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包含有多余条件的解决问题例5教学设计和反思
(完整版)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包含有多余条件的解决问题例5教学设计和反思.docx

第二单元《包含有多余条件的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分析【教材内容】教材第 20 页例 5.【课标要求】熟悉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能解决含有多余条件的“求另一个加数”的实际问题。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学生在学习了十几减几退位减之后,对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
是在以往学习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增加了多余条件,让学生通过画一画,摆一摆,找出有用条件,排除多余条件,从而求出另一个加数。
【学情分析】学生对解决问题的步骤已经比较熟悉,只是从来没有接触过解决一个问题会多出一个数学信息,所以这节课重点就是要理解数学信息,找有用的数学信息。
二、目标【教学目标】1.熟悉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能解决含有多余条件的“求另一个加数” 的实际问题。
2.经历画一画,说一说,算一算等活动,进一步熟悉画图的策略。
3.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 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程序】备教材——备学生——上课——作业检查——反思教学过程【教学重点】解决含有多余条件的“求另一个加数”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根据问题选择有用的数学信息,排除多余信息。
【教学策略】讲授法,小组讨论法,指导发现法、自主学习法【课前准备】课件、导学案、练习本【课的类型】新课【课时安排】 1 课时三、教学活动教学教学活动设计设计意图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复习导入一、计算铺垫,导入新知( 1)计算1)学生通过开火车来完成口算,并说一说,11-215-715-9是怎么计算的。
复习 2013-413-713-6以内的退位减。
通过复习计算2)问学生这个题目有和解决问题,让学12-314-516-8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生复习前面所学( 2)解决问题什么问题。
的知识,为后面的3)学生通过画一画,解决问题打下基14 只鸭子,走了 8动物王国里有算一算完成计算,并请础,并导入新课,只。
还剩几只?学生说一说。
激起学生的求知4)学生通过吃早餐这欲和学习兴趣。
( 3)举一个吃早餐需要东西:种生活中的数学,体会碗、勺子、面包、粥、足球,让到吃早餐不需要物品是足球。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有多余条件)》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有多余条件)》教学反思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第20页的例5题,这是一道利用20以内的退位减法来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和以往解决问题不同的是这道例题中出现了“我们队踢进了4个球”的多余条件,这多余条件很容易干扰学生解题,是一个教学难点也是教学重点。
教学例5时,我按照以往教学“解决问题”的方法,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观察情境图,说说你知道什么数学信息,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学生都能积极发言,说出了有用的数学信息和问题,并且能很快汇报出问题答案。
可就在这一过程中,好像没有几个同学意识到这一题中“我们队踢进了4个球”是多余条件,更没有谁主动提出疑问,出乎了我之前的课堂预设,所以我只好再次引导学生对题中三个条件再行分析,让学生初步学会判断哪些条件是有用的,哪些是多余的、无用的。
在这样被动探索交流后,大部分同学理解了,但感觉还有一部分同学似懂非懂。
课堂上,巩固练习还不错,可课后练习情况就不太乐观,有很多同学没有分析题中的有用条件与多余条件,导致运用条件思路不清,解题错误。
深刻反思整个教学过程,觉得本课导入新课太快,没有突出本课解决问题的特殊性——含有多余条件,所以学生对多余条件认识不深刻。
如果开始能创设一个“选一选”的故事情境,比如:小熊妈妈为小熊准备了早餐,小熊起床看到桌上有一大盒酸奶,一支吸管和一把扇子,小熊想喝酸奶,它该如何选择,你能上来帮助它选一选吗?这样的生活情境学生很熟悉,也一定会愿意积极参与,并能作出正确的选择,然后让学生说说“为什么不选择扇子”,孩子们一定能解释出小熊喝酸奶不需要扇子的道理,桌上的扇子是多余的,这时教师再强调“多余”,这样学生就更容易理解什么是“多余”,为接下去的教学铺平了道路。
其次,让学生讨论的时间较少,学生没有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所以对这类问题理解不透彻,只能”现学现用”,不能“活学活用”,一旦离开教师的引导就不知所措。
所以,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非常重要,只有学生好学,才能学得更好。
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一年级解决含有多余条件的问题 (5)

解决问题(求另一个加数)教案内容:一年级数学下册课本第20页例5目标: 1、让学生学会看图理解图意,并能找到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2、熟悉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能解决含有多余条件的“求另一个加数”的实际问题3、让学生经历读一读、想想、说一说、圈一圈、画一画等活动,引导学生利用数学思想和方法,逐步熟悉用画图方法解题的策略。
4、感受画图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作用,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重点:掌握解决含有多余条件的“求另一个加数”的实际问题的方法难点:能根据问题选择相关的信息并分析数量关系教学内容:一、谈话导入今天天气可真好,非常适合进行室外活动啊。
同学们,你们喜欢体育运动吗?那都喜欢哪些运动啊?二、新授1、探究新知,解决问题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说一说图上的小朋友都在干什么?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小朋友在进行什么运动呢?哇,感觉好热闹啊,你们知道这是在。
生:(踢足球比赛)师:这节课胡老师想看看哪一小组的同学回答问题最积极、最爱思考问题,同学们,你们敢比一比吗?生:师:好,请你们做好准备,比赛开始。
请你仔细观察这幅图,看看能从图中得到哪些数学信息? 生:师:(预设可能会遗漏多余的那个数学信息)还有其他数学信息吗?师:同学们观察的可真仔细。
谁能告诉胡老师,需要我们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呀?(板书课题)生:师:不错,回答的非常好。
从图中我们可以知道(黑板板书):一共16人来踢球来了9人踢进了4个还有几人没来?2、解决问题的方法师:老师有疑问了,要求还有几人没来?我们需要用到哪些信息了?生:预设:(可能多余的信息需要教师剔除)要求“还有几人没来”首先我们需要知道一共要有(16人来踢球),我们还需要知道已经来了(9人)。
师:“我们队踢进了4个”这个信息对我们解决问题有没有用?那这个信息就是用来干扰我们的,它是一个陷阱,同学们,我们把这种题目叫做陷阱题,大家以后做这种题目时一定要小心不要掉进陷阱里去了。
老师有个好办法,为了防止掉进陷阱里,我们可以把多余的信息给划掉,不要它了。
解决问题(含有多余条件)教案公开课优质课教学设计优秀

一年级数学下册《例5:解决问题(含有多余条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课本第20页内容例5:解决问题(含有多余条件)。
教学目标:1、能从数学的角度发现信息,提出问题,并能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2、熟悉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能解决含有多余条件的“求另一个加数”的实际问题。
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有有意识的发现身边的数学。
教学重、难点:重点:能够从图文中发现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有多余条件的“求另一个加数”的实际问题。
难点:根据问题选择相关的信息。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师:学习新课之前,先复习一下以前的知识(课件P2)口算练习:7+6 8+4 9+8 8+7 15-8 13-5 12-6 15-7师:同学们真棒。
2、创设情境,应用小练习(课件P3)师:春天到了,万物复苏,小朋友们也开始了丰富多彩的户外活动,看,一年级的小朋友们,他们在做什么游戏呢?师:读题。
“13个同学捉迷藏,这里有6个人,藏起来几人?”师:谁来说一下,已知条件是什么?问题是什么?师:这道题怎么解答?谁来列算式?找生列出算式。
师:13-6,你能说一下为什么用减法吗?“13个同学是总数,这里有6个人是一部分,问藏起来几人,是求另一部分,所以用减法。
”师:你真棒,那得数是几?13-6=7师:刚才同学们真棒,这个只是热身,下面我们来继续学习“解决问题”的相关知识。
(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1、出示情境图p4,认真观察,收集信息。
让学生说一说师:瞧,二年级的小朋友们,也来到了操场。
师:图上的小朋友都在干什么。
师:仔细观察这张图,你还知道了什么?2、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有16人,来了9人,进了4个师:那问题是什么?(问题:还有几人没来?)3、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师:要想解决这个问题,请同学们认真思考,图中的哪些条件是有用的?师:同位之间可以讨论一下。
并说说自己的理由。
学生讨论。
教师巡视指导。
师:好,停,谁来说一下,那些是有用条件?“有16人,来了9人”,找两名学生,师:同学们都很棒,那怎么都没选这个条件?“我们队踢进了4个”师:这个条件和问题有关系吗?没有关系。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2单元解决问题(含多余条件)人教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2单元解决问题(含多余条件)人教版我教学的内容是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中的第2单元,主题是“解决问题”。
这一单元的主要内容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我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并在这个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遇到一些难点和重点。
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地分析问题,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重点则是如何让学生通过数学的方式,解决问题,并能够将解决问题的方法,应用到实际的生活中。
为了能够更好地进行教学,我会准备一些教具和学具,如黑板、粉笔、教学卡片、练习本等。
我会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本节课的主题,让学生明白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然后,我会通过讲解一些例题,让学生理解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并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发现问题的规律。
在板书设计上,我会将问题的关键信息,以及解决问题的步骤,清晰地展示在黑板上,让学生能够一目了然地看到问题的解决过程。
在作业设计上,我会布置一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题目,让学生在课后,进行复习和巩固。
通过这样的教学,我希望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实践情景的引入。
我会选择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情境,如购物、计时等,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接触到数学概念。
例如,我可以设计一个模拟购物的情境,让学生在给定的金额下,选择购买的物品,并计算出应找回的零钱。
这样的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使他们能够积极地投入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例题的讲解。
在讲解例题时,我会注重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的步骤,让学生看到问题的解决是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
例如,我会先让学生观察问题,找出问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未知条件转化为已知条件,展示如何运用数学运算来解决问题。
一年级下册-带有多余条件解决问题教案

带有多余条件解决问题教案
教学内容:一年级下册课本20页
教学目标:能根据图画和文字找出题目所给的数学信息以及所要解决的问题,选择恰当的方法来解决,巩固对加减法含义的理解,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培养应用数学的意识以及解决问题的水平。
教学重点:能根据图文结合找出有用的数学信息以及问题并能选择准确的方法来计算。
教学难点:结合图文找出有用信息并能用准确的语言表达。
一激情引题
1、谈话:小朋友想不想去动物园观看动物呢?(想)我们一起坐车出发吧。
在车上有点无聊,我们一起来闯两个数学大关,
2,第一关:口算,抢答。
13-6= 14-5= 15-6= 15-7= 12-5= 16-8= 11-4=
小朋友真不错。
口算的时候要注意看清数字和符号,在连加连减的时候要注意运算顺序。
接下来请看第二关是什么呢?
第二关:看图列式
写出四道算式。
还能够怎样列式?
我们能够从不同角度观察,写出来的算式就不一样。
各数字各代表的意义也不相同。
二、引出新知
1:出示课本20页例题5课件
2:找同学读题,试着找出题目中的多余条件
3:列算式,解释问什么这么列
4:老师板书:16-9=7
5:师生一起分析题目,画出题目中的多余条件,使用放大镜再次强调
三、巩固练习
通过大量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带有多余条件的解决问题
四、作业布置20页做一做,22页练习五第2题。
2024年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用数学多余条件讲课教

3
教材版本及内容概述
教材版本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
内容概述
本课程主要围绕解决问题用数学中涉及的多余条件进行讲解,通过实例分析和 练习,帮助学生掌握识别、分析和处理多余条件的方法。
2024/3/23
4
教学目标与要求
01
02
03
知识目标
使学生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多余条件的概 念,掌握识别多余条件的 方法。
2024/3/23
小组讨论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在处理多余条件时的经验和策略, 促进彼此之间的学习和交流。
2024/3/23
26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2024/3/23
27
未能按照题目要求的格式输出结 果,导致答案不完整或不符合规
范。
2024/3/23
18
05 针对性练习与提高建议
2024/3/23
19
基础练习题选讲
题目一
小明有10个苹果,吃掉4个,还剩 多少个?
2024/3/23
题目二
小红有8支铅笔,送给小明2支,还 剩多少支?
解题技巧
通过简单的加减法运算,帮助学生 理解问题中多余条件的概念,并学 会如何忽略多余条件进行正确计算。
识别多余条件
在阅读题目时,注意识别与问题 无关的信息,避免被其干扰。
专注于关键信息
将注意力集中在与问题直接相关 的信息上,忽略其他不重要的细
节。
练习忽略多余条件
通过大量练习,提高学生在解决 问题时忽略多余条件的能力。
2024/3/23
12
利用已知条件求解技巧
2024/3/23
仔细分析已知条件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20以内退位减法《多余条件解决问题》教学设计(集体备课)

数学学科集体备课
学校:年级:使用时间:
3、画一画,圈一圈
师:那把这个多余的信息去掉,这个题应该怎样解答呢?
你能通过画图的方式通过这个问题信息直观的表示出来吗?师:有16人来踢球,那我们可以把总共16人来踢球用16根小棒表示出来,来了9个人怎么表示呢?16人里有9个人已经来了,我们把9个人给圈出来,那剩下的这一部分就是还没来
的人。
小结:在解决问题中并不是题目中的信息我们都能用到,我们只需找到有用的信息就可以了。
那“那踢进了4个”这个信息没有用上。
那除了有画图的方式,我们还可以怎么列式?
问:如何列式计算?
16-9=7(人)
3、探究新知
解答正确吗?
16-9=7(人)
口答:还有7人没来。
已经来了的9人,和没来的7人合起来就是总共来的人数16人。
师:以后我们在遇到这种问题的时候,要用我们的火眼金晴看清楚,把多余的条件去掉,不让它来干扰我们。
小结:
一看:看图、看文字
二找:找到有用的信息和问题
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包含有多余条件的解决问题》
教学设计
一、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内容】教材第20页例5.
【课标要求】熟悉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能解决含有多余条件的“求另一个加数”的实际问题。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学生在学习了十几减几退位减之后,对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
是在以往学习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增加了多余条件,让学生通过画一画,摆一摆,找出有
用条件,排除多余条件,从而求出另一个加数。
【学情分析】学生对解决问题的步骤已经比较熟悉,只是从来没有接触过解决一个问题
会多出一个数学信息,所以这节课重点就是要理解数学信息,找有用的数学信息。
二、目标
【教学目标】
1. 熟悉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能解决含有多余条件的“求另一个加数”的实际问题。
2. 经历画一画,说一说,算一算等活动,进一步熟悉画图的策略。
3. 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程序】备教材——备学生——上课——作业检查——反思教学过程
【教学重点】解决含有多余条件的“求另一个加数”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根据问题选择有用的数学信息,排除多余信息。
【教学策略】讲授法,小组讨论法,指导发现法、自主学习法
【课前准备】课件、导学案、练习本
【课的类型】新课
【课时安排】1 课时
三、教学活动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计算铺垫,导入新知
1)学生通过开火车来(1)计算
完成口算,并说一说,
是怎么计算的。
复习20 11-2 15-7 15-9
13-4 13-7 13-6 以内的退位减。
2)问学生这个题目有
通过复习计算
和解决问题,让学
12-3 14-5 16-8
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生复习前面所学
复习导入(2)解决问题什么问题。
3)学生通过画一画,
的知识,为后面的
解决问题打下基动物王国里有14 只鸭子,走了8
算一算完成计算,并请础,并导入新课,只。
还剩几只?学生说一说。
4)学生通过吃早餐这
激起学生的求知
欲和学习兴趣。
(3)举一个吃早餐需要东西:
种生活中的数学,体会
到吃早餐不需要物品
碗、勺子、面包、粥、足球,让
是足球。
学生找出吃早餐用不上的物品。
一) 让学生自主根据《数学书》20 1)学生已经在家通过让学生通过自
学,培养学生从情页学习,并完成《导学案》的第1
预习完成了导学案。
境中提取数学信息的能力。
页。
2)学生齐读本节课的
二)板书课题,出示本节课的学
课题和学习目标,明确
在”怎样解习目标。
要完成的学习任务。
答?”环节,运用三)出示课本P20的例5 主题图。
3)学生回顾解决问题
画图或摆一摆的
策略直观理解“求4. 你从图中知道什么?要解决
三步骤。
另一个加数”的数
量关系,确定解题的问题是什么?
4)阅读图中的数学信
5. 要求“还有几人没来”,你们息。
方法,并由此认识
到多余条件在解会解决吗?5)学生独立思考后,
题过程中是没有
自主
用处的。
学习
6.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来板书。
和小组的同学说一说。
已知:一共有16 人来踢球,现在6)学生汇报知道的所
有数学信息和要解决
来了9 人,我们队踢进了 4 个球
的问题。
7)学生开始根据题意
(多余信息)。
先画一画,再算一算。
问题:求“还有几人没来?”
16-9=7(人)
8)小组讨论:为什么7. 你们怎么都没用“我们队踢进
了4 个”这条信息?列减法算式,为什么没有用到“我们队踢进了
- 2 -
8. 解答得正确吗?你是怎么知道 4 个球”。
9)最后再进行检验,的?
并口答。
10) 学生们再对此题进6. 引导学生讨论发现总结规律。
行梳理,小结出规律。
小结:要想解决一个问题就
要找到和它有关系的两条信息,
根据这两条和它有关系的信息,
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了。
一、当堂练习一、当堂练习
1)读懂题意,先画一
通过完成“随堂练习”使学生更
1. 完成课本第20 页做一做
画,再算一算。
好地掌握知识点。
2)组织学生汇报,重
(1)读一读,你知道了什么?
(2)想求“母鸡有几只”,你想点说明为什么没有用到“5 只鸭”。
怎么解答?3) 让学生小结:根据问
(3)解答正确吗?题找与问题相关的信息,排除多余信息。
小结:这道题中的“5 只鸭”与问
题没有关系,所以在解决这个问
题时,这条信息就是个多余信息。
二、质疑探究,判一判。
二、专项训练(找有用通过练习有针
实践应用1、王爷爷家里有白猪和黑猪共12
头,有羊 4 只,其中白猪有7 头。
数学信息,排除多余数
学信息。
)
1)学生先读题,全面
对性的题目,巩固
所学知识。
所有数学信息。
黑猪有多少头?
白猪和黑猪共12 头。
()
小组讨论求黑猪有
多少头,需要的数学条
羊有4 只。
()
件。
③白猪有7 头()
2、参加植树的男生有7 人,
2)也是先读题,再请
同学们找出有用的数
女生有 4 人,一共植了12 棵树。
学信息。
进一步通过判
参加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
一判熟悉包含有多余
条件的问题如何解决。
①男生有7 人。
()
②女生有 4 人。
()
③一共植了12 棵树()
- 3 -
1、自主完成课本P22第 2 题。
一、学生合作探究并
展示探究成果。
(1)你从图中知道什么?学生个
1、学生根据课本内
容
,
独
立
完
成。
别回答。
2
、
学
生
之
间
相
互
交
讨
(2)要想求“另一组有几人”,
论。
3、请学生发言,说明我们得知道什么?
小结:根据这两条信息我们就可以直接解决最后的问题。
解题过程。
4、学生小结。
(3)你想怎样解答。
学生讨论、
交流、汇报。
(4)解答正确吗?你是怎么知道
通过完成“拓展练
拓展练习的?
二、课堂拓展练习。
习”发散学生的思
维,使他们能够灵2、完成课本下面这道题。
独立按照解决问题三活运用所学知识。
步完成画图和计算。
关键区分:串与只的区
别。
独立完成课堂检测。
完成《导学案》第 2 页自主检测当堂
查漏补缺检测
课后小结: 今天我们要掌握解决1)让学生说一说,通
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
含有多余条件的“求另一个加数”
了什么?
总结
2)我的疑惑是什么?回顾小结评实际问题的方法,大家在解决问
价。
题时,一定弄清楚问题是什么,
有用的条件是什么,再列式计算。
四、教学反思
今天的教学内容是解决含有多余条件的实际问题,本节课主要突出对余信息的处理- 4 -
和画图的解决问题策略。
从教学情况来看,学生大多能理解问题情境,并能从中抽象出数学问题。
从儿童的认识规律来说,应该是画图的方法更利于学生的理解,所以本学节课中我用了大量的时间,安排了充分的活动让学生体验画图。
画图作为一种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和策略,既能反映学生的理解程度,又能为学生提供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模型。
但是课堂上有些学生并不热衷于画图,可能是因为他们觉得这个题目不是很难,不需要画图,画图的过程有点浪费时间。
本节课的练习我除了让学生按照例 5 的思路,根据解决问题的三步骤做了基本练
习,还单独进行了专项的找多余条件的练习,学生通过这样的训练,对于根据问题找相关的条件还是掌握的不错的。
本节的课的不足是,在时间的把握还是不够,前面太松,后面太紧,练习也没有完
成,今后需要再设计的更加完善些。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