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明物理化学第四版答案
物理化学简明教程第四版共33页文档

36、如果我们国家的法律中只有某种 神灵, 而不是 殚精竭 虑将神 灵揉进 宪法, 总体上 来说, 法律就 会更好 。—— 马克·吐 温 37、纲纪废弃之日,便是暴政兴起之 时。— —威·皮 物特
38、若是没有公众舆论的支持,法律 是丝毫 没有力 量的。 ——菲 力普斯 39、一个判例造出另一法律,事物有规律,这是不 容忽视 的。— —爱献 生
谢谢!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物理化学第四版 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律习题(答案)

p外
(
nRT2 p2
nRT1 ) p1
nCV ,m (T2
T1)
T2 174.8K
U 5.40 kJ, H -9.0 kJ , w 5.40kJ
2020/4/12
14
例3. 试求下列过程的U和H:
A(蒸气) n = 2mol T1 = 400K p1 = 50.663kPa
A(液体) n = 2mol T2 = 350K p2 = 101.325kPa
⑥ 任何绝热过程
W=ΔU
2020/4/12
4
(ⅱ)热量Q的计算:
QV= ∫nCV,mdT= ΔU Qp = ∫nCp,mdT= ΔH
相变热 Qp = ΔH (定温、定压)
ΔvapHm(T) ΔfusHm(T) …
2020/4/12
5
1.试写出实际气体的范德华方程
。
2.封闭系统的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
= H + nRT =-79 kJ + 2 8.314 400 103 kJ
2020/4/12
=-72.35 kJ
16
例4:求反应CH3COOH(g)
CH4(g)+CO2(g)在
1000K时的标准摩尔反应焓 r H m,已知数据如下表:
物质
CH3COOH(g)
f
H
m
(298K
)
kJ.mol -1
He(g)
n= 4.403mol
T1=273K p1=1.0×106 Pa
V1=0.01m3
(1) Q = 0,可逆
(2) Q = 0 p外= p2
He(e)
n=4.403mol
T2=? P2=1.0×105Pa
物理化学第四版孟阿兰答案电子版

物理化学第四版孟阿兰答案电子版1、下面几个速度中表示瞬时速度的是()*A.子弹出枪口的速度是800m/s(正确答案)B.汽车从甲站行驶到乙站的速度是20m/sC.火车通过广告牌的速度是72km/h(正确答案)D.人散步的速度约为1m/s2、36.城市环保建设——洒水车给街道洒水是环保工人的必修内容,是净化空气的主要举措。
洒水过后,路人感觉凉快一些,是因为水蒸发了,属于()[单选题] *A.液化现象放热B.液化现象吸热C.汽化现象放热D.汽化现象吸热(正确答案)3、34.关于物质的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单选题] *A.铜的密度是9×103kg/m3,表示lm3铜的质量为9×103kg(正确答案)B.一罐氧气用掉部分后,罐内氧气的质量变小密度不变C.一块砖切成体积相等的两块后,砖的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D.密度不同的两个实心物体,其质量一定不同4、62.小华学习了《宇宙探秘》后,有下列认识,其中错误的是()[单选题] *A.恒星看上去似乎不动,其实时刻在运动B.牛顿创立了万有引力理论C.根据银河系的直径大约为8万光年,可知光年是时间单位(正确答案)D.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它是有起源的、膨胀的和演化的5、小刚是一名初中生,他从一楼跑到三楼的过程中,克服自己重力所做的功最接近下面哪个值()[单选题]A.3JB.30JC.300JD.3000J(正确答案)6、5.一辆汽车在10 m/s的速度匀速行驶,遇到紧急情况,突然以大小为2 m/s2的加速度匀减速刹车,则从刹车开始计时,汽车在6 s内的位移是24 m.[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7、曾侯乙编钟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如图所示。
青铜编钟按钟体大小依次悬挂,可以演奏出美妙的乐曲。
下列关于编钟的说法,正确的是()[单选题]A.编钟正在发声,但不一定在振动B.编钟钟体越小,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正确答案)C.编钟钟体越大,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D.编钟可以奏出美妙的音乐,但不会产生噪声8、跳水运动员起跳时,跳板向下弯,人对跳板的作用力与跳板对人的作用力大小相等[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答案解析:它们是一对相互作用力9、电磁波能传递能量信息,声波不能传递能量[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答案解析:电磁波和声波都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10、行驶的汽车关闭发动机后还能行驶一段距离是因为汽车受到惯性力作用[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答案解析:汽车具有惯性11、验电器是实验室里常常用验电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物理化学简明教程第四版第五章-2

当加热至 P 点,开始熔化, 杂质浓度为 cl;
加热环移开后,组成为 N 的固体析出,杂质浓度为 cs;
因为 Ks 1 , cs cl
所以固相含杂质比原来少,杂质随加热环移动 至右端。
Ks 1 的情况
杂质熔点比提纯材料的熔点高 组成为 P 的材料熔化 时液相中杂质含量为 cl; 凝固时对应固体 N 点 的杂质含量为 cs;
Cd-Bi二元相图的绘制
图上有4个相区:
1. AEH线之上,熔液(l) 单相区
f*=2 2. ABE之内,Bi(s) + l 两相区
f*=1 3. HEM之内,Cd(s) + l 两相区
f*=1 4. BEM线以下,Bi(s) + Cd(s)两相区
f* = 1
Cd-Bi二元相图的绘制
有三条多相平衡曲线 1. ACE线,Bi(s)+熔液 共存时的熔液组成线。 2. HFE线,Cd(s)+熔液 共存时的熔液组成线。
BAC 线以下,冰与(NH4)2SO4(s)两相区
2. 溶解度法
有三条两相交界线:
373 定压
N
353
LA线:也称为冰点下
333 溶液
降曲线。
T/K
313 单相
293
L
AN线:饱和溶解度曲线。
273
冰+溶液
(NH4 )2SO4(s)+ 溶液
253 B
A
(NH4 )2SO4(s)+ H2O (s) C
因为 Ks 1 , cs cl
所以固相中杂质含量比
原来多,区域熔炼的结果,
杂质集中在左端。
如果材料中同时含有 Ks 1 和 Ks 1 的杂质,区域 熔炼结果必须“斩头去尾”,中间段才是高纯物质。
物理化学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

物理化学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篇一:物理化学第四版上册课后答案天津大学第三章】>3.1卡诺热机在(1)热机效率;的高温热源和的低温热源间工作。
求(2)当向环境作功源放出的热。
时,系统从高温热源吸收的热及向低温热解:卡诺热机的效率为根据定义3.5高温热源温度,低温热源。
今有120 kj的热直接从高温热源传给低温热源,龟此过程的解:将热源看作无限大,因此,传热过程对热源来说是可逆过程3.6 不同的热机中作于的高温热源及的低温热源之时,两热源的总熵变间。
求下列三种情况下,当热机从高温热源吸热。
(1)可逆热机效率(2)不可逆热机效率(3)不可逆热机效率。
解:设热机向低温热源放热,根据热机效率的定义因此,上面三种过程的总熵变分别为。
3.7 已知水的比定压热容下列三种不同过程加热成100 ?c的水,求过程的(1)系统与100 ?c的热源接触。
今有1 kg,10 ?c的水经。
(2)系统先与55 ?c的热源接触至热平衡,再与100 ?c的热源接触。
(3)系统先与40 ?c,70 ?c的热源接触至热平衡,再与100 ?c的热源接触。
解:熵为状态函数,在三种情况下系统的熵变相同在过程中系统所得到的热为热源所放出的热,因此3.8 已知氮(n2, g)的摩尔定压热容与温度的函数关系为将始态为300 k,100 kpa下1 mol的n2(g)置于1000 k的热源中,求下列过程(1)经恒压过程;(2)经恒容过程达到平衡态时的解:在恒压的情况下。
在恒容情况下,将氮(n2, g)看作理想气体将代替上面各式中的,即可求得所需各量3.9始态为同途径变化到,,的某双原子理想气体1 mol,经下列不的末态。
求各步骤及途径的。
(1)恒温可逆膨胀;(2)先恒容冷却至使压力降至100 kpa,再恒压加热至;(3)先绝热可逆膨胀到使压力降至100 kpa,再恒压加热至。
解:(1)对理想气体恒温可逆膨胀,?u = 0,因此(2)先计算恒容冷却至使压力降至100 kpa,系统的温度t:(3)同理,先绝热可逆膨胀到使压力降至100 kpa时系统的温度t:根据理想气体绝热过程状态方程,各热力学量计算如下【篇二:物理化学第四章课后答案傅献彩第五版】lass=txt>第七章电化学7.1 用铂电极电解能析出多少质量的解:电极反应为溶液。
物理化学(天津大学第四版)课后答案 第四章 多组分系统热力学

第四章多组分系统热力学4.1有溶剂A 与溶质B 形成一定组成的溶液。
此溶液中B 的浓度为cB ,质量摩尔浓度为bB ,此溶液的密度为。
以MA ,MB 分别代表溶剂和溶质的摩尔质量,若溶液的组成用B 的摩尔分数xB 表示时,试导出xB 与cB ,xB 与bB 之间的关系。
解:根据各组成表示的定义4.2D-果糖溶于水(A )中形成的某溶液,质量分数,此溶液在20°C 时的密度。
求:此溶液中D-果糖的(1)摩尔分数;(2)浓度;(3)质量摩尔浓度。
解:质量分数的定义为4.3在25°C ,1kg 水(A )中溶有醋酸(B ),当醋酸的质量摩w ww .k h d a w .c o m 课后答案网尔浓度bB 介于和之间时,溶液的总体积。
求:(1)把水(A )和醋酸(B )的偏摩尔体积分别表示成bB 的函数关系。
(2)时水和醋酸的偏摩尔体积。
解:根据定义当时4.460°C 时甲醇的饱和蒸气压是84.4kPa ,乙醇的饱和蒸气压是47.0kPa 。
二者可形成理想液态混合物。
若混合物的组成为二者的质量分数各50%,求60°C 时此混合物的平衡蒸气组成,以摩尔分数表示。
解:质量分数与摩尔分数的关系为w w w .k h d a w .c o m 课后答案网求得甲醇的摩尔分数为根据Raoult 定律4.580°C 是纯苯的蒸气压为100kPa ,纯甲苯的蒸气压为38.7kPa 。
两液体可形成理想液态混合物。
若有苯-甲苯的气-液平衡混合物,80°C 时气相中苯的摩尔分数,求液相的组成。
解:根据Raoult 定律4.6在18°C ,气体压力101.352kPa 下,1dm3的水中能溶解O20.045g ,能溶解N20.02g 。
现将1dm3被202.65kPa 空气所饱和了的水溶液加热至沸腾,赶出所溶解的O2和N2,并干燥之,求此干燥气体在101.325kPa ,18°C 下的体积及其组成。
物理化学简明教程(第四版)第三章 化学势

在定温定压条件下,dT=0,dp=0,并令
X XB n B T , p ,nC B
则,
量”
dX = XBdnB 。
XB称为物质B的“偏摩尔
• 应当指出: • (1)只有广度量才有偏摩尔量,强度量 是不存在偏摩尔的; • (2)只有恒温恒压下系统的广度量随某 一组分的物质的量的变化率才能称为偏 摩尔量,任何其它条件(如恒温恒容、 恒熵恒压等)下的变化率均不称为偏摩 尔量。 • (3)偏摩尔量和摩尔量一样,也是强度 量。 • (4)对纯物质,偏摩尔量即为摩尔量。
§3.1 偏摩尔量
多组分系统: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以分子大小相互混合 而成的均匀系统。
多组分系统
溶液
混合物
液态溶液
固态溶液
气态混合物
液态混合物
固态混合物
溶液按导电性分为:电解质溶液,非电解质溶液 按规律性:理想稀溶液,真实溶液。 理想混合物,真实混合物。
(1)偏摩尔量的定义
(以偏摩尔体积为例)我们知道,对纯物质来讲, 系统的广度量性质具有严格的加和性。 例. 20℃, 101.325kPa,V*m水=18.09cm3/mol,5mol 水加在 一起 V总=5mol×V*m水=90.45cm3 V*m 水 可理解成每 mol 水在指定 20℃,大气压力下 对纯物质单相系统(5mol水)体积作出贡献。
物理化学第四版答案印永嘉

物理化学第四版答案印永嘉物理化学第四版答案印永嘉【篇一:2、《物理化学》教学大纲(化学专业)】xt>一、课程基本信息(一)课程中文名称:物理化学(二)课程英文名称:physical chemistry (三)课程代码:15030100 15030101 (四)课程属性及模块:专业必修课(五)授课学院:理学院(六)开课学院:理学院(七)教材及参考书目教材:《物理化学》(第五版)上册,傅献彩,沈文霞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物理化学》(第五版)下册,傅献彩,沈文霞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参考书:《物理化学核心教程》(第二版),沈文霞编,科学出版社,2009年《物理化学》,万洪文,詹正坤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物理化学简明教程》(第四版),印永嘉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物理化学学习指导》,孙德坤沈文霞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物理化学核心教程学习指导》,沈文霞等编,科学出版社,2009年《化学热力学基础》,李大珍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2年《物理化学》,朱文涛编,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年《物理化学教程》(修订版),姚允斌,朱志昂编,湖南科技出版社,1995年(八)课程定位及课程简介《物理化学》是化学及相关学科的理论基础。
是化学、化工、冶金、材料等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专业主干基础课之一。
它是从化学现象与物理现象的联系入手,借助数学、物理学等基础科学的理论及其提供的实验手段,来探求化学变化中最具普遍性的基本规律的一门学科。
它是先行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普适规律的理论归纳和定量探讨,是后续专业知识深造和科研工作的理论基础,也是连接化学与其它学科的桥梁。
(九)课程设计基本理念依据“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主要是:(1)使学生在已学过的一些先行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学)的基础上,对化学运动作理论和定量探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明物理化学第四版答案【篇一:网《物理化学简明教程》第四版相关练习题及答案】txt>一、判断题:1.只有在比表面很大时才能明显地看到表面现象,所以系统表面增大是表面张力产生的原因。
2.对大多数系统来讲,当温度升高时,表面张力下降。
3.比表面吉布斯函数是指恒温、恒压下,当组成不变时可逆地增大单位表面积时,系统所增加的吉布斯函数,表面张力则是指表面单位长度上存在的使表面张紧的力。
所以比表面吉布斯函数与表面张力是两个根本不同的概念。
4.恒温、恒压下,凡能使系统表面吉布斯函数降低的过程都是自发过程。
5.过饱和蒸气之所以可能存在,是因新生成的微小液滴具有很大的比表面吉布斯函数。
6.液体在毛细管内上升或下降决定于该液体的表面张力的大小。
7.单分子层吸附只能是化学吸附,多分子层吸附只能是物理吸附。
8.产生物理吸附的力是范德华力,作用较弱,因而吸附速度慢,不易达到平衡。
10.由于溶质在溶液的表面产生吸附,所以溶质在溶液表面的浓度大于它在溶液内部的浓度。
11.表面活性物质是指那些加人到溶液中,可以降低溶液表面张力的物质。
二、单选题: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比表面自由能的物理意义是,在定温定压下,可逆地增加单位表面积引起系统吉布斯自由能的增量;(b) 表面张力的物理意义是,在相表面的切面上,垂直作用于表面上任意单位长度功线的表面紧缩力;(c) 比表面自由能与表面张力量纲相同,单位不同;2.在液面上,某一小面积s周围表面对s有表面张力,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表面张力与液面垂直; (b) 表面张力与s的周边垂直;(c) 表面张力沿周边与表面相切;(d) 表面张力的合力在凸液面指向液体内部(曲面球心),在凹液面指向液体外部。
(a) 物理意义相同,数值相同; (b) 量纲和单位完全相同;(c) 物理意义相同,单位不同; (d) 前者是标量,后者是矢量。
4.一个玻璃毛细管分别插入25℃和75℃的水中,则毛细管中的水在两不同温度水中上升的高度:(a) 相同; (b) 无法确定;(c) 25℃水中高于75℃水中; (d) 75℃水中高于25℃水中。
5.纯水的表面张力是指恒温恒压组成时水与哪类相接触时的界面张力:(a) 饱和水蒸气; (b) 饱和了水蒸气的空气;(c) 空气; (d) 含有水蒸气的空气。
6.水的相图中s、l、g分别表示固、液、气三态,a、b、c、d是四种不同的状态,则在这四种状态中没有界面张力、只有一种界面张力、有两种以上界面张力的状态依次是:(a) d、a、b ; (b) d、a、c ;(c) a、c、b ; (d) b、d、c 。
7.某温度压力下,有大小相同的水滴、水泡和气泡,其气相部分组成相同,见图。
它们三者表面自由能大小为:(a) ga = gc gb ;(b) ga = gb gc ;(c) ga gb gc ;(d) ga = gb = gc 。
9.对处于平衡状态的液体,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凸液面内部分子所受压力大于外部压力;(b) 凹液面内部分子所受压力小于外部压力;(c) 水平液面内部分子所受压力大于外部压力;(d) 水平液面内部分子所受压力等于外部压力。
10.当液体的表面积增大时,那么不正确的是:11.弯曲液面下的附加压力与表面张力的联系与区别在于:(a) 产生的原因与方向相同,而大小不同; (b) 作用点相同,而方向和大小不同;(c) 产生的原因相同,而方向不同; (d) 作用点相同,而产生的原因不同。
12.在一个密闭的容器中,有大小不同的两个水珠,长期放置后,会发生:(a) 大水珠变大,小水珠变小;(b) 大水珠变大,小水珠变大;(c) 大水珠变小,小水珠变大;(d) 大水珠,小水珠均变小。
-5(a) 空气中分散有r = 10cm 的水珠体系;-(b) 水中分散有r = 106cm 的油滴体系;-(c) 水中分散有r = 105cm 的微晶体系;-(d) 水中分散有r = 108cm 的气泡体系。
14.微小固体颗粒在水中的溶解度应:(a) 与颗粒大小成正比; (b) 与颗粒大小无关;(c) 随表面张力增大而增大;(d) 与固体密度成正比。
15.下列摩尔浓度相同的各物质的稀水溶液中,哪一种溶液的表面发生负吸附:(a) 硫酸; (b) 己酸; (c) 硬脂酸; (d) 苯甲酸。
16.一根毛细管插入水中,液面上升的高度为h,当在水中加入少量的nacl,这时毛细管中液面的高度为:(a) 等于h ; (b) 大于h ; (c) 小于h ; (d) 无法确定。
18.用同一支滴管分别滴取纯水与下列水的稀溶液,都是取得1cm3,哪一种液体所需液滴数最少?(a) 纯水; (b) naoh水溶液; (c) 正丁醇水溶液; (d) 苯磺酸钠水溶液。
19.涉及溶液表面吸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溶液表面发生吸附后表面自由能增加;(b) 溶液的表面张力一定小于溶剂的表面张力;(c) 定温下,表面张力不随浓度变化时,浓度增大,吸附量不变;(d) 饱和溶液的表面不会发生吸附现象。
图中说明烃基为直链时比带有支链时表面活性剂的:(a) 效率高,有效值小;(b) 效率低,有效值大;(c) 效率高,有效值大;(d) 效率低,有效值小。
21.随着溶质浓度增大,水溶液表面张力降低是因为:(a) 溶质分子与水分子的亲和力小于水分子间的亲和力;(b) 溶质分子与水分子的亲和力大于水分子间的亲和力;(c) 溶质分子间的亲和力小于水分子间的亲和力;(d) 溶质分子间的亲和力大于水分子间的亲和力。
22.25℃时,乙醇水溶液的表面张力与浓度的关系为:(a) 0.5 ; (b) 0.5 ; (c) 1.25 ; (d) 1.25 。
23.胶束的出现标志着表面活性剂的:(a) 降低表面张力的作用下降;(b) 溶解已达到饱和;(c) 分子间作用超过它与溶剂的作用; (d) 分子远未排满溶液表面。
24.在空间轨道站中,飘浮着一个足够大的水滴,当用一内壁干净,外壁油污的毛细管接触水滴时:(a) 水不进入毛细管;(b) 水进入毛细管并达到一定高度;(c) 水进入直到毛细管另一端;(d) 水部分进入并从另一端出来,形成两端有水球。
25.如图所示,一支玻璃毛细管插入水中,有一段水柱,水柱内b处的压力pb为:26.水对玻璃润湿,汞对玻璃不润湿,将一玻璃毛细管分别插入水和汞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管内水面为凹球面;(b) 管内汞面为凸球面;(c) 管内水面高于水平面; (d) 管内汞面与汞平面一致。
27.如图所示,a、b、c为内径相同的玻璃毛细管。
a中水柱升高至h,b中间有扩大部分,d为内径相同的石蜡毛细管(水不润湿石蜡),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b管中水柱自动升至h’,若将水吸至高于h,去掉吸力,水面保持在h ;(b) c管中水柱自动升至h? 并向下滴水;(c) c管中水柱自动升至h? ,不向下滴水;(d) d管中水面低于槽中水平面。
28.矿石浮选法的原理是根据表面活性剂的:(a) 乳化作用; (b) 增溶作用;(c) 去污作用; (d) 润湿作用。
29.有机液体与水形成w/o型还是o/w型乳状液与乳化剂的hlb值有关,一般是:(a) hlb值大,易形成w/o型; (b) hlb值小,易形成o/w型;(c) hlb值大,易形成o/w型; (d) hlb值小,不易形成w/o型。
30.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c) 泡沫浮选法中捕集剂极性基吸附在矿石表面,非极性基向外易被吸附在泡沫上;(d) 起泡剂的主要作用是增大液体表面张力。
31.对于增溶作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增溶作用使被溶物质化学势降低;(b) 增溶系统是热力学稳定系统,而乳状液或溶胶是热力学不稳定系统;(c) 增溶作用与真正的溶解作用一样,均使溶剂依数性有很大变化;(d) 增溶作用发生在有大量胶束形成的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溶液中。
32.多孔固体表面易吸附水蒸气,而不易吸附氧气、氮气,主要原因是:(a) 水蒸气分子量比o2、n2小; (b) 水蒸气分子的极性比o2、n2要大;(c) 水蒸气的凝聚温度比o2、n2高; (d) 水蒸气在空气中含量比o2、n2要少。
一、思考题答案:1.错,表面张力产生的原因是处于表面层的分子与处于内部的分子受力情况不一样。
2.对。
3.错,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5.错,新生成的微小液滴有很高的比表面,因而有很高的表面吉布斯函数。
7.错。
8.错。
9.错,达到饱和吸附时,不一定达到饱和浓度。
10.错,溶质在表面层的浓度可以低于它在内部的浓度。
11.错,能显著降低溶液表面张力的物质才称为表面活性物质。
二、单选题答案:1. d;2. a;3. d;4. c;5. b;6. a;7. a;8. a;9. c; 10.d; 11.c; 12.a; 13.d; 14.c; 15.a; 16.b; 17.b; 18.b; 19.c;20.a;21.a; 22.d; 23.a; 24.c; 25.a; 26.d; 27.d; 28.d; 29.c;30.d;31.c; 32.c。
第十三章胶体与大分子溶液练习题一、判断题:1.溶胶在热力学和动力学上都是稳定系统。
2.溶胶与真溶液一样是均相系统。
3.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分散系统是溶胶。
4.通过超显微镜可以看到胶体粒子的形状和大小。
6.加入电解质可以使胶体稳定,加入电解质也可以使肢体聚沉;二者是矛盾的。
7.晴朗的天空是蓝色,是白色太阳光被大气散射的结果。
8.旋光仪除了用黄光外,也可以用蓝光。
9.大分子溶液与溶胶一样是多相不稳定体系。
10.将大分子电解质nar的水溶液与纯水用半透膜隔开,达到donnan平衡后,膜外水的ph值将大于7。
二、单选题:1.雾属于分散体系,其分散介质是:(a) 液体; (b) 气体; (c) 固体; (d) 气体或固体。
2.将高分子溶液作为胶体体系来研究,因为它:(a) 是多相体系; (b) 热力学不稳定体系;(c) 对电解质很敏感;(d) 粒子大小在胶体范围内。
3.溶胶的基本特性之一是:(a) 热力学上和动力学上皆属于稳定体系;(b) 热力学上和动力学上皆属不稳定体系;(c) 热力学上不稳定而动力学上稳定体系;(d) 热力学上稳定而动力学上不稳定体系。
4.溶胶与大分子溶液的区别主要在于:(a) 粒子大小不同; (b) 渗透压不同;(c) 丁铎尔效应的强弱不同; (d) 相状态和热力学稳定性不同。
5.大分子溶液和普通小分子非电解质溶液的主要区分是大分子溶液的:(a) 渗透压大; (b) 丁铎尔效应显著;(c) 不能透过半透膜;(d) 对电解质敏感。
6.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 溶胶在热力学和动力学上都是稳定系统;(b) 溶胶与真溶液一样是均相系统;(c) 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分散系统是溶胶;(d) 通过超显微镜能看到胶体粒子的形状和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