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唱社团的趣味音准与节奏训练1

合集下载

合唱的音准训练

合唱的音准训练

合唱的⾳准训练对合唱整体在技术及艺术⼿段上最基本的要求是:良好的⾳准;准确的节奏;理想的⾳⾊变化;其中最基本的是对⾳准的要求。

没有良好的⾳准,其他⼀切都谈不上。

在⼀个合唱团中,很可能由于个别⼈⾳准不好⽽破坏了合唱整体的融合与平衡。

甚⾄还会有这样的情况:在合唱中就局部⽽⾔,某团员,某声部即便唱得很准,但合起来以后,却很可能感觉是“不准”的,其原因就在于合唱是多声部织体,⼜是由众多的个体声⾳组合起来的,所以⾳准就受很多因素的制约。

因此,合唱训练从⼀开始就要进⾏正确的⾳准训练。

严格地说:没有⼀个合唱团或乐队从头到尾⾳准都很精确,常有很多⾳准不理想之处。

况且在⾳乐中某种⾳的“不准”⼜具有其相对的合理性(因为,⾳准是相对的)。

虽然如此,我们的基本要求,⾸先还是要求准,只有在 “准”的基础上,才能允许具有⼀定的可变性。

在合唱训练中,⾳准与节奏的训练,相对⾳⾊来说是⽐较具体的,最难训练与要求的是对⾳⾊的感觉。

因为个⼈的⾳⾊,声部的⾳⾊以及各声部组合起来的整体⾳⾊极其错综复杂,变幻⽆穷的,很难具体说明。

⽽且每个⼈对⾳⾊的感觉与体验差别很⼤,指挥及合唱团员对⾳⾊的敏感性取决于个⼈内⼼感觉以及艺术修养的深浅。

从本质来说,⾳⾊⼜与⾳准、节奏以及⼒度密切相关。

只有明确了合唱艺术的特点,才能具体讲解处理⾳准的⽅法。

合唱⾳准主要靠听觉的训练来解决,但由于影响⾳准的因素是多⽅⾯的,所以,⼜不完全是孤⽴的听觉训练问题,同样要靠对艺术修养及内⼼感觉的培养。

⾄于内在听觉问题,过去常被⼀些⼈单纯地误认为⾳乐感觉好坏是“天⽣”的,其实并不完全如此,我们承认,⼈在⾳乐素质上是有差别的,但这并不是决定性因素,关键在于后天的培养和实践。

对于⾳准问题也是如此,如果具体掌握了影响⾳准的规律以及处理⾳准的⽅法,经过科学的训练,就能够有意识主动地做到相对的准确。

尤其对少年⼉童来说,愈早训练愈好。

合唱中的⾳准分为纵、横两个⽅⾯:旋律⾳准——横的⾳准和声⾳准——纵的⾳准关于合唱中的旋律⾳准问题旋律⾳准,从概念上应明确为“旋律运动中⾳与⾳之间的相对准确性”。

合唱中的音准问题和训练方法解析

合唱中的音准问题和训练方法解析

合唱中的音准问题和训练方法解析一、音准问题1.节奏失准在合唱中,可能会出现个别成员节奏失准的情况。

比如,有的人唱快了,有的人唱慢了,这些都会导致合唱的音乐感受被破坏。

2.唱调不准唱调不准是音准问题中最常见的情况之一。

有的人唱高了,有的人唱低了,或者各自偏离合适韵律。

这些情况都是由于声音过于难听,无法和其他人的声音合拍。

3.音高不准音高不准也是一种常见的音准问题。

如果一个人唱的音高过高或过低,就会减少消费者听取整个合唱的耳朵感受。

在选择旋律时,更多的注意书进行训练,使得音乐的下降行程更顺滑,保证音高与旋律的平衡。

二、训练方法1.正确听音用耳朵仔细听整个合唱的声音,特别是与自己所唱的音符相同的声音。

听音中,可以参加更多的音乐活动,加强自己对音高的敏感度以及准确度,在不同的音阶上进行实验,能够在不断的试验中提高声音的准确度。

2.定期排练在排练过程中,指挥应调整歌曲的音量和速度,确保所有歌手能够按照自己的音阶唱歌。

出现音high不准问题时,要及时停下来进行调整,保证最终效果。

定期审核每个人的演唱,纠正歌手音调的错误,帮助歌手更好的把个人声音与全体演唱完整的融合。

3.熟练掌握自己的声音通过加强个人声音的训练和练习,掌握自己的音准和声音控制能力。

歌手选择自己可以演唱的音乐类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反复练习,提高自己的演唱能力。

练习过程中需要进行自我调整,保持良好的音乐习惯,提高个人唱功表现,最终达到合唱的音乐效果。

总结合唱要想取得好的效果,每个人都必须保持良好的音乐习惯,准确掌握声音的音准和控制能力。

通过排练和个人课程的加强,以及不断的专业训练和音乐练习,最终能够形成合唱完美的效果。

合唱技巧训练

合唱技巧训练

合唱技巧训练合唱是一种集体性的声乐艺术,它要求参与者具备良好的歌唱技巧、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对音乐的深刻理解。

在合唱训练中,掌握正确的技巧是至关重要的,这不仅能够提升合唱的整体水平,还能让参与者更好地享受音乐带来的乐趣。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合唱技巧训练的几个重要方面。

一、发声技巧1、正确的呼吸呼吸是歌唱的基础,对于合唱来说更是如此。

合唱中的呼吸应该是平稳、深沉且有控制的。

我们可以通过练习慢吸慢呼、快吸慢呼等方式来提高呼吸的控制能力。

比如,想象自己在闻一朵芬芳的花,慢慢地吸气,然后再慢慢地呼气,感受气息的流动和控制。

2、喉部放松喉部的紧张会影响声音的质量和音域的拓展。

在合唱训练中,要教导团员保持喉部的放松,可以通过打哈欠、叹气等方式来找到放松喉部的感觉。

同时,要避免过度用力或挤压喉部来发声。

3、共鸣运用共鸣能够让声音更加丰满、响亮且富有穿透力。

在合唱中,我们要学会运用胸腔、鼻腔和头腔等共鸣腔体。

例如,唱低音时多运用胸腔共鸣,唱高音时则增加头腔共鸣的比例。

通过练习哼鸣、元音练习等方式来感受不同共鸣腔体的作用。

二、音准与节奏训练1、音准训练音准是合唱的核心要素之一。

要进行准确的音准训练,可以通过音阶练习、和声练习以及听力训练等方法。

让团员熟悉不同音程之间的关系,培养他们敏锐的听力,能够及时察觉并纠正音准的偏差。

2、节奏训练节奏是音乐的骨架。

合唱中的节奏要整齐、稳定。

可以通过节奏模仿、节拍器练习等方式来提高团员的节奏感。

同时,要注意不同节奏型的准确把握和转换。

三、和声训练1、和声理论知识让团员了解和声的基本原理,如和弦的构成、和声进行的规律等。

这有助于他们在合唱中更好地理解和声的走向和色彩。

2、和声演唱实践通过实际演唱多声部的和声作品,让团员感受和声的和谐与美感。

在训练过程中,要注意各声部之间的平衡和协调,避免某个声部过于突出或弱化。

四、咬字与吐字1、清晰的咬字在合唱中,清晰的咬字能够让歌词更易于理解。

合唱中音乐的音准、节奏、力度的训练

合唱中音乐的音准、节奏、力度的训练

合唱中音乐的音准、节奏、力度的训练㈠、“音准”就是指音高的准确性,教学中在教授一首新歌的时候我常常听到学生在视唱歌曲旋律音唱不准,唱歌跑调把握不住音高,针对这个问题,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1、音阶的练习。

让学生了解音阶的结构和形成以及音与音之间的关系,在脑子里形成一个清楚的概念,然后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级进、跳进的变化练习,使学生能从多变的音阶练习中更好地把握每个音的音准。

2、旋律音程的练习。

在视唱练习当中,旋律音程的练习是最有难度和技巧的练习。

它涉猎范围最广,所包含的内容最多,难度最大,技巧性最强。

这段内容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学生视唱的准确程度和水平。

对于较难的视唱曲,主要是由于它的音程跨度较大。

这一问题笔者认为万变不离其宗,采用补充法,将两音之间的音按音阶走向补上,在唱准的基础上再去掉补充音即可。

3、乐曲的反复练习。

通过乐曲的反复练习,使学生逐步建立固定的音高概念。

㈡、节奏是旋律的骨架。

视唱、创作旋律首先必须认识节奏。

节奏训练是通过掌握各种节拍、各种时值的音符所组成的节奏型。

理解节奏对表达音乐作品的思想、情感和塑造音乐形象的重要作用,以达到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提高学生理解音乐表观音乐的能力。

节奏训练必须从感知开始,来自于生活的自然节奏,正是音乐节奏训练的素材,只有通过感性认识阶段到理性认识阶段才有可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下面谈谈我采取的几种节奏训练形式。

一、从模仿生活中的自然声响入手,诱导学生从感性上初步认识节奏。

二、根据儿童心理、生理特点进行教学,调动学生各种感觉器官的积极作用。

音乐的节奏美是低年级学生最容易体验的,教学中教师除了设计各种节奏让学生练习外,还要充分调动孩子的各种感觉器官去感知音乐的节奏。

三、让学生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游戏活动来感知、体现、创造音乐节奏,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轻松、愉快的音乐游戏中,学生的想象创造性思维均比平时活跃,所以在音乐教学中多开展—些音乐游戏与活动。

合唱中音准气息吐字的训练

合唱中音准气息吐字的训练

合唱中音准气息吐字的训练
合唱是一种声乐表演形式,要求歌手在演唱过程中保持音准、稳定的气息和清晰的发音。

对于中音歌手来说,保持准确的音准、稳定的气息和清晰的发音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针对合唱中音歌手的音准、气息和吐字训练。

一、音准训练
1. 耳朵训练
准确的音准需要依赖于良好的耳朵训练。

合唱中音歌手应该经常进行耳朵训练,包括听音辨音、唱准音程等,以提高音准的准确度。

2. 音程练习
通过唱准音程的练习,可以帮助中音歌手提高音准。

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音程练习曲目,如《小星星》、《音阶练习曲》等,进行反复练习。

3. 合唱练习
参加合唱团可以帮助中音歌手进行音准训练。

在合唱团中,可以通过和其他歌手一起排练,逐渐提高音准的准确度。

二、气息训练
1. 呼吸练习
合唱中音歌手需要进行呼吸练习,以保持稳定的气息。

可以通过慢慢的深呼吸和吐气的方式进行训练,同时还可以进行一些气息运动,如唇边呼气、吵吵声练习等。

四、综合训练
1. 合唱练习
进行合唱练习是保持音准、气息和吐字的综合训练。

在合唱练习中,可以结合音准、气息和吐字的训练目标,进行全面的练习。

3. 舞台演出
参加合唱团的演出和比赛是综合音准、气息和吐字训练的良好机会。

通过舞台演出,可以检验训练成果,并不断提高演唱水平。

合唱中音歌手的音准、气息和吐字训练,需要坚持长期练习,从而保持音准、稳定的气息和清晰的发音。

希望中音歌手通过合唱的练习,能够不断提高演唱水平,为观众带来更好的音乐享受。

合唱中音准气息吐字的训练

合唱中音准气息吐字的训练

合唱中音准气息吐字的训练作为合唱团的一员,如何能够在合唱中发挥出自己最佳的声音和表现?合唱中音准、气息和吐字的训练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着合唱团的整体表现和音乐作品的质量。

本文将就合唱中音准、气息和吐字的训练进行详细介绍,希望能够对合唱团的成员有所帮助。

一、音准训练在合唱中,音准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影响着声部的和谐度和整体音乐的层次。

合唱中的音准训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听音练耳:对于合唱团的成员来说,训练耳朵的敏感度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听准了音,才能够准确地发出声音。

所以,合唱团成员可以通过大量的听音练习,提高自己的音准能力。

2. 锻炼发声准确度:除了听音练习之外,合唱团的成员还可以通过一些发声练习来提高自己的音准。

可以通过练习唱准音阶和各种和声进行训练,这样不仅能够提高个人的音准,也可以增强团队的和谐度。

3. 参与合唱团集体训练:在集体合唱中,成员可以利用集体排练来提高自己的音准。

在合唱排练中,成员们可以通过互相听音,相互配合,来提高自己的音准,同时也可以更好地融入到整体音乐中去。

二、气息训练气息是声音的基础,合唱团的成员们需要通过气息训练来提高自己的声音技巧和表现能力。

气息训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深度呼吸练习:深度呼吸是提高气息的关键,合唱团的成员可以通过大量的深呼吸练习,来增加自己的呼吸容量,使得声音更加充沛而有力。

2. 控制呼吸技巧:除了深呼吸之外,合唱团的成员还需要通过一些控制呼吸的技巧来提高自己的气息。

可以通过训练节奏感和呼吸节奏的一致性来提高自己的气息控制能力,使得声音更加稳定和持久。

3. 拓展发声范围:气息的训练也可以通过拓展发声范围来进行。

合唱团的成员可以通过一些特殊的发声练习,来提高自己的声音宽度和高低音区域,使得合唱团的声部更加丰富和多样化。

三、吐字训练1. 发音准确性练习:合唱团的成员可以通过大量的发音练习来提高自己的发音准确性,使得每一个字音都能够清晰地传达给听众。

合唱指挥教学中的节奏感与音准训练方法

合唱指挥教学中的节奏感与音准训练方法

合唱指挥教学中的节奏感与音准训练方法在合唱指挥教学中,节奏感和音准训练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合唱团的演唱质量和表现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指挥对节奏感和音准的把握。

本文将介绍一些在合唱指挥教学中如何培养合唱团成员的节奏感和音准的训练方法。

一、节奏感的培养方法在合唱指挥教学中,培养合唱团成员的节奏感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几种培养节奏感的方法:1. 简单节奏训练:可以通过给合唱团成员鼓掌、拍手等方式,教授一些简单的节奏模式。

例如,先教授基本的四分之一拍和二分之一拍的节奏,然后逐渐增加复杂度。

2. 合唱团内部节奏训练:可以组织合唱团成员进行内部节奏训练,例如,成立一个小组,让他们在没有指挥的情况下按指定的节奏演唱。

这可以培养合唱团成员对节奏的独立感知和准确性。

3. 合唱与打击乐器结合:在训练中可以结合打击乐器,例如小鼓、敲木鱼等,让合唱团成员与打击乐器的节奏互相呼应,从而培养出音乐中的节奏感。

二、音准训练方法音准是合唱演唱的基础,对于合唱团成员来说,准确把握音高非常重要。

以下是几种训练音准的方法:1. 发声练习:可以进行一些声音和音域的训练,例如,通过发出固定的音调,要求合唱团成员按照指定的音高来唱。

还可以进行一些咬字和发音的练习,保证每个成员都能清晰地唱出每个音符。

2. 合唱团声部分组训练:可以将合唱团成员按照声部划分成小组进行训练,使每个声部都能独立出来,并准确地唱出自己的音准。

通过不断的反复练习,逐渐培养出整个合唱团的音准感。

3. 定音双唇音乐教学:通过这种方法,指挥可以教授合唱团成员一些固定的音准和和声知识,让他们在听到指定的音符时能够准确无误地唱出来。

定音双唇音乐教学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音准训练方法。

总结:在合唱指挥教学中,节奏感和音准训练是提高合唱团演唱质量的关键要素。

通过以上介绍的方法,可以帮助合唱团成员培养出良好的节奏感和音准能力。

当然,训练过程需要持之以恒,并配合合理的指挥技巧,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合唱中音准气息吐字的训练

合唱中音准气息吐字的训练

合唱中音准气息吐字的训练合唱是一种美妙的艺术形式,它不仅需要每一个歌者都具备良好的音准和气息控制能力,还需要他们清晰准确地发音。

尤其是中音部分在合唱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他们需要准确的音准、稳定的气息以及清晰的发音,这样才能有效地与其他声部协调合作,形成和谐的声音。

中音准气息吐字的训练成为了合唱团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关于合唱中音准气息吐字的训练方法。

一、音准训练1. 唱调音练习唱调音可以帮助中音歌手找到自己的音准,并且在合唱中更容易与其他声部和谐。

可以通过与钢琴或其他乐器的音一一对比,找到自己的音准,然后逐渐进行一些音程练习,如半音音程、全音音程等。

这样可以帮助中音歌手在合唱中更准确地把握音准。

2. 听音训练训练中音歌手通过大量的听音来提高音准,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合唱曲目,或者利用一些专门的音准训练曲目。

通过对音乐的理解和感知,可以使中音歌手更加敏感地捕捉准确的音高。

3. 轻声练习轻声练习可以帮助中音歌手感受到身体的共鸣和音高的准确度,可以通过轻轻的唱出音符来进行训练。

这样可以帮助中音歌手更好地掌握自己的音准。

二、气息训练1. 呼吸训练合唱中的中音歌手需要有足够的气息支撑才能保持较长时间的歌唱。

进行一些呼吸训练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进行深呼吸、腹式呼吸、慢速呼吸等练习,来增强中音歌手的气息控制能力。

中音歌手可以进行一些声音延长的练习来增强气息的持久力。

可以选择一些长音来练习,尽量把气息控制得更加持久。

3. 动态唱法训练中音歌手在合唱中需要有较强的动态控制能力,因此进行一些动态唱法训练是非常必要的。

可以通过进行音高的上升和下降来进行训练,同时也可以结合一定的节奏进行训练。

三、吐字训练中音歌手需要通过发音练习来提高自己的发音准确度。

可以选择一些特定的发音练习,如清晰发音的单词练习、舌头卷滚练习等,来提高发音的准确度。

2. 语言学习合唱中的中音歌手通常需要演唱一些外语歌曲,因此进行一些语言学习也是非常必要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训练体会
1、以大带小 2、音高概念 3、假声真唱 4、发声练习曲简单多样 5、卡农开始 6、多声部解决 7、多用无伴奏 8、落实课堂 9、调性训练 10、运用手势
谱例《小星星》
1 1 ︱5 5 ︱6 6 ︱5 —︱ 4 4 ︱3 3 ︱2 2︱ 1 —︱
0 0 ︱0 0 ︱1 1 ︱5 5 ︱6 6 ︱5 — ︱4 4 ︱3 3 ︱ 5 5 ︱4 4 ︱3 3 ︱2 —︱ 5 5︱ 4 4 ︱3 3 ︱2 —︱ 2 2︱ 1 —︱5 5 ︱4 4 ︱3 3 ︱2 — ︱5 5︱ 4 4 ︱
1、用手势的变化了解旋律的进行方向 2、使用字母标记和手势。 3、图形谱。 4、色彩的运用。红、黄、绿、橙、蓝、紫、白。 5、五指手谱。 6、声势教学。(跺脚、拍腿、拍手、捻指) (二)以歌(乐)曲旋律帮助掌握音准。 (三)不同音程准确度、灵敏度及和弦训练。
六、开游戏 (二)卡农式二部轮唱游戏。
(例)歌谣《小白兔》
2/4
小白 兔 │ 白又 白 │ 两只 耳朵 │ 竖起 来 │ 爱吃 萝卜│ 爱吃 菜 │ 蹦蹦 跳跳 │ 真可 爱 │ (X XX) (X X) (XX 0)
合唱社团的趣味音准与节奏训练
一、关于音准 二、关于先前弊端 三、关于“音盲” 四、关于标准 五、关于一些操作方法 六、开展多声部游戏教学 七、几点感受
八、训练体会
九、多声部节奏练习
二、关于先前弊端
1、单纯的操作,感受不够。 2、与音乐活动脱节。
3、缺少方法。
五、关于一些操作方法
(一)以动作、声音帮助
1 1 ︱5 5 ︱6 6 ︱5 —︱ 4 4 ︱3 3 ︱2 2︱ 1 —‖
3 3 ︱2 —︱1 1 ︱5 5 ︱6 6 ︱5 —︱2 2 ︱ 1 —‖
多用无伴奏
a、引领性弹琴法
b、跟随性弹琴法(迟到性) c、阶段性跟随弹琴法 d、乐句、乐段,乃至整首乐曲 或练习曲在无伴奏情况下准确完成。
九、多声部节奏练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