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智能建筑的综合布线系统

合集下载

浅析综合布线系统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

浅析综合布线系统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
・ 3 1 8・
建筑科学
浅析综合布线系统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
张玲玲 周 建伟 ( 1 . 大连 渤海检 测有 限公 司 ,大连 ,1 1 6 0 1 3 )
( 2 . 东软集 团 ( 大连 )有 限公司嵌入式事业部 ,大连 ,1 1 6 0 2 3 )
【 摘 要】 综合 布线 系统是智能建筑 内 设 备等 。


五、综合布 线系统 的构成 1 、 工 作 区 子 系 统 目的是实现工作区终端设备 与水平 子系统之间的连接 ,由终端设备连接 到信 息 插座的连接线缆所组成 。由信 息插座 、插 座 盒 、连接跳线和适配器 组成。工作区子系统 的设计 主要 考虑 信 息插座 和适 配器 两个 方
3 、模块化:综合布线系统 中除去 固定于 建筑 物内的水平缆线外 ,其余所有 的接插件 都是基本式的标准件,可互连所有话音 、数 据、 图像 、网络和楼宇 自动化设备 ,以方便 使用、搬迁、更改、扩容和管理 。 4 、扩展性:综合布线系统是可扩充的 , 以便将来有更大 的用途 时,很容 易将 新设备 扩充进去 。 5 、 经济性: 采用综合布线系统后可 以使 管 理人员减 少,同时,因为模块化的结构 , 工 作难度 大大降低 了日后因更改或搬迁系统 时的费用 。 6 、通用性 : 对符合 国际通信标准 的各种 计算机和 网络拓扑结构均 能适应 ,对 不同传 递速度的通信要求均能适应 ,可 以支 持和容 纳多种计算机网络的运 行 三、综合布线系统标准 标准 的主要作用是在 电讯 基础结构设计 中提供一致性 。也成 为了产 生各种新技术的 基础 。 能最大限度的减少对现有业务的干扰, 减少移动 、增加和改变带来的费用 。 综合布线系统 的国外标准主要有 : l A NS I / E I A/ T I A. 5 6 9 《 商业大楼通信 通路与空 间标准 》 l A NS I / E / T I A. 5 6 8 一 A 《 商业大楼通 信布线标准 》 l ANs I , E I A/ T I A. 6 0 6 《 商业 大 楼 通 信 基础设施管理标 准》 l A NS I / E I A/ T I A. 6 0 7 《 商业大楼通信 布线接地 与地线连接需求》 l ANS I 厂 r I A T S B. 6 7 《 非屏蔽双绞线端 到端系统性能测试》 l E I A/ T I A. 5 7 0 《 住宅和 N型商业电信

现代智能建筑中综合布线系统分析论文

现代智能建筑中综合布线系统分析论文

现代智能建筑中的综合布线系统分析摘要:综合布线系统最初进入中国市场时候是以五类产品的形式出现,当时应用于10m和100m的网络。

后来随着超五类和六类产品的出现,综合布线系统也开始涉及越来越多的高传输速率的应用。

2005年,更高传输速率的万兆铜缆布线得到众多用户的瞩目,最新的研究发现宽带视频也町以通过六类系统传输而且能得到非常好的图像品质,布线产品与楼宇自动化系统(bas)的应用得到了越加紧密的结合。

关键词:智能建筑;综合布线;管理;经济分析中图分类号: tu19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 综合布线的概念综合布线系统(pds,premises distributjonsystem)又称结构化布线系统(scs,structuredcabling system),它采用高质量的标准线缆及相关接插件,在建筑物内组成标准、灵活、开放的传输系统。

它既可以传输数据、语音、图像及其它控制信号,又可以与建筑物外部的信息通信网络互连。

因而成为一种能够适应信息网络时代的建筑物“信息高速公路”。

它是智能建筑的必备基础设施之一。

综合布线采用模块化的结构。

按每个模块的作用,可把它划分成六个部分。

如(图一),这六个部分可以概括为“一间、二区、三个子系统”。

即设备间、工作区、管理区、水平子系统、干线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

这六个部分中的每一部分都相互独立,可以单独设计、单独施工。

更改其中一个子系统时。

均不会影响其他子系统。

下面简要介绍这六个部分的功能。

图1 综合布线系统结构图1.1设备间设备间是在每一幢大楼的适当地点放置综合布线线缆和相关连接硬件及其应用系统设备的场所。

为便于设备搬运、节省投资,设备间最好位于每一幢大楼的第二层或第三层。

在设备间内,可把公共系统用的各种设备互连起来。

如电信部门的中继线和公共系统设备(如pbx)。

设备间还包括建筑物的人口区的设备或电气保护装置及其连接到符合要求的建筑物接地点。

它相当于电话系统中的站内配线设备及电缆、导线连接部分。

智能建筑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测试

智能建筑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测试

智能建筑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测试4.1 电气系统测试根据GB 50314—2015 和GB 50311—2016 要求,规定了信道模型、基本链路模型和永久链路模型三种连接模型,明确了接线图测试、长度测试、衰减测试、近端串扰测试、综合近端串扰、衰减与串扰比测试、等效远端串扰测试、回波损耗测试、传输延迟测试的内容。

4.1.1 电气测试类型电气测试一般可分为验证测试和认证测试两个部分。

1.验证测试验证测试又称为随工测试,是边施工边测试,主要检测线缆质量和安装工艺,及时发现并纠正所出现的问题,不至于等到工程完工时才发现问题而重新返工,耗费不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验证测试不需要使用复杂的测试仪,只需要能测试接线图和线缆长度的测试仪。

2.认证测试认证测试又称为验收测试,是所有测试工作中最重要的环节,是在工程验收时对布线系统的全面检验,是评价智能建筑综合布线工程质量的科学手段。

一般要求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业主同时参加,测试前先确定测试方法和测试仪型号,然后根据测试方法和测试对象将仪器参数调整或校正为符合测试要求的数值,最后到现场逐项进行测试,并做好相应的现场记录。

4.1.2 电气测试模型电气测试模型包括基本链路模型、通道模型和永久链路模型三种连接模型。

1.基本链路模型(Basic Link)基本链路用来测试智能建筑综合布线中的固定链路部分。

由于智能建筑综合布线承包商通常只负责这部分的链路安装,所以基本链路又被称为承包商链路。

它包括最长90 m 的水平布线,两端可分别有一个连接点以及用于测试的两条各2 m 长的跳线,基本链路测试模型如图4.1.1 所示。

图4.1.1 基本链路测试模型2.通道模型(Channel)通道用来测试端到端的链路整体性能,又被称为用户链路。

它包括最长90 m 的水平电缆,一个工作区附近的转接点,在配线架上的两处连接,以及总长不超过10 m 的连接线和配线架跳线,通道测试模型如图4.1.2 所示。

关于智能建筑综合布线系统的一些探讨

关于智能建筑综合布线系统的一些探讨

1 5 2 ・
水利・ ・ 水 电
建材发展导向 2 1 00年 0 2月
在综合布线系统 已经普及的今天,屏蔽系统 已越来 越被 用 户所认 可, 并逐渐走 向成熟 。另一方面 , 屏蔽布 线的发展 也有 瓶 颈。① 是成本较高 , 如果一个屏蔽系统根据工程统计成本 ( 包括
同轴 电缆是 由中心导体、 绝缘材料层 、 网状织物构成 的屏蔽
层以及 外部隔离材料层组成,分为基带同轴 电缆和 宽带同轴 电 缆。 宽带系统和基带系统的一个主要 区别是: 宽带系统 由于覆盖
的区域广 , 因此需要模拟放大器周期性地加 强信号 。
42 光缆 及其 传输 特性 .
光纤和 同轴 电缆相似 , 只是没有 网状屏蔽层 。 中心是光传播 的玻璃芯。在 多模光纤中 , 芯的直径是 1 ~0 m, 5 5 u 大致与人 的头
发的粗 细相 当。 而单模光纤芯的直径为 8 1 芯外面包 围着 0 m。

层折射率 比纤芯低 的玻璃封 套, 以使光纤保持在芯内, 再外面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的是一层薄的塑料外套 , 用来保护封套。 纤芯通常是 由石英玻璃 制成 的横截面积很 小的双层 同心 圆柱体 , 它质地脆 、 易断裂 , 因
座插入孔 的连接匹配作用 。 () 2水平子系统是 由每个工作区的信息插座开始, 经水平布 置一 直到管理 区的 内侧配线架 的线缆所组成 。 () 3主干子系统 由建筑物 内所有的 ( 垂直) 干线所组成 , 以提 供设备间总配线架与干线接线间楼层配线架之间的干线路 由。

双绞线 (P T ie ar是综合布线 工程 中最常 用的一种 T :ws dP i t ) 传输介质 。 绞线 由两根具有绝缘保护层 的铜导线组成 。 两根 双 把 绝缘的铜导线按一定密度互相绞在一起 ,可 降低信 号干扰 的程

智能建筑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浅析

智能建筑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浅析
技 经 济市 场
智 能建 筑 综 合布 线 系统设 计 浅 析
杨 林
( 东职业技 术 学院 , 建 江苏 常 州 2 3 2 ) 1 0 2
近年来信 息化大潮不断袭来 , 社会对信息 的需求越来越大 , 建筑物作为人们工作生活的主要场所必然需要 为人们获取和处 理信息提供必要 的条件 。所以传统 的基本土建加供 电线路加语 音 线路 的建筑 物 已经不 能适应 时代的要求 了 ,一种新 的建筑 物——智 能建筑进入人们的视野 。 智能建 筑(nei n uli Itl etB i n lg d g简称 I 起源 于上个世 纪 8 B) 0 年 代的美 国 。美 国智 能建 筑学会 ( II me cn Itl ec A B: r a n lgne A i ei B i igIstt)给 出 的定 义为 :智 能 建 筑是 将 结 构 , 系统 服 udn ntue l i “ 务 , 营 及 其 相 互 联 系 全 面综 合 , 达 到 最 佳 组 合 , 获 得 的 高 运 并 所 效率 , 高功能与舒适性 的大楼。” 上 述 定义 比较 空 洞 所 以在 实 际设 计 与施 工 中其 实 一 般 把 智 能 建筑 看 成 是 3 的有 机 互 联 。 即 :建 筑 智 能化 系统 B S A A ( ulig uo u e yt , 通 信 自 动 化 系 统 C S B i n A tmm n Ss m) d i e A ( o u i tn uo ac S s m) 办 公 自 动 化 系 统 O S C mm nc i s A tm t yt , ao i e A ( fc uo ai Ss m) 当然有的文献上还要加上 2 消防自 O ieA t t yt 。 m c e A: 动 化 系统 F S (i uo ai Ss m)和管 理 自动化 系 统 M S A Fr A t t yt e m c e A ( i eac uo acS s m)这样智能建筑系统就可能被看 Ma tnneA tm t yt n i e 成 多个 自动化 系统 的合成 。 了智 能 系统 的 自能 建 筑可 以 同时 支 有 持电话 , 数据传输 , 视频传输等多种功能 , 并最终 能够支持各种综 合型的应用 。 在智能建筑中综合 布线系统是不和或缺 的一个重要组成部 分, 它是智能建筑 中各个 自动化 系统之间的连接通道 。 并且这些 通道将渗透到各个 自动化系统 中,取代原来各个系统 自带的各 种线路而是 以同一种传输介质来实现建筑物 内部 的通信 。这就 是 综 合 布线 系 统 最 重要 的特 性 兼 容性 。 除此 之 外 综 合 布 线 系 统 还 有 开放 性 , 活 性 , 灵 可靠 性 , 进 性 和 经 济性 等特 点 。 先 综合布线系统从宏观上看主要是由各种线缆及其配件和设 备间、 配线间等管理场所组成。 但为了便于功能分析与管理一般 把综合布线系统分为六大子系统 。所 以综合布线 的物理结构通 常采用模块化设计和分层星型拓扑结 构 , 包括 6 子系统 : 个 工作 区子系统 、 水平 子系统 、 垂直 ( 干线 ) 子系统 、 管理子系统 、 设备问 子系统和建筑群子系统 。如 图 1 所示 。

智能化建筑中综合布线系统的作用简介

智能化建筑中综合布线系统的作用简介
未来 发展 的制 约作 用。 关 键 词 : 能 化 建 筑 综合 布 线 系统 智 中 图分 类 号 : P T3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号 : 6 2 9 ( 0 ) () 0 1 1 l 7 —3 12 1 l b 一0 6 —0 7 O 2
1 智能化建筑的概念
示技 术的相互融 合和发展 , 层房 屋建筑 服务 高 系统能适应 各种 设施 当前需要 和今 后发展 , 具
功能 的增加 和客观要 求的提 高, 统的专业布 有 兼 容 性 、 传 可靠 性 、 用 灵 活 性 和 管理 科 学 使 线 系统 已经不能 满足需 要 。 为此 , 发达 国家开 性等特 点 , 所以它是 智能化建筑 能够保证 优质
兴建新 式大型 高层建 筑 , 了增加 和提高建筑 工程 质量是否优 良, 为 这些都 是决 定智能 化建筑
的使 用功能和服务水 平 , 首先提 出楼宇 自动 化 的 智能化程度 高低的重 要因素 , 因为 智能化建 施工和使 用等各个环 节 , 都应与 建筑施工等 有 的 要求 , 房 屋建筑 内装 有各种 仪表 , 在 控制 装 筑能 否为用户更 好地服 务 , 综合布线 系统具有 关单位 密切 联 系、 配合 协调 , 取妥善 合理 的 采 置和信号 显示等设备 , 并采 用集 中控制 、 监视 ,
决定性 的作用 。
方式来处 理 , 以满 足各方 面的要 求。
以便 于运行操 作和 维护管 理 。 因此 , 这些 设备 3 2 . 综合布 线系统使智能化建筑 充分发挥智 能 都需分 别设有独立的 传输线路 , 分散设置在 化效 能 , 将 它是智 能化建筑 中必备的基础 设施
建筑内的设备相 连 , 组成各 自独 立的集 中监控 综 合 布线 系 统把 智 能 化建 筑 内的通 信 、

建筑智能化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规范

建筑智能化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规范

环境检查1应对交接间、设备间、工作区的建筑和环境条件进行检查,检查内容如下:•交接间、设备间、工作区土建工程已全部竣工。

房屋地面平整、光洁,门的高度和宽度应不妨碍设备和器材的搬运,门锁和钥匙齐全。

•房屋预埋地槽、暗管及孔洞和竖井的位置、数量、尺寸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铺面活动地板的场所,活动地板防静电措施的接地应符合设计要求。

•交接间、设备间应提供220V单相带地电源插座。

•交接间、设备间应提供可靠的接地装置,设置接地体时,检查接地电阻值及接地装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交接间、设备间的面积、通风及环境温、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器材检查2器材检验一般要求如下:•工程所用缆线器材型式、规格、数量、质量在施工前应进行检查,无出厂检验证明材料与设计不符者不得在工程中使用。

•经检验的器材应做好记录,对不合格的器件应单独存放,以备核查与处理。

•工程中使用的缆线、器材应与订货合同或封存的产品在规格、型号、等级上相符。

•备品、备件及各类资料应齐全。

3型材、管材与铁件的检查要求如下:•各种型材的材质、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表面应光滑、平整,不得变形、断裂。

预埋金属线槽、过线盒、接线盒及桥架表面涂覆或镀层均匀、完整,不得变形、损坏。

•管材采用钢管、硬质聚氯乙烯管时,其管身应光滑、无伤痕,管孔无变形,孔径、壁厚应符合设计要求。

•管道采用水泥管块时,应按通信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中相关规定进行检验。

•各种铁件的材质、规格均应符合质量标准,不得有歪斜、扭曲、飞刺、断裂或破损。

•铁件的表面处理和镀层应均匀、完整,表面光洁,无脱落、气泡等缺陷。

4缆线的检验要求如下:•工程使用的对绞电缆和光缆型式、规格应符合设计的规定和合同要求。

•电缆所附标志、标签内容应齐全、清晰。

•电缆外护线套需完整无损,电缆应附有出厂质量检验合格证。

如用户要求,应附有本批量电缆的技术指标。

•电缆的电气性能抽验应从本批量电缆中的任意三盘中各截出100m长度,加上工程中所选用的接插件进行抽样测试,并作测试记录。

综合布线系统和智能化建筑的关系

综合布线系统和智能化建筑的关系

综合布线系统和智能化建筑的关系一、综合布线系统的发展情况50年代,经济发达的国家在城市中兴建新式大型高层建筑,为了增加和提高建筑的使用功能和服务水平,首先提出楼宇自动化的要求,在房屋建筑内装有各种仪表,控制装置和信号显示等设备,并采用集中控制、监视,以便于运行操作和维护管理。

因此,这些设备都需分别设有独立的传输线路,将分散设置在建筑内的设备相连,组成各自独立的集中监控系统,这种线路一般称为专业布线系统。

由于这些系统基本采用人工手动或初步的自动控制方式,科技水平较低,所需的设备和器材品种繁多而复杂,线路数量很多,平均长度也长,不但增加工程造价,而且不利于施工和维护。

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通信、计算机网络、控制和图形显示技术的相互融合和发展,高层房屋建筑服务功能的增加和客观要求的提高,传统的专业布线系统已经是能满足需要。

为此,发达国家开始研究和推出综合布线系统,二十世纪80年代后期综合布线系统逐步引入我国。

近几年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城市中各种新型高层建筑和现代化公共建筑不断建成,尤其是作为信息化社会象征之一的智能化建筑中的综合布线系统已成为现代化建筑工程中的热门话题,也是建筑工程和通信工程中设计和施工相互结合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

二、智能化建筑的定义和基本功能智能化建筑具有多门学科融合集成的综合特点,由于发展历史较短,但发展速度很快,国内外对它的定义有各种描述和不同理解,尚无统一的确切概念和标准,应该说智能化建筑是将建筑、通信、计算机网络和监控等各方面的先进技术相互融合、集成为最优化的整体,具有工程投资合理、设备高度自控、信息管理科学、服务优质高效、使用灵活方便和环境安全舒适等特点,能够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需要的现代化新型建筑,在国内有些场合把智能化建筑统称为“智能大厦”,从实际工程分析,这一名词定义不太确切,因为高楼大厦不一定需要高度智能化,相反,不是高层建筑却需要高度智能化,例如航空港、火车站、江海客货运港区和智能化居住小区等房屋建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能建筑中通信设备综合布线系统 智能建筑中各通信设备和电子设备综合布线系统 智能建筑(工业厂房)中各通信设备和电子设备综合布 线系统
智能建筑中通信设备综合布线系统
智能建筑中各通信设备和电子设备综合布线系统
智能建筑(工业厂房)中各通信设备 和电子设备综合布线系统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
►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等级的确定
综合布线系统的构成

综合布线系统的定义
综合布线系统是建筑物或建筑物群内部信息通信设备传输信号的物 理链路。它能使建筑物或建筑物群内部的语音、数据通信设备、信 息交换设备、建筑物物业管理及建筑物自动化管理设备等系统之间 彼此相连,也能使建筑物内信息通信设备与外部的信息通信网络相 连。

综合布线系统的构成

水平子系统在一些特殊场合还可以采用以下线缆:
多对数(25对)100 Ω(UTP)非屏蔽对绞电缆; 4对100 Ω(STP)屏蔽对绞电缆和ISDN8芯RJ45型标准屏蔽信息插座; 多对数150 Ω(STP)屏蔽地毯下扁平电缆; 75 Ω同轴电缆(满足5Hz到625MHz宽频带信号的应用)和信息插孔为75 Ω同轴电缆的标准接口。
图10-3
综合布线系统的结构
► 以EIA/TIA568标准和ISO/IEC11801国际综合布
线标准为基准,并结合我国国内的实际应用情况, 综合布线系统结构的设计组合可以划分为六个独立 的子系统。每一个子系统均可视为各自独立的单元 组,一旦需要更改其中任何一个子系统时,不会影 响到其他的子系统。图10-4。
到信息插座的连接线缆(3m左右)所组成。 它包括带有多芯插头的连接线缆和连接器 (适配器),起到工作区的终端设备与信息 插座插孔之间的连接匹配作用。图10-8, 图10-9。
图10-8,图10-9
管理区子系统
► 管理区子系统由交叉连接、直接连接配线的
(配线架)连接硬件等设备所组成。以提供 干线接线间、中间(卫星)接线间、主设备 间中各个楼层配线架(箱)、总配线架(箱) 上水平线缆(铜缆和光缆)与(垂直)干线 线缆(铜缆和光缆)之间通信线路连接通信、 线路定位与移位的管理。图10-10
综合布线系统中传输介质的分类
► 水平布线传输介质的分类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图10-12
► 干线(垂直)布线传输介质的分类
图10-13
图10-12
图10-13
综合布线系统中交连/直连设备的分类
综合布线系统的应用

综合布线系统的应用对象
商务领域。商业银行、股票证卷交易所、宾馆及百货商店; 办公写字楼领域。各大公司总部、律师事务所、商务贸易中心及综 合办公楼; 建筑物群领域。大学校园、各大公司建筑物群及政府机构; 交通运输领域。轮船客运站、火车站、航空港、交通指挥中心、出 租调度中心; 卫生及健康领域。医院、急救医务中心; 新闻广播电视出版领域。新闻报社总部、广播、电视总部及出版社; 居住领域。住宅小区、高级公寓、高级别墅等。
基本配置方式

适用于配置建筑物中等标准的场所,布线要求不仅具有增强 的功能,而且还具有扩展的余地。可选用铜芯线缆组网,以 满足语音或语音与数据综合而传输速率要求一般的用户
每个工作站(区)至少有一个双孔(每孔8芯)的信息插座; 每个工作站(区)对应信息插座均有独立的水平布线电缆引至楼层 配线架; 采用压接式跳线或插接式快速跳线的交叉连接硬件; 干线线缆的配置(即楼层配线架至设备室总配线架线缆),对电话 干线电缆,针对每个信息(电话)插座至少配置1对对绞电缆,并应 考虑一定的备用量;对计算机网络干线线缆,至少应先配置一条高 质量的4对对绞线缆。
图10-10
设备间子系统
► 设备间布线子系统由设备间中的线缆、联接
器和相关支撑硬件所组成,它把公共系统的 各种不同设备互联起来。
建筑群子系统
► 建筑群子系统将一个建筑物中的线缆延伸到
建筑群的另一个建筑物中的通信设备和装置 上,它由电缆、光缆和入楼处线缆配线架上 加装过流过压的电气保护设备等相关硬件所 组成。图10-11
综合布线系统产品的构成 综合布线系统的结构

综合布线系统部分产品的分类
综合布线产品的等级 综合布线系统中传输介质的分类 综合布线系统中交连/直连设备的分类
综合布线系统产品的构成
► 综合布线系统产品是由不同系列的器件所构成,图
10-3; ► 系统产品包括:建筑物或建筑群内部的传输电缆、 信息插座、插头、转换器(适配器)、连接器、线 路的配线及跳线硬件、传输电子信号和光信号线缆 的检测器、电器保护设备、各种相关的硬件和工具 等。这些器件可组合成系统结构各自相关的子系统, 分别起到各自功能的具体用途。 ► 系统产品还包括建筑物内到电话局线缆的交叉点 (汇接点)上的这一段布线线缆、配线及相关的器 件。
图10-5
干线子系统
► 干线子系统由建筑物内所有的(垂直)干线
多对数线缆所组成,即有大对数电缆、同轴 电缆和多模多芯光纤以及将此光缆连接到其 他地方的相关支撑硬件所组成,以提供设备 间总(主)配线架(箱)与干线接线间楼层 配线架(箱)之间的干线路由。图10-6。
图10-6
工作区子系统
► 工作区布线系统由工作区内的终端设备连接
► ►
综合布线系统的应用范围 综合布线系统的典型应用
综合布线系统的应用范围
► 由于综合布线系统主要是针对建筑物内部以及建筑
屋群之间的信息通信设备的布线而设计的,同时亦 可为建筑设备自动化等设备的布线设计,所以布线 系统应用范围能满足于各类不同的信息、通信设备、 建筑物自动化等设备传输弱电信号的要求。主要弱 电信号有:
智能建筑的综合布线系统
► 概述 ► 综合布线系统的构成 ► 综合布线系统的应用
►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
► 综合布线系统与相关设备的连接
► 综合布线系统与建筑设计的关系
►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举例
概述

建筑物内传统布线的演变
以往,在为一栋建筑物或一组建筑物群内部的语音、数据、视频图像等布线 设计时,人们通常要根据所使用的通信设备和电子设备,而设计采用不同生 产厂家的各个型号系列的线缆、各个线缆的配线接口以及各个系列的出线盒 插座。图10-1。 各个不同的系统网络分别采用各自不同型号的布线材料,而且连接这些不同 的布线材料的插座、接口和接线端子板也各不相同。由于他们彼此之间互不 兼容,当建筑物内用户需要重新搬迁或布置设备时,还需要重新布置线缆, 装配各种设备所需要的不同型号的插座、接头和中断各种用户终端的运行信 号。 人们为了满足80年代以来社会信息化需求的日益增长,迫切需要一种能够 支持建筑物或建筑物群内通信得布线网络,而这样一种网络必须能够支持多 种信号的传播业务,并满足用户的长期使用。1985年美国电话电报公司贝 尔实验室率先推出了综合布线系统。 综合布线系统采用了星形结构的模块化设计,以一套单一的高品质配件,综 合了智能建筑及建筑物群中多种布线系统,解决了目前在建筑物中所面临的 有关语音、数据、视频、监控等设备的布线不兼容问题,满足了建筑物中用 户的使用。综合布线系统支持计算机、通信、及电子设备的多种应用。图 10-2 目前综合布线系统比较有代表性的产品。 ► 综合布线系统的特点

综合布线系统的特点
► 综合布线系统是为了综合业务使用的需求而特别设
计的一套布线系统,他采用了一系列高质量的标准 材料,以模块化的组合方式,把语音、数据、图像 和部分控制信号系统用统一的传输媒介进行综合, 方便地在智能建筑中组成一套标准、灵活、开放的 布线系统。具有如下特点。
实用性 灵活性 模块化 扩充性 经济性
水平子系统 干线子系统 工作区子系统 管理区子系统 设备间子系统 建筑群子系统
图10-4
水平子系统
► ►
水平布线系统是由每一个工作区的信息插座开始,经水平布置一直到管 理区的内侧配线架的线缆所组成。图10-5。 水平布线线缆均沿大楼的地面或吊平顶中布线,最大的水平线缆长度不 应大于90m,并在各自的水平布线系统中分别采用以下几种类型线缆和 信息插座。
图10-1。
图10-2
目前综合布线系统比较有代表性的产品
AVAYA SYSTIMAX (美国亚美亚通信设备公司) ► SIEMON CABLING SYSTEM (美国西蒙公司) ► IBM ACS (美国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 PANDUIT MINICOM (美国泛达公司) ► AMP NETCONNECT (美国安普公司) ► 3M Volition (美国3M公司) ► CORNING CABLING SYSTEM (美国康宁公司) ► NORDX/CDT IBDN (加拿大丽特网络公司) ► Nexans CABLING SYSTEM (法国耐克森公司) ► BRAND-REX MillenniuM (英国奔瑞公司) ► KRONE K.I.S.S (德国克罗内公司) ► Dä twyler Unilan (瑞士德特威勒公司)
综合配置方式

适用于建筑物配置标准较高的场所,布线系统不但采用了铜 芯对绞电缆,而且为了满足高质量的高频宽带信号,采用了 光纤线缆和双介质混合体线缆(铜芯线缆和光纤混合成缆) 组网。
每个工作站(区)至少有一个双孔或多孔(每孔8芯)的信息插座, 特殊工作站(区)可采用多插孔的双介质混合型信息插座; 在水平线缆、主干线(垂直干线)线缆以及建筑屋群之间干线线缆 中配置了光纤线缆; 电话配线可采用压接式跳线,计算机网络配线应采用RJ45插接式快 速跳线的交叉连接硬件; 干线线缆的配置(即楼层配线架至设备室总配线架),对电话电缆, 针对每个信息(电话)插座,至少配置1对对绞电缆,并应考虑一定 的备用量;对计算机网络干线线缆,至少应配置一条多芯光缆或一 条对应楼层网络设备的对角电缆。
模拟与数字语音信号 高速与低速的数据信号 传真机、图像终端、绘图仪等需要传输的图像资料信号; 会议电视与安全监视电视的视频信号; 建筑物的安全报警和自动化设备的控制信号,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