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李贺的致酒行

合集下载

《致酒行·李贺》原文与赏析

《致酒行·李贺》原文与赏析

《致酒行·李贺》原文与赏析李贺零落栖迟一杯酒,主人奉觞客长寿。

主父西游困不归,家人折断门前柳。

吾闻马周昔作新丰客,天荒地老无人识。

空将笺上两行书,直犯龙颜请恩泽。

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

少年心事当拏云,谁念幽寒坐呜呃。

据《文苑英华》本诗题注:“至日长安里中作。

”可知诗作于宪宗元和初年的夏至或冬至日。

李贺因家讳不得应进士试而困顿长安,友人招饮时作此挣扎自强的诗。

就内容言,此诗可分两个层次,前八句写“零落栖迟”,后四句表明“拏云”心事。

从结构看,却是三段,一二句叙“致酒”(劝酒),中六句即致酒之辞,末四句是作者答酒之辞。

意不在酒,而在劝慰。

情绪忽明忽暗,大起大落,真切地表露出彷徨于命运歧路的青年人的沉痛深哀。

“零落栖迟”犹言落魄蹭蹬,此际唯有“一杯酒”可得慰藉。

“主人奉觞客长寿”,原来这是主人祝客人健康珍重的酒。

以下引述汉武帝时的主父偃与唐太宗时的马周二位名臣奋斗成功的事例,自况自励。

诗未交待是谁说的,从前有“主人奉觞”,后有“我有”云云,这几句当是主家劝客之语。

主人引两位前贤先困后达的事迹以激励客人:主父偃久困之后直接上书汉武帝,一年之内四次升迁;马周因代人陈朝政得失二十余事,得唐太宗赏识,累官至中书令摄吏部尚书。

鼓励对方积极进取。

以下设为被劝酒一方的答辞。

“我有迷魂招不得”句,蕴含无限的灵魂重压之感。

是作者自我认识的总写照。

就在这种心神骚乱中熬到“雄鸡一声天下白”。

最后二句陡然扭转,祛去颓唐情绪而作奋发之想:少年应有凌云之志,困守幽寒,只知悲泣诉苦,是没出息的。

与其说这是李贺的胸怀大志,积极乐观语,毋宁看作是诗人对迷失了自我的灵魂召唤,更为近真。

在贺诗中,这是不逞奇使怪而写得深沉强劲的一篇。

“雄鸡”句意思本平常,却锤炼出玉碑似地奇警挺拔句来,沮丧神情几乎使人不觉了。

被放慷慨,对酒浩歌,自谓坎坷正似偃之久困关西,周之受辱浚仪。

然皆以书奏时事,逆龙鳞以邀知遇。

乃我则羁魂迷漫,中夜闻鸡,不寐达旦。

古诗致酒行·零落栖迟一杯酒翻译赏析

古诗致酒行·零落栖迟一杯酒翻译赏析

古诗致酒行·零落栖迟一杯酒翻译赏析《致酒行·零落栖迟一杯酒》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贺。

其古诗全文如下:零落栖迟一杯酒,主人奉觞客长寿。

主父西游困不归,家人折断门前柳。

吾闻马周昔作新丰客,天荒地老无人识。

空将笺上两行书,直犯龙颜请恩泽。

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

少年心事当拏云,谁念幽寒坐呜呃。

【前言】《致酒行》是唐朝诗人李贺创作的一首七言乐府诗,这首诗是一首抒情之作,诗人在回乡途中,将所见所闻,借以酒兴作诗,抒发诗人遭受迫害后的一种哀愤之情。

【注释】致酒:劝酒。

行:乐府诗的一种体裁。

零落:漂泊落魄。

奉觞:捧觞,举杯敬酒。

客长寿:敬酒时的祝词,祝身体健康之意。

主父:《汉书》记载:汉武帝的时候,“主父偃西入关见卫将军,卫将军数言上,上不省。

资用乏,留久,诸侯宾客多厌之。

”后来,主父偃的上书终于被采纳,当上了郎中。

折断门前柳:折断门前的杨柳。

马周:《旧唐书》记载:“马周西游长安,宿于新丰,逆旅主人唯供诸商贩而不顾待。

周遂命酒一斗八升,悠然独酌。

主人深异之。

至京师,舍于中郎将常何家。

龙颜:皇上。

恩泽:垂青。

迷魂:这里指执迷不悟。

宋玉曾作《招魂》,以招屈原之魂。

拿云:高举入云。

呜呃:悲叹。

【翻译】我潦倒穷困漂泊落魄,唯有借酒消愁,主人持酒相劝,相祝身体健康。

当年主父偃向西入关,资用困乏滞留异乡,家人思念折断了门前杨柳。

哎,我听说马周客居新丰之时,天荒地老无人赏识。

只凭纸上几行字,就博得了皇帝垂青。

我有迷失的魂魄,无法招回,雄鸡一叫,天下大亮。

少年人应当有凌云壮志,谁会怜惜你困顿独处,唉声叹气呢。

【赏析】从开篇到“家人折断门前柳”四句一韵,为第一层,写劝酒场面。

先总说一句,“零落栖迟”与“一杯酒”连缀,略示以酒解愁之意。

不从主人祝酒写起,而从客方对酒兴怀落笔,突出了客方悲苦愤激的情怀,使诗一开篇就具“浩荡感激”(刘辰翁)的特色。

接着,诗境从“一杯酒”而转入主人持酒相劝的场面。

他首先祝客人身体健康。

《致酒行》原文翻译以及赏析

《致酒行》原文翻译以及赏析

《致酒行》原文翻译以及赏析李贺的诗向来带有一种哀愤的特色,多是表达诗人怀才不遇的心情。

但这首困居异乡,有所感遇的《致酒行》,音情高亢,表现明快,别具一格。

全诗如下:致酒行零落栖迟一杯酒,主人奉觞客长寿。

主父西游困不归,家人折断门前柳。

吾闻马周昔作新丰客,天荒地老无人识。

空将笺上两行书,直犯龙颜请恩泽。

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

少年心事当拿云,谁念幽寒坐呜呃。

(拿云一作:拂云 / 擎云)【注释】致酒:劝酒。

行:乐府诗的一种体裁。

零落:漂泊落魄。

奉觞(shāng):捧觞,举杯敬酒。

客长寿:敬酒时的祝词,祝身体健康之意。

主父:《汉书》记载:汉武帝的时候,“主父偃西入关见卫将军,卫将军数言上,上不省。

资用乏,留久,诸侯宾客多厌之。

”后来,主父偃的上书终于被采纳,当上了郎中。

折断门前柳:折断门前的杨柳。

【译文】我潦倒穷困漂泊落魄,唯有借酒消愁,主人持酒相劝,相祝身体健康。

当年主父偃向西入关,资用困乏滞留异乡,家人思念折断了门前杨柳。

哎,我听说马周客居新丰之时,天荒地老无人赏识。

只凭纸上几行字,就博得了皇帝垂青。

我有迷失的魂魄,无法招回,雄鸡一叫,天下大亮。

少年人应当有凌云壮志,谁会怜惜你困顿独处,唉声叹气呢?【赏析】这首诗写诗人客居长安,求官而不得的困难处境和潦倒感伤的心情。

诗人以不得志的人的身份作客饮酒,前四句写作客的情形和潦倒自伤的心情。

中间四句,诗人由自伤转为自负和自勉,引汉代名士主父偃和唐代名士马周自比,说明他自己有经世之才,早晚会得到皇帝赏识。

后四句,诗人又由自负和自勉转为自伤,感慨自己冷落寂寞的处境。

三层意思转折跌宕,沉郁顿挫,而以怀才不遇之意加以贯通。

《李长吉集》引黄淳耀的话评价说:“绝无雕刻,真率之至者也。

”黎简评价说:“长吉少有此沉顿之作。

”从开篇到“家人折断门前柳”四句一韵,为第一层,写劝酒场面。

先总说一句,“零落栖迟”(潦倒游息)与“一杯酒”连缀,大致地表示以酒解愁的意思。

不从主人祝酒写起,而从客方(即诗人自己)对酒兴怀落笔,突出了客方悲苦愤激的情怀,使诗一开篇就具“浩荡感激”(刘辰翁语)的特色。

致酒行原文-翻译及赏析

致酒行原文-翻译及赏析

致酒行原文|翻译及赏析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

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

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名篇。

著有《昌谷集》。

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

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

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

留下了“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

李贺的诗作想象极为丰富,经常应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称他为“鬼才”,“诗鬼”,创作的诗文为“鬼仙之辞”。

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

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

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
1。

少年心事当拏云,谁念幽寒坐呜呃 (唐

少年心事当拏云,谁念幽寒坐呜呃 (唐

少年心事当拏云,谁念幽寒坐呜呃 (唐.李贺.《致酒行》)
少年心事当拏云,谁念幽寒坐呜呃(唐.李贺.《致酒行》)“少年心事当拏云,谁念幽寒坐呜呃”出自唐朝诗人李贺的古诗作品《致酒行》第六句,其全文如下:零落栖迟一杯酒,主人奉觞客长寿。

主父西游困不归,家人折断门前柳。

吾闻马周昔作新丰客,天荒地老无人识。

空将笺上两行书,直犯龙颜请恩泽。

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

少年心事当拏云,谁念幽寒坐呜呃。

【注释】
1、少年句:这两句是说:“少年人应有高远的理想,可是谁能想到我却如此凄凉寂寞呢?”
2、拏云:高举入云
3、呜呃:悲叹【解说】
我有一个失落的灵魂,我无法找回它。

公鸡一叫,天下大亮。

年轻人应该有远大的志向。

谁会可怜你一个人唉声叹气?[欣赏]
“我有迷魂招不得”至篇终为第三层,直抒胸臆作结。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主人的开导使“我”这个“有迷魂招不得”者,茅塞顿开。

运用擅长的象征手法,以“雄鸡一声天下白”写主人的开导生出奇效,使诗人心胸豁然开朗。

这“雄鸡一声”是
一鸣惊人,“天下白”的景象激起了诗人的豪情,于是写道:少年正该壮志凌云,怎能一蹶不振!老是唉声叹气,那是谁也
不会来怜惜。

“谁念幽寒坐呜呃”,“幽寒坐呜呃”五字,语亦独造,形象地画出诗人自己“咽咽学楚吟,病骨伤幽素”的苦态。

“谁念”句,同时也就是一种对诗人以前的批判。

末二句音情激越,使整篇诗具有积极的思想色彩。

《致酒行》原文翻译以及赏析

《致酒行》原文翻译以及赏析

《致酒行》原文翻译以及赏析李贺的诗向来带有一种哀愤的特色,多是表达诗人怀才不遇的心情。

但这首困居异乡,有所感遇的《致酒行》,音情高亢,表现明快,别具一格。

全诗如下:致酒行零落栖迟一杯酒,主人奉觞客长寿。

主父西游困不归,家人折断门前柳。

吾闻马周昔作新丰客,天荒地老无人识。

空将笺上两行书,直犯龙颜请恩泽。

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

少年心事当拿云,谁念幽寒坐呜呃。

(拿云一作:拂云 / 擎云)【注释】致酒:劝酒。

行:乐府诗的一种体裁。

零落:漂泊落魄。

奉觞(shāng):捧觞,举杯敬酒。

客长寿:敬酒时的,祝身体健康之意。

主父:《汉书》记载:汉武帝的时候,“主父偃西入关见卫将军,卫将军数言上,上不省。

资用乏,留久,诸侯宾客多厌之。

”后来,主父偃的上书终于被采纳,当上了郎中。

折断门前柳:折断门前的杨柳。

【译文】我潦倒穷困漂泊落魄,唯有借酒消愁,主人持酒相劝,相祝身体健康。

当年主父偃向西入关,资用困乏滞留异乡,家人思念折断了门前杨柳。

哎,我听说马周客居新丰之时,天荒地老无人赏识。

只凭纸上几行字,就博得了皇帝垂青。

我有迷失的魂魄,无法招回,雄鸡一叫,天下大亮。

少年人应当有凌云壮志,谁会怜惜你困顿独处,唉声叹气呢?【赏析】这首诗写诗人客居长安,求官而不得的困难处境和潦倒感伤的心情。

诗人以不得志的人的身份作客饮酒,前四句写作客的情形和潦倒自伤的心情。

中间四句,诗人由自伤转为自负和自勉,引汉代名士主父偃和唐代名士马周自比,说明他自己有经世之才,早晚会得到皇帝赏识。

后四句,诗人又由自负和自勉转为自伤,感慨自己冷落寂寞的处境。

三层意思转折跌宕,沉郁顿挫,而以怀才不遇之意加以贯通。

《李长吉集》引黄淳耀的话评价说:“绝无雕刻,真率之至者也。

”黎简评价说:“长吉少有此沉顿之作。

”从开篇到“家人折断门前柳”四句一韵,为第一层,写劝酒场面。

先总说一句,“零落栖迟”(潦倒游息)与“一杯酒”连缀,大致地表示以酒解愁的意思。

不从主人祝酒写起,而从客方(即诗人自己)对酒兴怀落笔,突出了客方悲苦愤激的情怀,使诗一开篇就具“浩荡感激”(刘辰翁语)的特色。

【诗歌鉴赏】李贺《致酒行》原文及翻译赏析

【诗歌鉴赏】李贺《致酒行》原文及翻译赏析

【诗歌鉴赏】李贺《致酒行》原文及翻译赏析李贺《致酒行》原文零落栖迟一杯酒,主人奉觞客长寿。

主父西游困不归,家人折断门前柳。

吾闻马周昔作新丰客,天荒地老无人识。

空将笺上两行书,直犯龙颜请恩泽。

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

少年心事当拿云,谁念幽寒坐呜呃。

李贺《致酒行》注释、致酒:劝酒。

2、行:乐府诗的一种体裁。

3、零落:漂泊落魄。

4、奉觞(shāng):捧觞,举杯敬酒。

5、客长寿:敬酒时的祝词,祝身体健康之意。

6、主父:《汉书》记载:汉武帝的时候,“主父偃西入关见卫将军,卫将军数言上,上不省。

资用乏,留久,诸侯宾客多厌之。

”后来,主父偃的上书终于被采纳,当上了郎中。

7、折断门前柳:折断门前的杨柳。

8、马周:《旧唐书》记载:“马周西游长安,宿于新丰,逆旅主人唯供诸商贩而不顾待。

周遂命酒一斗八升,悠然独酌。

主人深异之。

至京师,舍于中郎将常何家。

贞观五年(63年),太宗令百僚上书言得失,何以武吏不涉经学,周乃为陈便宜二十余事,令奏之,皆合旨。

太宗怪其能,问何,对曰:‘此非臣所能,家客马周具草也。

’太宗即日招之,未至间,遣使催促者数四。

及谒见,与语甚悦,令值门下省。

六年授监察御史。

”9、龙颜:皇上。

0、恩泽:垂青。

、迷魂:这里指执迷不悟。

宋玉曾作《招魂》,以招屈原之魂。

2、拿云:高举入云。

3、呜呃:悲叹。

李贺《致酒行》翻译我潦倒穷困漂泊落魄,唯有借酒消愁,主人持酒相劝,相祝身体健康。

当年主父偃向西入关,资用困乏滞留异乡,家人思念折断了门前杨柳。

哎,我听说马周客居新丰之时,天荒地老无人赏识。

只凭纸上几行字,就博得了皇帝垂青。

我有迷失的魂魄,无法招回,雄鸡一叫,天下大亮。

少年人应当有凌云壮志,谁会怜惜你困顿独处,唉声叹气呢?李贺《致酒行》赏析《致酒行》是唐代诗人李贺的诗词作品,这是一首七言乐府诗,这首诗是一首抒情之作,诗人在回乡途中,将所见所闻,借以酒兴作诗,抒发诗人遭受迫害后的一种哀愤之情。

唐宪宗元和初(806年),李贺带着刚刚踏进社会的少年热情,满怀希望打算迎接进士科举考试。

《致酒行》(作者-李贺)唐诗赏析

《致酒行》(作者-李贺)唐诗赏析

《致酒行》(作者:李贺)唐诗赏析【作品介绍】《致酒行》的作者是李贺,被选入《全唐诗》的第391卷。

李贺的诗向来都是以怀才不遇为主题,也带有一种哀愤的特色,但这首困居异乡,有所感遇的《致酒行》,音情高亢,表现明快,别具一格。

【原文】致酒行(1)作者:唐李贺零落栖迟一杯酒,主人奉觞客长寿。

(2)主父西游困不归,家人折断门前柳。

(3)吾闻马周昔作新丰客,天荒地老无人识。

(4)空将笺上两行书,直犯龙颜请恩泽。

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

(5)少年心事当拏云,谁念幽寒坐呜呃。

(6)【注释】(1)致酒:劝酒。

行:乐府诗的一种体裁。

(2)零落栖迟:这是说诗人潦倒闲居,飘泊落魄,寄人篱下。

奉觞:捧觞,举杯敬酒。

客长寿:敬酒时的祝词,祝身体健康之意。

(3)主父:《汉书》记载:汉武帝的时候,主父偃西入关见卫将军,卫将军数言上,上不省。

资用乏,留久,诸侯宾客多厌之。

后来,主父偃的上书终于被采纳,当上了郎中。

(4)马周:《旧唐书》记载:马周西游长安,宿于新丰,逆旅主人唯供诸商贩而不顾待。

周遂命酒一斗八升,悠然独酌。

主人深异之。

至京师,舍于中郎将常何家。

贞观五年(注:贞观五年为公元631年),太宗令百僚上书言得失,何以武吏不涉经学,周乃为陈便宜二十余事,令奏之,皆合旨。

太宗怪其能,问何,对曰:此非臣所能,家客马周具草也。

太宗即日招之,未至间,遣使催促者数四。

及谒见,与语甚悦,令值门下省。

六年授监察御史。

(5)迷魂:这里指执迷不悟。

宋玉曾作《招魂》,以招屈原之魂。

(6)少年句:这两句是说:少年人应有高远的理想,可是谁能想到我却如此凄凉寂寞呢?拏云:高举入云。

呜呃:悲叹。

【作品译文】我潦倒穷困漂泊落魄,唯有借酒消愁,主人持酒相劝,相祝身体健康。

当年主父向西入关,资用困乏滞留异乡,家人思念折断了门前杨柳。

哎,我听说马周客居新丰之时,天荒地老无人赏识。

只凭纸上几行字,就博得了皇帝垂青。

我有迷失的魂魄,无法招回,雄鸡一叫,天下大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代诗人李贺的致酒行
《致酒行》是唐代诗人李贺创作的一首诗作,通过对主父偃和马周了两个古人故事的叙述,抒发诗人遭受迫害后的一种哀愤之情。

如果你想更加深入的了解这首诗作,那么你就更加不能错过这篇文章了!
致酒行⑴
零落栖迟一杯酒⑵,主人奉觞客长寿⑶。

主父西游困不归⑷,家人折断门前柳。

吾闻马周昔作新丰客⑸,天荒地老无人识。

空将笺上两行书⑹,直犯龙颜请恩泽⑺。

我有迷魂招不得⑻,雄鸡一声天下白。

少年心事当拿云⑼,谁念幽寒坐呜呃⑽。

【创作背景】
此诗当作于唐宪宗元和四年(809年)冬至日。

元和初年李贺带着刚刚踏进社会的少年热情,满怀希望打算迎接进士科举考试,不料竟被人以避讳他的父亲“晋肃”的名讳为理由,剥夺了考试资格。

在科举受阻后李贺困守长安,写下了这首诗。

注释译文【注释】
⑴致酒:劝酒。

行:乐府诗的一种体裁。

⑵零落:原指草木凋谢,引申为困窘、失意。

栖迟:滞留,漂泊。

⑶奉觞(shāng):捧觞,举杯敬酒。

客长寿:敬酒时的祝词,祝身体健康之意。

⑷主父:即主父偃,汉武帝时人。

《汉书》记载:汉武帝的时候,“主父偃西入关见卫将军,卫将军数言上,上不省。

资用乏,留久,诸侯宾客多厌之。

”后来,主父偃的上书终于被采纳,当上了郎中。

⑸马周:唐太宗时人。

《旧唐书》记载:“马周西游长安,宿于新丰,逆旅主人唯供诸商贩而不顾待。

周遂命酒一斗八升,悠然独酌。

主人深异之。

至京师,舍于中郎将常何家。

贞观五年(631年),太宗令百僚上书言得失,何以武吏不涉经学,周乃为陈便宜二十余事,令奏之,皆合旨。

太宗怪其能,问何,对曰:‘此非臣所能,家客马周具草也。

’太宗即日招之,未至间,遣使催促者数四。

及谒见,与语甚悦,令值门下省。

六年授监察御史。


⑹笺:笺纸,这里指奏章。

⑺龙颜:皇帝的容颜。

恩泽:指被赏识、被重用之类的恩惠。

⑻迷魂:比喻心烦意乱,无所归依。

⑼拿云:高举入云。

⑽呜呃(è):悲叹。

【译文】
我潦倒穷困漂泊落魄,唯有借酒消愁,主人持酒相劝,相祝身体健康。

当年主父偃向西入关,资用困乏滞留异乡,家人思念折断了门前杨柳。

哎,我听说马周客居新丰之时,天荒地老无人赏识,一直被冷落好久。

他们都凭借纸上几行奏章,直接向皇帝进言,博得了皇帝垂青。

我有迷失的魂魄,无法招回,但我深信雄鸡一叫,天下必大亮。

年轻人胸中应当有凌云壮志,谁会怜惜你困顿独处,唉声叹气呢?
作品鉴赏此诗可分三层。

从开篇到“家人折断门前柳”四句一韵,为第一层,写劝酒场面。

先总说一句,“零落栖迟”与“一杯酒”连缀,略示以酒解愁之意。

不从主人祝酒写起,而从客方对酒兴怀落笔,突出了客方悲苦愤激的情怀,使诗一开篇就具“浩荡感激”(刘须溪语)的特色。

接着,诗境从“一杯酒”而转入主人持酒相劝的场面。

他首先祝客人身体健康。

“客长寿”有丰富的潜台词:忧能伤人,折人之寿,而“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啊。

“主人奉觞客长寿”七字画出两人的形象,一个是穷途落魄的客人,一个是心地善良的主人。

紧接着,似乎应继续写主人的致词了。

但诗笔就此带住,以下两句作穿插,再申“零落栖迟”之意,命意婉曲。

“主父西游困不归”,是说汉武帝时主父偃的故事。

主父偃西入关,郁郁不得志,资用匮乏,屡遭白眼。

作者以之自比,“困不归”中寓无限辛酸之情。

古人多因柳树而念别。

“家人折断门前柳”,通过家人的望眼欲穿,写出诗人的久羁异乡之苦,这是从对面落墨。

“吾闻马周昔作新丰客”到“直犯龙颜请恩泽”是第二层,为主人致酒之词。

“吾闻”二字领起,是对话的标志;同时通过换韵,与上段划分开来。

这几句主人的开导写得很有意味,他抓住上进心切的少
年心理,甚至似乎看穿诗人引古自伤的心事,有针对性地讲了另一位古人一度受厄但终于否极泰来的奇遇:唐初名臣马周,年轻时受地方官吏侮辱,在去长安途中投宿新丰,逆旅主人待他比商贩还不如。

其处境比主父偃更狼狈。

为了强调这一点,诗中用了“天荒地老无人识”的生奇夸张造语,那种抱荆山之玉而“无人识”的悲苦,以“天荒地老”四字来表达,可谓无理而极能尽情。

马周一度困厄如此,以后却时来运转,因替他寄寓的主人、中郎将常何代笔写条陈,太宗大悦,予以破格提拔。

“空将笺上两行书,直犯龙颜请恩泽”即言其事。

主人的话到此为止,只称引古事,不加任何发挥。

他说马周只凭“两行书”即得皇帝赏识,言外之意似是:政治出路不特一途,囊锥终有出头之日,科场受阻岂足悲观!事实上马周只是为太宗偶然发现,这里却说成“直犯龙颜请恩泽”,主动自荐,似乎又怂恿少年要敢于进取,创造成功的条件。

“我有迷魂招不得”至篇终为第三层,直抒胸臆作结。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主人的开导使“我”这个“有迷魂招不得”者,茅塞顿开。

作者运用擅长的象征手法,以“雄鸡一声天下白”写主人的开导生出奇效,使诗人心胸豁然开朗。

这“雄鸡一声”是一鸣惊人,“天下白”的景象激起了诗人的豪情,于是末二句写道:少年正该壮志凌云,怎能一蹶不振!老是唉声叹气,那是谁也不会来怜惜。

“幽寒坐呜呃”五字,语亦独造,形象地画出诗人自己“咽咽学楚吟,病骨伤幽素”的苦态。

“谁念”句,同时也就是一种对诗人以前的批判。

末二句音情激越,使整篇诗具有积极的思想色彩。

全诗以抒情为主,却运用主客对白的方式,不作平直叙写。

诗中涉及两个古人故事,却分属宾主,《李长吉歌诗汇解》引毛稚黄说:“主父、马周作两层叙,本俱引证,更作宾主详略,”还在于它有情节性,饶有兴味。

另外,诗在铸词造句、辟境创调上往往避熟就生,如“零落栖迟”“天荒地老”“幽寒坐呜呃”尤其是“雄鸡一声”句等等,或语新,或意新,或境奇,都对表达诗情起到积极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