发因素识别方法.离散多变量算法用于选择变量,概率分布用于确定评价标准.
4.2基于离散多变量算法的变量选择
对初始事故诱发因素集合,每个诱发因素(可称之为变量)是交叉分类的,从而形成一个以事故次数为基础的偶然事件二元表.对每个表计算
Poisson统计值,并从中选择P值最低的变量作为
高速公路事故多发点鉴别及诱发因素识别
作者:孟祥海, 李梅, 麦强, 关志强, MENG Xiang-hai, LI Mei, MAI Qiang, GUAN Zhi-qiang
作者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哈尔滨,150090
刊名: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英文刊名:JOURNAL OF TRANSPORTATION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年,卷(期):2011,11(1)
1.孟祥海高速公路事故多发点成因分析模型的建立与应用[期刊论文]-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 2000(02)
2.Stamatiadis N;Jones S;Aultman-Hall L Causal factors for accidents on southeastern low-volume rurual roads-volume
3.Zegeer C V;Reinfurt D W;Hunter W W Accident effects of sideslope and other roadside features on two-lane roads 2004
4.李嘉;朱顺应用改进的灰色关联度分析交通事故成因[期刊论文]-公路交通技术 2006(01)
5.姚智盛;邵春福;龙得璐基于粗糙集理论的路段交通事故多发点成因分析[期刊论文]-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5(12)
6.李电生;刘凯;赵闯SOFM神经网络在道路交通事故分类评价中的应用[期刊论文]-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5(07)
7.李金龙;孙晚华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期刊论文]-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5(01)
8.肖慎;过秀成;宋俊敏公路交通事故黑点诊断技术研究[期刊论文]-公路交通科技 2003(04)
9.Ngks;Hungwt;Wongwt An algorithm for assessing the risk of traffic accident 2002
10.裴玉龙;戴彤宇鉴别道路交通事故多发点的模糊评价法[期刊论文]-公路交通科技 2005(06)
11.张铁军;唐琤琤;张巍汉双变量区间过滤法进行事故多发段判别[期刊论文]-公路交通科技 2006(03)
12.Tarkoap;Sinhakc;Farooqq Methodology for identifying highway safety problem areas 1996
13.Tarkoap;Kanodiam Effective and fair identification of Hazardous locations 2004
14.孟祥海;盛洪飞;陈天恩事故多发点鉴别本质及基于BP神经网络的鉴别方法研究[期刊论文]-公路交通科技2008(03)
本文链接:/Periodical_jtysxtgcyxx201101019.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