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上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

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
姓名
时间
实验名称
制作太阳炉(一)
小组成员
实验目的
学会制作太阳炉
实验器材
铝箔、厚纸板、直尺、塑料布、一杯水、温度计、胶带、剪刀等。
实验过程
1、在纸板上划线,并用刀背或剪刀背沿线再划一次。
2、将铝箔亮面朝外,平铺在纸板上并抹平。
2、用砂纸除去漆包线两头的漆皮,接通电源,用铁钉的尖端接近大头针,观察有什么现象。
3、切断电源又有什么现象?
实验现象或
实验结论
实验现象:电磁铁通电后,产生磁性;断电后,磁性消失。
实验结论:电磁铁是一种将电能转化成磁能的装置。
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
姓名
时间
实验名称
研究电磁铁磁力大小
小组成员
实验目的
探究改变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
实验器材
漆包线、铁芯、电池、电池盒、开关、大头针。
实验过程
1、将漆包线顺着一个方向(顺时针或逆时针)绕在钉子上;
2、用砂纸或小刀除去漆包线两头的漆皮;
3、接通电源,用电磁铁靠近大头针。
实验现象或
实验结论
实验现象:接通电源后能吸引大头针。
实验结论:1、电磁铁能将电能转换成磁能;
米粒、葵花子、橡皮虫、泡沫塑料粒、硬纸剪的兔子或泥捏成的兔子、钳子、汤匙、镊子、起钉器
实验过程
1、把学生分成四组。
2、每组用不同的工具分别拾取不同的食物。
3、记下拾取“食物”的数量。
4、每组把拾取“食物”的数量展现给同学。
5、比较这些数字。
实验现象或
实验结论
实验现象:用不同的工具拾取不同的“食物”,拾取的数量不同。
新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

.专业 .专注 .新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实验课题常用工具的使用实验种类演示实验、分组实验实验目的使学生认识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和作用实验器械克丝钳、开瓶器、剪刀、螺丝刀、钉锤等。
实验步骤1、教师用克丝钳将一根铁丝夹断,让学生归纳出它的使用方法。
2、教师用开瓶器翻开一个啤酒瓶,用剪刀把一张纸剪碎,让学生归纳它们各自的使用方法。
3、要将一颗铁钉从木头里起出来,看看是用螺丝刀仍是用钉锤省力?4、分组试试实验结论不一样的工拥有不一样的使用方法,能够为我们做些不一样的事情。
备注:实验时应注意安全。
.专业 .专注 .实验课题杠杆均衡的研究实验种类分组实验实验目的经过做杠杆尺的实验 ,使学生认识杠杆的工作原理。
实验器械杠杆尺、钩码。
实验步骤1、在将杠杆尺调理到均衡状态后,第一让学生在杠杆尺左侧的第二个孔上挂两个钩码 ,试一试分别在杠杆尺右侧的第一、第二、第二、第四个孔上挂上两个钩码 ,杠杆尺会处于一种什么状态?2、让学生疏别改变杠杆尺左右两边挂钩码的地点和数目 ,察看杠杆尺的状态会有什么变化 ?从中能发现什么规律 ?实验结论改变杠杆尺左右两边挂钩码的地点和数量,杠杆尺的状态会有所改变。
备注:实验前应将杠杆尺调到均衡状态;实验课题轮轴的研究实验种类演示实验实验目的经过实验研究轮轴的特色,进而使学生知道合理使用轮轴能够省力。
实验器械:.专业 .专注 .轮轴实验装置。
轴粗细同样 ,轮大小不一样的轮轴、钩码、线、铁架台。
实验器械克丝钳、开瓶器、剪刀、螺丝刀、钉锤等。
实验步骤1、将一个轮轴实验装置安装在铁架台上,并在轮和轴上分别挂上钩码,直到平衡:2、将另一个轮轴实验装置也安装在铁架台上 ,再在它的轮和轴上分别挂上钩码,直到均衡。
实验结论在轴的大小一准时,轮越大越省力。
备注:要注意分清哪部分是轮、哪部分是轴。
实验课题滑轮的研究实验种类分组实验实验目的经过模拟实验 ,使学生疏别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特征。
.专业 .专注 .实验器械定滑轮和动滑轮、铁架台、线、钩码、测力计。
分组实验报告单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

新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分组实验报告单
飘荡的竹叶
目录
1、自制放大镜
2、做个简易显微镜
3、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
4、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5、观察更多的生物细胞
6、观察水中微小的生物
7、我们的地球模型
8、昼夜现象模拟实验
9、地球公转模拟实验
10、选择最合适的工具
11、斜面的作用
12、杠杆的秘密
13、电和磁
14、做一个电磁铁
15、电磁铁的磁力
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单。
新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

电池、漆包线、铁钉、大头针或回形针。
实验步骤
1、在铁钉上缠绕一定圈数的漆包线,然后串联不同数量的电池,分别观察吸起大头针的数量。
2、在同一个铁钉上先后缠绕不同圈数的漆包线,然后串联相同节数的电池,分别观察吸起大头针的数量。
实验结论
改变电磁铁的电池数量和缠绕圈数,可以改变电磁铁的磁力。
备注:电磁铁的磁力强度是由四种因素决定的。
实验结论
斜面越长越省力。
备注:注意沿斜面向上拉重物是否省力,要与垂直提起重物时用的力相比较才能知道。
实验课题
形状与抗弯曲能力大小的研究
实验类型
演示实验
实验目的
使学生了解把“一字形”材料弯折成其它形状后,可以增强其抗弯曲能力。
实验器材
硬纸条、砝码、瓦楞纸等。
实验步骤
1、学生准备两个文具盒,中间放一张硬纸条,看看能承受得起几个砝码?
实验目的
1正确组装定滑轮和动滑轮
2知道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让学生探究滑轮的秘密。
实验器材
简单机械实验箱、钩码、测力计
实验步骤
1、组装一个定滑轮、挂上钩码,用测力计测出拉力
2、组装一个动滑轮,挂上钩码,用测力计测出拉力
3、组装一个滑轮组,挂上钩码,用测力计测出拉力
4、填好实验报告册,得出结论
实验结论
实验课题
杠杆
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
实验目的
1正确指出杠杆尺上的支点、力点、重点
2利用杠杆结构,改变力点或重点的距离,让学生探究杠杆的省力或省距离的秘密。
实验器材
简单机械实验箱、钩码
实验步骤
1、组装一个杠杆,挂上钩码,确定支点、力点、重点。
2、支点到力点的距离大于支点到重点的距离时比较物重和拉力大小;
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实验内容:学会使用显微镜(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课题:1、水滴里的生物实验器材:显微镜、滴管、纱布、载玻片、盖玻片、碘酒、吸水纸、玻片标本若干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实验结论:水滴里含有草履虫等多种微生物。
显微镜是观察微生物的重要工具。
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实验内容:解释地球内部结构(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3、地球的内部实验器材:地球构造模型(学生自制模型)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实验结论:按现有的理论推测,地球内部大致可以分为三层:地壳、地幔和地核。
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实验内容:解释物质的变化(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题:1、蜡烛的变化实验器材:蜡烛、火柴、垃圾盒(或培养皿)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实验结论:蜡烛是固体,点着时因受热熔化成了液体,随着温度的增高,液体又转化成能燃烧的气体。
蜡烛在燃烧时,会发光发热,还会生成二氧化碳、水蒸汽、灰烬等新物质。
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实验内容:探究铁钉生锈的原因(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题:2、铁钉生锈了实验器材:无锈的钉子3枚、同样大小的有盖的透明瓶子(汽水瓶、葡萄糖瓶……)3个、白开水、蜡烛、火柴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长期)实验结论:铁生锈的必要条件是氧气、水同时存在。
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实验内容:辨别物质的酸碱性(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题:3、变色花实验器材:紫包菜、热水、滴管、烧杯(紫甘蓝水若干)、不同的液体(白醋、碱水等)、不同的食物若干(面包片、馒头片、饼干等)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实验结论:紫甘蓝水遇到酸性物质会变红,遇到碱性物质会变绿,遇到中性物质则不会变色。
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实验内容:对比洗涤剂的去污效果(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题:4、洗衣服的学问实验器材:不同的洗衣粉若干、勺子、干净的布、烧杯和水若干、玻璃棒、天平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实验结论:不同的洗衣粉去污能力是不相同的(某品牌的洗衣粉能更容易地去除污迹)。
2023年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教师评语: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班 实验组别:小组长:
实验合作者:
指导老师:实验日期:年月日 第节
实验名称:放大镜下的昆虫
实验器材:放大镜、蝇子、蟋蟀、蝴蝶等动物的标本 1套
实验步骤:
1.观察昆虫的触角:发现触角不是一根直的,而是一节一节的;
实验名称:制作洋葱表皮细胞玻片标本
实验器材:显微镜、洋葱、载玻片和盖玻片、镊子
实验步骤:
1.“擦”,用纸巾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2.“滴”,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
3.“撕”,洋葱鳞片叶的内表面用刀片切个方形,用镊子从内表面撕取一块薄膜;
4.“展”,把撕取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镊子轻轻的把水滴中的薄膜展开;
实验器材:导线、大铁钉、大头针、电池、电池盒等。
实验步骤:
1.制作一个电磁铁。
2.将1节电池放入电池盒,将电磁铁两端的引出线与电池盒连接。
3.接通电流把电磁铁与大头针接触,观察记录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数量。
4.将电磁铁分别与2节电池、3节电池连接,重复实验步骤3。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教师评语: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4.用测力计直接提升物体,测量力的大小。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教师评语: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班 实验组别:小组长:
实验合作者:
指导老师:实验日期:年月日 第节
实验名称:利用木板撬动和移动重物
实验器材:木板、大小不同的石头、纸条。
实验步骤:
1.用一块小石块和木板将一块大石块从A处撬到B处。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

六年级上册小学科学实验报告( 1 )实验内容 1:杠杆的科学实验目的:了解杠杆的工作原理。
实验器材:杠杆尺、钩码、杠杆类和非杠杆类工具3~5种实验步骤将杠杆尺调节到平衡状态,在杠杆尺左边的第二个孔上挂两个钩码,分别在杠杆尺右边的第一、第二、第二、第四个孔上挂上两个钩码。
分别改变杠杆尺左右两边挂钩码的位置和数量。
实验现象改变杠杆尺左右两边挂钩码的位置和数量杠杆尺的状态会随之改变。
实验结论改变杠杆尺左右两边挂钩码的位置和数量杠杆尺的状态会随之改变。
实验内容 3 杠杆类工具的研究实验目的杠杆是否省力实验器材长竹筷、螺丝帽、棉线、塑料盘、杆秤、螺丝刀、开瓶器、镊子、剪刀、小刀实验步骤1、杠杆的比较和分析。
2、小杆秤的研究。
实验现象杠杆是否省力是由它的三个点的位置决定的。
实验结论杠杆是否省力是由它的三个点的位置决定的。
实验内容 4 轮轴的秘密实验目的使学生知道合理使用轮轴可以省力。
实验器材轮轴实验装置1个,钩码、线、铁架台。
实验步骤1、将一个轮轴实验装置安装在铁架台上,并在轮和轴上分别挂上钩码,直到平衡。
2、将另一个轮轴实验装置也安装在铁架台上,再在它的轮和轴上分别挂上钩码,直到平衡。
实验现象1、在平衡时,轮上挂的钩码少而轴上挂的钩码多,即在轮上省力,轴上费力。
2、轴相同时,轮越大越省力。
实验结论 1、在平衡时,轮上挂的钩码少而轴上挂的钩码多,即在轮上省力,轴上费力。
2、轴相同时,轮越大越省力实验内容 5滑轮的研究实验目的使学生分别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特性。
实验器材定滑轮和动滑轮、铁架台、线、钩码、测力计。
实验步骤 1、定滑轮能否改变力的方向。
2、定滑轮能否省力。
3、动滑轮能否省力、改变方向。
实验现象 1、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2、定滑轮不能省力。
3、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方向。
实验结论1、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2、定滑轮不能省力。
3、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方向。
实验内容 7 斜面的作用实验目的认识斜面的省力原理。
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

1、蜡烛燃烧的变化实验
实验材料:蜡烛、火柴、干玻璃片、试管夹。
实验过程:1.点燃蜡烛,观察现象。
2.试管夹夹住干玻璃片,放在火焰上方,
实验现象:蜡烛开始燃烧,火焰下方蜡烛由固态变成液态,玻璃片上变黑。
实验结论:蜡烛燃烧,一是形态发生了变化,二是生成了新的物质——烟。
2、鸡蛋与醋反应实验:
实验材料:鸡蛋1个,烧杯1个,醋。
实验过程:1.烧杯中倒入四分之三醋。
2.将鸡蛋放入醋中。
实验现象:1.有气泡产生。
2.鸡蛋皮变软。
实验分析:蛋放进醋中,有气泡产生,说明新物质生成,鸡蛋皮变软,说明鸡蛋皮发生变化,转化成别的物质。
3、食盐变化的实验:
实验材料:杯子、筷子、食盐、火柴、盘子、小勺、铁架台(带铁圈、石棉网)、酒精灯。
实验步骤:1.向杯子中倒入水,把食盐放在水中,用玻璃棒搅拌,2.把食盐水倒入坩埚,放在铁架台上,点燃酒精灯,给食盐水加热,坩埚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已经析出的食盐颗粒。
实验现象:1.把食盐放在水中,用玻璃棒搅拌,食盐在水中溶解了,看不到了。
实验结论:通过给食盐水加热的方法可以使溶解的食盐恢复原状。
4、铁生锈的原因对比实验:
相同条件:同样大小的铁钉不相同的条件:放在水中、空气中、醋中、盐水中,油中等
实验结论:油中不生锈。
盐水中最容易生锈,其次是醋中、水中、空气中。
防止生锈:想办法隔绝水、空气、盐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象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大象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大象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大象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土琵琶的制作方案
目的:用弦和木材做一个土琵琶。
器材:木板、绳子、橡皮筋、螺丝钉、木锯、螺丝刀。
步骤:
1、先用木材做一个长方体的盒子。
2、在长方体上挖一个圆孔。
3、在木盒的两端钉上螺丝钉。
4、把橡皮筋固定在螺丝钉上。
5、用一小块木块(琴码)把橡皮筋撑起来,这样土琵琶就做成了。
音乐罐的制作方案
目的:用易拉罐和吸管做一个音乐罐。
器材:易拉罐,吸管,小刀,剪子,胶布。
步骤:
1.在易拉罐侧面上切一个方孔。
2.在孔上方粘上一个吸管。
3.在易拉罐切口的另一个侧面钻一些小孔。
4.我们边吹奏边逐渐加大小孔,并将每个小孔产生的声音进行校音。
音乐瓶的制作方案
目的:用玻璃瓶做一个打击乐器。
器材:若干个相同的玻璃瓶,水,木棍。
步骤:
1.把相同的空玻璃瓶依次放在桌面上。
2.往每个瓶内加水,按顺序依次增多。
3.用木棍击打玻璃瓶,听每个瓶发出的声音有何不同。
柳笛的制作方案
目的:
器材:剪刀1把、鲜嫩柳树枝多支
步骤:1.折取鲜嫩柳树枝一支,粗细像铅笔样即可(请勿随意折取,破坏绿化环境),选择没有长出枝杈的部分使用;
2.将粗的一端用手环形剥开一圈表皮
3.一手将柳枝握紧(通常是处于下端的手),另一只手握紧柳枝上段后反向用力拧柳枝上的表皮,使表皮发生轻微转动,此时表皮与里面的枝干脱开,但树皮的表面完好,没有裂开;
4.倒换手的握紧位置,再拧下面一节,直至足够长即可;
5. 在柳条细的一端,表皮被拧松脱处用剪刀截断,并修圆切口,特别是里面的枝干断面要光滑,留下拧松的一节;
6.将枝干从表皮“筒”中抽出
7.用剪刀修剪树枝皮“筒”,留下完好部分;
8.制作吹嘴。
在一端距离端面大约5毫米处开始向端面刮薄树皮,环一圈刮,并捏成扁的椭圆形状;
9.此时柳笛即已做成,将吹嘴的一端放在嘴里吹,是气体从柳笛中冲出,就会发出悦耳的“笛”声。
5
如何制定“人工彩虹”实验计划?
实验目的:制造“人工彩虹”。
实验器材:一盆水、一个小平面镜。
实验步骤:
1、把一盆水放在阳光下。
2、把平面镜放在水中,不断调整平面镜的位置,使得阳光反射到墙面上,就出
现了美丽的“人工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