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糊企业标准
调味料企业标准

Q/BLC公司企业标准Q/BLC0001S-2011固态调味料2011-12-07发布2011-12-17实施Q/BLC0001S-2011前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严格按照GB/T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的要求进行编写。
本标准由乐陵市乐畅调味品有限公司提出并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本标准自发布之日起有效期限3年,到期复审。
IQ/BLC0001S-2011固态调味料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分类、技术要求、食品添加剂、生产加工过程卫生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植物香辛料为主要原料,添加食用盐等辅料和5’-呈味核苷酸二钠、β-环状糊精食品添加剂,经前处理、干燥灭菌、粉碎、调配、包装等主要工艺加工制成的固态调味料。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2721食用盐卫生标准GB2762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3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276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4789.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GB4789.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GB4789.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GB/T4789.5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志贺氏菌检验GB4789.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GB5009.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GB/T5009.11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GB5009.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GB/T5009.40酱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T6543运输包装用单瓦楞纸箱和双瓦楞纸箱GB/T7652八角GB7718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T7900白胡椒GB/T7901黑胡椒GB9683复合食品包装袋卫生标准GB9688食品包装用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GB/T12729.6香辛料和调味品水分含量的测定GB/T12729.7香辛料和调味品总灰分的测定GB/T12729.9香辛料和调味品酸不溶性灰分的测定GB14881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GB/T22267整孜然GB/T22300丁香LY/T1652花椒质量等级Q/BLC0001S-2011JJF1070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QB/T2845食品添加剂呈味核苷酸二钠QB1613食品添加剂β-环状糊精NY/T1073脱水姜片和姜粉DB44/T604陈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5]第75号令《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Q_JAYF 0001S-2019食品用馅料企业标准

备案号:33050104S-2019有效期至:2022-09-09Q/JAYF食品用馅料Q/JAYF0001S-2019前言鉴于本产品目前尚无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根据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规定,特制定本企业标准。
本标准主要指标结合GB276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和产品自身特性共同制定。
本标准由浙江金澳艺发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金澳艺发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从好、吴浩。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食品用馅料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食品用馅料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签、标志、包装、运输、贮存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以食用植物油、乳粉、生活饮用水为主要原料,配以或不配以白砂糖、乳清粉、乳清蛋白粉、食用玉米淀粉、可可粉、芝士粉、炼乳、奶油、果葡糖浆、低聚异麦芽糖、食用盐、麦芽糊精、蛋制品、花生、果仁,添加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结冷胶、卡拉胶、槐豆胶、黄原胶、琼脂、果胶、微晶纤维素、柠檬酸、柠檬酸钠、碳酸钾、单、双硬脂酸甘油酯、蒸馏单硬脂酸甘油酯、聚甘油脂肪酸酯、麦芽糖醇液、山梨糖醇液、山梨酸钾、磷酸氢二钠、β-胡萝卜素、辣椒红、红曲红、栀子黄、食品用香精,经或不经乳酸菌发酵,经高压均质,加热糊化杀菌制成的食品用馅料。
2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中引用的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317白砂糖GB/T1532花生GB1886.3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辣椒红GB1886.39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山梨酸钾GB1886.4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黄原胶GB1886.10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微晶纤维素GB197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琼脂(琼胶)GB1986食品添加剂单、双硬脂酸甘油酯GB1987食品添加剂柠檬酸GB2716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GB272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用盐GB2749蛋制品卫生标准GB4789.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GB4789.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GB4789.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霉菌和酵母计数GB276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5009.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GB/T5009.6食品中脂肪的测定GB5009.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GB/T5009.22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的测定GB/T5009.37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6782食品添加剂柠檬酸钠GB7658食品添加剂山梨糖醇液GB77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9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栀子黄GB882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β-胡萝卜素GB/T8885食用玉米淀粉GB1310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炼乳GB1167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乳清粉和乳清蛋白粉GB1488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GB15044食品添加剂卡拉胶GB15612食品添加剂蒸馏单硬脂酸甘油酯GB15961食品添加剂红曲红GB1930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坚果与籽类食品GB1964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乳粉GB1964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稀奶油、奶油和无水奶油GB/T20706可可粉GB/T20881低聚异麦芽糖GB/T20882果葡糖浆GB/T20884麦芽糊精GB2519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再制干酪GB2553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果胶GB2553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结冷胶GB2553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乳酸钠(溶液)GB2554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脱氢乙酸钠GB2556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磷酸氢二钠GB2558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碳酸钾GB2830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麦芽糖醇和麦芽糖醇液GB2992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致病菌限量GB2993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GB2994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槐豆胶(刺槐豆胶)GB306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用香精QB/T4575食品加工用乳酸菌JJF1070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卫生部关于指定D-甘露糖醇等58个食品添加剂产品标准的公告(2011年第8号)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75号(2005)《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02号(2007)《食品标识管理规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23号(2009)《关于修改<食品标识管理规定>的决定》3产品分类根据不同原料及工艺分为发酵型、非发酵型。
辣椒调味品(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辣椒调味品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辣椒调味品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干辣椒为原料,辅以食用盐、芝麻、干姜、花生、熟杏仁、熟腰果、紫苏籽(熟制)、白砂糖、瓜子仁、黄豆(熟制)、鸡粉调味料、味精、鸡精调味料、牛肉粉调味料、香辛料、食品添加剂(呈味核苷酸二钠、食品用香精),经菜籽油炒制、配料、混合、粉碎、包装等工序制成的辣椒调味品。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317 白砂糖GB/T 1532 花生GB/T 1536 菜籽油GB 1886.17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 5′-呈味核苷酸二钠(又名呈味核苷酸二钠)GB 276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4789.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总则GB 478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GB 4789.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GB 4806.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GB 500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GB 5009.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GB 5009.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GB 5009.4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味精中麸氨酸钠(谷氨酸钠)的测定GB 5009.4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氯化物的测定GB 5009.22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过氧化值的测定GB 5009.229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酸价的测定GB/T 5461 食用盐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T 8967 谷氨酸钠(味精)GB 9683 复合食品包装袋卫生标准GB/T 11761 芝麻GB 1488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GB/T 15691 香辛料调味品通用技术条件GB 1930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坚果与籽类食品GB 2805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T 28118 食品包装用塑料与铝箔复合膜、袋GB 2992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致病菌限量GB 306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用香精GB/T 30382 辣椒(整的或粉状)GB 3164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复合调味料NY/T 954 小粒黄豆NY/T 1073 脱水姜片和姜粉SB/T 10371 鸡精调味料SB/T 10415 鸡粉调味料SB/T 10513 牛肉粉调味料SB/T 10615 熟制腰果SB/T 10617 熟制杏核和杏仁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75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23号《食品标识管理规定》3 技术要求3.1 原料和辅料要求3.1.1 原料3.1.1.1 干辣椒:应符合GB/T 30382的规定。
辣椒调味品(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辣椒调味品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辣椒调味品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干辣椒为原料,辅以食用盐、芝麻、干姜、花生、熟杏仁、熟腰果、紫苏籽(熟制)、白砂糖、瓜子仁、黄豆(熟制)、鸡粉调味料、味精、鸡精调味料、牛肉粉调味料、香辛料、食品添加剂(呈味核苷酸二钠、食品用香精),经菜籽油炒制、配料、混合、粉碎、包装等工序制成的辣椒调味品。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317 白砂糖GB/T 1532 花生GB/T 1536 菜籽油GB 1886.17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 5′-呈味核苷酸二钠(又名呈味核苷酸二钠)GB 276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4789.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总则GB 478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GB 4789.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GB 4806.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GB 500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GB 5009.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GB 5009.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GB 5009.4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味精中麸氨酸钠(谷氨酸钠)的测定GB 5009.4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氯化物的测定GB 5009.22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过氧化值的测定GB 5009.229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酸价的测定GB/T 5461 食用盐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T 8967 谷氨酸钠(味精)GB 9683 复合食品包装袋卫生标准GB/T 11761 芝麻GB 1488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GB/T 15691 香辛料调味品通用技术条件GB 1930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坚果与籽类食品GB 2805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T 28118 食品包装用塑料与铝箔复合膜、袋GB 2992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致病菌限量GB 306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用香精GB/T 30382 辣椒(整的或粉状)GB 3164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复合调味料NY/T 954 小粒黄豆NY/T 1073 脱水姜片和姜粉SB/T 10371 鸡精调味料SB/T 10415 鸡粉调味料SB/T 10513 牛肉粉调味料SB/T 10615 熟制腰果SB/T 10617 熟制杏核和杏仁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75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23号《食品标识管理规定》3 技术要求3.1 原料和辅料要求3.1.1 原料3.1.1.1 干辣椒:应符合GB/T 30382的规定。
辣椒调味料(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辣椒调味料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辣椒调味料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干辣椒、水为原料,添加或不添加麦芽糊精、葡萄糖、玉米淀粉、酵母抽提物、香辛料(不含罂粟种子)、水和食品添加剂:5'-呈味核苷酸二钠、二氧化硅、食品用香精,经切断、筛选、浸泡提取、过滤、浓缩、干燥或不干燥、粉碎或不粉碎、配料混合或不配料混合、制粒或不制粒、包装加工制成的非即食辣椒调味料。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1886.17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5'-呈味核苷酸二钠(又名呈味核苷酸二钠)GB276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276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4789.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GB4789.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GB4806.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GB5009.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GB5009.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GB5009.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GB5749生活饮用水的标准GB/T6543运输包装用单瓦楞纸箱和双瓦楞纸箱GB77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T8885食用玉米淀粉GB/T10004包装用塑料复合膜、袋干法复合、挤出复合GB/T12729.1香辛料和调味品名称GB/T12729.7香辛料和调味品总灰分的测定GB/T12729.9香辛料和调味品酸不溶性灰分的测定GB1488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GB1520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淀粉糖GB/T15691香辛料调味品通用技术规范GB/T20880食用葡萄糖GB/T20884麦芽糊精GB/T21266辣椒及辣椒制品中辣椒素类物质测定及辣度表示方法GB/T21725天然香辛料分类GB/T23530酵母抽提物GB2557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二氧化硅GB2805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T30382辣椒(整的或粉状)GB306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用香精GB3163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用淀粉JJF1070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75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02号《食品标识管理规定》3分类按照原料不同分为单一型辣椒调味料和复合型辣椒调味料。
糊辣椒面出厂检验报告

糊辣椒面出厂检验报告
此处是一个示范的糊辣椒面出厂检验报告的模板:出厂检验报告
产品名称:糊辣椒面
出厂日期:20XX年XX月XX日
生产厂家:XXXX有限公司
一、产品基本信息:
1. 产品外观:符合产品标准要求
2. 包装规格:XX克/袋
3. 包装是否完好:是
4. 生产日期:20XX年XX月XX日
5. 保质期限:XX个月
二、理化指标:
1. 外观色泽:正红色
2. 粒度:符合产品标准要求
3. 味道:辣味浓郁,符合产品标准要求
4. 水分含量:≤XX%
5. 残留农药:未检出
6. 酸价:≤XX mg/g
7. 盐度:符合产品标准要求
三、微生物指标:
1. 总菌落总数:≤XX CFU/g
2. 大肠菌群:未检出
3. 霉菌及酵母菌:≤XX CFU/g
4. 沙门氏菌:未检出
5. 口腔致病菌:未检出
四、其他检验项目(可根据具体产品标准要求添加):
1. XXXX指标:符合产品标准要求
2. XXXX指标:符合产品标准要求
五、检验结论:
经过检验,本批次糊辣椒面产品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合格。
六、检验机构信息:
检验机构名称:XXX检验有限公司
检验报告编码:XXXX-XXXX-XXXX
检验日期:20XX年XX月XX日
备注:
1. 本检验报告仅针对本批次产品进行检验,对其他批次产品不具备适用性。
2. 若对本报告有任何疑问或反馈,请及时联系检验机构。
DB52-_457-2004发酵辣椒制品质量安全标准

ICSB 21DB52贵州省地方标准DB 52/T 457—2004发酵辣椒品质量安全标准-01 实施 -20 发布 2004 -092004 -05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目 次目 次 (I)前 言 (1)1范围 (2)2规范性引用文件 (2)3定义 (2)4产品分类 (3)5要求 (3)6试验方法 (6)7检验规则 (6)8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7)前 言本标准为规范我省发酵辣椒制品的质量安全而制定,为条文强制标准。
本标准5.2、5.3、5.4、5.5、5.6及8.1为强制性的条款,其余为推荐性的:本标准由贵州省食品工业办公室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本标准由贵州省食品工业协会辣椒专业委员会、贵州省食品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及贵州准化协会联合主持起草;贵州老干爹食品有限责任公司、遵义大山食品有限责任公司、遵义县辣椒食品厂、贵定黔瑞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贵州省凯里市双鲵酱菜有限责任公司参加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世尧、杨远猷、周介济、王永庆、邓承仁、杨成友、王遵、王先祝、温丽群。
发酵辣椒品质量安全标准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发酵辣椒制品的定义,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签、包装、运输、贮存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贵州省范围内生产,加工和销售的发酵辣椒制品。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明日期的文件,其随后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以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适用本标准。
GB/T 1007 罐头食品净重和固形物含量的测定GB 2760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 4789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微生物部分GB/T 5009.3 食品中水分的检验方法GB/T 5009.11 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方法GB/T 5009.12 食品中铅的测定方法GB/T5009.22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的测定方法GB/T 5009.33 食品中Ⅱ硝酸盐和硝酸盐的测定方法DB 52/T 457—2004GB/T 5009.40 酱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538 油脂过氧化值测定GB 7718 食品标签通用标准GB/T 12457 食品中氯化钠的测定方法GB/T 18186 酿造酱油JJF l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3定义3.1发酵辣椒制品使用鲜辣椒为主要原料,并添加生姜、大蒜、豆类,、某些蔬菜、山野菜、食盐等辅料,采用传统工艺发酵腌制或发酵后加工而成的辣椒制品。
复合调味粉(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复合调味粉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复合调味粉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以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麦芽糊精、食用盐、味精、食用玉米淀粉、香辛料粉(豆蔻、白胡椒、黑胡椒、白芷、陈皮、八角、小茴香、丁香、甘草、花椒、肉豆蔻、姜黄、姜、蒜、洋葱、山奈、辣椒、孜然、肉桂)、食用海鲜调味粉、食用骨油、酵母抽提物、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粉、骨(肉)抽提物、白砂糖、蛋黄粉、蛋黄、鸡油、猪油、牛油、羊油、大豆油、食用葡萄糖、酿造酱油、复合酱油调味粉、番茄粉、植脂末中的数种为原料,添加或不添加食品添加剂食品用香精、5′-呈味核苷酸二钠、琥珀酸二钠、二氧化硅、焦糖色(亚硫酸铵法、氨法、普通法)、柠檬黄及其铝色淀、辣椒红、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黄原胶、瓜尔胶、阿斯巴甜(含苯丙氨酸)、甜蜜素、柠檬酸、乳酸,经调配、搅拌、过筛、包装等主要工艺制成的复合调味粉。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317白砂糖GB1535大豆油GB1886.3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辣椒红GB1886.3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环己基氨基磺酸钠(又名甜蜜素)GB1886.4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黄原胶GB1886.4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又名阿斯巴甜)GB1886.6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焦糖色GB1886.17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乳酸GB1886.23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柠檬酸GB272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味精GB272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用盐GB2749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蛋与蛋制品GB276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276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448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柠檬黄GB448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柠檬黄铝色淀GB4789.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GB/T4789.3-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测定GB4789.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GB4789.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志贺氏菌检验GB4789.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GB5009.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GB5009.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GB5009.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GB5009.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GB5009.4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氯化物的测定GB5009.19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氯丙醇含量及其脂肪酸酯含量的测定GB5009.23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氨基酸态氮的测定GB/T5461食用盐GB/T6543运输包装用单瓦楞纸箱和双瓦楞纸箱GB77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T8885食用玉米淀粉GB/T8967谷氨酸钠(味精)GB9683复合食品包装袋卫生标准GB1014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用动物油脂GB1310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糖GB1488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GB1519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用油脂制品GB1520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淀粉糖GB/T15691香辛料调味品通用技术条件GB18186酿造酱油GB/T20880食用葡萄糖GB/T20884麦芽糊精GB2557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二氧化硅GB2805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2830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GB2840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瓜尔胶GB29939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琥珀酸二钠GB306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用香精NY/T1884绿色食品果蔬粉GB23530酵母抽提物QB/T2845食品添加剂呈味核甘酸二钠JJF1070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75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23号《食品标识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3分类产品按配料不同分为:肉味(猪、牛、鸡、羊)、骨汤风味、海鲜风味、复合香辛风味、蔬菜风味五类产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Q/ZBL 昭通博禄一秋田食品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 ZBL 0001S—2014
辣椒糊
2014 -08-10 发布2014-09- 10 实施
昭通博禄一秋田食品有限公司
我厂生产的辣椒糊是以辣椒为主要材料,以大蒜、生姜、花椒、毛菇、食用盐、水为辅料,经去蒂、剖碎,入缸盐渍、转缸、咸坯、磨糊、装坛、密封、杀菌或不杀菌而成的。
由于没有相应的国家、行业、地方标准可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法》的规定,我厂制定企业标准来作为组织辣椒糊生产、检验、贸易、仲裁的依据。
本标准安全性指标根据GB2714-2001 《酱腌菜卫生标准》的规定制定,其余指标是根据《酱腌菜生产许可审查细则(2006 )版》及产品实际制定。
本标准由昭通博禄一秋田食品有限公司提出并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辣椒糊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辣椒糊的技术要求、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以大蒜、生姜、花椒、毛菇、食用盐、水为辅料,经去蒂、剖碎,入缸盐渍、转缸、咸坯、磨糊、装坛、密封、杀菌或不杀菌而成的辣椒糊。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2760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GB/T 4789.22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调味品检验
GB 500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GB/T 5009.40 酱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B/T 5009.56 糕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B 5461 食用盐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7096 食用菌卫生标准
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 1488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企业卫生通用规范
GB/T 18979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测定免疫亲和层析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和荧光光度法
GB 2760-81 苯甲酸钠
GB 2805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
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2005] 第75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3、技术要求
3.1原辅料要求
3.11 辣椒:选用色泽鲜红、皮质厚、辣味浓的牛角椒。
3.1.2大蒜:选用大个、无伤害、无芽的新鲜蒜头;应符合SB/T 10348-2007 的规定。
3.1.3姜:选用光滑,每个小姜块互相连接成手掌样的一个整块的生姜;应符合NY/T 1193
的规定。
3.1.4花椒:选用色红、无梗、皮细、颗粒均匀、口开籽少的花椒;应符合GB/T 30391-2013 标准的规定。
3.1.5毛菇:选用新鲜优质,个大的毛菇。
3.1.6食用盐:应符合GB 5461的规定。
3.1.7 水:应符合GB 5749的规定。
3.18 苯甲酸钠:应符合GB 2760-81 的规定。
3.2感官要求
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感官要求
3.3理化指标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理化指标
3.4微生物指标
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 微生物指标
3.5
应符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75号[2005]《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并按JJF 1070规定的方法测定.
3.6食品添加剂
3.6.1食品添加剂质量应符合相应的标准和有关规定。
3.6.2食品添加剂的品种和使用量应符合GB 2760的规定。
3.7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要求
应符合GB 14881 的规定。
4、检验规则
4.1组批
以同一次投料、同一班次生产的同一品种、同一规格的产品为一批次。
4.2抽样
在出厂检验合格的产品中随机抽取12袋(瓶),抽样基数不得少于200袋(瓶),抽样数量为300g。
样品分成两份,1份检验,1份留样备查。
4.3.出厂检验
每批产品必须经企业质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并出具质量合格证书后方可出厂,出厂检
验的项目为感官、水分、食盐、总酸、氨基酸态氨、大肠杆菌、净含量。
4.4型式检验
型式检验项目为本标准中技术要求的全部项目及食品标签。
型式检验在正常生
产时,每半年至少进行一次,有下列情况之一时也应进行:
a)主要原料、关键工艺发生大的变化时;
b)停产一年(含一年)以上又恢复生产时;
c)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差异时;
d)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的要求时。
4.5判定规则
符合本标准要求时,判定该批产品合格。
微生物学指标有项不符合本标准要求,不得复验,判该批产品为不合格品;其他指标如有一项或一项以上不符合本标准要求时,可从该批产品中加倍抽样复检一次,判定以复检结果为准,若仍有不合格项,则判定该批产品为不合格。
5、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6.1标志
6.1.1产品销售包装上标签标注应符合GB 7718 、GB 28050 的规定,外包装箱储运图示标志应符合GB/T
191 的规定。
6.2包装
6.2.1产品内包装采用塑料袋或PET 罐形式,并应分别符合GB 9683 、GB 13113 的要求。
6.2.2产品外包装采用瓦楞纸箱,封口应严密、牢固,无漏气、漏汤现象。
6.3 运输
运输工具应清洁、卫生、干燥,并有防雨、防晒设施,不得与有害、有毒、有异
味的物品混装、混运。
搬运时应轻拿、轻装、轻卸,严禁碰撞、挤压。
允许在5-30 C 的温度条件下运输。
6.4 贮存
成品应贮存在通风、干燥、阴凉、清洁、卫生的仓库内,严禁与有害、有毒、有
异味、易腐蚀的物品一起贮存。
成品堆码时应离墙、离地10cm 以上。
6.5保质期
在符合本标准规定的贮存条件下,产品保质期为18 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