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研究]古典文献的检索
中国古代历史文献的一般检索方法

我国古代历史文献是研究我国历史的重要资料,因此了解古代历史文献的检索方法对于历史研究者具有重要意义。
在我国古代,历史文献的形式多样,包括史书、编年体史料、地方志、墓志铭等,这些文献分布广泛,内容丰富,是研究古代历史的重要资源。
为了更好地利用这些历史文献,以下将介绍我国古代历史文献的一般检索方法。
一、利用史书进行检索史书是研究我国古代历史的主要文献资料之一。
史书内容繁多,包括正史、野史等,其中正史是最重要的史书之一。
在史书中,研究者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检索:1. 查阅目录:史书的目录通常包括书名、目录、书序等部分,研究者可以通过阅读目录,初步了解史书的内容和范围。
2. 检索关键词:在史书中,研究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关键词进行检索,以找到相应的内容。
常见的关键词包括人名、地名、事件等。
二、利用编年体史料进行检索编年体史料是一种按年月日编写的历史文献,记录了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的活动。
在进行编年体史料的检索时,研究者可以:1. 根据时间进行检索:编年体史料按照时间顺序编排,因此研究者可以通过时间进行检索,找到相关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2. 查找相关人物和事件:在编年体史料中,研究者还可以通过查找相关人物和事件的名称,找到所需的历史资料。
三、利用地方志进行检索地方志是对我国各地地理、历史、人物等方面的详细记录,是了解各地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料。
在进行地方志的检索时,研究者可以:1. 选择地区进行检索:地方志按照地区名称编排,因此研究者可以通过选择具体的地区名称,找到对应的地方志资料。
2. 查找相关内容:在地方志中,研究者还可以通过查找相关内容,比如历史事件、名人事迹等,找到所需的历史资料。
四、利用墓志铭进行检索墓志铭是古代墓葬中常见的一种记录方式,记录了墓主人的尊称、生平事迹等资料。
在进行墓志铭的检索时,研究者可以:1. 选择墓葬地点进行检索:墓志铭通常与墓葬地点相关联,因此研究者可以通过选择具体的墓葬地点,找到对应的墓志铭资料。
古典文献的检索

(七)中國國家圖書館聯機公共目錄查詢系 統http://210.82.118.4:8080/F 中國國家圖書館聯機公共目錄查詢系統其中 包括了近五萬筆的善本古籍書目資料, 包括了近五萬筆的善本古籍書目資料,還有 接近一萬筆的所謂「新善本」書目資料。 接近一萬筆的所謂「新善本」書目資料。此 一些珍貴的拓本文獻,如甲骨、 外,一些珍貴的拓本文獻,如甲骨、金文及 石刻等也有6000多筆的建置資料在其中。需 多筆的建置資料在其中。 石刻等也有 多筆的建置資料在其中 登錄方能使用。 要ID登錄方能使用。 登錄方能使用
(2)四部叢書電子版 ) /old/res/dzwx/botto m/4bck.htm (限館內使用) 限館內使用) (3)中國古代典籍 ) /zjtj/zjtj/ (全文瀏 覽)
(六)北京大學數字圖書館古文獻資源庫 /index.jsp /pages/Browse.ht m 北京大學圖書館收藏古籍約150萬冊,其 萬冊, 北京大學圖書館收藏古籍約 萬冊 中善本近20萬冊 各種特藏如地方誌、家譜、 萬冊, 中善本近 萬冊,各種特藏如地方誌、家譜、 與圖、敦煌卷子等,亦收羅宏富。 與圖、敦煌卷子等,亦收羅宏富。另有金石 拓片3萬餘種 萬餘種, 萬餘份 萬餘份, 拓片 萬餘種,7萬餘份,在國內收藏居於前 列。
四、字词句检索
1、字词索引
原哈佛燕京学社引得编纂处、 原哈佛燕京学社引得编纂处、巴黎大学北平汉学 研究所编纂的若干种引得。 研究所编纂的若干种引得。
2、语汇索引
金瓶梅词话语汇索引》《红楼梦语汇索引》 》《红楼梦语汇索引 《金瓶梅词话语汇索引》《红楼梦语汇索引》
3、句子索引
十三经索引》《全唐诗索引·杜甫卷》 》《全唐诗索引 《十三经索引》《全唐诗索引·杜甫卷》
古典文献学的研究方法与技巧探析

古典文献学的研究方法与技巧探析古典文献学是研究古代文献和古代文化的学科,旨在通过文献的研究来了解古代社会、历史和思想。
在古典文献学的研究中,正确的研究方法和技巧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深入挖掘文献中的信息,获取更准确的研究结果。
本文将从文献的采集、整理、解读和评析等方面,探讨古典文献学的研究方法与技巧。
一、文献的采集在进行古典文献学的研究时,首先需要采集相关的文献资料。
其中,图书馆、研究机构和博物馆是主要的文献采集渠道。
研究人员可以利用图书馆的文献数据库和索引,寻找相关的古代文献,同时也可以通过翻阅专门收藏古代文献的机构和博物馆,获取更多的研究素材。
此外,研究人员还可以利用互联网和数字资源来获取相关文献,但需要注意审慎选择可信度高的数字化资源,避免引入虚假信息。
二、文献的整理获取到文献后,研究人员需要对文献进行整理,包括文献的分类、编目和建立文献目录等。
对于大量文献的整理,可以利用电子表格软件或专门的文献管理工具进行管理。
在整理过程中,应尽量保留文献的原貌,包括原始的书写方式、排列顺序和批注等,以便后续的研究和解读。
三、文献的解读文献的解读是古典文献学的核心内容,也是研究人员需要重点关注的部分。
在解读文献时,研究人员应注重细节,包括文章的结构和章节划分,作者的背景和时代背景等。
此外,研究人员还需要进一步分析文献中的言外之意、修辞手法和含义等,以全面了解文献中所包含的信息和思想。
对于较长的文献,可以采用逐段解读或分节解读的方式,将文献内容进行细致的拆解和分析。
四、文献的评析文献的评析是研究人员对文献进行评价和批判的过程。
在进行评析时,需要综合考虑文献的观点、论证和证据,并与现代研究成果进行对比和分析。
评析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客观、公正的态度,以避免个人主观色彩对评析的影响。
此外,评析的结果也应该通过合理的论证和逻辑推理进行展示,以增强评析的说服力。
五、文献的应用与发展古典文献学的研究方法与技巧不仅可以用于对古代文献的研究,也可以应用于其他相关领域的研究。
古典文献学的研究方法及其应用

古典文献学的研究方法及其应用古典文献学是一门研究古代文献的学科,它主要关注文献的收集、整理、研究和应用。
作为人文学科的重要分支,古典文献学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传承古代的文化遗产。
一、古典文献学的研究方法1. 文献搜集与整理:古典文献学的首要任务是搜集和整理古代文献。
这一过程涉及到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等机构的文献资源的调查、筛选和收集。
在搜集整理过程中,研究者需要对文献进行分类、编目和校勘,以确保文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文献解读与研究:文献解读是古典文献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研究者需要通过对古代文献的细致阅读和注释,理解文献中的内涵和意义。
基于文献解读,研究者可以进一步研究文献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以及作者的特点等。
在解读的过程中,研究者还可以结合其他学科的知识,如历史学、语言学、社会学等,对文献进行综合分析和诠释。
3. 文献比较研究:古代文献往往存在版本的差异和不一致。
通过比较不同版本的文献,研究者可以揭示文献的变异和变异的原因,进一步理解文献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为了进行比较研究,研究者需要准备文献之间的对照版,对文献中的差异进行逐一比较,并结合历史背景和其他相关文献的信息,进行分析和判断。
二、古典文献学的应用1. 古代文化继承与传统保护:古典文献学的研究成果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传承古代文化遗产。
通过对古代文献的研究,可以发现并保护古代文化的核心思想、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同时,古典文献学的研究结果也为重建古代文化提供了重要参考,帮助人们了解和重拾失传的文化形态和风俗习惯。
2. 历史研究与人物考证:古典文献学的研究方法可以用于历史研究和人物考证。
通过对古代文献的细致研究,可以揭示历史事件的真相、解读历史文献中的隐含信息以及研究历史人物的言行和思想。
基于古典文献学的研究成果,历史学家和人物考证专家可以更准确地还原过去的历史和人物形象。
3. 文化研究与学术交流:借助古典文献学的方法,可以对古代文化进行系统研究和深入理解,为文化研究提供可靠的素材和方法。
古代文献学的研究方法与技巧

古代文献学的研究方法与技巧古代文献学是一门研究古代文献的学科,通过对古代文献的研究,可以了解古代社会的历史、文化、思想等方面的情况。
在进行古代文献学的研究时,需要采用一些方法和技巧,以确保研究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一、文献搜集与筛选进行古代文献学研究的第一步就是搜集相关的古代文献。
古代文献来源广泛,包括文字记载、文物、碑刻、竹简等多种形式。
研究者可以通过查阅图书馆、博物馆的藏书、文物库以及网络数据库等途径进行文献的搜集。
在搜集完文献后,需要对文献进行筛选。
由于古代文献的数量庞大,研究者需要根据具体研究的主题和目的,选择与之相关的文献进行研究。
此时研究者需要具备辨别文献真伪、价值的能力,以确保选择的文献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可靠性。
二、文献解读与分析在进行古代文献研究时,研究者需要对文献内容进行仔细的解读和分析。
首先,研究者需要对文献的字句进行逐字逐句的解读,确保对文献内容的理解准确。
其次,研究者需要对文献的语境、背景进行分析,了解文献的产生背景和作者意图。
最后,研究者需要将不同文献之间的联系进行对比与研究,以推断出可能的历史事件、社会现象等。
在进行文献解读与分析时,研究者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学科知识和背景。
例如,对于一些特定的文献形式,如经书、史书等,需要了解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和理论,以更好地理解、解读文献。
三、古代文献研究中的辅助工具在进行古代文献学研究时,研究者可以借助一些辅助工具和技术,以提高研究效率和准确性。
例如,现代的图书馆、博物馆提供了数字化资源和数据库,研究者可以通过网络查询文献,甚至直接获取文献的电子版。
此外,数字化技术还可以帮助研究者对文献进行存档、整理和管理,提高研究的效率。
四、跨学科研究与交流古代文献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需要借鉴其他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并与其他领域的学者进行交流与合作。
例如,历史学、考古学等学科对古代文献的研究都有重要意义,通过与这些学科的学者协作,可以加深对古代文献的理解和解读。
古典文献学的研究方向及方法探析

古典文献学的研究方向及方法探析古典文献学是一门研究古代文献的学科,主要关注古代文献的收集、整理、研究和解读。
它的研究对象包括各种古代文献,如诗歌、文言文、史书等,涵盖了古代社会、历史、文化、艺术等方方面面。
本文将探讨古典文献学的主要研究方向和方法。
一、古典文献学的研究方向1. 古代文献的收集和整理:古典文献学首先要对各种古代文献进行收集和整理工作。
这包括对散落各地的文献进行汇编整理,对文献进行分类、归档和编目,以确保古代文献的传承和保存。
2. 古代文献的考据和校勘:古典文献学注重对古代文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可靠性进行考证。
通过对古代文献的字义、语法、用词等进行细致研究,可以揭示文献的作者、成书时间、地点等重要信息,进而对古代历史和文化进行深入探讨。
3. 古代文献的研究和解读:古典文献学致力于对古代文献进行深入研究和解读。
通过对文献背后的历史背景、时代氛围、社会思潮等进行分析,可以揭示古代社会的特点和人们的思维方式,丰富我们对古代历史和文化的认识。
4. 古代文献的文体和艺术研究:古典文献学也与文学研究相结合,探讨古代文献的艺术特点和文体风格。
通过对古代文献中的修辞、韵律、意象等进行分析,可以揭示古代文学的发展脉络和艺术美感。
二、古典文献学的研究方法1. 文本分析:古典文献学通过对古代文献的文字、语法、用词等进行仔细分析,探讨文献的机构结构、篇章组织和表达风格。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研究者理解古代文献的意义和目的。
2. 考据研究:古典文献学注重考据和校勘工作,通过对文献的字义、句法、字形等进行详细研究,验证文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这种研究方法要求研究者具备扎实的语言、文字学知识和专业技巧。
3. 历史文化研究:古典文献学强调对古代历史和文化的研究。
通过对文献的历史背景、时代特点、社会思潮等进行分析,可以揭示古代社会的面貌和人们的思想变迁。
这种研究方法既需要对古代历史和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又需要善于将文献与历史和文化相结合。
古典文献学的研究方法与技巧

古典文献学的研究方法与技巧古典文献学是研究古代文献的学科,其研究对象主要包括古代书籍、手稿、碑刻、卷轴等各类古代文献资料。
在研究古典文献时,研究者需要掌握一系列的研究方法与技巧,以便准确、全面地理解古代文献的内容和背后的文化内涵。
本文将介绍古典文献学的常用研究方法与技巧,帮助研究者更好地开展相关工作。
一、文献的收集与整理在进行古典文献研究时,首先需要收集和整理相关的文献资料。
这包括查阅图书馆、档案馆等机构的馆藏文献,利用互联网等现代技术手段获取数字化的古籍资源。
此外,还需要利用各种目录、索引、编目工具对文献进行整理和分类,以方便后续的研究与分析。
二、文献的审读与理解审读文献是古典文献学研究的基本环节。
研究者需要对所收集到的文献进行仔细阅读,并理解其中的内容和脉络。
在审读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文献的语言特点:古代文献使用的语言和表达方式与现代文献有所不同,需要熟悉相关的古代文字、词汇和语法结构,以确保对文献的准确理解。
2.文献的背景知识:古代文献往往涉及特定的历史、文化和学术背景,研究者需要具备一定的相关知识,以便了解文献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思想。
3.文献的结构与组织:了解文献的结构和组织方式,可以帮助研究者更好地把握其论点和论证过程,理解文献的整体脉络。
三、文献的比较与对照古典文献学常常需要对不同版本、不同来源的文献进行比较和对照,以找出文献的差异和共同点。
这有助于研究者对文献的内容和意义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
1.版本和变种:对同一文献的不同版本进行对照,了解其中的差异。
同时,还可以探究由于手抄、缺页等原因而导致的文献变种,找寻其中的规律和特点。
2.关联文献:将一些相关的文献进行对照,寻找其相互影响和相互引用的关系,揭示出文献之间的联系和转变。
3.与其他资料的比较:将古代文献与其他类型的史料(如考古资料、铭文等)进行比较,辅助理解文献的内涵和意义。
四、文献的解读与解释对于古代文献的解读与解释,研究者需要运用一定的方法和技巧,以梳理出文献的主旨、观点和价值。
古代文学文献的检索与运用

古代文学文献的检索与运用数字化是信息时代的重要标志。
数字化资源(也称电子信息资源)是指以数字方式将图、文、声像等信息存储在磁、光、电介质上,通过计算机等设备阅读使用的资源,包括电子出版物和网络数据库。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一种新的古籍保存和利用方式应运而生。
这一新方式即古籍数字化。
古籍数字化就是从利用和保护古籍的目的出发,采用计算机技术,将常见的文字符号转化为能被计算机识别的数字符号,从而制成古籍电子索引、古籍书目数据库和古籍全文数据库,从而进一步揭示古籍文献信息资源的一项系统工作。
一、文献传播概说数字化技术前图书出版技术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手工书写阶段(商至隋代)。
这个时期主要的书写方式是刻画或毛笔书写。
手工书写阶段的主要载体为甲骨、金石、竹简、帛书。
手工书写的主要优点是取材容易;容易长久保存。
手工书写的缺点是不易复制、传播范围小、普及化低。
第二阶段是雕版印刷阶段(唐代至宋代)。
雕版印刷肇始于石刻拓印,在唐代雕版印刷技术才得以形成,两宋时期有了更大的发展。
雕版印刷阶段的主要载体是纸张。
雕版印刷阶段的主要书写方式为雕版印刷。
雕版印刷阶段的优点:印刷成本降低;文献储存流通便利;文献复制容易,传播范围扩大,文化逐渐下移。
雕版印刷阶段的主要缺点:文献保存不长久。
第三阶段是活字印刷阶段(宋代至二十世纪六十年代)。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世界印刷技术史上的一个创举,是世界文明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活字印刷阶段的文献载体主要为纸。
活字印刷阶段主要书写方式:铅、铜、木、泥活字印刷。
活字印刷阶段主要优点:版面易修改,印刷成本降低;文献复制容易。
第四阶段是数字化阶段(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至今)。
开启于20世纪下半叶的数字化技术,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又一次“印刷”技术革命。
数字化技术,将彻底摆脱文化介质对物质的依赖。
在数字化阶段,信息的储存和传递成本将大幅度降低。
数字化阶段的主要载体是光盘、计算机硬盘或虚拟硬盘空间。
数字化阶段的主要书写方式:数字存储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方法上:综合使用各种索引。
3、态度上:不完全依赖或迷信索引。
电子文献的检索和利用
(一)上海圖書館-古籍書目數據庫
/guji/
收錄上海圖書館收藏的中文古籍,包括刻本、
活字本、抄本、稿本、校本、民國年間出版 的石印本、影印本、珂羅版印本及普通古籍 閱覽室開架陳列的影印本,共計129660條。 其中普通古籍87938條,叢編子目28357條, 善本古籍13365條(其中開架陳列的影印古籍 10678條)。採四部分類法。
我国最早的一部人名索引。
明末傅山编的《两汉书姓名韵》
现代意义的索引 始于20世纪初。从日语中引进的,曾据 英文Index译为“引得”。 但通行和规范的术语是“索引”。 我国最早提出“索引”这一术语——林语堂 1917年在《科学》杂志上发表《创设汉 字索引制议》 不仅论述了索引的功用,还阐述了索引 与学术演进的关系。
古典文献的检索
2012年4月16日
传统纸质文献的检索方法与途径
古典文献检索的工具书
1、索引 2、目录 3、辞书
索
引
定义 我国古代又称玉键、针线、检目、韵检、通检、 备检、引得。最早出现于明代。
今知最早的索引 张士佩《洪武正韵玉键》分类检索《洪武正韵》 所收各字,明万历三年(1575)刊行。
检索和字词句检索四种类型来介绍。
一、书名检索
1、丛书检索
目前最完备常用的丛书目录索引
上海图书馆编《中国丛书综录》(上海古籍1982年新1版)
阳海清编撰《中国丛书广录》(湖北人民1999年) 施廷镛编《中国丛书综录续编》(北京图书馆2003年)
2、单书检索
要查单刻本的现存古籍书目,有几种途径:
序跋,著录叙介古籍版本及其传存情况,对 研究古籍版本的源流有不可或缺的价值。
罗伟国、胡平编的《古籍版本题记索引》(上
海书店1991版)索引读书志、书影类目录学著作102 种。
4、篇目检索
专书索引
群书索引
专题索引
二、人名检索
1、传记著作检索
年谱:即个人的编年史,依年月先后次序来排列 人物的生平事迹。 据1984年谢巍所撰《论年谱的作用和价值》一 文的统计我国历代撰述的年谱有六千种以上。 《中国历代年谱总录》 《中国历史人物年谱考录》
(五)中國國家圖書館.中國國家數字圖書
館 /service/guancang/ gujishanben.htm / 本系統收錄龐大的書目資料,包括中文圖 書、西文圖書、學位論文、善本古籍、期刊、 報紙、影音資料等,並可再細分專題資料庫, 如工具書、微縮資料、金石拓片、輿圖、吐 魯番文獻、民族語文等。
1)查各图书馆的馆藏书目。 2)查有关分类书目。
善本书目《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中国善本书提要》 《北京 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
断代书目《现存宋人别集版本目录》《现存宋人著述总录》 《清人别集总目》
专科书目《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中国家谱综合目录》
3、题记检索 历代公私藏书目中,有大量的古籍版本题记
(1)上海圖書館古籍書目查詢 /guji/ (2)上海圖書館藏精選 /dzyd/gcjx/ (3)上海圖書館館藏上海地方文獻中文圖書目錄 /dl/wd/wdml.htm (4)上海圖書館家譜書目查詢 /jiapu/ 上海圖書館共收藏有約17000種、110000餘冊中國 家譜,是國內外收藏中國家譜(原件)數量最多的單 位。
2、传记资料检索
1)史传中的人物资料检索 2)方志中的人物资料检索 3)石刻中的人物资料检索
4)文集中的人物资料检索
5)综合检索
3、人物别名字号检索
三、地名检索
对古籍中提到的历史地名有时要弄清其 所在方位和今地所在,其建置沿革和古今变 异。
正史中的地名索引
地理学专著或方志地名索引
有关地名词典
卢正言主编的《中国索引综录》收录有各种类型的 索引3192种。 索引类型 1、从编纂体式划分
逐字索引 句子索引 关键词索引 书名索引 篇目索引 人名索引 地名索引
2、按文献的来源划分
图书索引
报刊索引
3、按索引涉及的内容划分
综合性索引
专科性索引
专题索引
按检索的对象分书名检索、人名检索、地名
四、字词句检索
1、字词索引
原哈佛燕京学社引得编纂处、巴黎大学北平汉学 研究所编纂的若干种引得。
2、语汇索引
《金瓶梅词话语汇索引》《红楼梦语汇索引》
3、句子索引
《十三经索引》《全唐诗索引·杜甫卷》
五、纸质文献检索注意事项
1、技术上:使用前仔细阅读索引的前言或 凡例,弄清其检索范围、编排体例和所据版 本。
(四)上圖數字圖書館
/dl/gjsb/gjwb.htm (可免費使用,但需註冊) 上海圖書館共收藏古籍文獻170萬冊,其中 善本25333種、170941冊,都是年代久遠, 有很高的學術史料價值和藝術鑒賞價值的稀 世罕見之本。目前首次上網的善本共20種 19794頁,有宋代刻本17種、元代刻本1種、 稿本2種,皆為海內外稀見的珍品。
(二)中國人民大學圖書館-普通線裝古籍
書目數據庫 /zycx/zy-tsgj2.htm 中國人民大學圖書館總共藏有清代至民國期 間出版的普通線裝古籍約40萬冊,3萬餘種。 其中地方誌2000餘種,明清詩文集3000餘種。 讀者可以利用新建成的館藏普通線裝古籍書 目資料庫,通過題名、主要責任者、出版資 訊、主題等多種途徑進行檢索,該資料庫目 前只支援繁體字檢索。
(三)復旦大學圖書館古典文獻數據庫
:8080/guji
/
本資料庫含蓋多個分項資料庫,包括元、 明、清人的文集書目、四庫系列圖書綜合索 引、近五十年古籍整理書目、古籍題記索引、 明人傳記辭典以及清人碑傳索引等八個子資 料庫。使用者大多可用著者和書名兩個欄目 進行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