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必掌握的文学常识

合集下载

初中语文文学常识

初中语文文学常识

初中语文文学常识初中语文文学常识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

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语文文学常识(通用6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初中语文文学常识篇1一、作家作品《藤野先生》作者鲁迅,选自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鲁迅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本学期我们还学过他的一首散文诗《雪》,选自他的诗歌集《野草》。

《我的母亲》选自《胡适自传》,作者胡适,著名学者。

《列夫*托尔斯泰》选自《三作家》,作者是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

《雷电颂》选历史剧《屈原》,作者郭沫若,我国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古文字学家。

《海燕》选自《高尔基全集》,作者高尔基,前苏联作家,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母亲》,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和剧本《小市民》等。

《敬畏自然》选自《大自然的智慧》,作者严春友《喂—出来》选自《不速之客—星新一短篇小说选》作者星新一,日本现代科幻小说作家。

《云南的歌会》选自《沈从文散文选》,作者沈从文,现代作家。

历史文物学家,代表作《边城》。

《端午的鸭蛋》选自《汪曾祺全集》,作者汪曾祺,现当代作家。

《吆喝》选自《北京城杂忆》,作者萧乾,作家、记者、翻译家。

《与朱元思书》选自《艺文类聚》,作者吴均,,南朝梁文学家。

《五柳先生传》选自《陶渊明集》,作者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

《马说》选自《韩愈文集》,作者韩愈,唐朝著名文学家。

《送东阳马生序》选自《宋学士文集》,作者宋濂,明初文学家。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选自《刘禹锡集》,作者刘禹锡,唐朝诗人哲学家,著有《刘宾客集》。

《赤壁》选自《樊川诗集》,作者杜牧,,唐朝著名诗人,和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过零丁洋》选自《文山先生全集》,作者文天祥,南宋著名爱国诗人。

《水调歌头》选自《东坡乐府集》,作者苏轼,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

初中生必把握的文学常识

初中生必把握的文学常识

初中生必把握的文学常识文化部份一、人的称呼谦称:前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时,经常使用“家”、“舍”等谦词。

“家”是对他人称自己的辈分高或年纪大的亲属时用的谦词,如家父、家母、家兄等。

“舍”用以谦称自己的家或自己的单幼亲属,前者如塞舍、敝舍,后者如舍弟、舍妹、舍侄等。

敬称:表示尊重客气的态度,叫做“尊称”。

(1)对将军的敬称是麾下。

(2)关于对方或对方亲属的敬称有令、尊、等。

令,意思是美好,用于称号对方的亲属,如令尊(对方父亲)、令堂(对方母亲)、令兄(对方的哥哥)、令郎(对方的儿子)、令爱(对方的女儿)。

尊,用来称与对方有关的人或物,如尊上(称对方父母)、尊公、尊君、尊府(皆称对方父亲)、尊堂(对方母亲)、尊亲(对方亲戚)、尊驾(称对方)、尊命(对方的嘱咐)、尊意(对方的意思),(3)称呼前面加“先”,表示已死,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如称已死的皇帝为先帝,称已经死去的父亲为先考或先父,称已经死去的母亲为先慈或先妣,称已死去的有才德的人为先贤。

(4)对品格高贵、聪慧超群的人用“圣”来表敬称,如称孔子为圣人,称孟子为亚圣。

后来,“圣”通多用于帝王,如圣上,圣驾等。

特殊称呼要紧有以下三种:(1)百姓的称呼。

常见的有平民、黔首、百姓、生民、庶民、苍生、黎元、氓等。

(2)不同的朋友关系之间的称呼。

贫贱而地位低下时结交的朋友叫“贫贱之交”;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叫“金兰之交”;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叫“刎颈之交”;在碰到磨难时结成的朋友叫“患难之交”;心心相印、友谊深厚的朋友叫“莫逆之交”;从小一块儿长大的异性好朋友叫“竹马之交”;辈分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叫“忘年交”;不拘于身份、形迹的朋友叫“忘形交”;不因贵贱的转变而改变深厚友谊的朋友叫“车笠交”;在道义上彼此支持的朋友叫“君子交”;心意相投、相知很深的朋友叫“神交”(“神交”也指彼此慕名而未见过面的朋友。

)(3)年龄的称呼。

垂髫(tiáo)是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髫,古代儿童头上下垂的短发)。

初中文学常识大全

初中文学常识大全

初中文学常识大全初中文学常识大全文学,是一种用口语或文字作为媒介,表达客观世界和主观认识的方式和手段。

当文字不单单用来记录(史书、新闻报道、科学论文等),而被赋予其他思想和情感,并具有了艺术之美,才可称为文学艺术,属于语言艺术。

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初中文学常识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初中文学常识11、第一位女诗人是:蔡琰(文姬)2、第一位女词人是:李清照3、第一部词典是:尔雅4、第一部大百科全书是:永乐大典5、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6、第一部文选:昭明文选7、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8、第一部神话集:山海经9、第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10、第一部文言志怪小说集:搜神记11、第一部语录体著作:论语;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12、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13、第一部断代史:汉书14、第一部兵书:孙子兵法15、文章西汉两司马:司马迁、司马相如16、乐府双璧:《木兰词》、《孔雀东南飞》,加上《秦妇吟》为乐府三绝17、史学双璧:史记资治通鉴18、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凌蒙初)19、大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20、中国现代文坛的双子星座:鲁迅郭沫若21、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22、三代:夏商周23、《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24、三王:夏禹商汤周公25、三山:蓬莱方丈瀛洲26、三教:儒释道27、三公:周时,司马司徒司空//西汉,丞相太尉御史大夫清明,太师太傅太保28、三曹:曹操曹丕曹植29、公安三袁: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30、江南三大古楼:湖南岳阳楼武昌黄鹤楼南昌滕王阁31、岁寒三友:松竹梅32、三辅:左冯翊右扶风京兆尹33、科考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和自的第一名(解元,会元,状元)34、殿试三鼎甲:状元榜眼探花35、中国三大国粹:京剧中医中国画36、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冯梦龙)37、儒家经典三礼:周礼仪礼礼记38、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39、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40、郭沫若“女神“三部曲:女神之再生湘果棠棣之花41、茅盾“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42、巴金“爱情“三部曲:雷电雨;“激流“三部曲:家春秋43、第一部国别史:国语44、第一部记录谋臣策士门客言行的专集:国策战国策45、第一部专记个人言行的历史散文:晏子春秋46、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47、第一首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357句,1785字)48、第一部文学批评专著:《典论·论文》(曹丕)49、第一位田园诗人:东晋,陶渊明50、第一部文学理论和评论专著:南北朝梁人刘勰的《文心雕龙》51、第一部诗歌理论和评论专著:南北朝梁人钟嵘的《诗品》52、第一部科普作品,以笔记体写成的综合性学术著作:北宋的沈括的梦溪笔谈53、第一部日记体游记:明代的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记》54、第一位女词人,亦称“一代词宗“:李清照初中文学常识21、我国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2、我国第一部介绍进化论的译作:严复译的赫胥黎的《天演论》,他是一个由不懂外,却成了翻译家的人。

文学常识大全初中

文学常识大全初中

文学常识大全初中第一部分:文学基础知识1. 文学的定义文学是指以语言文字为工具,通过艺术手法表现人类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现实的一种艺术形式。

文学作为一种文化表达方式,通过文字传递人类的情感、价值观和思想。

2. 文学的分类文学可以根据其体裁和内容进行分类。

常见的文学体裁包括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而按照内容则可以分为古典文学、现代文学、童话文学、科幻文学等。

3. 文学作品的要素一个完整的文学作品通常包含情节、人物、背景和主题这几个要素。

情节是指故事的发展过程,人物是作品中的角色,背景是指作品发生的环境和背景资料,主题则是作品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4. 文学的艺术特点文学是艺术的一种形式,具有独特的艺术特点。

其中,意象是文学语言的核心特点,通过艺术化的文字表达,给读者带来视觉和感觉上的享受。

同时,文学还具有想象力、表现力、美感等特点。

第二部分:文学作品欣赏1. 《红楼梦》《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杰作之一,被誉为中国小说的巅峰之作。

它讲述了贾宝玉、林黛玉等人的爱情故事,同时也反映了封建社会的沉沦和衰败。

2. 《西游记》《西游记》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以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和唐僧四位主要人物的取经之路为线索,描写了一个充满想象和幽默的奇幻世界。

3. 《鲁滨孙漂流记》《鲁滨孙漂流记》是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的代表作之一,讲述了一个海上冒险的故事。

作品通过人物鲁滨孙的思考和行动,揭示了个体与社会的关系和人性的复杂性。

4. 《红与黑》《红与黑》是法国作家司汤达的经典之作,描写了一个贫穷的乡村青年朱利安·索雷尔在社会上爬升的过程。

小说通过对社会人性的揭露和批判,探讨了阶级和个人的矛盾。

第三部分:文学写作技巧1. 描述技巧描述是文学作品中的重要部分,它通过生动的文字描写,使读者能够形象地感受到作品中的人物、场景等。

描写时可以使用形象的比喻、细腻的感官描写和准确的语言,以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2. 对话技巧对话是文学作品中展现人物性格和情节发展的重要手段。

初中生应掌握的中国古代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荟萃

初中生应掌握的中国古代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荟萃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荟萃一、文史典籍:“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

“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其实本来应该有六经,还有一本《乐经》,合称“诗、书、礼、乐、易、春秋”,但后来亡于秦末战火,只剩下五经。

“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四库”:经、史、子、集《诗经》六义:风、雅、颂、赋、比、兴二、朝代传说:“三代”:夏朝、商朝、周朝“三皇”:传说之一是“伏羲、女娲、神农”“五帝”:据《史记》载为:黄帝、颛顼(zhuān xū )、帝喾(kù)、唐尧、虞舜三、地理:“三山”:相传神仙所居住的山:蓬莱、方丈、瀛洲。

“五岳”:东岳泰山(今山东省),西岳华山(今陕西省),南岳衡山(今湖南省衡阳市境内),北岳恒山(位于山西省浑源县境内,主峰天峰岭,海拔2017米,被誉为“塞外第一山”。

恒山是著名的道教圣地和旅游胜地。

现为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之一,是山西省十佳旅游景点之一),中岳嵩山(今河南省登封市西北)。

“九州”:传说中的我国上古行政区划,后成为中国的别称。

一般地说,“九州”泛指中国。

例如: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悲。

(清龚自珍《己亥杂诗》)海内:古代传说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

四海:指天下、全国。

江河:古代文章中专指“长江、黄河”。

三国:指东汉后分裂成魏、蜀、吴。

三秦:指潼关以西的关中地区。

山水阴阳: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阳,以山北、水南为阳。

四、其它:1.五行:指金、木、水、火、土2.五谷:上古对粮食作物的统称。

(稷(jì)、黍、麦、菽(shū)、稻)3.五味:指酸、甜、苦、辣、咸4.六畜:六种家畜:马、牛、羊、猪(豕)、狗(犬)、鸡5.文房四宝:笔、墨、纸、砚6.文人四友:琴、棋、书、画7.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8.岁寒三友:松、竹、梅国画四君子:梅、兰、竹、菊9.六书:象形、会意、指事、形事、转注、假借10.连中“三元”:凡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的即连中。

初中必须知道的文学常识

初中必须知道的文学常识

初中必须知道的文学常识
初中阶段,学习文学既能拓展孩子的视野,又能培养孩子的思想品性,是十分重要的学习内容。

作为学习初中文学,孩子首先应该掌握
一定的文学常识。

1、文学中的文体
文学中的文体,主要有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多种形式。

每种文
学形式都有其特点,从表现方式上可以分为抒情性文体和想象性文体。

在分析诗词、散文和小说等文学作品时,应该从文体的特点出发,明
确文章的特点,以有效理解作品的真谛。

2、文学鉴赏
文学鉴赏是批评文学艺术作品的一种技能。

要做好文学鉴赏,首先要
掌握文学艺术特点,了解文学解读的基本技巧;然后,要关注作品的
历史背景,以及作品表现的观点、思想、情感。

文学鉴赏的步骤有:
读前的语境分析、文章的表面、以及文章的内涵。

每一步都是对文章
内容的深入分析,从而理解文学作品。

3、文学发展史
学习文学发展史,充分了解历史,关注文学作品贯穿历史洪流里逐渐
形成的特点,能够更好地领略文学作品的精妙之处。

特别是要多了解
宋、元、明、清四大古典诗歌,因为宋词、元曲、明清小说,都是中
国文学发展史中的精华,文学历史上根深蒂固的作品。

4、文学与社会
文学是一种艺术,是反映社会的一面,也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因此,
文学作品中常常体现出某个社会时期的通行特征。

文学中的思想情怀,以及文学故事的象征,常常能反映出各种社会变化,解读的社会发展
的轨迹。

以上是初中阶段必须知道的文学常识,我们要以此为指导,深入学习,把文学中的美丽得以发挥出来,把学好文学作为自己成就人生最重要
的动力。

初中重点文学常识

初中重点文学常识

初中重点文学常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初中重点文学常识文学是人类思想和情感的表达方式,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初中阶段,学习文学知识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还可以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

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初中重点文学常识。

一、古代文学在古代文学中,我们首先要了解的是《诗经》。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集,包括唐、豪、邶、王等诸国的诗歌,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生活。

其中最有名的诗篇有《关雎》、《蒹葭》、《小雅》等,这些诗歌都具有深刻的内涵和优美的文学风格,对后世影响深远。

我们还要了解《楚辞》和《列子》。

《楚辞》是中国古代的一部诗歌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思想深受人们喜爱。

《离骚》是其中最有名的篇章,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

《列子》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哲学著作,其中记载了列子的思想和言论,对后世的哲学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古代小说在古代小说中,我们要了解的是《红楼梦》和《三国演义》。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世界文学史上独具特色的长篇小说。

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庞大的人物群像和复杂的人际关系,展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衰落和人性的复杂性。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描绘了三国时期英雄豪杰的战争和政治斗争,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历史小说之一。

在现代文学中,我们要了解的是鲁迅先生和郁达夫先生。

鲁迅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他的作品以深刻的思想和鲜明的风格著称。

《狂人日记》、《呐喊》、《阿Q正传》等作品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郁达夫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作品以真实的描写和深邃的思想而著称。

《沉沦》、《故都的秋》等作品描绘了当时社会的艰辛和人民的苦难,引起了人们的共鸣和反思。

四、文学常识在学习文学知识时,我们还要了解一些文学名词和概念。

诗歌是一种以抒情为主的文学体裁,具有高度的音乐性和韵律感;散文是一种以散漫散漫为主的文学体裁,以真实的生活为素材,表达作者对人生、社会的思考和感悟;小说是一种以叙事为主的文学体裁,描绘了人们的生活和情感,展现了人性的善恶和复杂。

初中文学常识

初中文学常识

初中文学常识文学是人类表达思想、情感和体验的艺术形式,也是一种通过语言来进行创作和传播的艺术形式。

在初中阶段,我们开始接触和学习各种文学作品,因此理解和掌握一些文学常识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初中生应了解的文学常识。

一、文学体裁文学作品可以分为多种体裁,每一种都有其特定的形式和特点。

在初中阶段,我们主要接触到以下几种文学体裁:1. 散文:散文是一种以散文的形式来叙述或说明事物的文学作品。

散文既可以是故事性的,也可以是议论性的,以及描写性的。

散文的特点是语言流畅、自由,具有真实性和生活性。

2. 诗歌:诗歌是一种运用音韵、节奏和韵律进行创作和表达的文学形式。

诗歌可以根据韵律和格律进行分类,如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律诗等。

初中阶段主要接触到的是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

3. 小说:小说是一种长篇故事性的文学作品。

小说通常以虚构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为基础,通过描述和描绘来展示和传达作者的思想和观点。

在初中阶段,我们会接触到一些经典的小说作品,如《红楼梦》、《西游记》等。

4. 戏剧:戏剧是一种结合了对话、动作和舞台表演的文学艺术形式。

戏剧通过演员的表演和台词来展示和传达故事情节和主题。

我们在初中阶段可能会学习一些戏剧知识,并演绎一些经典的戏剧作品。

二、文学名著文学名著是指那些被广大读者所熟知和推崇的经典作品。

在初中阶段,我们需要了解并阅读一些文学名著,以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阅读能力。

以下是一些初中生应该了解的文学名著:1.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经典之作。

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描写了大观园的兴衰和贾宝玉与林黛玉之间的爱情纠葛。

2. 《西游记》:又称《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小说以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唐僧四位主角为中心,讲述了他们西天取经的冒险故事,寓意着求真求善、降妖伏魔的精神。

3. 《水浒传》: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小说以宋江为首的108位好汉的故事为中心,描写了他们的英勇救民和忠诚义气的传奇故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生必掌握的文学常识文化部分一、人的称谓谦称: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时,常用“家”、“舍”等谦词。

“家”是对别人称自己的辈份高或年纪大的亲属时用的谦词,如家父、家母、家兄等。

“舍”用以谦称自己的家或自己的单幼亲属,前者如塞舍、敝舍,后者如舍弟、舍妹、舍侄等。

敬称:表示尊敬客气的态度,叫做“尊称”。

(1)对将军的敬称是麾下。

(2)对于对方或对方亲属的敬称有令、尊、等。

令,意思是美好,用于称呼对方的亲属,如令尊(对方父亲)、令堂(对方母亲)、令兄(对方的哥哥)、令郎(对方的儿子)、令爱(对方的女儿)。

尊,用来称与对方有关的人或物,如尊上(称对方父母)、尊公、尊君、尊府(皆称对方父亲)、尊堂(对方母亲)、尊亲(对方亲戚)、尊驾(称对方)、尊命(对方的嘱咐)、尊意(对方的意思),(3)称谓前面加“先”,表示已死,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如称已死的皇帝为先帝,称已经死去的父亲为先考或先父,称已经死去的母亲为先慈或先妣,称已死去的有才德的人为先贤。

(4)对品格高尚、智慧超群的人用“圣”来表敬称,如称孔子为圣人,称孟子为亚圣。

后来,“圣”通多用于帝王,如圣上,圣驾等。

特殊称谓主要有以下三种:(1)百姓的称谓。

常见的有布衣、黔首、黎民、生民、庶民、苍生、黎元、氓等。

(2)不同的朋友关系之间的称谓。

贫贱而地位低下时结交的朋友叫“贫贱之交”;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叫“金兰之交”;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叫“刎颈之交”;在遇到磨难时结成的朋友叫“患难之交”;情投意合、友谊深厚的朋友叫“莫逆之交”;从小一块儿长大的异性好朋友叫“竹马之交”;辈份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叫“忘年交”;不拘于身份、形迹的朋友叫“忘形交”;不因贵贱的变化而改变深厚友情的朋友叫“车笠交”;在道义上彼此支持的朋友叫“君子交”;心意相投、相知很深的朋友叫“神交”(“神交”也指彼此慕名而未见过面的朋友。

)(3)年龄的称谓。

垂髫(tiáo)是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髫,古代儿童头上下垂的短发)。

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报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

豆蔻是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未成年的少年时代为“豆寇年华”)。

束发是男子十五岁(到了十五岁,男子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

)弱冠是男子二十岁(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因为还没达到壮年,故称“弱冠”。

)而立是男子三十岁(立,“立身、立志”之意)。

不惑是男子四十岁(不惑,“不迷惑、不糊涂”之意)。

知命是男子五十岁(知命,“知天命”之意)。

花甲是六十岁。

古稀是七十岁。

耄(mào)耋(dié)指八九十岁。

期颐是一百岁。

二、天文历法星宿:宿(xiù),古代把星座称作星宿。

《范进中举》:“如今却做了老爷,就是天上的星宿。

”“天上的星宿是打不得的。

”古人认为人间有功名的人是天上星宿降生的,这是迷信说法。

月亮的别称:因初月如钩,故称银钩、玉钩。

因满月如轮如盘如镜,故称银盘、玉盘。

因传说月中有兔和蟾蜍,故称银兔、玉兔、蟾宫。

因传说中月中有桂树,故称桂月、、桂宫。

因传说中月中有广寒、清虚两座宫殿,故称广寒、清虚。

因传说嫦娥住在月中,故称月亮为嫦娥。

因人们常把美女比作月亮,故称月亮为婵娟。

银河:又名银汉、天河。

曹操《观沧海》:“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秦观《鹊桥仙》词:“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文曲星:星宿名之一。

旧时迷信说法,文曲星是主管文运的星宿,文章写得好而被朝迁录用为大官的人是文曲星下凡。

如吴敬梓《范进中举》:“这些中老爷的都是天上的文曲星。

”二十四节气:正月立春、雨水二月惊蛰、春分三月清明、谷雨四月立夏、小满五月芒种、夏至六月小暑、大暑七月立秋、处暑八月白露、秋分九月寒露、霜降十月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十二月小寒、大寒为了便于记忆,人们编出的歌谣:“春雨惊雪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古诗文中常用二十四节气来纪日,如《扬州慢》:“淳熙丙申至日,这里指冬至。

”三、古代地理中国: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

但在古代文献中它多用来泛指中原地区。

九州:传说中的我国上古时期划分的九个行政区域,州名今别为:冀、兖、青、徐、扬、荆、豫、粱、雍。

后成为中国的别称。

陆游诗云:“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中原:狭义的中原指今河南省一带,广义的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或整个黄河流域。

如《出师表》:“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

”陆游《示儿》诗:“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指整个黄河流域。

海内:古代传说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邦。

”江河:古代许多文章中专指长江、黄河。

此处“江”即指长江,“河”则指运河。

江南:长江以南的总称,所指区域因时而异。

白居易词云:“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王安石诗曰:“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山水阴阳: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阳,以山北、水南为阴。

《愚公移山》:“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汉阴”指汉水南面。

古地名别称:如南京又称建康、金陵、江宁、白下。

又如扬州称广陵、维扬,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烟花三月下扬州”。

再如杭州称临安、武林,苏州称姑苏,成都称锦官城。

《枫桥夜泊》:“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春夜喜雨》:“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四、科举制度分:乡试、会试、殿试。

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

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则“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千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

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统称进士。

连中三元: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凡在乡、会、殿三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被称为“连中三元”。

五、风俗礼仪春节:我国传统习俗中最隆的节日。

此节乃一节之首。

古人又称元日、新春、新正等,而今人称春节,是在采用公历经元后。

燃鞭炮、贴春联、挂年画、耍龙灯、舞狮子、拜年贺喜等习俗至今仍广为流行。

元宵:我国民间传统节日。

又称正月半、上元节、灯节。

元宵习俗有赏花灯、包饺子、闹年鼓、猜灯谜等。

清明:我国民间传统节日。

其习俗有扫墓、踏青、荡秋千、放风筝、插柳戴花等。

端午:我国民间传统节日。

又称端阳、重午、重五。

一般认为,该节与纪念屈原有关。

屈原忠而被黜,投水自尽,于是人们以吃粽子、赛龙舟等来悼念他。

端午习俗有喝雄黄酒、挂香袋、吃粽子、插花和菖蒲、斗百草、驱“五毒”等。

中秋:我国民间传统节日。

又称团圆节。

除夕:我国民间传统合力。

农历十二月三十日晚。

牺牲:古代祭祀用的牲畜,《左传·曹刿论战》中有这样的话:“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秦晋之好:春秋时,秦、晋两国国君几代都互相通婚,后称两姓联姻为“秦晋之好”。

举案齐眉:古代妻子为丈夫捧膳食时要举案于眉,表示相敬。

六、音乐文娱文房四宝:旧时对笔、墨、纸、砚四种文具的总称。

岁寒三友:指古诗文中经常提到的松竹、梅。

花中四君子:古诗文中常提到的梅、竹、兰、菊。

七、文史典籍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的合称。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五部儒家经典的简称。

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原名《太史公书》,东汉以后始称《史记》,西汉司马迁撰。

全书一百三十篇,计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记载自黄帝至汉武帝时期共约三千年的历史。

文学部分(一)初中生应掌握的古代作家1、孔子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名丘,字仲尼,思想核心是“仁”。

教育教学上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举一反三”、“学思结合”、“温故知新”、“不耻下问”、“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等。

首创私人讲学之风,弟子3000,贤人72。

自汉以后,孔子学说成为2000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

《〈论语〉六则》选自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专集《论语》一书。

名句有:温故而知新;不耻下问;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2、左丘明春秋时期人。

著有《左传》。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

《曹刿论战》选自此书。

其中有成语:一鼓作气。

3、孟子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散文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称为“亚圣”,并与孔子并称为“孔孟”。

名轲,字子舆,强调“民重君轻”,实行“王道”。

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

著有《孟子》一书,《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孟子·公孙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各子》。

名句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韩非战国时代的思想家,战国后期法家的代表人物。

所著《韩非子》,集先秦法家之大成。

《扁鹊见蔡桓公》节选自《韩非子·喻老》。

成语有:讳疾忌医。

5、列子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被道家尊称为前辈。

名御寇。

著有《列子》8篇。

《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

成语有:愚公移山。

汉代作家6、司马迁我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

字子长,西汉人。

他用毕生精力著成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后人把这部书称为《史记》。

《陈涉世家》节选自《史记·陈涉世家》。

成语有:鸿鹄之志。

名句有:王候将相宁有种乎?7、诸葛亮: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

字孔明,《出师表》是千古传诵的名篇,选自《诸葛亮集》。

成语有:妄自菲薄、作犯科、计日而待,三顾茅庐。

8、陶渊明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

名潜,字渊明、元亮,世号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是《桃花源诗并序》中的“序”。

成语有:豁然开朗、世外桃源、鸡犬相闻、无人问津。

唐代作家9、王勃唐朝初年的诗人,“初唐四杰”之一。

字子安。

《杜少府之任蜀州》选自他的著作《王子安集》名句有: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10、王昌龄唐代诗人。

字少伯,擅长七言绝句,人称“七绝圣手”。

《芙蓉楼送辛渐》和《出塞》二首都很有名,选自《全唐诗》。

名句有: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11、王维唐代山水男园诗人。

字摩诘,名篇有《鸟鸣涧》(五绝)、《送元二使安西》“味摩诘诗,诗中有画,观摩诘画,画中有诗”,乃苏轼赞王维之语。

《送元二使安西》(另题《渭城曲》、《阳关曲》、《阳关三叠》)选自《王右丞集》。

名句有: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2、李白唐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秋浦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望天门山》选自《李太白全集》。

名句有: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13、杜甫唐代现实主义。

字子美,诗中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

其作品显示了唐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