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评价表-2
校本课程评价表

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师生有一定互动,能够共同对一些问题进行探究,基本没有学生做其他事情
课堂教学气氛有些沉闷,师生互动少,部分学生做其他事情,学生基本没有积极的探究
校本课程评价表
课程名称:_______________授课教师:________________月日
指标
评价标准及其得分
自评
学校评审
10分
8分
6分
5分
1
课程设计的科学性、发展性、拓展性、适用性,开设本课程的意义
课程目标明晰,对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具有显著作用,课程纲要内容详细
课程目标清晰,对学生某一方面素质提高具有促进作用,课程纲要内容比较详细
课堂沉闷、没有师生互动、没有探究,半数以上学生不能集中精力于教学中
总分
课程目标基本清晰,课程内容合理,对学生发展能有一定促进作用,课程纲要内容简单
课程目标不明确,或课程内容陈旧落后,或看不出对学生发展的意义,课程纲要内容不全
2
教学材料准备的准备情况
教师系统全面掌握了本领域的知识,课程计划完整、成熟,教材或讲义已经可以使用
教师全面掌握了本领域的知识,课程计划基本完整成熟,教材或讲义等教学材料基本准备完毕
教师基本掌握了本领域知识,课程计划还在修改,教材或讲义处于编写或选择中
教师部分掌握本领域的知识,没有完整的课程计划,没有相应的教材或讲义
3
教学设计与教学组织准备情况
有完整的教学设计与教学安排,有明确且成熟的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方案
教学计划与教学组织安排已经确定,尚需要继续完善,有学生成绩评价办法
教学计划与教学组织只有初步考虑,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正在酝酿中
校本课程评价表

13、合理使用教具、电教媒体
2分
14、板书科学、新颖、规范
2分
学
50分
全体性
12分
15、学生全体参与,积极性高,训练面广
6分
16、全体学生都有收获
6分
全面性
13分
17、掌握学法,习惯良好
7分
18、训练效果好,思维灵活,掌握知识牢固
6分
主动性
11分
19、气氛活跃,主动投入
5分
20、自主学习,读、思、疑、议、练、创贯穿全过程
3分
目标内容
8分
4、目标明确具体符合学生实际
4分
5、内容开放、容量恰当、层次分明、针对性强
4分
指导过程24分
6、结构合理、多法结合、灵活运用,讲授时间不超过1/2课时
4分
7、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善于设趣导疑
5分
8、富有节奏,善于激起教学高潮
3分
9、面向全体、反馈及时、矫正合理
3分
10、注重学法指导,情知交融,启迪思维
6分
11、设计训练针对性强,课堂灵活、生动
3分
教师素质
8分
12、教态自然大方、语言规范、应变力强
4分
13、合理使用教具、电教媒体
2分
14、板书科学、新颖、规范
2分
学
50分
全体性
12分
15、学生全体参与,积极性高,训练面广
6分
16、全体学生都有收获
6分
全面性
13分
17、掌握学法,习惯良好
7分
18、训练效果好,思维灵活,掌握知识牢固
6分
主动性
11分
19、气氛活跃,主动投入
7分
小学校本教学评价方案评价表

小学校本教学评价方案评价表
评价表说明
本评价表旨在对小学校本教学评价方案进行评价,以提供反馈和改进的机会。
请参与评价的教师、学生和家长仔细阅读以下评价指标,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评价。
教师评价指标
- 教学目标清晰度
- 教学设计合理性
- 教学方法多样性
- 教学资源充足性
- 教学过程的秩序与纪律
- 教学反馈及时性
- 师生互动与沟通情况
学生评价指标
- 研究兴趣是否提升
- 研究内容是否易于理解
- 研究方式是否多样化
- 研究过程中的挑战感受
- 研究成果反馈的准确性
- 研究任务的完成情况
家长评价指标
- 教学内容的实用性
- 学校对家长的参与程度
- 学校对孩子研究情况的及时反馈
- 孩子在学校的安全情况
- 学校与家长间的沟通与合作情况
评价结果分析与改进措施
评价结果将由教务处进行综合分析并制定改进措施。
根据评价结果,学校将针对存在问题进行改进,提高教学质量和学校教育环境。
以上评价表仅供参考,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感谢各位的参与与支持!
注意:请确保对评价表中的内容进行保密,以便获得真实而有效的评价结果。
校本课程评价表

校本课程评价表学校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学校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校本课程评价表一、课程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课程负责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课程主要目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课程教学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课程教学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 课程参与对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课程评价指标评价指标一:课程设计与组织(满分:5分)请参与者按照以下评价指标对该课程的课程设计与组织进行评价,满分为5分,分数越高代表课程设计与组织越出色。
1. 整体框架清晰:___________________2. 教学目标明确:___________________3. 教学内容合理:___________________4. 教学方法灵活多样:___________________5. 教学资源丰富:___________________6. 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详尽:___________________7. 教学实施方式合适:___________________评价指标二:教学方法与手段(满分:5分)请参与者按照以下评价指标对该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手段进行评价,满分为5分,分数越高代表教学方法与手段越出色。
1. 教学方式互动性强:___________________2. 学习任务明确具体:___________________3. 学习过程主动参与度高:___________________4. 学习成果能力导向:___________________5. 学习资源多元化:___________________6. 学习评价方式恰当:___________________7. 学习环境舒适有序:___________________评价指标三:教师教学能力(满分:5分)请参与者按照以下评价指标对该课程的教师教学能力进行评价,满分为5分,分数越高代表教师教学能力越出色。
校本课程评价方案及评价表

华罗庚实验学校校本课程评价方案二00三年九月校本课程的评价,是校长和教师对本校开发的课程进行质量分析和监控的过程,也是学校对校本课程进行跟踪管理的过程。
只有采取行之有效的评价策略,才能在评价的基础上进行反思,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调整、丰富和完善校本课程,真正使校本课程促进本校学生的发展。
校本课程的评价,应该以学校课程资源为基点,以开发与实施过程为主线,以学生发展为目的。
既要评价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和内容,又要评价教师和学生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行为和体验,还要评价校本课程作为教育信息载体在学校发生的作用。
这就要求学校对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进行全方位的评价。
一、评价原则1、科学性原则。
对课程的评价要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提高评价的效度和信度。
2、可操作性原则。
评价方法要简单可行,可操作性强。
3、素质培养的原则。
对课程的评价要注重考查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4、参与性原则。
对学生的评价注重校本课程的参与情况,作为学生学分考核的依据。
5、全面性原则。
对教师的评价既要考虑到教师课程目标的实施情况,学生能力的提高水平,又要考虑到教材的编写质量。
二、组织管理组长:姚水虎副组长:韩小平、李继锋组员:朱春平、孟国伟、李俊民、何瑛、郭建芳、王瑞芳、张俊、汪强三、评价内容校本课程的评价包括三方面的内容:校本课程开发评价、教师课堂教学评价、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
1、对教师开发的课程方案的评价。
教师的校本课程开发方案内容包括:校本课大纲、教学计划、教材、学案等。
表1:校本课程开发方案评价表等级分数优秀90分以上,良好80分—90分,合格60分—79分,不合格60分以下总分。
总评:评议人:2、对教师校本课程教学的评价。
等级分数优秀90分以上,良好80分—90分,合格60分—79分,不合格60分以下。
总评:评议人:3、对学生的评价。
注重“三维”评价(即关注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和形成性、发展性评价,除关注成果外,更要重视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全过程,关注学生面对挫折和与人交往方面的表现以及习惯养成等。
校本课程评价方案及评价表

华罗庚实验学校校本课程评价方案二00三年九月校本课程的评价,是校长和教师对本校开发的课程进行质量分析和监控的过程,也是学校对校本课程进行跟踪管理的过程。
只有采取行之有效的评价策略,才能在评价的基础上进行反思,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调整、丰富和完善校本课程,真正使校本课程促进本校学生的发展。
校本课程的评价,应该以学校课程资源为基点,以开发与实施过程为主线,以学生发展为目的。
既要评价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和内容,又要评价教师和学生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行为和体验,还要评价校本课程作为教育信息载体在学校发生的作用。
这就要求学校对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进行全方位的评价。
一、评价原则1、科学性原则。
对课程的评价要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提高评价的效度和信度。
2、可操作性原则。
评价方法要简单可行,可操作性强。
3、素质培养的原则。
对课程的评价要注重考查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4、参与性原则。
对学生的评价注重校本课程的参与情况,作为学生学分考核的依据。
5、全面性原则。
对教师的评价既要考虑到教师课程目标的实施情况,学生能力的提高水平,又要考虑到教材的编写质量。
二、组织管理组长:姚水虎副组长:韩小平、李继锋组员:朱春平、孟国伟、李俊民、何瑛、郭建芳、王瑞芳、张俊、汪强三、评价内容校本课程的评价包括三方面的内容:校本课程开发评价、教师课堂教学评价、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
1、对教师开发的课程方案的评价。
教师的校本课程开发方案内容包括:校本课大纲、教学计划、教材、学案等。
表1:校本课程开发方案评价表等级分数优秀90分以上,良好80分—90分,合格60分—79分,不合格60分以下总分。
总评:评议人:2、对教师校本课程教学的评价。
等级分数优秀90分以上,良好80分—90分,合格60分—79分,不合格60分以下。
总评:评议人:3、对学生的评价。
注重“三维”评价(即关注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和形成性、发展性评价,除关注成果外,更要重视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全过程,关注学生面对挫折和与人交往方面的表现以及习惯养成等。
校本课程学生评价表

姓名
赵雪妞 屠依凡 李民乐 刘淑乐 谷亚恒 于林可 张启萌 李绎帆 李森雨 于永康 李佩燕 司凯新 徐浩洋 邢璐瑶 王语 张栩宁 付涵博 臧省跃 邵浩杰 侯梦博 楚璐琦 于怡爽 谷静 于进海 赵樱 翟浩杰 李帅鹏 王璐 王静雯 冯超杰 郑邵翼 王红旭 位静 王凯磊 孙培林 冯梦琦 王梦瑶 丁雨 马世豪 魏朝杰 高一鸣 孟云飞
参与态度 与他人合作 积极研究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总评 优 良 合格 优 良 合格 优 良 合格 优 良 合格 优 良 合格 优 良 合格
郑岚乘 宋垚伟 吕梦涵 于海鹏 钱玉阁 朱帅方 卢浩鹏 卢丙焱 桑雅雯 樊成龙 张瑞瑞 赵滢滢 陈冠祥 邵栋许 黄英豪 李煜瑞 张文多 罗慧彬 王莹莹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校本课程评价表-2

单位(盖章):
姓名
学科
班级
时间
课题
评价内容
评价要求
赋分
分值
教案设计
目标
明确
始终把学生健康成长与和谐发展放在第一位;能根据学习内容有机体现新课程的“三维目标”
10
利于
生成
学案(含课件)利于随学情变化或调整;关注学生的差异, 设置层次性目标
资源整合
开发
资源
善于开发来自学生的、生活的、媒体的、环境的各种教学资源;善于捕捉课堂学习过程中随机出现的学生资源
20
多元
评价
学生人格受到尊重;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真正主人;学生拥有应该拥有的权利;教师评价关注各个层面, 关注不同对象;课堂评价方式灵活多样, 评价效果好
课堂效益
基础
等级
绝大多数学生能比较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 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学力层次不同的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
20
发展
等级
多数学生有良好的学习热情和较好的意志品质;能对学习内容或本学科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对课堂学习有成功感和幸福感, 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价值取向
1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拓展
整合
向生活开放, 向课外延伸, 向学生精神层面和人文素养的深度拓展;能有跨学科的资源整合或不同媒介的资源整合等
教师引导
多方
关注
既能面向全体又能面向每一个学习小组和每一个学习个体;既能关注结果更能关注学习过程、合作交往;既关注知识智慧能力更关注学生的注意力、相融性和生命样态;
20
调控
有度
认真倾听, 巧妙点拨;能根据学情与反馈信息对进度、难度进行适当调整;能巧妙处理临时出现的各种情况, 化腐朽为神奇;内容安排上, 疏密相间;节奏把握上, 舒缓有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
拓展
整合
向生活开放,向课外延伸,向学生精神层面和人文素养的深度拓展;能有跨学科的资源整合或不同媒介的资源整合等
%
教师引导
多方
关注
既能面向全体又能面向每一个学习小组和每一个学习个体;既能关注结果更能关注学习过程、合作交往;既关注知识智慧能力更关注学生的注意力、相融性和生命样态;
20
调控
(
有度
认真倾听,巧妙点拨;能根据学情与反馈信息对进度、难度进行适当调整;能巧妙处理临时出现的各种情况,化腐朽为神奇;内容安排上,疏密相间;节奏把握上,舒缓有致
20
多元
评价
学生人格受到尊重;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真正主人;学生拥有应该拥有的权利;教师评价关注各个层面,关注不同对象;课堂评价方式灵活多样,评价效果好
课堂效益
基础
等级
绝大多数学生能比较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学力层次不同的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
20
发展
等级
多数学生有良好的学习热情和较好的意志品质;能对学习内容或本学科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对课堂学习有成功感和幸福感,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价值取向
~
校本课程评价表
单位(盖章):
姓名
学科
班级
>
时间
课题
评价内容
评价要求
赋分
分值
!
教案设计
目标
明确
始终把学生健康成长与和谐发展放在第一位;能根据学习内容有机体现新课程的“三维目标”
10
利于
!
生成
学案(含课件)利于随学情变化或调整;关注学生的差异,设置层次性目标
资源整合
开发
资源
善于开发来自学生的、生活的、媒体的、环境的各种教学资源;善于捕捉课堂学习过程中随机出现的学生资源
总
体
】
印象Biblioteka 特色或存在问题
总 分
备注:85分以上为优,75~84为良,60~74为合格,59分及以下不合格。
学生活动
参与
态度
生生之间、组组之间、师生之间共同参与、合作交流;无歧视、冷落、嘲笑、怪异现象发生;学习兴趣浓厚,态度积极;全班交流时专注倾听,积极思考,主动发言;小组活动时能热情主动,互帮互助
)
20
参与
广度
全员参与,没有人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游离于课堂生态场之外;学生能有充裕而合理的时间完成每一项学习任务和每一个问题的思考;任务与问题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进来
参与
深度
学生个体或学习小组能提出有意义的问题或能发表独特的见解;积极动手操作、参与研讨,时有出乎预见之外的精彩出现;集体协作、交流分享、知识不断生成,智慧或思想不断碰撞,时有创造性学习场景呈现;练习完成不仅速度快而且方法变化多样,答案准确新颖
对话评价
多维
|
对话
有民主宽松的对话氛围;对话成为课堂学习的主要样态之一;师生之间围绕学习内容进行多维度对话;信息传递交流能有多向性、互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