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变压器基本概念

智能变压器基本概念
智能变压器基本概念

智能变压器基本概念

智能电网需要智能化变电站支撑,一个终极智能化变电站其站内所有设备应全部是智能化的,在网络的支撑下实现信息高速交互,协同操作,从而保证更安全、经济、可靠运行,一次设备智能化是发展智能电站的基础。

1.智能高压设备的基本定义

通过网络接受系统控制指令,将设备的运行状态实时反馈到系统。

2.智能变压器

一个能够在智能系统环境下,通过网络与其他设备或系统进行交互的变压器。其内部嵌入的各类传感器和执行器在智能化单元的管理下,保证变压器在安全、可靠、经济条件下运行。出厂时将该产品的各种特性参数和结构信息植入智能化单元,运行过程中利用传感器收集到实时信息,自动分析目前的工作状态,与其他系统实时交互信息,同时接收其他系统的相关数据和指令,调整自身的运行状态。

3.智能变压器组成

变压器主体;检测设备各种状态的传感器;执行器;通讯网络;变压器智能化单元(TIED);智能化辅助设备。

4.变压器智能化单元

可简称TIED(Transformer Intelligent Electric Device),这是整个智能化变压器的核心,其内部潜有数据管理、综合数据统计分析、推理、信息交互管理等。变压器出厂时将各种技术参数、极限参数、结构数据,推理判据等,通过专家知识库的数据组织形式植入智能化单元。用标准协议与其他智能系统交换信息。各种传感器、执行器通过各自的数字化或智能化单元接入。一些简单的模拟量、开关量可直接接入TIED。

对TIED 的其他要求:

1)支持标准通讯协议: IEC61850 和TCP/IP。

2)具有互操作性,能够与同一厂家或不同厂家的IED 互联。

3)内嵌Web 维护界面,支持远程维护功能。

4)带有跟踪自诊断功能,确保系统异常后实时报警。

5)满足室外长期运行要求,必须保证能够在恶劣环境或极端环境和变电站强电磁干扰环境下,安全可靠运行。

5.智能变压器信号检测技术要求

智能变压器与传统变压器最大的区别除所有信号采用统一标准的数字化传输外,在运行过程中应能将运行状态通过智能化单元实时反馈给系统,涉及的关键参数及检测方法:

5.1 电压

目前变压器各绕组的工作电压不在本体上监测或检测,而是由专门的PT 完成,供二次系统使用。

智能变压器在运行过程中各绕组的工作电压需要反映到智能化单元(TIED),这是评估自身运行状态的重要参数之一,变压器承受的电压、电压谐波、过励磁状态、传输容量计算、调压过程监测都需要通过电压分析计算。

各绕组电压参数的获取方法:

1)在变压器内部或本体上集成电压传感器,具体传感器形式可不限制,电磁式、电容式、光电式等,目前可采用技术成熟的检测方法。传感器获得的低压模拟信号直接接入智能化单元(TIED),数字化后作为TIED的分析输入参数或打包通过网络向系统传送的信号。传感器无论采用电磁式或电容式,其容量与传统PT 相比很小。在满足精度和信噪比要求的前提下,仅供A/D 转换用,低压侧<1mA 即满足要求。

2)变压器状态评估所需的各绕组的电压实时信号,通过网络从其他智能化单元(IED)上获取。如:独立的智能化电压、电流测量单元。但必须是实时信号,而不是有效值信号。TIED 中应支持以上两种电压信号获取方式。

电压数字化要求:分辨率:16bit

采样率:128 点/周波。

精度:测量0.2% 保护5P

5.2 电流

传统变压器各绕组的工作电流,无论是本体上带套管CT,还是独立测量,都是供二次保护或测量、计量系统使用,套管CT 的二次通过变压器端子箱,以模拟信号的形式(0-1A 或0-5A)传给控制室。

智能变压器在运行过程中各绕组工作电流的稳态或暂态量必须实时反映到智能化单元(TIED),用于评估自身的运行状态,分析变压器负荷、电流谐波、调压过程监测等。

电流信号的获取方法:

1)在变压器内部集成电流互感器,具体形式不限制,电磁式、电子式、光纤式等。目前套管CT 技术成熟,而且数字化后CT 的容量很小,目前还应以这种形式为主,在变压器本体安装优于其他形式。从套管CT 获取的模拟电流信号(0-10mA 或0-5mA)直接送TIED 数字化,作为TIED的分析输入信号或打包通过网络向系统传送。

与电压信号类似,电流信号本地直接数字化,在满足精度和信噪比要求的前提下,容量可以很小。

2)外部获取,与电压信号外部获取相同。在变压器智能化单元中应支持以上两种电流信号获取方式。

电流数字化要求:分辨率:16bit

采样率:128 点/周波。

精度:测量0.2% 保护:5P

5.3 油温

传统变压器的油温检测采用油面温度计(机械或电子式),输出接点控制信号或模拟信号(如:4-20mA)直接控制冷却器或通过端子箱接入主控室,有些变压器根据用户要求检测油面温度和油箱底部温度。

智能变压器油温检测采用PT100,监测油面温度、油箱底部温度和环境温度。PT100 直接接到TIED 或温度监测智能化单元。

智能化单元最少应具备 5 路PT100 温度检测输入接口。

油面温度:2 路;底部温度:2 路;环境温度:1 路

精度要求与目前变压器上使用的相同。

各路温度信号直接在TIED 数字化,控制冷却器或打包传输,冷却器控制指令由智能化单元给出。

5.4 绕组热点温度:

目前变压器绕组温度检测主要采用绕组温度计间接检测,即通过电流补偿的形式反映绕组温度,不能真正反映绕组的热点温度。新技术主要以光纤测温为研究热点。

光纤测温是通过预埋在绕组上的多个光纤温度探头实现测温的,但由于存在很多问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探讨。

1)将光纤探头预埋在绕组上,目前需要在变压器线圈绕制过程中预埋,工艺难度较大,且线圈绕完后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处理(整形、干燥、吊装等),进入总装后还有多道工序才能完成整体装配。光纤细而强度低,在此过程中很容易损坏。我公司根据用户要求生产过几台类似产品,但装配完后,光纤没有100%完好的。

2)光纤探头测量的是单点温度,预埋的位置是设计人员根据计算评估确定的,很难与实际热点温度吻合。

3)光纤在变压器绕组内部受振动、温度、油浸等多种因素影响,寿命和精度都很难保证。由于在线圈内部,损坏后根本无法修复或更换。有些在3-5 年后基本都退出运行了。总之用光纤测量绕组热点温度是发展趋势,但需要在测量方法和安装工艺上进行改进,才能进入实用阶段。

变压器绕组热点温度测量要用改进的光纤测温方法实现。

5.5 绕组变形

智能变压器需要监测绕组变形情况,目前还没有带电在线监测手段。非带电检测绕组变形也处于评估水平。如:频响法、阻抗法、高压脉冲法等。这些手段也仅限于非带电评估检测。真正的绕组变形检测需要内置传感器,可以考虑采用光纤检测绕组变形。

第一阶段的智能变压器可以不考虑绕组变形检测。

5.6 油压

与传统变压器不同,智能变压器油箱内部的油压需要通过传感器以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的形式反映给TIED。同时还要保留气体继电器的接点信号(轻瓦斯和重瓦斯),油压如果采用模拟传感器,可在TIED 内直接量化,也可通过A/D 转换层量化。

油压传感器要求,目前气体继电器+模拟压力传感器。

5.7 油中气体

反映变压器运行状态的重要分析数据是油中气体含量,目前不但有相关标准和问题分析基本判据,也有大量的经验积累。在现有技术上开发的油气监测装置,从原理上主要有四种:1)传统气象色谱法:精度高,能准确分析多种气体含量,但用于在线监测,结构复杂、故障率高、消耗载气,色谱柱寿命短。

2)光声光谱法:精度适中,可分析多种气体,但对环境要求高,稳定性一般,但不需要载气和耗材。

3)燃料电池法:仅能反映综合气体,且以氢气为主,精度一般。

4)气体传感器法:多种传感器,分别检测不同气体成分。目前技术不成熟,只要是单组分传感器。

智能变压器在第一阶段可采用目前成熟的多组分气象色谱法在线监测装置。在线监测装置内置IED 单元,通过标准总线与TIED 通讯。数据包格式需要进一步详细定义。

5.8 局放

在智能化变压器中局放监测是必不可少的。与油气相比,反映速度快、灵敏度高、可实现定位。近年来随着检测方法和手段的改进,逐步受到重视,已成为衡量变压器绝缘性能的关键指标。随着在线监测和分析方法的改进,已完全进入实际应用阶段。

目前变压器局放监测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脉冲电流法:这是标准指定的方法,校验和检测都有标准,通过视在放电量衡量变压器的放电水平。频段在20kHz-400kHz,此方法是变压器出厂试验和验收试验指定的方法。用于在线监测如何克服现场干扰是关键问题,随着滤波和放电信号识别算法的改进,已进入实用阶段。检测传感器安装在套管末屏或铁心(夹件)接地线上。

2)超高频(或特高频)法:这是为克服现场干扰问题而开发的一种方法。频带在20MHz –1500MHz 之间,通过高频天线接收某个干扰小的频段信号,检测放电量。这种方法用于变压器局放在线监测还存在很多问题:1.高频信号尤其是特高频,传播衰减很快,受被测设备结构影响很大,变压器内部主要是金属部件,监测天线无论装在什么位置都会有盲区。2.定量困难,不但非线性,而且受放电位置影响很大,目前没有标准。3.在变压器上安装困难,需要开安装孔,对保证高压变压器内部油质有影响,且在单一点检测有盲区。

3)超声法:与超高频法类似,存在定量困难、检测有盲区的缺点。目前主要用于局放定位,由于局放信号声电传输速度差明显,可实现局放定位。受各种电信号干扰小。大型变压器在箱体外部检测超声,由于油箱磁屏蔽和箱壁的影响,灵敏度较低,一般可检测量在1000pC 以上(受放电性质和位置影响)。

鉴于上述特点,智能变压器局放检测传感器应采用内外结合放置。外置传感器:

1)铁心接地线上安装高频电流传感器。实践证明对于变压器本体破坏性放电,铁心接地线上都能检测到。

2)高压套管末屏上安装高频电流传感器,植于套管末屏引出线端,监测变压器本体的同时,监测套管放电。

内置传感器:必须在保证变压器运行安全可靠的基础上,植入内部传感器,且更换或维护不能停运或吊开变压器。满足上述条件的传感器必须是无源的,并且在变压器内部不能有电子线路。内置传感器采用内外分置安装法。因为脉冲电流传感器内外安装没有区别,仅考虑在外部安装。

1)超声波传感器的分置安装

在变压器箱壁上选定2-6 个位置安装广角超声波导杆,将局放超声信号传导至油箱外部的传感器。波导杆组件与箱壁通过法兰连接,外部安装超声传感器。

2)超高频传感器的分置安装,在变压器箱壁上选定2-4 个重点检测部位,安装平板型高频接收天线,天线组件与箱壁通过法兰连接,外部设传感器安装法兰。在智能变压器中内外分置的两种传感器,超声优于超高频,因为超声可同时评估放电部位。但对电抗器的局部放电监测,内置传感器应采用超高频。智能变压器局放监测装置(内置IED)将各传感器接收到的信号,分析处理后,通过标准通讯协议送TIED 单元。

局放监测主要技术要求:

在线监测灵敏度:铁心接地线检测:500pC。

箱壁超声或超高频监测:<1000pC。

具备位置评估和放电统计分析功能。

5.9 铁心接地电流

铁心接地电流由接地电流互感器转换成(0-10mA)模拟信号或数字化信号直接接入TIED 单元。

5.10 油质监测

目前可与油气在线监测集成在一起,监测油含水量,分析结果通过自身的IED 单元送TIED,作为评估变压器绝缘状态的参数之一。

5.11 内部振动监测主要检测运行中变压器内部零部件的松动,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传感器可分置安装。

5.12 其它接点状态信号

气体继电器:重瓦斯、轻瓦斯

压力释放器:状态量

压力继电器:状态量

油位:上限、下限

油流:油流状态

充氮灭火:状态信号

电吸湿器:状态量

预留状态输入信号:8 个。

这些开关量直接通过无源接点方式送TIED,由TIED 直接打包。

5.13 有载开关

有载开关具有独立的操作机构和控制装置,目前这些操作和控制信号以开关或模拟量方式直接接入控制室。

智能变压器中有载开关内配有一个智能单元(IED),接受TIED 的指令,将开关状态实时反馈给TIED,有载开关内含执行机构和状态监测单元。反馈给TIED 的状态包括:1)当前开关位置

2)操作电源状态

3)机械操作机构是否正常

4)开关室油质

5)切换开关触头状态

以上所有信息由开关智能化单元(IED)打包,实时传给TIED,统一管理和控制。

5.14 冷却器

冷却器的所有控制和状态信息由冷却器智能控制单元(IED)实现,冷却器智能控制单元接收TIED 指令,优化投切冷却器,并将状态实时反馈给TIED。

主要信息包括:

1)冷却器电源状态:正常、故障、断相、停电。

2)油泵状态:正常、故障。

3)各组冷却器状态:工作、备用、故障、全停。

6.智能变压器执行器

由变压器智能化单元(TIED)直接管理的执行单元有三个:

1)冷却器控制单元

2)有载开关控制单元

3)充氮灭火控制单元

4)电吸湿器控制

TIED 通过网络向冷却器控制单元发送投切操作指令,并将冷却器当前状态反馈给TIED。同样TIED 也是通过网络向有载开关控制单元发送调节指令,并将状态反馈给TIED.

以上执行器自带智能化单元,主要考虑其独立性,并符合IEC61850 标准架构。第一阶段的智能化变压器可通过中间转换单元实现。

7.智能变压器的保护

传统变压器保护其保护逻辑是由二次保护系统完成的,对于智能变压器,保护也应该由一个单独的变压器智能保护单元完成,因为各种开关和断路器的动作不能由TIED 完成。TIED 将目前变压器的状态反馈给系统,变压器智能保护单元接收状态信息后,由预先设定的保护策略发出相应的动作指令。

变压器智能保护单元应提供以下基本保护:

1)反应变压器油箱内部故障和油面降低的瓦斯保护,状态信号来自TIED。

2)相间短路保护。

3)后备保护,包括过流、复合电压启动过流、负序电流、阻抗等。

4)零序电流保护

5)过负荷保护

6)过激磁保护

7)电压频率保护

8)事件及故障录波

8.功能集成

全数字化变电站乃至智能化变电站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过程信息共享和设备之间的互操作性,从而提高设备的重用性、电站运行的可靠性、设备的可接入性、可维护性,使其更

安全可靠、经济的运行。

一个智能化电站应是由各智能化设备(IED)在统一信息模型和服务模型的网络环境下实现信息共享和互操作。采用统一建模的网络协议(如:IEC61850)通过网络实现集成。这样可解决:灵活性、接入性、可靠性、经济性、安全性问题。

从传统变压器到智能变压器要解决的关键技术是如何实时反应变压器的运行状态。

第二部分目前变压器信号检测内容和控制配置

1. 信号测量的内容

1.1 保护信息端子箱

1)气体继电器

轻瓦斯和重瓦斯动作信号,以无源干接点的方式上传。

2)温度计

上限油温的报警和跳闸信号,启停冷却系统的信号,已无源干接点的方式上传。以PT100 电阻或DC4-20mA 的模拟信号上传油面温度。

3)绕组温度计

上限绕组热点温度的报警和跳闸信号,启停冷却系统的信号,已无源干接点的方式上传。以PT100 电阻或DC4-20mA 的模拟信号上传绕组热点温度。

4)压力释放器

压力释放器动作跳闸信号,以无源干接点的方式上传。

5)压力继电器

压力继电器动作跳闸信号,以无源干接点的方式上传。

6)油位计

上限和下限油位报警信号,已无源干接点的方式上传。以DC4-20mA 的模拟信号上传储油柜的油位状态。

7)气体在线监测仪

气体或微水超标报警信号,以无源干接点的方式上传,或以DC4-20mA的模拟信号上传油中故障气体和微水的含量,同时可以以RS485 通讯口上传状态信息。

8)套管监测仪

套管的介损超标报警信,以无源干接点的方式上传,同时可以以RS485通讯口上传状态信息。

9)充氮灭火装置

变压器着火信号和充氮灭火装置工作等信号,以无源干接点的方式上传。

10)保护继电器

有载开关重瓦斯动作信号,以无源干接点的方式上传。

11)电吸湿器

电吸湿器的故障信号,以无源干接点的方式上传。或以DC4-20mA 的模拟信号上传吸湿器的干燥状态。

12)电流互感器

以AC0-1A 或AC0-5A 的电流信号上传。

1.2 有载开关控制

有载分接位置信号,以BCD 码或以DC4-20mA 的模拟信号上传。有载开关故障及状态信号,以无源干接点的方式上传。

1.3 冷却系统控制箱

冷却系统控制箱中电源故障及冷却系统故障等信号,以无源干接点的方式上传。

PLC 控制箱可以以RS485 通讯口上传状态信息。

2.设备或部件的控制

2.1 有载开关控制

由于线路中负载电流的动态调整,线路压降波动较大,从而导致用户端电压不稳定,通过采用自动电压调整器来自动调整调相变压器输出端的电压,从而保证用户端的电压稳定,为了防止电网中出现过高的电压损坏用户设备,通常采用自动电压调整器向有载开关发生升或降电压的命令,自动调整变压器二次侧的出口电压,来确保下游用户端电压维持在允许的范围内,确保用户端用电设备能够安全运行。

2.2 冷却系统控制箱

由于变压器的绝缘寿命主要受温度影响,为了确保变压器的油温及绕组热点温度处于允许的范围内,在变压器运行过程中需自动增加或减少冷却设备。冷却系统控制箱就是用来控制变压器冷却设备的启动和停止,并对电机提供过载、断相和短路保护。控制箱根据控制和执行元件的不同,分为普通继电保护式控制箱和PLC 可编程控制箱;根据冷却装置的种类和工作方式的不同,控制箱主要分为片散控制箱(控制对象为风机,冷却装置为片散)、强油片散控制箱(控制对象为风机和油泵,冷却装置为片散)、风冷却器控制箱(控制对象为风冷却器)和水冷却器控制箱(控制对象为水冷却器)。

2.3 充氮灭火装置

当变压器因故障着火时,着火点附近的探测器就会将着火信号发送到控制屏,同时变压器本体的气体继电器将重瓦斯信号发送到控制屏,当控制屏接收到这两种信号后,先打开灭火箱中的排油阀将变压器油箱顶部的适量热油排出,此时变压器储油柜里的油经过关闭阀向变压器油箱里排油,由于通过关闭阀的油流涌动从而使得关闭阀关闭以防止储油柜内的油流入变压器油箱,当变压器油箱排出适量的热油后,灭火箱中的氮气阀打开,氮气瓶中的高压氮气充入变压器油箱下部,对油箱内上下油层搅动混合,使燃烧中的油的温度冷却到燃点以下,同时,氮气覆盖在油层表面,使变压器油箱顶部油层表面与空气隔开,以达到迅速灭火的目的。

3.状态检测

3.1 气体继电器

变压器内的慢性故障产生的气体将汇集在气体继电器中,通过分析故障气体的类型可判断变压器的内部的故障类型。同时气体继电器内收集的气体达到一定的体积后,会向控制箱发出报警轻瓦斯报警和重瓦斯动作信号,变压器内的快速故障,如内部短路或存在严重的放电,都会快速使绝缘油裂解,快速产生大量气体,从而推动变压器内的油迅速向储油柜流动,从而推动气体继电器的油流挡板,发出重瓦斯跳闸信号。气体继电器作为变压器的主保护,是变压器运行的核心保护器件。

3.2 温度计

将温度计温包安装在变压器箱盖上的温度计座内,用来测量油顶层温度。主要用来启停冷却系统,同时可以向控制室发出报警和跳闸信号。可以以PT100电阻或DC4-20mA 的模拟信号上传油面温度给控制室。使用户可以在控制室或其它更远的地方了解变压器油顶层温度。由于该测量方法直接可靠,是变压器运行的主要保护器件之一。

3.3 绕组温度计

绕组温度计是用来测量变压器绕组热点温度的。温度计温包插入油箱箱盖上的温度计座内,当变压器内部油温升高时,绕组温度计的温包内的感温介质体积随之增大,这个体积增量通过毛细管传递到仪表内弹性元件上,使之产生一个相对应的位移;同时变压器的负载电流(与变压器负荷成正比)通过电流互感器CT 二次侧输出给电流匹配器,经过电流匹配器变流后,输出与变压器铜油温差相对应的电流给电热元件,通过电热元件加热后,弹性元件又增加一个位移量,两个位移经机构放大后便可驱动指针指示被测绕组热点温度,并驱动微

动开关。主要用来启停冷却系统,同时可以向控制室发出报警和跳闸信号。可以以PT100 电阻或DC4-20mA的模拟信号上传油面温度给控制室。使用户可以在控制室或其它更远的地方了解变压器油顶层温度。由于该测量方法属于间接测量,测量结果并不能真实准确的反映绕组的热点温度,是变压器运行的非主要保护器件。

3.4 压力释放器

压力释放阀是变压器的压力保护装置,安装在变压器油箱的顶部,当由于故障引起油箱内压力过高时,压力释放阀开启,将油箱内的油喷出以释放压力防止油箱爆裂,同时压力释放阀的微动开关动作发出跳闸信号使变压器停止运行。是变压器运行的主要保护器件之一。

3.5 压力继电器

由于受安装位置和安装数量以及压力释放器本身的动作原理的限制,在变压器发生快速故障时,不能非常有效的对油箱进行保护。因此为了保证变压器发生突发压力时的安全,选用压力继电器作为变压器的突发压力保护装置,安装在变压器油箱的顶部或侧壁,当变压器由于故障引起油箱内压力升高的速率超过规定值时,压力继电器迅速动作发出跳闸信号使变压器停止运行,防止变压器故障进一步发展。是变压器运行的主要保护器件之一。

3.6 油位计

油位计用来监视储油柜内油位状态,当储油柜内的油位高于上限油位或低于下限油位时,均能发出报警信号,以DC4-20mA 的模拟信号上传储油柜的油位状态给控制室。使用户可以在控制室或其它更远的地方了解变压器储油柜的油位状态。是变压器运行的非主要保护器件之一

3.7 气体在线监测仪

由于目前的常规试验方法和实验周期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气体在线监测仪能在线监测变压器内部各种气体的组分(H2、CH4、C2H2、C2H4、C2H6、CO、CO2、02)及含量和水的含量;一些事故的先兆信息能及时捕捉到。但是由于对气体在线监测仪价格、运行寿命及运行过程中的维护方面的考虑,目前只有部分大型变压器上增加气体在线监测设备,是变压器运行的非主要保护器件之一。随着电能需求量的增大、电力系统电压等级的提高、设备容量的增大,人们对供电可靠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从近年来变压器的事故情况来看,许多事故是在无任何先兆的情况下发生的,这说明了为了提高变压器运行的可靠性,在大型变压器上增加一些在线监测设备已成为一种趋势和必然。

3.8 套管监测仪

主要在线监测变压器套管的电容和介损。能尽早发现套管内部存在的潜伏性故障并可随时掌握故障的发展情况,由于套管监测仪须从套管末屏引出信号,改变了套管末屏传统的死接地的方式,对套管的安全运行存在一定的风险(我公司原则上不同意增加套管监测仪),是变压器运行的非主要保护器件之一。

3.9 充氮灭火装置

控制屏是灭火装置的控制部件,安装在用户的控制室,它能接收火探测器、关闭阀和气体继电器发出的信号并控制灭火箱进行排油和注氮一系列灭火动作完成,同时显示灭火装置的工作状态。目前常采用灭火装置油充氮灭火系统和水喷雾灭火系统。它们是变压器运行

的主要保护器件之一。

3.10 保护继电器

有载开关保护继电器在有载开关切换油室内放生重大故障时,将会发出重瓦斯动作跳闸信号,以免有载开关和变压器遭受进一步的破坏。是变压器有载开关运行的主要保护器件之一

3.11 电吸湿器

吸湿器是储油柜的配套除湿装置,安装在变压器油箱壁上。当吸湿器里的吸湿剂由于吸

收通过吸湿器的空气水分达到饱和时,其颜色会发生改变。吸湿器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潮气进入储油柜。电吸湿器由于能够自动根据吸湿剂的吸湿程度来自动对吸湿剂进行加热干燥,可以减少对吸湿器的巡查次数,同时避免对常规吸湿器内的硅胶进行更换。目前由于成本较高,只有极少数变压器上采用该设备,是变压器运行的非主要保护器件之一

3.12 电流互感器

变压器电流互感器分为测量级和保护级,主要测量通过变压器线端或变压器绕组的电流。即可以为变压器的负载的测量设备提供信号,也可以为变压器保护设备提供信号。

3.13 有载开关控制

有载开关的自动控制通常需要采集变压器二次侧出口电压,线路中负载电流以及有载开关的当前分接位置。是变压器运行的主要保护器件之一。

3.14 冷却系统控制箱

冷却系统控制箱一般需采集油顶层温度、绕组热点温度和负载电流的大小以及变压器断路器的通断状态,可以以模拟量的形式输入或以无源干接点的方式输入。是变压器运行的主要保护器件之一。

选择变压器智能化路径

北极星电力信息化网 2012-4-25 17:54:29

智能电网建设对一次设备的智能化提出严峻挑战。针对一次设备变压器而言,其智能化程度决定智能变电站的智能水平。

“变压器智能化应具备测量数字化、控制网络化、状态可视化、信息互动化等重要具体特征。”中电装备山东电力设备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韩克俊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智能化需要多种技术融合

据介绍,变压器智能化涉及多方面技术,但主要包括传感器技术、集成技术、在线监测技术以及信息技术。

韩克俊称,实现智能化,就需要对变压器的各种参量进行测量,因此需要开发各种技术更先进的传感器,比如局部放电传感器、光纤传感器等。

而根据变压器智能化要求,要实现功能一体化,需要对传感器和变压器进行集成,各个功能的智能组件也需要在安全可靠前提下进行集成,减少占地面积和工程造价。

通常,变压器智能化前提是实现变压器运行状态的在线监测,所以需要对在线监测技术进行研究,保证各种状态参量稳定地进行在线测量。

另外,韩克俊表示,智能变压器是智能电网实现电能在不同电压等级传递的重要设备,其状态监测、自诊断和控制都需要大量信息进行处理。“因此需要进行信息技术研究,保证这些海量数据能够按照需求进行处理,实现变压器智能化。”

智能组件可靠性待解

由于传统一二次分工太明确,导致一二次设备厂商对彼此技术不了解,不能独立完成智能组件的开发。且设计院和供电企业对变压器智能化部分也不了解,没有专门的人员来负责智能变压器,导致在实际项目中实施比较困难。因此,韩克俊认为:“在智能变压器研发上要打破传统的一二次厂家的分工,综合一二次设备厂商的优势,并开展变压器基础理论的研究,才能提高变压器的智能化水平和技术实力。”

“但更为重要的是,智能组件的可靠性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韩克俊说,“按照现在的标准和要求二次设备只有5~8年的寿命,但是变压器的寿命是30年(最新要求是40年),怎样提高智能组件的寿命也是我们要克服的主要困难。”

几年来,在解决变压器智能组件的可靠性问题上,国内企业如中电装备以及科研院所做了相当多的尝试。韩克俊表示,“我们采用元器件应力分析法研究智能组件损坏机理,结合

统计法和图表分析法对智能组件各部件的失效率进行统计和分析;通过智能组件柜和端口防护技术提高智能组件使用寿命;基于二次设备的寿命因素模型和部件权重分析,综合元器件选型、部件冗余和自检、智能组件状态检修、易损部件的维修和备件更换机制进行长寿命智能组件的系统方案设计。提高智能组件可靠性,争取达到20年使用寿命。”

标准统一是智能化研发前提

韩克俊主张,在变压器智能化研发期间,首先要统一标准。他认为,如果没有标准或标准不统一,设备生产商在研制智能变压器时没有方向,不知道该如何去研制智能变压器,降低智能变压器研发进度。而且每个设备生产商都按照自己的设想去研制和生产智能变压器,会导致变压器无法联网运行,不能形成统一智能电网。

关键技术成研发方向

对于国内变压器生产商来说,目前,最重要的是开展关键技术研究。以中国电力技术装备有限公司为例,其所属的山东电力设备有限公司作为传统变压器生产商,已经在开展变压器智能化关键技术研究上迈出很大一步,并建立了相应的检测试验平台。结合国家电网公司在变压器基础性研究方面成果和仿真分析能力,对变压器故障分析进行了深入研究。

另外,在研发方向上,韩克俊建议有实力的电力设备制造商将变压器智能化和特高压放在同等的位置,加大在人财物方面的投入,严格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的相关标准进行研发。

在这方面,中电装备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已开始为智能电网建设提供运行可靠、技术先进、性能优良的智能变压器。

现代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电力。作为最重要的能源,电力支撑着各类机械的运转,没有

电就没有我们的现代社会。因此,电网建设使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要一环。今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现代化建设的逐渐深入,科技的不断进步,我国电网建设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智能变压器的出现,对于电网建设来说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智能电网的建设,力求在这一领域能够奋起直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随着人类进入信息时代,计算机自动化技术逐渐得到普及应用,传统电网技术也应该

实现变革,智能电网就是依托于现代信息技术而发展起来的。与传统电网相比,智能电网的运行更加平稳,能够使电力的运输更加可靠和安全。并且,通过自动化控制技术,智能电网的有着较好的自动资源优化能力,对推进节约用电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随着新能源汽车等行业逐渐发展壮大,智能电网将为这些新能源行业的发展提供配套实施网络,推动着我国发展向低碳环保迈进。

智能变压器是智能电网的核心设备,正是由于智能变压器技术的不断完善才能够推进

我国智能电网的建设。认为我国变压器行业在智能变压器领域的研究与国外还有一定的差距,很多产品的技术还不够稳定,在目前的智能电网的应用中也暴露出了不少问题。在未来的几年内,随着我国经济增速的放缓,国家有可能放缓智能电网的建设。

展望我国未来的电网建设,中国变压器网认为,智能电网依然是未来电网建设的主流

趋向。我国变压器行业要加快研发速度,争取实现智能变压器的自主生产,为我国智能电网的建设贡献最大的力量。

智能配电网大数据应用需求和场景分析研究

智能配电网大数据应用需求和场景分析研究 随着智能配电网大数据应用的不断发展,配电网中的数据处理与计算工作具有更大的挑战性,目前大数据在我国电力系统中的智能配电网应用越来越多,本文就对智能配电网大数据的应用需求和配电网典型大数据场景进行了分析,同时探讨了大数据在智能配电网的应用前景。 标签:智能配电网;大数据;应用需求;场景分析 1、智能配电网大数据应用需求分析 在我国智能配电网大数据的整体应用需求分析中,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工作、用电策略的营销工作,以及社会互联网信息的数据管理,都可以产生许多的应用需求,从而促进新技术手段的产生,还可以优化电力系统的运行方式,进而降低了电力系统管理的成本,对提升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还能够有效地提高电力系统的综合服务性水平。智能配电网大数据应用中主要包括了配电网的运营以及整体规划服务,并且对客户的用电进行了相应的服务和管理,这些对大数据的应用需求必须要涵盖各电力系统运营环节中的信息数据,还有客户的用电数据以及电力营销数据的信息等,综合管理智能配电网中供电环节的所有数据,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大数据的价值。电力系统和用电用户都是重要的组成部分,电力系统内部要不断地提高综合管理水平,加强对用电客户的服务性水平,通过对用电数据的总结可以让政府了解到当地的经济发展情况,从而为电力系统发展提供更多的政策扶持,对电力系统进行合理的规划发展,加强分布式电源的接入,对充电设备进行合理的布局规划等。 2、配电网典型大数据场景分析 2.1面向有源配电网规划的负荷预测 随着配电网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和电力需求影响因素的逐渐增多,用电预测的大数据特征日益凸显,传统的用电预测方法已经不再适用。由于智能预测方法具备良好的非线性拟合能力,因此近年来用电预测领域出现了大量的研究成果,遗传算法、粒子群算法、支持向量机和人工神经网络等智能预测算法开始广泛地应用于用电预测中。传统的用负荷预测,受限于较窄的数据采集渠道或较低的数据集成、存储和处理能力,使得研究人员难以从其中挖掘出更有价值的信息。通过将体量更大、类型更多的电力大数据作为分析样本可以实现对电力负荷的时间分布和空间分布预测,为规划设计、电网运行调度提供依据,提升决策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2.2配电网运行状态评估与预警 基于大数据技术的配电网运行状态评估与预警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智能电网技术与装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智能电网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 2016年度项目申报指南、指南编制专家名单、 形式审查条件要求 一、“智能电网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2016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依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及国务院《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中国制造2025》和《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等,科技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开展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电网技术与装备专项实施方案》编制工作,在此基础上启动“智能电网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2016年度项目,并发布本指南。 本专项总体目标是:持续推动智能电网技术创新、支撑能源结构清洁化转型和能源消费革命,从基础研究、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到典型应用示范全链条布局,实现智能电网关键装备国产化,到2020年,实现我国在智能电网技术领域整体处于国际引领地位。 本专项重点围绕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并网消纳、大电网柔性互

联、多元用户供需互动用电、多能源互补的分布式供能与微网、智能电网基础支撑技术5个创新链(技术方向)部署23个重点研究任务。专项实施周期为5年(2016—2020)。 按照分步实施、重点突出原则,2016年首批在5个技术方向启动17个项目。每个项目设1名项目负责人,项目下设课题数原则上不超过5个,每个课题设1名课题负责人,课题承担单位原则上不超过5个。 各申报单位统一按指南二级标题(如)的研究方向进行申报,申报内容须涵盖该二级标题下指南所列的全部考核指标。鼓励各申报单位自筹资金配套。对于应用示范类任务,其他经费(包括地方财政经费、单位出资及社会渠道资金等)与中央财政经费比例不低于1:1。 1. 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并网消纳 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并网的电力系统规划与运行基础理论(基础研究类) 研究内容:面向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并网及系统安全高效运行

建筑基础常识的基本概念

建筑基础常识的基本概念 建筑基础常识性的一些基本概念 1、什么是容积率? 答:容积率是项目总建筑面积与总用地面积的比值。一般用小数表示。 2、什么是建筑密度? 答:建筑密度是项目总占地基地面积与总用地面积的比值。一般用百分数表示。 3、什么是绿地率(绿化率)? 答:绿地率是项目绿地总面积与总用地面积的比值。一般用百分数表示。 4、什么是日照间距? 答:日照间距,就是前后两栋建筑之间,根据日照时间要求所确定的距离。日照间距的计算,一般以冬至这一天正午正南向房屋底层窗台以上墙面,能被太阳照到的高度为依据。 5、建筑物与构筑物有区别? 答:凡供人们在其中生产、生活或其他活动的房屋或场所都叫做建筑物,如公寓、厂房、学校等;而人们不在其中生产或生活的建筑,则叫做构筑物,如烟囱、水塔、桥梁等。 6、什么是建筑“三大材”? 答:建筑“三大材”指的是钢材、水泥、木材。

7、建筑安装工程费由哪三部分组成? 答:建筑安装工程费由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三部分组成。 8、什么是统一模数制?什么是基本模数、扩大模数、分模数? 答:(1)、所谓统一模数制,就是为了实现设计的标准化而制定的一套基本规则,使不同的建筑物及各分部之间的尺寸统一协调,使之具有通用性和互换性,以加快设计速度,提高施工效率、降低造价。(2)、基本模数是模数协调中选用的基本尺寸单位,用M表示,1M=100mm。(3)、扩大模数是导出模数的一种,其数值为基本模数的倍数。扩大模数共六种,分别是3M(300mm)、6M(600mm)、12M (1200mm)、15M(1500mm)、30M(3000mm)、60M (6000mm)。建筑中较大的尺寸,如开间、进深、跨度、柱距等,应为某一扩大模数的倍数。(4)、分模数是导出模数的另一种,其数值为基本模数的分倍数。分模数共三种,分别是1/10M(10mm)、1/5M(20mm)、1/2M (50mm)。建筑中较小的尺寸,如缝隙、墙厚、构造节点等,应为某一分模数的倍数。 9、什么是标志尺寸、构造尺寸、实际尺寸? 答:(1)、标志尺寸是用以标注建筑物定位轴线之间(开间、进深)的距离大小,以及建筑制品、建筑构配件、有关设备位置的界限之间的尺寸。标志尺寸应符合模数制的规定。

建筑施工安全基本知识

单元一建筑施工安全基础知识 一、安全生产的基本概念 1.安全的概念 1)安全 安全,顾名思义,“无危则安,无缺则全”,即安全意味着没有危险且尽善尽美。 2)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就是在生产的过程中对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进行保护,同时还要保护设备、设施的安全,保证生产进行。 3)事故 事故是在人们生产、生活活动过程中突然发生的、违背人们意志的、迫使活动暂时或永久停止,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的意外事件。 2.安全生产的方针 施工安全生产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安全第一”是原则和目标,是从保护和发展生产力的角度,确立了生产与安全的关系,肯定了安全在建设工程生产活动中的重要地位。“安全第一”的方针,就是要求所有参与工程建设的人员,包括管理者和从业人员以及对工程建设活动进行监督管理的人员都必须树立安全的观念,不能为了经济的发展而牺牲安全。 当安全与生产发生矛盾时,必须先解决安全问题,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从事生产活动,也只有这样,才能使生产正常进行,才能充分发挥职工的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的发展,保持社会的稳定。 “预防为主”的手段和途径,是指在生产活动中,根据生产活动的特点,对不同的生产要素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有效地控制不安全因素的发展和扩大,把可能发生的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以保证生产活动中人的安全与健康。 对于施工活动而言,“预防为主”就是必须预先分析危险点、危险源、危险场地等,预测和评估危害程度,发现和掌握危险出现的规律,指定事故应急预 案,采取相应措施,将危险消灭在转化为事故之前。 总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体现了国家在建设工程安全生产过程中“以人为本”,保护劳动者权利、保护社会生产力、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指导思想,是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的基本方针。 二、安全生产的三级教育

智能配电网大数据应用技术与前景分析

智能配电网大数据应用技术与前景分析 近年来,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发展,大数据应用于城市基础设施的方方面面,尤其是电网技术的发展,越来越需要智能化的应用技术。本文分析智能了智能配电网大数据的现状,梳理了大数据背景下智能配电网的特征,阐述了大数据在配电网中的应用,提出了大数据在智能配电网中的应用前景,规划了发展路线。 标签:大数据应用技术;智能配电网;分析研究 引言: 我国配电网的发展随着科技水平的提升也在不断改革,特别是在智能化大数据时代,大数据时代下的智能配电网发展道路开始转向掌握配电设施方面,力求实现科学控制大规模的配电资产,以保障电网高效低能的运行。电力系统时刻在产生着大量的数据,主要是电流量、电压量等在运行的数据,同时,电网数据还可以延伸到用户数据端,对用户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以实现配电的智能化。 一、智能配电网大数据的现状 随着智能配电网技术水平的发展与提升,逐渐与物联网结合渗透并积累了大量有效数据,例如,用户用电数据、设备检测数据、调度运行数据及故障检修数据等。在量测体系外部,电力企业则积累的很多运营数据,例如,企业管理数据、电力市场数据及用户服务数据等。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潜在外部数据。 这些数据的来自于各个方面,被分为量测数据、运营数据及外部数据三大类。这三类数据相互作用,共同为智能配电网的发展运行做贡献,目前,量测数据是运用昀频繁的数据,对三类数据之间的关联影响研究的比较少,即使是量测数据,它的蕴含价值也未深入研究和挖掘。 二、智能配电网大数据的特征 配电网大数据主要特征有:数据体量过大,达到千兆级、数据种类多且繁杂、生成速度快、关系复杂等特点。因为配电网系统面对的客户是全国的用户,因此数据的收集量特别大,达到千万兆级别。此外,电力系统配电网的特性要求,必须保证其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这就要求数据收集的种类特别多,分析数据也繁杂,例如对用户用电实际情况、历史用电量情况等进行统计研究分析以确保配电网的高效运作。由于电力企业供电系统是不间断在运行的,所以需要对电力系统数据进行微秒分析。电网系统不同环节的工作都可能会影响到智能配电网的数据分析研究,因此,需要快速处理技术来缩减影响并优化数据计算方式以保证终端数据的可靠性。 三、大数据在智能配电网中的应用

建筑工程基础知识

1.1建筑识图与工程量计算 一、建筑识图 1、基本概念 国家规定,一个工程项目应经过:(1)规划和初步设计阶段;(2)审查后扩大初步设计;(3)审查后施工图设计、又称技术设计。 2、施工图作用:指导施工,技术依据;指导结算,支付进度款依据;指导决算,结算工程款依据。 一套完整的施工图应: A、首页图目:从建施01-、结施01-、水施01-、电施01-(又分强电、弱电、讯施01-)、电通01-。 标准图 设计总说明,内容包括:工程设计依据(批文、资金来源、地勘资料等),建筑面积,造价。设计标准(建筑标准、结构荷载等级、抗震要求,采暖通风要求,照明标准,防火等级等)。施工要求(技术与材料)项目±0.000与总图绝对标高的相对关系,室内外用材、强度等级。 装修表 门窗表 B、建筑施工图(简称建施) 1、表示建筑物内部布置,外部形状、装修、构造、施工要求等,包括:纵横墙布置、门、窗、楼群梯和公共设施(如洗手间、开水房等)。 2、总平,平、立、剖和各构造详图(包括墙身剖面、楼梯、门窗、厕所、浴室、走廊、阳台等构造和详细做法、尺寸)。 3、文字说明,图注。 C、结构施工图(简称结施) 1、表示承重结构的布置、构件类型、大小尺寸、构造做法。 2、结构说明,基础(包括桩基布置、埋置深度)各层结构布置平面和各构件的结构详图(包括柱、梁、板、楼梯、雨蓬、屋面等)。

D、设备施工图(简称设施) 1、给排水、采暖通风、电气照明说明、管网布置、走向、标高。 2、平面布置、系统轴测、详图安装要求,接线原理。 二、识读施工图的要领 1、掌握投影原理和形态的各种表达方法。 2、熟悉和掌握建筑制图国家标准的基本规定和查阅方法。 如常用的图例、符号、线型、尺寸和比例。 3、基本掌握和了解房屋构造组成。 阅读施工图步骤 阅读施工图和编审工程预决算一样,没有捷径可走,必须按部就班,系统阅读,相互参照,反复熟悉,才不致疏漏。 1、先细阅说明书、首页图(目录),后看建施、结施、设施。 2、每张图,先图标、文字,后图样。 3、看建施,先建施,后结施、设施。 4、建施先看平、立、剖、后详图。 5、结施先看基础、结构布置平面图,后看构件详图。 6、设施先看平面、后看系统、安装详图。 现实的施工图由于设计单位缺乏自审、互审、工种会审、总工把关(特别是地方设计院)一系列审核制度,所以尺寸不符、轴中不符、构造不符、用材不符、说明不符、图说不符、构件不符、详图不符等等层出不穷。搞预、决算编审特别应该注意,搞不好就失之毫里、差之千里! 三、解说建筑总平面图(P163) 总平图上标注的尺寸,一律以M(米)为单位,它反映拟建房屋、构筑物等的平面形状、位置和朝向、室外场地、道路、绿化等的布置,地形、地貌、标高以及与原有环境的关系和邻界情况等。

智能配电网与配电自动化分析

智能配电网与配电自动化分析 配电自动化是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城市配网供电可靠性的有效手段,是电力系统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作者分析了智能配电网与配电自动化。 标签:智能配电网;配电自动化;分析 0、引言 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智能配网是城市用电和行业用电的标配,它是作为输电程序的最后环节在整个电网结构中起着承上启下(向上连接电力主网,向下联系用户,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满足消费者的用电需求,里应外合,内外协调下实现供电自动化)的作用。加强配网自动化的建设,需要对配网发展现状了如指掌,提高配网运行质量,优化规划配网网络,巩固电网基础建设,方能实现配网高效节能的运转,推动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智能配电网与配电自动化密不可分,二者相互促进、相互辅助,从而促进电力行业智能化、科技化及经济化发展。1智能电网与配电自动化的基本概括 1.1智能电网的基本含义 所谓智能配电网就是使电网实现智能化,其实现需要高速、集成通信网络的支持,利用先进的设备、测量、传感技术及决策支持系统的运行和控制方法,实现电网安全、经济、友好的适用。智能配电网主要具有的特征包括激励、自愈、抵御攻击,满足用户对于电量的需求,并且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引入不同类型的发电模式,对电力市场的高效运行能够起到巨大帮助。智能配电网使供电效率和供电质量得到提高,在应用中可以适当地接入再生能源,实现与用户的相互交流,与我国供电行业的发展相适应。 1.2配电自动化系统的结构及技术指标 根据配电系统的容量大小,可以将配电自动化系统分为三种不同的类型,分别是:大型配电自动化系统、中型配电自动化系统以及小型配电自动化系统。通常情况下,在选择配电自动化系统的类型时需要与实际的要求和目标以及将来的发展规模相结合,以经济性、可扩展性、安全稳定性等为基本原则,图1给出了典型的配电自动化系统层次结构图。其中,它最突出的优点在于:具有较好的灵活性,在建设的初期可以采用中型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型式进行建设,并且装设相应的主站、子站以及终端等。当需要对配电系统进行扩展时,可以适当增加主站系统数量,同时将其中的一个主站作为中心站。按照层次结构的不同,可以将系统分为三个层次,其中,第二层以下的结构可以根据需要适当扩展。 在配电网中,自动化系统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因此,对其要求较高,相应的开关设备不仅要满足相关标准,同时还应该满足相应的管理系统运行要求。注:

系统集成、建筑智能化工程与弱电工程的概念与区别

系统集成工程、弱电工程、智能建筑工程的区别与联系 具有智能化建筑特点的工程,在近年许多的建筑建设项目中的投资幅度,呈逐年增长的趋势。但在这些建设项目中,有的并不能称之为智能建筑工程、充其量也仅仅是具有BA 性能的简单的系统集成工程,与智能建筑还相差甚远。还有的建设项目一提出做弱电系统工程,就要和系统集成、智能建筑联系起来。 可怎么联系?建设方又拿不出切实可行的技术规划方案,由集成商在那里做主导意见。有的建筑物面积大并形成了相关的建筑群,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功能,本应该具有智能建筑特点的工程,但又往往舍不得投资,只是做几个相对独立的弱电工程来应付。缺少了构成完整的一体化网络管理系统,给今后的楼宇物业的科学管理以及资源的浪费带来很大的遗憾。有的建设方在考察了相关的工程和听了集成商的一番炒作后,觉得智能建筑很不错,不惜这方面的投资。但在经过使用一段时间后,觉得工程并没有发挥多么好的效益,相反,有时却成了管理者的负担。诸如此类问题。不禁令投资者和使用者困惑。究竟弱电工程是什么?系统集成是什么?智能建筑是什么?系统集成是否就是智能化建筑?如何对上述工程定义。如何把握好建设投资的适度,并在今后的使用过程中切实保证弱电各子系统以及建筑物的智能化管理的功能达到当初所预计的目的,无论对投资方还是使用方都是很重要的。 智能化工程及弱电系统工程,目前已经在一些重大的建设项目中与建筑结构、机电设备安装、内外装饰工程列为同等重要的单位工程。但是,由于智能化工程相对其他传统建设项目起步较晚,属于朝阳产业。同时涉及建设、信息、公安、消防、电信、广电等部门在上述工程界面内容的互为交叉难于协调,故疏于工程规范化标准的综合性的具体操作等现象。另外,在设计领域里,由于没有此项工程设计的取费依据及取费标准,而是将智能化技术含量很高的这样一个工程按建筑电气工程设计取费,故费率很低,加上很多设计院也缺少智能建筑的系统集成设计人员。所以国内大多甲级建筑设计院对智能建筑工程设计普遍没有积极性。这种设计的缺位,就往往由集成商取代了。集成商为取得工程的承包资格,常常免费为建设方设计,而集成商无论从设计经验和各专业图纸的协调以及图纸之间的纵横质量深度无法与正规设计院相比,造成设计图纸的质量普遍偏低现象。这种本末倒置的做法很是影响智能建筑工程的发展。所以在验收上述工程时,不难发现在对整体的传统建设项目验收过程中,智能化工程及弱电工程却成了验收中的弱项,甚至是空白点。这对建设方合同利益维护方面,显然处于下风。尤其对今后的使用方面带来很不好的影响。存在这方面的问题是多方面的原因,但有一点不可否认,那就是在工程的前期工作中,没有将上述工程准确的定位,究竟是建设几个单独的弱电工程?还时建设具有系统集成含有智能化特点的工程。因而较为准确的理解并清楚上述工程之间的区别和基本概念是很有必要的。 一、弱电工程是目前各类建筑建设项目的基本单元,已经成为各类建筑项目中不可缺少的建设子项目。既是目前住宅小区建设,它的弱电工程建设目前也得到了很大级别的提高,例如,由原来的有线电视、宽带网建设发展到小区的闭路电视监控、楼宇门禁、三表远抄及科学物业管理等。在随着绿色建筑的兴起,有可能家用电器集成与家用信息网络交

工程项目建设基本知识

工程项目管理基本知识 1、工程有什么特点? 这里所说的工程是指土木工程、建筑工程、线路管道和设备安装工程及装修工程。它以建筑物或构筑物实物形态,在建设过程中,投资方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按照一定的程序,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并应符合质量要求。 按照建设性质划分,可以分为新建、扩建、改造,按建设规模划分,可以分为大型、中型、小型。 2、项目管理系统算工程吗? 项目管理系统研发周期12个月,完成后的实物形态只是一张光盘及功能点说明和使用手册,不是建筑物或构筑物,虽然也叫信息工程,但不是我们这里所讲的工程项目。 同理,中国铁路总公司委托研发的12306软件系统虽然投资巨大,但是也不算工程,不需要履行繁琐的政府行政审批程序。 3、哪些单位或者部门涉及工程项目建设? 工程项目建设涉及方方面面,主要是三个方面:投资方(在工程建设中一般叫建设单位或项目法人)、公共管理方(政府相关行政主管部门)、承建方(勘察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 4、哪些单位直接参与工程项目建设?

建设单位、勘察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 5、工程指挥部和建设单位是一回事吗? 建设单位(项目法人)是指建设工程项目的投资主体或投资者,它也是建设项目管理的主体。工程指挥部是建设单位为了管理工程建设项目临时设立的机构,代行建设单位职权,但是不能对外签订各类合同,工程项目建成后一般就撤销了。 6、工程项目上马在投资方内部需要履行哪些程序? 首先,作为投资行为,工程项目上还是不上,公司的经营班子需要研究可行性分析报告,提出明确意见;其次,上报公司的董事会会议研究,如果董事会会议审议认可,应在董事会会议决议上予以载明;最后需要上股东会会议,形成决议。因为投资决定权在公司股东会(股东大会)。重大项目要单独上会研究,投资额较小的项目则列入企业年度基本建设计划或者技术改造计划。 国家投资项目按国家相关规定履行投资审批程序,列财政预算投资计划。 7、工程建设的资金从哪里来? 工程建设资金的来源有很多,根据项目的投资主体可以分为财政预算投资(国家投资),自筹资金(地方、企事业单位自筹),银行贷款,利用外资,发行企业债券、股票筹资等。

智能配电网信息集成需求及模型分析

智能配电网信息集成需求及模型分析 陆一鸣1,刘 东1,2,柳劲松1,黄玉辉1,凌万水1,顾建炜3 (1.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上海市200240; 2.国家能源智能电网(上海)研发中心,上海市200240; 3.杭州市电力局,浙江省杭州市310009) 摘要:信息集成是实现智能配电网兼容、自愈、互动和优化的技术基础。在分析当前国际上已经广泛使用的和正在制定中的电力系统信息领域的国际标准以及相关模型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从智能配电网自身以及与输变电、用户和电源等其他环节之间实现自动化和互动化的信息集成需求出发,分析了电力企业各环节间的信息流和各个模型之间相互映射方法,提出了建立适应智能配电网发展的统一信息模型体系的观点和技术路线。关键词:智能电网;配电系统;信息模型;信息集成 收稿日期:2009 11 17;修回日期:2010 01 2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90612018);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资助项目(2009CB219703);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项目(N CET 07 0547)。 0 引言 智能配电网是智能电网中连接主网和面向用户供电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集成通过实时和非实时信息的共享和利用,成为实现智能配电网兼容、自 愈、互动和优化的基础[1] 。国际上已经在智能电网背景下就实现信息集成的技术开展了广泛的讨论和研究: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制定了与智能配电网 相关的信息模型标准[2] ;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 )推出了分布式电源并网的信息接口标准[3];美国电力科学研究院(EPRI)提出了实现电力 企业信息集成的技术方案[4] 。大量学者更是从电力系统的各专业角度对集成提出了可行性论证,例如基于IEC 61850的智能变电站自动化实现[5]、基于 IEC 61970的智能调度系统的统一信息模型[5] 、基于IEC 61968的电力企业信息总线、用户与智能电网的双向通信接口[6]等。目前,中国智能电网相关领 域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7 8] ,已经开始了研究开发和试点工程[9]。本文根据中国电网和电力企业管理的特点和智能电网的发展要求,从配电环节自身以及与输变电环节、用户环节、电源环节信息交互的角度阐述了信息集成的需求和对模型的分析。 1 智能配电网信息流分析 传统的配电网只考虑把输电网传送的电能通过配电系统经济有效地单向输送给供电用户。在当前 经济和技术发展情况下,考虑社会和环境因素,随着分布式电源、储能电池、大功率风力发电、电动汽车以及随之出现的新的用电模式的快速发展和应用,现有的信息模型和集成手段已无法准确描述并应对这些新的问题:如何使系统在紧急状态下能够获得分布式电源和储能电池的实时数据以快速调节并网和充放电策略;如何使用户了解当前实时动态电价以调整自己的用电模式;如何使调度运行部门能够收集并快速分析当前电网和外部环境(例如极端气象和地质条件)的数据变化,及时调整电网运行和管理策略;如何按照信息的时效性和安全等级确定海量数据处理模式(如并行计算、网格计算、云计算)和信息安全策略等。 因此,需要在智能配电网环节中考虑全网的信息交互,实现配电环节与输变电环节、用电环节和电源环节的双向互动信息流,如图1 所示。 图1 智能配电网的信息集成 Fig.1 Inf ormation integration of smart distribution grid 目前配电网基础数据的管理采用传统的技术手段造成数据收集困难,导致数据无法及时更新而与现场实际不符;电力企业各部门开发的应用系统的信息模型大多按照各自系统的专业需求建立,缺少统一的接口规范,内部功能交叉重叠且数据格式不 1 第34卷 第8期2010年4月25日Vo l.34 N o.8A pr.25,2010

建筑基本知识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建筑基本知识 1、 什么是容积率? 答:容积率是项目总建筑面积与总用地面积的比值。一般用小数表示。 2、 什么是建筑密度? 答:建筑密度是项目总占地基地面积与总用地面积的比值。用百分数表示。 3、 什么是绿地率(绿化率)? 答:绿地率是项目绿地总面积与总用地面积的比值。一般用百分数表示。 4、 什么是日照间距? 答:日照间距,就是前后两栋建筑之间,根据日照时间要求所确定的距离。日照间距的 计算,一般以冬至这一天正午正南方向房屋底层窗台以上墙面,能被太阳照到的高度为依据。 5、 建筑物与构筑物有何区别? 答:凡供人们在其中生产、生活或其他活动的房屋或场所都叫做建筑物,如公寓、厂房、学校等;而人们不在其中生产或生活的建筑,则叫做构筑物,如烟囱、水塔、桥梁等。 6、 什么是建筑三大材” 答:建筑三大材”指的是钢材、水泥、木材。 7、 建筑安装工程费由哪三部分组成? 答:建筑安装工程费由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三部分组成。 8、 什么是统一模数制?什么是基本模数、扩大模数、分模数? 答:(1 )所谓统一模数制,就是为了实现设计的标准化而制定的一套基本规则,使不同的建筑物及各分部之间的尺寸统一协调,使之具有通用性和互换性,以加快设计速度,提高施工效率、降低造价。 (2 )基本模数是模数协调中选用的基本尺寸单位,用M表示,1M=100mm 。(3) 扩大模数是导出模数的一种,其数值为基本模数的倍数。扩大模数共六种,分别是3M(3 00mm )、6M (600mm )、12M (1200mm )、15M (1500mm )、30M (3000m

建筑工程必须了解的基础知识

建筑工程基础知识 第一节建筑物的分类 一、建筑物的用途分类及特点 1、民用建筑:供人们生活、居住、从事各种文化福利活动的房屋。按其用途不同,有以下两类: (1)居住建筑:供人们生活起居用的建筑物,如住宅、宿舍、宾馆、招待所。 (2)公共建筑:供人们从事社会性公共活动的建筑和各种福利设施的建筑物,如各类学校、图书馆、影剧院等。 2、工业建筑:供人们从事各类工业生产活动的各种建筑物、构筑物的总称。通常将这些生产用的建筑物称为工业厂房。包括车间、变电站、锅炉房、仓库等。 二、按建筑结构的材料分类 1、 砖木结构:这类房屋的主要承重构件用砖、木构成。其中竖向承重构件如墙、柱等采用砖砌,水平承重构件的楼板、屋架等采用木材制作。这种结构形式的房屋层数较少,多用于单层房屋。 2、 砖混结构:建筑物的墙、柱用砖砌筑,梁、楼板、楼梯、屋顶用钢筋混凝土制作,成为砖—钢筋混凝土结构。这种结构多用于层数不多(六层以下)的民用建筑及小型工业厂房,是目前广泛采用的一种结构形式。 3、 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物的梁、柱、楼板、基础全部用钢筋混凝土制作。梁、楼板、柱、基础组成一个承重的框架,因此也称框架结构。墙只起围护作用,用砖砌筑。此结构用于高层或大跨度房屋建筑中。 4、钢结构:建筑物的梁、柱、屋架等承重构件用钢材制作,墙体用砖或其他材料制成。此结构多用于大型工业建筑。 三、按建筑结构承重方式分类 1、承重墙结构 它的传力途径是:屋盖的重量由屋架(或梁柱)承担,屋架支撑在承重墙上,楼层的重量由组成楼盖的梁、板支撑在承重墙上。因此,屋盖、楼层的荷载均由承重墙承担;墙下有基础,基础下为地基,全部荷载由墙、基础传到地基上。 2、框架结构 主要承重体系有横梁和柱组成,但横梁与柱为刚接(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通常通过端部钢筋焊接后浇灌混凝土,使其形成整体)连接,从而构成了一个整体刚架(或称框架)。一般多层工业厂房或大型高层民用建筑多属于框架结构。 3、排架结构 主要承重体系由屋架和柱组成。屋架与柱的顶端为铰接(通常为焊接或螺栓连接),而柱的下端嵌固于基础内。一般单层工业厂房大多采用此法。 4、其他 由于城市发展需要建设一些高层、超高层建筑,上述结构形式不足以抵抗水平荷载(风荷载、地震荷载)的作用,因而又发展了剪力墙结构体系、桶式结构体系。 四、建筑高度分类 建筑物可根据其楼层数量分为以下几类 1、低层:2层及2层以下

国外智能建筑概念

国外智能建筑概念(一):为便利残疾人的英国住宅智能概念 出处:中国智能建筑专家网 智能建筑在英国的发展不仅较早,而且也比较快。早在1989年,在西欧的智能大厦面积中,法兰克福和马德里各占5%。巴黎占10%,而伦敦就占了12%。在英国,既有为身体健康人设计建造的智能建筑,也有为身体残疾者修建的智能建筑。每当谈到英国的智能建筑时,人们都习惯提到两栋建筑,一是一个叫“完整”组织建设的一栋别墅,另一个是叫默特尔的公寓。业内人士说,两栋建筑之所以引人注意,是因为他们分别代表了英国不同智能建筑的特色,并从中看到了英国智能建筑的基本现状。 “完整”组织是一非赢利组织,它主要是促进建筑实现智能化和环保化。该组织于1988年9月以自己的名字在自己的建筑研究开发中心建造了一座典型的智能别墅,突出特点是环保、节能、智能控制和低价格,把智能型家居住房的概念引入到了21世纪。 据介绍,为了环保,该智能别墅所用的建筑材料基本都采用的是自然和再生材料,另外,节省能源是该建筑的另一特色,一个废水处理系统将室内浴池和洗手盆的水排泄到地下水箱内,经生物处理后可以再用于冲洗卫生设备等。同时还安装有可自动改变控制模式的安防系统,这些模式能反映出房间里的情况,如是否有人,居住者是否在睡觉等。默特尔是由一所老房子于1997年10月经过改造的智能公寓。其目的是为了展示现代技术如何帮助残疾人独立料理日常生活,因此带有试验性。由于是为方便残疾人,住宅的一切都从残疾人考虑。门锁将无线电信号传到控制箱,从而打开安全防护网,打开大门并关闭预警器。主人进屋后大门就自动关上。在大门打开的同时房间内的灯也会亮起来,以便于在屋内的活动。另外,一种被称为“伙伴”的红外线或无线电控制器可以启动房中的设备,当然也可通过手动操作或是由一个信息输入开关———一种可以由手、脚、胳膊来控制的感应开关,或者是由语言、眨眼来控制的开关,或是由吸气和呼气控制的气动开关来控制。房间内还安装有一控制器,可以遥控开启电灯开关和加热系统以及遥控电视机、收音机、微波炉等任何电器设备开关。在厨房有一能遥控也可接触控制的感应型电子炉具,盲人还可使用旋扭开关来控制;水龙头也可以常规地或使用感应器来开关。屋内安装有用以搭载轮椅上楼的滚梯和垂直升降的电梯,该电梯由控制器控制。卧室内有可视内部通信系统,主人能够与在门口的来访者和楼下的人进行联系。针对失聪者,如果门铃或电话铃响了,房间内就会有

建筑工程基本概念

建筑工程基本知识 一、什么是建设项目、单项工程、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和检验批? 1、建设项目:指按照同一个总体设计进行建设,全部建成后才能发挥所需综合生产能力或效益的基本建设单位。一个建设项目往往由一个或几个单项工程组成,经济上实行独立核算,管理上具有独立组织形式。例:一个工厂、一所学校等。 六通一平:给排水、路、采暖、电、通讯、燃气,土地平整。 2、单项工程:是指具有独立的设计文件,建成后能够独立发挥生产能力或效益的工程。单项工程也称工程项目,是建设项目的组成部分。例:工厂中的生产车间、办公楼;学校中的教学楼、宿舍和图书馆等。 3、单位工程:是指具有单独设计和独立施工条件,能形成独立使用功能,但不能独立发挥生产能力或效益的工程。单位工程是单项工程的组成部分。例:生产车间这个单项工程是由厂房建筑工程和机械设备安装工程等单位工程所组成。对于规模较大的单位工程,可将其能形成独立使用功能的部分分为一个子单位工程。例:厂房建筑工程这个单位工程可以细分为一般土

建工程、水暖卫工程、电气工程、通风空调工程、消防工程和防雷工程等子单位工程。 4、分部工程:指按专业性质、建筑部位等划分的工程。分部工程是单位工程的组成部分。例:厂房建筑工程这个单位工程是由地基与基础工程、主体结构工程、建筑装饰装修工程、建筑屋面工程、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建筑电气工程、智能建筑工程、通风与空调工程和电梯工程等分部工程所组成。当分部工程较大或较复杂时,可按材料(或设备)种类、施工特点、施工程序、专业系统及类别等划分为若干子分部工程。例:主体结构工程可分为混凝土结构工程、钢结构工程和砌体结构工程等子分部工程。 5、分项工程:指按工程施工的主要工种、施工工艺、材料、设备类别等划分的工程。分项工程是分部工程的组成部分。例:混凝土结构工程这个子分部工程是由模板工程、钢筋工程和混凝土工程等分项工程所组成。 6、检验批:指按同一生产条件或按规定的方式汇总起来供检验用的,由一定数量样本组成的检验体。分项工程可由一个或若干检验批组成,检验批可根据施工及质量控制和专业验收需要按楼层、施工段、变形缝或一定数量等进行划分。例:钢筋

电力系统中的智能配电网设计分析

电力系统中的智能配电网设计分析 发表时间:2018-06-27T10:03:26.350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6期作者:黄昊杰[导读] 摘要:电网体系中配网作为重要环节,是将电力体系和用户紧密连接起来,为用户提供电能,在电力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广州四方邦德实业有限公司广东广州 510663) 摘要:电网体系中配网作为重要环节,是将电力体系和用户紧密连接起来,为用户提供电能,在电力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满足社会经济发展要求,使配电网健康发展,在配网建设中建设要求不断提高,如电网安全性、智能性与可靠性,配网是直接作用于用户的,由于其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使计划主体多元化,就要加强配网建设力度,对配网进行合理运营,充分发挥配网建设效益和出资效 益,确保配网构造向自动化和安全性方向转变,真正实现智能化的目的。关键词:电力系统;智能配电网;设计配网的组成部分包括有用户端、变电站和配电线路、开关等,在智能电网中自动化配电逐渐向更高级方向转变,如高级管理、高级操作等,高级管理主要是对配电数据的统计、编辑与输入管理,高级操作则包括了对配电的管理与控制,数据资料采集、具有无功控制和自动化的功能,具体是通过地理图像来获得配电空间资料和设备网络资料,具有高级操作系统和管理系统,从而获得网路数据和信息资料,对终端故障进行定位,使故障快速修复与隔离。一.智能配网简介(一)智能配电网现状智能配电网主要是由配电网主体部分、电网运行枢纽和配电网终端所组成,其中配电网主体部分主要是由配电站和变电站所组成,为配电网电力提供源泉;而电网运行枢纽则主要是由微网、开关和环形电路所组成,对配电网开始与结束进行控制,同时控制配电负荷量和配电方向。配电网终端主要是由智能终端、配电设备、全球定位系统、通讯网络和供料器所组成,是配电系统和用户之间进行连接的桥梁[1]。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用电量不断增加,传统配电网显然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用电需求,随之人们对于用电稳定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用电稳定性主要表现在电压稳定,在用电高峰期,经常出现电气设备无法运转或电压突然升高,造成电器被烧坏的问题。其次,在用电稳定中还关注着供电连续性问题,这也是配电网设计的主要面对,为了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智能配电网在设计中就应该具有可靠的网络分布,增加投资配电网的会回报率,在线路设计中应保持美观与环保,节约空间。(二)智能配电网工作原理在电力系统中智能配电网是电能发送和变配的主要环节,也是直接面向用户的重要环节。在电能配置中应根据区域用电实际情况和用电高峰期等,对电能进行合理计算与配置[2]。由于工业用电和家庭用电存在一定的区别,因此在配电初期应有对电能分配计算留有一定的余地,确保配电网安全。最后,还要根据高级优先原则来对配电负荷进行有效控制,并对配电网配电情况进行安全追踪。二.电力系统中智能配电网的设计(一)配电网设计技术在配电网运行过程中应具备可靠性、安全性和高效性,对配电网设计主要目的是为了给用户提供连续和稳定的电力支持,确保人们日常生活及工作的正常展开。智能配电网通过多种技术手段来对电网进行实时监测,并对相关数据进行收集、整理、控制与调节[3]。而配电网设计技术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可视化技术。该技术主要是利用图像处理技术与计算机图形学的理论知识,在屏幕中将数据以图形或图像的方式显示出来,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电脑、LED广告牌、电视等都是采用的可视化技术。在电力系统的智能电网设计中应用可视化技术,可以有效使人与配电网进行直接的信息输入输出操作,提高配电网工作效率,为配电网安全性提供保障。第二,配电数据监控与采集技术。在配电网设计中,引人该技术主要是刘勇光纤、载波和无线等组网技术,来对配电网控制中心、用户端口、分段开关和变电站进行全面覆盖,从而实现业务流、电力流和信息流的一体化,可以对配电网主体部分、终端部分和运行枢纽进行全方位信息采集,并对故障点及故障区域进行严密监测与控制[4]。第三,高级配电自动化技术。高级配电自动化技术主要包括有用户自动化、配电管理自动化技术、配电运行自动化技术等,其中用户自动化技术主要是实现客户信息自动化管理和自动抄表,为居民的日常生活带来便利;配电管理自动化技术主要是对设备进行自动化检修,加强对停电管理、设备管理、规划与设计管理和检修管理等,在配电网设计中引入配电管理自动化技术,主要是为了对配电系统和用户之间的关系进行调节;配电运行自动化技术主要是配电网在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数据信息进行自动化采集和监控,从而有效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二)配电网测量控制终端设计配电网终端主要是由全球定位系统、智能终端、通讯网络、配电设备及供料器等所组成,在终端设计中就应对变压器运行的状态量和模拟量进行高准确性和高精度、实时采集,在短时间内对配电网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在筛选后输送到配电网监测显示屏中,如智能终端可以对配电网故障进行有效处理,则可以及时将故障排除,如发生突发性情况,或是在智能终端程序设计初期不能将设计涵盖的故障系统进行排除,为人工处理和操作提供准确的依据[5]。在配电网测量控制终端设计中,数据接入主要是通过接口的方式来实现的,将拓扑结构抽取,使可视化网络同步数据变化情况更加完善,获得静态限值与开关状态参数。配电网测量控制终端系统在设计时,系统管理工作主要是依靠数据输入输出情况来对配电网闭环流程进行管理,并对终端分管区域中配电网运行状态数据进行搜集,对故障进行排查,同时也为设备检修、运行与停运状态提供准确的路径选择,同时对配网设备海量分布与模糊搜索用图形显示出来。因此在终端系统设计中应具有多种功能,一是对数据进行实时监测的功能,对三相交流电测量数据进行实时记录,如视在功率、有功或无功功率、三相电压或电流等,在统计后得出最大值与最小值;二是具有数据报表和存储功能,将系统在运行中的日统计数据和月统计数据进行保存,通常月统计数据主要是对12个月的运行数据进行保存,日统计数据主要是对40天的运行数据加以保存[6]。三是开关状态控制与监测功能,在配电网监测终端,应对三路开关状态量进行采集,当开关状态发生变化时,可以对当前状态和发生时间进行记录,并通过继电器对开关进行控制,对外部脉冲电能表变化数据进行读取。结语:

建筑工程基本知识与成本清单大全

建筑工程基本知识与成本清单大全 1、什么是容积率? 答:容积率是项目总建筑面积与总用地面积的比值。一般用小数表示。容积率越高,居民的舒适度越低,反之则舒适度越高。 2、什么是建筑密度? 答:建筑密度是项目总占地的基地面积与总用地面积的比值。用百分数表示。建筑密度大,说明用地中房子盖得"满",反之则说明房子盖得稀。 3、什么是绿地率(绿化率)? 答:绿地率是项目绿地总面积与总用地面积的比值。一般用百分数表示。 4、什么是日照间距? 答:日照间距,就是前后两栋建筑之间,根据日照时间要求所确定的距离。日照间距的计算,一般以冬至这一天正午正南方向房屋底层窗台以上墙面,能被太阳照到的高度为依据。 5、建筑物与构筑物有何区别? 答:凡供人们在其中生产、生活或其他活动的房屋或场所都叫做建筑物,如公寓、厂房、学校等;而人们不在其中生产或生活的建筑,则叫做构筑物,如烟囱、水塔、桥梁等。 6、什么是建筑“三大材”? 答:建筑“三大材”指的是钢材、水泥、木材。 7、建筑安装工程费由哪三部分组成? 答:建筑安装工程费由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三部分组成。 8、什么是统一模数制?什么是基本模数、扩大模数、分模数? (1)所谓统一模数制,就是为了实现设计的标准化而制定的一套基本规则,使不同的建筑物及各分部之间的尺寸统一协调,使之具有通用性和互换性,以加快设计速度,提高施工效率、降低造价。 (2)基本模数是模数协调中选用的基本尺寸单位,用M表示1M=1000mm。(3)扩大模数是导出模数的一种,其数值为基本模数的倍数。扩大模数共六种,分别是3M(3000mm)、6M(6000mm)、12M(12000mm)、15M(15000mm)、30M(30000mm)、60M(60000mm)。建筑中较大的尺寸,如开间、进深、跨度、柱距等,应为某一扩大模数的倍数。

智能配电网与自动化分析

智能配电网与自动化分析 发表时间:2016-10-09T15:22:04.380Z 来源:《电力设备》2016年第13期作者:张慧刘永明李淼[导读]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电力的需求也是急剧扩大,对于原有的电力配送上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巨野县供电公司山东巨野 274900)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电力的要求也越来越到,但是就目前国内的配电水平,还是和消费者之间的供求产生了矛盾,不能很好的解决需求。两者想要在以后获得更好发展或者是更好的消费体验,这将会是以后解决的重中之重。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对于此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对于智能配电网也是一种促进作用,它现在已经成为了电网发展的一种趋势而存在了。在智能配电网中,作为 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便是配电自动化,它的发展对我国的整体的电网有着积极意义。 关键词:智能配电网;配电自动化;分析 引言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电力的需求也是急剧扩大,对于原有的电力配送上存在着很多的问题,现在都需要集中的去解决,这样才能节约资源、提高效益,人们对于电力质量要求的不断进步也在不断的促进着配电网的不断发展,为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对于国情的需要和发展,也是成为它不断进步的动力源泉。 1.智能配电网概述 智能配电网就是对于配电的智能化操作,不是过去传统的配电模式,主要就是集合了传统的和现在前沿的配电技术,彼此之间还有着很敏感的、测控的系统,但是对于其他的配电系统来说,其实也是一种将现代科技和通信技术结合在一起的现代产物,对于现有的电力发展起着很好的促进作用,这种配电方式安全可靠、质量高效、能够将分布式的电源全部接入,并且能够为不同的消费者提供不同的用电模式,对于用电资源的科学高效的配置,重要的是对于环境的保护也是起到着很好的作用[1]。 智能配电网是能将电力之间的配备和输送的组合,达到最好的方式,而不是和传统的那种有着严重浪费的模式。电力的来源不仅仅是煤炭发电,现在有风力发电、水利发电等,这样就会让电力的再生是一种绿色环保的,对于电力市场的巨大需求量,也可以很好的满足,智能网使得配电和供电的效率达到最优,和目前的电力行业的发展也是亦步亦趋的。 2.智能配电网和自动化之间的关系 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和智能配电之间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的,他们之间存在着很多的共性,前者是自动化配电的基础和必要条件,后者是现有的供电行业需要的一种手段方式,两者缺一不可,都是极其重要的,配电自动化就是工作人员在管理上,对电力进行一种再分配,通过信息技术的便捷性为此发展,信息和用户资料都是对其内容的总结,将所有的资源进行整合发展,然后才能更好的进行服务,而在智能配电的过程中会出现大量的自动化技术,如对停电的管理、设备上的检查、对于用户用电情况的检查等,这些是很正常的。配电自动化技术主要是由几个方面组成的,FA、SA、SCADA这三种技术内容组成,形成的智能配电技术。其具体内容还有客户的信息管理和自动抄表两块构成,智能配电网SDG和配电自动化DA,两种技术融合其中,前者的内容更加丰富,配电的两次系统也拥有后者,一次配电技术和两次配电技术之间的融合,就是为了节约公司的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技术和技术之间产生的效果是大于简单相加的。在智能配电上搭载配电自动化,两者之间完美融合,加强了网络与用户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也改变了传统模式下的局限性,在时间段上的选择也会更加自由[2]。 3.智能配电网自动化的作用 和传统的电网之间相比较,现有的智能配电在自身优势上有着极为明显的特点,首先,任何一件新事物出现,它的安全性是必须得到保证,智能配电在供电上、断电上有着很好的治愈能力,这对于原来的人工排查安全的做法有着很好的提升,提高了工作的效率也保证了电力使用的安全性。其次,在性能上也有着很明显的提高。依靠于现有的技术和先进的信息采集方式,智能配电在人为的错误上有着很明显的减少,对性能的安全上也有着很好的保护措施。还有,对于其用电的质量上,现在的智能配电和原来的相比较,肯定是有着很好的优势,从其中的工作原理上看,也是存在很很大的提升,对电力质量上也是比较高。最后,关于大量的用户接入,对于用电量的增加是显剧的,但是这对其并不能产生不好的影响,反而,也更能满足不同的用户之间的需求,智能配电是能够很好的和用户互动,对于其中出现的问题也能及时解决,这极大的提高了工作的效率,也提升了供电行业的美誉度。 其意义也是极为重要的,配电自动化作为智能配电网的核心组成部分,其中的优势是在于实践的过程中,不断的进行凸显的,首先,在智能配备电网的情景下,能够使得其电网保持最优的状态进行运行,可以达到最高的运行效果,凭借的是先进的技术对配电系统进行监控,实现管理上的优化,在充分利用了系统容量的过程之后,对于电力企业的效益和成本的减少都是极为有利的。其次,是在面对可靠的电能提供,这就保证了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有着良好的电力基础的供应。最后,在智能配备电网中,对于故障的处理是及时的,也能为消费者提供好的保证[3]。 4.智能配电网和自动化的发展 在我们享受着这样便利的同时,也要把眼光放在其他方面,要保持学习和创新的态度,也能在新能源上起到重要的作用,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也要重点的关注,保证以后的长期发展。对于电网的覆盖上,还需要做到更广泛一些,城市的覆盖率是不用多说,但是在农村或者是更偏远的山区,还是没有做到完全覆盖。在未来的发展中,要关注环境的保护,即对电力的发展要环保,这和技术有着密切的联系,智能配电在未来的电力行业中,将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对于电力的浪费和消耗也能极大的减少,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也是需要国家对于能源结构的转变,这些都是离不开电力资源的。 5.结语 对于智能配电自动化的发展,未来的前景也是看的见的,在面对如此之多的优势之下,我们需将其力量发挥出来,不管是在技术上,还是在资源的整合方面,都要做到最好,才能不断消解传统电网中长期存在的弊病,重新构建以技术为主导的新的智能电网自动化发展方式,为以后的电力事业的发展提供很好的基础,不断提升用户的体验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