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探究实验专题复习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探究实验专题复习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探究实验专题复习

探究实验专题复习

1.探究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器材:音叉,橡皮槌,铁架台,硬泡沫塑料小球,细线等。操作: (1)用细线栓在硬泡沫塑料小球,悬挂在铁架台上;

(2)用橡皮槌轻轻敲击音叉使它振动后,发出一个较小的声音。让音叉一臂的外侧靠近并接触小球(如图1),可以看到小球被音叉弹开一个________(填“较大”或“较小”)的角度;

(3)以橡皮槌用力敲击音叉,可听到较响的声音,且让音叉一臂的外侧接触小球,可看到小球被音叉弹开一个________(填“较大”或“较小”)的角度。 说明:声源发出声音的响度与___________有关。如果在真空中做这个实验,小球________(选“能”或“不能”)弹开,我们_______(填“能”或“不能”)听见声音。 2. 如图2是探究光的发射规律的两个步骤

(1)实验中,纸板应_________于平面镜。

(2)由甲图我们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乙图我们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光线沿BO 的顺序射向平面镜,则反射光线_________(填“会”

或“不会”)与OA 重合,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学习吉他的演奏过程中,小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

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1: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2: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3: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下表所列的8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

的频率,于是借来了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1)为了验证猜想1,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2)为了验证猜想2,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3)表中有的材料的规格还没有填全,为了验证猜想3,必须知

道该项内容:请在表中填上所缺数据。(3分)

4.某同学在探究平面镜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直尺

的上面,再取两段等长蜡烛A 和B 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 ,用眼睛进行观察,如图3所示: 在此实验中:

(1)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 的关系;

(2)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 的关系;

(3)移去蜡烛B ,并在其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 接收到蜡烛A 的火焰的像(填

“能”或“不能”)。

(4)我们确定像的位置,凭借的是视觉效果的相同,但小明同学无论怎样移动玻璃板后面的蜡烛,总是不能与像重合,你认为其中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 材料 长度(cm ) 横截面积(mm 2

) A 铜 60 0.76 B

60

1.02

C 铜 100 0.76

D 尼龙 100 图1

图3 图2

5、如图所示为研究光的反射规律的简易实验装置,其中O 点为入射点,ON 为法线,面板上每一格对应的角度为10°,实验时,当入射光线为AO 时,反射光线为OB ,当入射光线为CO 时,反射光线为OD ,当入 射光线为EO 时,反射光线为OF ,完成下列表格:

分析上述数据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在桌面上竖立一块玻璃板前面,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要想研究玻璃板成像的特点,关键问题是没法确定像的位置。仔细地想,实验时选玻璃板作为______________,这样做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点燃蜡烛后,再拿一枝没有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__________________,这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这样确定像的位置,凭借的是视觉效果相同,因而可以说是采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

(1)提供的器材有:凸透镜、蜡烛、刻度尺、火柴、粉笔,还缺少_______。

(2)要使凸透镜的中心,烛焰的中心,_________的中心在___________上,并在_____________上,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物距增大时,像变________,像距变________。

(4)实验时,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把蜡烛放在如图所示的a 、b 、c 、d 、e 各点,并分别调整光屏位置,那么:

1把蜡烛放在________点时,屏上所成的像最大。 ○

2把蜡烛放在________点时,屏上所成的像最小。 ○3把蜡烛放在________点时,无论怎样调整光屏位置,都不能接收到像,眼睛也无论如何都看不到像。

4把烛焰放在________点时,可以用眼睛观察到正立、放大的像。 实验序号 入 射光 线

入射

反射光

线 反射角

1 AO 50° OB

2 CO 40° OD 3

EO

20°

OF

a

b c d e F 2F

F

2F

A

O

B C E

F

N

D

8.如图:

(1)这只眼睛存在什么视力问题?

(2)要想使这只眼睛得到矫正,应配戴什么透镜?为什么这样能使眼睛看清楚物体?

9.小明同学为了探究物体对眼睛视角大小的相关因素,他通过观察不同高度的树木且不断地改变眼睛与树木的距离,如图11所示,得到数据,如表格所示:

物体高度

4 2 1

h(m)

8 6 4 2 8 6 4 2 8 6 4 2

距物体距离

s(m)

视角a(度)28 36.8 53.1 90 14.2 19 28 53 5.5 9.5 14.2 28

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有:

(1)在观察相同高度的物体时,视角的大小与________有关,

________越远视角越_______

(2)观察者的眼睛与物体距离不变时,视角的大小________

有关,_____越大,视角越________。

10.小马发现金属图钉的光亮表面可以看成是一种称做凸面镜的光学镜子,于是他对凸面镜探究如下:

(1)他用多只激光手电筒正对着一只凸面镜射时,情况如图12所示,

可见凸面镜对光线有_____________(填“会聚”或“发散”)作用。

(2)小马设计如下方案探究凸面镜成的像:○1器材:透明弧形(球冠形)玻璃、光屏、长短不同的多支蜡烛、光具座。

○2步骤:在光具座上,在透明弧形玻璃前某位置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先用光屏进行像的承接;然后再选择另一支与这个像长短_________的蜡烛,放在玻璃后面,与像的位置________.改变蜡烛的位置做多次实验.

○3实验记录如下:

光屏上的像玻璃后的像

蜡烛离弧形玻璃的距

很近无缩小正立

较远无缩小正立

很远无缩小正立

(3)小马得出结论:凸面镜只能成___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 像。

11.小宇最喜爱的玩具是叔叔送给他的生日礼物,那是三只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凸透镜,分别由玻璃、水晶、塑料制成。现在小宇想要探究“大小、形状相同的凸透镜的焦距与制作材料是否有关”。请你帮他设计这次探究的全过程,完成如下的工作:

(1)这次探究所需要的器材有哪些?请你写出来

(2)请你写出探究的主要步骤。

(3)请你设计出实验现象或实验数据的记录表格。

(4)在这次探究过程中,你所运用的主要的科学探究方法是什么?

12.如图所示的是某物质的熔化图象,看图回答以下问题。

(1)该物质是(晶体、非晶体)。

(2) 该物质在AB过程中是______态,该过程中要不断______热,温度______。

(3) 该物质在BC过程中是______态,温度______,但需要不断______热,这个过程用了

______分,该物质的熔点是______ ℃。

13.在“观察凸透镜所成的像”的实验中,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把烛焰放在.a、

b、c、d和e点,如图所示,同时调整光屏的位置,那么

(1)实验时要调整 ____ 、和的高度,使它们在同一高度,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 。

(2)把烛焰放在____点,屏上出现的像最小;

(3)把烛焰放在____点,屏上出现的像最大;

(4)把烛焰放在____点,屏上不出现烛焰的像;

(5)如果把烛焰从a点移到d点,像到凸透镜的距离____,像的大小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4.为了探究蒸发快慢与气流的关系,有人建议利用以下几个实验现象:

甲:甲样多的水,倒在碟子里干得快,装在瓶子里干得慢。

乙:同样湿的衣服挂在有风的地方干得快,挂在没风的地方干得慢。

丙:晒粮食时,把粮食放在向阳的地方干得快。

丁:将手伸入水后取出来判断风向。

你认为能说明蒸发快慢与气流有关的实验是。

其他现象虽然不能说明蒸发快慢与气流的关系,但分别说明什么?

15.在探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规律时,某同学记录数据如下表

透镜焦距/cm 蜡烛到透镜距离/cm 光屏到透镜的距离/cm

10 25 16.5 30 15 40 13.5

分析上表数据可知,当蜡烛到透镜距离逐渐减小时,光屏到透镜的距离逐渐,观察表中三列

数据可发现,当蜡烛到透镜距离 ,光屏到透镜的距离 时(选填“大于焦距”“大于2倍焦距”或“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利用这一原理制成 机。

16.在探究并联电路中干路的电流与各支路的电流有什么关系时,将两个灯泡并联起来接到电源上,连接的电路如图所示,请你提出问题

,做出猜想 。

然后分别将电流表接入A 、B 、C 三点,请你分别画出测量A 、B 、C 三点电流的电路图。某同学测量数据记录如下表:

A 点的电流I A /A

B 点的电流I B /A

C 点的电流I C /A

第一次测量 0.9 0.4 0.5 第二次测量

1.0

0.6

0.4

分析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

17.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某同学提出如下问题,水沸腾后如果继续加热是不是温度越来越高?他仔细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时的情况,如图所示。图 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图 是水在沸腾后的情况,实验过程中记录数据如下表:

时间/min …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 温度/℃ …

95

96

97

98

98

98

95

98

98

98

98

(1)以上数据中,明显错误的是第 min 的记录。 (2)分析数据可知,水沸腾的温度是 ℃。

(3)在实验时,该同学按实验步骤进行了正确的操作,但是从开始到水沸腾这段时间过长,请你帮他分析这可能是 原因造成的(给出一种原因即可),解决的方法是 。

18、下表是研究摩擦起电时得出的物体带电次序,表中任何两种物体相互摩擦时,次序在前的带正电,次序在后的带负电。

研究资料1 石棉 玻璃 羊毛 木棉 石蜡 研究资料2 羊毛 尼龙 木棉 火碱 树脂

(1)由表中可知玻璃与石棉摩擦后,石棉将带 电。(2)木棉对电子的束缚能力要比羊毛 。(3)由表中 判断玻璃和尼龙摩擦后二者的带电情况。(填“能”或“不能”)

19、在进行“怎样使两个小灯泡亮起来”的探究活动中,魏明和屠洁两人把一只开关和两个小灯泡逐一

B

×

×

C S

顺次连接后,刚将线路两端接到电源两极,L2就亮了,但L1没亮。

(1)他们在实验操作中不当之处是:。

(2)请在下图1的方框中画出他们所连接电路的电路图。

(3)关于L1没亮,魏明认为L1是坏的,但屠洁说L1没坏。你应该支持的观点。理由

是,说出你对L1不亮可能原因的推测。

(4)请你帮他们设计一种检查L1的方法(在图2的方框中解答或画图说明)。

(5)在全班交流时,魏明发现其他小组的两盏灯串联时不一样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亮的灯泡电流大

B.暗的灯泡电流大

C.一样大

20、端午节,小施和小李帮妈妈煮粽子。煮粽子的水烧开后,小施认为要继续将火烧得很旺,

使锅内水剧烈沸腾,这样会很快将粽子煮熟。小李则认为,水沸腾后改用小火,让锅内水微

微沸腾,同样能很快将粽子煮熟。你认为谁的想法更合理?__________。你的理由是什么? ___ 21、图7是某同学用体温计测热水温度(70℃左右)的示意图.请你指出他在实验中的错误:

(1)______________ 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

(3)_________ _____

22.图8是小明用两副眼

镜所做的实验情况,其中

眼镜___是同学们戴的近视眼镜(填“甲”或“乙”),它对光起____作用.图9是小红的实验

情况,她在一厚纸板的中间挖一个洞,放上透镜,让手电筒正对着透镜照射,在墙上观察到的光斑,由

此可知该透镜是___透镜.它与左图8中的_____眼镜是相同的.

通过对上述探究实验的分析,你认为现在家庭中的防盗门上的“警眼”(俗称“猫眼”)是___

透镜,理由是__________.

23.小明有两只二极管,其中一只是发光二极管,另一只是普通二极管.小明知道二极管只能沿一

个方向通过电流,还知道如果电流方向恰好和二极管能通过的方向相同时,电流流进二极管的那根引线

叫做二极管的正极,流出的那根引线叫做二极管的负极.小明不知道手头的这两只二极管的正负极,但

有一节电池和几根导线可以利用,请你帮他设计一个方案,判断这两只二极管的正负极.

24.在科学探究中,研究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在初中物理中就涉及到许多常用的研究方法.请你阅

读下面的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保留水分是蔬菜和水果保鲜的一个方面,为了研究影响蔬菜和水果水分散失快慢的因素,有A、B、C

三组同学各自做了研究实验.如图10所示是他们所做实验的部分情景示意图(实验材料是均匀剖开的

胡萝卜)观察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l)这三组实验中,研究方法正确的是哪一组?

(2)研究方法正确的小组是依据什么物理知识来设计实验的?

(3)研究方法正确的小组所用的研究方法是什么?

八年级上册物理实验题汇总

1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如图),选择较小坡度的斜面,是为了便于测量 。让小车从斜面的A 点由静止开始下滑,测出小车到达B 点的时间为1.6s .则AB 段的路程s AB = cm (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小车在AB 段的平均速度为 cm/s .如果在某次测量中小车过了B 点才停止 计时,测得AB 段的平均速度v AB 会偏 。你还掌握多少测小车速度的知识? 2.在“探究晶体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中,绘制出了如图所示的图象。 (1)图中,海波的熔化过程是 段(用图中字母表示),此过程中海波热(选填“吸” 或“放”)。 (2)图中,海波在D 点是态,在G 点是态(均选填“固”或“液”)。(3)为了探究不同晶体熔化时吸收的热量是否相同,在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上80g 的冰和萘,用的酒精灯加热(选填“相同”或“不同”),测出它们熔化过程所用的时间如表。由此可知,质量相同的不同晶体熔化时吸收的热量是的(选填“相同”或“不同”) 。 你还掌握多少熔化的知识? 3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观察水的沸腾 (1)组装器材时,应先固定图甲中的(选填“A”或“B”): (2)安装好实验器材后,为缩短实验时间,小明在烧杯中倒入热水,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温度计的示数为℃; (3)在水温升高到90℃后,小明每隔1min 观察1次温度计的示数,记录在表中,直至水沸腾,如此持续3min 后停止读数;物质熔化时间/min 冰 9萘4

时间 /min 012345678 温度/℃ 9092949698999999①在第7min 小明忘记记录数据,此时的水温应为 ℃;②小明观察到:沸腾时水中气泡的情形为图丙中图(选填“C”或“D”); ③请你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丁所示的坐标系中画出水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你还掌握多少关于沸腾的知识? 4.某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 和B ,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 ,观察玻璃板后的像,如图所示: (1)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 (2)点燃蜡烛A ,小心地移动蜡烛B ,直到与蜡烛A 的像。 (3)移去蜡烛B ,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 (选填“ 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 的烛焰的像; (4)做完实验后某同学总结了一些关于平面镜成像的知识,其中不准确的是 A .将蜡烛向玻璃板靠近,像的大小不变 B .将蜡烛和像所在的位置用直线连接,连线跟玻璃板垂直 C .当蜡烛与玻璃板的距离为10cm 时,像和物相距20cm D .将玻璃板换成平面镜,成像更清晰,更有利于进行成像特点的探究。 (5)如果实验中采用厚玻璃板,观测到蜡烛A 通过玻璃板在不同位置成了两个清晰的像,且测得两个像之间的距离为0.8cm ,则玻璃板的厚度为cm 。

八年级物理上册实验题专项练习

八年物理上册实验专项练习 1、如图4所示,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 mm,物体的长度是 cm 。图5所示,符合长度测量要求的是 。(2)如图6所示,秒表的读数为 s 。 2、2016 年女子冰壶世 锦赛的 举行时 间为3月19日~27日。如图为用刻度尺测量冰壶的高度AB 如图乙所示,其高度为________cm 。冰壶 投掷出去后继续往前运动,此时的冰壶相对于看台上的观众是________的(选填“运动”或 “静止”)。 3、如图是某住宅小区内的场景。 图中B 是汽车限速标志,它表示的含义是_______。 按规定,汽车在小区内行驶100 m 至少需要______s 。行驶过程中,以汽车 为参照物,标志牌是________的。 4、行驶中的卡车速度计指针如图所示时,车速为__________km/h;按此速度 匀速行驶360 km,所需时间为________。 5、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 (1)实验原理是________。(2)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有 ________。 (3)实验时应使斜面的坡度小些,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 (4)某次实验的过程如图所示,图中电子表的读数分别表示小车 在斜面顶端、中点和底端的不同时刻,则该次实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 小车通过斜面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 。 6、如图10所示,用力敲响音叉,并用悬挂着的塑料球接触发声的叉股,我们看到的现象 是 ,此现象说 , 塑料球的作用是 。 7、小华所在小组的同学为了研究水的沸腾,取了200 g 的水加热,下表是他们记录 的有关数据.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3 6 7 c 图 4 4 5 图图

八年级物理复习计划

2011——2012学年上学期 八年级物理复习计划 安宁实验学校八年级物理组一学期的工作已经接近尾声,新课教学已经基本结束,将要进入期末复习工作,为了切实有效的进行复习,提高复习课的效率,应对期末考试,针对八年级学生的实际,特制定本复习计划。 一、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刚刚开始学习物理这门课程,对这门课程了解得不多,还没有建立相应的物理模型;对物理思维比较陌生,还习惯采用其他学科的方法来解决物理问题,所以在很多方面都还需要强化。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基础知识部分:学生记忆不牢靠,遗忘率高;只做单纯的记忆,把知识和应用隔离开来,不能整合记忆;对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不会从理解的角度记忆等。 2.实验部分: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也是综合性比较强的部分,所以学生感觉都较困难,表现为对实验的设计思路不理解,对实验采用的方法不熟悉,对实验分析不明确,对实验评估更缺乏相应的思考,仅限于记住实验结论等。 3.作图和读数部分:不会把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应用于物理作图,连简单的垂直、垂直平分、等角等都会存在一定的问题;刻度尺的读数中对有效数字还缺乏深刻的理解。 4.计算部分:还习惯用解数学的模式来解物理计算题,不用公式、

不带单位进行计算;不会使用科学记数法;题意理解不清,对题目中表达的物理含意视而不见或不加以思考等。 二、复习目标: 通过复习,让学生有一定的提高,期末考试全年级的平均分达到74分左右;及格率达到83%左右;优秀率达到42%左右。 三、复习措施: 由于复习时间较短,内容较多,采用分块复习的方法提高复习的效率;重点抓基础知识,针对大部分学生;利用好复习资料,重点知识点到位,例题要精讲,习题要精练,基础要过关;注重培优辅差工作,多辅导;关注学生的思想状态,适时调节复习方法,合理安排复习内容;注重复习研讨,提高课堂效率。 四、复习安排 1.用一节课的时间清理基础知识。利用复习资料,由教师引导学生清理一至六章的基础知识,特别注意重点部分和学生易错的部分,教师要点到位;要重点关注中等以下的学生;要注重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2. 用一节课的时间复习实验部分。利用复习资料,由教师引导学生强化重点实验,注重分析实验方法、实验分析和实验评估部分,要加大力度强化训练,先做后讲。(重点实验目录:测量平均速度;平面镜成像;凸透镜成像;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牛顿第一定律;力的合成)。 3. 用一节课的时间复习作图和读数部分。利用复习资料强化训练,重点是光的反射和折射、平面镜成像、透镜对光的作用、力的示意图。训练要到位,要重点关注中等以下的学生。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探究实验专题复习

探究实验专题复习 1.探究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器材:音叉,橡皮槌,铁架台,硬泡沫塑料小球,细线等。操作: (1)用细线栓在硬泡沫塑料小球,悬挂在铁架台上; (2)用橡皮槌轻轻敲击音叉使它振动后,发出一个较小的声音。让音叉一臂的外侧靠近并接触小球(如图1),可以看到小球被音叉弹开一个________(填“较大”或“较小”)的角度; (3)以橡皮槌用力敲击音叉,可听到较响的声音,且让音叉一臂的外侧接触小球,可看到小球被音叉弹开一个________(填“较大”或“较小”)的角度。 说明:声源发出声音的响度与___________有关。如果在真空中做这个实验,小球________(选“能”或“不能”)弹开,我们_______(填“能”或“不能”)听见声音。 2. 如图2是探究光的发射规律的两个步骤 (1)实验中,纸板应_________于平面镜。 (2)由甲图我们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乙图我们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光线沿BO 的顺序射向平面镜,则反射光线_________(填“会” 或“不会”)与OA 重合,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学习吉他的演奏过程中,小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 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1: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2: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3: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下表所列的8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了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1)为了验证猜想1,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琴弦 进行实验; (2)为了验证猜想2,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琴弦进行实验。 (3)表中有的材料的规格还没有填全,为了验证猜想3,必须知道该项内容:请在表中填上所缺数据。(3分) 4.某同学在探究平面镜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直尺 的上面,再取两段等长蜡烛A 和B 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 ,用眼睛进行观察,如图3所示: 在此实验中: (1)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 的关系; (2)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 的关系; (3)移去蜡烛B ,并在其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 接收到蜡烛A 的火焰的像(填“能”或“不能”)。 (4)我们确定像的位置,凭借的是视觉效果的相同,但小明同学无论怎样移动玻璃板后面的蜡烛,总是不能与像重合,你认为其中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图所示为研究光的反射规律的简易实验装置,其中O 点为入射点,ON 为法线,面板上每一格对应的编号 材料 长度(cm ) 横截面积(mm 2) A 铜 60 0.76 B 铜 60 1.02 C 铜 100 0.76 D 尼龙 100 图1 图3 图2

八年级上册物理实验与探究专题复习 含答案

时 间八年级上册物理实验与探究专题复习 1、在某校的综合活动课上,小军对甲、乙两只保温瓶进行保温性能的比较。两保温瓶内倒满初温度都是60℃ 的水,每隔半小时,小军打开杯盖,用温度计测量一次水温并记录在下表中。 (1)在坐标轴上描出甲杯..的水温的变化曲线;(2)由测量数据可知,乙杯的保温性能好;(3)此时周围环境的室温是30℃。 2、水蒸发的快慢和它的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水蒸发越快。试设计一个小实验来证明这个结论,要求写出所需的实验器材和实验操作方法。 实验器材:1)、大小相同的叁个带刻度烧杯,2)、少量水,3)、秒表,4)、温度计,5)、酒精灯及其架设烧杯的架子,6)、两个不同温度的房间。 实验方法:将叁个烧杯倒上等量的水,一个放在常温房间、另一个放在开空调房间、第三个在常温条件下架设在酒精灯上加热,用温度测量叁烧杯水的温度,用秒表计算相同时间,观测叁烧杯中蒸发的水量,即可证明水蒸发的快慢和它的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水蒸发越快。 3、在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的实验过程中,同学作出如下猜想: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除了与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和液体表面空气的流通有关之外,可能还与液体的种类有关,请你从以下器材中选出部分器材,设计一个实验对此猜想进行检验: 器材:1)、大小相同的两个烧杯,2)、少量的水,3)、与水等量的酒精, 4)、两个相同的碟子,5)、电风扇,6)、温度计 你所需要的器材:1)、大小相同的两个烧杯,2)、少量的水,3)、与水等量的酒精,4)、温度计。 简述主要的实验步骤:将少量水和与水等量的酒精分别倒入大小相同的两个烧杯,用温度计测量一下水和酒精温度,尽可能控制在相同温度,放在同一环境中,在相同时间段内观测水和酒精蒸发量,即可证明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本身种类有关。 4、电冰箱是利用氟利昂作为工作物质把冰箱里的“热”“搬运”到外部。电动压缩机把冰箱内的氟利昂压缩到冰箱外部(有些藏在外壳内)的冷凝器中放热,冷凝器由金属管制成,如图12-11所示。请问高温氟利昂应该从冷凝器的A 、B 哪个口流入,哪个口流出,才能起到较好的散热效果?根据你掌握的知识分析为什么?从B 口流入。若热的氟利昂从A 口流入,冷凝器下部管子温度高,加热周围空气,热空气上升影响上部管子的散热,降低了散热效率。 5、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炎热的夏季,家中的蜡烛、柏油路上的沥青会变软。而冰块熔化时,没有逐渐变软的过程。由此推测,

八年级物理下册实验专题复习

八年级物理下册实验专题训练 实验一:研究物重与质量的关系 1.某同学用弹簧测力计和钩码研究物重与质量的关系.下表是该同学实验时测得的数据,请你根据表中数据计算物重跟质量的比值,再回答下列问题: (1)把表格中空项填上,计算表明:物体受到的重力的大小跟它的质量成 关系,物重跟质量的比等于 N/㎏. (2)若用符号G 表示物重,m 表示质量,g 表示物重跟质量之比,则G= . 实验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2.如图,是某同学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模拟实验装置.根据图中实验现象,可以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为了得出科学结论,三次实验中应使小车运动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 (选填“相等”或“不等”),即小车应从斜面上的 处释放. (2)三次实验中,小车在水平面上受到摩擦力最大的是第 次,这说明小车受到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 的 有关. (3)实验表明表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 (选填“远”、或“近”) 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 (选填“快”或“慢”). (4)进一步推理可知,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即小车不受摩擦力),则小车会在水平面上做 运动. 实验三: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同物、等大、反向、共线) 1.如图所示,小车在水平方向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我们通过观察小车在水平方向受到不同的两个力作用时,小车是否处于静止来探究二力平衡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1)向两吊盘中加砝码,当两盘中的砝码质量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时, 小车静止. (2)保持两吊盘中的砝码质量相等,将小车在桌面上旋转一个角度松手后,小车会转 动,直到两边的拉线 . (3)如果将两边的吊盘挂在小车一端的同一挂钩上,且沿同一方向拉小车,可以发现小车不会静止,这是为了表明小车受到的二力若平衡,必须满足 这一条件而设计的一个步骤. (4)通过上述过程可知: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只有当大小 、方向 ,且作用在 上,这两个力才彼此平衡.

八年级物理实验复习(详细)

八物实验复习 一.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1.在探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用同一小车从同样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使它在三种不同表面的水平轨道上继续运动。 (1)为什么要使用斜面?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有一定的速度。 (2)为什么要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滑下?使小车滑到斜面底端时,具有相等的速度。(3)小车在三种不同表面上运动的距离不同的原因:小车在三种不同表面上受到的阻力不同。 (4)通过这个实验现象,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路程越长。(5)从这个实验进一步进行推理得出的结论是如果小车在绝对光滑的水平面上运动,即不受到阻力作用,小车将永远沿直线运动。 (6)作为经典力学的先驱,伽利略在实验的基础上运用科学推理的方法,正确地揭示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英国物理学家牛顿总结了笛卡尔、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一条重要的物理定律:一切物体在不受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为了纪念他做出的杰出贡献,人们以他的名字命名为力的单位。 2.(6分)甲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阻力对小车运动的影响。他在水平桌面上分别铺上毛巾、棉布、木板,让小车从斜面上的同一位置由静止滑下,在水平面上分别标记出小车停下的位置。 (1)标记③是小车在_木板_表面上停下的位置。 (2)分析可知:水平表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_慢_。(选填“快”或“慢”)推理可知: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力,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3)为了得出科学结论,三次实验中小车每次都从斜面上同一位置由静止自由下滑,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小车从斜面上同一位置到达底端水平面时速度相同。 (4)在水平面滑行的小车受到的重力和小车对水平面的压力_是_(“是”或“不是”)一对平衡力。 (5)上述所有探究实验中用到的科学研究方法有_控制变量法_(只要求写出一种即可)。 二.探究二力平衡条件 3.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时,小枫、小红选择器材后,设计组装的实验装置分别如图甲、乙所示。

八年级物理实验题汇总

八年级物理上册实验汇总 1.刻度尺是测量的工具,测量前要观察刻度尺的、 和。 (1)使用时,要正确放置刻度尺:零刻度线对准,有刻度线的一边要被测物体且与被测边保持平行,不能歪斜。 (2)读数:视线要刻度线;估读到。 (3)记录:数据包括和。 (4)如图:是用厚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其中正确的测量图是。 (5)小明同学用刻度尺测出一个物体的长度为172.5mm,下面物体中最接近这个数值的是()。 (6)小明利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三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 2.35cm,2.36cm,2.36cm,则测量结果应为() A.2.36cm B.2.357cm C.2.35cm D.2.4cm 2.用停表测量,请观察如图甲机械停表的表盘,大表盘指针走一圈等于,使用停表测量时,用手握住停表,按一下按钮,表针立即走动,按第二下,表针走动,按下归零按钮时,秒针和分针都回到零点。 甲乙丙 (1)图乙停表的读数为。 (2)图丙秒表的读数为 s 3.利用公式可求出平均速度,因此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时需要测量的是和,需用到的测量工具是和。 (1)在图中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让小车由斜面的A点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2)图中AB段的路程SAB= cm.如果测得时间t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 cm/s. (3)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会偏。 (4)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由B点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对吗? 。理由是。 4.拨动张紧的橡皮筋,观察到橡皮筋在;边说话,边 用手摸颈前喉头部分,感觉喉头部分在;由此,我 们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 (1)如图,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 空气,我们听到声音__________________,再空气逐渐进入玻璃 罩,注意到,声音又________________,这个实验告诉我们, ______________可以传播声音,而____________不能传播声音。 (2)用一张桌子做实验。一个同学轻敲桌子(不要使附近的 同学听到敲击声),另一个同学把耳朵贴到桌面上,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听到敲击声。此实验说明,__________________也能传播声音。 (3)声音在固体中和空气中哪个传播速度更快?__________________ (4)将耳朵贴在长铁管的一端,让另外一个人敲一下铁管的另一端,你会听到___________敲打的声音,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图所示,在探究影响声音高低的因素时,将钢质 刻度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拨动 伸出桌面的一端,使它振动发声,显著改变钢质刻度 尺______________,比较改变前后钢尺振动的 ____________和声音的______________。 (1)物理学中把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叫做 __________________。 (2)探究频率与单调之间的关系时,某实验小组的同学选用了如下器材:甲乙两个不同的音叉,声波传感器,计算机等。当在声波传感器附近敲击甲、乙两个音叉时,观察到甲、乙两个音叉产生声波的波形分别发图a、b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①由图可知甲、乙两个发声音叉发出声音的____________相同(填声音的特性),你是通过观察图中声波的____________来判断的.

八年级物理实验复习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重要实验总结 一、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两只相同的蜡烛? 为了比较像和物的大小 2、玻璃板代替平面镜? 玻璃既能透光,又能反光。我们既能看清玻璃后面的物体,也能看清玻璃前面的物体在玻璃中的像,这样便于找到像的位置。若用镜子去做这个实验,则只能看到镜子中的像,却不能确定像所在的位置。 3、刻度尺? 为了测量物体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 4、较暗环境or较亮环境? 在较暗的环境中观察效果会更好一些。另外,我们若用茶色玻璃做实验,蜡烛的像会更清楚一些。若在桌面上做实验,也可在玻璃下铺上蓝色或深绿色的纸,效果也非常明显 5、垂直放置玻璃板? 目的是为了使蜡烛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在水平面上,便于观察像的位置。否则,不论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会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 6、观察时应该从玻璃的正面(点燃蜡烛的一面)、还是背面观察实验中的像? 从正面观察。从玻璃板的正面观察时,同时能看到物体的像和代替物体的蜡烛;如果从玻璃板的背面看,只能透过玻璃板看到物体不能看到物体的像. 7、用跳棋子代替蜡烛进行实验时,缺点是:像比较暗,看不清.用跳棋子实验时,怎样看清像:用手电筒照亮玻璃板前面的跳棋子. 8、白纸的作用? 记录虚像与蜡烛的位置,比较判断像与物的位置关系. 9、多次实验的目的: 为了寻找普遍规律

10、厚玻璃or薄玻璃? 薄玻璃好。厚玻璃会有两个反射面,成两个像。 强化练习: 1、小红同学在做“观察平面镜成像”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直 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 此实验中: (1)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的系;(2)两段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的关系;(3) 选择玻璃板而并非平面镜的目的是 。(4)选择薄玻璃板目的是 。 (5)实验过程中无论怎样一动另一蜡烛都无法与像重合的原因可能 是 。 (6)实验时,取一支点燃的蜡烛A作为研究对象,另一支蜡烛B的作用是______;某同学发现看到蜡烛A的像不清晰,于是他将蜡烛B也点燃,用来增加像的亮度。他这样做______(填“能”或“不能”)使看到的像更清晰。 (7)若选用跳棋代替蜡烛,难以找到像的位置,该怎么

八年级上册物理实验专题

八年级上册物理实验专题 1.创新实验小组进行科学探究:他们进入一个环境温度可以保持在0℃的实验室,尝试测量冰的密度。 【实验器材】天平(砝码)、弹簧测力计、量筒、烧杯、刻度尺、水、细木棒、形状不规则的小冰块。 【实验步骤】 (1)选择合适的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测出小冰块的质量m; (2)选择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和水,测出小冰块的体积V; (3)根据ρ=______,代入所测得的实验数据,并通过计算得到冰的密度为0.9×103kg/m3. 小华同学做完实验,意犹未尽,还想回家测量冰箱中正方体小冰块的密度是否与实验室中所测冰的密度一致,经王老师同意,他将实验桌上的所有器材带回了家.测出该冰块的密度.小华同学发现所测冰的密度比实验室中所测冰的密度更大,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测酸奶密度”的实验中: (1)小明的实验方案:用天平和量筒测密度。 ①他用已调节好的天平测得空烧杯的质量m0为37.4 g;接着把酸奶倒入烧杯 中,测得烧杯和酸奶的总质量m1,如图所示,m1=81.4g;然后把烧杯中的酸 奶倒入量筒中,如图所示,V奶=__________cm3;则酸奶的密度ρ=________g/cm3。 ②在交流讨论中,小雨同学认为小明测得的酸奶密度偏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雨的实验方案:巧妙地利用天平、小玻璃瓶(有盖)和水测酸奶密度。请你简要说明小雨的实验过程和酸奶密度的计算表达式(用测量的物理量符号表 示)________。 3.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明和小华一 起做了下面的实验: (1)如图①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 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它说明了声音是由________产生的。此探究中悬挂着的乒乓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到的物理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②所示,为了验证(1)中的探究结论,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③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_______可以传声。在月球上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塑料球弹起。这个实验还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_______。 (4)如图④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所听到的声音将会逐渐__________。并由此推理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二物理上册实验题及答案

1、右图是张岩和刘芳在科技活动中设计的提纯酒精的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提纯的原理是什么? (2)为什么要用水浴法加热? (3)此实验中涉及哪些物态变化? 2、在下图中画出反射光线的入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和它的大小。 3、如图所示,光线A、B为光源S发出的两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请在图中作出平面镜并完成光路图。 4、窗口前有一个小孩经过,那么在室内可以看到整个小孩的范围是什么,请在图中用图表示出来。 5、给你盛水盆、平面镜和光屏,怎样组合才能得到太阳的色散现象。画出装置图。

6、如图所示,已知AB的折射光射到平面镜的O点上,试画出经过O点前后的光的传播路径。 7、给你一把钢尺、一根橡皮筋、一段细绳、一根饮料吸管、一张纸,你能利用它们做哪些实验?(至少两个) 8、填镜并完成光路: 9、如图所示,一束光线从玻璃射入空气中,请你在图中标出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在线上用箭头标出),并在Ⅰ、Ⅱ下面的括号内填上介质的名称。 10、如图所示,在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若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点燃的蜡烛分别

放在A、B、C、D、E处,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则: (1)把蜡烛放在点,屏上出现的像最小; (2)把蜡烛放在点,屏上出现的像最大; (3)把蜡烛放在点,屏上不会出现像。 1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我们需要让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中的一次实验情景如图所示,凸透镜的焦距是15cm,为了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________透镜的方向移动(“远离”或“靠近”) 。 12、(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王聪同学先将凸透镜对着太阳光,调整凸透镜和白纸间的距离,直到太阳光在白纸上会聚成一个最小、最亮的点, 如图所示,这一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由于蜡烛火焰的高度不合适,在光屏上得到如图所示不完整的像,要得到蜡烛火焰完整的像,应将蜡烛向________调节; (3)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制成的;教室里的投影仪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________实像的原理制成的。 1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所用的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①现将凸透镜、蜡烛和光屏放在如图所示的光具座上进行实验。若图中C位置上放置光屏,则B位置上应放置________。 ②如图所示,现要在光屏上成缩小的像,蜡烛应向________移动,光屏应向________移动。

初二物理密度实验专项练习题

初二物理测量密度实验专项练习题 l .用实验来测定物质的密度,需要测出由这种物质组成物体的______和______,然后根据公式ρ=______求出密度. 2.用实验法测正方体的金属块的密度时,应该用______测出其边长,按公式______计算出体积,用______测出其______,再按公式______计算它的密度. 实验题 l .把测定液体密度要进行的步骤序号按实验的合理顺序排列起来,并填在横线上. ________A .求出液体的质量,计算液体的密度;B .测定玻璃杯和液体的总质量;C .测定量筒中液体的体积;D .用天平测出玻璃杯的质量;E .将液体倒入量筒中;F .将液体倒入玻璃杯中. 2.测定某金属块密度实验.(l)把下面的实验步骤序号按实验的合理顺序排列起来,填写在横线上._____A .记下铜块全部浸入水中时量筒里水面的刻度值;B .在量筒内倒入一定体积的水,并记下水面的刻度值; C .计算金属块的体积和密度; D .用天平测出该金属块的质量. 3.用天平和量筒测量金属块的密度: (1)实验所依据的公式是 。 (2)在实验中先调节好天平,然后把金属块放在天平的左盘内,当天平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5所示,金属块 的质量是 g 。 (3)若把金属块放入装有 6所示,则金属块的体积是 cm 3。 (4)金属块的密度是 kg/m 3。 4.学习了密度的知识后,小芸和小阳同学通过实验测量鲜牛奶的密度。他们选取了下列实验器材:鲜牛奶、量筒、托盘天平(带砝码)、烧杯。下面是他们设计的实验方案: (1)调节好天平,将装有适量鲜牛奶的烧杯放在天平右盘,向左盘中加砝码,天平横梁恢复平衡时,游码仍位于零刻线处,测出它们的总质量为m 1; (2)将烧杯中的一部分鲜牛奶倒入量筒,测出量筒中鲜牛奶的体积V ; (3)测出烧杯及其中剩余的鲜牛奶的质量m 2(此时游码恰好仍在零刻线处); (4)计算出鲜牛奶的密度ρ。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方案中存在一个操作上的错误,请你指出来并更正错误: 。 更正: 。 (2)用上面测出的物理量表示鲜牛奶的密度:ρ= 。 5.为了测定不沉入水的蜡的密度,将一蜡块用细绳系着一块铁,并把它们放入盛水的量筒中进行实验,如 图,现在有如下的测量步骤: A 、用天平测出铁块的质量m1; B 、用天平测出蜡块的质量m2; C 、用天平测出蜡块和铁块的总质量m3; D 、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 E 、读出水面的刻度V1; F 、只将铁块全部浸没水中时,读出水面的刻度V2; G 、将铁块和蜡块全部浸没水中时,读出水面的刻度V3。 (1)请根据实验要求,把上面不必要的测量步骤选出来,并把它们的字母代号填写在后面的横线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年级上册物理实验教案

第一节实验:用刻度尺测长度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会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2,能正确记录实验数据. 能力目标: 1,观察和实验能力:初步了解物理实验的基本过程;学会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2,应用能力:解决实验操作中所遇到的问题;思考实际现象中的问题. 情感目标: 1,教育学生爱护仪器设备,培养爱护公共财务的品德. 2,良好的实验习惯. 3,记录数据要如实,培养实事求是 重点难点:会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正确读数,用特殊方法测量长度.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介绍实验室的规则,说明物理实验应当注重实事求是的精神.有科学的实验态度. 二、进行新课 1、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实验 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是否磨损;其量程是多少;最小刻度(分度值)是多少.结合上一节的内容,让学生能叙述刻度尺的正确使用的方法和读数的规则. 测量课本和作业本的长和宽,把数据记录在表格中,注意注明单位,在读数时,应当在准确值后面估计一位数值. 学生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时,应当注意把铁丝紧密缠绕在铅笔上,测量出总的长度,除以圈数,得到细铜丝的直径.记录数据后,应当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测量一篇纸张的厚度,然后总结这是用累积法测量,今后这种方法还会用到,在实际的生产和生活中,这种方法经常用到. 学生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测量硬币的直径,应当让学生思考,看看是否能够想出方法.之后,用板图帮助说明,并在记录完成后,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如何测量锥体的高度,如何测量不规则物体的长度等等,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用动画来展示,也可以用图片帮助学生想象,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

有时间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测量地图上的一段铁路的长度等,介绍替带法等. 4、实验完毕,整理实验器材。 三、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四、作业布置 完成实验报告 第二节测平均速度 教学目标: 1学会使用秒表、刻度尺正确地测量时间、距离,并会求平均速度. 2. 体会设计实验、实验操作、记录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的总过程.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实验题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新教材) 实验题总结 一、长度的单位及测量 1.国际单位:米。符号:m 2.常用单位:千米(km ) 分米(dm ) 厘米(cm ) 毫米(mm ) 微米(μm ) 纳米(nm ) 3.常用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 1km=1000m 1m=10dm 1dm=10cm 1cm=10mm 4.刻度尺是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使用前认清刻度尺的单位、零刻度线的位置、量程、分度值。刻度尺要放正;有刻度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与所测长度平行,不能倾斜。 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尺尺面垂直。(或正对刻度尺)记录的测量结果应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二、实验: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实验原理: 实验器材:小车、斜面、停表、刻度尺 注意:调整斜面呈较小的坡度,使小车从静止释放,坡度越小越方便测量,测量结果误差越小。 1.小车运动距离为车头到车头的距离。 2.小车从斜面顶端要从静止释放。 3.测量过程中不要改变斜面的坡度。 三、温度、温度计 摄氏温度: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0℃,在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100℃;0 ℃和100 ℃之间分成100个等份,每个等份代表1 ℃ 。 液体温度计原理: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温度计的使用: 测量温度前: 1.要认清它的量程,即温度计所能测量温度的范围。 2.要认清它的零刻线,即零摄氏度的位置。 3.要认清它的分度值,即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值。 测量温度时要注意: 1.温度计的玻璃泡应该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2.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微等一会,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3.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相平。 四、晶体和非晶体的融化 1.晶体有一定的熔化温度;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 2.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3.晶体熔化条件 (1)达到熔点(2)继续吸热。 零刻度线单位 量程 分度值 t v

最新八年级物理上册实验题总结

1、在“探究固体的密度”实验中: (1) 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游码移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指针偏向分度标尺的左边,应将平衡螺母 向________调节直到横梁平衡(选填“左”或“右”); (2) 用天平称矿石的质量。把矿石放在天平的________,天平平衡时,放在右 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6所示则矿石质为 。 用量筒量出矿石的体积如图7所示,在观察量筒的刻度时,视线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矿石体积为 ,由此可知,矿 石的密度 =__________kg /m 3。 (3)如果采用先测量小石头的体积后再测量小石头的质量,这种方法测出的小 矿石的密度会比实际值偏 ,原因是 。所采取的实验方 案除了对实验结果造成一定的偏差之外,还可能造成另一不良后果,即 。 请你对小明的实验方案提出一条改进的建议: 。 2、某同学通过下述实验步骤测量牛奶的密度: (1)他按甲、乙、丙、的顺序进行试验。根据图中数据可知:量筒中牛奶的质 量为_______,体积为______________,牛奶密度为______________kg/m 3。 (2)为了更加准确地测量牛奶的密度,你认为图中合理的实验顺序为 ______________,这样调整顺序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 。 3、.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水 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 和B ,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 ,进行观察, 如图4所示,在此实验中: (1)小红选择玻璃板代替镜子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 (2)有两块玻璃板分别厚度为1mm 和2mm ,要选择_________,原因_________ (3)玻璃板应该_________放置,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图 6 图7

初中物理实验题全部汇总(含答案)

一、力学部分 (一)用天平、量筒测密度 [示例]在一次用天平和量筒测盐水密度的实验中,老师让同学们设计测量方案,其中小星和小王分别设计出下列方案: 方案A:(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出空烧杯的质量m1; (2)向烧杯中倒入一些牛奶,测出它们的总质量m2,则这些牛奶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3)再将烧杯中的牛奶倒入量筒中,测出牛奶的体积V1; (4)计算出牛奶的密度ρ. 方案B:(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总质量m1; (2)将牛奶倒入量筒中,记录量筒中牛奶的体积V; (3)将量筒内的牛奶倒入烧杯测出它们的总质量m2; (4)计算出牛奶的密度ρ=________.(用m1、m2、V表示) 通过分析交流上述两种方案后,你认为在方案A中,牛奶的________(选填“质量”或“体积”)测量误差较大,导致牛奶密度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偏________(选填“大”或“小”). 在方案B中,牛奶的________(选填“质量”或“体积”)测量误差较大,牛奶密度的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________(选填“大”或“相等”或“小”). (二)测滑动磨擦力 [示例]小明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1)在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时,应沿水平方向拉动,且使它在固定的水平面上________运动.根据________条件可知,此时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与弹簧拉力的大小_______.这种测摩擦力的方法是________(填“直接”或“间接”)测量法. (2)比较(a)、(b)两图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______有关;比较____________两图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3)在上述实验中,对于摩擦力大小的测量你认为是否准确?请你作出评价. (三)探究浮力大小 [示例]小明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浮力大小跟物体排开液体体积关系”实验时,将一个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金属圆柱体缓慢地浸入水中(水足够深),在接触容器底之前,分别记下圆柱体下面所处的深度h、弹簧测力计相应的示数F,实验数据如下表:

八年级上册物理实验复习资料

八年级上册物理实验复习资料 刻度尺及机械停表的使用 考点: 1、使用刻度尺前先观察零刻度线、分度值(两相邻刻度线的长度)、量程(最小值到最大值之间的范围)。 2、测量时不能超过刻度尺量程。 3、被测物体一端对准零刻度线。 4、有刻度的一端要紧贴被测物体,且与被测物体保持平行。 5、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线。 6、读数=格子数×分度值,读数要估读到分度值下一位(分度值=一大格长度比上格子数) 7、小表盘的单位为分钟,不需要估读,只读整数的分钟数,大表盘读数为格子数乘以分度值 练习题: 2、如图1所示,用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刻度尺分度值为,则测量值为cm,考点:⑥ (2)如图2所示,秒表的读数为s.考点⑥、⑦ 测平均速度 考点: 1、测平均速度的原理: 2、实验器材:小车、长木板、刻度尺(测量小车运动距离s)、机械停表(测量小车运动时间t)、小木块、金属挡板(作用为让小车多次运动的路程相同) 3、长木板的坡度要小,原因:延长小车运动时间,减小时间测量是带来的误差。 4、长木板坡度小,目的:方便记录时间。 5、实验前多次练习实验操作,目的:熟悉操作,减小测量时间和路程的误差。 6、小车的通过路程是小车头对头和尾对尾的距离。 7、利用测量的数据计算车小车平均速度。 8、小车必须从同一高度静止释放,为了使小车拥有相同的下落速度。 9、小车的上半程速度最慢、全程速度其次、下半程速度最快,所以小车在斜面上做变速直线运动(变加速直线运动)。 练习题1、如图,测平均速度时,测得小车从斜面的顶端A处由静止开始滑到B处所用时间为 t,小车长为S1,斜面长为S2。 (1)小车从A到B的平均速度的数学表达式为v=_______(用题中字母来表示);(考 点①) (2)若小车还没放开之前就已开始计时,则测得的平均速度跟真实值相比偏_______; (3)如图中能够准确反应小车运动情况的是_______。 演示实验: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考点: 1、实验现象:逐渐抽走玻璃罩中的空气后,闹铃的声音逐渐渐弱,逐渐注入空气后, 声音有逐渐增强。 2、实验结论: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3、实验方法:理想实验法 练习题: 1、如图所示,将一只通电的小电铃放在连通于抽气机的玻璃罩内,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将会发现;考点: 1 (2)、如果把空气又逐渐地通人玻璃罩内,将会发 现;考点:1 (3)、此实验说明了。考点: 2 演示实验:探究音调的高低决定因素 考点: 1、实验现象:听到钢尺振动发出声音,看见钢尺上下振动 2、实验结论:用相同力使钢尺振动,伸出桌子边缘越长,钢尺振动越慢,声音音调 越低。 3、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方法(控制拨动钢尺的力度不变,观察音调的影响因素) 练习题: 1、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实验中, (1)如图所示,把钢尺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用力拨动钢尺,观察到的实验现 象是:既能听到钢尺发出 的声音,又能看到;考点:1下一步的操作应该是 _________________(选填“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或“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钢尺”) 考点:3,重做几次实验,通过对比,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 是。 考点2(4分) (2)利用上面的器材还能探究的问题 有。(2分) 演示实验音调的影响因素 1、相同长短、松紧同种材料,比较声音的音调高低和横截面积(粗细)的关系 2、相同横截面积(粗细)、松紧的同种材料,比较声音的音调高低和长短的关系 3、相同相横截面积(粗细)、长短的同种材料,比较声音的音调高低和松紧的关系 4、相同横截面积(粗细)、松紧和长度,比较声音的音调高低和材料的关系 5、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 1、小明在吉他演奏中发现,琴弦发出的音调与弦线的长度、粗细和张力有关.于是他 想 (1)利用弦音计做研究,如图1所示,其中a、b、c、d四根弦线的张力相同. ①若他选择b、d两弦线做实验,则研究的目的是探究音调与弦线的关系.考点: 2 ②若他要研宄音调与弦线粗细的关系,则应选择和两弦线做实验.考点:1 ③小明研究后得出结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弦线越长,发出的音调越低;弦 线越粗,发出的音调越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