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卵仔稚鱼的研究

合集下载

春季舟山渔场鱼卵、仔稚鱼种类组成与数量分布

春季舟山渔场鱼卵、仔稚鱼种类组成与数量分布

文章编号押2096-4730穴2021雪01-0001-08春季舟山渔场鱼卵、仔稚鱼种类组成与数量分布刘连为,隋宥珍,蒋日进,徐开达,朱文斌,周永东(浙江海洋大学海洋与渔业研究所,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重点渔场渔业资源科学观测实验站,浙江省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舟山316021)摘要:于2017-2019年4-5月对舟山渔场典型海域12个站位进行6个航次的鱼类浮游生物拖网调查,分析了春季舟山渔场鱼卵、仔稚鱼的种类组成与数量分布特征。

结果显示,所有航次调查共采集鱼卵4144粒,仔稚鱼785尾,隶属于10目27科。

有1种鉴定到目,1种鉴定到科,9种鉴定到属,29种鉴定到种。

以鲈形目种类数最多,共19种,占47.50%。

4月,鱼卵平均丰度为(0.76±1.20)ind·100-1·m-3,5月为(31.51±51.66)ind·100-1·m-3,差异极显著(P<0.01);4月,仔稚鱼平均丰度为(3.70±15.91)ind·100-1·m-3,5月为(1.64±2.71)ind·100-1·m-3,差异不显著(P>0.05)。

春季舟山渔场鱼卵与仔稚鱼优势种为小黄鱼、六丝钝尾虾虎鱼、鳀、龙头鱼、舌鳎属未定种及短吻红舌鳎,群落多样性指数基本呈逐年递增趋势,表明春季舟山渔场鱼卵与仔稚鱼群落结构较稳定,且与该海域鱼类种类组成变化一致。

关键词:舟山渔场;鱼卵;仔稚鱼;种类组成中图分类号:S932.4文献标识码:ASpecies Composition and Abundance Distribution ofIchthyoplankton in Zhoushan Fishing Ground in SpringLIU Lian-wei,SUI You-zhen,JIANG Ri-jin,et al(Marine and Fishery Institute of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Marine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 of Zhejiang Province,Scientific Observing and Experimental Station of Fishery Resources for Key Fishing Grounds,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 Affair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Key Laboratory of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Technology Research for Fisheries Resources of Zhejiang Province,Zhoushan316021,China)Abstract:The species composition and abundance of fish eggs,larvae and juveniles were studied based on ichthyoplankton trawl survey data in Zhoushan fishing ground from April to May among2017and2019.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 total of4144fish eggs and785fish larvae and juveniles were collected,which belonged to10orders27families.One taxon of Anguilliformes fish as well as that of Ophichthyidae fish were identified to the order and family level each,9taxa and other ones were identified to the genera and species level re-spectively.Of which,Perciformes was the most diverse order(19species),accounting for47.50%.The average density of fish egg was(0.76±1.20)ind·100-1·m-3in April while(31.51±51.66)ind·100-1·m-3in May,between收稿日期:2020-05-10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9YFD0901204);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2019C02056);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2017F50015)作者简介:刘连为(1983-),男,江苏徐州人,研究方向:分子生态学.E-mail:*******************通信作者:周永东,男,教授.E-mail:**************浙江海洋大学学报穴自然科学版雪第40卷which high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detected (P <0.01).The average density of fish larvae and juveniles was(3.70±15.91)ind ·100-1·m -3in April and (1.64±2.71)ind ·100-1·m -3in May,an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detected (P >0.05).The dominant species of ichthyoplankton were Larimichthys polyactis ,A mblychaeturichthys hexanema ,Engraulis japonicus ,Harpodon nehereus ,Cynoglossus sp.and C.joyneri ,and the community diver -sity index of ichthyoplankton showed a decreasing trend year by year,which indicated that the community structure of ichthyoplankton was more stable with consistent variation as that of fish species composition in Zhoushan fishing ground.Key words:Zhoushan fishing ground;fish eggs;fish larvae and juveniles;species composition舟山渔场自然环境优良,鱼类物种丰富,是我国重要的天然近海渔场。

罗非鱼仔稚鱼脂类营养研究进展

罗非鱼仔稚鱼脂类营养研究进展
浮游植物浮游动物的混合营养到稚鱼期 的完全依 靠天然饵料 ( 包括轮虫 、 挠族类 、 枝角类 等浮游动 物) 为食 , 幼鱼期则行与成鱼相类似的杂食性。 叶锦 春等 (9 2 以 2 %的卤虫卵粉作为饲料添加剂培 18 ) 5 育 的罗非鱼仔鱼成活率达到 9 . 与基础饲料的 98 %,
俊等(0 9 使用了人工配合饵料 、 20 ) 轮虫 、 蛋黄 、 轮虫 + 人工 配合饵料 4种开 口饵料对奥尼罗非鱼仔鱼 生长 、 发育和存活的影 响, 发现轮虫 +配合饵料组
3 1・

பைடு நூலகம்
广东饲料 第 2 卷第 1 l 期
21 年 1 02 月
生长较快 , 蛋黄组生长最慢 , 且存活率最低。 这表明 含有高蛋 白、 高脂肪以及全面的氨基酸组成的生物 饵料 +配合饲料对处于高速生长但 消化酶分泌不 足的前期仔鱼有利。 1 . 2罗非鱼仔 稚 鱼脂 类营养研 究
要因素 , 生态 因子和营养因子对罗非鱼的影响一直 是水产研究的热点。 罗非鱼仔稚鱼生态领域的研究 主要集 中在罗非鱼生态 因子耐受性( 王辉等 ,0 8 20; 强俊等 ,09 、对重金属离子的耐受性 ( M 20 ) wu S
育完善阶段 , 食道 、 肠 、 胃、 肝脏 、 胆囊 、 胰腺等腺体 已与成鱼相似。 食性方面从仔鱼期行卵黄囊及外界
广东饲料 第 2 卷第 1 1 期
21 年 1 02 月
罗非鱼仔稚 鱼脂类营养研 究进展
谢 晓 晖 温 小 波 张 云 2何 小 刚
(. 1 华南农 业大学动物科学学 院 , 广东 广 州 5 0 4 ) 16 2 (. 2广东恒兴饲料实业股份有 限公 司 , 广东 湛江 5 4 9 ) 2 0 4

苗供应为前提 , 因此 , 对仔稚鱼乃至鱼苗 的研究始

鱼类仔稚鱼骨骼发育的研究进展

鱼类仔稚鱼骨骼发育的研究进展

洋庸鲽和大西洋鳕Gadus morhua的肝、肾、脾、肠道出现了不同类型的骨骼畸形。 以 及鳃等组织器官均能生成25- OHD 3、24,25-OH 2D 3、 4.2 环境因素 1,25-OH 2 D 3 以及25,26-OH 2 D 3 等衍生物。Sundell等 环境因素引起鱼类骨骼畸形主要 通过以下两个途径:第 1993证实了大西洋鳕的钙调节组织如鳃和肠道中存在着1, 一,通过对鱼体的神经肌肉产生影响后导致无化学性质变化 25-OH2D3受体,实验 还观察到鱼体注射1,25-OH2D3后增的骨骼畸形;第二,通过改变维持骨骼的生化 完整性所必需 加了钙的吸收。这些研究表明了VD和钙存在着相互作用,并的生物 过程从而导致化学性质改变的骨骼畸形。相关研究已 可能间接影响到鱼类骨骼的新 陈代谢。证实光照强度、pH、溶氧、水温,盐度以及水体流速等非生 4.3.2.3 维生 素E 维生素E(VE)可以促进某些特定物因素均能引起鱼类的骨骼畸形;而生物因 素,比如饲养密 骨骼的发育。VE与骨细胞的双分子磷脂结构组成第一道防度、寄 生虫、藻生物毒素、传染病等也会对鱼类产生致畸作 线,抵抗破坏成骨细胞活性的
体和脊柱的PH部分最易产生畸形。在大西洋庸鲽中,脊柱的 果饲料中磷含量不足 或缺乏的话,会导致鱼类生长速率减PH 部分和HE 部分的最前端最易出现骨骼畸 形。 缓、骨矿化程度降低以及骨骼畸形,因此,必须依靠饲料中 3.2 鳍及颌骨的 畸形 的磷补给,才能满足鱼体骨骼发育的需要。 鳍和颌骨的畸形也是鱼类养殖中 较为普遍的现象,主 4.3.2 维生素要的畸形类型为鳍的分叉、鳍的融合、鳍的增生、 颌骨的短 4.3.2.1 维生素A 维生素A(VA)是一类具有β-白芷缺及弯曲等。颌骨畸 形在澳洲肺鱼(Lates calcarifer)、大西 酮环的不饱和一元醇,包括视黄醇、视黄 醛和视黄酸3种衍生洋庸鲽、七带石斑鱼(Epinephelus septemfasciatus) 仔稚鱼 物。 视黄醇可由植物来源的β-胡萝卜素合成。在体内,β-发育过程中均有发现。对于鳍 的发育来讲,尾鳍对外界环境 胡萝卜素-15,15′-双氧酶催化下,可将β-胡萝卜素转 变为的变化比较敏感,较易产生畸形,主要表现为尾上骨数目不 两分子的视黄醛。

海洋生物资源调查-第3章 鱼类浮游生物调查及评价(专业知识模板)

海洋生物资源调查-第3章 鱼类浮游生物调查及评价(专业知识模板)
海洋生物要素调查及评价
种类鉴定
主要鱼类浮游生物应鉴定到属或科。 2.2 调查要素
包括鱼卵和仔、稚鱼的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 3 采样
3.1 采样设备
网具 30m以浅海域,应采用浅水Ι型浮游生物网垂直取样, 30m以深海区,应采用大型浮游生物网垂直取样或用双鼓网 倾斜取样。此外可根据海区位置或深度、调查的性质、目
Na——全网鱼卵或仔、稚鱼个体数,单位为粒(ind)或尾(ind); S——网口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2); L——流量计转数; C----流量计校正值。
海洋生物要素调查及评价
水平拖曳样品
以粒/网(ind/net)或尾/网(ind/net)计算。 6 填写报表
按本部分的有关规定填写报表; 7 7.1 分布图绘制
是衡量亲鱼资源量大小和预报补充资源量所必需的资料。
海洋生物要素调查及评价
2
2.1
技术要求和调查要素
技术要求
垂直或倾斜拖网深度
水深大于200m的海区拖网深度为200m至表垂直拖网或斜 拖,水深小于200m的则由底至表垂直拖网或斜拖。 水平拖网深度 水平拖网深度为0m3m层。
垂直或倾斜分段拖网水层
根据测站深度、调查性质和目的的不同来确定.
平面分布图一般用等值线或不同量级的圆圈符号表示。
等值线的取值标准如下:
a)鱼卵和仔、稚鱼总量(单位为 ind/m3或ind/100m3):1, 5,10,25,50,100,250,500,1 000,5 000;
海洋生物要素调查及评价
b) 鱼 卵 和 仔 、 稚 鱼 主 要 科 、 属 或 种 ( 单 位 为 ind/m3 或
c) 数量小于上述等级时,可用“ +”标在测站上,以示出现。

厦门南部海域春季鱼卵、仔稚鱼种类组成与数量分布

厦门南部海域春季鱼卵、仔稚鱼种类组成与数量分布

厦门南部海域春季鱼卵、仔稚鱼种类组成与数量分布徐春燕;沈长春;刘勇;马超【摘要】根据2013年4月在厦门南部海域的调查资料,对其鱼卵和仔稚鱼的种类组成与数量分布特点进行初步研究和探讨.结果表明,本调查海域春季共出现鱼卵和仔稚鱼21种,其中鱼卵14种,仔稚鱼9种.21个种类隶属于16科.鱼卵、仔稚鱼数量主要以黄姑鱼(Nibea albifora)、青鳞小沙丁鱼(Sardinella zunasi)和鰕虎鱼科(Gobiidae sp.)为主;春季水平拖网鱼卵和仔稚鱼平均密度分别为107.7 ind/网和1.0ind/网,垂直拖网鱼卵和仔稚鱼平均密度分别为0.69 ind/m3和0.47 ind/m3;春季鱼卵数量分布以浯屿岛东侧的11站位和小金门岛北侧的9站位较为集中,仔稚鱼以下鸡屿北侧的4站位和大担岛东南侧的12站位较为集中.比较以往的研究成果,随着厦门南部海域的高度开发利用,海域生态环境已发生很大变化,导致鱼卵、仔稚鱼种类数明显减少,主要优势种也发生较大变化.【期刊名称】《福建水产》【年(卷),期】2013(035)006【总页数】7页(P448-454)【关键词】鱼卵;仔稚鱼;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厦门南部海域【作者】徐春燕;沈长春;刘勇;马超【作者单位】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福建厦门361013;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福建厦门361013;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福建厦门361013;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福建厦门3610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932.2鱼卵、仔稚鱼是鱼类早期生活史的一个重要环节,探明鱼卵和仔稚鱼的种类及补充量,有助于全面认识海域鱼类资源现状,并对渔业生态学研究和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目前,国内关于鱼卵、仔稚鱼的研究已有诸多报道,如对黄河口、长江口、珠江口、莱州湾、胶州湾等海区鱼卵、仔稚鱼的研究[1-11]。

福建省地处台湾海峡的西面,很多海湾是一些主要经济鱼类的产卵场、洄游路径和索饵场所,相关海区鱼卵和仔稚鱼的分布状况已有诸多研究,如对东山湾、三沙湾、罗源湾、泉州湾、兴化湾、九龙江口、闽江口等海域的报道[12-21]。

鱼卵和仔稚鱼鉴定技术研究进展

鱼卵和仔稚鱼鉴定技术研究进展

鱼卵和仔稚鱼鉴定技术研究进展作者:金雨婷蒋日进赵进刘志坚管峰来源:《安徽农业科学》2019年第15期摘要鱼卵和仔稚鱼是鱼类繁殖的早期幼体形态,其分布、数量和种类对于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生物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鱼卵和仔稚鱼鉴定是这一研究的重要环节。

鱼卵和仔稚鱼的鉴定先后历经了形态学鉴定和分子鉴定两个技术发展阶段。

简述鱼卵和仔稚鱼鉴定在渔业资源普查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以及2种主要鉴定技术的研究进展,为鱼卵和仔稚鱼鉴定研究提供基础知识。

关键词鱼卵和仔稚鱼;物种鉴定;形态学;分子鉴定;DNA条形码中图分类号 S91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0517-6611(2019)15-0018-03doi:10.3969/j.issn.0517-6611.2019.15.005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Abstract Fish eggs and larvae are early juvenile forms of fish reproduction, and their distribution, quantity and species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fishery resources and biological research. And the key part of this study field is species identification of fish eggs and larvae. There had two stages of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had been gone in the species identification of fish eggs and larvae, i e morphological identification and molecular identification. In this review, the importance, significance, utilization and progress of fish eggs and larvae species identification in the fishery census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were focused, the aim is to provide some guidance for fish eggs and larvae study.Key words Fish eggs and larvae;Species identification;Morphology;Molecular identification;DNA barcoding基金项目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2017C32081,2017F50015)。

罗源湾夏季鱼卵和仔稚鱼种类组成与数量分布

罗源湾夏季鱼卵和仔稚鱼种类组成与数量分布

密度分别为 18 n/ 和 0 5 d m ;垂直拖网鱼卵 和仔稚鱼 平均密度 分别为 4 1 n/ 和 26 n/ .0id m .4i / n . 1i m d .3id
m 。 鱼 卵 、仔 稚 鱼 以 鲲 科 数 量 最 多 ,优 势 种 类 为 中颌 棱 鲲 ( hia m s x 和 康 氏小 公 鱼 ( o hrs T rs yt ) s a & ou
于1 3科 。在 总 的 种 类 上 , 以 鲲 科 种 类 最 多 ,
k ;样 品 的垂 直采 集采 用浅水 I 浮游 生 物 网 由 n 型 底 到 表垂直拖 取 。样 品用 5 的福尔 马 林溶 液 现 %
场 固定 ,带 回实 验 室 内进 行 鱼 卵 和 仔 稚 鱼 的挑 选 、分类 鉴定 和计数 。水平 拖 网 、垂直 拖 网密度
虽然 腹大 口小 ,但 湾 内和 湾外仍 有一 定程 度 的水
交 换 ,受 到大陆径 流 、浙 闽沿岸 流和 台湾 暖流 的 交 替影 响 ,湾 内滩 涂 面 积 广 阔 ,水产 资源 丰 富 , 是海水 养殖 的重要 水域 IJ 2 。关 于 罗源 湾 的浮 游 动物研 究 已有 不 少 报 道 ,如 齐 衍 萍 等 对 罗 源 湾 浮游 动物群 落特 征 的研 究 ;黄 加祺 等 对 罗 源湾桡 足类 分布 和群 落特征 以及 浮游 动物种 类 组
量 分布 的变化 ,以期为该 水域 渔业 资 源 的合 理利 用及 渔业 生态 环境 的评价 提供 参考 。
图 1 罗源 湾 调 查 站 位 图
F g 1 I v s i a in st s i u y a a i. n e t t i n L o u n b y g o e
cm e o l 。与历史资料相 比,不但种类数减少 ,且优势种 由多科鱼类并存 向鲲科鱼类 为主转变 。夏季 鱼 o m r ni s ) 卵 、仔 稚鱼主要 分布在罗源湾中北 部海域及 湾 口附近。

福建东山湾鱼卵、仔稚鱼种类组成及其丰度时空分布

福建东山湾鱼卵、仔稚鱼种类组成及其丰度时空分布

z u n a s i ) 、少鳞 结 ( S i l l a g o j a p o n i c a )和 白姑 鱼 ( A r g y r o s o m u s a r g e n t a t u s ) 等经济 鱼类 为多 ;春季鱼 卵密集 区
主要分 布于东山湾 中西部近岸水域 ,夏季 鱼卵密集区分布在 东 山湾 口塔 屿附 近水 域 ;与福建其 他海湾相 比 较 ,东 山湾是 洄游 性经济鱼类重要 的卵场所之 一。 关键 词 :种类 组成 ;丰度 ;鱼卵 、仔稚鱼 ;福建东 山湾
第3 5卷 第 1期
2 0 1 3年 2月
福 建 水 产
J o u r n a l o f F u j i a n F i s h e r i e s
Vo 1 . 3 5 No . 1
Fe b. 2 01 3
文章 编号 : 1 0 0 6—5 6 0 1 ( 2 0 1 3 ) 0 1 — 0 0 0 1 —0 7
日 ( 夏 季 )在 东 山湾 ( 2 3 。 4 3 4 1 ~2 3 。 5 2 0 5 ” N, 1 1 7 。 2 8 2 7 ~ 1 1 7 。 3 4 0 5 ” E)开 展 了鱼 卵 和仔 稚 鱼
处 ,地理 条 件 和生 态 环 境 优 越 ,水 产 资 源 丰 富 ,
福 建东 山湾 鱼卵、仔稚鱼种 类组成及其丰度时空分布
张 静 ,宋普 庆 ,陈永俊 ,钟指挥 ,林龙 山
( 1 .集美大学水产学 院 ,福建 厦 门 3 6 1 0 2 1 ;2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福建 厦 门 3 6 1 0 0 5 )
摘要 :本文根据 2 0 0 8年 5月 ( 春季 )和 8月 ( 夏季 )在东 山湾 ( 2 3 。 4 3 4 1 ~2 3 。 5 2 0 5 N,l 1 7 。 2 8 2 7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带鱼鱼卵:圆球
形、彼此分离,鱼 卵经过福尔马林福
鲱科sp1 光学下: 卵呈球
形, 分离浮性, 卵膜平滑 且卵膜呈紫红色光泽, 具
鲱科sp2 光学下: (A) 卵
呈球形, 分离浮性, 卵膜 平滑且卵膜呈浅蓝色光
浸泡标本呈现米黄
色。
有宽的围卵腔, 卵径
1.52mm, 胚胎时期, 胚体 上无色素分布 , 无油球 , 卵黄囊具细的龟裂。
4.稚鱼期 (juvenile stage):
• 形态:各鳍条基本形成,鳞片开始形成——进
入稚鱼期的标志。
• 营养:早期仍营浮游生活方式,摄食浮游生物, 后期才形成自己固有的生活方式。
5.幼鱼期(young stage):
鳞片、鳍条、侧线等发育完备,体色、斑纹、 身体比例以及栖息习性等和成鱼基本一致—— 进入幼鱼期。
Sort
避光环境
文献 + 经验
1.Moser, H.G., W.J. Richards, D.M. Cohen, M.P. Fahay, A.W. Kendall, Jr. & S.L. Richardson, Ontogeny and systematics of fishes. Am. Soc. Ichthyol. Herpetol., Spec. Publ. 1984. 2.张仁斋等,中国近海鱼卵与仔鱼.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上海.1985. 3.沖山宗雄,日本産稚魚図鑑.東海大学出版社.1988. 4.Weinstein, M. P., Laarval Fish and Shellfish Transport through Inlets. Am. Fish. Soc. Symp., 3. Maryland. 1988. 5.Day, J.W., C.A.S. Hall, W.M. Kemp and A. Yanez-Arancibia, Estuary ecology. Wiley-Interscience. 1989. 6.川合英夫,流れと生物と-水産海洋学特論-.京都大学学術出版会.1991. 7. 殷名称,鱼类生态学.中国农业出版社.1993. 8.Leis, J. M. and B. M. Carson-Ewart. The Larvae of Indo-Pacific coastal fishes. Brill. USA. 2000. 9.丘台生,台湾的仔稚鱼.海洋生物本土性教材(二).国立海洋生物博物馆筹备 处.高雄.1999. 10.千田哲资、南 卓志、木下 泉编,稚鱼の自然史· 千变万化の魚類学.北海道大 学図書刊行会.2001. 11.邵广昭等,台湾海域鱼卵图鉴.中央研究院动物研究所.台北.2001. 12.田中 克、木下 泉編,スズキと生物多様性―水産資源生物学の新展開.恒星 社厚生閣.2002. 13. A.W. Kendall , Identification of eggs and larvae of marine fishes Tokai University Press , 2011.
2
型浮游 生物网
145
50
0.2
CQ14(0.505)
JP12(0.507) 鱼。 CQ14(0.505)
3
双鼓网
360
60
0.28
JP12(0.507) CQ20(0.336) JQ20(0.322)
这是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的国际上
通用的双联网,适用于垂直或倾斜采
集鱼卵和仔稚鱼。网口需用系流量计。
北太平 4 洋浮游生 物标准网 5 WP3网 279 113 1 180 45 0.16
1)、卵的形状:球形、椭圆形、纺锤形等
Oval Spherical
Egg diameter : 0.55 ~ 5.0mm (0.7~0.9mm)
2)、卵的大小:海水硬骨鱼类的卵径一般在1
淡水鱼类的卵径多数在 l-1.5 mm。
mm左右;
3)、卵膜:一般薄而平滑、无色透明,但也有厚而不
透明。鲜艳的彩虹色。具丝状物或龟甲等。
鳗形目
6)、油球的有无:如有单个或多个、位置、直径。
油球 胚体

一个
多个
7)、胚体:形状、色素的有无、出现早晚、位置、
肌节数、各器官的出现时间和形状等。
小黄鱼鱼卵光学下: (A) 卵呈球形, 分离浮性,卵膜平
滑,窄的围卵腔, 卵径 1.28-1.65mm ,单油球,油径 0.41-0.56mm, 油球在后位,卵黄囊上具有细小的黑色色 素胞,卵黄囊无龟裂(邱, 1965) 。电镜下: (B) 卵呈球型。
网长 (cm)
网口内 径 (cm)
网口 面积 (m2)
筛绢规格 (mm)
使用范围、采集方法和 对象 我国最常用的网具,适用于表层水
1
大型浮 游生物网 浅水Ⅰ
280
80
0.5
CQ14(0.505) JP12(0.507)
平拖拽及30m以深、200m以浅垂直
采集鱼卵和仔稚鱼。 适用于30以浅垂直采集鱼卵和仔稚
扁颚针鱼鱼卵:附着性卵,卵膜薄而透明,卵膜表面有4-10跟细长的胶质细丝。
白鳍飞鱵:卵呈球形, 分离浮性, 卵膜上有小棘从卵膜长出,这 是一般针飞鱼属最大的特征
鲆科鱼卵:卵膜一端有一个瘤疣状凸起, 凸高0.28mm,这是鲆科鱼卵所特有的特征此为分离 浮性, 具有窄的围卵腔, 胚体上具细点的黑色素胞。(Mito, 1963)
孵化
鱼 类 生 活 史
卵分裂
ELHF)
胚体形成

根据形态构造、生化组成以及比重,硬骨鱼类的卵可分为
两大类:

浮性卵(pelagic eggs):形状较小,色泽透明。产出后浮
在水面,随流逐波漂浮发育,多见于海水鱼类。
大多数海洋鱼类,不论是底层或表层生活习 性、沿岸或远洋分布、热带或北极分布,均产 浮性卵,从外界吸收养分并自由地漂浮在海洋 的近表层。
灯笼鱼科鱼卵光学下: (A) 卵呈球形, 分离浮性, 卵膜有三羽根从卵膜长出, 约有200~
250个三羽根布满卵表, 具有宽的围卵腔, 卵径1.12~ 1.33mm; (B) 孵化初期, 胚体腹部
有黑色素胞成一列排列(Mito, 1961)。电镜下: (C) 卵呈球形; (D)卵膜表面具有高度颗 粒化的外貌, 壁孔数约40个/100μ㎡, 壁孔孔唇口隆起; (E)卵膜表面有许多三叉状的修 饰物, 突出于卵膜表面, 三羽根数目约88 个/ 0.25m㎡; (F) 三羽根高度约26μm, 单片底 座长为20μm。
仔稚鱼相关网站
1.澳大利亚博物馆仔稚鱼部分,(Leis JM) .au/larval-Fishes
2.全球仔鱼数据库 3.NOAA西南渔业科学中心仔稚鱼方面 /textblock.aspx?Division=FRD&Id=6208&Pa rentMenuId=436 4.高知大学ジャコ研 .kochi-u.ac.jp/~muhomatu/jako/
6.成鱼期(adult stage):

自性腺初次成熟开始——进入成鱼期。若有第二
性征,此时已出现。
7. 衰老期(aged or senility stage):

此期没有明确的界限。
卵(胚胎期)、
变态期
受精
仔鱼和稚鱼这三个发 育期,统称为鱼类早 期生活史(Early Life History of Fish,
带鱼
鳀 鱼
斑 鰶
谢 谢 大 家!

1、一般固定: 在采集现场用5%海水福尔马林、室内换成70%酒精 固定。 2、特殊固定: 为了观察日龄和骨骼发育,最好在现场直接用70% 酒精固定。组织学研究用波氏液固定。 3、保存: 保存在避光、阴凉的环境中。
保存
Specimens are fixed in 5 - 10 % formalin.
CQ20(0.336) JQ20(0.322)
国际上常用的网具,适用于定量或 平拖采集鱼卵和仔稚鱼。 适用于采集个体较大、活动力强的 仔稚鱼。
JP7(1.025)
定性采集:一般在海水表层(0-3m)或其它水层进 行10-15min。船速1-2kn。所用网具,水层和拖网时 间应该分别根据调查的目的和调查区鱼卵和仔稚鱼 来决定。该采样方式也可以作为定量样品,但网口 应系流量计。 定量采集:由海底至海面垂直或倾斜拖网,落网速 度为0.5m/s,起网速度为0.5-0.8m/s。
5、NOAA鱼类浮游生物信息系统,这个跟larvalbase一样具有一定的查 询功能 /ichthyo/index.cfm
6、台湾产鱼卵图鉴online .tw/chi/fishegg/fisheggintro.php
肛门的位置
眼睛和头的尺寸
各鳍的位置
2)、色素的分布:位置、数量、大小和斑纹等。
3)、可量形状的变化:体长、头长、吻长、眼径、
肛门前长、背鳍前长、尾柄长······等。
4)、各鳍出现的顺序、位置、形状和鳍条数:
鳍条数
5)、头、体的棘:位置、数量和大小等。
前额
鼻孔部位
吻部的棘
眼眶下的棘
鮸鱼
蓝点马鲛
卵膜内,因此亦称卵(eggs)发育期。
• 营养:完全依靠卵黄

仔胚孵化出膜——卵黄囊吸收 形态特点:体透明,血液无色,鳍薄膜状、

无鳍条,口和消化道发育不完全

营养:仍由卵黄囊作为营养来源
卵黄囊消失后,进入仔鱼期。 形态特征:眼、鳍、口和消化道功能逐渐形成, 鳃发育开始,巡游模式建立,开始转 向外界摄食。 生活方式:一般营浮游生活。
山东省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院 杨艳艳 xqdlmu@
一、生活史及发育期的划分
生活史(Life History):
指从精、卵结合开始,直至衰老死亡的整个 生命过程,亦称生命周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