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北京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中西医结合护理学专业招生目录、导师简介

合集下载

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推荐下载

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推荐下载

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院系所专业代码及名称指导教师拟招生人数考试科目是否招收跨门类考生100501中医基础理论孟庆刚翟双庆钱会南贺娟马淑然张保春蒋燕王彤刘晓燕徐雅林燕许筱颖13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7中医综合④--无是100502中医临床基础王庆国傅延龄李宇航陈明贾春华谷晓红赵琰钟相根陶晓华赵岩松李成卫李丽娜陈萌王雪茜刘敏于河25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7中医综合④--无是100503中医医史文献严季澜赵艳孙晓光黄作阵王育林梁永宣杨东方佟海英11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③307中医综合④--无是100504方剂学谢鸣杨勇杨桢高琳4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7中医综合④--无是100505中医诊断学王天芳陈家旭李峰任小巧薛晓琳吴秀艳赵燕10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7中医综合④--无否1005Z1中医体质学王琦倪诚王停王济李英帅张慧敏9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7中医综合④--无是1005Z2中医临床药学钟赣生王玥琦张建军胡素敏贾德贤闫兴丽王景霞王淳11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7中医综合④--无否1005Z7中医养生康复学林殷廖艳2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7中医综合④--无否101基础医学院1005Z8中医文化学张其成李良松4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7中医综合④--无是院系所专业代码及名称指导教师人数考试科目跨门类考生100601中西医结合基础徐安龙罗广彬牛欣郝钰郭书文孙红梅赵宗江司银楚丁霞潘彦舒唐炳华赵丕文孙丽萍续洁琨郭健李卫红李彧彭桂英吴莹姜广建胡秀华李亚东陶仕英顾卫红31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6西医综合或307中医综合④--无是1006Z7中西医结合循证医学刘建平费宇彤刘兆兰陈薇5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6西医综合或307中医综合④--无是1006Z8中西医结合药理学王伟华茜张东伟张前刘振权郭淑贞柴欣楼陈建新鲁艺韩静王勇17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6西医综合或307中医综合④--无是100506中医内科学商洪才王耀献丁霞3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7中医综合④--无否100602中西医结合临床王蓬文赵明镜高永红张冬梅柴立民聂波吴爱明娄利霞苗迎春侯丽许亚梅杨志云12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6西医综合或307中医综合④--无否105701中医内科学44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7中医综合④--无否105702中医外科学7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③307中医综合④--无否105704中医妇科学2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7中医综合④--无否102临床医学院(东直门医院)105705中医儿科学4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7中医综合④--无否院系所专业代码及名称指导教师人数考试科目跨门类考生105707针灸推拿学16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7中医综合④--无否105709中西医结合临床52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6西医综合或307中医综合④--无否105701中医内科学24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7中医综合④--无否105702中医外科学5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7中医综合④--无否105704中医妇科学2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7中医综合④--无否105705中医儿科学2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7中医综合④--无否105707针灸推拿学2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7中医综合④--无否103临床医学院(东方医院)105709中西医结合临床31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6西医综合或307中医综合④--无否100506中医内科学赵永烈唐启盛2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7中医综合④--无否104临床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105701中医内科学11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7中医综合④--无否院系所专业代码及名称指导教师人数考试科目跨门类考生105702中医外科学2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7中医综合④--无否105703中医骨伤科学1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7中医综合④--无否105704中医妇科学1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7中医综合④--无否105707针灸推拿学4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7中医综合④--无否105709中西医结合临床26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6西医综合或307中医综合④--无否105710全科医学7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6西医综合或307中医综合④--无否100506中医内科学李友林孔维萍符思3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7中医综合④--无否100507中医外科学杨项权刘保兴2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7中医综合④--无否100512针灸推拿学李石良1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7中医综合④--无否100602中西医结合临床金明刘尊敬程文立赵玉珍贾立群姚树坤6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6西医综合或307中医综合④--无否105临床医学院(中日友好医院)105701中医内科学5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7中医综合④--无否院系所专业代码及名称指导教师人数考试科目跨门类考生105702中医外科学3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7中医综合④--无否105704中医妇科学1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7中医综合④--无否105709中西医结合临床13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6西医综合或307中医综合④--无否105701中医内科学11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7中医综合④--无否105702中医外科学1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7中医综合④--无否105704中医妇科学1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7中医综合④--无否105705中医儿科学1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7中医综合④--无否105706中医五官科学1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7中医综合④--无否105707针灸推拿学2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7中医综合④--无否106临床医学院(广安门医院)105709中西医结合临床5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6西医综合或307中医综合④--无否107临床医学院(西苑医院)1008Z6中药药理学刘建勋任钧国2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01中药综合1或703药学综合1④--无否院系所专业代码及名称指导教师人数考试科目跨门类考生105701中医内科学9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7中医综合④--无否105702中医外科学2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7中医综合④--无否105704中医妇科学1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7中医综合④--无否105705 中医儿科学1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7中医综合④--无否105709中西医结合临床6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6西医综合或307中医综合④--无否100509中医妇科学许昕1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7中医综合④--无否100512针灸推拿学王麟鹏刘存志2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7中医综合④--无否100601中西医结合基础李萍1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6西医综合或307中医综合④--无否100602中西医结合临床王笑民1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6西医综合或307中医综合④--无否105701中医内科学6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7中医综合④--无否108临床医学院(北京中医医院)105702中医外科学4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7中医综合④--无否院系所专业代码及名称指导教师人数考试科目跨门类考生105703中医骨伤科学2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7中医综合④--无否105709中西医结合临床3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6西医综合或307中医综合④--无否100704药物分析学黄建梅马长华张玉杰孙毅坤卢建秋高晓燕马群段天璇金城9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03药学综合1④--无是100705微生物与生化药学王春梅白根本孙震晓王耘史新元王如峰华茜赵琰张前王灵芝刘颖张贵锋连增林张阳德陈士林岳秉飞唐劲天郭银汉黄林芳黄璐琦盛军戴均贵19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04药学综合2④--无是1008Z1中药资源学刘勇孙志蓉李卫东侯俊玲魏胜利张子龙王文全8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01中药综合1或702中药综合2④--无是1008Z2中药炮制学李飞李向日杜红胡慧华谭鹏8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01中药综合1或702中药综合2④--无是1008Z3中药鉴定学刘春生王学勇石晋丽王晶娟闫永红张贵君张媛杨瑶珺陶欧李先恩陈士林钟国跃魏锋12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01中药综合1或702中药综合2④--无是109中药学院1008Z4中药化学乔延江石任兵雷海民林瑞超刘勇张兰珍高增平张宏桂李强刘斌张小华徐暾海刘洋折改梅屈会化屠鹏飞张燕玲刘永刚刘元艳姜艳艳柴兴云李军张园园续洁琨史社坡石钺叶敏张永文郭洪祝45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01中药综合1或702中药综合2④--无是院系所专业代码及名称指导教师人数考试科目跨门类考生1008Z5中药分析学王耘乔延江张玉杰黄建梅马群马长华卢建秋孙毅坤张燕玲段天璇高晓燕10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01中药综合1或702中药综合2④--无是1008Z6中药药理学孙建宁潘思源唐民科王晶张硕峰方芳孙文燕畅洪昇刘振全赵保胜王志斌刘屏陈孟莉胡园12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01中药综合1或703药学综合1④--无是1008Z7中药药剂学倪健杜守颖王宝华吴清蔡程科王英姿董玲戴俊东王秀丽陆洋邬瑞光徐风华王林元史新元20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01中药综合1或702中药综合2④--无是1008Z8临床中药学张冰郑虎占王璞翟华强吴嘉瑞曹俊岭张相林蔡芸聂波11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01中药综合1④--无是1008Z9民族药学刘春生王学勇石晋丽王晶娟闫永红张媛林瑞超佟海英5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01中药综合1或702中药综合2④--无是105600中药学20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50中药专业基础综合④--无是110针灸推拿学院100512针灸推拿学朱江赵百孝李晓泓张莉于天源图娅李志刚郭长青刘清国李瑞解秸萍程凯袁红睢明河王燕平薛卫国辛随成李文林彩霞马惠芳马文珠张红林赵慧玲嵇波白兴华王朝阳马良宵任秀君魏玉龙卢峻侯中伟陈幼楠邬继红43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7中医综合④--无否院系所专业代码及名称指导教师人数考试科目跨门类考生111管理学院120402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高莉敏王志伟朱燕波程薇房耘耘孔军辉朱文涛曾光黄炜洪宝林李瑞锋谭巍段利忠戴力辉文占权侯胜田汪晓凡李祺石学峰何敏媚赵静马星光吴欣金今花胡凌娟何静彭明强孙瑞华陈校云郭丽萍李卫平44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05管理综合④801卫生统计学是1005Z4医药卫生法学王梅红霍增辉冉晔万宗凤王良滨赵丽马韶青毛嘉陵7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7中医综合④--无是112人文学院1005Z5中医药外语吴青都立澜沈艺刘艾娟赵霞李晓莉贾德贤张立平6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7中医综合④--无是1006Z9中西医结合护理学郝玉芳王琦岳树锦郭红刘红霞段红梅刘宇于春光6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6西医综合或307中医综合④--无否113护理学院105400护理6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8护理综合④--无否注:1、以上招生导师名单以复试时公布为准。

2016专家名录

2016专家名录

姜素英
主任医师
孔繁祥 刘雅娟 索钧 王敬
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
金壹飞 马青阁 华璞 兆麟堂:
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 中医世家
鲁兆麟
享国务院津贴
许润三 杨俊耀 严季澜 曲延华 京城易安: 陈文伯 方鹤松 张士杰 许铣 王彦恒
国医大师 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 国家级名老中医 主任医师 国家级名老中医 享受国务院津贴 国家级名老中医
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 主治医师 主治医师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 主治医师 主治医师 主治医师 主治医师 主治医师 主治医师 主治医师 主治医师 主治医师 主治医师 主治医师 主治医师 主治医师 主治医师 主治医师 主治医师 主治医师 主治医师 主治医师 主治医师 主治医师 主治医师 主治医师 主治医师 主治医师 主治医师 主治医师 主治医师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
刘景惠 沈祥龙 王玉英 朱建贵 房定亚 刘凤存 李彩霞 刘晓华 陶有强 罗红梅 刘荣喜 任达 广安门医院: 刘馨雁 郭姜 吴皓 陈岩 姜泉 谢利民 刘艳骄 侯伟 丁全茂 王阶 李光熙 赵瑞华 卢建新 韩斐 李军 宋坪 周斌 倪青 东单中医院: 许润三 吕仁和 田德禄 武维屏 周耀庭 许铣 李定忠 田兆黎 金静愉 陈勇 张松柏 曾昭田 李宝增 肖永华 吴银凤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 主治医师 主治医师 副主任医师 执业医师 主治医师 主治医师 主治医师 副主任医师 主治医师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 主治医师 执业医师 主治医师 主治医师
男 男 男 男 男 女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女 女 男 男 女 男 女 男 男 男

博士研究生导师及研究方向介绍-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博士研究生导师及研究方向介绍-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胡凯文
01
中西医结合防治恶性肿瘤
金哲
02
中医药防治不孕症
林谦
03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临床与基础
周剑
04
眼底病变
左明焕
05
中西医结合肿瘤防治
临床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
中医内科学 唐启盛
01
中西医结合防治脑病的研究
中医外科学 裴晓华
01
中医药防治乳腺疾病或慢性伤口
针灸推拿学 赵建新
01
针灸治疗脑血管病、脊柱关节病
王成祥
04
中医药治疗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王耀献
05
肾络微型癥瘕与肾纤维化
谢颖桢
06
中医药防治脑病及意象诊疗模式
杨惠民
07
中医老年病叶永安08源自慢性肝病中医基础与临床研究
赵进喜
09
中医药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
邹忆怀
10
中医内科脑病
中医外科学(专业学位)
李海松
01
男科
中医妇科学(专业学位)
刘雁峰
01
中医妇科临床
刘喜明
02
代谢综合征临床与基础研究
仝小林
03
糖尿病及其病发症的治疗研究
针灸推拿学 刘保延
01
穴位刺激效应网络构建、真实世界中医针灸临床研究方法
中西医结合临床 林洪生
01
中医肿瘤临床与实验研究
王阶
02
心血管病的中西医结合防治
临床医学院(西苑医院)
中西医结合临床
陈可冀
01
心血管
共 10 页,第 7 页
学院/专业/导师 史大卓
贾春华
03
认知科学视域下张仲景方证理论体系研究

王显简介 北京中医药大学

王显简介 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指导教师简介王显,男,1965年5月出生,博士、博士后、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心脏中心主任。

2003~2005年从师胡大一教授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曾在美国、日本等大的心脏中心访问学习心血管介入治疗,2005~2010年担任北京军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全军心血管介入培训基地主任。

擅长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以及心血管内科急危重症的诊断与中西结合治疗,曾经成功救治心脏骤停长达18分钟以及心脏破裂的数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成功挽救包括我军高级将领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内的无数宝贵生命,受到中央电视台和健康报等多家媒体报道。

累计完成冠状动脉支架术近4000例,先心病介入治疗近2000例,肾动脉等外周动脉支架术近1000例,先后帮助全国80余家医院开展心血管介入治疗工作。

主要社会兼职:中华中医药学会介入心脏病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循证预防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委员暨先心病工作委员会常委、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常委、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副主编等。

研究方向与重点领域:介入心脏病学与中医药;中西医结合防治心血管疾病。

科研情况:在学术界率先提出动脉粥样硬化“络风内动”假说并进行深入研究,在该假说指导下研发的中药单体涂层支架获得2项国家专利:一种血管药物支架(专利号ZL200920222325.9)、Synhome心衡(商标注册证号6872500)。

另外发明专利2项:一种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药物(专利号200810132903X)、一种用于先天性心脏病的带瓣膜封堵器(专利号ZL200920216251.8)。

目前主持的主要课题:(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中国脉搏波传导速度评价动脉硬化的参数及流行病学研究。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络衡方调节补体攻膜复合物C5b-9生物活性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

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招生目录

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招生目录

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招生目录
北京中医药大学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下属的一所公办综合性大学。

学校创建于1956年,距今已有60多年历史,是我国最早建立的中医药高等教育机构之
北京中医药大学的招生目录主要以临床医学、中药学、中医学等专业为主。

学校设有20多个本科专业,包括临床医学、基础医学、中药学、中医学、针灸推拿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护理学等。

此外,学校还为学生提供了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高级职业教育等招生,以及中西医结合、中医药学、中药制药、中草药栽培科技等研究生。

北京中医药大学招生目录涵盖了众多的专业,充分体现了学校在中医药方面的优势。

学校在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连续多年被评为“中国十佳学科”、“国家
重点学科”等,也是全国最具实力的院校之
一。

目前,学校共有在校生4万多人,其中研究生近万人。

北京中医药大学招生目录给学生提供了极具竞争力的专业选择,在报考招生方面也有着较高的门槛。

学校综合实力雄厚,拥有一流的师资力量,拥有一流的设备设施和完善的管理机制,培养出了众多优秀的人才,出国留学人数也有所增加,受到了海内外的广泛认可。

总之,北京中医药大学招生目录丰富多样,为学生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充分体现了学校在中医药方面的优势,让更多学子有机会进入该校就读,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在研究和研究中获得更大的进步。

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名录

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名录

博士 硕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硕士 硕士 大学 大学 硕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学士 大学 大学 大学 大学 大学 大学 研究生 博士 硕士 硕士 学士 硕士 硕士 学士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硕士 博士
副教授 副教授 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副教授 教授 副教授 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 教授 教授 副研究员 教授 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 教授 主任医师 副教授 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 副教授
105 100506 韩振蕴 女 106 100506 曲淼 男 107 100506 符思 男 108 100506 王振裕 男 109 100506 李志红 男 110 100506 张华 男 111 100506 何夏秀 女 112 100506 侯炜 男 113 100506 黄世敬 男 114 100506 寇玉明 男 115 100506 李国勤 男 116 100506 李华山 男 117 100506 李平 女 118 100506 刘绍能 男 119 100506 刘文军 男 120 100506 刘喜明 男 121 100506 卢雯平 女 122 100506 吕文良 男 123 100506 倪青 男 124 100506 齐文升 男 125 100506 危剑安 男 126 100506 魏军平 男 127 100506 杨卫彬 男 128 100506 殷海波 男 129 100506 周斌 男 130 100506 朱建贵 男 131 100506 王少杰 女 132 100506 刘岑 女 133 100506 王亚红 女 134 100507 李兰群 男 135 100507 赵树森 男 136 100507 荣文舟 男 137 100507 李映林 女 138 100507 周德瑛 女 139 100507 顾敏琪 女 140 100507 瞿幸 女

中医护理传承思考 郑萍传承导师访谈录

中医护理传承思考 郑萍传承导师访谈录

中西医结合护理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Nursing2023 年第 9 卷第 6 期Vol.9, No.6, 2023中医护理传承思考—郑萍传承导师访谈录邓建华1, 唐玲2, 郑萍3, 鄂海燕2, 陈宏3, 李苏茜4, 周洁5, 李野2(1.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肾病科, 北京, 100078; 2.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护理部, 北京, 100078; 3.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北京, 100700; 4.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外二乳腺科, 北京, 100078;5.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急诊科, 北京, 100078)摘要: 本文通过整理中医护理传承导师郑萍访谈录,总结传承导师郑萍的工作体会、学习经历、对中医护理传承的思考等内容,为传承人学习和继承郑萍导师宝贵护理经验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中医护理; 中医传承; 访谈; 团队管理; 中西医结合中图分类号: R 47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709-1961(2023)06-0048-04On thinking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nursing inheritance : Dialogues withZheng PingDENG Jianhua 1,TANG Ling 2,ZHENG Ping 3,E Haiyan 2,CHEN Hong 3,LI Suqian 4,ZHOU Jie 5,LI Ye 2(1. Department of Nephrology , Dongfang Hospital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 Beijing , 100078; 2. Department of Nursing. Dongfang Hospital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 Beijing , 100078;3. Dongzhimen Hospital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 Beijing , 100700;4. Second Department of Breast Surgery , Dongfang Hospital Beijing University ofChinese Medicine , Beijing , 100078;5. Department of Emergency Medicine , Dongfang Hospital Beijing University ofChinese Medicine , Beijing , 100078)ABSTRACT : This paper extracted transcripts of conversational dialogues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 master Zheng Ping , and summarized Zheng Ping ’s working and learning experience and her thinking on inheritanc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 , and provided reference for learning and inheriting valuable experience.KEY WORDS :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 ;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heritance ; interview ; team management ;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DOI : 10.55111/j.issn 2709-1961.202304074· 中医护理传承专栏 ·收稿日期:2023 - 04 - 02第一作者简介:邓建华,主管护师,糖尿病健康教育专科护士,北京市第一批中医护理骨干人才,北京市第一批中医护理骨干人才培养项目“十佳学员”,“郑萍中医护理传承工作室”传承弟子。

2016年北京中医药大学招生目录、导师简介

2016年北京中医药大学招生目录、导师简介

2016年北京中医药大学招生目录、导师简介北京中医药大学创建于1956年。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早成立的高等中医药院校之一,是唯一一所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的高等中医药院校,是国家教育部直属的重点大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分东、西两校区,校本部设在西校区。

全校占地面积共计25.3万平方米,教学区总建筑面积达27.7万平方米。

学校主要任务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层次创新型中医药人才和管理人才。

学校在办学层次、学科门类、科学研究、医疗水平、办学效益、对外合作等方面居于全国中医药院校的前列,是中国培养高层次中医药人才、解决中医药重大科技问题、防治重大疾病和现代难治病的重要基地,为中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集教学、科研、医疗、产业四位一体的高等中医药学府。

学校是全国首批招收中医药研究生和具有博士、硕士授权的单位之一。

1978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开中医药学发展史研究生教育之先河;1983年开始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1986年开始接收台港澳及外籍在读研究生;1987年被批准具有在职人员以研究生同等学力攻读硕士学位的授权单位;1994年开始接收博士后工作人员进站工作,是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中首批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单位之一;1998年被批准为开展临床医学(中医、中西医结合)博士、硕士专业学位的试点单位;2001年经国家批准并开始招收非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攻读中医学博士学位研究生。

北京中医药大学现设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3个一级学科和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学科。

目前拥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其中硕士学位学科授予点16个,博士学位学科授予点15个以及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3个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动站。

截止2003年6月,学校在校研究生已达782人,其中博士生300人、硕士生482人;另有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学位课程学习567人。

20多年来学校共为社会培养研究生1080人,其中博士311人、硕士769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北京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中西医结合护理学专业招生目录、导师简介
护理学院专业名称:1006Z9中西医结合护理学
研究方向年份
招生
人数
导师姓名考试科目招生类别学历层次备注20156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
③306西医综合或307中医综合
④--无
普通统招硕士研究生
中医综合考研信息、参考书、内容简介
《中医综合》是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医学综合科目的简称,每年由国家教育部统一命题考试。

国家教育部明确规定了它的考试范围、考试要求和试卷结构,满分为300分,包括: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诊断学》
《中药学》
《方剂学》
《中医内科学》
《针灸学》
六门基础课程,能否把握住中医综合的300分将直接影响到总成绩,故应给予充分重视。

2005年和2007年的中医综合大纲是变化最大的两次;
试题有A、B、X三种题型,共180道题,满分为300分。

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试卷内容结构
中医基础理论30题
中医诊断学30题
中药学30题
方剂学30题
中医内科学35题
针灸学25题
试卷题型结构
A型题8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20分;
B型题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X型题60小题,每小题2分,共120分。

关于上述三种题型我们做如下介绍,使你先有一个清楚的了解:
A型题:每小题1.5分,共12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四个选项中,请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B型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A、B、C、D是其下面两道小题的备选项,请从中选择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个选项可以被选择一次或两次。

X型题:每小题2分,共12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选出所有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历来中医综合大纲不指明教材版本,而中医学的上述6门课程存在教材版本的不同,给同学应试带来不便。

本人通过多年跟踪历年真题及答案的出处,得出如下结论:
中内7版,中基5版,中诊6版(部分内容涉及5版),中药7版(部分内容如归经涉及老版本),方剂还是5版,不过我们在辅导班上会全面总结方剂,包括提供大家带MP3录音的方剂歌诀。

针灸7版。

不要听某些参考书中介绍的什么“以最新版本教材为准”的谎言!那是骗得你晕头转向,神晕恍惚间不得不买他的参考书!
所以想考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这门《中医综合》科目,就必须全面掌握上述六门课程的知识点
考查目标中医综合考试范围为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针灸六部分。

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理解和掌握中医药学的基本理论知识,理论联系实际;能够运用中医学的理、法、方、药,对临床常见病证进行辨证论治,有较好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适应攻读中医药学各专业硕士学位课程之需要。

本考试旨在三个层次上测试考生对中医药学基本理论知识掌握的程度和运用能力。

三个层次的基本要求分别为:
1.熟悉记忆:根据试题,要求考生联想所熟悉、记忆的有关中医药学基础理论、诊法辨证、常用药物和方剂的效用特点、配伍运用,以及临床常见病证的辨证论治规律等知识,运用科学、明晰的中医学术语,准确地表述其概念和基本原理。

2.分析判断:运用中医药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解释疾病发生、发展及诊治的机理,并对不同的药物、方剂和病证进行鉴别与判断。

3.综合运用:通过对所学中医药学基本理论和方法的综合运用,能阐释有关的理论问题,并对临床常见疾病进行正确的辨证诊断、立法、处方用药及调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