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筑的定义1

合集下载

智能建筑工程分项

智能建筑工程分项

智能建筑工程分项智能建筑工程是指采用先进的科技、信息技术以及物联网等技术手段,对建筑空间、设备设施、管理系统等进行整合和优化,以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环境适应性、安全性和舒适性的一种新型建筑形式。

智能建筑工程可通过对建筑设备行为的智能控制和管理,实现高效、低耗、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一、智能建筑的定义和特点智能建筑是将信息通信技术与建筑系统有机结合,实现建筑物的自动控制和智能化管理的一种新型建筑形态。

其主要特点如下:1.高效节能:智能化的建筑设备可以通过自动化控制和调节,使建筑物能够更加高效地利用能源,实现能源的节约和降低建筑物的运营成本。

2.环境适应性:智能建筑可以通过传感器、控制设备等系统,根据环境的实时变化情况,自动调节室内温度、湿度、采光等参数,提供一个舒适的室内环境。

3.安全性:智能建筑通过视频监控、智能报警、消防设备等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和处理建筑物内外的安全问题,有效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

4.智能化管理:智能建筑通过建筑物管理系统,可以对建筑设备的运行状态、维护保养等进行智能化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

二、智能建筑工程的主要分项智能建筑工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分项:1.智能化照明系统:智能化照明系统通过传感器、控制器等设备,实现对建筑物内部照明灯具的智能控制和调节,根据环境的光照强度、人员活动情况等因素,自动调节照明亮度和开关状态,以实现灯光的节能和舒适性。

2.智能化空调系统:智能化空调系统利用传感器、控制器等设备,实时感知室内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等参数,并根据设定的目标数值自动调节空调设备的运行状态,以提供一个舒适、健康的室内环境。

3.智能化安防系统:智能化安防系统利用视频监控、入侵报警、门禁系统等设备,对建筑物内外的安全形势进行实时监测并进行报警处理,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和人员的安全。

4.智能化消防系统:智能化消防系统通过传感器、报警设备、消防设备等设备,对建筑物内部的火灾、烟雾、温度等异常情况进行及时监测和报警处理,以保障建筑物内人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智能建筑定义与规范

智能建筑定义与规范

一、智能建筑的定义我国建筑业普遍认同的定义:智能建筑以建筑为平台,兼备通信、办公设备自动化,集系统结构、服务、管理及它们之间的最优化组合,提供一个高效、舒适、安全、便利的建筑环境。

我国智能建筑专家、清华大学张瑞武教授在1997年6月厦门市建委主办的“首届智能建筑研讨会”上,提出了以下比较完整的定义:智能建筑是指利用系统集成方法,将智能型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现代建筑艺术有机结合,通过对设备的自动监控,对信息资源的管理,对使用者的信息服务及其建筑环境的优化组合,所获得的投资合理,适合信息技术需要并且具有安全、高效、舒适、便利和灵活特点的现代化建筑物。

这是目前我国智能化研究的理论界所公认的最权威的定义。

二、智能建筑的常见系统:1、消防报警系统2、闭路监控系统3、停车场管理系统4、楼宇自控系统5、背景音乐及紧急广播系统6、综合布线系统7、有线电视及卫星接收系统8、计算机网络、宽带接入及增值服务9、无线转发系统及无线对讲系统10、音视频系统11、水电气三表抄送系统12、物业管理系统13、大屏幕显示系统14、机房装修工程15、周边防范系统16、家居防盗报警系统0三、建筑智能化系统相关设计、施工、验收规范《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6《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电子信息系统机房验收规范》GB50462-2008《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1994(2000)《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13(2014年2月1日)《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计算站场地技术要求》GB2887-1989《计算站场地安全技术》GB9361-1988《计算机机房用活动地板的技术要求》GB6650-1986《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2001年版)《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4—9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1992《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200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50312-2007《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1994《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6-2007《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4-2007《视频安防监控系统设计规范》GB50395-2007《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视频显示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464-2008《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GB12663—200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J50116-9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6-2007《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GB50371-2006《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J15-88《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43-2002《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70-2005《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IEC61312《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

绿色建筑知识:绿色建筑中的智能建筑

绿色建筑知识:绿色建筑中的智能建筑

绿色建筑知识:绿色建筑中的智能建筑智能建筑是指利用先进的技术和系统,达到高效、节能、环保的建筑形式。

智能建筑在建筑设计、施工、使用、维护和拆除过程中,通过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应用,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环境的保护。

智能建筑的发展是建筑行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建筑绿色化的关键路径之一。

在智能建筑中,科学技术得到充分的运用,通过信息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手段,在建筑内部系统中实现通风、采光、供暖、节能、节水、绿化等功能。

一、智能建筑的定义与特征智能建筑是一种整合了多种技术手段的建筑形式,旨在提高建筑的运行效率、提高居住者的舒适度、减少能源的消耗、保护环境。

智能建筑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自动化控制。

智能建筑借助传感器、计算机和控制系统,实现自动控制,使得建筑内的环境和设备运行更加智能化。

2.能源管理。

智能建筑通过能源管理系统,实现对建筑能耗的监测和调控,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3.网络化连通。

智能建筑将建筑内的设备和系统与互联网相连,实现远程控制和数据采集,提高建筑运行的智能化程度。

4.智能化设备。

智能建筑内部的设备具有智能化特性,可以自动进行调节和优化,提高设备运行的效率和可靠性。

二、智能建筑的应用领域智能建筑的概念最初起源于节能建筑中,但并不仅限于此,智能建筑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包括住宅、商业建筑、工业厂房、办公楼、学校、医院等多种建筑类型。

目前,智能建筑已经在一些发达国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成为未来建筑发展的趋势。

1.住宅领域。

智能建筑在住宅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智能家居系统的建设上,如智能照明、智能空调、智能安防、智能家电等,通过智能化设备实现对住宅环境的自动调节和管理。

2.商业建筑领域。

商业建筑中的智能化主要体现在照明、空调、供暖、通风等建筑系统的自动控制上,通过智能化系统实现对商业建筑内部环境的智能管理。

3.工业厂房领域。

智能建筑在工业厂房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生产设备的智能化控制和管理上,通过智能传感器和控制系统,实现对生产设备的远程监控和调控。

建筑知识:智能建筑的定义

建筑知识:智能建筑的定义

建筑知识:智能建筑的定义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筑业也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种新型的建筑方式——智能建筑由此应运而生。

那么,什么是智能建筑呢?智能建筑,顾名思义,是指利用一定的技术手段,让建筑具有“智能”的特性,能够感知环境、提供智能化的服务、降低能源消耗等等。

这一建筑方式是建筑科技的成果,又是建筑业迎接21世纪新时代的表征。

智能建筑的特点1.智能化:智能建筑具备一定的智能化功能,可以自动控制温度、湿度、照明等环境因素,还能可以对电力系统进行管理协调。

2.节能环保:智能化的环境控制可以达到节能目的,不仅可以节省能源,还可以降低碳排放,达到环保的效果。

3.人性化:智能建筑还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体验,满足人们个性化的需求。

例如:可以实现语音控制、手势控制等,让用户感受到轻松便捷的服务。

4.安全可靠:智能化技术可以帮助建筑提高安全性,通过加密的方式,对建筑数据进行保护,避免信息泄露和网络攻击等问题。

智能建筑的应用现状目前,智能建筑的应用领域很广,涵盖住宅、公共建筑、商业地产等多种类型。

其中,商业地产、智慧办公楼、智慧酒店、智慧医疗等智能化健康产业的发展最为迅速。

在公共建筑领域,智能化技术可以帮助减少人员流动的感染风险。

在医疗领域中,智能化技术可以为病人提供更便捷、安全、便利的医疗服务。

在住宅领域,智能化技术也是日趋普及。

智能家居可以通过智能感应给住户提供更加节能,实用,便捷的居住环境。

智能安防系统也能够让家庭更加安全。

智能建筑的未来发展虽然智能建筑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它的潜力依然巨大。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不断深入,智能建筑的应用领域还会不断扩大和深化。

首先,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智能建筑可以更好地了解用户需求,为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舒适的服务。

其次,随着生物智能技术的应用,智能建筑可以更好地与人体进行互动。

例如,可以根据人的体温和心率,来调节环境的温度、湿度等。

最后,随着海量数据的应用,智能建筑可以实现更加精准和有效的管理。

智能建筑概念

智能建筑概念

1.智能建筑概念智能建筑是指利用系统集成方法,将智能型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信息技术与建筑艺术有机结合,通过对设备的自动监控,对信息资源的管理和对使用者的信息服务及其与建筑的优化组合,所获得的投资合理、适合信息社会知识经济发展需要,并且具有安全、高效、舒适、便利和灵活特点的建筑物。

根据GB/T50314-200的定义,智能建筑IB是“以建筑为平台,兼备建筑设备、办公自动化及通信网络系统,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及它们之间的最优化组合,向人们提供一个安全、高效、舒适、便利的环境"。

美国智能化建筑学会(AIBInstitute)对智能建筑IB的定义是:“IB是将结构、系统、服务、运营及其相互联系全面综合,达到最佳组合,获得高效率、高功能与高舒适性的建筑。

”智能建筑组成按其基本功能可分为三大块:楼宇自动化系统BAS(BuildingAutomationSystem)、办公自动化系统OAS(OfficeAutomationSystem)和通信自动化系统CAS(CommunicationAutomationSystem),即“3A"系统。

其基本内涵是:以综合布线系统SCS(StruetureCablingSystem)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系统为桥梁,综合配置建筑物内的各功能子系统,全面实现对通信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大楼内各种设备(空调、供热、给排水、变配电、照明、电梯、消防、公共安全等)的综合管理。

智能建筑优势集中体现在系统、管理以及服务等多个环节,通过对以上环节的优化,营造安全、便捷、舒适而且高效的生活环境。

智能建筑的基础是科学布线,计算机技术只是其实现科学布线的手段。

在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下,完成多个系统的综合性配置,继而对建筑内各个设备形成全方位管理。

2・1IBMS系统概念IBMS集成管理系统利用建筑的信息网络,采用一体化集成的手段,把构成整个建筑的弱电子系统的各自独立分离的设备、功能和信息集成为一个相互关联完整和协调的综合网络系统,并通过该系统把这些分散、复杂而庞大的各类设备和系统进行充分的信息、资源、任务共享,从而方便地在统一的界面上实现对各子系统全局的监视、控制和管理,这样不仅能有效控制和降低管理营运成本,提高建筑管理的效率和综合服务能力、对突发事件的控制和处理能力,将灾害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还能实现对整个建筑进行最优化的控制和决策,达到高效、经济、节能、协调运行状态,并最终与建筑艺术相结合,创造一个舒适、温馨、安全的工作环境。

智能建筑介绍

智能建筑介绍

WEB 页面 生成 器
内容 管理
报警 机制
用户 界面 适配 器
协同 办公
搜索 引擎
报表 引擎
工作 流 引擎
日志 审计
语音 语义
a is P la tfo rm 核 心 基 础 构 件 应 用 服 务 器 (Application Server)
LDAP/文 件 系 统
数 据 库 (DBMS)
管理系 统
通信网络系统 CNS 信息网络系统 INS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 BAS 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 系统 FAS 安全防范系统 SAS 综合布线系统 PDS 智能化系统集成 ISI 电源与接地 环境
通信系统,卫星及有线电视系统, 通信系统,卫星及有线电视系统,公共广播系统 其中通信系统包括电话交换系统、会议电视系统及接入网设备。 其中通信系统包括电话交换系统、会议电视系统及接入网设备。 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应用软件及网络安全 智能建筑内各类机电设备进行监测、控制及自动化管理。 智能建筑内各类机电设备进行监测、控制及自动化管理。 监控范围为空调与通风系统、变配电系统、公共照明系统、 监控范围为空调与通风系统、变配电系统、公共照明系统、给排 水系统、热源和热交换系统、冷冻和冷却水系统、 水系统、热源和热交换系统、冷冻和冷却水系统、电梯和自 动扶梯系统等各子系统 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入侵报警系统、出入口控制(门禁)系统、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入侵报警系统、出入口控制(门禁)系统、巡 更管理系统、停车场(库)管理系统等各子系统 更管理系统、停车场( 缆线敷设和终接,建筑群子系统采用架空、管道、直埋敷设电、 缆线敷设和终接,建筑群子系统采用架空、管道、直埋敷设电、 光缆,机柜、机架、 光缆,机柜、机架、配线架安装 集成系统网络,实时数据库,信息安全, 集成系统网络,实时数据库,信息安全,功能接口 智能建筑电源, 智能建筑电源,防雷与接地 空间环境、室内空调环境、视觉照明环境、 空间环境、室内空调环境、视觉照明环境、室内噪声及室内电磁 环境

智能建筑智能化工程名词解释

智能建筑智能化工程名词解释

智能建筑智能化工程名词解释一、智能建筑概述1.智能化大厦的智能化是指人工智能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在建筑物内的具体应用。

2.智能建筑(IB)智能建筑是以建筑为平台,兼备建筑设备、办公自动化及通信网络系统,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及它们之间的最优化组合,向人们提供一个安全、高效、舒适、便利的建筑环境。

它是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以及自动控制技术,经过系统综合开发,将楼宇设备自动化系统(BAS)、通信自动化系统(CAS)、办公自动化系统(OAS)与建筑和结构有机地集成为一体,通过优质的服务和良好的运营,为人们提供理想的安全、舒适、节能、高效的工作和生活空间。

3.建筑智能化系统建筑智能化系统是智能建筑中的楼宇设备自动化系统(BAS)、通信自动化系统(CAS)、办公自动化系统(OAS)以及它们之间的集成系统(SIC:系统集成中心)。

4.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BAS)将建筑物或建筑群内的电力、照明、空调、给排水、防灾、保安、车库管理等设备或系统,以集中监视、控制和管理为目的,构成综合系统。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BAS)的工作范围通常有两种定义方法。

一种是将建筑物或建筑群内的电力、照明、空调、给排水、防灾、保安、车库管理等设备或系统进行集中监视、控制和管理的综合系统,是广义的BAS。

另一种是仅限于对建筑或建筑群内的电力、照明、空调、给排水等设备或系统进行集中监视、控制和管理的综合系统,是狭义的BAS。

5.办公自动化系统(OAS)办公自动化系统是应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和行为科学等先进技术,使人们的部分办公业务借助于各种办公设备,并由这些办公设备与办公人员构成服务于某种办公目标的人机信息系统。

6.通信网络系统(CNS)它是楼内的语音、数据、图像传输的基础,同时与外部通信网络(如公用电话网、综合业务数字网、计算机互联网、数据通信网及卫星通信网等)相联,确保信息畅通。

7.系统集成(SI)它是将智能建筑内不同功能的智能化子系统在物理上、逻辑上和功能上连接在一起,以实现信息综合、资源共享。

智能建筑简介(2014-2)

智能建筑简介(2014-2)

(3) 办公自动化系统(OA)
办公自动化系统是把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 系统科学及行为科学,应用于传统的数据处理技术 所难以处理的、数量庞大且结构不明确的业务上。 1) 办公自动化系统的任务 • 事务处理(EDP) • 信息管理(MIS)
• 辅助决策(DDS)
OA系统功能示意图
2)
• 声音:其中有电话、语言输入/输出、声音
智能化建筑的特点
1) 发展迅速、内涵容量大。
2) 灵活性大,适应变化能力强。
3) 能源利用率高,能运行在最经济、可靠的状态。 4) 由于3A系统相互配合而产生许多新功能,包括: (1)建筑物管理系统与远程通讯系统的配合; (2)建筑物管理系统与办公自动化系统的配合; (3)远程通讯系统与办公自动化系统的配合。
智能建筑简介
1 智能建筑概念 2 智能建筑的组成和功能 3 智能建筑的3A系统
1 智能建筑概念
智能建筑(Intelligent Building)——将结构、 系统、服务、管理进行优化组合,获得高效率、 高功能与高舒适性的大楼,从而为人们提供一个 高效和具有经济效益的工作环境(美国智能型 办公楼学会定义)。 智能化建筑是建筑艺术与计算机和信息技术有机 结合的产物,是适应社会信息化与经济国际化的 需要,随着全球性信息高速公路的推进,发展智
• 磁卡电话磁卡电话是本世纪7年代后期开始使
用的新型公用电话。它主要解决了电话自动收 费问题。磁卡电话集中了计算机、通信、电磁 学的先进技术,具有使用方便、灵活,易于 集 中维护管理,更改费率方便,保密防伪造,可 靠耐用等优点。
2) 卫星通信
它利用装有微波转发器的同步人造地球卫星 作中继站,把地球上若干信号接收站构成通信 网,转接通信信号,实现长距离大容量的区域 通信,乃至全球通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能建筑概论Introduction of Intelligent Building, IB
或者又称作智能建筑概念
麦焕材 Cert. E. Eng. Power, senior
2011/05/13
1.什么是“智能建筑”,也就是智能建筑的定义是怎么样的。

智能建筑的定义各国都有自己的讲法,不过都大同小异。

比较实际的讲法是:
在建筑物中用计算机技术,通信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等集成在一起,对建筑
内的设备进行监控,对信息资源管理等。

这种建筑物就叫做“智能建筑”。

讲得具体些是智能建筑由下面5个系统组成:
①楼宇自动化系统 BAS (Building Automation System) BA
②办公自动化系统 OAS (Office Automation System) OA
③通信自动化系统 CAS (Communication Automation System) CA
或者又称CNS(Communication Network System)
通信网络系统
④计算机网络系统 Computer Network System
⑤综合布线系统 Generic Cabling System
其中BA由3个子系统组成
⑴建筑设备监控系统
⑵消防自动化系统FAS
⑶安全防范自动化系统SAS
OA 由4个子系统组成
⑴物业管理营运信息子系统
⑵办公和服务管理子系统
⑶信息服务子系统
⑷智能卡管理子系统
CA 由5个子系统组成
⑴语音通信系统(电话)
⑵音响系统(建筑电声)
⑶影像系统(图文图像)
⑷数据通信系统
⑸多媒体网络通信应用系统
各个系统的详细组成结构见图1。

上述三大系统由系统集成中心(SIC System Integrated Center)集成管理。

即是将建筑物内不同功能的智能化子系统在物理上,逻辑上,功能上连接在一起。

实现信息综合,资源共享。

智能建筑结构示意图见图2
图2 智能建筑结构示意图
其组成见图3
图 3 智能建筑组成示意图
2.对建筑设备的监控只是智能建筑的BAS系统的一部分。

智能建筑的功能远不止这个呢!智能建筑弱电系统基本功能和组成见图1。

“智能建筑综合布线技术”(2002)绪论p.`15
将其中建筑设备的监控放大示于下面:
HVAC空调监控系统
环境设备监控系统 WS给水(热水,冷水等)系统的监控系统 TRS运输设备(电梯等)监控系统
●建筑设备
监控系统
能源设备 L照明设备监控系统
监控系统 SUB变配电,供配电监控系统
发电机,动力设备监控系统
热力系统监控系统
建筑设备的监控是用DCS系统。

或者用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

对两个系统的评语是非常出名的:
控制分散,危险分散,管理集中!
① DCS(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中译“集散控制系统”
图4 DCS集散控制系统结构及功能分层图(图中左/右对应)
图5 DCS系统现场监控层用DDC(直接数字控制器)的系统结构图
②现场总线系统FCS(Fieldbus Control System)
智能化的现场设备本身就能完成基本的控制功能(包括闭环和开环控制)。

它具备很强的通信能力,通过标准化的网络,把智能化的现场设备联系在一起,就构成了现场总线控制系统。

实现了彻底的集散控制。

图6是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结构图。

图6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的结构
DCS和FCS的比较是: DCS系统把控制网络连接到现场控制器DDC,再由DDC控制现场执行器(Actuator),而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则把管理计算机直接连接到现场设备(是智能执行器,不是普通的执行器)。

中间少了一级,危险程度少了一级,控制速度又快了一级。

但我看,说是这样说,做起来要按实际确定用DCS还是用FCS。

现场同一组对象的控制点数多而且分散,那最好还是DCS,控制点的智能仪表少,非智能执行器多,也只能用DCS。

智能仪表在空间分布的范围小,执行器又大多数是智能仪表的,那么就用FCS。

总之不要做书呆子。

早在1997年我就用ABB公司的SCS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设计明珠电厂C厂升压站的DCS 系统。

3.楼宇控制管理系统
楼宇控制管理系统是楼宇自动化系统BAS的“中央监控系统。

通过中央监控系统对大量的信号监视,控制,测量,记录。

现在都用成套的BAS产品。

Honeywell 的Excel 5000 楼宇控制管理系统就是其中的一种。

在教科书的p.29图3-1示出其分三层的系统结构。

“控制”(control),英语这个词有双重意义:
·监管被管理的对象。

被监管对象有越轨行为,例如烟感器测到有燃烧的气体,立即启动消防报警。

等等。

监管就是控制(control)被监
管对象
·对现场的执行器(actuator)进行操作,以维持某一参数在一个设定值(setting). 例如控制一个电动阀门的驱动电动机,调整该阀门的
开启度,维持流过该阀门的水流量于设定值。

因此“楼宇控制管理”既包括对机电设备的监控也包括对情况的监视,有越限就报警。

比图1详细的BAS监控系统组成见下面图7
图7 广义BAS监控系统的基本组成
4.何谓“组态”。

这个词很抽象。

英文是Configuration, 有几个译法。

“配置”,“组态”,“结构“,“组合“……….等等。

我最初使用这个字是在电力工程中的“XXXXX继电保护配置图”。

这种图原先是按苏联衣钵真传,叫“XXX继电保护原理图”。

在1994年,我接触到西方新技术,用逻辑图的画法,画出系统的继电保护原理,图中表达了继电器的种类,型号,动作的集成等等,画法简单明白。

这种图叫做“XXX Relay Protection Configuration Diagram”,(XXX 继电保护配置图)。

2007年我得到一台SIMENS的S7-200型的PLC,接触到触摸屏的“组态Configuration”。

好好的学习机会啊!
其实几个词的意思都是一样的,举例:
把一个表里边的“选择框”selection box打√确定选该项。

等等,完成确
定该表的格式,项目等,这不是“配置”是什么?偏偏“自古文人多大话”,
把这工作吹嘘叫做“组态”!美国人统统把这叫做configuration。

所以学习到Excel 5000(楼宇控制管理系统)用Excel 50组态软件进行所谓“组态”
不要惊慌!不就是把表格,图形。

等等配置好吗。

5.综合布线工程
6.楼宇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与实施
指机电设备的自动化。

当然首先要做XXX系统的监控原理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