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期末试卷测试与练习(word解析版)

合集下载

天津市九年级上册期末数学试卷(word解析版)

天津市九年级上册期末数学试卷(word解析版)

知,除了小明外,该班其他同学身高的平均数为 172 cm ,方差为 k cm2 ,第二天,小明来 到学校,老师帮他补测了身高,发现他的身高也是 172 cm ,此时全班同学身高的方差为
k ' cm2 ,那么 k ' 与 k 的大小关系是( )
A. k ' k
B. k ' k
C. k ' k
D.无法判断
8.不透明袋子中有 2 个红球和 4 个蓝球,这些球除颜色外无其他差别,从袋子中随机取出 1个球是红球的概率是( )
A. 1 3
B. 1 4
C. 1 5
D. 1 6
9.如图,在⊙O 中,AB 为直径,圆周角∠ACD=20°,则∠BAD 等于( )
A.20°
B.40°
C.70°
D.80°
10.如图,PA 是⊙O 的切线,切点为 A,PO 的延长线交⊙O 于点 B,连接 AB,若∠B=
D.4
12.如图,在矩形
中,

,若以 为圆心,4 为半径作⊙ .下列四个点
中,在⊙ 外的是( )
A.点
B.点
C.点
D.点
13.已知在△ABC 中,∠ACB=90°,AC=6cm,BC=8cm,CM 是它的中线,以 C 为圆
心,5cm 为半径作⊙C,则点 M 与⊙C 的位置关系为( )
A.点 M 在⊙C 上 B.点 M 在⊙C 内 C.点 M 在⊙C 外 D.点 M 不在⊙C 内
14.下列方程中,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是( )
A.2x+y=1
B.x2+3xy=6
C.x+ 1 =4 x
D.x2=3x﹣2
15.二次函数 y=ax2+bx+c(a≠0)的图象如图,给出下列四个结论:①4ac﹣b2<0;

上海民办华育中学九年级上册期末数学试卷(Word版含解析)

上海民办华育中学九年级上册期末数学试卷(Word版含解析)

上海民办华育中学九年级上册期末数学试卷(Word 版含解析)一、选择题1.圆锥的底面半径为2,母线长为6,它的侧面积为( ) A .6πB .12πC .18πD .24π2.已知一元二次方程2330p p --=,2330q q --=,则p q +的值为( ) A .3- B .3C .3-D .33.如图,已知正五边形ABCDE 内接于O ,连结,BD CE 相交于点F ,则BFC ∠的度数是( )A .60︒B .70︒C .72︒D .90︒4.方程x 2﹣3x =0的根是( )A .x =0B .x =3C .10x =,23x =-D .10x =,23x =5.二次函数22y x x =-+在下列( )范围内,y 随着x 的增大而增大. A .2x <B .2x >C .0x <D .0x >6.如图,已知等边△ABC 的边长为4,以AB 为直径的圆交BC 于点F ,CF 为半径作圆,D 是⊙C 上一动点,E 是BD 的中点,当AE 最大时,BD 的长为( )A .23B .25C .4D .67.如图在△ABC 中,点D 、E 分别在△ABC 的边AB 、AC 上,不一定能使△ADE 与△ABC 相似的条件是( )A .∠AED=∠B B .∠ADE=∠C C .AD DEAB BC= D .AD AEAC AB= 8.如图,抛物线2144y x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点P 在一次函数6y x =-+的图像上,Q 是线段PA 的中点,连结OQ ,则线段OQ 的最小值是( )A 2B .1C 2D .29.在△ABC 中,∠C =90°,AC =8,BC =6,则sin B 的值是( ) A .45B .35C .43D .3410.方程2x x =的解是( ) A .x=0 B .x=1 C .x=0或x=1 D .x=0或x=-1 11.已知⊙O 的直径为4,点O 到直线l 的距离为2,则直线l 与⊙O 的位置关系是 A .相交B .相切C .相离D .无法判断12.已知二次函数y =x 2+mx +n 的图像经过点(―1,―3),则代数式mn +1有( ) A .最小值―3 B .最小值3 C .最大值―3 D .最大值3 13.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 (x - a )(x - b ) -12= 0 (a < b ) 的两个根为 x 1、x 2,(x 1< x 2)则实数 a 、b 、x 1、x 2的大小关系为( ) A .a < x 1< b <x 2 B .a < x 1< x 2 < b C .x 1< a < x 2 < b D .x 1< a < b < x 2 14.用配方法解方程2890x x ++=,变形后的结果正确的是( )A .()249x +=-B .()247x +=-C .()2425x +=D .()247x +=15.如图,点P (x ,y )(x >0)是反比例函数y=kx(k >0)的图象上的一个动点,以点P 为圆心,OP 为半径的圆与x 轴的正半轴交于点A ,若△OPA 的面积为S ,则当x 增大时,S 的变化情况是( )A .S 的值增大B .S 的值减小C .S 的值先增大,后减小D .S 的值不变二、填空题16.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0x a +=没有实数根,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17.将二次函数y=x 2﹣1的图象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的图象所对应的函数表达式是_____.18.若△ABC ∽△A′B′C′,∠A =50°,∠C =110°,则∠B′的度数为_____.19.如图,将△ABC 绕点C 顺时针旋转90°得到△EDC ,若点A 、D 、E 在同一条直线上,∠ACD =70°,则∠EDC 的度数是_____.2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ABO 绕点A 顺指针旋转到△AB 1C 1的位置,点B 、O 分别落在点B 1、C 1处,点B 1在x 轴上,再将△AB 1C 1绕点B 1顺时针旋转到△A 1B 1C 2的位置,点C 2在x 轴上,将△A 1B 1C 2绕点C 2顺时针旋转到△A 2B 2C 2的位置,点A 2在x 轴上,依次进行下去…,若点A (53,0)、B (0,4),则点B 2020的横坐标为_____.21.已知小明身高1.8m ,在某一时刻测得他站立在阳光下的影长为0.6m .若当他把手臂竖直举起时,测得影长为0.78m ,则小明举起的手臂超出头顶______m .22.如图,四边形ABCD 是半圆的内接四边形,AB 是直径,CD CB =.若100C ∠=︒,则ABC ∠的度数为______.23.如图,△ABC中,AB>AC,D,E两点分别在边AC,AB上,且DE与BC不平行.请填上一个你认为合适的条件:_____,使△ADE∽△ABC.(不再添加其他的字母和线段;只填一个条件,多填不给分!)24.已知关于x的方程a(x+m)2+b=0(a、b、m为常数,a≠0)的解是x1=2,x2=﹣1,那么方程a(x+m+2)2+b=0的解_____.25.如图,飞镖游戏板中每一块小正方形除颜色外都相同.若某人向游戏板投掷飞镖一次(假设飞镖落在游戏板上),则飞镖落在阴影部分的概率是_________.26.某小区2019年的绿化面积为3000m2,计划2021年的绿化面积为4320m2,如果每年绿化面积的增长率相同,设增长率为x,则可列方程为______.27.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图象上部分点的横坐标x与纵坐标y的对应值如表格所示,那么它的图象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坐标是_____.x…﹣1012…y…0343…28.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5,E、F分别是BC、CD上的两个动点,AE⊥EF.则AF 的最小值是_____.29.如图,将二次函数y=12(x-2)2+1的图像沿y轴向上平移得到一条新的二次函数图像,其中A(1,m),B(4,n)平移后对应点分别是A′、B′,若曲线AB所扫过的面积为12(图中阴影部分),则新的二次函数对应的函数表达是__________________.30.如图,AE、BE是△ABC的两个内角的平分线,过点A作AD⊥AE.交BE的延长线于点D.若AD=AB,BE:ED=1:2,则cos∠ABC=_____.三、解答题31.如图,AB是⊙O的直径,弦CD⊥AB于点H,点F是AD上一点,连接AF交CD的延长线于点E.(1)求证:△AFC∽△ACE;(2)若AC=5,DC=6,当点F为AD的中点时,求AF的值.32.(1)x2+2x﹣3=0(2)(x﹣1)2=3(x﹣1)33.如图①,BC是⊙O的直径,点A在⊙O上,AD⊥BC垂足为D,弧AE=弧AB,BE分别交AD、AC于点F、G.(1)判断△FAG的形状,并说明理由;(2)如图②若点E与点A在直径BC的两侧,BE、AC的延长线交于点G,AD的延长线交BE于点F,其余条件不变(1)中的结论还成立吗?请说明理由.(3)在(2)的条件下,若BG=26,DF=5,求⊙O的直径BC.34.如图,有一路灯杆AB(底部B不能直接到达),在灯光下,小明在点D处测得自己的影长DF=3m,沿BD方向到达点F处再测得自己得影长FG=4m,如果小明的身高为1.6m,求路灯杆AB的高度.35.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顶点为(4,﹣1)的抛物线交y轴于A点,交x轴于B,C两点(点B在点C的左侧),已知A点坐标为(0,3).(1)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2)过点B作线段AB的垂线交抛物线于点D,如果以点C为圆心的圆与直线BD相切,请判断抛物线的对称轴与⊙C有怎样的位置关系,并给出证明.四、压轴题36.如图,⊙O的直径AB=26,P是AB上(不与点A,B重合)的任一点,点C,D为⊙O上的两点.若∠APD=∠BPC,则称∠DPC为直径AB的“回旋角”.(1)若∠BPC=∠DPC=60°,则∠DPC是直径AB的“回旋角”吗?并说明理由;(2)猜想回旋角”∠DPC的度数与弧CD的度数的关系,给出证明(提示:延长CP交⊙O 于点E);(3)若直径AB的“回旋角”为120°,且△PCD的周长为3AP的长.37.如图,等边ABC内接于O,P是AB上任一点(点P不与点A、B重合),连接AP、BP,过点C作CM BP交PA的延长线于点M.(1)求APC ∠和BPC ∠的度数; (2)求证:ACM BCP △≌△;(3)若1PA =,2PB =,求四边形PBCM 的面积; (4)在(3)的条件下,求AB 的长度. 38.已知:如图1,在O 中,弦2AB =,1CD =,AD BD ⊥.直线,AD BC 相交于点E .(1)求E ∠的度数;(2)如果点,C D 在O 上运动,且保持弦CD 的长度不变,那么,直线,AD BC 相交所成锐角的大小是否改变?试就以下三种情况进行探究,并说明理由(图形未画完整,请你根据需要补全).①如图2,弦AB 与弦CD 交于点F ; ②如图3,弦AB 与弦CD 不相交: ③如图4,点B 与点C 重合.39.如图1,有一块直角三角板,其中AB 16=,ACB 90∠=,CAB 30∠=,A 、B 在x 轴上,点A 的坐标为()20,0,圆M 的半径为33,圆心M 的坐标为(5,33-,圆M 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x 轴向右做平移运动,运动时间为t 秒;()1求点C 的坐标;()2当点M 在ABC ∠的内部且M 与直线BC 相切时,求t 的值;()3如图2,点E 、F 分别是BC 、AC 的中点,连接EM 、FM ,在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某一时刻,使EMF 90∠=?若存在,直接写出t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4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对于任意三点A,B,C,给出如下定义:如果矩形的任何一条边均与某条坐标轴平行,且A,B,C三点都在矩形的内部或边界上,则称该矩形为点A,B,C的覆盖矩形.点A,B,C的所有覆盖矩形中,面积最小的矩形称为点A,B,C的最优覆盖矩形.例如,下图中的矩形A1B1C1D1,A2B2C2D2,AB3C3D3都是点A,B,C的覆盖矩形,其中矩形AB3C3D3是点A,B,C的最优覆盖矩形.(1)已知A(﹣2,3),B(5,0),C(t,﹣2).①当t=2时,点A,B,C的最优覆盖矩形的面积为;②若点A,B,C的最优覆盖矩形的面积为40,求直线AC的表达式;(2)已知点D(1,1).E(m,n)是函数y=4x(x>0)的图象上一点,⊙P是点O,D,E的一个面积最小的最优覆盖矩形的外接圆,求出⊙P的半径r的取值范围.【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B解析:B【解析】【分析】根据圆锥的底面半径为2,母线长为6,直接利用圆锥的侧面积公式求出它的侧面积.【详解】根据圆锥的侧面积公式:πrl=π×2×6=12π,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圆锥侧面积公式.熟练地应用圆锥侧面积公式求出是解决问题的关键.2.B解析:B 【解析】 【分析】根据题干可以明确得到p,q 是方程2330x x --=的两根,再利用韦达定理即可求解. 【详解】解:由题可知p,q 是方程2330x x --=的两根, ∴p+q=3,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韦达定理的应用,熟悉韦达定理的内容是解题关键.3.C解析:C 【解析】 【分析】连接OA 、OB 、OC 、OD 、OE ,如图,则由正多边形的性质易求得∠COD 和∠BOE 的度数,然后根据圆周角定理可得∠DBC 和∠BCF 的度数,再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解即可. 【详解】解:连接OA 、OB 、OC 、OD 、OE ,如图,则∠COD =∠AOB =∠AOE =360725︒=︒, ∴∠BOE =144°, ∴1362DBC COD ∠=∠=︒,1722BCE BOE ∠=∠=︒, ∴18072BFC DBC BCF ∠=︒-∠-∠=︒. 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正多边形和圆、圆周角定理和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属于基本题型,熟练掌握基本知识是解题关键.4.D解析:D 【解析】 【分析】先将方程左边提公因式x,解方程即可得答案.【详解】x2﹣3x=0,x(x﹣3)=0,x1=0,x2=3,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解一元二次方程,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常用方法有:配方法、直接开平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等,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适当的方法是解题关键.5.C解析:C【解析】【分析】先求函数的对称轴,再根据开口方向确定x的取值范围.【详解】22y x x x=-+=--+,2(1)1<,∵图像的对称轴为x=1,a=-10<时,y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当x1故选:C.【点睛】<时,对称轴左增右减,当>时,对称轴左减右增.此题考查二次函数的性质,当a0a06.B解析:B【解析】【分析】点E在以F为圆心的圆上运到,要使AE最大,则AE过F,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圆周角定理证得F是BC的中点,从而得到EF为△BCD的中位线,根据平行线的性质证得CD⊥BC,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得结论.【详解】解:点D在⊙C上运动时,点E在以F为圆心的圆上运到,要使AE最大,则AE过F,连接CD,∵△ABC是等边三角形,AB是直径,∴EF ⊥BC ,∴F 是BC 的中点,∵E 为BD 的中点,∴EF 为△BCD 的中位线,∴CD ∥EF ,∴CD ⊥BC ,BC=4,CD=2,故==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圆周角定理,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熟练并正确的作出辅助圆是解题的关键.7.C解析:C【解析】【分析】由题意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依次对各选项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详解】解:A 、∠AED=∠B ,∠A=∠A ,则可判断△ADE ∽△ACB ,故A 选项错误;B 、∠ADE=∠C ,∠A=∠A ,则可判断△ADE ∽△ACB ,故B 选项错误;C 、AD DE AB BC =不能判定△ADE ∽△ACB ,故C 选项正确; D 、AD AE AC AB=,且夹角∠A=∠A ,能确定△ADE ∽△ACB ,故D 选项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熟练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8.A解析:A【解析】【分析】先求得A 、B 两点的坐标,设()6P m m -,,根据之间的距离公式列出2PB 关于m 的函数关系式,求得其最小值,即可求得答案.【详解】令0y =,则21404x -=, 解得:4x =±,∴A 、B 两点的坐标分别为:()()4040A B -,、,,设点P 的坐标为()6m m -,, ∴()()2222246220522(5)2PB m m m m m =-+-=-+=-+,∵20>,∴当5m =时,2PB 有最小值为:2,即PB 有最小值为:2, ∵A 、B 为抛物线的对称点,对称轴为y 轴,∴O 为线段AB 中点,且Q 为AP 中点, ∴1222OQ PB ==.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与一次函数的综合问题,涉及到的知识有: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利用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求得2PB 的最小值是解题的关键. 9.A解析:A【解析】【分析】先根据勾股定理计算出斜边AB 的长,然后根据正弦的定义求解.【详解】如图,∵∠C =90°,AC =8,BC =6,∴AB 222268BC AC +=+10,∴sin B =84105AC AB ==.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正弦的定义:在直角三角形中,一锐角的正弦等于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也考查了勾股定理.10.C解析:C【分析】根据因式分解法,可得答案.【详解】,解:2x x方程整理,得,x2-x=0因式分解得,x(x-1)=0,于是,得,x=0或x-1=0,解得x1=0,x2=1,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是解题关键.11.B解析:B【解析】【分析】根据圆心距和两圆半径的之间关系可得出两圆之间的位置关系.【详解】∵⊙O的直径为4,∴⊙O的半径为2,∵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是2,∴根据圆心距与半径之间的数量关系可知直线l与⊙O的位置关系是相切.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应用,理解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内容是解此题的关键,注意:已知圆的半径是r,圆心到直线的距离是d,当d=r时,直线和圆相切,当d>r时,直线和圆相离,当d<r时,直线和圆相交.12.A解析:A【解析】【分析】把点(-1,-3)代入y=x2+mx+n得n=-4+m,再代入mn+1进行配方即可.【详解】∵二次函数y=x2+mx+n的图像经过点(-1,-3),∴-3=1-m+n,∴n=-4+m,代入mn+1,得mn+1=m2-4m+1=(m-2)2-3.∴代数式mn+1有最小值-3.故选A.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以及二次函数的性质,把函数mn+1的解析式化成顶点式是解题的关键.13.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即可求出答案.【详解】如图,设函数y=(x−a)(x−b),当y=0时,x=a或x=b,当y=12时,由题意可知:(x−a)(x−b)−12=0(a<b)的两个根为x1、x2,由于抛物线开口向上,由抛物线的图象可知:x1<a<b<x2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一元二次方程,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一元二次方程与二次函数之间的关系,本题属于中等题型.14.D解析:D【解析】【分析】先将常数项移到右侧,然后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配方后进行判断即可.【详解】2890x x++=,289x x+=-,2228494x x++=-+,所以()247x+=,故选D.本题考查了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熟练掌握配方法的一般步骤以及注意事项是解题的关键.15.D解析:D【解析】【分析】作PB⊥OA于B,如图,根据垂径定理得到OB=AB,则S△POB=S△PAB,再根据反比例函数k的几何意义得到S△POB=12|k|,所以S=2k,为定值.【详解】作PB⊥OA于B,如图,则OB=AB,∴S△POB=S△PAB.∵S△POB=12|k|,∴S=2k,∴S的值为定值.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几何意义:在反比例函数y=kx图象中任取一点,过这一个点向x轴和y轴分别作垂线,与坐标轴围成的矩形的面积是定值|k|.二、填空题16.a>0.【解析】试题分析:∵方程没有实数根,∴△=﹣4a<0,解得:a>0,故答案为a>0.考点:根的判别式.解析:a>0.【解析】试题分析:∵方程20x a+=没有实数根,∴△=﹣4a<0,解得:a>0,故答案为a>0.考点:根的判别式.17.y=x2+2【解析】分析:先确定二次函数y=x2﹣1的顶点坐标为(0,﹣1),再根据点平移的规律得到点(0,﹣1)平移后所得对应点的坐标为(0,2),然后根据顶点式写出平移后的抛物线解析式.详解析:y=x2+2【解析】分析:先确定二次函数y=x2﹣1的顶点坐标为(0,﹣1),再根据点平移的规律得到点(0,﹣1)平移后所得对应点的坐标为(0,2),然后根据顶点式写出平移后的抛物线解析式.详解:二次函数y=x2﹣1的顶点坐标为(0,﹣1),把点(0,﹣1)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所得对应点的坐标为(0,2),所以平移后的抛物线解析式为y=x2+2.故答案为y=x2+2.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由于抛物线平移后的形状不变,故a不变,所以求平移后的抛物线解析式通常可利用两种方法:一是求出原抛物线上任意两点平移后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解析式;二是只考虑平移后的顶点坐标,即可求出解析式.18.20°【解析】【分析】先根据三角形内角和计算出∠B的度数,然后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到∠B′的度数.【详解】解:∵∠A=50°,∠C=110°,∴∠B=180°﹣50°﹣110°=20°解析:20°【解析】【分析】先根据三角形内角和计算出∠B的度数,然后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到∠B′的度数.【详解】解:∵∠A=50°,∠C=110°,∴∠B=180°﹣50°﹣110°=20°,∵△ABC∽△A′B′C′,∴∠B′=∠B=20°.故答案为20°.【点睛】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如果两个三角形相似,那么它们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它们对应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19.115°【解析】【分析】根据∠EDC=180°﹣∠E﹣∠DCE,想办法求出∠E,∠DCE即可.【详解】由题意可知:CA=CE,∠ACE=90°,∴∠E=∠CAE=45°,∵∠ACD=7解析:115°【解析】【分析】根据∠EDC=180°﹣∠E﹣∠DCE,想办法求出∠E,∠DCE即可.【详解】由题意可知:CA=CE,∠ACE=90°,∴∠E=∠CAE=45°,∵∠ACD=70°,∴∠DCE=20°,∴∠EDC=180°﹣∠E﹣∠DCE=180°﹣45°﹣20°=115°,故答案为115°.【点睛】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20.10100【解析】【分析】首先根据已知求出三角形三边长度,然后通过旋转发现,B、B2、B4…每偶数之间的B相差10个单位长度,根据这个规律可以求解.【详解】由图象可知点B2020在第一象限解析:10100【解析】【分析】首先根据已知求出三角形三边长度,然后通过旋转发现,B、B2、B4…每偶数之间的B相差10个单位长度,根据这个规律可以求解.【详解】由图象可知点B 2020在第一象限,∵OA =53,OB =4,∠AOB =90°,∴AB 133===, ∴OA+AB 1+B 1C 2=53+133+4=10, ∴B 2的横坐标为:10, 同理:B 4的横坐标为:2×10=20,B 6的横坐标为:3×10=30,∴点B 2020横坐标为:2020102⨯=10100. 故答案为:10100.【点睛】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规律变换,通过图形旋转,找到所有B 点之间的关系是本题的关键.题目难易程度适中,可以考察学生观察、发现问题的能力. 21.54【解析】【分析】在同一时刻,物体的高度和影长成比例,根据此规律列方程求解.【详解】解:设小明举起的手臂超出头顶xm,根据题意得,,解得x=0.54即举起的手臂超出头顶0.54m解析:54【解析】【分析】在同一时刻,物体的高度和影长成比例,根据此规律列方程求解.【详解】解:设小明举起的手臂超出头顶xm,根据题意得,1.8 1.80.60.78x , 解得x=0.54即举起的手臂超出头顶0.54m.故答案为:0.54.【点睛】本题考查同一时刻物体的高度和影长成比例的投影规律,根据规律列比例式求解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2.50【解析】【分析】连接AC ,根据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求出,再利用圆周角定理求出,,计算即可.【详解】解:连接AC ,∵四边形ABCD 是半圆的内接四边形,∴∵DC=CB∴∵AB 是直解析:50【解析】【分析】连接AC ,根据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求出DAB ∠,再利用圆周角定理求出ACB ∠,CAB ∠,计算即可.【详解】解:连接AC ,∵四边形ABCD 是半圆的内接四边形,∴DAB 180DCB 80∠∠=︒-=︒∵DC=CB ∴1CAB 402DAB ∠=∠=︒ ∵AB 是直径∴ACB 90∠=︒∴ABC 90CAB 50∠∠=︒-=︒故答案为:50.【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有圆的内接四边形的性质以及圆周角定理,熟记知识点是解题的关键. 23.∠B=∠1或【解析】【分析】此题答案不唯一,注意此题的已知条件是:∠A=∠A,可以根据有两角对应相等的三角形相似或有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三角形相似,添加条件即可. 【详解】此题答案不唯解析:∠B=∠1或AE AD AC AB=【解析】【分析】此题答案不唯一,注意此题的已知条件是:∠A=∠A,可以根据有两角对应相等的三角形相似或有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三角形相似,添加条件即可.【详解】此题答案不唯一,如∠B=∠1或AD AE AB AC=.∵∠B=∠1,∠A=∠A,∴△ADE∽△ABC;∵AD AEAB AC=,∠A=∠A,∴△ADE∽△ABC;故答案为∠B=∠1或AD AE AB AC=【点睛】此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有两角对应相等的三角形相似;有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三角形相似,要注意正确找出两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根据判定定理解题. 24.x3=0,x4=﹣3.【解析】【分析】把后面一个方程中的x+2看作整体,相当于前面一个方程中的x求解.【详解】解:∵关于x的方程a(x+m)2+b=0的解是x1=2,x2=﹣1,(a,m,解析:x3=0,x4=﹣3.【解析】【分析】把后面一个方程中的x+2看作整体,相当于前面一个方程中的x求解.【详解】解:∵关于x的方程a(x+m)2+b=0的解是x1=2,x2=﹣1,(a,m,b均为常数,a≠0),∴方程a(x+m+2)2+b=0变形为a[(x+2)+m]2+b=0,即此方程中x+2=2或x+2=﹣1,解得x=0或x=﹣3.故答案为:x3=0,x4=﹣3.【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一元二次方程的解,解题的关键是熟知整体法的应用.25.【解析】【分析】根据几何概率的求法:飞镖落在阴影部分的概率就是阴影区域的面积与总面积的比值.【详解】∵总面积为3×3=9,其中阴影部分面积为4××1×2=4,∴飞镖落在阴影部分的概率是,解析:4 9【解析】【分析】根据几何概率的求法:飞镖落在阴影部分的概率就是阴影区域的面积与总面积的比值.【详解】∵总面积为3×3=9,其中阴影部分面积为4×12×1×2=4,∴飞镖落在阴影部分的概率是49,故答案为:49.【点睛】此题考查几何概率,解题关键在于掌握运算法则.26.3000(1+ x)2=4320【解析】【分析】设增长率为x,则2010年绿化面积为3000(1+x)m2,则2021年的绿化面积为30 00(1+x)(1+x)m2,然后可得方程.【详解】解析:3000(1+ x)2=4320【解析】【分析】设增长率为x,则2010年绿化面积为3000(1+x)m2,则2021年的绿化面积为3000(1+x)(1+x)m2,然后可得方程.【详解】解:设增长率为x,由题意得:3000(1+x)2=4320,故答案为:3000(1+x)2=4320.【点睛】本题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关键是正确理解题意,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27.(3,0).【解析】分析:根据(0,3)、(2,3)两点求得对称轴,再利用对称性解答即可.详解:∵抛物线y=ax2+bx+c经过(0,3)、(2,3)两点,∴对称轴x==1;点(﹣1,0)解析:(3,0).【解析】分析:根据(0,3)、(2,3)两点求得对称轴,再利用对称性解答即可.详解:∵抛物线y=ax2+bx+c经过(0,3)、(2,3)两点,∴对称轴x=0+22=1;点(﹣1,0)关于对称轴对称点为(3,0),因此它的图象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坐标是(3,0).故答案为(3,0).点睛:本题考查了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关键是熟练掌握二次函数的对称性.28.【解析】【分析】设BE=x,CF=y,则EC=5﹣x,构建二次函数了,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求出CF的最大值,求出DF的最小值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设BE=x,CF=y,则EC=5﹣x,解析:25 4【解析】【分析】设BE=x,CF=y,则EC=5﹣x,构建二次函数了,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求出CF的最大值,求出DF的最小值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设BE=x,CF=y,则EC=5﹣x,∵AE⊥EF,∴∠AEF=90°,∴∠AEB+∠FEC=90°,而∠AEB+∠BAE=90°,∴∠BAE=∠FEC,∴Rt△ABE∽Rt△ECF,∴ABEC=BECF,∴55x-=xy,∴y=﹣15x2+x=﹣15(x﹣52)2+54,∵﹣15<0,∴x=52时,y有最大值54,∴CF的最大值为54,∴DF的最小值为5﹣54=154,∴AF的最小值=22AD DF+=221554⎛⎫+ ⎪⎝⎭=254,故答案为254.【点睛】本题考查了几何动点问题与二次函数、相似三角形的综合问题,综合性较强,解题的关键是找出相似三角形,列出比例关系,转化为二次函数,从而求出AF的最小值.29.y=0.5(x-2)+5【解析】解:∵函数y=(x﹣2)2+1的图象过点A(1,m),B(4,n),∴m=(1﹣2)2+1=1,n=(4﹣2)2+1=3,∴A(1,1),B(4,3),过A作AC 解析:y=0.5(x-2)2+5【解析】解:∵函数y=12(x﹣2)2+1的图象过点A(1,m),B(4,n),∴m=12(1﹣2)2+1=112,n=12(4﹣2)2+1=3,∴A(1,112),B(4,3),过A作AC∥x轴,交B′B的延长线于点C,则C(4,112),∴AC=4﹣1=3.∵曲线段AB扫过的面积为12(图中的阴影部分),∴AC•AA′=3AA′=12,∴AA′=4,即将函数y=12(x﹣2)2+1的图象沿y轴向上平移4个单位长度得到一条新函数的图象,∴新图象的函数表达式是y=12(x﹣2)2+5.故答案为y=0.5(x﹣2)2+5.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以及平行四边形面积求法等知识,根据已知得出AA′是解题的关键.30.【解析】【分析】取DE的中点F,连接AF,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点的性质得出AF=EF,然后证得△BAF≌△DAE,得出AE=AF,从而证得△AEF是等边三角形,进一步证得∠ABC=60°,即可解析:3 2【解析】【分析】取DE的中点F,连接AF,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点的性质得出AF=EF,然后证得△BAF≌△DAE,得出AE=AF,从而证得△AEF是等边三角形,进一步证得∠ABC=60°,即可求得结论.【详解】取DE的中点F,连接AF,∴EF =DF ,∵BE :ED =1:2,∴BE =EF =DF ,∴BF =DE ,∵AB =AD ,∴∠ABD =∠D ,∵AD ⊥AE ,EF =DF ,∴AF =EF ,在△BAF 和△DAE 中AB AD ABF D BF DE =⎧⎪∠=∠⎨⎪=⎩∴△BAF ≌△DAE (SAS ),∴AE =AF ,∴△AEF 是等边三角形,∴∠AED =60°,∴∠D =30°,∵∠ABC =2∠ABD ,∠ABD =∠D ,∴∠ABC =60°,∴cos ∠ABC =cos60°3 3 【点睛】 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正确的作出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31.(1)见解析;(25【解析】【分析】(1)根据条件得出AD =AC ,推出∠AFC =∠ACD ,结合公共角得出三角形相似;(2)根据已知条件证明△ACF≌△DEF,得出AC=DE,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出AE的长度,再根据(1)中△AFC∽△ACE,得出AFAC=ACAE,从而计算出AF的长度.【详解】(1)∵CD⊥AB,AB是⊙O的直径∴AD=AC∴∠AFC=∠ACD.∵在△ACF和△AEC中,∠AFC=∠ACD,∠CAF=∠EAC∴△AFC ∽△ACE(2)∵四边形ACDF内接于⊙O∴∠AFD+∠ACD=180°∵∠AFD+∠DFE=180°∴∠DFE=∠ACD∵∠AFC=∠ACD∴∠AFC=∠DFE.∵△AFC∽△ACE∴∠ACF=∠DEF.∵F为AC的中点∴AF=DF.∵在△ACF和△DEF中,∠ACF=∠DEF,∠AFC=∠DFE,AF=DF ∴△ACF≌△DEF.∴AC=DE=5.∵CD⊥AB,AB是⊙O的直径∴CH=DH=3.∴EH=8在Rt△AHC中,AH2=AC2-CH2=16,在Rt△AHE中,AE2=AH2+EH2=80,∴AE=∵△AFC∽△ACE∴AFAC=ACAE,即5AF,∴AF【点睛】本题属于圆与相似三角形的综合,涉及了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等,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正确寻找全等三角形.32.(1)x=﹣3或x=1;(2)x=1或x=4.【解析】【分析】(1)用因式分解法求解即可;(2)先移项,再用因式分解法求解即可.【详解】解:(1)∵x2+2x﹣3=0,∴(x+3)(x﹣1)=0,∴x=﹣3或x=1;(2)∵(x﹣1)2=3(x﹣1),∴(x﹣1)[(x﹣1)﹣3]=0,∴(x﹣1)(x﹣4)=0,∴x=1或x=4;【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常用的方法由直接开平方法、配方法、因式分解法、求根公式法,灵活选择合适的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33.(1)△FAG是等腰三角形,理由见解析;(2)成立,理由见解析;(3)BC=523.【解析】【分析】(1)首先根据圆周角定理及垂直的定义得到∠BAD+∠CAD=90°,∠C+∠CAD=90°,从而得到∠BAD=∠C,然后利用等弧对等角等知识得到AF=BF,从而证得FA=FG,判定等腰三角形;(2)成立,同(1)的证明方法即可得答案;(3)由(2)知∠DAC=∠AGB,推出∠BAD=∠ABG,得到F为BG的中点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F=BF=12BG=13,求得AD=AF﹣DF=13﹣5=8,根据勾股定理得到BD=12,AB=ABC=∠ABD,∠BAC=∠ADB=90°可证明△ABC∽△DBA,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详解】(1)△FAG等腰三角形;理由如下:∵BC为直径,∴∠BAC=90°,∴∠ABE+∠AGB=90°,∵AD⊥BC,∴∠ADC=90°,∴∠ACD+∠DAC=90°,∵AE AB,∴∠ABE=∠ACD,∴∠DAC=∠AGB,∴FA=FG,∴△FAG是等腰三角形.(2)成立,理由如下:∵BC为直径,∴∠BAC=90°,∴∠ABE+∠AGB=90°,∵AD⊥BC,∴∠ADC=90°,∴∠ACD+∠DAC=90°,∵AE AB=,∴∠ABE=∠ACD,∴∠DAC=∠AGB,∴FA=FG,∴△FAG是等腰三角形.(3)由(2)知∠DAC=∠AGB,且∠BAD+∠DAC=90°,∠ABG+∠AGB=90°,∴∠BAD=∠ABG,∴AF=BF,∵AF=FG,∴BF=GF,即F为BG的中点,∵△BAG为直角三角形,∴AF=BF=12BG=13,∵DF=5,∴AD=AF﹣DF=13﹣5=8,∴在Rt△BDF中,BD12,∴在Rt△BDA中,AB=∵∠ABC=∠ABD,∠BAC=∠ADB=90°,∴△ABC∽△DBA,∴BCBA=ABDB,∴BC=523,∴⊙O的直径BC=523.【点睛】本题考查圆周角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及勾股定理,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都等于这条弧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熟练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是解题关键.34.4m【解析】【分析】由CD ∥EF ∥AB 得可以得到△CDF ∽△ABF ,△ABG ∽△EFG ,故CD DF AB BF =,EF FG AB BG =,证DF FG BF BG =,进一步得3437BD BD =++,求出BD ,再得1.6312AB =; 【详解】解:∵CD ∥EF ∥AB ,∴可以得到△CDF ∽△ABF ,△ABG ∽△EFG , ∴CD DF AB BF =,EF FG AB BG=, 又∵CD=EF , ∴DF FG BF BG =, ∵DF=3,FG=4,BF=BD+DF=BD+3,BG=BD+DF+FG=BD+7, ∴3437BD BD =++ ∴BD=9,BF=9+3=12 ∴ 1.6312AB = 解得,AB=6.4m因此,路灯杆AB 的高度6.4m .【点睛】考核知识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理解相似三角形判定是关键.35.(1)21234y x x =-+;(2)相交,证明见解析 【解析】【分析】(1)已知抛物线的顶点坐标,可用顶点式设抛物线的解析式,然后将A 点坐标代入其中,即可求出此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根据抛物线的解析式,易求得对称轴l 的解析式及B 、C 的坐标,分别求出直线AB 、BD 、CE 的解析式,再求出CE 的长,与到抛物线的对称轴的距离相比较即可.【详解】解:(1)设抛物线为y =a (x ﹣4)2﹣1,∵抛物线经过点()0,3A ,∴3=a (0﹣4)2﹣1,。

(word)九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英语试卷附答案

(word)九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英语试卷附答案

九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英语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小题,计15分。

〕1.----Manyroads inLuoyangnow.Yes,it’sbecomingmoreandmorebeautiful.built buildingbeingbuilt build.----Pleasecomehomeas asyoucan.----OK,Iwill.----Iphonedyouthisafternoon,butnooneanswered.----IwashelpingTomwithhisChineseathishomeyouphonedme.----Themathproblemissodifficult.Couldyoutellme----Withpleasure.canIdotosolveIcandotosolveitcanIdotosolveitIcandotosolveit5.Mybrotherisgood atdrawing.He ’softenmade makethewall-newspaper.----Wouldyoulikesomejuice,milkortea?.Ionlylikesomewater..-----MustIhandinmyhomeworknow-----No,you.Youcanhanditintomorrow.’t’t’t not.----excitingnewsandI’msoexcited.----SoitisandsoamI.a a.Yournewdressissonice.I’llgotobuythisweekend.wassoexcitedthatshecould sayaword.youlikesomemore________?----Yes,please.Ittastesdelicious.WhiteswerewatchingTVwhenthetelephonerang.D.\myparentsaskedmetostudyhardbefore,I doit.NowI ’magrown-up boy,I studyhard.;must to ;havetoto;must to ;mustdoyoulikethebook----ThebookIboughtyesterday.Ihaven ’tfi15.----WangFeiiscomingtoZhengzhou,butit’sdifficult nishedityet.togetthetickets.,Igottwoticketstotheshow.Wouldyouliketogowithme;Lucky;Luckily;Lucky;Luckily二、完形填空〔每题1分,共20小题,计20分。

九年级上册沈阳数学期末试卷测试题(Word版 含解析)

九年级上册沈阳数学期末试卷测试题(Word版 含解析)

九年级上册沈阳数学期末试卷测试题(Word 版 含解析)一、选择题1.如图,AB 为圆O 直径,C 、D 是圆上两点,∠ADC=110°,则∠OCB 度( )A .40B .50C .60D .702.某路口的交通信号灯每分钟红灯亮30秒,绿灯亮25秒,黄灯亮5秒,当小明到达该路口时,遇到红灯的概率是( ) A .13B .512C .12D .13.如图,在Rt ABC ∆中,AC BC =,52AB =,以AB 为斜边向上作Rt ABD ∆,90ADB ∠=︒.连接CD ,若7CD =,则AD 的长度为( )A .32或42B .3或4C .22或42D .2或44.如图,AB 是⊙O 的直径,BC 与⊙O 相切于点B ,AC 交⊙O 于点D ,若∠ACB=50°,则∠BOD 等于( )A .40°B .50°C .60°D .80°5.关于2,6,1,10,6这组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6 B .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1 C .这组数据的众数是6 D .这组数据的方差是10.26.已知⊙O 的半径为1,点P 到圆心的距离为d ,若关于x 的方程x 2-2x+d=0有实数根,则点P ( )A .在⊙O 的内部B .在⊙O 的外部C .在⊙O 上D .在⊙O 上或⊙O 内部7.某中学篮球队12名队员的年龄情况如下: 年龄(单位:岁)14 15 16 17 18 人数15321则这个队队员年龄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 A .15,16 B .15,15C .15,15.5D .16,158.如图,AB 是O 的直径,AC 切O 于点A ,若70C ∠=︒,则AOD ∠的度数为( )A .40°B .45°C .60°D .70°9.在△ABC 中,∠C =90°,AC =8,BC =6,则sin B 的值是( ) A .45B .35C .43D .3410.如图,在□ABCD 中,E 、F 分别是边BC 、CD 的中点,AE 、AF 分别交BD 于点G 、H ,则图中阴影部分图形的面积与□ABCD 的面积之比为( )A .7 : 12B .7 : 24C .13 : 36D .13 : 7211.如图,随意向水平放置的大⊙O 内部区域抛一个小球,则小球落在小⊙O 内部(阴影)区域的概率为( )A .12B .14C .13D .1912.如图,AB 为O 的直径,C 为O 上一点,弦AD 平分BAC ∠,交BC 于点E ,6AB =,5AD =,则AE 的长为( )A .2.5B .2.8C .3D .3.2二、填空题13.二次函数y =ax 2+bx +c (a ,b ,c 为常数,且a ≠0)的图像上部分点的横坐标x 和纵 坐标y 的对应值如下表 x … -1 0123 … y…-3 -3 -1 39…关于x 的方程ax 2+bx +c =0一个负数解x 1满足k <x 1<k +1(k 为整数),则k =________.14.关于x 的方程(m ﹣2)x 2﹣2x +1=0是一元二次方程,则m 满足的条件是_____. 15.一元二次方程x 2﹣4=0的解是._________16.有一块三角板ABC ,C ∠为直角,30ABC ∠=︒,将它放置在O 中,如图,点A 、B 在圆上,边BC 经过圆心O ,劣弧AB 的度数等于_______︒17.抛物线228y x x m =++与x 轴只有一个公共点,则m 的值为________. 18.圆锥的底面半径是4cm ,母线长是6cm ,则圆锥的侧面积是______cm 2(结果保留π).19.如图,一块飞镖游戏板由大小相等的小正方形构成,向游戏板随机投掷一枚飞镖(飞镖每次都落在游戏板上),击中黑色区域的概率是_____.20.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如图,对称轴为直线x=1,则不等式ax2+bx+c>0的解集是_____.21.设二次函数y=x2﹣2x﹣3与x轴的交点为A,B,其顶点坐标为C,则△ABC的面积为_____.22.若函数y=(m+1)x2﹣x+m(m+1)的图象经过原点,则m的值为_____.23.已知二次函数y=3x2+2x,当﹣1≤x≤0时,函数值y的取值范围是_____.24.如图,AE、BE是△ABC的两个内角的平分线,过点A作AD⊥AE.交BE的延长线于点D.若AD=AB,BE:ED=1:2,则cos∠ABC=_____.三、解答题25.新建马路需要在道路两旁安装路灯、种植树苗.如图,某道路一侧路灯AB在两棵同样高度的树苗CE和DF之间,树苗高2 m,两棵树苗之间的距离CD为16 m,在路灯的照射下,树苗CE的影长CG为1 m,树苗DF的影长DH为3 m,点G、C、B、D、H在一条直线上.求路灯AB的高度.26.国庆期间,某风景区推出两种旅游观光活动付费方式:若人数不超过20人,人均缴费500元;若人数超过20人,则每增加一位旅客,人均收费降低10元,但是人均收费不低于350元.现在某单位在国庆期间组织一批贡献突出的职工到该景区旅游观光,支付了12000元观光费,请问:该单位一共组织了多少位职工参加旅游观光活动?27.已知关于的方程,若方程的一个根是–4,求另一个根及的值.28.如图,已知ABC ∆中,3045ABC ACB ∠=︒∠=︒,,8AB =.求ABC ∆的面积.29.如图,矩形OABC 中,O 为原点,点A 在y 轴上,点C 在x 轴上,点B 的坐标为(4,3),抛物线238y x bx c =-++与y 轴交于点A ,与直线AB 交于点D ,与x 轴交于C E ,两点.(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2)点P 从点C 出发,在线段CB 上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B 运动,与此同时,点Q 从点A 出发,在线段AC 上以每秒5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C 运动,当其中一点到达终点时,另一点也停止运动.连接DP DQ PQ 、、,设运动时间为t (秒).①当t 为何值时,DPQ ∆得面积最小?②是否存在某一时刻t ,使DPQ ∆为直角三角形?若存在,直接写出t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0.如图1,水平放置一个三角板和一个量角器,三角板的边AB 和量角器的直径DE 在一条直线上,∠ACB=90°,∠BAC=30°,OD=3cm ,开始的时候BD=1cm ,现在三角板以2cm/s 的速度向右移动.(1)当点B 于点O 重合的时候,求三角板运动的时间;(2)三角板继续向右运动,当B 点和E 点重合时,AC 与半圆相切于点F ,连接EF ,如图2所示.①求证:EF 平分∠AEC ; ②求EF 的长.31.某校为了解本校九年级男生“引体向上”项目的训练情况,随机抽取该年级部分男生进行了一次测试(满分15分,成绩均记为整数分),并按测试成绩(单位:分)分成四类:A类(12≤m≤15),B类(9≤m≤11),C类(6≤m≤8),D类(m≤5)绘制出以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根据图中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本次抽取样本容量为,扇形统计图中A类所对的圆心角是度;(2)请补全统计图;(3)若该校九年级男生有300名,请估计该校九年级男生“引体向上”项目成绩为C类的有多少名?32.一只不透明的袋子中装有1个红球和1个白球,这些球除颜色外都相同,搅匀后从中任意摸出1个球,记录颜色后放回、搅匀,这样连续共计摸3次.(1)用树状图列出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2)求3次摸到的球颜色相同的概率.【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角的度数推出弧的度数,再利用外角∠AOC的性质即可解题.【详解】解:∵ ADC=110°,即优弧ABC的度数是220°,∴劣弧ADC 的度数是140°, ∴∠AOC=140°, ∵OC=OB, ∴∠OCB=12∠AOC=70°,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圆周角定理、外角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2.C解析:C 【解析】 【分析】根据随机事件A 的概率P(A)=事件A 可能出现的结果数÷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数,据此用红灯亮的时间除以以上三种灯亮的总时间,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解:∵每分钟红灯亮30秒,绿灯亮25秒,黄灯亮5秒, ∴红灯的概率是:301302552=++.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简单事件的概率问题,熟记概率公式是解题的关键.3.A解析:A 【解析】 【分析】利用A 、B 、C 、D 四点共圆,根据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得出ADC ABC ∠∠=,再作AE CD ⊥,设AE=DE=x ,最后利用勾股定理求解即可. 【详解】 解:如图所示,∵△ABC 、△ABD 都是直角三角形, ∴A,B,C,D 四点共圆, ∵AC=BC ,∴BAC ABC 45∠∠==︒, ∴ADC ABC 45∠∠==︒, 作AE CD ⊥于点E,∴△AED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设AE=DE=x,则AD =,∵CD=7,CE=7-x,∵AB = ∴AC=BC=5,在Rt△AEC 中,222AC AE EC =+, ∴()22257x x =+- 解得,x=3或x=4,∴AD ==.故答案为:A.【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勾股定理的综合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根据题目得出四点共圆,作出合理辅助线,在圆内利用勾股定理求解.4.D解析:D 【解析】 【分析】根据切线的性质得到∠ABC=90°,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出∠A ,根据圆周角定理计算即可. 【详解】∵BC 是⊙O 的切线, ∴∠ABC=90°, ∴∠A=90°-∠ACB=40°,由圆周角定理得,∠BOD=2∠A=80°, 故选D .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切线的性质、圆周角定理,掌握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是解题的关键.5.C解析:C 【解析】 【分析】先把数据从小到大排列,然后根据算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定义得出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再利用求方差的计算公式求出这组数据的方差,再逐项判定即可. 【详解】解:数据从小到大排列为:1,2,6,6,10, 中位数为:6; 众数为:6;平均数为:()112661055⨯++++=;方差为:()()()()()2222211525656510510.45⎡⎤⨯-+-+-+-+-=⎣⎦. 故选:C . 【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的概念定义,熟记定义以及方差公式是解此题的关键.6.D解析:D 【解析】 【分析】先根据条件x 2 -2x+d=0有实根得出判别式大于或等于0,求出d 的范围,进而得出d 与r 的数量关系,即可判断点P 和⊙O 的关系.. 【详解】解:∵关于x 的方程x 2 -2x+d=0有实根, ∴根的判别式△=(-2) 2 -4×d ≥0, 解得d ≤1, ∵⊙O 的半径为r=1, ∴d ≤r∴点P 在圆内或在圆上.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点和圆的位置关系,由点到圆心的距离和半径的数量关系对点和圆的位置关系作出判断是解答此题的重要途径,即当d>r 时,点在圆外,当d=r 时,点在圆上,当d<r 时,点在圆内.7.C解析:C 【解析】 【分析】由题意直接根据众数和中位数的定义求解可得. 【详解】解:∵这组数据中15出现5次,次数最多, ∴众数为15岁,中位数是第6、7个数据的平均数,+÷=15.5岁,∴中位数为(1516)2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众数与中位数,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重新排列后,最中间的那个数(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中位数的概念掌握得不好,不把数据按要求重新排列,就会出错;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8.A解析:A【解析】【分析】先依据切线的性质求得∠CAB的度数,然后依据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的性质得到∠CBA 的度数,然后由圆周角定理可求得∠AOD的度数.【详解】解:∵AC是圆O的切线,AB是圆O的直径,∴AB⊥AC,∴∠CAB=90°,又∵∠C=70°,∴∠CBA=20°,∴∠AOD=40°.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切线的性质、圆周角定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得∠CBA=20°是解题的关键.9.A解析:A【解析】【分析】先根据勾股定理计算出斜边AB的长,然后根据正弦的定义求解.【详解】如图,∵∠C=90°,AC=8,BC=6,∴AB=10,∴sin B =84105AC AB ==.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正弦的定义:在直角三角形中,一锐角的正弦等于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也考查了勾股定理.10.B解析:B【解析】【分析】根据已知条件想办法证明BG=GH=DH ,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AB ∥CD ,AD ∥BC ,AB=CD ,AD=BC ,∵DF=CF ,BE=CE , ∴12DH DF HB AB ==,12BG BE DG AD ==, ∴13DH BG BD BD ==, ∴BG=GH=DH ,∴S △ABG =S △AGH =S △ADH ,∴S 平行四边形ABCD =6 S △AGH ,∴S △AGH :ABCD S 平行四边形=1:6,∵E 、F 分别是边BC 、CD 的中点, ∴12EF BD =, ∴14EFC BCDD S S =, ∴18EFC ABCD SS =四边形, ∴1176824AGH EFC ABCD S S S +=+=四边形=7∶24, 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等底同高的三角形面积性质,题目的综合性很强,难度中等.11.B解析:B 【解析】【分析】针扎到内切圆区域的概率就是内切圆的面积与外切圆面积的比. 【详解】解:∵如图所示的正三角形,∴∠CAB =60°,∴∠OAB =30°,∠OBA =90°,设OB =a ,则OA =2a ,则小球落在小⊙O 内部(阴影)区域的概率为()22142a a ππ=.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概率问题,掌握圆的面积公式是解题的关键.12.B解析:B【解析】【分析】连接BD,CD,由勾股定理求出BD 的长,再利用ABD BED ,得出DE DB DB AD =,从而求出DE 的长,最后利用AE AD DE =-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连接BD,CD∵AB 为O 的直径90ADB ∴∠=︒22226511BD AB AD ∴=-=-∵弦AD平分BAC∠CD BD∴==CBD DAB ∴∠=∠ADB BDE ∠=∠ABD BED ∴DE DBDB AD∴=5=解得115DE=115 2.85AE AD DE∴=-=-=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圆周角定理的推论及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掌握圆周角定理的推论及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3.-3【解析】【分析】首先利用表中的数据求出二次函数,再利用求根公式解得x1,再利用夹逼法可确定x1 的取值范围,可得k.【详解】解:把x=0,y=-3,x=1,y=-1,x=-1,y=-3解析:-3【解析】【分析】首先利用表中的数据求出二次函数,再利用求根公式解得x1,再利用夹逼法可确定x1的取值范围,可得k.【详解】解:把x=0,y=-3,x=1,y=-1,x=-1,y=-3代入y=ax2+bx+c得313ca b ca b c-=⎧⎪-=++⎨⎪-=-+⎩,解得113abc=⎧⎪=⎨⎪=-⎩,∴y=x²+x-3,∵△=b2-4ac=12-4×1×(-3)=13,∴==−1±2,∵1x<0,∴1x=−1-2<0,∵-4≤-3,∴3222 -≤-≤-,∴-≤ 2.5-,∵整数k满足k<x1<k+1,∴k=-3,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求出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14.【解析】【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ax2+bx+c=0(a≠0),列含m的不等式求解即可. 【详解】解:∵关于x的方程(m﹣2)x2﹣2x+1=0是一元二次方程,∴m-2≠0,∴m≠解析:2m≠【解析】【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ax2+bx+c=0(a≠0),列含m的不等式求解即可.【详解】解:∵关于x的方程(m﹣2)x2﹣2x+1=0是一元二次方程,∴m-2≠0,∴m≠2.故答案为:m≠2.【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满足二次项系数不为0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5.x=±2【解析】移项得x2=4,∴x=±2.故答案是:x=±2.解析:x=±2【解析】移项得x 2=4,∴x=±2.故答案是:x=±2.16.120°【解析】【分析】因为半径相等,根据等边对等角结合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得,继而求得答案.【详解】如图,连接OA ,∵OA ,OB 为半径,∴,∴,∴劣弧的度数等于,故答案为:1解析:120°【解析】【分析】因为半径相等,根据等边对等角结合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得AOB ∠,继而求得答案.【详解】如图,连接OA ,∵OA ,OB 为半径,∴30OAB ABO ∠=∠=︒,∴180120AOB OAB ABO ∠=︒-∠-∠=︒,∴劣弧AB 的度数等于120︒,故答案为:120.【点睛】本题考查了圆心角、弧、弦之间的关系以及圆周角定理,是基础知识要熟练掌握.17.8【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可得,即可得到关于m的方程,解出即可.由题意得,解得考点:本题考查的是二次根式的性质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当时,抛物线与x轴有两个公共点;当时,抛物线与x解析:8【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可得,即可得到关于m的方程,解出即可.由题意得,解得考点:本题考查的是二次根式的性质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当时,抛物线与x轴有两个公共点;当时,抛物线与x轴只有一个公共点;时,抛物线与x轴没有公共点.18.24π【解析】【分析】根据圆锥的侧面展开图为扇形,先计算出圆锥的底面圆的周长,然后利用扇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即可.【详解】解:∵圆锥的底面半径为4cm,∴圆锥的底面圆的周长=2π•4=8π,解析:24π【解析】【分析】根据圆锥的侧面展开图为扇形,先计算出圆锥的底面圆的周长,然后利用扇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即可.【详解】解:∵圆锥的底面半径为4cm,∴圆锥的底面圆的周长=2π•4=8π,∴圆锥的侧面积=12×8π×6=24π(cm2).故答案为:24π.【点睛】本题考查了圆锥的侧面积的计算:圆锥的侧面展开图为扇形,扇形的弧长为圆锥的底面周长,扇形的半径为圆锥的母线长.也考查了扇形的面积公式:S=12•l•R,(l为弧长).19.【解析】【分析】根据几何概率的求解公式即可求解.【详解】解:∵总面积为9个小正方形的面积,其中阴影部分面积为3个小正方形的面积∴飞镖落在阴影部分的概率是,故答案为.【点睛】此题主要解析:1 3【解析】【分析】根据几何概率的求解公式即可求解.【详解】解:∵总面积为9个小正方形的面积,其中阴影部分面积为3个小正方形的面积∴飞镖落在阴影部分的概率是31 93 ,故答案为13.【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概率的求解,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几何概率的公式. 20.﹣1<x<3【解析】【分析】先求出函数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再根据图像即可求解. 【详解】解:∵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1,而抛物线与x轴的一个交点坐标为(3,0),∴抛物线与x轴的另一个解析:﹣1<x<3【解析】【分析】先求出函数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再根据图像即可求解.解:∵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1,而抛物线与x轴的一个交点坐标为(3,0),∴抛物线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坐标为(﹣1,0),∵当﹣1<x<3时,y>0,∴不等式ax2+bx+c>0的解集为﹣1<x<3.故答案为﹣1<x<3.【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二次函数的图像,解题的关键是求出函数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21.8【解析】【分析】首先求出A、B的坐标,然后根据坐标求出AB、CD的长,再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计算即可.【详解】解:∵y=x2﹣2x﹣3,设y=0,∴0=x2﹣2x﹣3,解得:x1=3,解析:8【解析】【分析】首先求出A、B的坐标,然后根据坐标求出AB、CD的长,再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计算即可.【详解】解:∵y=x2﹣2x﹣3,设y=0,∴0=x2﹣2x﹣3,解得:x1=3,x2=﹣1,即A点的坐标是(﹣1,0),B点的坐标是(3,0),∵y=x2﹣2x﹣3,=(x﹣1)2﹣4,∴顶点C的坐标是(1,﹣4),∴△ABC的面积=12×4×4=8,故答案为8.【点睛】本题考查了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二次函数的性质,二次函数的三种形式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性质进行计算的能力,题目比较典型,难度适中.22.0或﹣1【分析】根据题意把原点(0,0)代入解析式,得出关于m的方程,然后解方程即可.【详解】∵函数经过原点,∴m(m+1)=0,∴m=0或m=﹣1,故答案为0或﹣1.【点解析:0或﹣1【解析】【分析】根据题意把原点(0,0)代入解析式,得出关于m的方程,然后解方程即可.【详解】∵函数经过原点,∴m(m+1)=0,∴m=0或m=﹣1,故答案为0或﹣1.【点睛】本题考查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解题的关键是知道函数图象上的点满足函数解析式.23.﹣≤y≤1【解析】【分析】利用配方法转化二次函数求出对称轴,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即可求解.【详解】∵y=3x2+2x=3(x+)2﹣,∴函数的对称轴为x=﹣,∴当﹣1≤x≤0时,函数有最解析:﹣13≤y≤1【解析】【分析】利用配方法转化二次函数求出对称轴,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即可求解.【详解】∵y=3x2+2x=3(x+13)2﹣13,∴函数的对称轴为x=﹣13,∴当﹣1≤x≤0时,函数有最小值﹣13,当x=﹣1时,有最大值1,∴y的取值范围是﹣13≤y≤1,故答案为﹣13≤y≤1.【点睛】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的性质、一般式和顶点式之间的转化,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二次函数的性质.24.【解析】【分析】取DE的中点F,连接AF,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点的性质得出AF=EF,然后证得△BAF≌△DAE,得出AE=AF,从而证得△AEF是等边三角形,进一步证得∠ABC=60°,即可解析:3【解析】【分析】取DE的中点F,连接AF,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点的性质得出AF=EF,然后证得△BAF≌△DAE,得出AE=AF,从而证得△AEF是等边三角形,进一步证得∠ABC=60°,即可求得结论.【详解】取DE的中点F,连接AF,∴EF=DF,∵BE:ED=1:2,∴BE=EF=DF,∴BF=DE,∵AB=AD,∴∠ABD=∠D,∵AD⊥AE,EF=DF,∴AF=EF,在△BAF和△DAE中AB AD ABF D BF DE =⎧⎪∠=∠⎨⎪=⎩∴△BAF ≌△DAE (SAS ),∴AE =AF ,∴△AEF 是等边三角形,∴∠AED =60°,∴∠D =30°,∵∠ABC =2∠ABD ,∠ABD =∠D ,∴∠ABC =60°,∴cos ∠ABC =cos60°【点睛】 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正确的作出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25.m【解析】【分析】设BC 的长度为x ,根据题意得出△GCE ∽△GBA ,△HDF ∽△HBA ,进而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列出关于x 的方程.【详解】解:设BC 的长度为x m由题意可知CE ∥AB ∥DF∵CE ∥AB∴△GCE ∽△GBA ,△HDF ∽△HBA ∴GC CE GB AB =,即11x +=2AB HD HB =FD AB ,即()3316x +- =2AB∴11x +=()3316x +- ∴x =4∴AB =10答:路灯AB 的高度为10 m.【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应用,得出△GCE∽△GBA,△HDF∽△HBA是解题关键.26.30【解析】【分析】设该单位一共组织了x位职工参加旅游观光活动,求出当人数为20时的总费用及人均收费350元时的人数,即可得出20<x<35,再利用总费用=人数×人均收费,即可得出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解之取其较小值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设该单位一共组织了x位职工参加旅游观光活动,∵500×20=10000(元),10000<12000,(500﹣350)=15(人),12000÷350=342 7(人),3427不为整数,∴20<x<20+15,即20<x<35.依题意,得:x[500﹣10(x﹣20)]=12000,整理,得:x2﹣70x+1200=0,解得:x1=30,x2=40(不合题意,舍去).答:该单位一共组织了30位职工参加旅游观光活动.【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正确理解题意,找准题中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是解题的关键.27.1,-2【解析】【分析】把方程的一个根–4,代入方程,求出k,再解方程可得.【详解】【点睛】考察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定义,及应用因式分解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的知识.28.8+83【解析】【分析】过点A作AD⊥BC,垂足为点D,构造直角三角形,利用三角函数值分别求出AD、BD、CD 的值即可求三角形面积.【详解】解:过点A 作AD ⊥BC ,垂足为点D,在Rt △ADB 中,∵sin AD ABC AB ∠=, ∴sin AD AB ABC =⋅∠= 1842⨯= ∵cos BD ABC AB ∠=, ∴3cos 843BD AB ABC =⋅∠=⨯= 在Rt △ADC 中,∵45ACB ︒∠=,∴45CAD ︒∠=,∴AD =DC =4∴ 111()(443)4883222ABC S BC AD BD CD AD ∆=⋅=+⋅=⨯+⨯=+【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利用勾股定理求三角形面积,通过作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结合三角函数值是解此题的关键.29.(1)233384y x x =-++;(2)① 32t =;②123453172417145,3,,,2617t t t t t -===== 【解析】【分析】(1)根据点B 的坐标可得出点A ,C 的坐标,代入抛物线解析式即可求出b ,c 的值,求得抛物线的解析式;(2)①过点Q 、P 作QF ⊥AB 、PG ⊥AC ,垂足分别为F 、G ,推出△QFA ∽△CBA ,△CGP ∽△CBA ,用含t 的式子表示OF ,PG ,将三角形的面积用含t 的式子表示出来,结合二次函数的性质可求出最值;②由于三角形直角的位置不确定,需分情况讨论,根据点的坐标,再结合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用勾股定理求解即可.【详解】解:(1)由题意知:A (0,3),C (4,0),∵抛物线经过A 、B 两点,∴3316408c b c =⎧⎪⎨-⨯++=⎪⎩,解得,343b c ⎧=⎪⎨⎪=⎩,∴抛物线的表达式为:233384y x x =-++. (2)① ∵四边形ABCD 是矩形,∴∠B =90O , ∴AC 2=AB 2+BC 2=5; 由2333384x x -++=,可得120,2x x ==,∴D (2,3). 过点Q 、P 作QF ⊥AB 、PG ⊥AC ,垂足分别为F 、G ,∵∠FAQ =∠BAC , ∠QFA =∠CBA ,∴△QFA ∽△CBA . ∴AQ QF AC BC=, ∴5335AQ QF BC t t AC =⋅=⋅=. 同理:△CGP ∽△CBA , ∴PG CP AB AB =∴CP PG AB AB =⋅,∴45PG t =, 1154162(5)2(3)22352DPQ ABC QAD PQC PBD S S S S S t t t t ∆∆∆∆∆=---=-⨯⨯-⨯-⨯-⨯⨯-222229323323(3)3()3342322t t t t t =-+=-+-+=-+ 当32t =时,△DPQ 的面积最小.最小值为32. ② 由图像可知点D 的坐标为(2,3),AC=5,直线AC 的解析式为:3y 34x =-+. 三角形直角的位置不确定,需分情况讨论:当DPG 90∠=︒时,根据勾股定理可得出:()()22222255552t 3t 3434233434t t t t ⎛⎫⎛⎫⎛⎫⎛⎫-++-+-++-=-+- ⎪ ⎪ ⎪ ⎪⎝⎭⎝⎭⎝⎭⎝⎭, 整理,解方程即可得解;当DGP 90∠=︒时,可知点G 运动到点B 的位置,点P 运动到C 的位置,所需时间为t=3;当PDG 90∠=︒时,同理用勾股定理得出:()()22222255552t 3t 3434233434t t t t ⎛⎫⎛⎫⎛⎫⎛⎫-++-=-++-+-+- ⎪ ⎪ ⎪ ⎪⎝⎭⎝⎭⎝⎭⎝⎭; 整理求解可得t 的值.由此可得出t 的值为:132t =,23t =,3176t =,42417t =,5176t -=.【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二次函数与几何图形的动点问题,掌握二次函数图象的性质是解此题的关键.30.(1)2s(2)①证明见解析,②33【解析】试题分析:(1)由当点B于点O重合的时候,BO=OD+BD=4cm,又由三角板以2cm/s的速度向右移动,即可求得三角板运动的时间;(2)①连接OF,由AC与半圆相切于点F,易得OF⊥AC,然后由∠ACB=90°,易得OF∥CE,继而证得EF平分∠AEC;②由△AFO是直角三角形,∠BAC=30°,OF=OD=3cm,可求得AF的长,由EF平分∠AEC,易证得△AFE是等腰三角形,且AF=EF,则可求得答案.试题解析:(1)∵当点B于点O重合的时候,BO=OD+BD=4cm,∴t=42=2(s);∴三角板运动的时间为:2s;(2)①证明:连接O与切点F,则OF⊥AC,∵∠ACE=90°,∴EC⊥AC,∴OF∥CE,∴∠OFE=∠CEF,∵OF=OE,∴∠OFE=∠OEF,∴∠OEF=∠CEF,即EF平分∠AEC;②由①知:OF⊥AC,∴△AFO是直角三角形,∵∠BAC=30°,OF=OD=3cm,∴tan30°=3AF,∴3,由①知:EF平分∠AEC,∴∠AEF=∠CEF=12∠AEC=30°,∴∠AEF=∠EAF,∴△AFE是等腰三角形,且AF=EF,∴EF=33cm.31.(1)50,72;(2)作图见解析;(3)90.【解析】【分析】(1)用A类学生的人数除以A类学生的人数所占的百分比即可得到抽查的学生数,从而可以求得样本容量,由扇形统计图可以求得扇形圆心角的度数;(2)根据统计图可以求得C类学生数和C类与D类所占的百分比,从而可以将统计图补充完整;(3)用该校九年级男生的人数乘以该校九年级男生“引体向上”项目成绩为C类的的学生所占得百分比即可得答案.【详解】(1)由题意可得,抽取的学生数为:10÷20%=50,扇形统计图中A类所对的圆心角是:360°×20%=72°,(2)C类学生数为:50﹣10﹣22﹣3=15,C类占抽取样本的百分比为:15÷50×100%=30%,D类占抽取样本的百分比为:3÷50×100%=6%,补全的统计图如所示,(3)300×30%=90(名)即该校九年级男生“引体向上”项目成绩为C类的有90名.【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条形统计图的综合运用.读懂统计图,从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数据.32.(1)见解析;(2)1 4【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画树状图,求得所有等可能的结果;(2)由(1)可求得3次摸到的球颜色相同的结果数,再根据概率公式即可解答.【详解】(1)画树状图为:共有8种等可能的结果数;(2)3次摸到的球颜色相同的结果数为2,3次摸到的球颜色相同的概率=28=14.【点睛】本题考查列表法或树状图法求概率,解题的关键是不重复不遗漏地列出所有等可能的结果.。

2020-2021学年甘肃省甘南州夏河县九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word,解析版)

2020-2021学年甘肃省甘南州夏河县九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word,解析版)

2020-2021学年甘肃省甘南州夏河县九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3分)“若a是实数,则|a|≥0”这一事件是()A.必然事件B.不可能事件C.不确定事件D.随机事件2.(3分)已知关于x的方程(a﹣3)x|a﹣1|+x﹣1=0是一元二次方程,则a的值是()A.3B.2C.﹣1或3D.﹣13.(3分)一枚质地均匀的立方体骰子的六个面上分别标有数字1、2、3、4、5、6,抛掷骰子一次,则朝上一面的数字为2的概率是()A.B.C.D.4.(3分)将抛物线y=x2向左平移2个单位,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所得抛物线为()A.y=(x﹣2)2﹣1B.y=(x﹣2)2+1C.y=(x+2)2﹣1D.y=(x+2)2+1 5.(3分)函数y=kx2﹣4x+2的图象与x轴有公共点,则k的取值范围是()A.k<2B.k<2 且k≠0C.k≤2D.k≤2 且k≠0 6.(3分)已知正六边形的边长为2,则它的内切圆的半径为()A.1B.C.2D.27.(3分)如图,P A、PB切⊙O于点A、B,P A=10,CD切⊙O于点E,交P A、PB于C、D两点,则△PCD的周长是()A.10B.18C.20D.228.(3分)如图,在Rt△ABC中,∠ACB=90°,∠ABC=30°,将△ABC绕点C顺时针旋转至△A'B'C,使点A'恰好落在AB上,则旋转角度为()A.90°B.60°C.45°D.30°9.(3分)如图,将矩形ABCD绕点A顺时针旋转到矩形AB'C'D'的位置,若旋转角为20°,则∠1为()A.120°B.110°C.150°D.160°10.(3分)已知二次函数y=(x﹣p)(x﹣q)+2,若m,n是关于x方程(x﹣p)(x﹣q)+2=0的两个根,则实数m,n,p,q的大小关系可能是()A.m<p<q<n B.m<p<n<q C.p<m<n<q D.p<m<q<n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1.(3分)点P(2a+1,4)与P'(1,3b﹣1)关于原点对称,则2a+b=.12.(3分)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6,第三边长是方程x2﹣10x+21=0的根,则三角形的周长为.13.(3分)如图,飞镖游戏板中每一块小正方形除颜色外都相同.若某人向游戏板投掷飞镖一次(假设飞镖落在游戏板上),则飞镖落在阴影部分的概率是.14.(3分)如图,已知Rt△ABC中,∠ACB=90°,AC=6,BC=4,将△ABC绕直角顶点C顺时针旋转90°得到△DEC.若点F是DE的中点,连接AF,则AF=.三、解答题(共78分)15.(5分)用适当的方法求解方程:x2+6x+5=0.16.(5分)如图,已知抛物线y=x2+x﹣6与x轴两个交点分别是A、B(点A在点B的左侧).(1)求A、B的坐标;(2)利用函数图象,写出y<0时,x的取值范围.17.(5分)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DF旋转一定角度后得到△ABE,AF=3,AB=7.(1)指出旋转中心和旋转角度;(2)求DE的长度.18.(5分)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k+1)x+4k﹣3=0,求证:无论k为何值,此方程总有两个不等实根.19.(7分)某公司推出一款新产品,该产品的成本单价是80元,经市场调查发现,该产品的日销售量y(个)与销售单价x(元)之间满足一次函数关系y=﹣5x+600.(注:日销售利润=日销售量×(销售单价﹣成本单价))(1)销售单价x=元时,日销售利润w最大,最大值是元;(2)要实现销售单价为90元时,日销售利润不低于3750元的销售目标,该产品的成本单价应不超过多少元?20.(7分)已知一只纸箱中装有除颜色外完全相同的红色、黄色、蓝色乒乓球共100个.从纸箱中任意摸出一球,摸到红色球、黄色球的概率分别是0.2、0.3.(1)试求出纸箱中蓝色球的个数;(2)小明向纸箱中再放进红色球若干个,小丽为了估计放入的红球的个数,她将箱子里面的球搅匀后从中随机摸出一个球记下颜色,再把它放回箱子中,多次重复上述过程后,她发现摸到红球的频率在0.5附近波动,请据此估计小明放入的红球的个数.21.(7分)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为A(1,4),B (4,2),C(3,5)(每个方格的边长均为1个单位长度)(1)请画出△A1B1C1,使△A1B1C1与△ABC关于原点对称;(2)将△ABC绕点O逆时针旋转90°,画出旋转后得到的△A2B2C2,并直接写出线段OB旋转到OB2扫过图形的面积.22.(7分)某新建火车站站前广场需要绿化的面积为46000米2,施工队在绿化了22000米2后,将每天的工作量增加为原来的1.5倍,结果提前4天完成了该项绿化工程.(1)该项绿化工程原计划每天完成多少米2?(2)该项绿化工程中有一块长为20米,宽为8米的矩形空地,计划在其中修建两块相同的矩形绿地,它们的面积之和为56m2,两块绿地之间及周边留有宽度相等的人行通道(如图所示),问人行通道的宽度是多少米?23.(8分)如图,已知等腰三角形ABC的底角为30°,以BC为直径的⊙O与底边AB交于点D,过D作DE⊥AC,垂足为E.(1)证明:DE为⊙O的切线;(2)若BC=4,求DE的长.24.(10分)某景区商店销售一种纪念品,每件的进货价为40元.经市场调研,当该纪念品每件的销售价为50元时,每天可销售200件;当每件的销售价每增加1元,每天的销售数量将减少10件.(1)当每件的销售价为52元时,该纪念品每天的销售数量为件;(2)当每件的销售价x为多少时,销售该纪念品每天获得的利润y最大?并求出最大利润.25.(12分)如图,已知二次函数y=x2+bx+c的图象与x轴交于A、B两点,其中A点坐标为(﹣3,0),与y轴交于点C,点D(﹣2,﹣3)在抛物线上.(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2)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有一动点P,求出P A+PD的最小值;(3)若抛物线上有一动点Q,使△ABQ的面积为6,求Q点坐标.2020-2021学年甘肃省甘南州夏河县九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3分)“若a是实数,则|a|≥0”这一事件是()A.必然事件B.不可能事件C.不确定事件D.随机事件【分析】根据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和绝对值的定义可正确解答.【解答】解:因为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因为a是实数,所以|a|≥0.故选:A.2.(3分)已知关于x的方程(a﹣3)x|a﹣1|+x﹣1=0是一元二次方程,则a的值是()A.3B.2C.﹣1或3D.﹣1【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得出a﹣3≠0且|a﹣1|=2,再求出a即可.【解答】解:∵关于x的方程(a﹣3)x|a﹣1|+x﹣1=0是一元二次方程,∴a﹣3≠0且|a﹣1|=2,解得:a=﹣1,故选:D.3.(3分)一枚质地均匀的立方体骰子的六个面上分别标有数字1、2、3、4、5、6,抛掷骰子一次,则朝上一面的数字为2的概率是()A.B.C.D.【分析】让朝上一面的数字是2的情况数除以总情况数6即为所求的概率.【解答】解:∵抛掷六个面上分别刻有的1,2,3,4,5,6的骰子有6种结果,其中朝上一面的数字为2的只有1种,∴朝上一面的数字为2的概率为,故选:A.4.(3分)将抛物线y=x2向左平移2个单位,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所得抛物线为()A.y=(x﹣2)2﹣1B.y=(x﹣2)2+1C.y=(x+2)2﹣1D.y=(x+2)2+1【分析】根据二次函数图象的平移规律(左加右减,上加下减)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原抛物线的顶点为(0,0),向左平移2个单位,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那么新抛物线的顶点为(﹣2,﹣1).可设新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3(x﹣h)2+k,代入得:y=(x+2)2﹣1,化成一般形式得:y=﹣3x2﹣6x﹣5.故选:C.5.(3分)函数y=kx2﹣4x+2的图象与x轴有公共点,则k的取值范围是()A.k<2B.k<2 且k≠0C.k≤2D.k≤2 且k≠0【分析】先根据二次函数的定义得到k≠0,再根据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问题得到△=(﹣4)2﹣4k×2≥0,然后解不等式即可得到k的值.【解答】解:∵函数y=kx2﹣4x+2,∴当k=0时,函数y=kx2﹣4x+2是一次函数,与x轴有一个交点为(,0),当k≠0时,函数y=kx2﹣4x+2是二次函数,∵二次函数y=kx2﹣4x+2的图象与x轴有公共点,∴△=(﹣4)2﹣4k×2≥0,解得k≤2,综上所述,k的取值范围是k≤2.故选:C.6.(3分)已知正六边形的边长为2,则它的内切圆的半径为()A.1B.C.2D.2【分析】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利用正六边形中的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求解即可.【解答】解:如图,连接OA、OB,OG;∵六边形ABCDEF是边长为2的正六边形,∴△OAB是等边三角形,∴OA=AB=2,∴OG=OA•sin60°=2×=,∴边长为2的正六边形的内切圆的半径为.故选:B.7.(3分)如图,P A、PB切⊙O于点A、B,P A=10,CD切⊙O于点E,交P A、PB于C、D两点,则△PCD的周长是()A.10B.18C.20D.22【分析】根据切线长定理得出P A=PB=10,CA=CE,DE=DB,求出△PCD的周长是PC+CD+PD=P A+PB,代入求出即可.【解答】解:∵P A、PB切⊙O于点A、B,CD切⊙O于点E,∴P A=PB=10,CA=CE,DE=DB,∴△PCD的周长是PC+CD+PD=PC+AC+DB+PD=P A+PB=10+10=20.故选:C.8.(3分)如图,在Rt△ABC中,∠ACB=90°,∠ABC=30°,将△ABC绕点C顺时针旋转至△A'B'C,使点A'恰好落在AB上,则旋转角度为()A.90°B.60°C.45°D.30°【分析】先利用互余得到∠A=60°,再根据旋转的性质得CA′=CA,∠ACA′等于旋转角,然后判断△ACA′为等边三角形得到∠ACA′=60°,从而得到旋转角的度数.【解答】解:∵∠ACB=90°,∠ABC=30°,∴∠A=60°,∵△ABC绕点C顺时针旋转至△A′B′C,使得点A′恰好落在AB上,∴CA′=CA,∠ACA′等于旋转角,∴△ACA′为等边三角形,∴∠ACA′=60°,即旋转角度为60°.故选:B.9.(3分)如图,将矩形ABCD绕点A顺时针旋转到矩形AB'C'D'的位置,若旋转角为20°,则∠1为()A.120°B.110°C.150°D.160°【分析】设C′D′与BC交于点E,根据旋转的角度结合矩形的性质可得出∠BAD′的度数,再由四边形内角和为360°即可得出∠BED′的度数,根据对顶角相等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设C′D′与BC交于点E,如图所示.∵旋转角为20°,∴∠DAD′=20°,∴∠BAD′=90°﹣∠DAD′=70°.∵∠BAD′+∠B+∠BED′+∠D′=360°,∴∠BED′=360°﹣70°﹣90°﹣90°=110°,∴∠1=∠BED′=110°.故选:B.10.(3分)已知二次函数y=(x﹣p)(x﹣q)+2,若m,n是关于x方程(x﹣p)(x﹣q)+2=0的两个根,则实数m,n,p,q的大小关系可能是()A.m<p<q<n B.m<p<n<q C.p<m<n<q D.p<m<q<n 【分析】根据二次函数y=(x﹣p)(x﹣q)+2,m,n是关于x方程(x﹣p)(x﹣q)+2=0的两个根,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和方程的知识,可以得到m,n,p,q的大小关系,从而可以解答本题.【解答】解:∵二次函数y=(x﹣p)(x﹣q)+2,∴该函数开口向上,当x=p或x=q时,y=2,∵m,n是关于x方程(x﹣p)(x﹣q)+2=0的两个根,∴p、q一定一个最大,一个最小,m、n一定处于p、q中间,故选:C.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1.(3分)点P(2a+1,4)与P'(1,3b﹣1)关于原点对称,则2a+b=﹣3.【分析】根据两个点关于原点对称时,它们的坐标符号相反可得答案.【解答】解:∵点P(2a+1,4)与P'(1,3b﹣1)关于原点对称,∴2a+1=﹣1,3b﹣1=﹣4,解得:2a=﹣2,b=﹣1,∴2a+b=﹣2﹣1=﹣3,故答案为:﹣3.12.(3分)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6,第三边长是方程x2﹣10x+21=0的根,则三角形的周长为16.【分析】首先求出方程的根,再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确定第三边的长,进而求其周长.【解答】解:解方程x2﹣10x+21=0得x1=3、x2=7,∵3<第三边的边长<9,∴第三边的边长为7.∴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3+6+7=16.故答案为:16.13.(3分)如图,飞镖游戏板中每一块小正方形除颜色外都相同.若某人向游戏板投掷飞镖一次(假设飞镖落在游戏板上),则飞镖落在阴影部分的概率是.【分析】根据几何概率的求法:飞镖落在阴影部分的概率就是阴影区域的面积与总面积的比值.【解答】解:∵总面积为3×3=9,其中阴影部分面积为4××1×2=4,∴飞镖落在阴影部分的概率是,故答案为:.14.(3分)如图,已知Rt△ABC中,∠ACB=90°,AC=6,BC=4,将△ABC绕直角顶点C顺时针旋转90°得到△DEC.若点F是DE的中点,连接AF,则AF=5.【分析】根据旋转的性质,EC=BC=4,DC=AC=6,∠ACD=∠ACB=90°,由点F 是DE的中点,可求出EG、GF,因为AE=AC﹣EC=2,可求出AG,然后运用勾股定理求出AF.【解答】解:作FG⊥AC,根据旋转的性质,EC=BC=4,DC=AC=6,∠ACD=∠ACB=90°,∵点F是DE的中点,∴FG∥CD,∴GF=CD=AC=3,EG=EC=BC=2,∵AC=6,EC=BC=4,∴AE=2,∴AG=4,根据勾股定理,AF=5.三、解答题(共78分)15.(5分)用适当的方法求解方程:x2+6x+5=0.【分析】利用因式分解后求解可得.【解答】解:x2+6x+5=0,(x+5)(x+1)=0,∴x+5=0或x+1=0,∴x1=﹣5,x2=﹣1.16.(5分)如图,已知抛物线y=x2+x﹣6与x轴两个交点分别是A、B(点A在点B的左侧).(1)求A、B的坐标;(2)利用函数图象,写出y<0时,x的取值范围.【分析】(1)令y=0代入y=x2+x﹣6即可求出x的值,此时x的值分别是A、B两点的横坐标.(2)根据图象可知:y<0是指x轴下方的图象,根据A、B两点的坐标即可求出x的范围.【解答】21.解:(1)令y=0,即x2+x﹣6=0解得x=﹣3或x=2,∵点A在点B的左侧∴点A、B的坐标分别为(﹣3,0)、(2,0)(2)∵当y<0时,x的取值范围为:﹣3<x<217.(5分)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DF旋转一定角度后得到△ABE,AF=3,AB=7.(1)指出旋转中心和旋转角度;(2)求DE的长度.【分析】(1)根据旋转的性质,点A为旋转中心,对应边AB、AD的夹角为旋转角;(2)根据旋转的性质可得AE=AF,AD=AB,再根据DE=AD﹣AE计算即可得到答案.【解答】解:(1)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可知,△AFD≌△AEB,∠DAB=90°,可得旋转中心为点A,旋转角为90°或270°;(2)∵△AFD≌△AEB,∴AD=AB=7,AE=AF=3,∴DE=AD﹣AE=7﹣3=4.18.(5分)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k+1)x+4k﹣3=0,求证:无论k为何值,此方程总有两个不等实根.【分析】根据Δ=[﹣(2k+1)]2﹣4×1×(4k﹣3)=4(k﹣)2+4>0判断即可.【解答】解:∵Δ=[﹣(2k+1)]2﹣4×1×(4k﹣3)=4k2﹣12k+13=4(k﹣)2+4>0,∴无论k为何值,此方程总有两个不等实根.19.(7分)某公司推出一款新产品,该产品的成本单价是80元,经市场调查发现,该产品的日销售量y(个)与销售单价x(元)之间满足一次函数关系y=﹣5x+600.(注:日销售利润=日销售量×(销售单价﹣成本单价))(1)销售单价x=100元时,日销售利润w最大,最大值是2000元;(2)要实现销售单价为90元时,日销售利润不低于3750元的销售目标,该产品的成本单价应不超过多少元?【分析】(1)根据题意列出有关利润w与销售单价x之间的二次函数,配方后即可确定最值;(2)根据销售利润不低于3750元列出不等式即可确定正确的答案.【解答】解:(1)w=(﹣5x+600)(x﹣80)=﹣5x2+1000x﹣48000=﹣5(x﹣100)2+2000,∵﹣5<0,∴当x=100时,w取得最大值,最大值是2000;故答案为:100,2000;(2)设成本单价为a圆,当x=100时,w=(﹣5×90+600)(90﹣a)≥3750,解得,a≤65,答:该产品的成本单价应不超过65元.20.(7分)已知一只纸箱中装有除颜色外完全相同的红色、黄色、蓝色乒乓球共100个.从纸箱中任意摸出一球,摸到红色球、黄色球的概率分别是0.2、0.3.(1)试求出纸箱中蓝色球的个数;(2)小明向纸箱中再放进红色球若干个,小丽为了估计放入的红球的个数,她将箱子里面的球搅匀后从中随机摸出一个球记下颜色,再把它放回箱子中,多次重复上述过程后,她发现摸到红球的频率在0.5附近波动,请据此估计小明放入的红球的个数.【分析】(1)蓝色球的个数等于总个数乘以摸到蓝色球的概率即可;因为摸到红球的频率在0.5附近波动,所以摸出红球的概率为0.5,再设出红球的个数,根据概率公式列方程解答即可.【解答】解:(1)由已知得纸箱中蓝色球的个数为:100×(1﹣0.2﹣0.3)=50(个)(2)设小明放入红球x个根据题意得:,解得:x=60(个).经检验:x=60是所列方程的根答:小明放入的红球的个数为60.21.(7分)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为A(1,4),B (4,2),C(3,5)(每个方格的边长均为1个单位长度)(1)请画出△A1B1C1,使△A1B1C1与△ABC关于原点对称;(2)将△ABC绕点O逆时针旋转90°,画出旋转后得到的△A2B2C2,并直接写出线段OB旋转到OB2扫过图形的面积.【分析】(1)根据△A1B1C1与△ABC关于原点对称进行作图即可;(2)根据△ABC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即可得到旋转后得到的△A2B2C2,依据扇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即可得到线段OB旋转到OB2扫过图形的面积.【解答】解:(1)如图所示,△A1B1C1即为所求;(2)如图所示,△A2B2C2即为所求.∵OB==2,∠BOB2=90°,线段OB旋转到OB2扫过图形的面积为=5π.22.(7分)某新建火车站站前广场需要绿化的面积为46000米2,施工队在绿化了22000米2后,将每天的工作量增加为原来的1.5倍,结果提前4天完成了该项绿化工程.(1)该项绿化工程原计划每天完成多少米2?(2)该项绿化工程中有一块长为20米,宽为8米的矩形空地,计划在其中修建两块相同的矩形绿地,它们的面积之和为56m2,两块绿地之间及周边留有宽度相等的人行通道(如图所示),问人行通道的宽度是多少米?【分析】(1)利用原46000﹣22000=24000米2的工作时间﹣现46000﹣22000=24000米2的工作时间=4天这一等量关系列出分式方程求解即可;(2)根据矩形的面积和为56平方米列出一元二次方程求解即可.【解答】解:(1)设该项绿化工程原计划每天完成x米2,根据题意得:﹣=4解得:x=2000,经检验,x=2000是原方程的解.答:该绿化项目原计划每天完成2000平方米;(2)设人行道的宽度为a米,根据题意得,(20﹣3a)(8﹣2a)=56,解得:a=2或a=(不合题意,舍去).答:人行道的宽为2米.23.(8分)如图,已知等腰三角形ABC的底角为30°,以BC为直径的⊙O与底边AB交于点D,过D作DE⊥AC,垂足为E.(1)证明:DE为⊙O的切线;(2)若BC=4,求DE的长.【分析】(1)连接OD,由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可得OD∥AC,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得∠ODE =∠DEA=90°,可得DE为⊙O的切线;(2)连接CD,由BC为直径,利用圆周角定理可得∠ADC=90°,由∠A=30°,AC =BC=4,利用锐角三角函数可得DE.【解答】(1)证明:连接OD,∵OD=OB,∴∠ODB=∠B,∵AC=BC,∴∠A=∠B,∴∠ODB=∠A,∴OD∥AC,∴∠ODE=∠DEA=90°,∴DE为⊙O的切线;(2)解:连接CD,∵BC为直径,∴∠ADC=90°,∵∠A=30°,又∵AC=BC=4,∴AD=AC•cos30°=4×=2,∴DE=AD=.24.(10分)某景区商店销售一种纪念品,每件的进货价为40元.经市场调研,当该纪念品每件的销售价为50元时,每天可销售200件;当每件的销售价每增加1元,每天的销售数量将减少10件.(1)当每件的销售价为52元时,该纪念品每天的销售数量为180件;(2)当每件的销售价x为多少时,销售该纪念品每天获得的利润y最大?并求出最大利润.【分析】(1)根据“当每件的销售价每增加1元,每天的销售数量将减少10件”,即可解答;(2)根据等量关系“利润=(售价﹣进价)×销量”列出函数关系式,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即可解答.【解答】解:(1)由题意得:200﹣10×(52﹣50)=200﹣20=180(件),故答案为:180;(2)由题意得:y=(x﹣40)[200﹣10(x﹣50)]=﹣10x2+1100x﹣28000=﹣10(x﹣55)2+2250∴每件销售价为55元时,获得最大利润;最大利润为2250元.25.(12分)如图,已知二次函数y=x2+bx+c的图象与x轴交于A、B两点,其中A点坐标为(﹣3,0),与y轴交于点C,点D(﹣2,﹣3)在抛物线上.(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2)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有一动点P,求出P A+PD的最小值;(3)若抛物线上有一动点Q,使△ABQ的面积为6,求Q点坐标.【分析】(1)首先把A(﹣3,0),D(﹣2,﹣3)代入y=x2+bx+c,解方程组可得b、c 的值,进而可得函数解析式;(2)根据抛物线对称轴x=﹣1,D(﹣2,﹣3),C(0,﹣3)可得C、D关于x轴对称,连接AC与对称轴的交点就是点P,然后利用勾股定理可得答案;(3)设点Q坐标(m,m2+2m﹣3),令y=0,可得x2+2x﹣3=0,解方程可得AB的长,进而得出Q点纵坐标,进而可得Q点坐标.【解答】解:(1)因为二次函数y=x2+bx+c的图象经过A(﹣3,0),D(﹣2,﹣3),所以,解得.所以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x2+2x﹣3;(2)∵抛物线对称轴x=﹣1,D(﹣2,﹣3),C(0,﹣3),∴C、D关于x轴对称,连接AC与对称轴的交点就是点P,此时P A+PD=P A+PC=AC===3;(3)设点Q坐标(m,m2+2m﹣3),令y=0,x2+2x﹣3=0,x=﹣3或1,∴点B(1,0),则AB=4,∵三角形ABP的面积为6,∴Q点到AB的距离为3,故当Q点纵坐标为3时,3=x2+2x﹣3,解得:x=﹣1±,符合题意的Q点坐标为:(﹣1+,3),(﹣1﹣,3),当Q点纵坐标为﹣3时,﹣3=x2+2x﹣3,解得:x=0或﹣2,符合题意的Q点坐标为:(0,﹣3),(﹣2,﹣3).综上所述:符合题意的Q点坐标为:(﹣1+,3),(﹣1﹣,3),(0,﹣3),(﹣2,﹣3).。

浙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数学试卷(word解析版)

浙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数学试卷(word解析版)

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有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下列图形中,是中心对称图形但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2.下列事件中,是必然事件的是()A.射击运动员射击一次,命中靶心B.掷一次骰子,向上一面的点数是6C.经过有交通信号灯的路口,恰好遇到红灯D.将油滴在水中,油浮在水上面3.抛物线y=(x﹣2)2+3的顶点坐标是()A.(2,3)B.(﹣2,3)C.(2,﹣3)D.(﹣2,﹣3)4.用配方法解方程x2+1=8x,变形后的结果正确的是()A.(x+4)2=15B.(x+4)2=17C.(x﹣4)2=15D.(x﹣4)2=17 5.用直角尺检查某圆弧形工件,根据下列检查的结果,能判断该工件一定是半圆的是()A.B.C.D.6.已知正六边形的边长为4,则这个正六边形外接圆的半径为()A.2B.C.D.47.正比例函数y=kx与反比例函数(k是常数,且k≠0)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图象可能是()A.B.C.D.8.某服装店在“元旦”期间搞促销活动,一款服装原价400元,连续两次降价a%后售价为225元,下列所列方程中,正确的是()A.400(1+a%)2=225B.400(1﹣2a%)=225C.400(1﹣a%)2=225D.400(1﹣a2%)=2259.已知二次函数y=﹣x2+2x+a(a<0),当x=n时,y>0,则当x=n﹣2时,y的取值范围为()A.y>0B.y<0C.y=0D.不能确定10.对于平面上的点P和一条线l,点P与线l上各点的连线中,最短的线段的长度叫做点P 到线l的距离,记为d(P,l).以边长为6的正方形ABCD各边组成的折线为l,若d(P,l)=2,则满足这样条件的所有P点组成的图形(实线图)是()A.B.C.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在答题卷的相应空格上填上正确的答案.)11.抛物线y=x2﹣1与y轴的交点坐标是.12.如图是用计算机模拟抛掷一枚啤酒瓶盖试验的结果.由此可以推断,抛掷该啤酒瓶盖一次,“凸面向上”的概率是(精确到0.001).13.如图,把一个半径为24cm的圆形硬纸片等分成三个扇形,用其中一个扇形制作成一个圆锥形纸筒的侧面(衔接处无缝隙且不重叠),则圆锥底面半径是cm.14.已知反比例函数y=,若y>﹣1,则x的取值范围是.15.如图,在一块长22m,宽为14m的矩形空地内修建三条宽度相等的小路,其余部分种植花草.若花草的种植面积为240m2,则小路宽为m.16.如图,在Rt△ABC中,∠BAC=90°,AB=AC.把△ABC绕点B逆时针旋转得到△DBE,连接AE.当旋转角α(0°≤α≤180°)为度时,AE∥BC.三、解答题(本题有8小题,共80分.第17∼20题每题8分,第21题10分,第22,23题每题12分,第24题14分.)17.解方程:(1)5x(x﹣3)=2(x﹣3);(2)x2﹣4x+5=0.18.小明和爸爸玩“石头”、“剪刀”、“布”的游戏.游戏规则:每局游戏每人用一只手可以出石头、剪刀、布三种手势中的一种;石头赢剪刀,剪刀赢布,布赢石头;若两人出相同手势,则算平局.(1)在一局游戏中,小明决定出“剪刀”,求他赢爸爸的概率;(2)用列举法求一局游戏中两人出现平局的概率.19.如图所示,AB是⊙O的一条弦,OD⊥AB,垂足为C,交⊙O于点D,点E在⊙O上,∠BED=30°.(1)求∠AOD的度数;(2)若OA=2,求AB的长.20.一条抛物线由抛物线y=2x2平移得到,对称轴为直线x=﹣1,并且经过点(1,1).(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并指出其顶点坐标;(2)该抛物线由抛物线y=2x2经过怎样平移得到?21.如图,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网格中,线段AB绕某点顺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A1B1,点A与点A1是对应点,点B与点B1是对应点.(1)在图中画出旋转中心O(保留画图痕迹);(2)求旋转过程中点A经过的路径长.22.如图,取一根长1米的质地均匀木杆,用细绳绑在木杆的中点O处并将其吊起来,在中点的左侧距离中点30cm处挂一个重9.8牛的物体,在中点O右侧用一个弹簧秤向下拉,使木杆保持平衡,改变弹簧秤与中点O的距离L(单位:cm),看弹簧秤的示数F(单位:牛,精确到0.1牛)有什么变化.小慧在做此《数学活动》时,得到下表的数据:L/cm510152025303540F/牛58.860.219.614.711.89.88.47.4结果老师发现其中有一个数据明显有错误.(1)你认为当L=cm时所对应的F数据是明显错误的;(2)在已学过的函数中选择合适的模型求出F与L的函数关系式;(3)若弹簧秤的最大量程是60牛,求L的取值范围.23.如图,在⊙O中,弦AB与半径OA形成的夹角∠A=60°,OA=2,点C是优弧上的一动点,切线CD与射线AB相交于点D.(1)∠O与∠D满足的数量关系是;(2)当∠D=90°时,求阴影部分的面积;(3)当∠AOC是多少度时,△BCD为等腰三角形?通过推理说明理由.24.蔗糖是决定杨梅果实中糖度的主要成分.某果农种植东魁杨梅,5月26日检测到杨梅果实中的蔗糖含量为2%.从5月27日开始到6月1日,测量出蔗糖含量数据,并根据这些数据建立蔗糖含量变化率y(蔗糖含量变化率=当天的蔗糖含量﹣上一天的蔗糖含量/上一天的蔗糖含量×100%)与生长天数x(x=0表示5月26日)的函数关系是:y=﹣0.0021x2+0.063x﹣0.21.根据这一函数模型解决下列问题:(1)这种杨梅果实中蔗糖含量增长最快的是哪一天?请说明理由;(2)求出这种杨梅果实中蔗糖含量在哪一天最高;(3)当蔗糖含量高时,杨梅口感最好.计划用6天时间采摘完这批杨梅,请给这位果农提出采摘日期的合理化建议.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有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有且只有一个答案正确,请在答题卷上填涂正确答案的代号,选错、多选和不选都不得分.)1.下列图形中,是中心对称图形但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解:A、不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B、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C、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D、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故选:A.2.下列事件中,是必然事件的是()A.射击运动员射击一次,命中靶心B.掷一次骰子,向上一面的点数是6C.经过有交通信号灯的路口,恰好遇到红灯D.将油滴在水中,油浮在水上面【分析】根据随机事件,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的特点判断即可.解:A.射击运动员射击一次,命中靶心,这是随机事件,故A不符合题意;B.掷一次骰子,向上一面的点数是6,这是随机事件,故B不符合题意;C.经过有交通信号灯的路口,恰好遇到红灯,这是随机事件,故C不符合题意;D.将油滴在水中,油浮在水上面,这是必然事件,故D符合题意;故选:D.3.抛物线y=(x﹣2)2+3的顶点坐标是()A.(2,3)B.(﹣2,3)C.(2,﹣3)D.(﹣2,﹣3)【分析】已知解析式为顶点式,可直接根据顶点式的坐标特点,求顶点坐标,从而得出对称轴.解:y=(x﹣2)2+3是抛物线的顶点式方程,根据顶点式的坐标特点可知,顶点坐标为(2,3).故选:A.4.用配方法解方程x2+1=8x,变形后的结果正确的是()A.(x+4)2=15B.(x+4)2=17C.(x﹣4)2=15D.(x﹣4)2=17【分析】先移项得到x2﹣8x=﹣1,然后进行配方得到(x﹣4)2=15,据此选项正确选项.解:∵x2+1=8x,∴x2﹣8x=﹣1,∴x2﹣8x+16﹣16=﹣1,∴(x﹣4)2=15,故选:C.5.用直角尺检查某圆弧形工件,根据下列检查的结果,能判断该工件一定是半圆的是()A.B.C.D.【分析】根据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进行判断.解:因为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所以选项B中的圆弧为半圆形.故选:B.6.已知正六边形的边长为4,则这个正六边形外接圆的半径为()A.2B.C.D.4【分析】如图,求出圆心角∠AOB=60°,得到△OAB为等边三角形,即可解决问题.解:如图,AB为⊙O内接正六边形的一边;则∠AOB==60°,∵OA=OB,∴△OAB为等边三角形,∴AO=AB=4.∴这个正六边形外接圆的半径为4,故选:D.7.正比例函数y=kx与反比例函数(k是常数,且k≠0)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图象可能是()A.B.C.D.【分析】因为k的符号不明确,所以应分两种情况讨论.解:k>0时,函数y=kx与y=同在一、三象限,C选项符合;k<0时,函数y=kx与y=同在二、四象限,无此选项.故选:C.8.某服装店在“元旦”期间搞促销活动,一款服装原价400元,连续两次降价a%后售价为225元,下列所列方程中,正确的是()A.400(1+a%)2=225B.400(1﹣2a%)=225C.400(1﹣a%)2=225D.400(1﹣a2%)=225【分析】利用经过两次降价后的价格=原价×(1﹣每次降价的百分数)2,即可得出关于a的一元二次方程,此题得解.解:依题意得:400(1﹣a%)2=225,故选:C.9.已知二次函数y=﹣x2+2x+a(a<0),当x=n时,y>0,则当x=n﹣2时,y的取值范围为()A.y>0B.y<0C.y=0D.不能确定【分析】根据抛物线的对称轴是直线x=1和二次函数的性质解答.解:由二次函数y=﹣x2+2x+a(a<0)知抛物线与x轴有两个交点.∴Δ=22+4a>0.又∵该抛物线的对称轴是直线x=1且当x=n时,y>0,∴0<n<2.∴n﹣2<0,∴当x=n﹣2时,y的取值范围为y<0.故选:B.10.对于平面上的点P和一条线l,点P与线l上各点的连线中,最短的线段的长度叫做点P 到线l的距离,记为d(P,l).以边长为6的正方形ABCD各边组成的折线为l,若d(P,l)=2,则满足这样条件的所有P点组成的图形(实线图)是()A.B.C.D.【分析】首先根据题目给的信息,可以确定正方形内外都有满足条件的点,可排除A选项,再比较BCD选项的不同点进行分析即可选出答案.解:根据题目条件,此正方形内外均有满足d(P,l)=2的点,因此可排除A选项,其次,正方形内部满足d(P,l)=2的点应是一个小正方形,可排除D选项,最后,正方形外部满足d(P,l)=2的点4个角落应是圆弧形,可排除B选项,故选: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在答题卷的相应空格上填上正确的答案.)11.抛物线y=x2﹣1与y轴的交点坐标是(0,﹣1).【分析】将x=0代入抛物线解析式,求出相应的y的值,即可得到抛物线y=x2﹣1与y轴解:∵抛物线y=x2﹣1,∴当x=0时,y=﹣1,即抛物线y=x2﹣1与y轴的交点坐标是(0,﹣1),故答案为:(0,﹣1).12.如图是用计算机模拟抛掷一枚啤酒瓶盖试验的结果.由此可以推断,抛掷该啤酒瓶盖一次,“凸面向上”的概率是0.440(精确到0.001).【分析】根据多次重复试验中事件发生的频率估计事件发生的概率即可.解:由图知,随着抛掷次数的逐渐增大,“凸面向上”的频率逐渐稳定在常数0.440附近,所以可以推断,抛掷该啤酒瓶盖一次,“凸面向上”的概率是0.440,故答案为:0.440.13.如图,把一个半径为24cm的圆形硬纸片等分成三个扇形,用其中一个扇形制作成一个圆锥形纸筒的侧面(衔接处无缝隙且不重叠),则圆锥底面半径是8cm.【分析】设圆锥底面半径为rcm,利用弧长公式得到2πr=,然后解关于r 的方程即可.解:设圆锥底面半径为rcm,根据题意得2πr=,解得r=8,即圆锥底面半径是8cm.故答案为:8.14.已知反比例函数y=,若y>﹣1,则x的取值范围是x<﹣3或x>0.【分析】由k的值,可以得到该函数图象在第几象限,从而可以得到相应的不等式,从而可以得到x的取值范围.解:∵y=,∴该函数图象在第一、三象限,当x<0时,y<0;当x>0时,y>0;∴当y>﹣1时,则>﹣1,x<0,解得,x<﹣3或x>0,故答案为:x<﹣3或x>0.15.如图,在一块长22m,宽为14m的矩形空地内修建三条宽度相等的小路,其余部分种植花草.若花草的种植面积为240m2,则小路宽为2m.【分析】设小路宽为xm,则种植花草部分的面积等同于长(22﹣x)m,宽(14﹣x)m的矩形的面积,根据花草的种植面积为240m2,即可得出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解之取其符合题意的值即可得出结论.解:设小路宽为xm,则种植花草部分的面积等同于长(22﹣x)m,宽(14﹣x)m的矩形的面积,依题意得:(22﹣x)(14﹣x)=240,整理得:x2﹣36x+68=0,解得:x1=2,x2=34(不合题意,舍去).故答案为:2.16.如图,在Rt△ABC中,∠BAC=90°,AB=AC.把△ABC绕点B逆时针旋转得到△DBE,连接AE.当旋转角α(0°≤α≤180°)为30或150度时,AE∥BC.【分析】分两种情形:如图1中,过点E作EQ⊥BC于点Q,根点A作AP⊥BC于点P.证明EQ=BE,可得∠EBQ=30°,如图2中,当AE∥BC时,同法可证∠EBQ=30°,解:如图1中,过点E作EQ⊥BC于点Q,根点A作AP⊥BC于点P.∵AB=AC,AP⊥BC,∴BP=PC,∴AP=BC,∵AE∥BC,AP⊥BC,EQ⊥BC,∴EQ=AP=BC,∵BE=BC,∴EQ=BE,∴∠EBC=30°,如图2中,当AE∥BC时,同法可证∠EBQ=30°,∴∠CBE=180°﹣30°=150°,故答案为:30或150.三、解答题(本题有8小题,共80分.第17∼20题每题8分,第21题10分,第22,23题每题12分,第24题14分.)17.解方程:(1)5x(x﹣3)=2(x﹣3);(2)x2﹣4x+5=0.【分析】(1)方程移项后,利用因式分解法求出解即可;(2)法1:方程利用公式法求出解即可;法2:方程利用配方法求出解即可.解:(1)移项得:5x(x﹣3)﹣2(x﹣3)=0,分解因式得:(5x﹣2)(x﹣3)=0,所以5x﹣2=0或x﹣3=0,解得:x1=,x2=3;(2)法1:∵a=1,b=﹣4,c=5,∴△=b2﹣4ac=(﹣4)2﹣4×1×5=16﹣20=﹣4<0,∴原方程无实数根;法2:方程整理得:x2﹣4x=﹣5,配方得:x2﹣4x+4=﹣1,即(x﹣2)2=﹣1<0,则此方程无实数根.18.小明和爸爸玩“石头”、“剪刀”、“布”的游戏.游戏规则:每局游戏每人用一只手可以出石头、剪刀、布三种手势中的一种;石头赢剪刀,剪刀赢布,布赢石头;若两人出相同手势,则算平局.(1)在一局游戏中,小明决定出“剪刀”,求他赢爸爸的概率;(2)用列举法求一局游戏中两人出现平局的概率.【分析】(1)直接由概率公式求解即可;(2)用列表法列举出9种等可能结果,其中一局游戏中两人出现平局的结果有3种,再由概率公式求解即可.解:(1)在一局游戏中,小明决定出“剪刀”,则他赢爸爸的概率为;(2)列表如下:石头剪刀布石头(石头,石头)(石头,剪刀)(石头,布)剪刀(剪刀,石头)(剪刀,剪刀)(剪刀,布)布(布,石头)(布,剪刀)(布,布)总共有9种等可能结果,其中一局游戏中两人出现平局的结果有3种,即(石头,石头)、(剪刀,剪刀)、(布,布),∴一局游戏中两人出现平局的概率为=.19.如图所示,AB是⊙O的一条弦,OD⊥AB,垂足为C,交⊙O于点D,点E在⊙O上,∠BED=30°.(1)求∠AOD的度数;(2)若OA=2,求AB的长.【分析】(1)连接OB,由∠DEB=30°,推出∠DOB=60°,由OD⊥AB,根据垂径定理即可推出∠AOD=60°;(2)根据(1)所推出的结论,求出OC=1,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C,可得结论.解:(1)连接OB,则∠BOD=2∠BED=2×30°=60°,∵OD⊥AB∴∠AOD=∠BOD=60°;(2)∵OD⊥AB,∠AOD=60°,∴∠OAC=30°,∴OC=OA=2=1,∴AC=,∴AB=2AC=2.20.一条抛物线由抛物线y=2x2平移得到,对称轴为直线x=﹣1,并且经过点(1,1).(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并指出其顶点坐标;(2)该抛物线由抛物线y=2x2经过怎样平移得到?【分析】(1)根据平移的规律平移后的抛物线为y=2(x+1)2+k,代入点(1,1),即可求出解析式;(2)由抛物线的顶点式即可求得顶点坐标,根据左加右减,上加下减可得出答案.解:(1)设所求抛物线为y=2(x+1)2+k,∵过(1,1),则1=2(1+1)2+k,解得k=﹣7,∴所求抛物线为y=2(x+1)2﹣7;∴顶点坐标是(﹣1,﹣7).(2)所求抛物线y=2(x+1)2﹣7是由抛物线y=2x2向左平移1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7个单位长度得到.21.如图,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网格中,线段AB绕某点顺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A1B1,点A与点A1是对应点,点B与点B1是对应点.(1)在图中画出旋转中心O(保留画图痕迹);(2)求旋转过程中点A经过的路径长.【分析】(1)根据旋转的性质可得,点O为线段AA1、BB1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2)根据弧长公式计算即可.解:(1)画出线段AA1、BB1的垂直平分线,交点即为点O,(2)由勾股定理得,OA==2,∴点A经过的路线长为.22.如图,取一根长1米的质地均匀木杆,用细绳绑在木杆的中点O处并将其吊起来,在中点的左侧距离中点30cm处挂一个重9.8牛的物体,在中点O右侧用一个弹簧秤向下拉,使木杆保持平衡,改变弹簧秤与中点O的距离L(单位:cm),看弹簧秤的示数F(单位:牛,精确到0.1牛)有什么变化.小慧在做此《数学活动》时,得到下表的数据:L/cm510152025303540F/牛58.860.219.614.711.89.88.47.4结果老师发现其中有一个数据明显有错误.(1)你认为当L=10cm时所对应的F数据是明显错误的;(2)在已学过的函数中选择合适的模型求出F与L的函数关系式;(3)若弹簧秤的最大量程是60牛,求L的取值范围.【分析】(1)根据表格数据,可发现L与F的乘积为定值294,从而可得答案;(2)根据FL=294,可得F与L的函数解析式;(3)根据弹簧秤的最大量程是60牛,即可得到结论.解:(1)根据杠杆原理知F•L=30×9.8.当L=10cm时,F=29.4牛顿.所以表格中数据错了;(2)根据杠杆原理知F•L=30×9.8.∴F与L的函数关系式为:;(3)当F=60牛时,由得L=4.9,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可得L≥4.9,∵由题意可知L≤50,∴L的取值范围是4.9cm≤L≤50cm.23.如图,在⊙O中,弦AB与半径OA形成的夹角∠A=60°,OA=2,点C是优弧上的一动点,切线CD与射线AB相交于点D.(1)∠O与∠D满足的数量关系是∠O+∠D=210°;(2)当∠D=90°时,求阴影部分的面积;(3)当∠AOC是多少度时,△BCD为等腰三角形?通过推理说明理由.【分析】(1)根据切线性质得:∠C=90°,进而根据四边形内角是360°可求得结果;(2)连接OB,BC,可推出△AOB是等边三角形.进而得出∠BOC=∠AOC﹣∠AOB=60°.从而求得S扇形OBC,连接BC,则△BOC是等边三角形,从而求出∠BCD,进而计算出△BCD的面积,进一步求得结果;(3)设∠AOC=x,连接BC,在上任取一点Q,连接AQ,CQ,可求得∠CBD=,由(1)可得:∠D=210°﹣x,当BD=BC时,从而2∠D+∠DBC=180°,从而求得,当CD=BC和当BD=CD时,同样方法求得结果.解:(1)∵DC是⊙O的切线,∴∠C=90°,∵∠O+∠A+∠D+∠C=360°,∴∠O+60°+∠D+90°=360°,∴∠O+∠D=210°,故答案是:∠O+∠D=210°;(2)如图1,连接OB,BC,∵∠D=90°,∠AOC+∠D=210°,∴∠AOC=120°.∵∠A=60°,OA=OB,∴△AOB是等边三角形.∴∠BOC=∠AOC﹣∠AOB=60°.∴S扇形OBC=,连接BC,则△BOC是等边三角形,∴∠BCD=30°,在Rt△BCD中,BD=,∴CD=,∴==,∵S△BOC==,∴S四边形BOCD=S△BCD+S△BOC=,∴S阴=S四边形BOCD﹣S扇形OBC=;(3)如图2,设∠AOC=x,连接BC,在上任取一点Q,连接AQ,CQ,∵=,∴∠Q==,∵点A、B、C、Q共圆,∴∠CBD=∠Q=,由(1)可得:∠D=210°﹣x,当BD=BC时,∴∠D=∠BCD,由∠D+∠BCD+∠CBD=180°得,2∠D+∠DBC=180°,∴2(210°﹣x)+=180°,∴x=160°,即:∠BOC=160°,当CD=BC时,∴∠D=∠DBC,∴210°﹣x=,∴x=140°,当BD=CD时,即:∠BOC=140°,∴∠DBC=∠DCB,∴2∠DBC+∠D=180°,∴2×+(210°﹣x)=180°,综上所述,∠AOC为140°或160°.24.蔗糖是决定杨梅果实中糖度的主要成分.某果农种植东魁杨梅,5月26日检测到杨梅果实中的蔗糖含量为2%.从5月27日开始到6月1日,测量出蔗糖含量数据,并根据这些数据建立蔗糖含量变化率y(蔗糖含量变化率=当天的蔗糖含量﹣上一天的蔗糖含量/上一天的蔗糖含量×100%)与生长天数x(x=0表示5月26日)的函数关系是:y=﹣0.0021x2+0.063x﹣0.21.根据这一函数模型解决下列问题:(1)这种杨梅果实中蔗糖含量增长最快的是哪一天?请说明理由;(2)求出这种杨梅果实中蔗糖含量在哪一天最高;(3)当蔗糖含量高时,杨梅口感最好.计划用6天时间采摘完这批杨梅,请给这位果农提出采摘日期的合理化建议.【分析】(1)求出顶点横坐标即可得答案;(2)求出y=0时x的值,即可得答案;(3)在杨梅果实中蔗糖含量最高的6天采摘,而当x>26时,含糖量降低的速度比x=23时上升的速度快,解可得到答案.解:(1)∵y=﹣0.0021x2+0.063x﹣0.21=﹣0.0021(x﹣15)2+0.2625,∴在第15天,即6月10日,这种杨梅果实中蔗糖含量增长最快;(2)当蔗糖含量比前一天增加时,y>0,当蔗糖含量比前一天减少时,y<0,∴先要求使y=0时对应的x的值,当y=0时,﹣0.0021x2+0.063x﹣0.21=0,整理得:x2﹣30x+100=0,解这个方程得:x1=15﹣5,x2=15+526.18,∵x是整数,x=26时,y>0,蔗糖含量比第25天增加;而当x=27时,y<0,蔗糖含量比第26天减少;∴这种杨梅果实中蔗糖含量从增加到减少的临界时间是第26天,即6月21日这种杨梅果实中蔗糖含量最高;(3)根据(2)知,当4≤x≤26时,随着时间增加,蔗糖含量增加,大约当x=26时,杨梅果实中蔗糖含量最高,当x≥27时,蔗糖含量随着时间的增加而降低,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当x>26时,比x=23离对称轴x=15远,∴当x>26时,含糖量降低的速度比x=23时上升的速度快,∴在第23,24,25,26,27,28天(即6月18日——6月23日)采摘可以保证蔗糖含量高,口感好,建议在这几天采摘.。

九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培优篇)(Word版 含解析)

九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培优篇)(Word版 含解析)

九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培优篇)(Word版含解析)一、选择题1.方程 x2=4的解是()A.x1=x2=2 B.x1=x2=-2 C.x1=2,x2=-2 D.x1=4,x2=-4 2.已知圆锥的底面半径为3cm,母线为5cm,则圆锥的侧面积是 ( )A.30πcm2B.15πcm2C.152πcm2D.10πcm23.如图,△ABC 中,AD 是中线,BC=8,∠B=∠DAC,则线段AC 的长为()A.43B.42C.6 D.44.如图,在Rt△ABC中,∠ACB=90°,AC=6,BC=8,点M是AB上的一点,点N是CB上的一点,43=BMCN,当∠CAN与△CMB中的一个角相等时,则BM的值为()A.3或4 B.83或4 C.83或6 D.4或65.已知一元二次方程x2+kx-3=0有一个根为1,则k的值为()A.−2B.2 C.−4D.46.一元二次方程x2-x=0的根是()A.x=1B.x=0C.x1=0,x2=1D.x1=0,x2=-1 7.如图,△ABC内接于⊙O,若∠A=α,则∠OBC等于()A.180°﹣2αB.2αC.90°+αD.90°﹣α8.已知⊙O的半径为4,点P到圆心O的距离为4.5,则点P与⊙O的位置关系是()A.P在圆内B.P在圆上C.P在圆外D.无法确定9.已知二次函数y=x2+mx+n的图像经过点(―1,―3),则代数式mn+1有()A.最小值―3 B.最小值3 C.最大值―3 D.最大值310.如图,BC 是A 的内接正十边形的一边,BD 平分ABC ∠交AC 于点D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有( )①BC BD AD ==;②2BC DC AC =⋅;③2AB AD =;④51BC AC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11.某同学在解关于x 的方程ax 2+bx +c =0时,只抄对了a =1,b =﹣8,解出其中一个根是x =﹣1.他核对时发现所抄的c 是原方程的c 的相反数,则原方程的根的情况是( )A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B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C .有一个根是x =1D .不存在实数根12.将抛物线23y x =先向左平移一个单位,再向上平移两个单位,两次平移后得到的抛物线解析式为( )A .23(1)2y x =++B .23(1)2y x =+-C .23(1)2y x =-+D .23(1)2=--y x二、填空题13.如图,点A 、B 、C 是⊙O 上的点,且∠ACB =40°,阴影部分的面积为2π,则此扇形的半径为______.14.将边长分别为2cm ,3cm ,4cm 的三个正方形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排列,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______2cm .15.二次函数y =ax 2+bx +c (a ,b ,c 为常数,且a ≠0)的图像上部分点的横坐标x 和纵 坐标y 的对应值如下表 x … -1 0123 … y…-3 -3 -1 39…关于x 的方程ax 2+bx +c =0一个负数解x 1满足k <x 1<k +1(k 为整数),则k =________.16.如图,四边形ABCD内接于⊙O,AB是⊙O的直径,过点C作⊙O的切线交AB的延长线于点P,若∠P=40°,则∠ADC=____°.17.关于x的方程(m﹣2)x2﹣2x+1=0是一元二次方程,则m满足的条件是_____. 18.当a≤x≤a+1时,函数y=x2﹣2x+1的最小值为1,则a的值为_____.19.若m是方程5x2﹣3x﹣1=0的一个根,则15m﹣3m+2010的值为_____.20.一个扇形的圆心角是120°.它的半径是3cm.则扇形的弧长为__________cm.21.如图,点C是以AB为直径的半圆上一个动点(不与点A、B重合),且AC+BC=8,若AB=m(m为整数),则整数m的值为______.22.一个口袋中放有除颜色外,形状大小都相同的黑白两种球,黑球6个,白球10个.现在往袋中放入m个白球和4个黑球,使得摸到白球的概率为35,则m=__.23.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x2+bx+5a=0有两个正的相等的实数根,则这两个相等实数根的和为_____.24.如图,点O为正六边形ABCDEF的中心,点M为AF中点,以点O为圆心,以OM的长为半径画弧得到扇形MON,点N在BC上;以点E为圆心,以DE的长为半径画弧得到扇形DEF,把扇形MON的两条半径OM,ON重合,围成圆锥,将此圆锥的底面半径记为r1;将扇形DEF以同样方法围成的圆锥的底面半径记为r2,则r1:r2=_____.三、解答题25.下表是某地连续5天的天气情况(单位:C):日期1月1日1月2日1月3日1月4日1月5日最高气温57684最低气温-20-213︒(1)1月1日当天的日温差为______C(2)利用方差判断该地这5天的日最高气温波动大还是日最低气温波动大.26.(1)如图①,在△ABC中,AB=m,AC=n(n>m),点P在边AC上.当AP=时,△APB∽△ABC;(2)如图②,已知△DEF(DE>DF),请用直尺和圆规在直线DF上求作一点Q,使DE是线段DF和DQ的比例项.(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27.如图,分别以△ABC的边AC和BC为腰向外作等腰直角△DAC和等腰直角△EBC,连接DE.(1)求证:△DAC∽△EBC;(2)求△ABC与△DEC的面积比.28.为了落实国务院的指示精神,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三农”优惠政策,使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某农户生产经销一种农产品,已知这种产品的成本价为每千克20元,市场调=-+. 查发现,该产品每天的销售量y(千克)与销售价x(元/千克)有如下关系:y2x80设这种产品每天的销售利润为w元.(1)求w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该产品销售价定为每千克多少元时,每天的销售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元?29.如图,AB是⊙O的直径,AE平分∠BAF,交⊙O于点E,过点E作直线ED⊥AF,交AF 的延长线于点D,交AB的延长线于点C.(1)求证:CD是⊙O的切线;(2)∠C=45°,⊙O的半径为2,求阴影部分面积.30.某鱼塘中养了某种鱼5000条,为了估计该鱼塘中该种鱼的总质量,从鱼塘中捕捞了3次,取得的数据如下:数量/条 平均每条鱼的质量/kg 第1次捕捞 20 1.6 第2次捕捞 15 2.0 第3次捕捞151.8(1)求样本中平均每条鱼的质量; (2)估计鱼塘中该种鱼的总质量;(3)设该种鱼每千克的售价为14元,求出售该种鱼的收入y (元)与出售该种鱼的质量x (kg )之间的函数关系,并估计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31.已知二次函数y =ax 2+bx ﹣16的图象经过点(﹣2,﹣40)和点(6,8). (1)求这个二次函数图象与x 轴的交点坐标; (2)当y >0时,直接写出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 32.如图,点P 是二次函数21(1)14y x =--+图像上的任意一点,点()10B ,在x 轴上.(1)以点P 为圆心,BP 长为半径作P .①直线l 经过点()0,2C 且与x 轴平行,判断P 与直线l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②若P 与y 轴相切,求出点P 坐标;(2)1P 、2P 、3P 是这条抛物线上的三点,若线段1BP 、2BP 、3BP的长满足12323BP BP BP BP ++=,则称2P 是1P 、3P 的和谐点,记做()13,T P P .已知1P、3P 的横坐标分别是2,6,直接写出()13,T P P 的坐标_______.【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 1.C 解析:C 【解析】 【分析】两边开方得到x=±2. 【详解】 解:∵x 2=4, ∴x=±2, ∴x 1=2,x 2=-2. 故选:C . 【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直接开平方法:形如ax 2+c=0(a≠0)的方程可变形为2=cx a-,当a 、c 异号时,可利用直接开平方法求解. 2.B解析:B 【解析】试题解析:∵底面半径为3cm , ∴底面周长6πcm ∴圆锥的侧面积是12×6π×5=15π(cm 2), 故选B .3.B解析:B 【解析】 【分析】由已知条件可得ABC DAC ~,可得出AC BCDC AC=,可求出AC 的长. 【详解】解:由题意得:∠B =∠DAC ,∠ACB =∠ACD,所以ABC DAC ~,根据“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得AC BCDC AC=,又AD 是中线,BC =8,得DC=4,代入可得AC=,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灵活运用相似的性质可得出解答.4.D解析:D 【解析】 【分析】分两种情形:当CAN B ∠=∠时,CAN CBA ∆∆∽,设3CN k =,4BM k =,可得CN ACAC CB=,解出k 值即可;当CAN MCB ∠=∠时,过点M 作MH CB ⊥,可得CAN BAC ∆∆∽,得出125MH k =,165BH k =,则1685CH k =-,证明ACN CHM ∆∆∽,得出方程求解即可. 【详解】解:在Rt △ABC 中,∠ACB =90°,AC =6,BC =8, ∴CMB CAB CAN ∠>∠>∠,AB=10, CAN CAB ∴∠≠∠,设3CN k =,4BM k =,①当CAN B ∠=∠时,可得CAN CBA ∆∆∽, ∴CN ACAC CB =, ∴3668k =, 32k ∴=, 6BM ∴=.②当CAN MCB ∠=∠时,如图2中,过点M 作MH CB ⊥,可得BMH BAC ∆∆∽,∴BM MH BHBA AC BC ==, ∴41068k MH BH ==, 125MH k ∴=,165BH k =, 1685CH k ∴=-, MCB CAN ∠=∠,90CHM ACN ∠=∠=︒, ACN CHM ∴∆∆∽,∴CN MHAC CH=,∴123516685kkk=-,1k∴=,4BM∴=.综上所述,4BM=或6.故选:D.【点睛】本题考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解题的关键是学会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思考问题,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相似三角形解决问题.5.B解析:B【解析】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定义,把x=1代入方程得关于k的一次方程1-3+k=0,然后解一次方程即可.详解:把x=1代入方程得1+k-3=0,解得k=2.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能使一元二次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是一元二次方程的解.6.C解析:C【解析】【分析】利用因式分解法解方程即可解答.【详解】x2-x=0x(x-1)=0,x=0或x-1=0,∴x1=0,x2=1.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因式分解法,熟知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7.D解析:D【解析】连接OC,则有∠BOC=2∠A=2α,∵OB=OC,∴∠OBC=∠OCB,∵∠OBC+∠OCB+∠BOC=180°,∴2∠OBC+2α=180°,∴∠OBC=90°-α,故选D.8.C解析:C【解析】【分析】点到圆心的距离大于半径,得到点在圆外.【详解】∵点P到圆心O的距离为4.5,⊙O的半径为4,∴点P在圆外.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点与圆的位置关系,通过比较点到圆心的距离d的距离与半径r的大小确定点与圆的位置关系.9.A解析:A【解析】【分析】把点(-1,-3)代入y=x2+mx+n得n=-4+m,再代入mn+1进行配方即可.【详解】∵二次函数y=x2+mx+n的图像经过点(-1,-3),∴-3=1-m+n,∴n=-4+m,代入mn+1,得mn+1=m2-4m+1=(m-2)2-3.∴代数式mn+1有最小值-3.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以及二次函数的性质,把函数mn+1的解析式化成顶点式是解题的关键.10.C解析:C【解析】 【分析】①③,根据已知把∠ABD ,∠CBD ,∠A 角度确定相等关系,得到等腰三角形证明腰相等即可;②通过证△ABC ∽△BCD ,从而确定②是否正确,根据AD =BD =BC ,即 BC AC BCAC BC-=解得BC=12AC ,故④正确. 【详解】①BC 是⊙A 的内接正十边形的一边, 因为AB =AC ,∠A =36°, 所以∠ABC =∠C =72°,又因为BD 平分∠ABC 交AC 于点D , ∴∠ABD =∠CBD =12∠ABC =36°=∠A , ∴AD =BD ,∠BDC =∠ABD +∠A =72°=∠C , ∴BC =BD ,∴BC =BD =AD ,正确; 又∵△ABD 中,AD+BD >AB ∴2AD >AB, 故③错误.②根据两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易证△ABC ∽△BCD ,∴BC CDAB BC =,又AB =AC , 故②正确,根据AD =BD =BC ,即 BC AC BCAC BC-=,解得AC ,故④正确, 故选C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圆的几何综合,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要熟练掌握圆的基本性质和几何图形的性质.11.A解析:A 【解析】 【分析】直接把已知数据代入进而得出c 的值,再解方程根据根的判别式分析即可. 【详解】∵x =﹣1为方程x 2﹣8x ﹣c =0的根, 1+8﹣c =0,解得c =9, ∴原方程为x 2-8x +9=0,∵24b ac ∆=-=(﹣8)2-4×9>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对于一元二次方程()200++=≠ax bx c a ,根的情况由24b ac ∆=-来判别,当24b ac ->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24b ac -=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24b ac -<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12.A解析:A【解析】【分析】按照“左加右减,上加下减”的规律,进而得出平移后抛物线的解析式即可.【详解】抛物线23y x =先向左平移1个单位得到解析式:()231y x =+,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得到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312y x =++.故选:A .【点睛】此题考查了抛物线的平移变换以及抛物线解析式的变化规律:左加右减,上加下减. 二、填空题13.3【解析】【分析】根据圆周角定理可求出∠AOB 的度数,设扇形半径为x ,从而列出关于x 的方程,求出答案.【详解】由题意可知:∠AOB=2∠ACB=2×40°=80°,设扇形半径为x ,故阴解析:3【解析】【分析】根据圆周角定理可求出∠AOB 的度数,设扇形半径为x ,从而列出关于x 的方程,求出答案.【详解】由题意可知:∠AOB =2∠ACB =2×40°=80°,设扇形半径为x,故阴影部分的面积为πx2×80360=29×πx2=2π,故解得:x1=3,x2=-3(不合题意,舍去),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圆周角定理以及扇形的面积求解,解本题的要点在于根据题意列出关于x 的方程,从而得到答案.14.【解析】【分析】首先对图中各点进行标注,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正方形BEFL的面积减去梯形BEN K的面积,再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出BK、EN的长从而求出梯形的面积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如解析:13 3【解析】【分析】首先对图中各点进行标注,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正方形BEFL的面积减去梯形BENK的面积,再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出BK、EN的长从而求出梯形的面积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如图所示,∵四边形MEGH为正方形,∴NE GH∴△AEN~△AHG∴NE:GH=AE:AG∵AE=2+3=5,AG=2+3+4=9,GH=4∴NE:4=5:9∴NE=20 9同理可求BK=8 9梯形BENK的面积:1208143 2993⎛⎫⨯+⨯=⎪⎝⎭∴阴影部分的面积:1413 3333⨯-=故答案为:13 3.【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图形面积的计算以及相似三角形判定及其性质,根据相似的性质求出相应的边长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5.-3【解析】【分析】首先利用表中的数据求出二次函数,再利用求根公式解得x1,再利用夹逼法可确定x1 的取值范围,可得k.【详解】解:把x=0,y=-3,x=1,y=-1,x=-1,y=-3解析:-3【解析】【分析】首先利用表中的数据求出二次函数,再利用求根公式解得x1,再利用夹逼法可确定x1的取值范围,可得k.【详解】解:把x=0,y=-3,x=1,y=-1,x=-1,y=-3代入y=ax2+bx+c得3 1 3ca b c a b c-=⎧⎪-=++⎨⎪-=-+⎩,解得113abc=⎧⎪=⎨⎪=-⎩,∴y=x²+x-3,∵△=b2-4ac=12-4×1×(-3)=13,∴=,∵1x<0,∴1x=−1<0,∵-4≤-3,∴322 -≤≤-,∴-3≤−1−132≤ 2.5,∵整数k满足k<x1<k+1,∴k=-3,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求出二次函数的解析式.16.115°【解析】【分析】根据过C点的切线与AB的延长线交于P点,∠P=40°,可以求得∠OCP和∠OBC的度数,又根据圆内接四边形对角互补,可以求得∠D的度数,本题得以解决.【详解】解:连解析:115°【解析】【分析】根据过C点的切线与AB的延长线交于P点,∠P=40°,可以求得∠OCP和∠OBC的度数,又根据圆内接四边形对角互补,可以求得∠D的度数,本题得以解决.【详解】解:连接OC,如右图所示,由题意可得,∠OCP=90°,∠P=40°,∴∠COB=50°,∵OC=OB,∴∠OCB=∠OBC=65°,∵四边形ABCD是圆内接四边形,∴∠D+∠ABC=180°,∴∠D=115°,故答案为:115°.【点睛】本题考查切线的性质、圆内接四边形,解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找出所求问题需要的条件.17.【解析】【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ax2+bx+c=0(a≠0),列含m的不等式求解即可.【详解】解:∵关于x的方程(m﹣2)x2﹣2x+1=0是一元二次方程,∴m-2≠0,∴m≠m解析:2【解析】【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ax2+bx+c=0(a≠0),列含m的不等式求解即可.【详解】解:∵关于x的方程(m﹣2)x2﹣2x+1=0是一元二次方程,∴m-2≠0,∴m≠2.故答案为:m≠2.【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满足二次项系数不为0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8.2或﹣1【解析】【分析】利用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找出当y=1时x的值,结合当a≤x≤a+1时函数有最小值1,即可得出关于a的一元一次方程,解之即可得出结论.【详解】当y=1时,有x解析:2或﹣1【解析】【分析】利用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找出当y=1时x的值,结合当a≤x≤a+1时函数有最小值1,即可得出关于a的一元一次方程,解之即可得出结论.【详解】当y=1时,有x2﹣2x+1=1,解得:x1=0,x2=2.∵当a≤x≤a+1时,函数有最小值1,∴a=2或a+1=0,∴a=2或a=﹣1,故答案为:2或﹣1.【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以及二次函数的最值,利用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找出当y=1时x的值是解题的关键.【解析】【分析】根据m是方程5x2﹣3x﹣1=0的一个根代入得到5m2﹣3m﹣1=0,进一步得到5m2﹣1=3m,两边同时除以m得:5m﹣=3,然后整体代入即可求得答案.【详解】解解析:2019【解析】【分析】根据m是方程5x2﹣3x﹣1=0的一个根代入得到5m2﹣3m﹣1=0,进一步得到5m2﹣1=3m,两边同时除以m得:5m﹣1m=3,然后整体代入即可求得答案.【详解】解:∵m是方程5x2﹣3x﹣1=0的一个根,∴5m2﹣3m﹣1=0,∴5m2﹣1=3m,两边同时除以m得:5m﹣1m=3,∴15m﹣3m+2010=3(5m﹣1m)+2010=9+2010=2019,故答案为:2019.【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灵活的进行代数式的变形是解题的关键. 20.2π【解析】分析:根据弧长公式可得结论.详解:根据题意,扇形的弧长为=2π,故答案为:2π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弧长的计算,熟练掌握弧长公式是解题的关键.解析:2π【解析】分析:根据弧长公式可得结论.详解:根据题意,扇形的弧长为1203180π⨯=2π,故答案为:2π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弧长的计算,熟练掌握弧长公式是解题的关键.【解析】【分析】因为直径所对圆周角为直角,所以ABC 的边长可应用勾股定理求解,其中,且AC+BC=8,即可求得,根据基本不等式,可得的范围,再根据题意要求AB 为整数及三角形三边关系,即可解析:6或7【解析】【分析】 因为直径所对圆周角为直角,所以ABC 的边长可应用勾股定理求解,其中222AB =AC BC +,且AC+BC=8,即可求得22AB =(AC+BC)2AC BC -⋅,根据基本不等式AC BC=AC+(8-AC)+≥2AB 的范围,再根据题意要求AB 为整数及三角形三边关系,即可得出AB 可能的长度.【详解】 解:∵直径所对圆周角为直角,故ABC 为直角三角形,∴根据勾股定理可得,222AB =AC BC +,即22AB =(AC+BC)2AC BC -⋅,又∵AC+BC=8,根据基本不等式AC BC=AC+(8-AC)+≥∴0<AC BC 16⋅≤,代入22AB =(AC+BC)2AC BC -⋅∴232AB 64≤≤,同时AB 要满足整数的要求,∴AB=6或7或8,但是三角形三边关系要求,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故AB ≠8, ∴AB=6或7,故答案为:6或7.【点睛】本题主要考察了直径所对圆周角为直角、勾股定理、三角形三边关系、基本不等式,解题的关键在于找出AB 长度的范围. 22.5【解析】【分析】根据概率公式列出方程,即可求出答案.【详解】解:由题意得,解得m =5,经检验m =5是原分式方程的根,故答案为5.本题主要考查了概率公式,根据概率公解析:5【解析】【分析】根据概率公式列出方程,即可求出答案.【详解】解:由题意得,10m 3610m 45+=+++ 解得m =5,经检验m =5是原分式方程的根,故答案为5.【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概率公式,根据概率公式列出方程是解题的关键.23.2【解析】【分析】根据根的判别式,令,可得,解方程求出b =﹣2a ,再把b 代入原方程,根据韦达定理:即可.【详解】当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ax2+bx+5a =0有两个正的相等的实数根时, ,即解析:【解析】【分析】根据根的判别式,令=0∆,可得2220=0b a -,解方程求出b =﹣,再把b 代入原方程,根据韦达定理:12b x x a+=-即可. 【详解】当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ax 2+bx +5a =0有两个正的相等的实数根时, =0∆,即2220=0b a -,解得b =﹣a 或b =(舍去),原方程可化为ax 2﹣+5a =0,则这两个相等实数根的和为故答案为:本题考查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和韦达定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根的判别式和韦达定理。

沈阳市初三化学上册期末化学试卷(Word版含解析)

沈阳市初三化学上册期末化学试卷(Word版含解析)

沈阳市上册期末化学试卷(Word版含解析)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1.向盛满二氧化碳的密闭装置内注人石灰浆(含有氢氧化钙的白色浑浊液体)并振荡装置,测得压强变化曲线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曲线由①到②,压强上升,是因为石灰浆挤压了瓶内气体B.曲线由②到③,压强几乎不变,是因为未振荡装置C.曲线由③到④,压强迅速下降,是因为振荡装置后,二者充分反应D.曲线的变化可以解释检验二氧化碳为什么用氢氧化钙2.明胶,可以在制药与食品工业中使用。

明胶里含有多种蛋白质,其中某蛋白质在人内水解产物之一为苯丙氨酸(化学式为C9H11O2N)。

下列对相关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一个苯丙氨酸分子有23个原子构成B.苯丙氨酸分子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C.苯丙氨酸中碳、氢、氧、氮四种元素质量比为9:11:2:1D.苯丙氨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3.某有机物6.2g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共得到17.6g二氧化碳和10.8g水,则该化合物的组成元素是()A.一定只含有碳元素B.一定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C.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D.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4.下列除去少量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A.CO2气体(CO):点燃 B.MnO2固体(KCl):加水过滤C.Fe粉中含少量铜:加盐酸 D.CO气体(CO2):通入水5.电解水时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可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栄参与反应),电解一定质量氢氧化钠稀溶液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 B.溶液中钠元素质量变大C.溶液中氢、氧元素质量比不变 D.溶液中氢元素质量分数减小6.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反应条件已省略),根据该图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没有发生变化B.乙、丙、丁三种物质都属于氧化物C.甲物质中氮、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3D.生成物中丙、丁分子个数比为2:37.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在密闭容器内反应一段时间,测得反应产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关系如下表:根据上表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a=15.3 B.X、Z 是反应物,Y、W 是生成物C.Z 为化合物D.反应中 Y、W 两种物质变化的质量比为22:98.下列一些事实用微观粒子的知识解释错误的是()选项事实解释A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花香分子在不断运动B水结冰后体积变大水分子体积变大C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D CO和CO2的化学性质不同两种物质的分子结构不同A.A B.B C.C D.D9.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分析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B.与电源正极相连接的玻璃管中生成的气体是氧气C.不同物质着火点不同D.向小试管中加入适量干冰,看到U型管中左侧液面上升,右侧液面下降10.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的是()A.将生锈的铁钉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B.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镁粉、锌粉C.水的电解D .向过氧化氢的水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制氧气11.美国普度大学研发出一种制备氢气的新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上册期末试卷测试与练习(word 解析版) 一、选择题1.在半径为3cm 的⊙O 中,若弦AB =32,则弦AB 所对的圆周角的度数为( ) A .30° B .45° C .30°或150° D .45°或135°2.如图,等边三角形ABC 的边长为5,D 、E 分别是边AB 、AC 上的点,将△ADE 沿DE 折叠,点A 恰好落在BC 边上的点F 处,若BF =2,则BD 的长是( )A .2B .3C .218D .2473.有一组数据5,3,5,6,7,这组数据的众数为( )A .3B .6C .5D .7 4.已知抛物线221y ax x =+-与x 轴没有交点,那么该抛物线的顶点所在的象限是(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 5.已知关于x 的函数y =x 2+2mx +1,若x >1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则m 的取值范围是( )A .m ≥1B .m ≤1C .m ≥-1D .m ≤-1 6.若x=2y ,则x y 的值为( ) A .2 B .1 C .12 D .137.如图,AB 是⊙O 的弦,半径OC ⊥AB ,D 为圆周上一点,若BC 的度数为50°,则∠ADC 的度数为 ( )A .20°B .25°C .30°D .50°8.如图,△ABC 内接于⊙O ,连接OA 、OB ,若∠ABO =35°,则∠C 的度数为( )A .70°B .65°C .55°D .45°9.10件产品中有2件次品,从中任意抽取1件,恰好抽到次品的概率是( )A .12B .13C .14D .1510.一元二次方程x 2﹣3x =0的两个根是( )A .x 1=0,x 2=﹣3B .x 1=0,x 2=3C .x 1=1,x 2=3D .x 1=1,x 2=﹣3 11.在△ABC 中,点D 、E 分别在AB ,AC 上,DE ∥BC ,AD :DB =1:2,,则:ADE ABC S S ∆∆=( ),A .19B .14C .16D .13 12.如图,在矩形中,,,若以为圆心,4为半径作⊙.下列四个点中,在⊙外的是( )A .点B .点C .点D .点二、填空题13.若m 是方程2x 2﹣3x =1的一个根,则6m 2﹣9m 的值为_____.14.已知二次函数222y x x -=-,当-1≤x≤4时,函数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15.如图,在边长为4的菱形ABCD 中,∠A=60°,M 是AD 边的中点,点N 是AB 边上一动点,将△AMN 沿MN 所在的直线翻折得到△A′MN ,连接A′C ,则线段A′C 长度的最小值是______.16.抛物线()2322y x =+-的顶点坐标是______.17.二次函数2y ax bx c =++的图象如图所示,若点()11,A y ,()23,B y 是图象上的两点,则1y ____2y (填“>”、“<”、“=”).18.如图,抛物线214311515y x x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与y 轴交于C 点,⊙B 的圆心为B ,半径是1,点P 是直线AC 上的动点,过点P 作⊙B 的切线,切点是Q ,则切线长PQ 的最小值是__.19.已知⊙O 半径为4,点,A B 在⊙O 上,21390,sin BAC B ∠=∠=,则线段OC 的最大值为_____.20.如图,港口A 在观测站 O 的正东方向,OA =4km ,某船从港口A 出发,沿北偏东15°方向航行一段距离后到达 B 处,此时从观测站O 处测得该船位于北偏东60°的方向,则该船与观测站之间的距离(即OB 的长)为 _____km.21.设1x 、2x 是关于x 的方程2350x x +-=的两个根,则1212x x x x +-•=__________.22.有4根细木棒,它们的长度分别是2cm 、4cm 、6cm 、8cm .从中任取3根恰好能搭成一个三角形的概率是_____.23.若函数y =(m +1)x 2﹣x +m (m +1)的图象经过原点,则m 的值为_____.24.如图,二次函数y =x (x ﹣3)(0≤x ≤3)的图象,记为C 1,它与x 轴交于点O ,A 1;将C 1点A 1旋转180°得C 2,交x 轴于点A 2;将C 2绕点A 2旋转180°得C 3,交x 轴于点A 3;……若P (2020,m )在这个图象连续旋转后的所得图象上,则m =_____.三、解答题 25.已知二次函数216y ax bx =++的图像经过点(-2,40)和点(6,-8),求一元二次方程2160ax bx ++=的根.26.(1)解方程:2670x x +-=(2)计算:()04sin 45831tan 30︒-+--︒ 27.已知函数y =ax 2+bx +c (a ≠0,a 、b 、c 为常数)的图像经过点A (-1,0)、B (0,2).(1)b = (用含有a 的代数式表示),c = ;(2)点O 是坐标原点,点C 是该函数图像的顶点,若△AOC 的面积为1,则a = ; (3)若x >1时,y <5.结合图像,直接写出a 的取值范围.28.如图,以AB 边为直径的⊙O 经过点P ,C 是⊙O 上一点,连结PC 交AB 于点E ,且∠ACP =60°,PA =PD .(1)试判断PD 与⊙O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若点C 是弧AB 的中点,已知AB =4,求CE •CP 的值.29.如图1,矩形OABC 的顶点A 的坐标为(4,0),O 为坐标原点,点B 在第一象限,连接AC , tan ∠ACO=2,D 是BC 的中点,(1)求点D 的坐标;(2)如图2,M 是线段OC 上的点,OM=23OC ,点P 是线段OM 上的一个动点,经过P 、D 、B 三点的抛物线交x 轴的正半轴于点E ,连接DE 交AB 于点F. ①将△DBF 沿DE 所在的直线翻折,若点B 恰好落在AC 上,求此时点P 的坐标; ②以线段DF 为边,在DF 所在直线的右上方作等边△DFG ,当动点P 从点O 运动到点M 时,点G 也随之运动,请直接写出点G 运动的路径的长.30.京杭大运河是世界文化遗产.综合实践活动小组为了测出某段运河的河宽(岸沿是平行的),如图,在岸边分别选定了点A 、B 和点C 、D ,先用卷尺量得AB=160m ,CD=40m ,再用测角仪测得∠CAB=30°,∠DBA=60°,求该段运河的河宽(即CH 的长).3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 ∆的顶点坐标分别为A (6,4),B (4,0),C (2,0).(1)在y 轴左侧,以O 为位似中心,画出111A B C ∆,使它与ABC ∆的相似比为1:2; (2)根据(1)的作图,111tan A B C ∠= .32.如图,O 的半径为23AB 是O 的直径,F 是O 上一点,连接FO 、FB .C 为劣弧BF 的中点,过点C 作CD AB ⊥,垂足为D ,CD 交FB 于点E ,//CG FB ,交AB 的延长线于点G .(1)求证:CG是O的切线;BC OF,如图2.(2)连接BC,若//①求CE的长;②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_________.【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题意画出图形,连接OA和OB,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得出∠AOB=90°,再根据圆周角定理和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求出即可.【详解】解:如图所示,连接OA,OB,则OA=OB=3,∵AB=2,∴OA2+OB2=AB2,∴∠AOB=90°,∴劣弧AB的度数是90°,优弧AB的度数是360°﹣90°=270°,∴弦AB对的圆周角的度数是45°或135°,故选:D.此题主要考查圆周角的求解,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图形求出圆心角,再得到圆周角的度数. 2.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折叠得出∠DFE=∠A=60°,AD=DF,AE=EF,设BD=x,AD=DF=5﹣x,求出∠DFB =∠FEC,证△DBF∽△FCE,进而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解答即可.【详解】解:∵△ABC是等边三角形,∴∠A=∠B=∠C=60°,AB=BC=AC=5,∵沿DE折叠A落在BC边上的点F上,∴△ADE≌△FDE,∴∠DFE=∠A=60°,AD=DF,AE=EF,设BD=x,AD=DF=5﹣x,CE=y,AE=5﹣y,∵BF=2,BC=5,∴CF=3,∵∠C=60°,∠DFE=60°,∴∠EFC+∠FEC=120°,∠DFB+∠EFC=120°,∴∠DFB=∠FEC,∵∠C=∠B,∴△DBF∽△FCE,∴BD BF DFFC CE EF==,即2535x xy y-==-,解得:x=218,即BD=218,故选: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知折叠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3.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众数的概念求解.这组数据中5出现的次数最多,出现了2次,则众数为5.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众数的概念: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众数.4.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题目信息可知当y=0时,20a 21x x =+-,此时0<,可以求出a 的取值范围,从而可以确定抛物线顶点坐标的符号,继而可以确定顶点所在的象限.【详解】解:∵抛物线2y a 21x x =+-与x 轴没有交点, ∴2a 210x x +-=时无实数根;即,24440b ac a =-=+<,解得,a 1<-,又∵2y a 21x x =+-的顶点的横坐标为:2102a a -=->; 纵坐标为:()414104a a a a⨯----=<; 故抛物线的顶点在第四象限.故答案为:D.【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抛物线与坐标轴的交点问题,解题的关键是根据抛物线与x 轴无交点得出2a 210x x +-=时无实数根,再利用根的判别式求解a 的取值范围.5.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函数解析式可知,开口方向向上,在对称轴的右侧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在对称轴的左侧,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详解】解:∵函数的对称轴为x=222b m m a -=-=-, 又∵二次函数开口向上,∴在对称轴的右侧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x >1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m≤1,即m≥-1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图形与系数的关系,熟练掌握二次函数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6.A解析:A【解析】【分析】将x=2y代入xy中化简后即可得到答案.【详解】将x=2y代入xy得:22x yy y==,故选:A.【点睛】此题考查代数式代入求值,正确计算即可.7.B解析:B【解析】【分析】利用圆心角的度数等于它所对的弧的度数得到∠BOC=50°,利用垂径定理得到=AC BC,然后根据圆周角定理计算∠ADC的度数.【详解】∵BC的度数为50°,∴∠BOC=50°,∵半径OC⊥AB,∴=AC BC,∴∠ADC=12∠BOC=25°.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圆心角、弧、弦的关系: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两条弧、两条弦中有一组量相等,那么它们所对应的其余各组量都分别相等.也考查了垂径定理和圆周角定理.8.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和等腰三角形等边对等角求得∠O 的度数,再进一步根据圆周角定理求解.【详解】解:∵OA=OB ,∠ABO=35°,∴∠BAO=∠ABO=35°,∴∠O=180°-35°×2=110°,∴∠C=12∠O=55°.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圆周角定理.能理解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圆心角的一半是解决此题的关键.9.D解析:D【解析】【分析】由于10件产品中有2件次品,所以从10件产品中任意抽取1件,抽中次品的概率是21105=. 【详解】解:()21P 105==次品 .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用概率公式求事件的概率,根据题目找出全部情况的总数以及符合条件的情况数目是解此题的关键. 10.B解析:B【解析】【分析】利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即可.【详解】x 2﹣3x =0,x (x ﹣3)=0,x =0或x ﹣3=0,x 1=0,x 2=3.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就是先把方程的右边化为0,再把左边通过因式分解化为两个一次因式的积的形式,那么这两个因式的值就都有可能为0,这就能得到两个一元一次方程的解,这样也就把原方程进行了降次,把解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解一元一次方程的问题了(数学转化思想).11.A解析:A【解析】【分析】根据DE∥BC得到△ADE∽△ABC,再结合相似比是AD:AB=1:3,因而面积的比是1:9.【详解】解:如图:∵DE∥BC,∴△ADE∽△ABC,∵AD:DB=1:2,∴AD:AB=1:3,∴S△ADE:S△ABC=1:9.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知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2.C解析:C【解析】【分析】连接AC,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C的长度,即可解题.【详解】解:如下图,连接AC,∵圆A的半径是4,AB=4,AD=3,∴由勾股定理可知对角线AC=5,∴D在圆A内,B在圆上,C在圆外,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圆的简单性质,属于简单题,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C的长是解题关键.二、填空题13.3【解析】【分析】把m代入方程2x2﹣3x=1,得到2m2-3m=1,再把6m2-9m变形为3(2m2-3m),然后利用整体代入的方法计算.【详解】解:∵m是方程2x2﹣3x=1的一个根,解析:3【解析】【分析】把m代入方程2x2﹣3x=1,得到2m2-3m=1,再把6m2-9m变形为3(2m2-3m),然后利用整体代入的方法计算.【详解】解:∵m是方程2x2﹣3x=1的一个根,∴2m2﹣3m=1,∴6m2﹣9m=3(2m2﹣3m)=3×1=3.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能使一元二次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是一元二次方程的解.14.-3【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二次函数的性质可以求得当−1≤x≤4时,函数的最小值.【详解】解:∵二次函数,∴该函数的对称轴是直线x =1,当x >1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当x <1时,y 随解析:-3【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二次函数的性质可以求得当−1≤x ≤4时,函数的最小值.【详解】解:∵二次函数222y x x -=-,∴该函数的对称轴是直线x =1,当x >1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当x <1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1≤x≤4,∴当x =1时,y 取得最小值,此时y =-3,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的性质、二次函数的最值,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解答. 15.【解析】【分析】【详解】解:如图所示:∵MA′是定值,A′C 长度取最小值时,即A′在MC 上时, 过点M 作MF⊥DC 于点F ,∵在边长为2的菱形ABCD 中,∠A=60°,M 为AD 中点,∴2解析:2【解析】【分析】【详解】解:如图所示:∵MA′是定值,A′C 长度取最小值时,即A′在MC 上时,过点M 作MF ⊥DC 于点F ,∵在边长为2的菱形ABCD 中,∠A=60°,M 为AD 中点,∴2MD=AD=CD=2,∠FDM=60°,∴∠FMD=30°,∴FD=12MD=1, ∴FM=DM×cos30°∴MC ==,∴A′C=MC﹣MA′=2.故答案为272-.【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菱形的性质以及锐角三角函数关系等知识,得出A′点位置是解题关键.16.【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已知抛物线的顶点式,可据此直接写出顶点坐标.【详解】解:由,根据顶点式的坐标特点可知,顶点坐标为.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抛物线的顶点坐标公式,将解析式化解析:()2,2--【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已知抛物线的顶点式,可据此直接写出顶点坐标.【详解】解:由()2322y x =+-,根据顶点式的坐标特点可知,顶点坐标为()2,2--. 故答案为:()2,2--.【点睛】本题考查抛物线的顶点坐标公式,将解析式化为顶点式y=a (x-h )2+k ,顶点坐标是(h ,k ),对称轴是x=h .17.>【解析】【分析】利用函数图象可判断点,都在对称轴右侧的抛物线上,然后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可判断与的大小.【详解】解:∵抛物线的对称轴在y 轴的左侧,且开口向下,∴点,都在对称轴右侧的抛物线解析:>【解析】【分析】利用函数图象可判断点()11,A y ,()23,B y 都在对称轴右侧的抛物线上,然后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可判断1y 与2y 的大小.【详解】解:∵抛物线的对称轴在y 轴的左侧,且开口向下,∴点()11,A y ,()23,B y 都在对称轴右侧的抛物线上,∴1y >2y .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二次函数的性质.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判断点A 和点B 都在对称轴的右侧.18.【解析】【分析】先根据解析式求出点A 、B 、C 的坐标,求出直线AC 的解析式,设点P 的坐标,根据过点P 作⊙B 的切线,切点是Q 得到PQ 的函数关系式,求出最小值即可.【详解】令中y=0,得x1=【解析】【分析】先根据解析式求出点A 、B 、C 的坐标,求出直线AC 的解析式,设点P 的坐标,根据过点P 作⊙B 的切线,切点是Q 得到PQ 的函数关系式,求出最小值即可.【详解】令2111515y x x =--中y=0,得x 1x 2∴直线AC 的解析式为1y =-, 设P (x ,31x ), ∵过点P 作⊙B 的切线,切点是Q ,BQ=1∴PQ 2=PB 2-BQ 2,2+(31x )2-1, =24283753x x ,∵43a =0<, ∴PQ 2有最小值24283475()3326443, ∴PQ 的最小值是26,故答案为:26,【点睛】此题考查二次函数最小值的实际应用,求动线段的最小值,需构建关于此线段的函数解析式,利用二次函数顶点坐标公式求最值,此题找到线段PQ 、BQ 、PB 之间的关系式是解题的关键.19.【解析】【分析】过点A 作AE ⊥AO,并使∠AEO =∠ABC,先证明,由三角函数可得出,进而求得,再通过证明,可得出,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可得:,由勾股定理可得,求出BE 的最大值,则答案即可求出.解析:41383+ 【解析】【分析】过点A 作AE ⊥AO,并使∠AEO =∠ABC,先证明ABC AEO ∆∆,由三角函数可得出23AO AE =,进而求得6AE =,再通过证明AEB AOC ∆∆,可得出23OC BE =,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可得:BE OE OB ≤+,由勾股定理可得213OE =,求出BE 的最大值,则答案即可求出.【详解】解:过点A 作AE ⊥AO,并使∠AEO =∠ABC,∵OAE BAC AEO ABC ∠=∠⎧⎨∠=∠⎩, ∴ABCAEO ∆∆,∴tan AC AO B AB AE ∠==,∵sin 13B ∠=,∴cos 13B ∠==,∴sin 2tan cos 3B B n B ∠∠===∠, ∴23AO AE =, 又∵4AO =,∴6AE =,∵90,90EAB BAO OAC BAO ∠+∠=︒∠+∠=︒, ∴ =EAB OAC ∠∠, 又∵AC AO AB AE=, ∴AEB AOC ∆∆, ∴23OC AC BE AB ==, ∴23OC BE =, 在△OEB 中,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可得:BE OE OB ≤+,∵OE ===,∴4OE OB +=,∴BE的最大值为:4,∴OC的最大值为:()28433=.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函数、勾股定理及三角形三边关系,解题的关键是构造直角三角形. 20.2+2【解析】【分析】作AD ⊥OB 于点D ,根据题目条件得出∠OAD =60°、∠DAB =45°、OA =4km ,再分别求出AD 、OD 、BD 的长,从而得出答案.【详解】如图所示,过点A作AD⊥O解析:23+2【解析】【分析】作AD⊥OB于点D,根据题目条件得出∠OAD=60°、∠DAB=45°、OA=4km,再分别求出AD、OD、BD的长,从而得出答案.【详解】如图所示,过点A作AD⊥OB于点D,由题意知,∠AOD=30°,OA=4km,则∠OAD=60°,∴∠DAB=45°,在Rt△OAD中,AD=OAsin∠AOD=4×sin30°=4×12=2(km),OD=OAcos∠AOD=4×cos30°=433km),在Rt△ABD中,BD=AD=2km,∴OB=OD+BD=32(km),故答案为:3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方向角问题,解题的关键是构建合适的直角三角形,并熟练运用三角函数进行求解.21.2【解析】【分析】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确定和,然后代入计算即可.【详解】解:∵∴=-3, =-5∴-3-(-5)=2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根与系数的关系,牢记对于(a≠解析:2【解析】【分析】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确定12x x +和12x x •,然后代入计算即可.【详解】解:∵2350x x +-=∴12x x +=-3, 12x x •=-5∴1212x x x x +-•=-3-(-5)=2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根与系数的关系,牢记对于20ax bx c ++=(a≠0),则有:12b x x a +=-,12c x x a•=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2.【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列举出所有4种等可能的结果数,再根据题意得出能够构成三角形的结果数,最后根据概率公式即可求解.【详解】从中任取3根共有4种等可能的结果数,它们为2、4、6;2、4、 解析:14【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列举出所有4种等可能的结果数,再根据题意得出能够构成三角形的结果数,最后根据概率公式即可求解.【详解】从中任取3根共有4种等可能的结果数,它们为2、4、6;2、4、8;2、6、8;、4、6、8,其中恰好能搭成一个三角形为4、6、8, 所以恰好能搭成一个三角形的概率=14. 故答案为14. 【点睛】本题考查列表法或树状图法和三角形三边关系,解题的关键是通过列表法或树状图法展示出所有等可能的结果数及求出构成三角形的结果数.23.0或﹣1【解析】【分析】根据题意把原点(0,0)代入解析式,得出关于m的方程,然后解方程即可.【详解】∵函数经过原点,∴m(m+1)=0,∴m=0或m=﹣1,故答案为0或﹣1.【点解析:0或﹣1【解析】【分析】根据题意把原点(0,0)代入解析式,得出关于m的方程,然后解方程即可.【详解】∵函数经过原点,∴m(m+1)=0,∴m=0或m=﹣1,故答案为0或﹣1.【点睛】本题考查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解题的关键是知道函数图象上的点满足函数解析式.24.【解析】【分析】x(x﹣3)=0得A1(3,0),再根据旋转的性质得OA1=A1A2=A2A3=…=A673A674=3,所以抛物线C764的解析式为y=﹣(x﹣2019)(x﹣2022),然解析:【解析】【分析】x(x﹣3)=0得A1(3,0),再根据旋转的性质得OA1=A1A2=A2A3=…=A673A674=3,所以抛物线C764的解析式为y=﹣(x﹣2019)(x﹣2022),然后计算自变量为2020对应的函数值即可.【详解】当y=0时,x(x﹣3)=0,解得x1=0,x2=3,则A1(3,0),∵将C1点A1旋转180°得C2,交x轴于点A2;将C2绕点A2旋转180°得C3,交x轴于点A3;……∴OA 1=A 1A 2=A 2A 3=…=A 673A 674=3,∴抛物线C 764的解析式为y =﹣(x ﹣2019)(x ﹣2022),把P (2020,m )代入得m =﹣(2020﹣2019)(2020﹣2022)=2.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考查图形类规律,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图形类规律的基本解题方法.三、解答题25.x 1=2,x 2=8.【解析】【分析】把已知两点坐标代入二次函数解析式求出a 与b 的值,代入方程计算即可求出解.【详解】解:将点(-2,40)和点(6,-8)代入二次函数得,404216836616a b a b =-+⎧⎨-=++⎩解得:110a b =⎧⎨=-⎩∴求得二次函数关系式为21016y x x =-+,当y=0时,210160x x -+=,解得x 1=2,x 2=8.【点睛】此题考查了抛物线与x 轴的交点,抛物线与x 轴的交点与根的判别式有关:根的判别式大于0,有两个交点;根的判别式大于0,没有交点;根的判别式等于0,有一个交点.26.(1)17x =-,21x =;(2)1 【解析】【分析】(1)利用求根公式法解方程即可(2)第一、四项利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计算,第二项化为最简二次根式,第三项利用零指数幂法则计算,【详解】解:(1)()2641764=-⨯⨯-=∴68x 342-±===-± ∴17x =-,21x =(2)原式411233=⨯--=-【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有解一元二次方程和实数的运算,熟记求根公式和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是解此题的关键.27.(1)a+2;2;(2)-2或6±3)8a≤--【解析】【分析】(1)将点B的坐标代入解析式,求得c的值;将点A代入解析式,从而求得b;;(2)由题意可得AO=1,设C点坐标为(x,y),然后利用三角形的面积求出点C的纵坐标,然后代入顶点坐标公式求得a的值;(3)结合图像,若x>1时,y<5,则顶点纵坐标大于等于5,根据顶点纵坐标公式列不等式求解即可.【详解】解:(1)将B(0,2)代入解析式得:c=2将A(-1,0)代入解析式得: a×(-1)2+b×(-1)+c=0∴a-b+2=0∴b=a+2故答案为:a+2;2(2)由题意可知:AO=1设C点坐标为(x,y)则111 2y⨯⨯=解得:2y=±当y=2时,242 4ac ba-=由(1)可知,b=a+2;c=2∴242(2)24a aa⨯-+=解得:a=-2当y=-2时,242 4ac ba-=-由(1)可知,b=a+2;c=2∴242(2)24a aa⨯-+=-解得:6a=±∴a的值为-2或6±(3)若x>1时,y<5,又因为图像过点A(-1,0)、B(0,2)∴图像开口向下,即a<0则该图像顶点纵坐标大于等于5 ∴2454ac b a-≥ 即242(2)54a a a⨯-+≥ 解得:8215a ≤--或8215a ≥-+(舍去)∴a 的取值范围为8215a ≤--【点睛】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的性质,掌握顶点坐标公式及数形结合思想解题是本题的解题关键.28.(1)PD 是⊙O 的切线.证明见解析.(2)8.【解析】试题分析:(1)连结OP ,根据圆周角定理可得∠AOP=2∠ACP=120°,然后计算出∠PAD 和∠D 的度数,进而可得∠OPD=90°,从而证明PD 是⊙O 的切线;(2)连结BC ,首先求出∠CAB=∠ABC=∠APC=45°,然后可得AC 长,再证明△CAE ∽△CPA ,进而可得,然后可得CE•CP 的值.试题解析:(1)如图,PD 是⊙O 的切线.证明如下:连结OP ,∵∠ACP=60°,∴∠AOP=120°,∵OA=OP ,∴∠OAP=∠OPA=30°,∵PA=PD ,∴∠PAO=∠D=30°,∴∠OPD=90°,∴PD 是⊙O 的切线.(2)连结BC ,∵AB 是⊙O 的直径,∴∠ACB=90°,又∵C 为弧AB 的中点,∴∠CAB=∠ABC=∠APC=45°,∵AB=4,AC=Absin45°=.∵∠C=∠C ,∠CAB=∠APC ,∴△CAE ∽△CPA ,∴,∴CP•CE=CA 2=()2=8.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圆心角、弧、弦的关系;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探究型.29.(1)D (2,2);(2)①P (0,0);②13【解析】【分析】(1)根据三角函数求出OC 的长度,再根据中点的性质求出CD 的长度,即可求出D 点的坐标;(2)①证明在该种情况下DE为△ABC的中位线,由此可得F为AB的中点,结合三角形全等即可求得E点坐标,结合二次函数的性质可设二次函数表达式(此表达式为交点式的变形,利用了二次函数的平移的特点),将E点代入即可求得二次函数的表达式,根据表达式的特征可知P点坐标;②可得G点的运动轨迹为'GG,证明△DFF'≌△FGG',可得GG'=FF',求得P点运动到M 点时的解析式即可求出F'的坐标,结合①可求得FF'即GG'的长度.【详解】解:(1)∵四边形OABC为矩形,∴BC=OA=4,∠AOC=90°,∵在Rt△ACO中,tan∠ACO=OAOC=2,∴OC=2,又∵D为CB中点,∴CD=2,∴D(2,2);(2)①如下图所示,若点B恰好落在AC上的'B时,根据折叠的性质1'','2BDF B DF BDB BD B D∠=∠=∠=,∵D为BC的中点,∴CD=BD,∴'CD B D=,∴1''2BCA DB C BDB∠=∠=∠,∴BCA BDF∠=∠,∴//DF AC,DF为△ABC的中位线,∴AF=BF,∵四边形ABCD为矩形∴∠ABC=∠BAE=90°在△BDF和△AEF中,∵ABC BAEBF AFBFD AFE∠=∠⎧⎪=⎨⎪∠=∠⎩∴△BDF ≌△AEF , ∴AE=BD=2,∴E(6,0),设(2)(4)2ya x x ,将E (6,0)带入,8a+2=0 ∴a=14-,则二次函数解析式为21342y x x =-+,此时P (0,0); ②如图,当动点P 从点O 运动到点M 时,点F 运动到点F',点G 也随之运动到G'.连接GG'.当点P 向点M 运动时,抛物线开口变大,F 点向上线性移动,所以G 也是线性移动.∵OM=23OC=43∴4(0,)3M ,当P 点运动到M 点时,设此时二次函数表达式为1(2)(4)2ya x x ,将4(0,)3M 代入得14823a ,解得1112a ,所以抛物线解析式为1(2)(4)212y x x ,整理得21141223y x x =-++. 当y=0时,211401223x x -++=,解得x=8(已舍去负值), 所以此时(8,0)E , 设此时直线'DF 的解析式为y=kx+b ,将D (2,2),E (8,0)代入2208k b k b =+⎧⎨=+⎩解得1383k b ⎧=-⎪⎪⎨⎪=⎪⎩, 所以1833y x =-+, 当x=4时,43y =,所以4'3AF =,由①得112AF AB ==, 所以1''3FF AF AF =-=, ∵△DFG 、△DF'G'为等边三角形,∴∠GDF =∠G'DF'=60°,DG =DF ,DG'=DF',∴∠GDF ﹣∠GDF'=∠G'DF'﹣∠GDF',即∠G'DG =∠F'DF ,在△DFF'与△FGG'中,''''DF DG F DF G DG DF DG =⎧⎪∠=∠⎨⎪=⎩,∴△DFF'≌△FGG'(SAS ),∴GG'=FF',即G 运动路径的长为13. 【点睛】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综合,解直角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一次函数的应用,折叠问题.(1)中能根据正切求得OC 的长度是解决此问的关键;(2)①熟练掌握折叠前后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是解题关键;②中能通过分析得出G 点的运动轨迹为线段GG',它的长度等于FF',是解题关键.30.该段运河的河宽为.【解析】【分析】过D 作DE ⊥AB ,可得四边形CHED 为矩形,由矩形的对边相等得到两对对边相等,分别在直角三角形ACH 与直角三角形BDE 中,设CH=DE=xm ,利用锐角三角函数定义表示出AH 与BE ,由AH+HE+EB=AB 列出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即可得到结果.【详解】解:过D 作DE AB ⊥,可得四边形CHED 为矩形, 40HE CD m ∴==,设CH DE xm ==,在Rt BDE ∆中,60DBA ∠=︒,3BE xm ∴=, 在Rt ACH ∆中,30BAC ∠=︒,AH ∴=,由160AH HE EB AB m ++==40160++=,解得:303x =,即303CH m =,则该段运河的河宽为303m .【点睛】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熟练掌握锐角三角函数定义是解本题的关键.31.(1)见解析;(2)-2【解析】【分析】(1)连接AO 并延长至1A ,使1AO 2AO =,同理作出点B ,C 的对应点,再顺次连接即可;(2)先根据图象找出三点的坐标,再利用正切函数的定义求解即可.【详解】(1)如图;(2)根据题意可得出()13,2A --,()12,0B -,()11,0C -, 设11A B 与x 轴的夹角为α,∴()111tan tan 180αtan α2A BC ∠=-=-=-.【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在坐标系中画位似图形,掌握位似图形的关于概念是解此题的关键.32.(1)见解析;(2)①2CE =,②2S π=阴.【解析】【分析】(1)连接OC ,利用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证得OC ⊥BF ,再根据CG ∥FB 即可证得结论;(2)①根据已知条件易证得OBC 是等边三角形,利用三角函数可求得CD 的长,根据三角形重心的性质即可求得答案;②易证得OBC FBC S S =,利用扇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得答案. 【详解】 (1)连接CO .C 是BF 的中点,BOC FOC ∴∠=∠.又OF OB =,OC BF ∴⊥.//CG FB ,OC CG ∴⊥.CG ∴是O 的切线.(2)①//OF CB , ∴FOC OCB ∠=∠.OC OB =,BOC FOC ∠=∠60AOF COF BOC ∴∠=∠=∠=︒.∴OBC 是等边三角形.CD OB ⊥,OC BF ⊥, 又O 的半径为3在Rt OCD 中,3sin sin 60233CD OC COD OC ∠==︒=⨯=, ∵BF ⊥OC ,CD ⊥OB ,BF 与CD 相交于E ,点E 是等边三角形OBC 的垂心,也是重心和内心,∴223CE CD ==. ②∵AF ∥BC , ∴OBC FBC S S =∴(260232360OBC S S ππ⨯⨯===阴扇形.【点睛】要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函数的知识,扇形的面积公式,根据三角形重心的性质求得CE的长是解题的关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