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求雨

合集下载

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林则徐求雨

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林则徐求雨

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林则徐求雨林则徐求雨教材说明〔解题〕本文是一篇写历史名人林则徐为官清廉的故事。

文章记叙了林则徐巧妙地制伏手下官吏为百姓募钱购粮的事,赞扬了林则徐关心百姓、惩治腐败、清正廉洁的品格与足智多谋的办事谋略。

林则徐(1785—1850),清末政治家。

字少穆,福建侯官(今闽侯)人。

嘉庆十六年中进士。

他有政治远见,关心国家前途与百姓疾苦。

任东河河道总督时曾修治黄河,任江苏巡抚时又修白茆、浏河等水利工程。

1838年在湖广总督任内,禁止鸦片,成效卓著,是禁烟派代表人物。

鸦片战争爆发后,他严密设防,使英军在粤无法得逞。

因受投降派诬陷被革职,赴浙江筹划海防,不久充军x疆。

后起用为陕西巡抚,擢云贵总督,因病辞职回原籍。

1850年起任为钦差大臣前往广西镇压农民起义,在途中病故于潮州普宁县。

著有《林文忠公政书》《信及录》等。

文题《林则徐求雨》是一个主谓词组,点明主人公和事件,概括了本文主要内容。

“求雨”,请求上天降雨解旱。

过去,受迷信思想影响,遇久旱不下雨,人们认为是上天的惩罚,于是举行仪式,祈求上天怜悯降雨解旱。

〔结构分析〕本文共11个自然段,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大旱之年,林则徐向官员募钱买米赈灾,官员不肯捐钱。

这是林则徐“求雨”的原因,提出了捐钱买米这个问题。

第二部分(第2~10自然段),写林则徐率众官员设坛求雨。

这是林则徐“求雨”的过程,实际上是捐钱买米这个问题的解决过程。

这部分是本文重点,反映林则徐处理问题的高超艺术。

先对官员提出求雨前的要求:沐浴吃素,诚心诚意。

再让众官在烈日下暴晒。

接着让众官饮茶引发呕吐,检验呕吐物。

最后揭露众官只知享受,不关心百姓疾苦的丑行。

可见,林则徐“求雨”实际是为百姓募钱。

第三部分(第11自然段),写众官又惭愧又害怕,愿意捐钱。

这是林则徐“求雨”的结果,捐钱买米这个问题得以解决。

〔语意理解〕“林则徐看了,心里十分着急,就命令官员捐钱买米,平价卖给百姓。

老边区三小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林则徐求雨教学设计教科版

老边区三小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林则徐求雨教学设计教科版

《林则徐求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林则徐求雨的故事,了解林则徐是历史上一们治官有方、谋略灵活、忧民爱民且廉洁清正的好官。

从而潜移默化地教育学生从小要做一个正气凛然、光明磊落的人。

2.对本课所讲的故事能够有自己的理解和看法,认识到林则徐所想的好计策的绝妙之处。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认识本课的10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1.体会林则徐“求雨之意不在雨”这个用意的妙处在.2.弄清故事发生的前因后果.[教学过程]1.解题本文是一篇写历史名人林则徐为官清廉的故事。

故事记叙了林则徐巧妙地制伏手下官吏,为百姓募钱购粮的事,赞扬了他关心百姓、惩治腐败、清正廉洁的品格和足智多谋的办事谋略.2.导入(1)老师讲虎门销烟的故事,让学生说一说林则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2)板书课题,学生提出问题。

3.读课文,回答问题(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从中训练学生默读、快速阅读课文的能力。

(2)读书后交流以下问题:A、林则徐为什么要去求雨?B、在求雨这一天发生了什么事?C、通过读故事,你有什么感受?D、你认为林则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分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了解他设坛求雨是为了达到让官员为百姓捐助这一目的。

)4、举办故事会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讲述这个小故事。

先自己练习,然后同桌讲一讲,最后全班交流。

5、检查认读生字.6、课外延伸林则徐是这样一个让人敬佩的人物,你想对他说些什么?《舞动的北京》教案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熟读课文,了解2008年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会徽的图案及其象征意义。

2、能力目标: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学习课文。

3、情感目标:从“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中体会灿烂的中华文明,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弄清“中国印·舞动的北京"的图案及其象征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会徽大气而又别致,充满了动感与活力,体现了灿烂的中华文明。

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师生交流:你喜欢体育运动吗?喜欢哪些体育运动?世界上最大型的体育运动会是什么?2008年奥运会在哪里举办?二、感知与体验1、导语:2001年7月13日对于中国对于北京真是个特殊的日子,因为这一天,我们获得了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权.举国上下一片欢腾。

林则徐求雨【第1课时】

林则徐求雨【第1课时】

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 D ) (3)我们应该做一个正直、勇敢、疾﹒恶如仇的人。( C ) (4)王奶奶操劳了一辈子,最终积劳成疾﹒。( A )
3.我能根据括号内的意思,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成语。 (1)米价不断上涨,老百姓没有钱买米,饿得
___面__黄__肌__瘦___(脸色发黄,肌肤消瘦)。 (2)有些官员平时____养__尊__处__优__(生活在尊贵、优裕的环
林则徐是清朝末年的政治家,他一生 为官清廉,忧国忧民,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 清官。本文题目是“林则徐求雨”,那么你 是否会有这样的疑问:林则徐为什么求雨? 他又是怎样求雨的呢?最终他求到雨了吗? 下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课文去看个究 竟吧!
林则徐求雨
字词精讲 初读感知 当堂检测
1.认识10个生字;正确读写“祈祷、肆虐”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感知文意,了解课文内容。(重点)
祈祷:信仰宗教的人向神默告自己的愿望。 粗劣:粗糙低劣。 肆虐:任意残杀或迫害,起破坏作用。
造句:洪水肆虐,淹没了许多农田与村庄。
面黄肌瘦:脸色发黄,肌肤消瘦。形容营养不良或有 病的样子。
诚心诚意:心意很真诚。 养尊处优:处于尊贵的地位,过着优裕的生活。 山珍海味:指山里和海里出产的各种珍贵食品。多指
说一说林则徐求雨的原因。
旱情严重,米价上涨,百姓挨饿,但是官 员都不捐钱给百姓买米,都说自己没钱。
本文通过描写林则徐巧施“求雨”之计帮 助百姓的事,赞扬了林则徐关心百姓、惩治腐 败、清正廉洁的品格与足智多谋的办事谋略。
1.我能用“____”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某(mǎo mǒu)日,等到焚﹒(fén fěn)香祈﹒(qí jīn)祷﹒ (tāo dǎo)完毕,就把芦席铺﹒(pū pù)在地上,林则徐 让官员依次坐了下来。

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林则徐求雨

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林则徐求雨

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林则徐求雨林则徐求雨教材说明〔解题〕本文是一篇写历史名人林则徐为官清廉的故事。

文章记叙了林则徐巧妙地制伏手下官吏为百姓募钱购粮的事,赞扬了林则徐关心百姓、惩治腐败、清正廉洁的品格与足智多谋的办事谋略。

林则徐(1785—1850),清末政治家。

字少穆,福建侯官(今闽侯)人。

嘉庆十六年中进士。

他有政治远见,关心国家前途与百姓疾苦。

任东河河道总督时曾修治黄河,任江苏巡抚时又修白茆、浏河等水利工程。

1838年在湖广总督任内,禁止鸦片,成效卓著,是禁烟派代表人物。

鸦片战争爆发后,他严密设防,使英军在粤无法得逞。

因受投降派诬陷被革职,赴浙江筹划海防,不久充军x疆。

后起用为陕西巡抚,擢云贵总督,因病辞职回原籍。

1850年起任为钦差大臣前往广西镇压农民起义,在途中病故于潮州普宁县。

著有《林文忠公政书》《信及录》等。

文题《林则徐求雨》是一个主谓词组,点明主人公和事件,概括了本文主要内容。

“求雨”,请求上天降雨解旱。

过去,受迷信思想影响,遇久旱不下雨,人们认为是上天的惩罚,于是举行仪式,祈求上天怜悯降雨解旱。

〔结构分析〕本文共11个自然段,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大旱之年,林则徐向官员募钱买米赈灾,官员不肯捐钱。

这是林则徐“求雨”的原因,提出了捐钱买米这个问题。

第二部分(第2~10自然段),写林则徐率众官员设坛求雨。

这是林则徐“求雨”的过程,实际上是捐钱买米这个问题的解决过程。

这部分是本文重点,反映林则徐处理问题的高超艺术。

先对官员提出求雨前的要求:沐浴吃素,诚心诚意。

再让众官在烈日下暴晒。

接着让众官饮茶引发呕吐,检验呕吐物。

最后揭露众官只知享受,不关心百姓疾苦的丑行。

可见,林则徐“求雨”实际是为百姓募钱。

第三部分(第11自然段),写众官又惭愧又害怕,愿意捐钱。

这是林则徐“求雨”的结果,捐钱买米这个问题得以解决。

〔语意理解〕“林则徐看了,心里十分着急,就命令官员捐钱买米,平价卖给百姓。

【教科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林则徐求雨【第2课时】》课件

【教科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林则徐求雨【第2课时】》课件
知道用自己伟大的团结力量,去与残害母亲、剥削母亲的敌人斗 争吗?难道他们不想将母亲从敌人手里救出来,把母亲也装饰起
来,成为世界上一个最出色、最美丽、最令人尊敬的母亲吗?”
朋友,听到母亲哀痛的哭骂没有?是的,是的,母亲骂得对,十分 对!我们不能怪母亲好哭,只怪我们之中出了败类,自己压抑自己, 眼睁睁地望着我们这位挺慈祥美丽的母亲,受着许多无谓的屈辱和 残暴的蹂躏!这真是我们做孩子们的不是了,简直连一位母亲都爱 护不住了! 朋友,从崩溃毁灭中,救出中国来,从帝国主义恶魔生吞活剥 下,救出我们垂死的母亲来,这是刻不容缓的了。但是,到底怎样 去救呢?我想,欲求中国民族的独立解放,决不是哀告、跪求、哭 泣所能济事,而是唤起全国民众起来斗争,都手执武器,去与帝国 主义进行神圣的民族革命战争,将他们打出中国去,这才是中国唯 一的出路,也是我们救母亲的唯一方法,你们说对不对呢?
3.因为旱情肆虐( nüè ),林则徐要求某( mǒu )日设坛 ﹒ ﹒ 求雨。
二、选字填空。 楚 呕 祈 焚 析
(
焚 )香 呕 )吐
清(
( ( 规(
楚) 欧 )洲 祈 )求 律)
欧 (
分(

)

律 放(
肆 )
三、词语加油站。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诚心诚意 )地求雨 荤腥的( 粗劣的( 饿得( 山珍海味 ) 野菜 )
滋味”意思是让官员体验一下百姓的生活。可见“求雨”
不过是林则徐募捐赈灾的手段,为让众官员毫无觉察地 自愿捐钱。
林则徐很严肃地说:“今天我们诚心诚意地求雨,是
为老百姓请求上天解除疾苦,你们怎么可以这样干呢?看
来天公如此肆虐,旱得这么厉害,全是你们这些人把百姓 的生命当儿戏,造成的恶果啊!” 语言描写

教科版《林则徐求雨》电子课文

教科版《林则徐求雨》电子课文

教科版《林则徐求雨》电子课文教科版《林则徐求雨》电子课文教科版小学语文第八册《林则徐求雨》电子课文林则徐吐出来的食物和其他官员截然不同。

同样是政府官员,同样经历着旱灾的考验,但是差别怎么会这样大呢?细细品味,想想这说明了什么。

林则徐求雨道光十八年(公元_39年),林则徐任湖广总督,查禁鸦片很有成效。

可是这一年旱情十分严重,米价不断上涨,老百姓没有钱买米,饿得面黄肌瘦。

林则徐看了,心里十分着急,就命令官员捐钱买米,平价卖给百姓。

他一再劝官员们尽自己的力量,主动捐助。

可是官员们都说自己没有钱,结果没有一个人肯捐献。

一天,林则徐叫人挂出告示牌,写明某(mǒu)日设坛求雨,大小官员在这两天之内,必须沐浴吃素,诚心诚意。

到了求雨那天,林则徐步行到广场,登上了高坛,官员们也都来了。

等到焚(fn)香祈(q)祷(dǎo)完毕,就把芦席铺在地上,林则徐让官员依次坐了下来。

这时,烈日当空,酷热异常,广场上既无东西遮挡又无茶水供应,官员们都觉得难受极了。

林则徐对他们说:我们这些人平时养尊处优,过着舒适日子,一点不知道民间的疾苦。

今天我跟各位一起来尝尝这种滋味。

大约坐了三炷(zh)香的工夫,林则徐说:茶水不能不喝一点。

于是吩咐差役把茶缸抬了来,自己先喝,然后依次让大家喝。

官员们都痛饮一番。

过了一会儿,林则徐呕(ǒu)吐起来,而且吐得很厉害,接着官员们都吐了。

林则徐说:这样倒可以检验一下我们的心肠(chng)了!于是告诉人们不要把呕吐的东西掩盖起来。

林则徐亲自一一验看呕吐物,并叫侍从一一记录下来。

验看结果,官员们吐出来的都是荤(hūn)腥(_īng)的山珍海味,只有林则徐吐出来的是粗劣的野菜和杂粮。

林则徐很严肃地说:今天我们诚心诚意地求雨,是为老百姓请求上天解除疾苦,你们怎么可以这样干呢?看来天公如此肆(s)虐(n),旱得这么厉害,全是你们这些人把百姓的生命当儿戏,造成的恶果啊!官员们听了,又惭愧又害怕,担心总督处罚他们,于是都赶快表示,愿意捐出钱来购买粮食,平价卖给百姓。

小学四年级语文 林则徐求雨

小学四年级语文  林则徐求雨
快乐读书屋八 林则徐求雨
课件PPT
资料宝袋
林则徐(1785.5.30~1850.11.22),近代中 国的禁烟领袖、爱国主义者和民族英雄,福建
闽侯(今福州)人。1838年12月被委以钦差 大臣节制广东水师,赴广东禁烟。次年6月, 在虎门销烟2万余箱。鸦片战争中极力抵英。 著作有《云左山房文钞》、《云左山房诗钞》、 《林文忠公证书》、《林则徐集》、《林则徐 书简》等。出身贫寒家庭,为官清廉正直,关 心民隐,为民众所称颂。鸦片战争时期主张严 禁鸦片、抵抗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坚持维护中 国主权和民族利益,缴获和焚毁大批鸦片,并 粉碎了英国侵略者的多次武装挑衅,表现了伟 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史学界称他为近代中国 “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课件PPT
心灵感悟
课件PPT

我们无法回到那个百姓生活贫 困的年代,但读罢全文,足智多
谋、清正廉洁的林则徐仿佛就在
我们眼前。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位
民族英雄吧!
随堂练习
课件PPT
辨字组词。
某( 某 人) 祈( 祈祷) 焚( 焚烧 ) 杨( 杨树 ) 媒( ) 析( 分析 ) 禁( 禁止 ) 肠( 心肠 )
课文详解

课件PPT

文章的第十一九自然段中, 写众官员最后愿意捐款购买粮食, 这是林则徐“求雨”的结果,捐 钱买米的问题得以解决。
课件PPT
图解结构
旱情严重 米价上涨
求雨的原因 百姓挨饿 面黄肌瘦
1
贪官不捐 声称没钱
忧民爱民
林则徐求雨
求雨的过程 2-10
事件经过
7-18
沐浴吃素 焚香祈祷
烈日暴晒 变相惩治

第一自然段,第一句话,交 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及林则徐的 职务和功勋,让我们禁不住对这 位总督肃然起敬。

《林则徐求雨》教学设计

《林则徐求雨》教学设计

《林则徐求雨》教学设计课时安排:本教学设计为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时长为45分钟。

教学目标:1.了解《林则徐求雨》的背景故事和作者,理解该文言文短篇小说的主要内容;2.能够通过阅读理解《林则徐求雨》的故事情节和主题;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文言文短篇小说阅读和分析。

教学准备:1.课文《林则徐求雨》的教材版本和课堂复制件;2.课堂展示板笔,彩色粉笔,黑板;3.学生用书;4.课堂互动游戏相关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引入话题:老师通过简要介绍文言文的特点,引导学生开始思考这种文体的独特之处;2.提出问题:你们知道《林则徐求雨》这个故事吗?对文言文短篇小说感兴趣吗?3.激发学生兴趣:通过展示《林则徐求雨》的标题,引起学生对故事背景的好奇心。

二、学习理解(15分钟)1.阅读理解:老师指导学生一起阅读《林则徐求雨》,重点解读文中的生僻字词和主要情节;2.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故事中的主要人物、事件和主题,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内涵;3.学生表演:鼓励学生根据故事内容,在小组内进行简短的角色扮演。

三、讨论交流(10分钟)1.班级讨论:引导学生展开班级讨论,分享自己对《林则徐求雨》的见解和感受;2.提问指导: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如《林则徐求雨》的主题是什么?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如何?等等;3.接龙互动:老师给学生一个关于文言文的互动场景,让学生用古文句子进行接龙。

四、拓展练习(10分钟)1.故事写作:要求学生利用《林则徐求雨》中的故事情节,写一篇简短的文言文小说;2.诗词创作:鼓励学生用文言文写一首关于雨水的诗词,展示自己的创造力;3.互动游戏:设计一个文言文知识问答的游戏,让学生加深对文言文的理解和印象。

五、课堂总结(5分钟)1.总结回顾:老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回顾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来的优点和不足之处;2.反馈评价:鼓励学生提出对本节课的反馈意见,以便老师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3.布置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学生对《林则徐求雨》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求雨的结果怎样?
官员们听了,又惭愧又害怕,担心总 督处罚他们,于是都赶快表示,愿意 捐出钱来购买粮食,平价卖给百姓。
4、你认为林则徐是一个怎样的人?
他真是个关心百姓、清正廉洁的好官呀!
林则徐虎门销烟

虎门销烟
1839年6月的一天,广州城沸腾起来了。城门边 张贴着一张大布告,人们纷纷前来观看。有人大声读 着:“钦差大臣林则徐,遵照皇上御旨,于6月3日在 虎门滩将收缴的洋人鸦片当众销毁,沿海居民和在广 州的外国人,可前往观瞻……”老年人边听边点头,笑 呵呵地捋着胡须;青年人兴奋地挥着拳头,赞不绝口; 顽皮的孩子们在人群里钻来钻去,高兴地叫喊着: “烧洋鬼子的大烟了,快到虎门滩去看哪!” 6月3日那天,成群结队的百姓,穿着节日盛装, 敲锣打鼓,起劲地耍着狮子舞着龙;孩子们用竹竿挑 着一串串鞭炮,劈里啪啦,震耳欲聋。浩浩荡荡的人 流,从四面八方向虎门滩涌去。
2、在求雨的这一天发生了什么事?
设坛求雨,两天内必须沐浴吃素,诚心诚意。
这时,烈日当空,酷热异常,广场上既无东西 遮挡又无茶水供应,官员们都觉得难受极了。 大约坐了三炷(zhù)香的工夫,林则徐说: “茶水不能不喝一点。”于是吩咐差役把茶缸 抬了来,自己先喝,然后依次让大家喝。官员 们都痛饮一番。
求雨:请求上天降雨解旱。过去, 受迷信思想影响,遇久旱不下雨, 人们认为是上天的惩罚,于是举 行仪式,祈求上天怜悯降雨解旱。
自学提示一
1、自由出声读文,读准字音,把课文 读通读顺。
2、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

某日
心肠
考 你
祈祷
肆虐
焚香
荤腥
三炷香
面黄肌瘦
呕吐
诚心诚意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养尊处优 痛饮一番
山珍海味 烈日当空 酷热异常
虎门滩人山人海,水泄不通。 虎门滩高处,挖了两个十五丈见方的销烟池。池 子前面有一个涵洞,直通大海;后面有一条水沟,可 以往里灌水。池子周围搭了几个高台,林则徐等文武 官员,在高台上监督销烟。 销烟民夫先把池子灌上水,然后把一袋袋海盐倒 入池内,又把每包烟土切成四块,扔进水里,等烟土 泡透后,再把一担担生石灰倒进池子里。不一会儿, 池子像开了锅似的,黑色的鸦片在池子里翻来滚去, 一团团白色烟雾从池子里往上蒸腾,弥漫了整个虎门 滩。围观的群众欢呼雀跃,在雷鸣般的欢呼声中,通 向大海的涵洞被打开了,销毁的鸦片被咆哮的海水卷 走了。
1、林则徐为什么去求雨?
道光十八年(公元1839年),林则徐任湖 广总督,查禁鸦片很有成效。可是这一年旱 情十分严重,米价不断上涨,老百姓没有钱 买米,饿得面黄肌瘦。林则徐看了,心里十 分着急,就命令官员捐钱买米,平价卖给百 姓。他一再劝官员们尽自己的力量,主动捐 助。可是官员们都说自己没有钱,结果没有 一个人肯捐献。
写一写
林则徐是个值得敬佩的人,你想 对他说什么?
听写词语
某日 焚香 祈祷 三炷香 呕吐 心肠 荤腥 肆虐 面黄肌瘦 诚心诚意 养尊处优 山珍海味 烈日当空 酷热异常 痛饮一番
本文记叙了林则徐巧妙地制服手下官 吏为百姓( 筹钱买粮) 的事,赞扬了林 则徐( 清正廉洁 )的品质。从文中可以看 出林则徐是一个(关心百姓)的人。
自学提示
1、林则徐为什么去求雨? 2、在求雨的这一天发生了什么事? 3、求雨的结果怎样?
4、你认为林则徐是一个怎样的人?从哪
里看出来的?
(15分钟后,聪明的你一定会有精彩的表现)
过了一会儿,林则徐呕(ǒu)吐起来,而且吐得很厉 害,接着官员们都吐了。 于是告诉人们不要把呕吐的东西掩盖起来。林则徐亲 自一一验看呕吐物,并叫侍从一一记录下来。 验看结果,官员们吐出来的都是荤(hū)腥的山珍海 味,只有林则徐吐出来的是粗劣的野菜和杂粮。 林则徐很严肃地说:“今天我们诚心诚意地求雨,是 为老百姓请求上天解除疾苦,你们怎么可以这样干呢? 看来天公如此肆虐,旱得这么厉害,全是你们这些人 把百姓的生命当儿戏,造成的恶果啊!”
许多外国商人看到这惊心动魄的场面,都非 常震惊。他们恭恭敬敬地走到林则徐的台前, 摘下帽子,躬身弯腰,以示敬畏。林则徐对 他们说:“现在你们都看到了,天朝禁烟极 严。希望你们回去以后,转告贵国商人,从 此要专做正当生意,不要违犯天朝禁令,走 私鸦片,自投罗网。”商人们垂手敬听,连 声称是。 经过二十三天,近两万箱鸦片被全部销 毁了。这一壮举,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 灭了外国侵略者的威风。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
林则徐求雨
1785年8月30日~1850 年11月22日,汉族,福建 人是清朝后期政治家、思 想家和诗人,是中华民族 抵御外辱过程中伟大的民 族英雄,其主要功绩是虎 门销烟。曾任江苏巡抚、 两广总督、湖广总督、陕 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 受命为钦差大臣;因其主 张严禁鸦片、抵抗西方的 侵略、坚持维护中国主权 和民族利益深受中国人的 敬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