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实训报告
精选嵌入式系统实习报告3篇

精选嵌入式系统实习报告3篇嵌入式系统实习报告篇1ARM嵌入式系统综合设计一.实习时间和地点安排1.实习时间:20xx年XX月03 日—— 20xx年XX月14日,共两周的时间。
2.每天的实习时间安排:上午:8:30——11:30下午:13:30——15:303.实习地点:校内。
二.实习目的1.掌握电子元器件的焊接原理和方法。
2.掌握ARM7 LPC2132控制程序的编写方法。
3.掌握调试软件和硬件的方法。
三.实习内容与要求1.根据设计要求焊接好电路板并测试焊接无误。
2.绘制流程图并编写程序。
3.编译通过后,将程序下载到LPC2132进行调试。
4.调试成功后编写实习报告。
四.LPC2132芯片介绍LPC2132最小系统图及其介绍概述LPC2132是基于一个支持实时仿真和嵌入式跟踪的32/16 位 ARM7TDMI-STM CPU 的微控制器,并带有 32kB、64kB、512 kB 的嵌入的高速Flash 存储器。
128 位宽度的存储器接口和独特的加速结构使 32 位代码能在最大时钟速率下运行。
对代码规模有严格控制的应用可使用 16 位 Thumb?模式将代码规模降低超过 30%,而性能的损失却很小。
较小的封装和极低的功耗使 LPC2131/2132/2138 可理想地用于小型系统中,如访问控制和 POS 机。
宽范围的串行通信接口和片内 8/16/32kB 的 SRAM 使LPC2131/2132/2138 非常适用于通信网关、协议转换器、软 modem 、声音辨别和低端成像,为它们提供巨大的缓冲区空间和强大的处理功能。
多个 32 位定时器、1 个或 2 个 10 位 8 路 ADC 、10 位 DAC 、PWM 通道和 47 个 GPIO 以及多达9 个边沿或电平触发的外部中断使它们特别适用于工业控制和医疗系统。
特性1.小型 LQFP64 封装的 16/32 位 ARM7TDMI-S 微控制器。
嵌入式项目综合实训报告

一、实训背景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嵌入式系统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为了培养具备嵌入式系统设计、开发和应用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我国高校纷纷开设了嵌入式系统相关课程,并开展了嵌入式项目综合实训。
本文以某高校嵌入式项目综合实训为例,总结实训过程、成果及心得体会。
二、实训目标1. 掌握嵌入式系统基本原理、硬件平台及软件平台;2. 熟悉C语言编程、Linux操作系统、嵌入式系统开发工具及调试方法;3. 能够独立完成嵌入式系统设计、编程、调试及测试;4.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三、实训内容1. 嵌入式系统基础知识:讲解嵌入式系统基本概念、发展历程、硬件平台、软件平台等。
2. C语言编程:学习C语言语法、数据结构、函数、指针、内存管理、文件操作等。
3. Linux操作系统:学习Linux基本命令、文件系统、进程管理、网络编程、系统调用等。
4. 嵌入式系统开发工具:熟悉Keil、IAR、GCC等集成开发环境,掌握编译、链接、调试等操作。
5. 嵌入式系统调试方法:学习使用逻辑分析仪、示波器、仿真器等调试工具,掌握调试技巧。
6. 嵌入式系统项目实践:分组完成以下项目:(1)智能家居项目:设计并实现一个基于嵌入式系统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实现灯光、窗帘、空调等设备的远程控制。
(2)智能交通项目:设计并实现一个基于嵌入式系统的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实现交通信号灯的智能控制。
(3)智能农业项目:设计并实现一个基于嵌入式系统的智能农业控制系统,实现土壤湿度、光照强度等参数的实时监测。
四、实训过程1. 实训前期:学生分组,明确项目目标、任务分工,查阅相关资料,了解项目需求。
2. 实训中期:各小组按照项目进度,完成硬件选型、电路设计、软件编程、调试等工作。
3. 实训后期:各小组进行项目展示,分享项目经验,进行项目答辩。
五、实训成果1. 完成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能农业等嵌入式系统项目。
2. 学生动手实践,提高了嵌入式系统设计、编程、调试及测试能力。
嵌入式实训课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嵌入式系统在现代工业、消费电子、智能家居等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为了让学生深入了解嵌入式系统的设计原理和开发过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我们开设了嵌入式实训课程。
本次实验报告将针对实训课程中的部分实验进行总结和分析。
二、实验目的1. 掌握嵌入式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开发流程。
2. 熟悉嵌入式开发工具和环境。
3. 熟练使用C语言进行嵌入式编程。
4. 学会调试和优化嵌入式程序。
三、实验内容本次实训课程共安排了五个实验,以下是每个实验的具体内容和实验步骤:实验一:使用NeoPixel库控制RGB LED灯带1. 实验目的:学习使用NeoPixel库控制RGB LED灯带,实现循环显示不同颜色。
2. 实验步骤:(1)搭建实验平台,连接NeoPixel LED灯带。
(2)编写程序,初始化NeoPixel库,设置LED灯带模式。
(3)通过循环,控制LED灯带显示不同的颜色。
实验二:使用tm1637库控制数码管显示器1. 实验目的:学习使用tm1637库控制数码管显示器,显示数字、十六进制数、温度值以及字符串,并实现字符串滚动显示和倒计时功能。
2. 实验步骤:(1)搭建实验平台,连接tm1637数码管显示器。
(2)编写程序,初始化tm1637库,设置显示模式。
(3)编写函数,实现数字、十六进制数、温度值的显示。
(4)编写函数,实现字符串滚动显示和倒计时功能。
实验三:使用ds18x20库和onewire库读取DS18B20温度传感器的数据1. 实验目的:学习使用ds18x20库和onewire库读取DS18B20温度传感器的数据,并输出温度值。
2. 实验步骤:(1)搭建实验平台,连接DS18B20温度传感器。
(2)编写程序,初始化ds18x20库和onewire库。
(3)编写函数,读取温度传感器的数据,并输出温度值。
实验四:使用ESP32开发板连接手机热点,并实现LED1作为连接指示灯1. 实验目的:学习使用ESP32开发板连接手机热点,并通过LED1指示灯显示连接状态。
嵌入式实训报告范文2篇2

嵌入式实训报告范文 (2)嵌入式实训报告范文 (2)精选2篇(一)嵌入式实训报告一、实训背景嵌入式系统是一种以具体任务为中心,集成了硬件与软件的计算机系统。
由于其体积小、功耗低、功能强大等特点,嵌入式系统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家电、汽车、医疗等。
通过参与嵌入式实训,我希望能够掌握嵌入式开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二、实训目标1.掌握嵌入式系统的基本知识和开发工具的使用;2.了解嵌入式系统的硬件架构和软件设计流程;3.能够根据需求设计并实现简单的嵌入式系统。
三、实训内容1.学习嵌入式系统基础知识:通过课堂教学和自主学习,了解了嵌入式系统的概念、特点及应用领域。
深入学习了ARM架构和C语言的基本知识,并进行了相应的实践操作。
2.学习嵌入式开发工具的使用:学习了Keil MDK和IAR Embedded Workbench等常用的嵌入式开发工具的安装和配置方法。
通过实操操作,掌握了调试、编译、下载等基本功能的使用。
3.学习嵌入式系统设计流程:了解了嵌入式软件开发的常用流程,包括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编码实现、调试测试、系统验证等。
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对嵌入式系统设计流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4.设计并实现简单的嵌入式系统:根据实训要求,我选择了一个简单的嵌入式系统项目,通过分析需求、设计系统架构、编写软件代码、调试测试等环节,最终成功完成了项目。
四、实训总结及收获通过参与嵌入式实训,我不仅掌握了嵌入式系统的基本知识和开发工具的使用,还锻炼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我深刻认识到嵌入式系统开发需要全面的知识储备和较高的技术水平,同时也需要良好的分析、设计和沟通能力。
通过实训,我对嵌入式系统开发流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对嵌入式系统的设计和开发也有了更高的认识和要求。
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会继续深入学习嵌入式系统开发相关知识,并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嵌入式系统是未来的发展方向,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我相信我能够在这个领域取得更好的成果。
嵌入式实训报告范文2篇

嵌入式实训报告范文嵌入式实训报告范文精选2篇(一)嵌入式实训报告一、实训目的和背景嵌入式实训的目的是通过设计和实现一个嵌入式系统,培养学生的嵌入式系统开发才能和团队协作才能。
本次实训的背景是为了满足社会对嵌入式系统开发人才的需求,进步学生的实际动手才能。
二、实训内容1. 硬件平台的选择和搭建:选择了一款ARM开发板作为硬件平台,并搭建了相应的开发环境。
2. 系统设计和分析:根据实训要求,我们团队设计了一个智能门锁系统,包括用户认证、门锁控制和远程监控功能。
3. 软件开发:使用C语言和嵌入式开发工具进展软件开发,实现了用户认证、门锁控制和远程监控等功能。
4. 硬件连接和调试:将开发板和相关传感器、执行器等硬件设备进展连接和调试,确保系统可以正常运行。
5. 功能测试和调优:对系统进展全面测试,发现并修复了一些问题,并对系统进展了性能优化。
三、实训心得和体会通过本次实训,我深入认识到嵌入式系统开发的复杂性和挑战性。
在实训过程中,我们团队遇到了许多问题,比方硬件和软件的兼容性、性能优化等方面。
但是通过团队的努力和合作,我们成功解决了这些问题,并完成了一个功能完善的嵌入式系统。
此外,我还学到了许多软件开发和硬件调试的技巧,进步了自己的实际动手才能。
在团队协作方面,我们团队成员之间互相配合,共同解决问题,形成了良好的协作机制。
总结起来,本次嵌入式实训让我受益匪浅,学会了许多实际应用的技能和知识,并进步了自身的综合才能。
四、实训成果展示在实训完毕后,我们团队成功完成了一个智能门锁系统,具备用户认证、门锁控制和远程监控等功能。
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得到了验证,并且在实际使用中得到了积极的反应。
附图:〔展示系统界面、硬件设备连接示意图等〕五、实训改良意见尽管本次实训获得了良好的成果,但仍有一些方面需要改良。
首先,实训的时间安排可以更合理一些,以便更充分地利用时间进展理论操作。
其次,可以增加一些真实场景的案例分析和解决方案的设计,以提升学生的实际应用才能。
嵌入式实习工作总结[大全5篇]
![嵌入式实习工作总结[大全5篇]](https://img.taocdn.com/s3/m/c8f58aeb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a4.png)
嵌入式实习工作总结[大全5篇]第一篇:嵌入式实习工作总结嵌入式实习工作总结在嵌入式公司经历三个月的工作实习已经结束了,在这三个月里,我和公司的职工以及领导都相处得很是融洽,大家对我也关怀备至,时常给我鼓励和帮助。
下面,我将实习三个月的工作总结如下:一、感想和体会1、态度决定一切。
工作时一定要一丝不苟,认真仔细,一个职员在公司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工作的,这就要求他在这段时间内一定要小心谨慎,一丝不苟,不能老是出错, 有必要一定要检验自己的工作结果,以确保自己的万无一失.工作的时候我一直保持极大的工作热情,不仅顺利完成工作任务,工作之余还经常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工作效率,虽然工作中我也会犯一些错误,受到领导批评,但我认为这些错误和批评是能让我能在以后的工作中谨慎小心,提高工作效率。
在和大家工作的这段时间里,他们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我也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自己缺少的东西。
这次生产实习虽然说时间比较少,但是却让我了解了公司的企业文化、生产模式和质量体系管理等经验,这对我来说是很宝贵的。
2、勤于思考在工作岗位上一定要勤于思考,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 公司的日常工作都会比较繁琐,而且几天下来也会比较枯燥,就是需要你多动脑筋,不断地想方设法改进自己的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工作所需时间3、不断学习要不断的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这会使你的工作更加得心应手。
一个人在自己的职位上有所作为,一定要对自己职业的专业知识有所熟悉,对自己业务所在范围内的业务技能也要熟练掌握,这样才算是一位合格的技术人员。
二、工作成果与收获在这三个月里,我作为一个质量改善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公司的质量管理流程,根据岗位职责的要求,主要有以下工作成果及收获:1、物料筛选车间筛选工装的制作完成的工装有:遥控器筛选工装3个,塑封电机筛选工装4台,铁壳电机筛选工装4台,电控测试工装4台,传感器筛选工装1台,PTC电加热筛选1台。
嵌入式实验设计实训报告

一、实验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嵌入式系统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嵌入式系统设计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我们开展了嵌入式实验设计实训。
本次实训以ARM处理器为平台,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了解嵌入式系统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
二、实验目的1. 熟悉ARM处理器的基本架构和编程环境。
2. 掌握嵌入式系统设计的基本流程和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4. 提高学生对嵌入式系统的认知和应用能力。
三、实验内容1. 实验环境(1)硬件平台:ARM处理器开发板(2)软件平台:Keil uVision5、GNU ARM Embedded Toolchain2. 实验步骤(1)搭建实验环境首先,将开发板连接到计算机,并安装Keil uVision5和GNU ARM Embedded Toolchain软件。
接着,配置开发板,使其能够正常运行。
(2)编写程序根据实验要求,编写嵌入式系统程序。
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初始化:设置时钟、GPIO、中断等。
2)主循环:实现程序的主要功能。
3)中断处理:处理外部中断。
4)延时函数:实现延时功能。
(3)编译程序将编写好的程序编译成可执行文件。
(4)下载程序将编译好的程序下载到开发板上。
(5)调试程序在开发板上运行程序,通过串口调试软件观察程序运行情况,并对程序进行调试。
(6)实验报告根据实验内容,撰写实验报告。
3. 实验项目(1)点亮LED灯通过控制GPIO端口,实现LED灯的点亮和熄灭。
(2)按键控制LED灯通过检测按键状态,控制LED灯的点亮和熄灭。
(3)定时器实现定时功能使用定时器实现定时功能,例如定时关闭LED灯。
(4)串口通信实现串口通信,发送和接收数据。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点亮LED灯实验成功实现了通过控制GPIO端口点亮LED灯的功能。
2. 按键控制LED灯实验成功实现了通过检测按键状态控制LED灯的功能。
嵌入式实训结束语总结报告

一、前言随着我国科技的快速发展,嵌入式系统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为了提高我国嵌入式人才的培养质量,我选择了参加嵌入式实训。
经过两个月的实训,我对嵌入式系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以下是我对实训的总结。
二、实训目的及意义1. 了解嵌入式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掌握嵌入式系统的设计、开发和调试方法。
2. 提高实际动手能力,锻炼自己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3. 拓宽视野,了解行业动态,为今后的就业和发展奠定基础。
三、实训内容1. 嵌入式系统基础知识:学习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工作原理等。
2. C语言编程:掌握C语言的基本语法、数据结构、算法等,为嵌入式系统开发打下基础。
3. 嵌入式操作系统:学习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常用功能模块、内核配置等。
4. 嵌入式硬件平台:熟悉常用嵌入式硬件平台,如ARM、AVR、51等,掌握硬件开发工具的使用。
5. 嵌入式系统开发:学习嵌入式系统开发流程,掌握Keil、IAR等集成开发环境的使用。
6. 项目实践: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一个嵌入式系统项目,提高实际动手能力。
四、实训收获1. 理论知识:通过实训,我对嵌入式系统的理论知识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2. 实践能力:在实训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项目中,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
3. 团队协作:在项目实践中,我与团队成员紧密合作,共同解决问题,提高了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4. 行业认知:通过实训,我对嵌入式行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今后的就业和发展指明了方向。
五、实训反思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训过程中,我发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只有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项目中,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能力。
2. 主动学习:实训过程中,我意识到主动学习的重要性。
在遇到问题时,要学会查阅资料、请教他人,不断提高自己。
3. 良好的心态:实训过程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是难免的。
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勇敢面对挑战,才能不断进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嵌入式实训报告
班级:电子信息1301
:钟海明
学号:**********
同组人:胡晓海
指导老师:***
目录:
一、实训目的---------------------3
二、实训要求---------------------3
三、实训容---------------------3
1、嵌入式系统开发环境的搭建----------3
2、嵌入式程序的编译与下载------------3
3、uboot的移植----------------------4
4、linux核的移植------------------4
5、NFS网络文件挂载------------------5
6、FTP和TFTP的运用-----------------6
7、试验箱镜像的烧写-----------------7
8、串口实验和TCP实验同时传送AD值--7
四、实训心得体会及体会----------8
一、实训目的:
学习和掌握ARM嵌入式Linux系统的体系结构和基本指令,熟悉Linux下的设计流程和编程流程,能够实现一定功能的嵌入式的设计,为之前的理论课程实践验证和为今后的学习及将来从事的技术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实训要求:
1、嵌入式系统开发环境的搭建
2、嵌入式程序的编译与下载
3、uboot的移植
4、linux核的移植
5、NFS网络文件挂载
6、FTP和TFTP的运用
7、试验箱镜像的烧写
8、串口实验和TCP实验同时传送AD值
三、实训容:
1、嵌入式系统开发环境的搭建:
首先在笔记本电脑下安装虚拟机VMware,安装成功后拷贝安装好的Fedora到本机上在虚拟机上找到路径打开。
打开虚拟机进入Fedora选择用户为root密码为123456。
交叉环境的安装,下载好arm-linux-gcc的编译包,解压安装到/opt下。
2、嵌入式程序的编译与下载:
用vi编辑一个(.C)的文件,保存退出后使用(arm-linux-gcc -o 编译后的文件名编译文件名)的指令编译,编译成功后用FTP 或TFTP将可执行文件拷贝到实验开发板中,chmod +x 文件名修改权限(./文件名)执行编译文件。
3、uboot的移植
下载U-boot的安装包,解压到/opt路径下进入u-boot。
修改
Makefile将CROSS_COMPILE=/opt/Embedsky/4.3.3/bin/arm-linux- 后执行#make distclean
#make smdk2440_config
#make
4、Linux核的移植:
下载Linux的安装包,解压的/opt路径下进入Linux执行#make menuconfig进行配置
配置核支持NFS启动文件系统
核支持NFS分区(即编译时在File system中选中[*] Root file system on NFS), 以及支持核IP_PNP(即编译时在Networking中选中[*] IP: kernel level autoconfiguration)
File systems --->
Network File Systems --->
<*> NFS file system support ## 必选
[*] Provide NFSv3 client support ## 可选
[*] Root file system on NFS ## 必选
Networking --->
[*] Networking support
Networking options --->
[*] IP: kernel level autoconfiguration ## 必选
需要打开IP:Kernel level autoconfiguration 以及下面所有的选项包括DHCP, BOOTP, RARP,而且NFS Client Support不能是模块,
必须编译进核。
配置完毕后,保存退出。
执行下面的命令来生成核映像。
#make dep
#make
#make zImage
映像文件产生在/arch/arm/boot/目录下,名称“zImage”。
5、NFS网络文件挂载:
1)首先修改虚拟机网络为:
192.168.0.43
输入以下命令:
#cd /root
#mkdir nfs
#touch aaa
#cd /mnt
#mkdir nfs
#vi /etc/exports
进入修改容为:/root/nfs 192.168.0.*(rw,sync,no_root_squash)存盘退出
#ifconfig(查看网络)
#ifconfig eth1 192.168.0.43
#ifconfig eth1 down
#ifconfig eth1 up
#ping 192.168.0.43
#/etc/init.d/nfs start
#mount -t nfs 192.168.0.43:/root/nfs /mnt/nfs
/*此时可以在/root/nfs下新建一个文件,如果在/mnt/nfs下也有,表示NFS挂载成功。
6、TFTP的运用:
修改计算机的IP为192.168.1.43,用网络线将开发板和实验板起来(开发板的IP默认问192.168.1.6),打开电脑的菜单栏运行输入cmd,#telnet 192.168.1.6进去开发板用户名为root。
如果进不去,打开计算机的Telnet的允许指令,还有一个就是看网络有没有ping通。
打开TFTP应用程序,
将Windows文件传送到开发板使用指令:
#tftp -r 文件名 -g 192.168.1.43
将开发板的文件传送到Windows使用指令:
#tftp -l 文件名 -p 192.168.1.43
进入查看文件是否有添加,有添加则表示传送成功。
7、试验箱镜像的烧写:
连接好串口和USB,安装USB的驱动(安装驱动由于试验箱和USB 线的问题我们那一组试了无数次都没有安装成功,最后还是通过换用别人的电脑才成功的)。
实验箱按键拨到下载模式,打开DNW软件选择5,6,7,分别下载核,u-boot,根文件系统,按键拨到工作模式重
启实验箱,看是否正常启动即可。
8、串口实验和TCP实验同时传送AD值:
①串口实验
修改串口实验的C文件并用arm-linux-gcc编译器编译生成可执行文件,利用TFTP传送到开发板的/root下,改变权限chmod +x 之后(./)执行./adc 和./uart程序,同时打开串口调试助手波特率选择9600,虚拟机的串口COM1断开,串口调试助手连接串口。
接收端选择文本模式,此时就可以看见接收区收到每隔一秒钟收到的AD 值,和名字学号。
②TCP实验
在虚拟机中打开TCP实验的文件,修改Makefile文件中arm-linux-gcc 编译器的路径,和server.c文件中的hell[]数主的字符为zhonghaiming3138702144. 保存退出。
#Make 之后会生成一个为client和server的两个程序。
此时将两个编译生成的文件传送到开发板上,给权限执行。
同时打开网络调试助手,执行client时选择TCPserver IP为Windows IP192.168.1.43 ,Telnet中执行(#./client 192.168.1.43 8080)点击发送即可在Telnet中接收到由网络调试助手发送过来的数据。
执行./server时选择TCPclient IP为开发板IP 192.168.1.6 执行(#./server 8080&)点击连接就可以在网络调试助手上接收到(zhonghaiming318702144)。
网络AD测试,先编译,之后和执行server步骤一样,每连接一次,发送一次AD值和学号。
四、实训心得体会及总结:
三周的实训说快也快,说慢也慢。
可以说这三周的实训并不是很顺利,由于对试验箱的不熟悉和嵌入式理论与实际的差距在加上嵌入式本身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走了很多的弯路。
从NFS的挂载开始ping 网络一步步的开始试,找原因找百度,最终还是没有成功的用NFS挂载到试验箱上,这期间几乎用了一周的时间,效率可见。
虽然走了许多的弯路,但是我觉得有时候弯路并不是坏事,就此次实训来说,我就知道了挂载实验箱不仅仅可以用NFS挂载还可以用TFTP和FTP以及实验板的rz命令直接挂载,进入实验板不仅仅可以用scoreCRT软件还可以用虚拟机的minicom以及Windows下的Telnet命令直接进入试验箱。
这次实训最大的感触就是要细心多尝试,遇到问题多看多问不要逃避,不会的要虚心求教。
要把握好时间观念不要在一个地方死磕,多和同学交流,每个人遇到的问题都不一样当下次你遇到和他一样的问题是说不定你就会了。
所以在这里也要感同组人和同学的帮助,以及老师耐教学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