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印模的步骤

取印模的步骤
取印模的步骤

取印模的步骤、方法

1.取模前的准备:

(1)调整椅位:将椅位调整到合适的位置,既要使患者舒适,又要使医师操作方便。

(2)选择托盘:根据患者的颌弓形状,牙槽嵴的宽度、高度及腭弓高度来选择托盘。根据选用的印模材料及印模方法不同,而选用适宜的托盘。选用成品托盘若牙槽嵴特别高大,成品托盘边缘的高度不够时,可用嵴片或印模膏加高托盘边缘。上颌托盘的宽度应比上颌牙槽嵴宽2~3mm,周围边缘高度应离开黏膜皱装约2mm,唇颊系带处应呈切迹,托盘长度须盖过两侧翼上颌切迹,后缘应超过颤动线3~4mm。下颌托盘的高度和宽度与上颌托盘相同,其长度应盖过磨牙后垫。

(3)印模材料的选择:取无牙颌印模所用的材料,有藻酸盐类弹性印模材料、印模石膏、印模膏、硅橡胶印模材料等。用硅橡胶印模材料取初、终印模。可获得表面光滑清晰,体积变化小的良好效果。

2.取初印模:取下颌初印模,将托盘旋转进人患者口中,轻压使印模托盘就位,在印模材可塑期内,牵动颊部向上前内方向。并拉动下唇向上内,嘱患者将舌轻微伸出舔上唇并左右活动。

3.制作个别托盘:用自凝塑料制作个别托盘:取初印模后灌注石膏模型,在模型上用变色铅笔画出个别托盘的范围。在前庭的最深处与牙槽嵴之间画出边缘,这个边缘比预先取的功能边缘短1~2mm,唇、颊、舌系带处要留出足够的空间,以不妨碍边缘整塑时的自由活动。后堤区要放在软腭处超过颤动线2~3mm,以保证能正确地取出该处的印模。下颌个别托盘应包括磨牙后垫及颌舌骨线。画出边缘线后,适当地填倒凹,并涂分离剂。然后调拌塑料均匀涂布,个别托盘2~3mm厚即可。

4.取终印模:调拌终印模材料,放置在个别托盘内,旋转进人口中,以轻微压力和颇动方式就位,做肌功能整塑。稳住托盘待材料硬固,由于终印模与口腔软组织紧密贴合,边缘封闭好,吸附力大,如果印模取下有困难不可强外力使印模脱位,可想法使空气进人上颌后缘,让患者含漱或鼓气,从唇侧边缘滴水,取下印模。

制取氧气的步骤讲课讲稿

一、检查装置气密性;将药品装入试管;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先预热后对药品加 热,等有气泡均匀冒出用排水法进行收集,收集完将试管撤出,熄灭酒精灯。 注意:实验结束时,先撤试管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吸入试管 连接仪器检查气密性制取氧气 注意:固体药品加热试管口向下倾斜 试管口放棉花防止固体粉末堵塞导气管 停止试验时候先撤导管再撤酒精灯 二、步骤 1.搭装置(自下而上)(自左而右) 2.检查装置气密性(先浸后捂) 3.加入药品 4.加热 5.收集气体 6.先移导管再移酒精灯 二.注意事项 1.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成的水珠倒流回试管底部,导致试管破裂) 2.试管口要塞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进入导管) 3.当试管口有连续均匀的气泡冒出时方可收集气体(因为先排出的气体是空气) 4.实验结束时,应先移导管后移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进试管使试管破裂) 5.伸入试管内的导管不能太长 6.如果是用向上排空法收集气体,导管要伸入集气瓶底部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选甲装置:固体与固体加热制气体(实验室常用说法:固固加热型) 操作步骤:查—装—定—点—收—移—熄(茶庄定点收利息) 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三、装----装药品 定----把试管固定到铁架台上 点----点燃酒精灯加热(先预热,注意:一律先让试管均匀受热,否则会因冷热不均炸裂试管)

收----收集气体(可以使用排水法、向上排空法) 离----把导管从水槽中取出(如果使用向上排空法,此步骤基本不需要,但是最好先取出导管在盖上玻片) 熄----熄灭酒精灯 注意点: ①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在管口冷凝水倒流回热的试管引起试管破裂 ②药品平铺在试管的底部:均匀受热,之后可以将酒精灯外焰对准装有药品部位定向加热,不过还要不时均匀受热 ③铁夹夹在离管口约1/3处 ④导管应稍露出橡皮塞:便于气体排出(大约0.5cm) ⑤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并堵塞导管,使所制得气体无法较好排出 ⑥排水法收集时,待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再收集(刚开始排出的是试管中的空气,此时收集气体不纯) ⑦实验结束时,先移导管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冷水倒吸进热的试管引起试管炸裂 ⑧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伸到集气瓶底部:以便把空气排尽 四、1)药品及其反应原理: 2)实验装置: 排水法: 发生装置:试管,酒精灯,带有铁夹的铁架台. 收集装置:导管,集气瓶,水槽. 向上排气法: 发生装置:试管,酒精灯,带有铁夹的铁架台. 收集装置:导管,集气瓶. a.注意事项: ①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以防止湿存水在反应过程中倒流到管底,使试管破裂. ②导管不可伸入试管太长,以利于氧气排出,防止药品堵塞导管. ③使用高锰酸钾反应时,需在试管口放一小团棉花,以防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④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适合于制取较多的氧气,但要注意二氧化锰一定要纯净,二氧化如果混有炭粉,制取氧气时就 很容易发生爆炸,因此,使用二氧化锰时最好烧灼一下. ⑤药品要平铺在试管底均匀受热. ⑥加热时要使试管均匀受热(预热). ⑦铁夹夹在试管中上部. ⑧停止加热,先把导管撤出,在撤离酒精灯,否则水槽内水会倒流,导致试管爆裂. b.适用范围:此装置适用于固体加热制取气体的反应. (不适合于过氧化氢) 3)收集方法: a.排水法----因为氧气难溶于水。 b.向上排空气法----因为氧气密度比空气略大.(导气管应伸入瓶底,尽量排净空气) 4)验满方法: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如复燃,则已收满. 5)集满放置:充满氧气的集气瓶应盖上玻片口向上正放. 6)操作步骤(主要有七步): 口诀:"茶庄定点收利息" 1.查:查装置的气密性. 具体为:先把导管放入水中, 染手手紧握试管,观察导管口是否有气泡放出,如果放出,说明装置不漏气. 原理: 手握住,试管内气温高,气体压强大,气体体积大,如果不漏气,则气体从导管口排出,看见气泡. 2.装:装药品.用单孔橡皮塞塞紧试管 3.定:固定试管在铁架台上. 4.点: 点燃酒精灯,均匀加热. 5.收:收集气体. 6.离:先让导管撤离水槽. 7.熄:熄灭酒精灯

牙列印模制取

一、器械准备 综合治疗台、手套、治疗盘、托盘、橡皮碗、印模材等 二、调整患者体位和光源 取上下颌印模时,上下颌牙弓平面与地面平行 取上颌印模时患者的上颌与医师的肘部相平或稍高 取下颌印模时医师的上臂中部与患者下颌大致相平 打开灯光,使灯光对准操作区 三、洗手戴手套 四、选择托盘比试并教患者伸舌等动作 1、托盘的大小、形态必须与牙弓大小、形态一致 2、托盘内面应与组织面有3-4mm间隙,以容纳印模材 3、托盘的边缘止于距粘膜皱襞2mm处,且不能妨碍系带、唇舌及口底软组织的功能活动 4、印模必须包括修复有关的所有组织的范围,上颌托盘长度需盖过两侧翼上颌切迹,后缘翼超过颤动线3~4mm。下颌托盘长度盖过磨牙后垫 A固定修复印模的范围: 基牙、邻牙、对颌牙、系带、缺牙区牙槽突及相关软组织。可选择部分托盘,也可以选择全牙列托盘 B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印模范围: 所有基牙、缺失邻牙、系带、基托、固定体涉及的相关牙和基托覆盖区。双侧后牙游离缺失时刻选择后牙游离缺失专门托盘 C全口义齿修复专门托盘: 因为通常是采用二次印模法,所以成品托盘不应选择太大,可通过初次印模调整伸展范围,在取二次印模 选用的成品托盘如边缘不合适,可根据口腔具体情况,适当加以修改;若托盘边缘高度不够,可用蜡片或印模膏加高托盘边缘。 五、医嘱:嘱咐患者放松配合 六、医师与患者的位置关系 取上颌印模时医师可位于患者右后方或右前方 取下颌印模时医师可位于患者右前方 七、调板印模材料 材料比例和量要合适,调板手法和速度要正确,要有赶气泡的动作 A印模膏非弹力可逆行性印模材 加热后变软,冷却后变硬,一般软化温度为70度 膨胀系数大,不适宜为工作印模材料。常用于全口义齿修复时取初印模或成品托盘取局部义齿时作为个别托盘,再用海藻酸盐印模材料取二次印模 B海藻酸盐印模材料弹性可逆性水胶体印模材料 分粉剂型和糊剂型临床上常用粉剂型,用水调和 颗粒细,精确度高,使用方便,尺寸稳定性好 调拌时间一般为30-45秒,调拌时间不足会使印模强度下降,太长会破坏凝胶,导致强度下降 温度和湿度对凝固时间也有影响 可用于部分固定修复、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印模,也可用于全开义齿修复的二次印模材料 C琼脂印模材料弹性可逆行的水胶体隐秘材料 使用前加热至50度,并置于50度左右的恒温器中

(完整word版)制取氧气的三种方法整理版

● 制取气体 一、实验室制取氧气三种方法的比较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氯酸钾制取氧气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药品状态 过氧化氢(H 2O 2)溶液、二氧化锰[MnO 2黑色固体,不溶于水] 氯酸钾[KClO 3白色晶体] 、二氧化锰 高锰酸钾[KMnO 4 紫黑色晶体] 反应条件 常温下,二氧化锰作催化剂 优点:安全简便,节能环保 加热 二氧化锰作催化剂 加热 反应原理 过氧化氢 水 + 氧气 H 2O 2H 2O + O 2 氯酸钾 MnO 2 △ 氯化钾 + 氧气 KClO 3 MnO 2 △ KCl + O 2 高锰酸钾 △ 锰酸钾 + 二氧化锰 + 氧气 KMnO 4 △ K 2MnO 4 + MnO 2 + O 2 气体发生装置 固液不加热型 固固加热型 固固加热型 收集装置 1、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收集氧气】 2、排水法(不易溶于水)【收集氧气】 ● 二、高锰酸钾制氧气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 注意事项 查:检查装置气密性 先将导管一端浸入水中,再用两手紧握容器外壁,若有气泡冒出,则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装:将药品装入试管 药品要斜铺在试管底部,便于均匀加热 定: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铁夹夹在距试管口1/3处 点:点燃酒精灯,先预热,再对准药品的部位集中加热。 先让试管均匀受热,防止试管因受热不均而破裂,然后对准药品部位用外焰加热 收:收集气体 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应伸入到集气瓶底部 离:收集完毕,将导管撤离水槽。 熄:熄灭酒精灯 二氧化锰 二氧化锰

验满方法: (1)用排水法收集时,如果集气瓶口有大气泡冒出时说明收集满 (2)向上排空气法,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集满。 操作注意事项: 1.收集氧气可以用排水法的原因是什么? 答:氧气不易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 2、利用固体加热制取氧气,试管口为什么要略向下倾斜? 答:目的是防止冷凝水回流到试管底部而使试管炸裂。 3、伸入试管中的导气管为什么刚刚露出橡皮塞即可呢? 答:导气管太长,不利于气体导出。 4、实验前,为什么要先给试管预热? 答:为了使试管底部均匀受热,防止破裂。 5、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试管口为什么要放一团棉花? 答: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颗粒随气流进入导气管。 6、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刚开始出现气泡时,为什么不能立即收集?而要等导管口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再收集? 答:刚开始出现的气泡中,混有空气;为了排尽装置内空气,使收集到的氧气更纯净。 7、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什么时候开始收集氧气? 答:用排水法收集时,当导管口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再收集。 8、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什么时候代表收集满了? 答:当集气瓶口有大量气泡出现,说明气体收集满了 9、实验完毕为什么先把导气管从水槽中移出,然后熄灭酒精灯呢? 答:防止水槽里的水倒流到试管底部沿而使试管炸裂。 10、排水法收集气体不纯净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答:①未等导管口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就收集气体②集气瓶内未装满水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

一、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 1、连:按要求连接好仪器 2、查:检验装置气密性 3、装:将高锰酸钾装入干燥的试管,并在试管口处放一团棉花,然后用带导管的单孔橡皮 塞塞紧试管 4、定: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5、点:点燃酒精灯加热药品 6、收:收集气体 7、离:收集氧气结束后,将导管撤离水槽 8、熄:熄灭酒精灯 二、注意事项 ①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破裂 ②药品平铺在试管的底部:均匀受热 ③铁夹夹在离管口约1/3处 ④导管应稍露出橡皮塞:便于气体排出 ⑤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⑥排水法收集时,待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再收集(刚开始排出的是试管中的空气) ⑦实验结束时,先移导管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吸引起试管破裂 ⑧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伸到集气瓶底部 三、实验中思考的问题 1、如果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怎样验满? 2、“自主探究,积极参与”是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方式,使学生从单纯的注重学习知识转变为学 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大胆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学习、去探索.去实践。通过对这种教学模式的实践与尝试,我感到这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它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能学生创设新的活动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而且还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效果良好。 下面就自己在教学中针对课题的研究进行进一步的反思总结。 一.首先总结一下自己的成功做法。 1.创设情境,引导探究 2.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3.师生互动,构建新知 4.创新反思,总结升华 二.反思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 1、关注学生实情和需要不够 在这种教学模式中,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比如在关注全体学生的同时,要特别注意学生间的学习差异,在方法上做得不够到位,应该注意到个体差异,并且承认这种差异,从而更有针对性的、更有效的采用不同的方法,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让每个人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要了解学生的发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教师不仅要敏锐地发现这种变化,而且要有效地促进这种变化,教师永远要对学生满含期待。我们只有切实地做到了关注

口腔修复学制取印模及模型灌注

名称:制取印模及模型灌注 目的:了解及学习制取印模及灌注模型的方法。 仪器:口腔检查盘一套、藻酸盐印模材料、橡皮碗、调拌刀、石膏粉、水等。 原理:藻酸盐印模材料和石膏粉用水调拌后能自行凝固的特点制取印模及灌注模型。 内容:1、示教学习制取印模及灌注模型的方法; 2、两人一组,相互取印模后,各自灌注一副模型。 步骤: 一、采取印模: (一)选托盘: 主要根据同学牙弓的形态、大小选择托盘。 (二)调整坐姿: 端坐,使背与地面呈近90°角; 取上颌印模时,其上颌与实验者的肘部相平或者稍高,张口时上颌牙弓的牙合平面与地平面平行;取下颌印模时,患者的下颌与实验者的上臂中份大致相平,张口时下颌牙弓的牙合平面与地平面平行。 (三)取印模: 在橡皮碗中调配藻酸盐印模材料,将调好的印模材料盛入托盘中; 取印模时实验者可站在被实验者的右后方或右前方。 若取上颌印模时,左手持口镜牵拉左侧口角,右手持托盘,以旋转方式从左侧口角放入口内,取出口镜,用左手拇指及食指提起上唇,托盘柄对准面中线,轻微均匀加压,使托盘就位。用右手食指及中指支持在左右双尖牙区的托盘上,以保持托盘固定不动,左手将上唇及左侧肌肉向下、向前、向内拉动,作肌肉修整;再用左手支持托盘,右手同法作右侧肌肉修整。待印模材料凝固后,将印模从口腔中取出,冲洗,检查印模是否清晰,准确,有无脱模情况发生。 取下颌印模时,一般站在被实验者的右前方,右手持托盘,以旋转方式从右侧口角放入口内,取出口镜,用左手拇指及食指提起下唇,托盘柄对准面中线,下颌托盘就位的同时,嘱其舌尖向前伸并轻微摆动,右手食指及中指在双尖牙区保持托盘稳定不动,左手牵拉下唇及下颌颊侧肌肉向上向前向内完成肌功能修整。待印模材料凝固后取出。 (四)灌注模型: 1、印模冲洗干净后,吹干水分,立即灌模。 2、在盛有适量水的橡皮碗中缓慢加入石膏粉,用调拌刀搅拌均匀,震动几次,排出气泡。用调拌刀取少量调拌好的石膏粉置于印模的腭顶或舌侧较高部位,使其从一端流入印模的牙冠部位,并逐渐灌满整个印模,同时使气泡逸出。不断添加,直至所需厚度。 3、放置一段时间后,调拌石膏灌制底座;要求底座与托盘平行,并有一定厚度(1cm),宽度超出印模边缘3mm。 4、待石膏模型干后,分离模型与印模。 注意事项: 1、印模材料及石膏调拌比例合适,调拌均匀; 2、灌模时边灌边震荡,避免气泡; 3、模型灌制时要有足够厚度和边缘伸展。

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

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1、检查气密性 ①塞紧橡皮塞 ②导管置于水中 ③用手心对试管微热利用热胀冷缩原理.气体受热膨胀形成气泡,遇冷收缩形成水柱. 2、装药品 ①用药匙取用粉末状固体 ②用纸槽送入试管底部③直立试管避免固体药品沾在管口或管壁上. 3、连接装置 ①放好酒精灯 ②用一团棉花堵住试管口③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 ④固定盛有药品的试管用外焰加热,根据酒精灯的高度固定试管.防止高锰酸钾受热时进入导管 4、加热 ①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酒精灯 ②对准药品所在的部位加热.防止试管受热不均而炸裂. 5、收集气体 ①集气瓶装满水倒置在水槽中 ②等导管口有连续气泡时收集氧气的 ③水排空,在水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 ④移出集气瓶,正放在桌子上 集气瓶中不能有气泡.导管口开始有的气泡是受热膨胀的空气.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6、停止实验 把导管移出水面; ②熄灭酒精灯顺序颠倒,会引起水倒流入试管中而导致试管破裂.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Nur für den pers?nlichen fü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 Pour l 'é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à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à des fins commerciales. толькодля людей, которые используются для обучения,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и не должны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 в коммерческих целях. 以下无正文

实验室制氧气实验步骤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1)实验室制氧气 2KMnO4=加热=K2MnO4 + MnO2 + O2↑ (2)气体制取与收集装置的选择 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选甲装置:固体与固体加热制气体(实验室常用说法:固固加热型) 用过氧化氢制氧气选乙装置:液体与固体不加热制气体(实验室常用说法:固液不加热型) (3)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 A.(以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为例) a、步骤:组—查—装—定—点—收—离—熄(组,茶庄定点收利息) 组----现组装好仪器 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装----装药品 定----把试管固定到铁架台上 点----点燃酒精灯加热(先预热,注意:一律先让试管均匀受热,否则会因冷热不均炸裂试管) 收----收集气体(可以使用排水法、向上排空法) 离----把导气管从水槽中取出(如果使用向上排空法,此步骤基本不需要,但是最好先取出导管在盖上玻片) 熄----熄灭酒精灯 b、注意点 ①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在管口冷凝水倒流回热的试管引起试管破裂 ②药品平铺在试管的底部:均匀受热,之后可以将酒精灯外焰对准装有药品部位定向加热,不过还要不时均匀受热

③铁夹夹在离管口约1/3处 ④导管应稍露出橡皮塞:便于气体排出(大约0.5cm) ⑤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并堵塞导管,使所治气体无法较好排出 ⑥排水法收集时,待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再收集(刚开始排出的是试管中的空气,此时收集气体不纯) ⑦实验结束时,先移导管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冷水倒吸进热的试管引起试管炸裂 ⑧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伸到集气瓶底部:以便把空气排尽 B.(以过氧化氢制氧气为例) a.步骤:查---装---收 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用夹子把导管夹上(应使用两节导管,中间用较短橡皮管连接,便于检查),然后往长颈漏斗中加水,长颈漏斗的颈部中的水柱如不下降,说明气密性良好) 装---装药品,先装固体,后装液体(防止液体飞溅) 收---收集气体(同上高锰酸钾收集法) b、注意点 ①长颈漏斗的颈部应在液面以下: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泄露,可用分液漏斗代替(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以及反应的速度) ②导管应稍露出橡皮塞:便于气体排出 (4)氧气的检验与验满 排气法: 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说明已满 检验: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 验满: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瓶口 排水法: 当集气瓶瓶口冒气泡时(刚开始排出的是试管中的空气,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才是纯氧)

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教学流程

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怀安县左卫中学:李媛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掌握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备氧气的原理、装置和操作; 2.学生能认识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及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的变化。过程与方法:通过各组对比实验,使学生在不断对比中获得新知识,感受对比实验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价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催化剂更优化的选择,培养学生低碳环保的高贵品质; 2.通过对比实验,培养学生合理、科学地分析客观事物的能力。教学重点:过氧化氢制备氧气的原理、装置和装置优缺点的比较。 教学难点:对比实验装置的优缺点。 教学器材:仪器:试管、药匙、火柴等。药品:5%的过氧化氢、二氧化锰。教学过程:

除了试管,还可用 活动探究 通过学生提出的观点,教师归纳总结 思考:使用这套装置需注意什么问题?学生思考并回答: 斗的末端必须插入液体中,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口逸出,所以必须液封

那么在实验室氧气的收集装置该怎样确定教师拿出下列装置,引导学生观察其特

3.下列变化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从空气中分离出氧气和氮气 B、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 D、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4.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催化剂就是用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 B. 二氧化锰是催化剂 C.没有二氧化锰的催化,过氧化氢也能分解放出氧气 D.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的性质不变 5.(1)仪器⑤的名称是;取用粉末状固体必须用到的仪器是(填序号)。 (2)如果用加热KMnO4的方法制取氧气,制气装置应选仪器(填序号)。 (3)如果用H2O2分解来制取氧气,制气装置最好选用仪器(填序号); (4)比较(2)和(3)两种制取氧气的方法,最好选用方法(3)的原因是。 6.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能迅速分解成氧气和水,试回答下列问题: (1)要收集一瓶比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上图中的装置是____; 收集一瓶比较干燥的氧气应选择上图中的装置是。 (2)实验室常用高锰酸钾或者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你觉得其中相对比较好的方法是:_____ _____ __ __ ,其理由是________ _ ; (3)装置A中反应十分剧烈,据此提出该实验安全注意事项是 A.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 B.用体积小的锥形瓶 C.加热反应物

正畸印模制取

口腔正畸科印模制取技术 要求:无论是研究模型还是工作模型,要求必须准确清晰,包括牙齿、基骨、移行皱襞、腭盖及系带等完整无缺,无气泡,不脱模。制作腭杠和舌弓时,其带环在印模内放置必须准确,无移位,必要时在带环颊舌面加蜡固定。 一、印模制取步骤: 1. 托盘选择:托盘尽量与牙弓协调一致,托盘与牙弓两侧应有3-4mm 间隙,以容纳印模材料;其翼缘不能超过黏膜转折,在唇、颊系带部位应有相应的切迹;上颌结节,下颌托盘后缘应盖过最后一个磨牙或磨牙后垫区。 2. 调整坐姿:去上颌印模时,其上颌与实验者的肘部相平,张口时上颌牙弓的颌平面与地面平行;取下颌时,患者下颌与实验者的上臂中份相平,张口时下颌牙弓的颌平面与地面平行。 3. 取印模:实验者站在患者的右后方或右前方。旋转方式从口角放入口内,一只手保持托盘不动,另一只手进行肌功能休整,待印模材料凝固后,取出。 二、特殊患者制模要求: 1. 拥挤并伴有弓外牙的病人,应先用较宽大托盘,对口腔前庭留有充分的余地。腭盖高拱的病人,可取少量调拌好的材料涂于腭顶部或可在上颌托盘腭部加蜡垫高,有效防止气泡产生。 2. 外科正畸病人,要选择合适的托盘,对牙弓畸形,牙轴过度倾斜及牙弓过长者,可适当将托盘改造,或用蜡片使之加宽加长。

3. 牙周正畸病人,动作要轻柔,不可用力压放,以防牙龈出血;印模材料要稍稀一些,增加其流动性,但要防止脱模。 4. 前庭盾印模制取要求:要求上下印模的唇系带、颊系带、移行皱襞一定要清晰准确。 5. 颏兜、额兜印模制取要点:额兜取模是将椅位放平,与地面近乎平行,防止印模流入眼内。 6. 个别带环或全冠印模的制取要求:取模时可先取少许印模材料涂于需要的牙位,这样印模牙位、牙齿完整,边缘清楚。 三、要点提示: 1. 托盘的选取和准备,是印模质量好坏的关键。 2. 印模材料固化时间因调拌比例和调拌时间不同而不同。 3. 防止印模脱模方法:采用医用1cm×13cm规格胶布沿托盘唇颊侧边缘粘贴。 4. 藻酸盐印模放置10min,半小时内必须灌注完成,10min内可进行模型的清洁和消毒。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 1、分解过氧化氢溶液; 2、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3、加热高锰酸钾固体。 观察、填空 过氧化氢溶液是一种____色液体;二氧化锰是一种____黑色固体粉末; 氯酸钾是一种____色固体物质;高锰酸钾是一种____色的固体。 固固加热型;反应物都是固体,固液不加热型;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的 反应需要加热混合物,反应不需要加热 实验步骤 第一步;连接装置,检查装置气密性。连接装置(从左到右,自下而上) 检查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入水里,两手紧贴试管的外壁,如果装置不漏气,里面的空气受热膨胀,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两手,使它冷却,导管中就会形成一段水柱。 第二步;将药品装入试管,用带导管的橡胶塞塞紧试管; 药品要平铺在试管底部,均匀受热 第三步;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注意事项;①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药品中的水分受热后变成水蒸气,再冷凝成水珠倒流回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 ②试管内导管稍微露出橡皮塞即可,便于气体排出。③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试管口处应放一团棉花 ④铁夹要夹在离试管口1/3处。 第四步;点燃酒精灯,先将试管均匀受热后对准试管中的药品部位加热 ⑤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对准药品部位加热;加热时先要将酒精灯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让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对准药品部位加热 第五步;收集 ⑥用排水法集气时,集气瓶充满水后倒放入水槽中(瓶口要在水面下),导管伸到瓶口处即可;用向上排空气法集气时,集气瓶正放,导管口要接近集气瓶底部 ⑦用排水法集气时,应注意当气泡从导管口连续、均匀地放出时再收集,否则收集的气体中混有空气。当集气瓶口有气泡冒出时,证明已满。 第六步;收集完毕,将导管撤离水槽 ⑧停止反应时,应先把导管从水槽里拿出,在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流到试管,导致试管炸裂) 第七步;熄灭酒精灯 注意事项总结; ①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药品中的水分受热后变成水蒸气,再冷凝成水珠倒流回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②试管内导管稍微露出橡皮塞即可,便于气体排出。 ③药品要平铺在试管底部,均匀受热。④铁夹要夹在离试管口1/3处。

氧气的制取方法

氧气的制取方法城阳第五中学 赵倩 指导教师:陈萍

氧气的制取方法 氧气的制取常分为实验制法和工业制法,实际就是化学反应方法和物理反应方法。根据其反应所需要的条件,通过一系列的过程,最终制得氧气。现将化学反应和物理反应制取氧气概括如下。 一、化学反应制取氧气 (1)氯酸钾加热制取氧气。 将少量的白色氯酸钾装入试管,然后加热到356℃让它熔化,继续加热到400℃时,氯酸钾缓缓放出气泡,用带有火星的木条检验,发现正是氧气,但分解反应受加热的条件的限制。 氯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要干燥,内部不能有有机物和可燃物,否则会爆炸,试管受热要均匀,试管夹夹住试管口1/3处,导管不要深入太长,最后先撤导管在撤酒精灯。 △ 化学方程式:2KClO3==2KCl+3O2↑ 加热 文字表达式: 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2)用二氧化锰加热制取氧气。 将黑色的二氧化锰加入试管中,然后用酒精灯加热,在加热的过程中,用带有火星的木条给予检验,并未发现木条复燃,说明没有氧气放出。改用喷灯,加热至535℃时又继续用带有火星的木条检验,发现木条复燃,证明此温度下,二氧化锰分解放出氧气。 (3)用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 用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根据一定的比例配合均匀,加入试管中加热,发现只需稍稍加热就会有氧气放出,不像上述单纯的氯酸钾与二氧化锰需要高温,这里的二氧化锰起催化 二氧化锰 作用,即催化剂,从而用文字表达式为: 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加热 (4)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将紫红色的高锰酸钾装入试管,稍稍加热就会有氧气放出,不需要催化剂,也不需要高温,反应原理如下:2KMnO4==K2MnO4+MnO2+O2↑ (5)用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 将无色无味的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混合,不需要加热或通电,自然会放出氧气,这里的二 二氧化锰 氧化锰作为催化剂,而不作反应物,用文字表达式如下: 过氧化氢→水+氧气此反应的反应物是水,水是极为普通的物质,不需要什么成本就可以得到,而反应的条件是通电,此电并不是交流电,而是直流电。直流电价钱昂贵,制得的氧气,相比之下很不划算,真是得不偿失,但作为一种反应,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 二、物理方法制取氧气 在工业、医疗、潜水等各项重要工作中,都需要大量氧气。而实验室制取氧气是远远不够需求的,因此需要从空气中将氧气分离出来。怎样才能分离氧气,需要什么条件呢? (1)在101kp下,将空气降温,变成液态空气,此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气体已经

印模和模型技术

印模与模型技术 印模材搅拌机 贺利氏印模材通用型1000g ...387x259 16k jpg 寒天印模材的临床使用_口腔... 160x133 4k jpg 印模材变色 第一节印模技术 印模是物体的阴模 口腔印模是指口腔有关组织的阴模 反映了与修复有关的口腔软、硬组织的情况 口腔修复体的制作一般都要经过预备印模,灌注模型,然后在模型上制作完成 印模与模型质量的好坏是制作优良修复体的首要的和重要的前提 预备一个理想印模应具备的条件 1、了解患者口腔内与修复有关的软、硬组织解剖结构和生理特点 2、对印模材料的性能、操作要求等要有详细的了解 3、熟悉预备印模的基本要求,掌握印模的各种技术和技巧 4、在预备印模前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以获得患者的积极配合 一、印模的分类 二、印模原理 三、托盘的选择和分类 四、印模材料的选择和使用 五、几种常用的印模材料及其应用 六、印模操作步骤、方法及注意事项 七、印模消毒 印模分类 1、按取印模的次数分类 (1)一次印模法:指用成品托盘和相应的印模材料一次完成的工作印模 多用于可摘局部义齿和固定义齿的修复。采用材料多为藻酸盐印模材 优点:一次完成,节省时间,操作简便 缺点:当成品托盘不合适时,印模不易取完全,影响印模质量 技巧:选择合适托盘,必要时可用蜡等材料修改托盘 操作技术熟练,做好功能性整塑 (2)二次印模法:又称联合印模法 指通过取两次印模完成工作印模,分为初印模和终印模 初印模分为两种情况 多用于全口义齿印模,某些固定修复印模及游离缺失的可摘局部义齿印模 优点:印模准确,质量高,容易掌握 缺点:操作较繁琐,费时费工 1.口腔印模技术的定义 口腔印模是指口腔有关组织的阴模i它反映了与修复有关的口腔软、硬组织的情况。 2.常见的印模种类 (1)按印模的次数可分为一次印模法和二次印模法。 (2)按取印模时患者张口或闭口可分为开口式印模和闭口式印模。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练习题

实验室制取氧气方法练习题 1.实验室制取氧气需要下列某些仪器和药品: 请回答: (1)指出图中仪器a的名称,主要用途; (2)在制氧气时,小明发现:选用过氧化氢法或者氯酸钾法都缺缺少药品而不能快速制取;若选用高锰酸钾法制氧气,又缺少一物品是,为了制取氧气,小明想出一个好办法,他将两种药品混合加热也很快放出氧气,他选用的两种药品是和;最先发生的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稍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下列主要操作过程(如下图),其中操作有误的是。这些步骤(错误的已改正)的正确顺序是(填字母标号) 。 2、绘制实验设计图是填写实验报告常用的一项重要技能。下图是某同学正在绘制的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图。 (1)请你帮他将装置图补充完整: (2)用收集到的氧气完成右图实验时观察到:在空气中加热铁丝只能发生红热现象.但在氧气中却能剧烈燃烧,原因是。

3.小明学习实验室制取氧气后,设计了如下一套装置进行制取气体 试回答: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 其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该生利用上述仪器制取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用化学符号表示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小明收集的氧气不纯,原因可能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小明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也可用另一种药品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霞利用两种药品制取氧气,请你帮助她设计出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的装置,并将收集氧气的装置图画在方框内,所发生的化学反应用化学符号表示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化学实验室中有氯酸钾、二氧化锰、双氧水、高锰酸钾等药品和必须的用品仪器。 (1)小冰想用一种纯净物制氧气,他实验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城则选择了给固体加热的另一种方法制取氧气,如图所示,请将整个装置补充完整。 (3)写出将红热的细铁丝放入新制得的气体中发生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中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习二牙体缺损的印模制取和翻制石膏模型6学时

实习二牙体缺损的印模制取和翻制石膏模型(6学时) 【目的和要求】 1.掌握用藻酸盐印模材料取印模的方法。 【实习内容】 1.观看牙体缺损的印模制取和翻制石膏模型的电教片。 2.讲解印模材性能和选择。 3.教师示教讲解印模托盘的选择、准备、印模制取、模型灌注和修整。 4.学生之间互相取模,灌注标准模型一副。 【实验用品】口腔综合治疗台、口腔检查盘一套、一次性薄膜手套、漱口杯、各型号印模托盘、藻酸钠印模材料、普通石膏、硬石膏、橡皮碗、石膏调拌刀、振荡器、石膏打磨机等。 【方法和步骤】 1.讲解印模材性能和选择: 印模材料是用于制作牙齿或牙弓的阴模(即阴复制品)。然后,把石膏或牙科石料倒入此阴模中,等固化后即形成牙齿或牙弓的铸件.代型或模型(即阳复制品)。 理想印模材料的性能和作用: (1)印模制作前:使用方便.足够的操作时间 (2)印模制作过程中: 1)亲水性.可湿润性.接触角小(可湿润性是指印模材料与湿润的硬.软组织表面亲合的性能,这种性能帮助印模材料渗入牙龈沟中); 2)尺寸精确:精确地复制口腔结构,尺寸和形状都完全一致; 3)不产生令人不快的味道和气味。 2.制取印模 (1)选择托盘: 1)根据牙列是否缺失选择有牙列或无牙列托盘; 2)根据患者牙弓的形态、大小、缺牙区牙槽嵴的高度,缺失的部位数目选择托盘。 要求: 1)托盘与牙弓内侧之间有3-4㎜间隙,以容纳印模材料,翼缘应距粘膜转折2㎜; 2)上颌托盘的后缘应盖过上颌结节和颤动线,下颌托盘后缘应盖过磨牙后垫; 3)若托盘边缘伸展不够,可用蜡片加深或加长,如果仅局部有一定差异,可用技工钳调改。 (2)调整椅位: 1)取印模前首先调整患者的体位和头位,使椅背与地面成近90°角; 2)取上颌印模时,其上颌与医师的肘部相平或者稍高,张口时上颌牙弓的牙合平面与地平面接近平行; 3)取下颌印模时,患者的下颌与医师的上臂中份大致,张口时下颌牙弓的牙合平面与地平面平行。 3.取印模: (1)患者准备:嘱咐患者在取模时勿咬合,放松上下唇,教会如何后卷再前伸舌及作主动肌功能修整动作。(2)上颌印模:取适量藻酸盐印模材料置于橡皮碗内,加适量水,用调拌刀调拌均匀后盛于托盘内。右手持托盘,左手持口镜牵开患者右侧口角,用旋转方式将托盘放入口内,取出口镜,使托盘柄正对面中线,尽量牵开上唇,均匀加压使托盘就位,用右手中指食指支持在两侧双尖牙区,以保持托盘稳定。趁印模材料未硬固前,左手将右上唇及右侧面颊肌肉向前下内拉动。再用左手中食指持托盘,用右手将左上唇及左侧肌肉向前下内拉动,完成被动肌功能修整。在肌功能修整过程中应保证托盘稳定无移位。待材料硬固后将托盘后缘向下翘动后取出托盘,检查印模是否清晰,边缘是否完整,伸展是否足够。 (3)下颌印模:用同样的方法制取下颌印模,嘱患者舌尖稍向后上卷,口镜牵开患者右侧口角,用旋转方式将托盘放入口内,取出口镜,使托盘柄正对面中线,尽量牵开下唇,均匀加压使托盘就位,用右手中指食指支持在两侧双尖牙区,以保持托盘稳定。趁印模材料未硬固前,嘱患者舌尖向前伸并轻微摆动。左手向前上内拉动右下唇,换左手持托盘,同法完成左侧肌功能修整。待材料硬固后将托盘前后向翘动后取出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

一、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得操作步骤: 1、连:按要求连接好仪器 2、查:检验装置气密性 3、装:将高锰酸钾装入干燥得试管,并在试管口处放一团棉花,然后用带导管得单孔橡皮塞塞 紧试管 4、定: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5、点:点燃酒精灯加热药品 6、收:收集气体 7、离:收集氧气结束后,将导管撤离水槽 8、熄:熄灭酒精灯 二、注意事项 ①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破裂?②药品平铺在试管得底部:均匀受热?③铁夹夹在离管口约1/3处?④导管应稍露出橡皮塞:便于气体排出 ⑤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⑥排水法收集时,待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再收集(刚开始排出得就是试管中得空气)?⑦实验结束时,先移导管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吸引起试管破裂 ⑧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伸到集气瓶底部 三、实验中思考得问题 1、如果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怎样验满? 2、“自主探究,积极参与”就是化学教学中得重要方式,使学生从单纯得注重学习知识转变为学会 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把学习得主动权交给学生,大胆放手让她们自己去学习、去探索.去实践。通过对这种教学模式得实践与尝试,我感到这就是一种切实可行得教学方法,它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能学生创设新得活动情境,激发学生得好奇心,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丰富学生得想象力,而且还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得能力,效果良好。下面就自己在教学中针对课题得研究进行进一步得反思总结。?一、首先总结一下自己得成功做法。 1、创设情境,引导探究?2、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3、师生互动,构建新知 4、创新反思,总结升华 二、反思需要改进与完善得地方?1、关注学生实情与需要不够?在这种教学模式中,虽然取得了可喜得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比如在关注全体学生得同时,要特别注意学生间得学习差异,在方法上做得不够到位,应该注意到个体差异,并且承认这种差异,从而更有针对性得、更有效得采用不同得方法,促进每个学生得发展,让每个人都品尝到成功得喜悦;要了解学生得发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是不断变化发展得,教师不仅要敏锐地发现这种变化,而且要有效地促进这种变化,教师永远要对学生满含期待。我们只有切实地做到了关注学生得内心世界,尊重学生,更多地欣赏与鼓励学生,将人生得美好前景展示在学生面前,才能让学生成为学习得主人。这样,教育才会取得成功。 2、不相信学生得能力,不愿把机会让给学生?教学过程就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得互动过程。教学得本质就是交往。交往论承认教师与学生都就是具有独立人格价值得人,两者在人格上完全平等。即师生之间只有价值得平等,而没有高低、强弱之分。师生关系就是一种平等、理解、双向得人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笔记 一、药品:高锰酸钾或二氧化锰和氯酸钾 二、装置选择:制取装置包括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两部分。 1、选择气体发生装置(即制气装置)考虑因素: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 2、选择气体收集装置考虑因素:气体的性质。 (1)若气体不易溶于水,不与水反应则可以选择用排水法(此法收集到的气体较纯净)收集气体。 (2)若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可选用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可选用向下排空气法。 相对于排水法而言,排空气法收集到的气体较干燥。 三、操作步骤: 按由下到上,由左到右的顺序将仪器连接完毕后: 1、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将导管伸入装有水的烧杯中,用手紧握试管外壁(给试管加热使气体膨胀逸出)。 若装置气密性良好则看到导管口有气泡放出且松开手后,水倒流回导管内,出现一段液柱。 2、装将高锰酸钾装到干燥的试管中,并在试管口放一小团棉花。 3、定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4、点点燃酒精灯,均匀加热后固定在药品的底部加热。 5、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6、离收集结束后,将导管撤离水槽。 7、熄熄灭酒精灯 四、注意事项 1、为使药品均匀受热,药品应平铺在试管底部。 2、为防止药品中的水分受热后变成水蒸气,遇冷液化回流到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试管 口应略向下倾斜。 3、铁夹要夹在试管的中上部(距离试管口1/3处)。 4、为便于气体排出,试管内的导管只要露出胶塞即可。 5、集气瓶先集满水,倒置在水槽中。 6、为防止试管炸裂,应先预热再加热。加热时不要触及酒精灯的灯芯。 7、(1)用排水法 ...收集气体时,应注意当气泡连续并均匀的冒出时再开始收集,否则收集到的气体里混有空气。当集气瓶口一侧有气泡向外逸出时,说明已经收集满。 (2)用向上排空气法 ......收集气体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火焰复燃则说明已经收集满。 8、停止加热时,应先把导管从水里移出,再熄灭酒精灯。如果先熄灭酒精灯,试管内温度 降低,压强减少,水槽内的水就会被吸入热的试管内,使试管炸裂。 9、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口要放一小团棉花,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10、盛有氧气的集气瓶应盖住玻璃片,正放在桌面上。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正放可以减少气体逸散 五、检验方法(证明收集到的气体是否为氧气):将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若 木条的火焰复燃说明收集的是氧气。 六、验满方法(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 1、排水法——集气瓶口一侧有气泡向外冒出,证明己收集满 2、向上排空气法——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己收集满。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步骤和 注意事项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笔记 一、 药品:高锰酸钾或二氧化锰和氯酸钾 二、 装置选择:制取装置包括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两部分。 1、 选择气体发生装置(即制气装置)考虑因素: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 2、选择气体收集装置考虑因素:气体的性质。 (1)若气体不易溶于水,不与水反应则可以选择用排水法(此法收集到的气体 较纯净)收集气体。 (2)若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可选用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可选用向下 排空气法。相对于排水法而言,排空气法收集到的气体较干燥。 三、 操作步骤: 按由下到上,由左到右的顺序将仪器连接完毕后: 1、 查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将导管伸入装有水的烧杯中,用手紧握试管外壁(给试管加热使气体膨胀逸出)。若装置气密性良好则看到导管口有气泡放出且松开手后,水倒流回导管内,出现一段液柱。 2、 装 将高锰酸钾装到干燥的试管中,并在试管口放一小团棉花。 3、 定 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4、 点 点燃酒精灯,均匀加热后固定在药品的底部加热。 5、 收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6、 离 收集结束后,将导管撤离水槽。 7、 熄 熄灭酒精灯 四、 注意事项 1、 为使药品均匀受热,药品应平铺在试管底部。 2、 为防止药品中的水分受热后变成水蒸气,遇冷液化回流到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 3、 铁夹要夹在试管的中上部(距离试管口1/3处)。 4、 为便于气体排出,试管内的导管只要露出胶塞即可。 5、 集气瓶先集满水,倒置在水槽中。 6、 为防止试管炸裂,应先预热再加热。加热时不要触及酒精灯的灯芯。 7、 (1)用排水法... 收集气体时,应注意当气泡连续并均匀的冒出时再开始收集,否则收集到的气体里混有空气。当集气瓶口一侧有气泡向外逸出时,说明已经收集满。 (2)用向上排空气法...... 收集气体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火焰复燃则说明已经收集满。 8、 停止加热时,应先把导管从水里移出,再熄灭酒精灯。如果先熄灭酒精灯,试管内温度降低,压强减少,水槽内的水就会被吸入热的试管内,使试管炸裂。 9、 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口要放一小团棉花,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10、 盛有氧气的集气瓶应盖住玻璃片,正放在桌面上。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正放可以减少气体逸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