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崧舟《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联系课文中语言环境理解“渺小”、“恩赐”、“慷慨”、“枯竭”、“再生”、“遨游“等重点词语,并会用“渺小”、“贡献”造句。
2、掌握本课的说明方法,理清文章层次,段落间的关系,了解有关地球的知识。
3、培养朗读能力,能写出读后的收获。
4、教育学生树立环境意识,要从我做起保护地球。
【教学重点】了解为什么地球上人类活动的范围很小,为什么不能破坏地球的自然资源,为什么不能够居住到别的星球上去,从而懂得课文题目“只有一个地球”的意思。
本课可采用变序教学法,抓住重点段辐射全文,让学生在课文中理解,读中感悟。
具体教学环节安排如下:一、提出课题,整体感知1、提出课题后,让学生说说从这个课题中你想到了什么?2、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直接点明课题的段落,并找出表明作者观点的句子。
二、变序教学,提纲辐射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段中语句填空:因为这个地球太(),同时又太();如果地球被破坏了,我们();如果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枯竭了,我们(),所以要精心保护地球。
2、学生齐读填空题,说说从课文哪些段落可以感悟到要精心保护地球的原因。
三、教给学生举一反三学习第一段。
默读第一段。
找出你喜欢的语句,并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训练朗读,通过理解“母亲”、“摇篮”等词语,指导学生带着亲切、感激之情练读重点语句,学生评议读的效果怎样。
出示遥看地球表面的图象,师生一起描述看到的美丽景色。
理解完后,再练读描写地球美丽壮观的语句。
抓住重点词语,了解人类生活范围为什么是很小的。
这段主要讲了什么?四、质疑自学,讨论探究教学要继续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探究,例如:默读、质疑、解疑、讨论、查找资料等形式,给予学生更广阔的空间,以便学生掌握更多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学习第二段。
先让学生默读课文,把没读懂的内容用笔标示出来,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王崧舟教学实录——《只有一个地球》精选8篇

王崧舟教学实录——《只有一个地球》精选8篇《只有一个地球》教学实录篇一教材简析:《只有一个地球》是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的一篇课文。
题目贯穿全文,先讲人类拥有的地球美丽而渺小,接着讲地球上人类活动范围小、资源有限,然后讲人类不能够移居到别的星球,最后呼吁人类要精心保护这唯一可赖以生存的星球。
教学目标:1、学习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渺小、慷慨、枯竭、和蔼可亲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保护地球的自觉性。
重难点:使学生懂得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要精心保护好地球。
学情分析:使用本教学设计对学生有一定的要求:首先学生要有一定的阅读能力,能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有自己的独到见解。
其次,要求学生对环境保护,人与自然等方面有一定的感性积累,这样在课堂上才容易与文本共鸣,较快地进入情境。
最后要求学生有积极表达的愿望和一定的口头表达能力,这样师生、生生间的对话才会精彩,教学目标才能高质量的完成。
课前准备:1、学生搜集有关环保方面、地球知识方面的资料。
2、教师制作相关媒体课件。
教学策略:1、利用多媒体课件一方面为学生创设情境,让他们感受到地球的美丽壮观,另一方面真实地向学生展现人类对地球的破坏,两种画面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环保意识。
2、加强朗读指导与训练,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真正懂得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必须要精心保护。
第一课时(略)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上节课我们已初读了课文《只有一个地球》,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来学习。
2、板书课题只有一个地球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并根据文章最后两段填空(出示课件)因为(1)这个地球太,同时又太;(2)如果地球被破坏了,我们;(3)如果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枯竭了,我们,所以要精心保护地球。
2、指名练习填空,并齐读这段话。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优秀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优秀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优秀教案第【1】篇〗设计思路着眼于每个学生的发展,力求将“以人为本,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新课程理念贯穿整个教学环节,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
课前让学生自己查阅有关的资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也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课堂上让学生自主读书、读中感悟,合作学习、解决问题,并将读懂的内容大胆地展示出来,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学习的自信心及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
最后,精心设计选择性作业,促进学生把课堂上所获得的知识、情感延伸到课外的语文实践中去。
教学目的1、理解“只有一个地球”,增强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激发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情感。
并付诸实际行动爱护地球。
2、体会说明文用语的准确、严谨,学习说明方法。
教学重点本课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明白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懂得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教学难点本课的教学难点是通过联系实际思考问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将保护地球的意识付诸行动。
教学准备1、安排学学生收集地球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
那现在谁来结合提示说说文章主要内容?2、当宇航员遨游太空目睹地球时发出了怎样的感叹呢?(课件出示1、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2、同时也太容易破碎了!)齐读。
读了这句话你能提几个有价值的问题吗?(若提不出教师补充)预设:①为什么说地球可爱?②地球容易破碎表现在什么地方?③为什么说地球太可爱的同时又容易破碎?④如果地球破碎了人类将(别无去处)(板书:可爱、易碎、别无去处)现在我们就从这几个问题入手来展开学习。
二、自主学习,理解“可爱”。
1、请看自学提示:(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1到4自然段,结合上节课所学内容说说你从文章哪些地方读出了地球的可爱,画出相应句子并说说理解或体会。
(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2.汇报交流同学们刚才的学习非常投入。
现在请同学来说一说。
部编版六上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精选4篇)

部编版六上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精选4篇)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篇一第一课时一、解题1、板书课题2、齐读课题3、从课题看,这篇课文应当写哪些内容?(这篇课文应当介绍有关地球的知识,而且还应写出地球只有一个。
)二、初读,自学生字词1、提出自学要求(1)划出生字词,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
注意:“赐”是平舌音,“矿”、“慷”、“贡”是后鼻音,“滥”是前鼻音。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渺小恩赐慷慨贡献滥用威胁目睹2、检查自学效果三、细读,理清层次1、细读课文,思考、回答:(1)这篇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主要写什么?(2)这篇课文怎样划分段落?概括段意?2、讨论分段3、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小结。
这篇课文共九个自然段,可分为五段。
第一段(第一自然段)讲地球的外部形态;第二段(第二自然段)讲地球的面积;第三段(第三、四自然段)讲地球的资源;第四段(第五至八自然段)讲地球与人类的关系;第五段(第九自然段)讲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
四、识记字形,写生字第二课时一、复习生字词裹着渺小矿物恩赐慷慨贡献滥用威胁目睹二、精讲训练1、精讲第一段(1)这一段课文主要写什么?(这一段课文主要写地球的美丽、可爱。
)(2)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地球的美丽可爱?(地球是“一个晶莹透亮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舟。
”)(3)课文把地球比作人类的母亲,生命的摇篮,你是怎样理解的?(地球孕育了人类,人类离不开地球,这两个比喻,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地球与人类不可分离的关系。
)(4)用赞美的语气朗读这一段课文。
2、精讲第二段(1)这一段主要写什么?(写地球面积很小,人类活动的范围更小。
)(2)课文用什么方法说明的?(数字说明、比较说明)3、精讲第三段(1)课文从哪几个方面讲了人们对地球的破坏?(从三个方面:一是不加节制的开采矿产资源;二是随意破坏自然资源;三是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药品。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优秀8篇)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优秀8篇)篇一: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篇一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理解题意。
1、导入新课。
我们学过了《太阳》,知道太阳与人类关系十分密切,地球上的光明和温暖都是太阳送来的,如果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今天我们再学一篇课文,也是讲和我们人类关系十分密切的--地球。
2、理解题意。
本文为什么以“只有一个地球”为题?二、尝读课文,读中自悟1、生通读课文,思考: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说明“只有一个地球”的?边读边用笔做上记号。
2、生再细读课文,进一步弄清“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说明只有一个地球的”?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这个问题。
三、师生共悟,深层理解小组选定代表汇报“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说明只有一个地球的?”师根据学生汇报,相机指导朗读,借助多媒体课件,理解重点语句,弄清楚一下知识点:1、地球渺小重点语句:但是,地球又是一个半径只有6300多公里的星球,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舟。
地球表面的面积是5.1亿平方公里,而人类生活的陆地大约占其中的五分之有一。
2、自然资源是有限的(1)师简单讲解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
(2)展示课件1:图配合解说词,学生视听后感受到不加节制地开采资源,会造成资源的枯竭,知道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
要求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从生活用煤价格的不断上涨了解资源的有限性。
(3)展示课件2;图配合解说词,学生视听后感受到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的滥用化学品,会造成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严重的威胁。
请学生列举生活中的“生态灾难”。
(4)回到课文,感情朗读3、4自然段。
师问:你从这两自然段中明白了什么?(5)展示课件3:“地球的自述”,在画面解说中,让学生感受到满目疮疼、伤痕累累的地球,已经不再永久造福于人类了。
用“我虽已伤痕累累,但人类还会治好我的。
”作结尾。
3、无法移居师讲述“40万亿公里”需航天飞机以每小时2000公里的速度,估算要飞行20万年。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读20个词语,理解“和蔼”等7个词语。
2.结合关键句,说说课文讲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说说“要精心保护地球”的结论是怎么一步一步得出的。
3.激发学生保护地球的使命感。
4. 写会12个字。
【教学重点】结合关键句,说说课文讲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教学难点】说说“要精心保护地球”的结论是怎么一步一步得出的。
【教学准备】制作简易课件【教学过程】一、认读理解,积累词语1.教师教读“晶莹”等易错读的8个词语。
2.学生齐读包含此8词的20个词语(含拼音)。
3.学生个人认读易错读的8个词语。
4.学生再次齐读含此8词的20个词语(不含拼音)。
5.理解词语:(1)“慷慨”跟哪个词意思差不多?(2)结合理解“和蔼”“枯竭”。
(3)在句子中理解“不加节制”“滥用”。
6.学生第三次齐读20个词语。
二、练习朗读,感受语言1.教师带读第1自然段一遍,指导朗读。
2.学生练读两遍,齐读反馈。
3.教师探问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觉,使用“比较”这一技术,增强其感受和理解。
三、抓关键句,提取信息,整合信息1.出示课后习题一,齐读。
温习关键句知识。
2.顺次默读2,3-4,5-7,抓关键句,提取信息。
3.印证关键句位置特点,巩固语文经验。
4.连起来说,整合信息,解决课后习题一。
5.朗读8-9 ,再次整合信息,解决课后习题二。
6.拓展(文本、视频),激发学生保护地球的使命感,并推荐阅读《三体》。
四、写字【作业设计】1.完成拼田本课作业。
2.上网看《三体》简介和书评。
【板书设计】18 只有一个地球感受关键词抓住关键句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第2篇】一、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理解课文内容,弄明白为什么说“只有一个地球”。
2、能力目标理清课文条理,了解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朗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能用“贡献、渺小”造句。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教案第【1】篇〗一、情境导入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播放课件——地球)在广阔的宇宙中,有一颗蔚蓝色的星球,这就是我们共同的家——(生:地球)是啊,就是这颗星球,让我们世世代代生息繁衍。
这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地球。
(师板书:只有一个地球)同学们,齐读课题(生齐读)。
二、预习检测“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师出示ppt。
两个词语:“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请同学们读。
师:谁来说说这两个词语意思。
(课前预习,生用自己的话概述)可再生资源:指可以被人类开发利用后可以继续利用的资源或者在短时期内可以再生,或是可以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
其主要包括生物资源(可再生)、土地资源、水能、气候资源等;是经使用、消耗、加工、燃烧、废弃等程序后,能在一定周期(可预见)内重复形成的、具有自我更新、复原的特性,并可持续被利用的一类自然资源,不可再生资源:不可更新资源即不可再生资源,指经人类开发利用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
如:矿石资源,土壤资源,煤,石油等。
也叫“非再生资源”。
三、学习课文内容师:通过课前预习,我们知道了,这是一篇什么类型的文章?生:说明文师:那这篇课文是围绕哪几个方面来描写地球的呢?生:课文写了关于地球的三个方面的内容:地球的美丽渺小、自然资源有限、目前人类无法移居。
(板书)师:是的,地球那么美丽!让我们一起看看吧!(播放PPT)地球多美丽啊?可是宇航员是怎么说的呢?出示:“我们这个地球太美丽,也太容易破碎了!”学生读。
师:宇航员为什么这样说呢?让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导航。
自学导航一:默读1——4段,思考:宇航员为什么说“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方法提示1. 用横线画出地球美丽的句子,波浪线画出描写地球容易破碎的句子。
2.用抓关键字、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谈谈你的体会。
3. 带着自己的感受读一读这些句子。
2024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理清文脉,了解地球的有关知识,明白保护地球的原因及做法。
2、随文学词,掌握“裹着、渺小”等9个词语,了解汉语言的丰富。
3、在初步运用中感悟说明性文字,掌握规范化的语言。
【教学准备】投影片、VCD《保护生态环境》、小黑板。
【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提示课题,明确目标1、(板书:猜谜)想猜吗?谜语是我国一种经典的文字游戏,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由谜面和谜底组成,现在还有许多人用它来训练思维。
请读谜面:“不用发动日夜转,春夏秋冬自己变,每天能行八万里,满载人类千千万。
”(评:一猜就准。
)(学生板书:地球)2、投影出示地球:这就是咱们脚下的地球,关于地球,你知道些什么?(提醒世界地球日:4月22日)怎么知道的?小结:同学们知道得真多。
电视、书籍、网络等都能让我们增长知识,开阔视野。
大家得多和它们交朋友。
3、今天学的课文题目,不是“地球”,而是“只有一个地球”(板书:只有一个),这是为什么呢?读了课文,我们就能全面解开这个谜。
二、据意读文,随文学词,解决问题1、明确读文要求:⑴根据段意朗读相应的段落,投影出示段意:第一段:地球在宇宙中十分渺小,而人类的活动范围更小。
第二段: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有限。
第三段:人类不能指望在破坏了地球以后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第四段:号召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
⑵划出生字词。
(词语学习中,生词学习最重要。
)⑶像课题一样给每段列个小标题。
2、请学生朗读段意。
3、每位学生根据段意找到相应的段落,用“//()”表示。
4、请学生个别朗读课文。
(每组请学生推荐一名学生,比一比,哪组读得最棒,棒的标准是正确、流利、有感情。
)5、师组织学生相机学习生词:第一段:裹着:师范写,解说,衣字中间夹个果。
能换个其它词吧?(披、包、穿)。
“纱衣”指(大气层)为什么不直接说成大气层呢?(为了美)美美地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王崧舟《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引入⒈《时代周刊》1998年评选的新闻人物——地球吃惊吗?为什么吃惊?(不是一个人;是一个生活的家园,是我们唯一的生活环境;没有出现什么状况。
)——[经典的引入,可以作整理,作为资料]⒉为什么地球会被评为新闻人物?答案在课文中。
二、自学课文⒈自由读课文,读通课文,读完之后,你心里有什么感想?⒉沉痛、有点可惜;非常可惜;难过;讨厌破坏资源的人;伤心;可怕——心情很沉重,很复杂。
⒊课文中哪几行文字给了你这样的心情,用“~”划下来,轻轻读,静静问,为什么课文中的这几句话会给我这样的心情?⒋把你的心情搞得复杂的句子给揪出来。
⒌第一个学生讲后的教师评语:我特别注意你的第一点,你说地球本来就很渺小,人类可以生存的环境有多少?我注意你讲的第二点,人数在膨胀,到2080年人类会达到多少?(120亿)⒍第二个学生:难受、没有第二个星球。
——还有谁也有同感?——人类会灭亡——40万亿里公里是一个什么概念?航天飞机速度最快,每小时2000公里你估算要多少年?(20万年)你想去吗?(太长了,都死了。
)读书:“科学家已经证明”⒎讲同一意思还有一段话,读读。
即使找到第二个地球,也会有同样的悲剧产生。
板书:(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谁来读这句话。
——学生朗读——语调沉稳,但是背后是一颗焦虑的心——教师范读——齐读⒏第四自然段——憎恨那些人——读,让大家感受你对他们的憎恨——你憎恨时会这样温柔地跟大家说——学生朗读——你的感情我体会到了,可能你平时不太会发火,谁再来读——女生读——这是那些贪婪的人在不加节制的地开采,使资源面临枯竭的危险。
同样的意思还有一段话,谁来读。
⒐读,表明资源不是无限的,地球上的资源会被开采完的。
——体会得多么细腻,特别强调资源要多少年才能重新形成——几百万年——如果人们乱砍乱伐,地球上的资源必将枯竭,如果资源都开采完了,人们还能从其他地方得到补充吗?(板书:如果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枯竭了,我们很难从其他地方得到补充)轻轻地读一读这句话。
把你复杂的心情朗读出来。
学生朗读——“都”强调、停顿为什么————学生再读学生二读——齐读⒑板书: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让地球更好地造福我们的子孙后代吧!⒒把四句话连起来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王老师相信你肯定会有许多了不起的发现。
⑴地球的资源都是有限的——那不是你的发现,是这几句话已经告诉你了⑵作者是很感慨,抒发自己的感情,告诉大家保护地球——发现写作的用意眼光犀利。
⑶我们要对地球负责任——联想丰富,但那还不叫发现⑷我们要用自己的双手去挽救,不能只是等待上帝——发现用意。
把这段话跟文章的内容联系起来,你发现了什么?⑸用名词都是人类,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争斗是没有意义的——对美伊战争是持否定态度的,胸怀广阔,目光远大。
⑹看到了希望,破坏了就要移居到别的地方去,等几十年、几万年也不要紧——前提是人类只有觉醒了,才有可能,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与《时代周刊》联系,又有什么发现?⑺地球是各界关注的焦点。
——人类已经开始觉醒,地球成为人们的焦点《地球就诊记》⒓教师引读——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下课。
第二课时一、出示地球图片它在轻轻地向我们哭诉,把地球母亲哭诉的声音用波浪线划下来。
听了地球母亲的哭诉,你又有怎样的感受?二、学习第1、地球母亲在向我们哭诉什么?把你听到的读给大家听。
(1)读地球母亲以前的模样——这是地球母亲的哭诉吗?——希望变回以前的模样[出乎教师的预料](2)读句子——曾经是那样美丽的母亲,现在是这样伤痕累累,憔悴不堪(3)补充(4)地球是无私的,把身上所有的东西慷慨地给了我们,很心痛。
——地球母亲是那样的无私,而我们人类是怎样对待我们的母亲的?——学生读——读到“造成一系列的生态灾难”,你有什么感受?——地球母亲不该给我们这样多的爱,其实想告诉大家什么?——我们太不珍惜地球了学生三读,只有许多的动物都快乐地生存,地球母亲才是快乐的。
(5)教师范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人类正在不断摧残母亲的身体,地球母亲遍体鳞伤;地球母亲正在不停哭诉;有一个人在哭泣,可是没有人去理它;茂密的森林;树桩;洒落在地球上的金钱——一个多么了不起的漫画家呀!2、齐读地球母亲的哭诉之声。
3、出示资料:地球上的一天教师朗读资料,什么感受?心痛,打击,应该保护地球;像沙漏,但是地球不能再有第二次;震惊,省略号——这不是省略号,像一块块石头砸在地球母亲的身上,轻轻地哭诉,读——学生齐读你还从别的地方听到地球母亲的哭诉吗?4、第三段“不是地球的恩赐……”人类如果能够节制的话,地球如果有第二个地球,你愿意去吗?为什么?——没有人性;有奶便是娘;内心矛盾。
6、地球生物圈二号实验失败,教师简介该实验7、齐读这一段根本不能想象地球以前是怎么样的?不可思议,现在的地球到处都是,有一丝可怕——仅仅是这样一丝可怕——人类最大的麻木就在于不知道地球母亲的脆弱,人类最大的悲哀就在于不知道地球母亲的珍贵8、大声呼唤地球母亲——你作为他的孩子一定有话想说,请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
三、课堂练习1、播放《懂你》,学生写对地球母亲的话。
[把《懂你》这首歌的内涵提升了。
绝!怎么想到会跟这首歌联系起来。
]2、地球母亲希望听到你的心声,交流。
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只有一个地球附录:王崧舟教学实录课前调查:师:“爱上语文课的举手”,说明原因。
生:能丰富我们的课外知识。
生:让外国人了解我们中国的文化,了解我们悠久的历史,别让他们瞧不想咱们中国人。
(生鼓掌)师:掌声意味着欣赏,意味着肯定,你欣赏他什么?生:我欣赏他的爱国。
师:真的吗?生:是真的。
生:我有补充,我欣赏他才补充他。
如今我们很多中国人出国留学,是为了把中国文化带到世界各地。
师:幸亏我没有打断你的发言,刚才误会你的。
你为留学生作了解释与证明。
第一课时师:美国有家世界著名的杂志《时代周刊》听说过吗?生:听说过?师:哦?它是在美国发行的,是英文写的(众笑)它每年都评出一位新闻人物,评出来的肯定是这一年最优秀的人物。
评选人物--圣安东尼.威廉斯知道吗?生:不知道。
师:不知道是正常的,知道是不正常的。
(众笑)震惊世界的“9.11”事件知道吗?生:知道。
师:这知道是正常的。
(众笑)他带领华盛顿人民三年内恢复了正常的社会秩序。
1979年的年度新闻人物是邓小平,因为他发表了南巡讲话,开创了中国的新纪元。
1998年,评选了一位特殊的“年度新闻人物”,所有的人都目瞪口呆,知道是谁吗?想知道吗?生:想。
师(点击课件,出示旋转的地球)是什么?生:地球。
生:地球。
生:地球。
师:吃惊吗?为什么?生:以前都是评选人,为什么选地球?以前什么不选它?生:不是人,为什么选?如果地球是人,也就是全球60亿人,而不是一个人。
师:听得懂吗?时代周刊是不是搞错了,想知道吗?真的?答案就在这篇文章里。
(传发文章)师:大声地读,把文章读通顺,然后再问一问自己,你的心情怎样?(把话筒传递到部分学生嘴边。
)师:我一边在巡视,一边在倾听,一边在用心感受。
感受你们跳跃的那颗心。
你在读这篇文章时,心情是怎样的?能跟大家说说吗?生:我们在美丽的宇宙中,只有一颗让人生存的星球,人们却不断地在乱砍乱伐,不断地满足自己的需求,为此我感到非常痛心。
师:我注意到了,你刚才说了两个“不断地”,不断地乱砍乱伐,不断满足自己。
多么贪婪的人类啊。
生:我心情非常学生。
如果再这样下去,人类将陷入无路可走、无地可容的结局。
生:人类的乱砍乱伐为自己挖下了坟墓,钱再我,地球破坏了,钱也不过是一堆废纸。
生:我有三种感受:可爱的球体让我自豪。
第二种感受是看中间部分,非常痛心。
第三种感受:看到结尾人们已经意识到要保护地球了,我的一腔热血已经涌了上来,我以后一定要保护地球。
师:女孩子的心思它就是细腻。
(众笑)他注意了中间的部分,也体会出来了,尤其是最后,她用了“一腔热血”。
再去触摸一下我们的语言,课文中哪些地方,哪些词句表达出了你的这种心情。
用波浪线画出来。
颤抖的波浪姆,那是心灵的颤抖。
(生自学)师:尽管我不忍心打扰。
你印象最深的,心灵越颤抖的读给大家听。
生:(读)滥用化学品的后果非常严重,使生物链遭到了破坏,非常痛心。
对人们的无耻行为感到十分痛恨。
师:还有谁对这一段非常痛心吗?生:人们不保护这些资源,实际是对自己的毁坏。
师:你们可以在这这词语上画个三角形。
(板书:生态灾难)你们知道哪些生态灾难呢?生:美国用珊瑚岛作实验,因为核污染,不能再生活。
生:太平洋上有一段“死亡之谷”,海面上有一种受污染而生出的藻类,让这一段失去了生命。
生:森林被伐,没有人住。
师:森林被伐,风沙漫天,水土流失,人们背井离乡。
生:大气层遭到破坏,导致了酸雨的形成。
生:土地变成了沙漠。
师:沙漠肆虐,(指板书)不要小看了这四个字,再读一读,大声读。
(生继续交流让自己痛心的句子)师:我听得出你非常焦急。
(再指名读)师:你不仅感受到这种威胁,而且你有一种呼吁的想法。
(生再读)师:听得出你的声音里饱含着一股义愤,想说吗?齐读吧。
(齐读)师:每个人的表情都那样凝重,能高兴吗?高兴得起来吗?能轻松吗?轻松得起来吗?还想说吗?继续。
生:(读“如果人们不加节制地开发”一段,并谈自己的看法。
)师:短短的三分钟,“不加节制”这个词用了三遍,值得划一划。
从不加节制地开采着矿产资源看出了什么?生:几百年才能形成的资源是宝贵的--师:不能漏啊。
几百万年(板书)生:几百万年才能形成,却这人类几百年甚至几十年就破坏了,人类真是太不应该了。
师:同学们,几百万年,向千万年,甚至几亿年才能形成的资源被贪婪的无知的人们破坏着,你的心情怎样?生:我很伤心,感觉到妈妈正在被破坏。
(指名读)师:女孩子表达的方式比较含蓄,含蓄的语调背后绝对是不平静的心情。
生:读到这里,我非常惭愧,这是地球妈妈几亿年的努力工作才奉献给我们的,我们几百年、几十年就能破坏掉。
师:还有别的吗?让你心情沉重吗?生:(读“慷慨地--”一段)地球如此慷慨,人类却随意破坏。
师:地球的慷慨和人类的贪婪,地球的无私与人类的自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生:(读“地球很小很小--”一段)我从“只有”、“只占”可以看出地球的空间太小了。
师:不对呀,书上有问题呀,地球应该“很大很大”,改吗?生:宇宙是无限的,地球只是太阳系中的五颗行星中一棵。
师:你管太阳系干嘛?地球有一亿平方公里呀。
生:地球人口很多,人均面积很少。
师:你们知道世界上有多少人口?生:60亿。
师:再过五十年,人类将有多少?生:90亿。
师:地球可以养活多少人?生:30亿,40亿,10亿,80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