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四诊仪操作
中医经络检测仪操作规范

中医经络检测仪操作规范
中医经络检测仪操作规范
【项目简介】
中医经络检测仪,将人体经穴物理、生物电指数等信息通过感应采集器采集、计算、量化,在通过处理器传至电脑数据库进行分析判断、综合归纳与分类。
将结果以数字、图形、报告的形式、返回检测端,从而得出人体是否健康。
【中医经络检测仪操作规范】
1.设备及物品准备
①仪器设备
中医经络检测仪
②物品准备
持物钳1把、医用棉球、超导耦合剂。
③操作技术
1、开机。
2、打开经络检测软件。
3、填写被检者信息。
4、数据采集
4.1取下被检者身上的金属物品及通讯器材及有电磁辐射类产品。
4.2被检者裸露出双手、双脚、平躺在床上,等待检测。
4.3检测者使用“中医经络检测仪采集专业配件盒”(在承载腔内放入棉球,
再滴入超导耦合剂进行浸湿,再讲承载腔吸附在探测极上,带上手套)。
4.4将传导极夹在“内关”上(注意金属导体是与穴位皮肤接触。
当探测
极采集身体右侧穴位时传导极夹在左侧内关上,检测左侧穴位时,传导极夹在右侧内关上)。
4.5点击屏幕上软件的开始按钮,按照穴位指示,用探测极体探测
穴位。
4.6直到24个穴位都检测后,屏幕上不再弹出穴位指示后,检测完成。
5、智能解读(选择被检者报告点击智能解读)。
6、打印报告。
【注意事项】
1、检测前不喝酒及咖啡,不吃保健品。
尽量不吃药。
中医操作仪器的使用流程

中医操作仪器的使用流程1. 准备工作在使用中医操作仪器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以确保使用过程顺利进行。
以下是准备工作的步骤:•确保仪器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检查仪器的电源、线缆等部件是否完好无损。
•对仪器进行清洁,确保表面干净无污垢,可以使用特定的消毒液擦拭仪器表面。
•准备好需要使用的辅助工具,如针头、套管、穴位图等。
2. 操作流程中医操作仪器的使用流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2.1. 患者准备在进行操作之前,需要确保患者适宜接受操作,并进行以下步骤:•让患者清洁受治疗的部位,以确保皮肤干净无污垢。
•让患者放松身体,找到适合的姿势,以方便进行操作。
•示意患者关注自身感觉,在操作过程中及时告知医生感受到的任何变化。
2.2. 仪器设置根据治疗需要,对中医操作仪器进行设置,包括以下步骤:•打开仪器电源,确保仪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根据治疗需求,设置仪器的工作模式、频率等参数。
•针对具体区域的治疗,选择合适的探头、电极等配件,并安装到仪器上。
•调整仪器的输出功率,确保适合患者的治疗强度。
2.3. 操作步骤根据具体的治疗需求,进行中医操作仪器的操作步骤。
以下是一般操作流程的示例:1.确定治疗的穴位或患者所需的操作部位。
2.使用合适的辅助工具(如穴位图、呼吸导引等)准确定位。
3.将探头或电极等仪器配件放置在治疗部位上。
4.开始治疗,根据具体治疗方案调整参数。
5.观察患者的反应及治疗效果,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
6.在治疗结束后,关闭仪器并拆卸配件。
7.清洁仪器并储存到指定位置。
2.4. 注意事项在使用中医操作仪器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关的中医操作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严格遵守仪器的使用说明书,不得随意更改仪器参数。
•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老人、婴幼儿等,需要特别谨慎使用。
•如果在操作过程中患者出现不适或异常反应,立即停止操作,并采取相应的紧急处理措施。
•定期对仪器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确保仪器始终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四诊仪舌象操作规范

四诊仪舌象操作规范一、舌诊技术原理舌诊技术原理是依据中医望诊理论关于将人体舌部划分为舌尖、舌中、舌根和舌侧,认为舌尖属心肺,舌中属脾胃、舌根属肾,舌两侧属肝胆。
舌质是指舌的本体,主要观察其色,形,态三方面。
正常舌质为色泽淡红,含蓄荣润,胖瘦老嫩适中,运动灵活自如,表示气血充足,否则为对应脏腑机能异常为基础理论的。
应用Delphi3.0编程建立舌诊定量分析系统,其主要工作途径为:影像校正→影像单位换算→影象分割→〔舌色与苔色分析、舌形分析、苔质分析〕→归纳出健康人舌象标准分布的特点及舌质与舌苔变化的规律性,以健康人舌象标准为判断标准进行分析判断。
根据舌象特征通过JK-02采集器(高分辨率数码摄像机和环境光线处理机构)对人体舌部舌色信息、舌型信息、苔色信息进行采集。
将所得到的信息经主机对应3转换到“舌诊定量分析系统”自动与健康人舌象标准做辨识分析、表达,最终获得舌象诊断结论。
二、中医舌象诊断原理中医望诊理论认为辨舌质可辨五脏之虚实,视舌苔可察六淫之浅深,可以诊断人体疾病。
通过察看“舌苔”和“舌质”两方面的形态、色泽、润燥等变化,作为辨别病变的性质、病邪的浅深和病情的虚实可以反映人体脏腑的气血、阴阳、生理与病理状况。
舌通过经络与五脏相连,人体脏腑、气血、津液的虚实,疾病的深浅轻重变化,都有可能客观地反映于舌象,通过舌诊可以了解脏腑的虚实和病邪的性质、轻重与变化。
其中舌质的变化主要反映脏腑的虚实和气血的盛衰;而舌苔的变化主要用来判断感受外邪的深浅、轻重,以及胃气的盛衰。
舌象操作:1、打开舌象球影响开关,屏幕自动弹出舌象采集窗口,选择遥控拍摄,弹出操作界面2、点击界面中的实时显示拍摄,患者将下巴放在舌象球采集口底托上,伸舌头舔舐下巴,并保持住配合医生采集舌象图3、点击屏幕舌象采集界面,ON自动聚焦,待采集框变绿色,点击操作界面黑色拍摄按键,采集完摄像图片4、关闭舌象采集软件,打开舌象检测软件,登录账号密码默认,登陆,点击初诊,填写病员信息,点击下一步5、点击采集舌象,选择确定,选择打开图片,在计算机D盘舌象照片中找到刚刚采集到的图片,按住鼠标左键截取整个舌头照片,点击截图,选择右侧截好的图片,点击分析舌象6、根据右侧下拉框中的选项处理舌象信息,没有的可以略过,填写舌象基本信息后,点击分析报告7、出现报告后点击两次返回,打印报告,选择PDF打印,以患者的名字保存在D盘舌象报告文件夹中,然后在弹出的报告中打印注意事项:1、检测前不喝酒及咖啡,不吃保健品。
中医四诊的主要操作方法和步骤

中医四诊的主要操作方法和步骤中医四诊是指望、闻、问、切四种诊断方法,是中医传统的重要诊断手段。
下面分别介绍四种诊断方法的操作方法和步骤。
一、望诊望诊是通过观察患者的神态、面色、舌苔、舌质、眼神、皮肤等来诊断病情的方法。
以下是望诊的操作方法和步骤:1.观察神态: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包括神情、眼神、姿态等,可以判断病情的轻重和性质。
2.观察面色:观察患者的面色,包括面色苍白、潮红、黄染等,可以判断病情的性质和气血情况。
3.观察舌苔:观察患者的舌苔,包括舌苔的厚薄、颜色、质地等,可以判断病情的寒热虚实。
4.观察舌质:观察患者的舌质,包括舌头的颜色、形状、大小等,可以判断病情的寒热虚实和气血情况。
5.观察眼神:观察患者的眼神,包括眼神的明亮、浑浊、散乱等,可以判断病情的轻重和性质。
6.观察皮肤:观察患者的皮肤,包括皮肤的色泽、质地、皮疹等,可以判断病情的性质和气血情况。
二、闻诊闻诊是通过听患者的声音、嗅患者的气味来诊断病情的方法。
以下是闻诊的操作方法和步骤:1.听声音:听患者的声音,包括声音的高低、强弱、清浊等,可以判断病情的轻重和性质。
2.嗅气味:嗅患者的气味,包括口臭、体臭等,可以判断病情的性质和气血情况。
三、问诊问诊是通过询问患者病史、症状、体征等来诊断病情的方法。
以下是问诊的操作方法和步骤:1.询问病史:询问患者患病的时间、原因、既往病史等。
2.询问症状:询问患者的主要症状、伴随症状、疼痛部位等。
3.询问体征:询问患者的身体状况、体征变化等。
4.询问家族史:询问患者的家族史,包括遗传病、传染病等。
5.询问个人史:询问患者的个人史,包括生活习惯、饮食嗜好等。
四、切诊切诊是通过触摸患者的脉搏、肌肤等来诊断病情的方法。
以下是切诊的操作方法和步骤:1.触摸脉搏:触摸患者的脉搏,包括脉象的强弱、快慢、滑涩等,可以判断病情的寒热虚实和气血情况。
2.触摸肌肤:触摸患者的肌肤,包括肌肤的温度、湿度等,可以判断病情的寒热虚实和气血情况。
中医定向仪的使用流程

中医定向仪的使用流程简介中医定向仪是一种基于中医经络理论的仪器,用于辅助中医师诊断和治疗疾病。
它通过测量人体经络系统的电阻和电流变化,分析出体内的气血状况,进而判断出病情和治疗方法。
本文将介绍中医定向仪的使用流程,包括前期准备、使用步骤和注意事项。
前期准备1.确保中医定向仪的电源充足,可以通过插电充电或更换电池来保证。
2.仔细阅读中医定向仪的使用手册,了解其基本功能和操作方法。
3.清洁仪器表面,确保不会影响测量结果。
使用步骤1.打开中医定向仪的电源,等待仪器启动完毕。
2.将仪器的电极贴片固定在被测人体上,通常贴在手腕和脚踝处,确保电极充分贴合皮肤。
3.按下开始测量按钮,仪器将开始测量经络电阻和电流的变化。
4.等待一段时间,让仪器完成测量,并显示测量结果。
5.根据仪器的测量结果分析患者的体内气血状况,判断病情和找出适合的治疗方法。
注意事项1.使用中医定向仪时,需要保持安静和放松的状态,避免外界干扰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2.测量时不要移动贴片和触摸贴片。
贴片的移动和触摸会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
3.在测量过程中,如果仪器出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停止使用,并联系相关人员进行维修。
4.定期清洁仪器和更换电池,保持仪器的正常工作状态。
5.注意个人卫生,确保贴片和仪器的清洁,避免传染疾病。
结论在中医诊断和治疗过程中,中医定向仪作为一种辅助工具,可以帮助中医师更全面准确地了解患者的体内气血状况。
通过严格按照使用流程进行操作,并注意事项,可以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然而,中医定向仪只是辅助工具,不可替代中医师的临床判断和经验。
在使用中医定向仪的同时,仍然需要结合中医的整体观念和综合分析,进行综合诊疗。
中医四诊仪

中医四诊仪数量:一套一、脉象采集仪1、采用气动无极梯度加压模式,腕带式脉象采集组件(传感器与腕带分离可拆卸)找脉准确;精确模拟中医诊脉浮中沉指法;2、脉搏传感器触力面为符合人体工程学的≥8mm*8mm触力传感器;3、脉搏传感器为防过载传感器,具有过载保护功能,传感器触力面可承受≥2.5㎏过载;4、灵敏度>2.0mv/g FSO;5、采样精度:24位bit;6、静压测量:在0.0g-200.0g范围内,分别取60g、80g、100g、120g、150g 不同重量进行测量,显示误差<±5%;7、时间常数:脉搏采集交流放大器(动态压)的时间常数>2s;8、脉搏放大器频谱特性:0.08-25Hz ;9、提供中医脉象图及相关测量参数,输出量化参数≥20种,提供中医脉象自动辅助识别;10、内置热敏打印机;11、可结合舌面象信息、体质辨识信息完成四诊分析;二、舌象采集仪1、舌面采集单元包括前面板、面框;2、光源环境为模拟日光光源,发光组件为球面无影光源,其中照明光源为LED 灯;3、LED 光源显色指数≥80,色温范围在 4000k~7000k;4、照度的均匀性:多点检测舌、面单元患者应用部分的照度值(EC)在3600±15%范围之内;5、舌面单元的图形分辨率水平方向与垂直方向都应≤0.5mm;6、对舌:舌色≥14种,舌络≥3种,舌态≥5种,苔色≥4种,苔质≥12种;7、对面:唇色≥6种,面色≥17种,面部光泽≥3种,局部特征≥3种;科室确认签字:8、可结合脉象信息、体质辨识信息完成四诊分析;三、中医体质辨识与养生方案指导系统1、体质辨识量表依据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ZYYXH/T 157--2009《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要求制定,可作为判断普通人群、65岁及以上老年人群中医体质分类的标准化工具;2、可提供体质成因解读,以及易发疾病的风险预警提示;3、可对9种基本体质和44种复合体质进行自动判别;4、中医养生模块:(1)提供不同体质对应的当令季节的健康养生指导及干预服务;(2)提供个体化辨体施养方案,包含四季食疗养生、运动养生,经穴养生,膳食养生等内容,为被测试者提供个体化的健康养生指导建议;(3)具备中医体质辨识与养生方案指导系统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
中医诊断仪操作手册

中医诊断仪操作手册一、引言中医诊断仪是一种现代中医诊疗设备,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来辅助中医师进行诊断和治疗。
本操作手册将详细介绍中医诊断仪的使用方法,帮助用户正确操作仪器,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治疗效果。
二、仪器概述中医诊断仪是一款集触摸屏、传感器、智能算法等技术于一体的设备。
其主要功能包括脉象识别、舌诊分析、面诊分析等,以辅助中医医师进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三、操作步骤1. 准备工作- 将中医诊断仪放置在平稳的桌面上,并连接电源线。
- 打开设备电源,并确保触摸屏显示正常。
2. 脉象识别a. 进入脉象识别界面,在屏幕上选择“开始识别”。
b. 按照提示,将手指轻放在脉搏感应区域,待仪器完成脉象识别。
c. 在结果页面查看脉象分析报告,并根据分析结果进行诊断。
3. 舌诊分析a. 进入舌诊分析界面,对准舌头拍照按钮,并轻触拍照。
b. 仪器将自动分析舌苔、舌体颜色、舌质等指标,并生成分析报告。
c. 根据分析报告,结合中医理论进行舌诊诊断。
4. 面诊分析a. 进入面诊分析界面,确保面部被良好亮度照明。
b. 按下面部拍照按钮进行面部拍照。
c. 仪器将自动分析皮肤、五官、面色等指标,并生成分析报告。
d. 根据分析报告,结合中医理论进行面诊诊断。
5. 其他功能中医诊断仪还提供了一些其他功能,如中药查询、穴位推拿等。
用户可以根据需要使用这些功能。
四、注意事项1. 操作仪器时,要保持手部干净,并避免用力过猛。
2. 使用中医诊断仪时,要保持放松状态,避免紧张和焦虑。
3. 仪器分析结果仅供参考,不能替代中医师的诊断。
4. 长时间使用中医诊断仪时,要注意眼睛的休息与保护。
5. 定期清洁仪器,保持其良好的工作状态。
五、总结通过本操作手册,您已经了解了中医诊断仪的操作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希望您能准确并正确地使用中医诊断仪,为中医诊疗工作提供更好的帮助和支持。
(注:此为虚拟助手生成的示例文章,仅供参考。
实际写作中应结合具体操作步骤和相关技术特点进行编写。
针灸仪操作流程

针灸仪操作流程针灸仪是一种常用的中医工具,用于进行针灸治疗。
正确的操作流程能够确保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
以下是针灸仪的操作流程:1. 准备工作在进行针灸治疗之前,首先需要进行准备工作。
确保工作环境整洁,消毒工作完成,并确认所有所需器械和材料已准备齐全。
清洗双手并佩戴消毒手套,以确保操作的卫生。
2. 确定治疗部位根据患者的症状和疾病,确定要进行针灸治疗的部位。
可以通过检查患者的舌脉及询问症状来确定治疗的目标部位。
3. 寻找针灸穴位根据针灸的原理和治疗目标,确定需要刺激的针灸穴位。
可以通过按压或按摩的方式,找到对应的穴位,并进行消毒。
4. 消毒处理使用消毒棉球和酒精对刺激区域进行消毒处理。
确保彻底清洁消毒,以预防感染和交叉感染。
5. 准备针具在消毒后,打开针灸仪的包装,取出所需的针具。
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针头,确保针具的质量和卫生。
6. 针刺操作根据治疗部位和穴位的深度,选择合适的针刺方法。
将针具插入穴位,如果使用电针疗法,可以选择合适的电流和频率。
务必轻柔、稳定地进行针刺操作,以避免刺激或损伤。
7. 监测治疗过程在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和症状。
对于需要持续时间较长的治疗,可适时调整针具或治疗参数,以达到最佳效果。
8. 治疗结束治疗完成后,需要做好整理工作。
将使用过的针具进行分类并正确处理,清理工作区,并询问患者的感受和症状变化。
以上是针灸仪的基本操作流程,正确的操作流程能够确保针灸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
在实践中,操作人员还应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经验,以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四诊仪操作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中医四诊仪操作规程
1.电脑电源未开时检查电脑、感应器、打印机等设备是否连接良好,检测仪探头必须插紧,开启设备,进入操作系统界面;
2.启动采集程序并登陆,确认程序自检结果正常,然后记录被检测者的基本情况(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等);
3.点击“采集”按钮,进入舌面采集页面:让患者下颌放于采集窗的下颌托上,脸部紧贴面框,双目前视,嘴唇闭合,自然放松;如前额有头发遮盖,需将头发移开,完全暴露前额,点击“按下快门”按钮设备自动对焦拍摄;勾选“舌象拍摄”舌象采集流程,嘱咐患者下颌放于采集窗的下颌托上,口唇张大,舌自然伸出口腔,舌尖向下,不得卷曲,并保持伸舌姿势,点击“按下快门”按钮设备自动对焦拍摄;
4.脉象采集时,先标记采集位置,绑定腕部固定架,锁定脉搏采集组件,点击“采集”按钮,选择“左手”选项,程序自动进行左手关部脉象信息采集,左手采集完成后,换右手重复上述操作;
5.问诊采集时,按照电子问卷的顺序,逐题点击勾选答案,填写后点击“提交”按钮,问诊信息保存,并形成体质辨识结果,至此,舌、面、脉、问诊(体质辨识)四项采集完成;
6. 系统自动进行数据分析,出具中医体检结果并由体检师初步判读,必要时纠正机器误差,填写医生建议;
10检测完毕清理器材,使之处于良好的备用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