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鸟教学设计 (附课时作业及答案)
《珍珠鸟》课文教案教学设计

珍珠鸟课文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课文《珍珠鸟》,学生能够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理解课文内容。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珍贵生物的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2.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比喻和修辞手法的使用,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材:课本《珍珠鸟》课文2.教具:多媒体设备、图片、PPT等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张与珍珠鸟相关的图片,引起学生兴趣。
2.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思考:你们见过珍珠鸟吗?你们对珍珠鸟有什么了解?步骤二:预习导入(10分钟)1.提醒学生调查《珍珠鸟》这篇课文的背景知识,包括作者、出版时间等,以便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让学生分组分享他们的调查结果,并让其中一组代表汇报。
步骤三:阅读与理解(30分钟)1.教师将课文分段逐句播放,带领学生阅读课文,同时解释课文中出现的生词和短语。
2.学生们根据教师的引导,尝试回答与课文相关的问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引导学生发现课文中的比喻和修辞手法,并解释其意义和作用。
步骤四:口语表达(20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给他们一些关于珍珠鸟的问题,并要求他们用英语进行讨论和回答。
2.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在全班面前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
3.教师鼓励学生用丰富的词汇和句型表达自己的观点,并适时给予赞扬与建议。
步骤五:拓展活动(10分钟)1.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你是一只珍珠鸟,你会做什么?提醒学生注意文章中珍珠鸟的形象描写和心灵感悟。
2.让学生以珍珠鸟的视角,写一篇文章描述自己的生活和感受,并在班级内展示。
步骤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教师概括课堂要点,并进行总结。
2.提醒学生反思今天的学习过程和收获,鼓励他们改进学习方法和态度。
五、课后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中与珍珠鸟相关的题目。
《珍珠鸟》教学设计优秀3篇

《珍珠鸟》教学设计13【教学目的】1、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究精神,注重质疑问难与相互切磋。
2、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能力。
3、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关爱动物,尊重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1、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善待动物,尊重生命。
【教具准备】多媒体。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可能喜欢体育的同学都知道,2002年1月份在澳大利亚举行的网球公开赛上,当时赛场上的气氛十分紧张,运动员你来我往打得非常激烈,就在这个时候,不知道什么原因,一只小鸟飞进了赛场,而球不偏不倚地击中了它,当时小鸟惨叫了一声,跌落到地上。
本来在体育比赛中,运动员的球击伤小鸟的事情纯属偶然,没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可是接下来发生的一幕却让我们感到非常震惊,运动员马上停止了比赛,跑到小鸟跟前,当他发现小鸟已经死去的时候,痛苦地跪在地上,默默地祈祷了许久,才重新投入了比赛。
现场的观众对此报以热烈的掌声。
可是有人说这未免有些小题大作了,你的看法是什么呢?(学生自由发言)在这个广袤的星球上,人并不是惟一的生命形式,也不是惟一具有情感的生灵,人类还有着最亲密的生存伙伴,那就是动物。
那么人和动物之间,到底能不能建立起相互信赖、和谐共处的友好关系呢?冯骥才的散文《珍珠鸟》就告诉了我们问题的答案。
二、整体感知1、多媒体展示,扫除生字障碍。
2、听课文录音,请学生体会作者的感情。
3、请学生用喜悦的语气读自己喜爱的片段,说说作者写这篇文章是为了向我们传达什么信息。
三、合作探究1、分组讨论(大屏幕上显示研讨问题):⑴“我”和小雏鸟之间的信赖关系是如何建立起来的?⑵《珍珠鸟》这篇散文写的是我们现实生活中点滴的小事,但却感人至深,那么这篇文章中最让你感动的画面是哪一幅?为什么?请各小组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集中力量进行研讨,之后全班各组交流,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教师总结,深入文章主旨。
2019-2020学年度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珍珠鸟》教学设计、课堂作业及课后作业

第4课《珍珠鸟》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目标1.认识“蔓、幽”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挨”;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珍珠鸟的样子和特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4.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含义,体会作者与珍珠鸟之间亲近、温馨的情感,领悟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境界。
教学重难点本课重点在认识珍珠鸟在“我”的照料和呵护下发生变化的过程,感受作者的写作方法;难点是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含义,领悟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境界。
教学准备准备珍珠鸟的图片资料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谈话导入:同学们有没有养过什么小动物呢?一开始,大家是如何与它成为朋友的?与小动物交朋友的感觉怎么样?2.探求新知:(课件出示珍珠鸟的相关图片)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熟悉一种鸟,它就是:珍珠鸟(板书课题:4.珍珠鸟)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作者是如何与这可爱的小家伙成为朋友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朗读完毕,师正音)2.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并说说通过阅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由于作者对珍珠鸟的悉心照顾和真切关爱,让小鸟由怕人到喜人、近人、亲人、爱人,最后到与人融为一体的经过。
珍珠鸟长什么样子?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后背有珍珠似的圆圆的白点,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珍珠鸟的习性:白天,它这样淘气地陪伴我;天色入暮,它就在父母再三的呼唤声中,飞向笼子,扭动滚圆的身子,挤开那些绿叶钻进去。
——白天活动,夜晚休息)三、再读课文,全面理解1.找出文中写珍珠鸟活动的语句,与同桌一起读一读并交流,为什么珍珠鸟的活动会有这些变化?(全班讨论交流,指名几位学生作讨论总结)(珍珠鸟活动的语句:①小鸟的影子就在这中间隐约闪动,看不完整,有时连笼子也看不出,却见它们可爱的鲜红小嘴从绿叶中伸出来。
②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啄着书背上那些大文豪的名字;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摇动,跟着逃到画框上去了。
语文教案《珍珠鸟》(优秀10篇)

语文教案《珍珠鸟》(优秀10篇)珍珠鸟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13个生字,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领悟信赖是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基础,激发学生爱护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3.继续练习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提高默读能力。
二、教学重点:体会作者对鸟的真诚、细腻的爱,认识珍珠鸟在“我”的照料和呵护下发生变化的过程。
三、教学难点: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四、教学准备:查找和鸟有关的诗词,查找冯骥才的资料五、教学过程:一、诗歌导入1、同学们,你们喜欢鸟儿吗?林间欢飞的鸟儿是大自然的宠儿,也是人类的亲密朋友,古人就有很多描写有关鸟的诗句,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几句与鸟有关的诗句吧。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杜甫)/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蝉躁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韦应物)/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吴均)/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孟浩然))同学们,欣赏完这些诗句你们有什么感受吗?2、学生自由交谈感受3、师小结:诗人笔下的小鸟,活像自家顽皮的儿童,人类的朋友,人鸟之间是多么和谐、多么信任啊!人的存在,使鸟儿有了依托;鸟的存在,给人的生活平添了不少情趣。
试想每天的清晨,都被清脆悦耳的鸟鸣声唤起,一天的开始是多么的美好!当代作家冯骥才就曾养过一对珍珠鸟,那鸟所带来的生活乐趣,你们想了解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欣赏吧。
板书课题珍珠鸟4、交流作者冯骥才的资料二、初读课文,感受“情意”。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知课文主要内容2、再请学生快速阅读课文,说说通过读课文,你感受到了什么?(作者对珍珠鸟的爱)三、细读课文,理解“真爱”。
(1)你发现这对珍珠鸟的雏儿,长得什么样呀?而“我”为鸟儿做了哪些事?(重新为它们加工鸟笼;按时添食加水;按捺住好奇心不轻易打扰)(2)我这样做小鸟儿对“我”有怎样的反应?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珍珠鸟与我的关系有了变化。
《珍珠鸟》教学设计(精选15篇)

《珍珠鸟》教学设计(精选15篇)《珍珠鸟》教学设计1第一课时(一) 教学目标:1. 通过预习,学生能够通顺、流利、准确地朗读课文,能够读准“垂蔓、斑斑驳驳、生意葱茏、雏儿、立即、眼睑、眸子”等词语的字音。
2. 通过有层次地反复阅读学生能够逻辑重音准确地、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并了解作者叙述课文的叙事顺序。
3. 学生在读文的过程中感受到珍珠鸟的可爱、“我”对珍珠鸟的喜爱,以及由相互信任构建的人鸟相依的美好境界。
并有感情朗读课文。
4. 运用联结策略,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以及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境界。
”的意思。
并受到真、善、美的道德情操的熏陶。
(二) 教学过程:一、检验预习效果。
1. 出示词语认读:垂蔓、斑斑驳驳、生意葱茏、雏儿、立即、眼睑、眸子。
2. 理解“生意葱茏、眼睑、眸子”的意思。
3. 揭题:珍珠鸟。
单看课题,你觉得它是什么样的小鸟呢?[将“学”的内容,尤其是正音的环节放在“读”之前,是为了“读”得更顺畅提供便利。
也使后续“学”的内容更为扎实、准确。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自读课文,思考作者写了什么内容?2. 交流所读懂的内容:作者写了有关珍珠鸟的哪些事儿?(作者先写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我为它们布置了一个温馨、幽静的居室。
后来,它们做了爸爸妈妈,有了小珍珠鸟,作者并不去惊动它们,而是精心地照料它们。
后来,小珍珠鸟渐渐地与我熟悉起来,从陌生到熟悉,直到睡在我的肩头。
我看着它熟睡的样子,笔尖一动,流泻下一时的感受“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的前提。
]三、再读课文,读出自己的感受。
1. 初读课文,你有什么感受吗?预设:珍珠鸟特别可爱2. 自己再读读课文,把能表现珍珠鸟可爱的句子画下来,一会儿我们再来读读。
3. 读自己画的句子。
教师引导学生将句子读好,读出自己的感情。
如:第四段:“小鸟的影子就在这中间隐约闪动,看不完整,有时连笼子也看不出,却见它们可爱的鲜红小嘴从绿叶中伸出来。
珍珠鸟课文教案加答案

珍珠鸟课文教案加答案珍珠鸟课文教案加答案篇一: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珍珠鸟《珍珠鸟》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珍珠鸟》是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九册第四组教材的一篇略读课文。
课文以生动细腻、富有情趣的语言写出了珍珠鸟由“怕”人到“信赖”人的变化过程,告诉我们:“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本课教学,将继续进行朗读、快速默读的训练,以读为本,让学生在读中理解重点词句,在读中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及写作方法,并继续进行概括课文大意的训练。
本课教学的重点: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鸟的真诚、细腻的爱,认识珍珠鸟在“我”的呵护下由“怕”人到“信赖”人的变化过程。
教学的难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略读课文肩负着让学生运用已学方法学懂课文的使命,因此本课教学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为主要学习方式,为了使小组学习交流更有实效性,教师规范合作步骤,并让学生自主选择问题进行交流。
二、教学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继续练习快速默读课文。
.读懂课文,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含义,并有自己的理解和体会。
.通过合作学习,体会作者对鸟的真诚、细腻的爱,认识珍珠鸟在“我”的照料和呵护下从害怕到亲近、到信赖的变化过程。
三、教学准备学生预习要求:.读课文,为14 个自然段标上序号;.查字典弄懂“垂蔓、斑斑驳驳、生意葱茏、瞅、细腻、眼睑、眸子、流泻”等词语的意思;.浏览阅读提示,给三个问题标上序号。
教师教学准备:多媒体演示课件。
教学环境设计与布置:需要6 人小组合作交流。
四、教学过程一、对比文本导入.激发兴趣,谈话导入:.明晰课型:课题序号的右上方有个星号,表示这是略读课文。
我们今天就根据阅读提示来学习这篇课文。
.对比文本:激发阅读期待:我们学过的《翠鸟》一文写出了翠鸟的外形和生活习性,《珍珠鸟》一文又写了些什么呢?二、初读文本整体感知.扫除障碍:请同学们放开声音自由读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学生自由读书,教师巡视。
珍珠鸟优秀教案(优秀4篇)

珍珠鸟优秀教案(优秀4篇)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辛苦为朋友们带来的4篇珍珠鸟优秀教案,如果能帮助到您,牛牛范文将不胜荣幸。
语文教案《珍珠鸟》篇一教学目标1、认读12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珍珠鸟因为信赖而与“我”逐渐亲近。
3、研读课文第10段,通过换词比较,感受作者观察细致用词的贴切,感悟珍珠鸟对作者逐渐信赖的变化过程。
并联系上下文,进一步感受作者用词的贴切。
4、探究珍珠鸟对“我”逐渐信赖的原因,是作者对它的不打扰,不管它,不伤害。
5、升华“信赖”的内涵并对“信赖”有自己的理解。
板块一激趣导入,初读质疑目标:了解珍珠鸟的特点,并了解课文的作者,并根据略读提示,了解学习课文的相关信息。
过程:1、揭题2、说说珍珠鸟是什么样子的呢?读一读。
3、读略读提示,明确学习要求:读通课文,“我”是怎样逐渐得到珍珠鸟的信赖?板块二整体感知,梳理情感目标:1、初读课文,根据珍珠鸟和人交往态度的变化梳理课文脉络。
让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在交流的过程中找到中心句,并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中心就是“信赖”。
过程:1、快速默读,课文写了我和珍珠鸟的交往过程中发生了哪些事情?2、交流:珍珠鸟怕“我”;珍珠鸟生了小雏,小鸟和我慢慢熟悉;小鸟和我亲近;小鸟信赖我……(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引导、整理)3、是呀,作者写了和珍珠鸟交往过程中的点滴,那么你认为作者想表达的是什么呢?4、找出中心句读一读。
5、是呀,因为信赖,这雏儿和作者慢慢熟悉,慢慢亲近,慢慢变成了好朋友。
板块三:研读文本,感悟变化目标:1、通过换词对比等方式,感受作者细致的观察,体会到作者用词的准确。
2、发现用词规律,并能联系上下文进行运用,体会到珍珠鸟逐渐信任“我”的情感并进一步感受作者用词的贴切3、在前后细节的变化中提升对“信赖”的理解。
过程:1、那么,课文的哪些自然段让你感受到了小鸟开始对我依赖了呢?2、学生交流,并说说理由,师进行适当引导和指导朗读。
《珍珠鸟》教案带反思及课堂练习

《珍珠鸟》优秀教案带反思及课堂练习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词和短语,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珍珠鸟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源,激发学生对珍珠鸟的兴趣。
(2)运用任务型教学法,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3)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树立正确的生态观。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导入:展示珍珠鸟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珍珠鸟的了解。
2. 课文朗读:(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的正确读音。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的准确性。
3. 学习生词和短语:(1)学生自学生词,组内交流。
(2)教师挑选重点生词和短语进行讲解,举例说明。
4. 理解课文:(1)学生讲述课文大意,教师进行引导和补充。
(2)学生讨论珍珠鸟的生活习性和特点,分享自己的见解。
三、课堂练习:1. 完成练习题:(1)选出正确的词语:珍珠鸟、鹦鹉、麻雀、乌龟。
(2)填空:珍珠鸟______,它的羽毛______。
2. 小组活动:(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动物,进行对比珍珠鸟的特点。
(2)每组汇报自己的成果,其他组进行评价。
四、教学反思:1. 教师回顾课堂教学过程,总结成功与不足之处。
2. 针对不足之处,思考改进措施,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词。
(2)观察身边的动物,了解它们的特点,下周分享。
2. 拓展作业:(1)收集有关珍珠鸟的资料,进行阅读分享。
(2)以“我眼中的珍珠鸟”为主题,进行绘画或写作创作。
六、教学内容5. 实践活动:(1)学生模拟珍珠鸟的生活环境,制作珍珠鸟栖息地模型。
(2)学生扮演珍珠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了解珍珠鸟的生活习性。
6. 课堂总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 珍珠鸟
课文详解
小珍珠鸟竟趴在作者的肩上睡
[
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的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领悟信赖是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基础,激发学生爱护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3.继续练习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提高默读能力。
教具准备
生字、新词卡片,重点句的投影。
教学过程
一简介作者,导入课文
1.我们今天要学习一篇以鸟名作为题目的文章——《珍珠鸟》,你们知道文章的作者是谁吗?(冯骥才)
2.冯骥才,当代作家。
他的作品选材角度新颖,能用多变的艺术手法,细致深入的描写,开掘生活底蕴,咀嚼人生百味。
课文《珍珠鸟》便是一例。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预习课文,扫清生字障碍。
(1)默读课文,借助拼音或查字典,读准字音。
(2)画出不懂的词语,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进行自主学习。
(3)课文有多少个自然段?用序号标出来。
(4)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自主学习,同学研究。
3.集体交流。
(1)订正字音。
垂葱瞅儿画嚓
嗒细眼子咂嘴流
(2)理解词语。
垂蔓:课文中指吊兰垂下来的一条条细长的茎。
斑斑驳驳:本文中指吊兰叶子在阳光下明明暗暗,颜色不一,相互交错。
生意葱茏:文中形容草木生长旺盛,充满生命活力。
索性:直截了当,干脆。
眸子:本指瞳仁,泛指眼睛。
流泻:迅速流出。
本文指作者无法控制自己的感情,感受从笔端一下子流淌出来。
(3)本文通过记叙珍珠鸟在“我”的照料和呵护下,逐步与“我”亲近的具体事例,说明了人与动物之间只要相互信赖,就会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三自主阅读,适时点拨
1.学生质疑。
初读课文后,你有哪些需要大家帮你解决的问题吗?
生甲:从哪里可以看出怕人的珍珠鸟后来一点儿都不害怕人,而且和作者相处得非常好?
生乙:这些变化是怎么来的?
生丙:从哪里体现了“我”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
生丁:文章最后一句话是什么意思?
2.默读课文,共同解疑。
(1)思考:珍珠鸟在“我”的照料和呵护下发生了哪些变化?
(珍珠鸟的变化:害怕→亲近→信赖)
珍珠鸟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因为作者对它十分喜爱,从不窥探它们。
)
(2)讨论,交流。
从哪里体现了“我”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
生甲:通过两件事,细腻地表现了作者对小生灵真诚、无微不至的爱。
第一件事,是为刚来家的小鸟,精心布置了一个幽静的居室,使小鸟能在温馨和谐中开始新的生活。
第二件事,是珍珠鸟做爸爸妈妈了,作者每天精心为小鸟一家添食加水,让鸟儿们无忧无虑地生活。
生乙:文章中三次出现了“小家伙”这个词,说明作者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
画出文中带有“小家伙”的句子,读一读,说一说你对这些话的感受。
①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啄着书背上那些大文豪的名字,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摇动,跟着逃到画框上去了。
(读了这句话,我们知道了小珍珠鸟一定很淘气,在作者家中干了不少“坏事”。
但从“小家伙”一词中,我们足见作者对它的那份喜爱之情。
在作者眼中,小珍珠鸟就仿佛是自己家中一个淘气又可爱的孩子。
)
有感情地朗读这个句子。
②我不动声色地写,默默享受着这小家伙亲近的情意。
(在作者看来,小珍珠鸟蹦到他的杯子上喝他的茶,跳到稿纸上绕着他的笔尖蹦来蹦去,那是一份情意。
作者十分看重这份人与小鸟之间的情意,因此他不动声色地写,默默享受着,尽量不惊动小鸟,希望小家伙带给他的亲近能多一点,再多一点。
)
③待一会儿,扭头看,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银灰色的眼睑盖住眸子,小红爪子刚好被胸脯上长长的绒毛盖住。
我轻轻抬一抬肩,它没醒,睡得好熟!
(这是多么感人的场景啊!小珍珠鸟竟趴在作者的肩头睡着了,从中可以看出小鸟经过多次试探,已经完全信赖了作者,甚至产生了一种依赖,所以才会在作者的肩头放心地熟睡。
作者用自己的真爱打动了小鸟,与它建立了真挚的友谊,营造出了人和动物如此和谐相处的美好境界。
)
(3)点拨,讨论。
同学们,作者仅仅是为了给我们讲述这样一个故事吗?他想告诉我们什么呢?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对“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话的理解。
生甲:作者这么关心、爱护珍珠鸟,人与小鸟相处得这么友好,真令人羡慕!我们也应该与动物和睦相处。
生乙:人与鸟都这么友好,我们同学之间也应该互相信赖,友好相处。
生丙:我们也要像作者一样用自己的爱心滋润周围的一切事物,用信赖去创造美好的境界。
课后反思
1. 指导朗读时,注重通过不同形式的读来体会文章语言的内涵,特别是指导朗读第4自然段,并提出问题:“哪些词语读好了,小珍珠鸟的胆量也就越来越大了?”让学生在自己、他人的朗读中感受到作者用词的准确、传神,培养学生敏锐的语言感受能力。
2.引领学生用自己的心灵主动去与文本对话,获得对课文丰富的、多元的理解。
在教学中,教师可提出问题:“假如小鸟会说话,它会说些什么?”“作者看着小珍珠鸟在笑,他在笑什么?”“小珍珠鸟趴在‘我’的肩上做梦,它梦见了什么?”让学生驰骋想象,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板书设计
课堂作业新设计
1.读一读,连一连。
眼睑咂嘴信赖细腻
zāzuǐxìn lài yǎn jiǎn xìnì
2.结合课文内容,解释词语。
生意葱茏:形容草木生长旺盛,充满生命活力。
索性:直截了当,干脆。
流泻:作者无法控制自己的感情,感受从笔端一下子流淌出来。
3.写出下列词的反义词。
舒适—(难受) 轻松—(沉重) 熟悉—(陌生)
细腻—(粗糙) 安全—(危险) 繁茂—(稀疏)
4.下列汉字去掉偏旁仍成为字的有哪些?写在横线上。
蔓茏瞅雏蜡睑眸泻创
蔓茏瞅雏蜡眸泻创
5.课文前面写了珍珠鸟是“一种怕人的鸟”,而最后又写了“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这样写是不是前后矛盾呢?
备课资料
一作者简介——冯骥才
冯骥才,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和画家。
他是“文革”后崛起的“伤痕文学”的代表作家,1985年后以“文化反思小说”对文坛产生深远影响。
他已出版各种作品集近百种,其中《雕花烟斗》获1979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啊!》《神鞭》分获第一、第三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散文集《珍珠鸟》获新时期全国优秀散文(集)奖。
部分作品已被译成英、法、德、意、日、俄、荷、西等十余种文字在国外出版。
冯骥才以写知识分子生活和天津近代历史故事见长。
作品选取素材的角度新颖,用多变的艺术手法,细致深入的描写,开掘生活底蕴,咀嚼人生百味。
二珍珠鸟简介
珍珠鸟,别名锦花鸟、小珍珠等,羽毛灰蓝色,有整齐的白色圆斑,像珍珠一样,头上有暗青色的角状突起,尾部羽毛较短,红嘴红脚,体态娇小玲珑,动作活泼轻巧,原产于非洲。
三交友之称呼
自古以来,对交往什么性质的朋友,都有明确称呼。
下面就介绍几种:
忘年交——打破年龄、辈分的差异而结为好朋友。
忘形交——不拘形迹、身份,结成不分你我的朋友。
至交——友谊最深、不猜不疑的朋友。
世交——亦称世谊、友好。
指两家世代交情。
故交——历称故旧、旧交、故人。
泛指有交情的老朋友。
一面之交——仅仅相识,但不甚了解。
患难之交——在逆境中结交的朋友。
竹马之交——幼年相交的朋友,也称总角之交。
肺腑之交——交情深厚的朋友。
君子之交——指道义之交,即在道义上互相支持的朋友。
莫逆之交——指彼此心意相通、情投意合的朋友。
贫贱之交——贫困潦倒时结交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