膳食内调,穴位外治糖尿病

合集下载

七个穴位远离糖尿病

七个穴位远离糖尿病

七个穴位助你远离糖尿病糖尿病也有天敌,七个穴位助你远离糖尿病。

针对症状:口渴、多饮、血糖升高、出现并发症。

治病方法:按摩承浆穴、中脘穴、关元穴、期门穴、肾腧穴、足三里穴和涌泉穴,每穴各36次,每天1~2次。

可能每个患上糖尿病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为了维持血糖水平,这也不敢吃,那也不敢做,生怕哪天高血压、高血脂、肺结核、肾炎、尿毒症等可怕的并发症会一触即发。

难道糖尿病患者的后半生真要这么提心吊胆地生活吗?别忘了你的身体里还有经络,别忘了人人都有自愈能力。

只要我们找到特效的穴位并坚持按摩,就会增强自身的元气,让生命力重新旺盛起来,五脏六腑也会重新恢复协调功能,从而使血糖下降,远离并发症。

这里教给大家七个穴位:承浆穴、中脘穴、关元穴、期门穴、肾腧穴、足三里穴和涌泉穴。

它们主要分布在人体的四个部位上:面部、胸腹部、背部、足部,只要你能长期坚持按摩,一定可以通络降糖、调血止渴、补虚益损,不再受糖尿病的困扰。

第一个穴位叫承浆穴,它是任脉上的穴位,位于人体的面部,下唇沟凹陷处中间。

具体的按摩方法是:将中指指尖置于该穴上,先左转再右转,每方向按摩36次。

承浆穴能帮糖尿病患者消除烦渴症状,当你口渴、多饮时,可以按摩此穴。

除了主治消渴嗜饮外,承浆穴还可以治疗口眼歪斜、牙痛、口舌生疮等症。

其次是按摩胸腹部上的三个穴位:中脘穴、关元穴、期门穴。

中脘穴位于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按摩此穴不仅可以健脾,还有助于糖尿病患者恢复胰脏功能;关元穴位于脐下3寸处,按摩此穴可以培补元气,改善尿频、尿浊症状;期门穴位于胸部,乳头直下方(与巨阙穴齐平),按摩此穴可以健脾舒肝、平衡血糖。

这三个穴位具体的按摩方法是将双手叠在一起,置于穴位上,先向左转36次,再右转36次。

接下来,按摩背部的肾腧穴。

取穴时你可以采取坐姿或俯卧姿势,它位于第2腰椎棘突旁开1.5寸处。

将双手轻握拳,以拇指或食指背根关节突出部位分别按压在肾腧穴上,先同时由内向外转36次,再由外向内转36次。

糖尿病特效穴位,按摩后的奇迹

糖尿病特效穴位,按摩后的奇迹

糖尿病特效穴位,按摩后的奇迹一直以来,我都认为中医是一门深不可测的学问,特别是穴位按摩,其效果往往出乎意料。

作为一名糖尿病患者,我一直在寻找能够帮助我控制病情的方法。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我了解到了一种被称为“糖尿病特效穴位”的按摩方法。

这种按摩方法不仅简单易行,而且据说有着显著的效果。

我开始了对这种按摩方法的研究,并且详细记录了按摩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和感受。

我发现,这种按摩方法主要涉及三个穴位:涌泉穴、太冲穴和足三里穴。

涌泉穴位于足底部,是人体的重要穴位之一,对于调节血糖有着重要的作用。

太冲穴位于脚踝内侧,按摩这个穴位可以帮助改善胰岛功能,促进胰岛素分泌。

足三里穴位于膝盖外侧,按摩这个穴位可以增强脾胃功能,提高身体的免疫力。

在开始按摩之前,我先进行了彻底的清洗,以确保双手的卫生。

然后,我按照研究资料中的指导,用拇指指腹对这三个穴位进行了轻柔的按摩。

在按摩涌泉穴时,我能感受到一股温暖的气流从脚底上升,直达心脏。

按摩太冲穴时,我能感觉到脚踝处的酸胀感,这种感觉逐渐向上蔓延,直至小腿。

在按摩足三里穴时,我则能感受到一股强大的能量从膝盖向外扩散,使我的整个身体都感到温暖和舒适。

我还发现,在按摩这些穴位时,有些细节需要注意。

比如,按摩涌泉穴时,需要稍微用一些力,但又不可以太用力,以免造成疼痛。

按摩太冲穴时,则需要用旋转的方式进行,这样可以更好地刺激穴位。

而按摩足三里穴时,则需要用振动的方式,这样可以增强按摩的效果。

在坚持按摩这些穴位一段时间后,我发现我的糖尿病症状有了明显的改善。

我的血糖水平变得更加稳定,而且我感到身体更加健康,更有活力。

我的医生也告诉我,我的病情得到了控制,而且我的身体状况比以前更好。

通过这次经历,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医的神奇和伟大。

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去探索和研究,我们一定能够找到更多这样的“糖尿病特效穴位”,帮助更多的人摆脱疾病的困扰。

一直以来,我都认为中医是一门深不可测的学问,特别是穴位按摩,其效果往往出乎意料。

中医穴位按摩调治糖尿病的方法

中医穴位按摩调治糖尿病的方法

中医穴位按摩调治糖尿病的方法糖尿病属中医学“消渴”范畴:发病原因主要在于先天阴虚体质加上长期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欲过度等导致阴津亏损、燥热偏盛。

病变主要涉及肺、胃、肾三脏。

根据临床表现不同中医辨证将消渴分为上消、中消、下消。

其中口渴多饮的为上消,多饮多食、身体消瘦的为中消,多饮多尿的为下消。

上消属肺,中消属胃,下消属肾。

临床上对糖尿病的治疗多采用药物控制,很难有治本之效,老年人可通过自我按摩调整机体失调的阴阳,固本培元,从根本上治疗糖尿病。

上消按摩选穴:胰俞、肺俞、鱼际、太溪。

胰俞在第八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1.5寸处,是经外奇穴,与胰腺有高度的对应性,是治疗糖尿病的经验效穴,也是治本穴。

肺俞在第三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1.5寸,可外输肺脏火热之气。

鱼际在手拇指本节(第一掌指关节)后,约当第一掌骨中点,赤白肉际处,是肺经荥穴,“荥主身热”,善去热邪,可滋阴降火,泻肺经燥热以治标。

太溪在足内侧,内踝后方,在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有滋肾阴、清虚热的作用。

肾阴是一身阴气之根本,滋肾阴可固本培元。

四穴配合可有效治疗以口渴多饮为主症的糖尿病:中消按摩选穴:胰俞、胃俞、内庭、太溪。

胃俞在第十二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1.5寸。

内庭位于足背,第2、3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是胃经的荥穴,两穴配合善去胃热。

再配丘治本穴胰俞、固阴穴太溪,共奏清胃热、生津液之效。

下消按摩选穴:胰俞、肾俞、三阴交、太溪、肾俞在第二腰椎棘突下,左右旁开1.5寸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当定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凹陷中。

诸穴配合滋阴降火、补肾固摄。

方法:由于凌晨3~5时为肺经当令,上午7~9时为胃经当令,下午17~19时为肾经当令,故按摩上、中、下三消穴位时分别选择以上3个时间段。

每个穴位按摩10分钟,力道均匀有力,以有酸胀麻痛感为度。

一个月为一疗程,坚持三个月有良效。

按摩神奇穴位,糖尿病患者有福了

按摩神奇穴位,糖尿病患者有福了

按摩神奇穴位,糖尿病患者有福了作为一名按摩师,我深知穴位按摩对于身体健康的巨大潜力。

尤其对于糖尿病患者,通过按摩特定的穴位,可以有效地辅助控制血糖水平,改善身体状况。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一些关于如何按摩神奇穴位,帮助糖尿病患者改善健康的详细指导。

我们需要了解糖尿病患者的情况。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血糖水平持续升高。

这可能会导致各种健康问题,如心脏病、肾病和视网膜病变等。

因此,控制血糖水平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第二个穴位是胰俞,位于背部,第8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按摩胰俞可以刺激胰腺功能,促进胰岛素分泌,帮助降低血糖水平。

第三个穴位是曲池,位于肘关节内侧,当肘横纹上缘凹陷处。

按摩曲池可以清热解毒,调节气血,对于控制血糖也有一定的帮助。

第四个穴位是太冲,位于脚背第一和第二跖骨之间的凹陷处。

按摩太冲可以疏肝理气,调节内分泌,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有一定的作用。

在按摩这些穴位时,可以使用拇指或食指轻轻按压,以感到轻微酸胀为宜。

每个穴位按摩约12分钟,每天按摩12次。

需要注意的是,按摩时应保持力度适中,避免过度用力导致疼痛或损伤。

除了按摩穴位外,糖尿病患者还应该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的调整。

保持均衡的饮食,控制摄入高糖、高脂肪的食物,增加蔬菜和全谷类食物的摄入量。

同时,保持适量的运动,如散步、慢跑或瑜伽等,有助于提高身体的代谢水平,降低血糖水平。

我要强调的是,按摩穴位只是一种辅助治疗手段,不能完全替代药物治疗和其他治疗措施。

糖尿病患者在进行穴位按摩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结合其他治疗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穴位按摩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可以帮助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水平,改善健康状况。

通过按摩特定的穴位,如足三里、胰俞、曲池和太冲等,可以促进气血循环,调节内分泌平衡,从而有助于降低血糖水平。

然而,糖尿病患者在进行穴位按摩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结合其他治疗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通过穴位治疗糖尿病多按8个控糖穴(内附穴位图)

通过穴位治疗糖尿病多按8个控糖穴(内附穴位图)

通过穴位治疗糖尿病多按8个控糖穴(内附穴位图)糖尿病是常见的疾病之一,对于糖尿病疾病一定要注意早发现,糖尿病疾病的改善平时要注意饮食,还有就是一些辅助治疗方法,那么如何通过穴位治疗糖尿病呢?01、睛明穴(糖尿病眼病保健首选)睛明穴:位于眼部内侧,内眼角稍上方凹陷处。

是治疗眼部疾病常用的穴位之一。

作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一种主要的致盲疾病,然而糖尿病患者如果能及时发现并且获得规范的治疗,多数可以摆脱失明的危险。

每天坚持简单地按摩睛明穴一两分钟,就可以明显地缓解眼部疲劳,有助于防治糖尿病眼部病变。

02、攒竹穴(糖尿病眼病保健穴)攒竹穴:位于眉毛内侧边缘的凹陷处。

作用:攒竹穴为足太阳膀胱经穴,具有祛风、清热、活络明目的作用,指压此穴对糖尿病眼病的防治有辅助作用,还有降逆止呃的作用。

03、风池穴(预防糖尿病脑血管病变)风池穴:位于枕后发际的凹陷中,即后颈部,后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的陷窝中,与耳垂齐平。

该穴为足少阳胆经、阳维之会穴,能祛“肝胆”病变之内风,具有祛风解表、清脑开窍、明目聪耳之功。

作用:风池穴处为风气易袭之处;又位于病变局部,常为疾病的反应点,按揉该穴可疏通局部经络,促进气血运行。

现代医学发现,经常刺激该穴具有解除对局部血管压迫和刺激,扩张椎基底动脉的作用,有增加脑血流量,使血管弹性增强,血液阻力减少的功效,对于糖尿病的脑供血不足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

04、百会穴(糖尿病脑血管病变保健穴)百会穴:位于头部人的最高处,两耳廓尖端连线与头部前后正中线的交叉点即为该穴。

因为手足三阳经及督脉的阳气在此交会,故名“百会”。

作用:百会穴既是长寿穴又是保健穴,此穴经过按摩,可益智开慧,增加体内的真气,调节心、脑血管系统功能,是治疗多种疾病的首选穴位。

尤其是对于预防糖尿病脑血管疾病、脑供血不足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05、涌泉穴(预防糖尿病足首选穴)涌泉穴:在人体足底穴位,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 为全身俞穴的最下部,乃是肾经的首穴。

七个腹部穴位改善糖尿病,在家就能按

七个腹部穴位改善糖尿病,在家就能按

七个腹部穴位改善糖尿病,在家就能按糖尿病是不可小觑的,但是现在普遍的方法都是西医治疗,但是配合上种中医的治疗方法可以事半功倍,了解一些适当的穴位,平时在家也可以做一些简单的按摩调节。

按摩治疗糖尿病的机理▲通过调整神经系统减少食欲,增加饱食感,减少食物摄入。

▲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调整肾上腺皮质激素、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甲状腺素等的分泌,增加能量消耗。

▲调节糖脂代谢,消除糖脂毒性,改善胰岛素抵抗,恢复胰岛素分泌功能。

腹部穴位阑门穴:脐上一寸五分。

主治:通上下之气,为按摩诸症时,必须首先施治的重要穴位。

用法:平躺或坐着,两手中指尖同时压住穴位来回缓慢拨动36次左右,以局部柔软通顺为度。

建里:脐上三寸。

主治:调和脾胃经的气分。

凡治诸症,必须施治此穴。

也可以斟酌病情与上脘、中脘并用,以调和脾胃气分。

用法:平躺或坐着,两手中指尖同时压住穴位来回缓慢拨动36次左右,以局部柔软通顺为度。

中脘穴:脐上四寸。

主治:腹胀、反胃吐酸、消化不良等症。

用法:平躺或坐着,两手中指尖同时压住穴位来回缓慢拨动36次左右,以局部柔软通顺为度。

气海:脐下一寸五分。

主治:肚痛、腰疼、疝痛、脏虚、便秘。

又此穴为生气之海,治一切疾病的必须施治穴位。

推按时不可过久,感觉气机已开即止,不可推按过久。

过久伤气。

用法:平躺或坐着,两手中指尖同时压住穴位来回缓慢拨动18次左右,确局部柔软通顺为度。

关元穴:脐下三寸。

主治:治不足之症,气通即止。

用法:平躺或坐着,两手中指尖同时压住穴位来回缓慢拨动18次左右,确局部柔软通顺为度。

带脉:季肋下二寸八分陷中。

主治:各种结症。

与阑门穴交互治疗,能使气血和畅大于四肢。

无论虚实各症,均宜施治。

用法:左手食指、中指和右手大指,同时按住阑门、水分间;同时左手大指,右手食指和中指,扣住腹部两侧带脉,往里拢拨,以阑门感觉跳动为止。

拢拨时,右手食指和中指微微有向里斜托之意;但扣住部位,不能移动。

天枢穴:平脐旁开两寸,系大肠部位。

穴位按摩法辅助治疗糖尿病

穴位按摩法辅助治疗糖尿病

穴位按摩法辅助治疗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可以说治疗的过程会更慢长一些,除了药物治疗外,我们要寻找其他的降糖措施,这样多管齐下可以收到更好的疗效,下面中医就为大家介绍辅助治疗糖尿病的穴位按摩法。

治疗糖尿病的穴位及刺激方法
脾俞穴、足三里穴、阳陵泉穴、曲池穴、阴陵泉穴、三阴交穴等穴对糖尿病都有效。

特别是脾俞穴对提高胰脏的功能很有功效。

脾俞穴在脊椎的两侧。

系上皮带时,皮带正好在左右的腰骨上,以线连结左右腰骨最高之处。

这条线,正好经过第四腰椎的骨凸。

从此,往上第四个凸块即是第十二胸椎骨,往上第五个凸块则是第十一胸椎骨。

脾俞穴则位于这两个凸块中央,往左右二指宽之处。

患有糖尿病,稍有一点小伤,也很容易化脓,所以灸后的痕迹有可能变成皮肤炎。

因此,刺激穴道时,以指压、按摩,或是不留痕迹的大蒜灸、姜灸等间接灸为佳。

糖尿病患者自我按摩增强护理
通过自我按摩,糖尿病患者可以达到调整阴阳,调和气血,疏通经络,益肾补虚,清泄三焦燥热,滋阴健脾等功效,对身体大有益处。

糖尿病患者的自我按摩应以胸腹部、腰背部、上下肢等部位的经络、穴位为主。

糖尿病患者自我的保健按摩:
通过自我按摩,糖尿病患者可以达到调整阴阳,调和气血,疏通经络,益肾补虚,清泄三焦燥热,滋阴健脾等功效,对身体大有益处。

糖尿病患者的自我按摩应以胸腹部、腰背部、上下肢等部位的经络、穴位为主。

一般采用先顺时针按摩30~40次,再逆时针按摩30~40次的方法进行。

左右手交换进行或者同时按摩。

艾灸四大穴位可以克服糖尿病,具体方法看这里!

艾灸四大穴位可以克服糖尿病,具体方法看这里!

艾灸四大穴位可以克服糖尿病,具体方法看这里!中医所说的“消渴”,就相当于我们现下说的糖尿病。

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是症状的概括,而后者是具体的病名。

中医根据不同的症状把消渴分为上消、中消和下消。

典型的症状就是“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少”。

其中口渴多饮的是上消,多饮多食的为中消,多饮多尿的为下消。

上消属肺,中消属胃,下消属肾。

但是总的来说都是因为阴虚燥热,阴虚是最根本的原因,所以补阴是最根本的。

1、燥热伤肺(上消)的克星---胰俞、鱼际、太溪口渴多饮:虽然喝水很多,但是仍然觉得口干舌燥,大便干燥,小便量多。

中医里面讲,“肺为水之上源”,是指肺是人体上面水的源头,而且肺有“通调水道”的功能,就是肺要调节、疏通好全身的水液代谢。

《素问·经脉别论》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这个时候穴位我们要选胰俞、鱼际、太溪。

胰俞是经外奇穴,它是治疗消渴(糖尿病)的经验效穴,和其它五内的背俞穴作用一样。

现代医学认为糖尿病是因为胰岛素分泌不足,所以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用这个穴位都非常合理。

这个穴位主要采用艾灸,悬灸的拔罐的方式。

展开剩余80%胰俞位于足太阳膀胱经的循行路在线面,在脊柱旁开四指的膀胱经第二条在线,肩胛骨下角下面约两指的地方。

鱼际是肺经的荥穴,五行属火,火克金,从穴性来看,鱼际可以滋阴降火,作用是偏泻的。

所以选用它可以降肺上的燥热治标。

这个穴位的刺激不分时节。

对于这种慢性病来说,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应该是疗效的累积,所以有机会就要去艾灸、按揉。

鱼际位于大拇指第二节后面,连接手腕和拇指第二节的骨中点处,手掌和手背交界的地方。

肾经的太溪在五行中属水,肺为金,而用太溪是取“金生水,金水互生”之意。

而且肾阴是一身阴气之本,补肾阴同时也是补肺阴。

操作方法:消渴属于本虚标实的病症,我们在操作时也要考虑到这个原素,先去其标,再补其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糖尿病是什么
糖尿病的并发症 有哪些
糖尿病易感人群 及警告讯号
如何预防糖尿病
糖尿病的危害不 容忽视
如何合理控制血 糖水平很重要
1 了解糖尿病——远离甜蜜的病痛
认清糖尿病 的十大误区
糖尿病患者需合理 摄取的3大营养成分
13种营养素有 控制血糖的作用
02
2 家常食材——在美味中平衡血 糖
2 家常食材——在美味中平衡血糖
4
罗汉果 降三高的首选天然甜味 剂
5
女贞子 保肝强心增强免疫
6
牛蒡子 改善『三多一少』
3 药食调养— —药材也可以 吃得美味
1 药食同源——36种降糖 中药材
01
桑叶 喝茶 也能降血糖
的佳品
02
肉桂 稳定 血糖保护血

3 药食调养— —药材也可以 吃得美味
2 中西结合——12种降糖中 成药
01
降糖宁 胶囊
2 家常食材——在美味中平衡血糖
1 美味鲜蔬,降糖不可少
黄瓜 热量低, 降糖佳品
南瓜 促进造 血,降低血糖
苦瓜 泻肝平火, 提高免疫力
丝瓜 美容又 降糖
冬瓜 降糖减 肥兼美容
西蓝花 缓解 胰岛素依赖
2 家常食材——在美味中平衡血糖
1 美味鲜蔬,降糖不可少
芥菜 降低餐 后血糖
蒜薹 护眼降 糖两不误
4 手部反射区
1
胰腺反射区 生发胃气,燥化脾 湿
2
胃脾大肠区反射区 健脾利湿, 散寒止痛
3
脾反射区 助阳健脾,通调肠气
4
肾反射区 补肾强腰,通利二便
5

甲状腺反射区 清心安神,通经 活络
6
肾上腺反射区 清热通络
05
5 中医全面调理——缓解5大证 型糖尿病
5 中医全面调理——缓解5大证型糖尿病
肺热伤 津型
膳食内调,穴位外治糖尿 病
演讲人
2 0 2 5 - 11 - 11
1 了解糖尿病——远离甜 蜜的病痛
目录
2 家常食材——在美味中 平衡血糖
5 中医全面调理——缓解 5大证型糖尿病
3 药食调养——药材也可 以吃得美味 4 穴位+反射区——外治 平衡血糖
01
1 了解糖尿病——远离甜蜜的病 痛
1 了解糖尿病——远离甜蜜的病痛
6
商阳穴 清热解表要穴
4 穴位+反射区——外治平衡血糖
1 降糖特效穴
1
二间穴 主治五官之穴
2
三间穴 主治五官及肠胃
3
合谷穴 手上的万能穴
4
至阴穴 头病脚治理可循
5
然谷穴 调摄肾阴之穴
6
大钟穴 肾气藏聚之处
4 穴位+反射区——外治平衡血糖
1 降糖特效穴
1
水泉穴 传递水液之穴
2
中封穴 调节肝气之穴
3
B
A
2 家常食材——在美味中平衡血糖
2 烹调得当,吃肉也欢畅
鸡肉 富含优 质蛋白
鱿鱼 延年益 寿降血糖
鲫鱼 降低血 液粘稠度
海参 高蛋白低 脂肪降糖佳品
牡蛎 营养丰 富护血管
蛤蜊 硒降糖, 钙健骨
2 家常食材——在美味中平衡血糖
3 五谷杂粮,降糖好搭档
1
红薯 低脂低热又降糖
2
玉米 降压降糖顶呱呱
气阴两虚型
艾灸疗 法
按摩疗 法
刮痧疗 法
5 中医全面调理——缓解5大证型糖尿病
肾阴亏虚型
艾灸疗 法
按摩疗 法
刮痧疗 法
5 中医全面调理——缓解5大证型糖尿病
阴阳两虚型
艾灸疗 法
按摩疗 法
刮痧疗 法
感谢聆听
04
降糖舒 胶囊
02
降糖甲 颗粒
05
参芪降 糖胶囊
03
甘露消 渴胶囊
06
金芪降 糖胶囊
3 药食调养— —药材也可以 吃得美味
2 中西结合——12种降糖 中成药
糖脉康胶 囊
渴乐宁胶 囊
玉泉胶囊
晶珠糖尿 康胶囊
珍芪降糖 胶囊
参花消渴 茶
04
4 穴位+反射区——外治平衡血 糖
4 穴位+反射区——外治平衡血糖
3 药食调养——药材也可以吃得美味
1 药食同源——36种降糖中药材
1
桔梗 桔梗配苦瓜,降糖顶呱呱
2
南瓜子 富含锌,稳定血糖
3
莲子心 泡水代茶饮,降糖佳品
4
桑白皮 扩张血管,润肺平喘
5
生地黄 双向调节稳定血糖
6
熟地黄 防治心脑疾病控三高
3 药食调养— —药材也可以 吃得美味
1 药食同源——36种降糖 中药材
4 穴位+反射区——外治平衡血糖
3 耳部反射区
交感反射区 和胃祛痛
肝反射区 保肝利 胆,理气调经
胃反射区 和 胃降逆
心反射区 调 经统血
内分泌反射区 调经止带
脑干反射区 安神定志
4 穴位+反射区——外治平衡血糖
3 耳部反射区
三焦反射区 调利三焦
皮质下反射区 清头明 目,通经活络
A
B
4 穴位+反射区——外治平衡血糖
01
1 降糖特 效穴
02
2 足部反 射区
03
3 耳部反 射区
04
4 手部反 射区
4 穴位+反射区——外治平衡血糖
1 降糖特效穴
1
承浆穴 生津止渴的要穴
2
中脘穴 专司脾胃之穴
3
关元穴 藏精蓄血之穴
4
期门穴 肝气汇聚之穴
5
肾俞穴 缓解疲劳的要穴
6
脾俞穴 脾气积聚之穴
4 穴位+反射区——外治平衡血糖
1 降糖特效穴
6
杏仁 保护血管,降糖降压两不 误
03
3 药食调养——药材也可以吃得 美味
3 药食调养——药材也可以吃得美味
1 药食同 源——36种 降糖中药材
2 中西结 合——12种 降糖中成药
3 药食调养——药材也可以吃得美味
1 药食同源——36种降糖中药材
1
田七 双向调糖,防治心脑病
2
山楂 活血通脉助消化
3
小米 抑制血管收缩防硬化
4
黄豆 减少胆固醇堆积
5
黑豆 软化血管,降低胆固醇
6
豆腐 提供人体八种必需氨基酸
2 家常食材——在美味中平衡血糖
3 五谷杂粮,降糖好搭档
1
豆浆 富含矿物元素,稳定血糖 血脂
2
花生 止血益智,降压降糖
3
莲子 清心泻火降血糖
4
腰果 保护血管,降糖又降压
5
核桃 降低血糖的好帮手
1
膈俞穴 主治糖尿病并发症
2
肝俞穴 肝脏保健要穴
3
肺俞穴 肺之保健要穴
4
三焦俞穴 调节内分泌要穴
5
胃脘下俞穴 治疗糖尿病的经验 效穴
6
手三里穴 养生强健之穴
4 穴位+反射区——外治平衡血糖
1 降糖特效穴
1
支正穴 解上肢之疾患
2
阳池穴 温煦周身之穴
3
少府穴 调心养神之穴
4
前谷穴 专治热病与五官
5
腕骨穴 血糖血压皆可调
1 美味鲜蔬,降糖不可少
1
魔芋 增加饱感,延缓糖吸收
2
金针菇 高钾低钠,防高压,降 血糖
3
上海青 保护血管弹性,降糖护 眼
4
芦荟 富含铬,调节血糖代谢
5
豆角 天然血糖调节剂
6
海带 清热化痰,降糖又降压
2 家常食材——在美味中平衡血糖
1 美味鲜蔬,降糖不可少
大蒜 解毒杀菌全面调
紫菜 硒的宝库,控糖 佳品
胃热炽 盛型
气阴两 虚型
肾阴亏 虚型
阴阳两 虚型
5 中医全面调理——缓解5大证型糖尿病
肺热伤津型
01 艾灸疗 法
02 按摩疗 法
03 刮痧疗 法
04 拔罐疗 法
5 中医全面调理——缓解5大证型糖尿病
胃热炽盛型
01 艾灸疗 法
02 按摩疗 法
03 刮痧疗 法
04 拔罐疗 法
5 中医全面调理——缓解5大证型糖尿病
1 美味鲜蔬, 降糖不可少
2 烹调得当, 吃肉也欢畅
3 五谷杂粮, 降糖好搭档
2 家常食材——在美味中平衡血糖
1 美味鲜蔬,降糖不可少
大白菜 软化血 管,控制血糖
白萝卜 富含钾, 降脂又降压
生菜 促进血 液循环
包菜 调节糖代谢, 预防糖尿病
菠菜 补血又通 便的降糖良蔬
芹菜 促进胃肠蠕 动,降低血糖
莴笋 降糖治 肝病
洋葱 天然血 液稀释剂
竹笋 膳食纤 维控血糖
西葫芦 软化血 管,调节血糖
2 家常食材——在美味中平衡血糖
1 美味鲜蔬,降糖不可少
茄子 增强血 管弹性
青椒 富含硒, 促进糖分代谢
山药 滋补 『肺脾肾』
茼蒿 补脑又 降糖
西红柿 低糖 低脂低能量
黑木耳 预防 动脉粥样硬化
2 家常食材——在美味中平衡血糖
2 足部反射区
1
膀胱反射区 活血通络,消肿止 痛
2
脑垂体反射区 调经统血
3
胰腺反射区 生发胃气,燥化脾 湿
4
胃反射区 理气和胃,通经活络
5
肾反射区 补肾强腰,通利二便
6
十二指肠反射区 和胃行水,理 气止痛
4 穴位+反射区——外治平衡血糖
2 足部反射区
肾上腺反射区 消肿止痛,调理脏 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