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营销_英特尔_案例

合集下载

英特尔品牌营销的成功秘密

英特尔品牌营销的成功秘密

英特尔品牌营销的成功秘密英特尔是我们所熟知的品牌。

在国际知名品牌咨询公司Interbrand最新发布年度100强“全球品牌价值排行榜”,英特尔以320.15亿美元名列第7位。

一个看不见的计算机内置的B2B产品,居然做成了消费者品牌,而且还家喻户晓,不得不让人称奇。

按照常理,电脑厂商是它的客户,英特尔没有必要抛头露面,面向消费者吆喝,只需要服务好客户即可。

可英特尔为什么要做如此大的转变,像麦当劳、可口可乐等消费品一样在大搞品牌传播,是什么驱动了它向消费者品牌之路迈进?其实,这个变革过程并不是什么高瞻远瞩、率先洞察趋势之后做出的英明决策,恰恰是外界环境变化而使得英特尔不得已而为之。

有趣的是,在英特尔的发展史上,有很多不得而为之,包括intel这个名字。

曾经一次论坛上,一名专家解释英特尔的名字,说这个名字起得好,intel来源自于英文单词“智慧”(intelligence),让人一下子联想到智慧、高科技的企业,这说明创始领袖具有高瞻远瞩的判断力和志存高远的愿景。

真的是这样吗?事实上,这都是人们事后总结臆断的结论。

这个成立于1968年的品牌,最初名字叫“摩尔——诺伊斯电子公司”,是英特尔的创始人诺伊斯(Robert Noyce)和摩尔(Gordon Moore)名字的组合。

但当他们去工商局登记时,却发现这个名字已经被一家连锁酒店抢先注册,此外英文里Moore Noyce听起来与more noise(吵吵嚷嚷)非常相似,所以他们不得已将公司名改成了“intel”,是从集成电路(integrated electronics)两个单词中形成的缩写。

于是,这个简单又富有科技内涵的名字就这样诞生了!早期的英特尔,作为计算机零件(主机板、系统、软件和芯片)制造商,技术创新一直是不可或缺的条件,品牌营销却也是后来的无奈之举。

创新强劲,营销尚未觉醒成立之后的三十年内,intel一直是一个弱关注品牌,即很少有消费者在购买电脑时会在意里面是否有intel。

英特尔战略品牌营销

英特尔战略品牌营销

【英特尔战略品牌营销】一、英特尔品牌介绍/#/zh_CN_01英特尔坚守“创新”理念,以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精彩、更便于“管理”。

我们与合作伙伴一道,为推动技术向前发展而不懈努力,使整个世界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英特尔是一家根据产业和市场趋势变化而不断自我调整的公司,不间断地为行业注入新鲜活力。

英特尔通过激发合作伙伴的灵感来帮助他们开发创新的产品和服务,联合产业合作伙伴支持全新产品的研发,推动行业标准的制定,并由此更迅速地共同交付具备更多优势的、更出色的解决方案。

我们的愿景英特尔.超越未来™ ——超越未来,英特尔的目光聚焦于这四个字上。

我们的工作是发现并推动技术、教育、文化、社会责任、制造业及更多领域的下一次飞跃,从而不断地与客户、合作伙伴、消费者和企业共同携手,实现精彩飞跃。

英特尔公司将推进技术更迅速、更智能、更经济地向前发展,同时最终用户能够以前所未有的精彩方式应用技术成果,从而令其生活变得更惬意、更多彩、更便捷。

我们的使命成为全球互联网经济最重要的关键元件供应商,包括在客户端成为个人电脑、移动计算设备的杰出芯片和平台供应商;在服务器、网络通讯和服务及解决方案等方面提供领先的关键元件解决方案。

我们的价值观1968 年,罗伯特•诺伊斯(Robert Noyce)、戈登•摩尔(Gordon Moore)和安迪•格鲁夫(Andy Grove)在硅谷共同创立了英特尔公司。

经过近 40 年的发展,英特尔公司在芯片创新、技术开发、产品与平台等领域奠定了全球领先的地位,并始终引领着相关行业的技术产品创新及产业与市场的发展。

英特尔为计算机工业提供关键元件,包括性能卓越的微处理器、芯片组、板卡、系统及软件等,这些产品是标准计算机架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英特尔一直坚守“创新”理念,根据市场和产业趋势变化不断自我调整。

从微米到纳米制程,从 4 位到 64 位微处理器,从奔腾® 到酷睿 TM,从硅技术、微架构到芯片与平台创新,英特尔不间断地为行业注入新鲜活力,并联合产业合作伙伴开发创新产品,推动行业标准的制定,从而为世界各地的用户带来更加精彩的体验。

十大成功病毒营销案例解析

十大成功病毒营销案例解析

不管是病毒营销还是口碑传播,它们来自出色的想法、完美的时机和强大的执行。

在她名声日盛的时候,帕丽斯·希尔顿(Paris Hilton)有一次反驳那些批评家:“我会成功的,我是市场营销方面的天才。

”遗憾的是,我们都是平凡人,而要搞一场能够赢得众多眼球和产生百万销售任务的市场活动,其挑战不亚于希尔顿的好莱坞大翻盘。

尽管如此,每年都有许多具有创意的市场营销活动赢得了人们的鲜花和掌声,它们拥有伟大的想法,完美的时机,流畅的执行。

从这些成功的事例中,我们选出了2011年度最有代表性的10个案例,希望能够帮助人们制定出色的市场营销战略。

不用客气,请尽情享用。

Contagion的病毒广告牌华纳兄弟加拿大分公司、Curb传媒以及广告代理商Lowe Roche共同对新片《世纪战疫》(Contagion)进行宣传推广,该片由索德伯格(Steven Soderbergh)执导,讲述了一种神秘的通过空气传染的致命病毒席卷全球的故事。

他们聘请了一组微生物学家以及免疫学家给一块广告版注射了青霉素、霉菌以及色素细菌。

这些细菌在光照和温度的控制下慢慢生长,最终拼成了电影的名称,他们把这块由细菌构成的广告版放置在多伦多一家废弃商店的窗户上。

一部分行人对这个广告牌感到不适,但是这个创意吸引了大量媒体的关注,获得了媒体大奖,并成为启发同行的源泉。

拉腊米(John Laramie)是纽约户外广告创业公司Adstruc的CEO,他表示:“这个创意很酷。

它很可能是某个人想到的疯狂创意,但是从策划到执行都非常成功。

”经验:游击营销传统的营销模式有时作用并不突出,如果你打破传统,创意可能得到病毒式传播。

创意游击营销博客(Creative Guerilla Marketing)的创建者卢姆(Ryan Lum)就表示,这个病毒广告牌就是游击营销的一个正面典型,“人们看到他的时候都会不由自主地被激发起好奇心,想要搞清这个广告牌到底是宣传什么产品的。

Intel inside 品牌案例

Intel inside 品牌案例

问题:1,归纳出英特尔品牌营销的特色或经验。

2,结合中国实际,分析该案例对中国的上游企业(原材料,技术,贴牌等供应商)品牌营销的启发。

英特尔作为CPU制造领域的老大,不仅有技术优势,还有出色的营销能力。

资料一:英特尔成为第一代IBM PC微处理器的协定供应商。

但是,当1986年英特尔推出386微处理器时,IBM并不愿意采用,整个PC行业除了COMPAQ之外,都不愿意采用,还停留在286时代。

这使英特尔感到发展的危机。

当时英特尔已经把286微处理器生产和销售权许可给其它芯片公司作为第二供应商,给自己造成巨大的竞争压力;386是英特尔独家经营,要争取领导地位,就必须把第二供应商赶出这个市场,要尽快用386来取代286。

怎么办?1989年10月,美国各地的主要报刊都刊登了一个令人惊讶的整版广告:当中是“286”三个大字,但字上又印了鲜红而巨大的“X”字。

乍一看,似乎是竞争对手的攻击性广告,但底部的广告主署名却是英特尔;再仔细阅读其余版面,还有一个整版广告,上方是“386”三个显眼的大字,下方是鲜红、醒目的特大字母“SX”。

这就是著名的“红色X”广告运动,是英特尔历史上重大市场举措之一。

这次运动使终端用户不再安于现状,不再满足于286性能,而真正重视386,英特尔因此成为电脑市场的领航员。

“红色X”广告运动为新技术大开方便之门。

当运动刚开始时,电脑市场几乎没有标明“386SX”字样的电脑广告;3个月后,几乎都是显著标注该字样的电脑广告。

“红色X”广告运动证明了英特尔在电脑行业的成功,它使电脑公司从此开始紧跟英特尔的步伐。

资料二:如何使电脑用户就象车主知道汽车的发动机一样熟悉微处理器?英特尔销售人员仔细研究了有关营销案例,例如,杜比(Dolby)音频系统不能单独购买,而是安装在录音机内;特氟隆(Teflon)不粘材料,是与之搭配的煎锅一起购买; Nutra Sweet甜味剂包含在多种软饮料中。

CPU作为电脑部件,一直只是面对电脑公司,而电脑公司也要面对用户,英特尔第一次把电脑部件直接与终端用户连接起来,创造了“Intel Inside”的品牌标志,显示品牌的“品质、可靠、技术领导”。

成功营销十大经典案例:这些案例会给你带来感悟

成功营销十大经典案例:这些案例会给你带来感悟

成功营销十大经典案例:这些案例会给你带来感悟营销是关于企业如何发现、创造和交付价值以满足一定目标市场的需求,同时获取利润的学科。

成功营销有哪些经典的案例可以参考的呢?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成功营销的十大经典案例,欢迎阅读。

成功营销的经典案例一:刀郎营销团队成功关键词:街头营销市场成功营销案例效果:似乎在一夜之间,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伙子和他的歌就像狂风卷着山火一般迅速红遍了整个中国。

除了独具特色的产品定位外," 刀郎" 在定价、渠道和终端上的表现都可圈可点。

刀郎走红的意义绝对不止于他本人,更为重要的是开拓了一个更广泛的新市场成功营销案例,让人们看到中国内地大量二、三线市场成功营销案例的巨大潜能。

营销事件回放:如果单从唱片销量上看,2004 年的中国乐坛只成就了一个人,那就是刀郎。

让我们来看这样一组数据:刀郎的第一张个人专辑《 2002 年的那一场雪》销量高达 270 万张,这个数字相当于9 个状态最好的刘欢或者刘德华,巅峰时期的他们,单碟唱片总销量不过区区 30 万张,而《 2002 年的那一场雪》上市 15 天后,仅新疆地区的销量就超出了这个数字,刚刚在香港发行时,甫一出手就曾夺得了香港地区当月的唱片销量冠军。

现在如日中天的销量冠军周杰伦的唱片销量都没有超过 100 万张。

2004 年的元旦前夜,作为刀郎的第一张个人专辑《 2002 年的那一场雪》的全国总经销,广东大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狠下心与刀郎签下了保底数5 万张的销售合同;但当刀郎的第二张专辑《喀什噶尔胡杨》准备推出时,大圣公司给出的保底数破天荒地高达500 万张以上,翻了 100 倍!要知道,一般一张白金唱片的销量标志也不过 50 万张。

2004 年 11 月,当刀郎的第二张专辑《喀什噶尔胡杨》还在后期制作时,订单已经像雪片一般飞来,仅中国内地已超过了500 万张,而这个订单数并不包括港澳台地区和海外其他销售目的地。

英特尔迅驰品牌推广案例

英特尔迅驰品牌推广案例

英特尔迅驰品牌推广案例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英特尔迅驰品牌推广案例迅驰一战成名一、英特尔,做老大已经很久了英特尔,在计算机芯片的江湖上做老大已经很久了。

英特尔公司的Pentium 系列微处理器已是家喻户晓的品牌,为进一步建立起大企业及企业经营者的品牌认同,还是从去年发动历年来最大规模的、预计长达三年的广告宣传攻势,希望以既有的品牌知名度为基础,进一步在大企业中建立品牌意识。

根据纽约顾问公司Interbrand的市场调查结果,英特尔已经拥有全世界知名度甚高的品牌,2001年全球排名第六,品牌价值高达347亿美元。

英特尔已在服务器计算机市场建立起强大的基础,研究机构IDC说,去年搭载英特尔处理器的服务器占全部服务器出货量的89%。

随着PC市场增长放慢,笔记本市场仍保持快速增长,为了确保自己龙头地位不容丝毫动摇,英特尔下大力气重新设计了针对笔记本未来发展特点的“迅驰”,并塑造新品牌、设计新Logo,以示与台式机CPU“奔腾”的区别。

至此英特尔CPU布局形成服务器主打“安腾”、台式机主打“奔腾”和“赛扬”、笔记本移动计算市场主打“迅驰”和P4-M的态势。

二、迅驰,全球同步亮相“迅驰”的前身Banias于2002年9月9日在美国圣何塞召开的英特尔秋季信息技术峰会上甫一亮相,即引起广泛关注。

英特尔称这是第一款彻头彻尾专门为笔记本电脑而设计的平台,而非像以前如“奔腾Ⅲ”和“奔腾4”等笔记本电脑专用CPU,只是小而化之的台式机CPU。

2003年1月9日,英特尔在北京、上海、深圳等13个城市同时召开新闻发布会,推出“第一个全新移动计算技术品牌———英特尔迅驰移动计算技术”(Centrino)。

“迅驰”包括之前开发代号为Banias的CPU、Calex ico芯片组以及/b(Wi-Fi)无线网络功能。

“迅驰”品牌是英特尔首次将一系列技术整合至单一商标。

英特尔(中国)公司负责人介绍,“迅驰”综合兼顾了未来笔记本电脑的“高性能、长电池寿命、无缝的无线连接以及时尚创新的外形”四大要求,并称“迅驰”的推出将极大改变人们使用计算机的地点和方式。

市场营销英特尔案例

市场营销英特尔案例
提升品牌形象与知名度
通过广告、公关、活动等多种方式提升品牌形象和知名度,增强消 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和信任。
数字营销创新
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优化营销策略
通过收集和分析消费者数据,了解消费者需求和行为,为营销活动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持。
创新数字营销渠道和工具
积极探索新的数字营销渠道和工具,如社交媒体、内容营销、搜索引擎优化等,提高营销 效果和转化率。
促销活动
优惠活动
英特尔定期推出促销活动, 如打折、赠品等,吸引消 费者购买。
捆绑销售
英特尔将产品与特定品牌 或型号的电脑进行捆绑销 售,扩大市场份额。
客户忠诚计划
英特尔设立客户忠诚计划, 通过积分、兑换等方式, 鼓励消费者重复购买。
广告宣传
广告渠道
广告效果评估
英特尔采用多种广告渠道,包括电视、 网络、户外广告等,提高品牌知名度 和曝光率。
赞助与合作
英特尔积极参与各种科技、教育、公益活动,通过赞助和合作,扩 大品牌的社会影响力,提升品牌形象。
线上线下互动
英特尔通过线上线下互动营销,如线上抽奖、线下体验活动等,增强 与消费者的互动和粘性,提升品牌忠诚度。
数字营销案例
社交媒体营销
英特尔在社交媒体平台上积极开展营销活动,如微博、微 信、抖音等,通过发布技术文章、产品评测、活动信息等 方式,吸引用户关注和互动。
的需求。
差异化策略
英特尔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研 发,推出了一系列具有差异化特 点的产品,如酷睿系列处理器, 成功吸引了消费者的关注和购买。
联合营销
英特尔与各大电脑厂商合作,将 处理器搭载在各品牌电脑上,通 过与OEM厂商的联合营销,提高
了品牌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品牌营销案例

市场营销英特尔案例

市场营销英特尔案例

THANK YOU 谢谢!!!
英特尔的4P分析
Place(渠道)
通过销售给生产电脑厂商,或者直接销售给 消费者。
合作营销:与个人计算机制造商合作,授予 他们使用英特尔商标的权利,借由他们的营 销渠道,直接将英特尔推向终端。
消费者品牌打造:在消费者心中建立强大的 品牌,以对英特尔形成认知保护,同时形成“ 挟品牌以令厂家”的掌控力。
英特尔的发展历程

时至今日,英特尔公司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设计和生产半导 体的科技巨擘。占据全球CPU市场的40%。为全球日益发展 的计算机工业提供建筑模块,包括微处理器、芯片组、板卡 、系统及软件等。这些产品为标准计算机架构的组成部分。 业界利用这些产品为最终用户设计制造出先进的计算机。英 特尔公司致力于在客户机、服务器、网络通讯、互联网解决 方案和互联网服务方面为日益兴起的全球互联网经济提供建 筑模块。
业对其做出反应。
安德鲁·葛罗夫
英特尔的发展历程
1980年“蓝色巨人”IBM选择了英特尔的8088微处理器作为 其个人电脑零件,从而使其成为产业标准。
“蓝色巨人”经典机
英特尔的发展历程
1986年10月,英特尔推出了耗资1亿美元的386微处理器, 接着是486(1988年)、奔腾(1993年)、奔腾II、奔腾III 。
组织间营销——英特尔 案例
杨佐、邓晓丽
目录
英特尔的发展历程介绍 SWOT分析: S(优势) W(劣势) O(机会) T(威胁) 4P分析:
英特尔的发展历程
1968年戈登·摩尔(Gordon Moore)和鲍勃·诺宜斯(Bob Noyce)在硅谷组 建了自己的公司NM(由两人姓氏的第一个字母构成)。公司成立后不久改 名为英特尔公司(Intel),专门生产存储器芯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特尔的SWOT分析


W(劣势) 1,品牌优势和社会影响力过大,受到各国政府高度关注, 特别是本土美国政府介入度高 2。作为同行业的领头公司,将会作为其他所有竞争者追赶, 竞争的对手,竞争对手太过庞大 3、在年轻人群中产品的认同感略逊与AMD 4,高端机核心技术方面开发速度还不够快,略逊与AMD,在 现在的中大型机市场上优势没那么明显。 5、英特尔公司现在深陷反垄断泥潭,会影响国际信誉

赛扬
至强
安腾
英特尔的发展历程

2008年7月27日推出CORE系列微处理器,使用65纳米制程 的它将会代替Pentium 4及Pentium D处理器,经历了一系列 的改革和技术变革,直至2014年我们已经看到CORE系列的 几大代表作:core2 、corei3、corei5、corei7



THANK YOU 谢谢!!!
戈登· 摩尔
鲍勃· 诺宜斯
英特尔的发展历程
1971年安德鲁· 葛罗夫(Andrew S Grove) 加盟,并推出全球第一个微处理器4004。

对Andrew S Grove的评价



在形成和重塑战略愿景方面训练有素;及时/合理 他积极参与设定大胆而合理的绩效目标; 他是Intel战略的主要构想者——该战略相当成功; 他领导建立有效的内部组织来实施其战略; 他在领导Intel改变长期战略方向与战略方面表现良好; 他花费大量的时间监督和评价产业发展趋势并指导企 业对其做出反应。

英特尔的4P分析


Price 英特尔公司采取需求导向定价法,它是在定价时不再以成本 为基础,而是以消费者对产品价值的理解和需求强度为依据, 先拟定了一个消费者可以接受的价格,在市场先站住脚,然 后根据销售额的下降及对手的推出相似的商品的同时将原先 价格降低,市场领导者在竞争中处于强势地位,无论在市场 占有率、销售额排名,还是在产品、技术的推陈出新上,都 遥遥领先于对手,在同类产品的定价上应走高价路线,略高 于市场平均价,并与市场跟随者拉开一定档次,市场跟随者 紧跟在领导者和挑战者身后,以模仿著称。其产品价格通常 低于领导者和挑战者一个价格层级,接近于市场平均价。

英特尔的发展历程
时至今日,英特尔公司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设计和生产半导 体的科技巨擘。占据全球CPU市场的40%。为全球日益发展 的计算机工业提供建筑模块,包括微处理器、芯片组、板卡、 系统及软件等。这些产品为标准计算机架构的组成部分。业 界利用这些产品为最终用户设计制造出先进的计算机。英特 尔公司致力于在客户机、服务器、网络通讯、互联网解决方 案和互联网服务方面为日益兴起的全球互联网经济提供建筑 模块。
安德鲁· 葛罗夫
英特尔的发展历程

1980年“蓝色巨人”IBM选择了英特尔的8088微处理器作为 其个人电脑零件,从而使其成为产业标准。“蓝色巨人”经典机来自英特尔的发展历程
1986年10月,英特尔推出了耗资1亿美元的386微处理器, 接着是486(1988年)、奔腾(1993年)、奔腾II、奔腾III。 2000年,英特尔又推出了奔腾系列中最高性能的台式机处理 器——奔腾IV,并于2000年11月21日由北京一英特尔公司 在中国推出上市。
英特尔的4P分析
Place(渠道) 通过销售给生产电脑厂商,或者直接销售给 消费者。 合作营销:与个人计算机制造商合作,授予 他们使用英特尔商标的权利,借由他们的营 销渠道,直接将英特尔推向终端。 消费者品牌打造:在消费者心中建立强大的 品牌,以对英特尔形成认知保护,同时形成 “挟品牌以令厂家”的掌控力。

英特尔的SWOT分析


S(优势) 1,全球最大的半导体芯片制造商,拥有跨国大企业的优势 和强大的全球竞争力 2。强势的营销能力、体系以及企业广告宣传 3、市场占有率极高,占有全球CUP微信处理器市场的40%, (在巅峰时刻一度占有全球80%)产品更为市场之领导品牌 品牌形象深入人心 4.组织结构、财务状况良好,国际信誉度很高,拥有非常独 特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纪律 5、市场认知度和PC没有多少公司能与之比较,所能获得的 市场机会也就更多
组织间营销——英特尔 案例
杨佐、邓晓丽
目录
英特尔的发展历程介绍 SWOT分析:
S(优势)
W(劣势) O(机会) T(威胁) 4P分析:
英特尔的发展历程

1968年戈登· 摩尔(Gordon Moore)和鲍勃· 诺宜斯(Bob Noyce)在硅谷组 建了自己的公司NM(由两人姓氏的第一个字母构成)。公司成立后不久改 名为英特尔公司(Intel),专门生产存储器芯片。
英特尔的SWOT分析




T(威胁) 1,外部竞争者众多,产品相似度高,AMD,高通,AMD, 威盛公司为主要竞争对手,在服务器领域还与IBM公司有竞 争,在软件方面还与微软,思科,联想有竞争。 2、采用Intel cpu能让硬件销量大大提高,但是可能会让病 毒或者骇客开始正视苹果系统的发展性,让系统威胁大大提 高 3.Intel cup改款太过频繁,可能会让用户在采购的时候产生 观望效应,造成CPU转换期的库存过剩 4.失去架构的独特性,将直接面对规格相近但更低价的PC产 品比较与挑战
英特尔的SWOT分析




O(机会) 1,采用Intel CPU,让硬件兼容Windows,因此减低Apple 带来的干扰,进而提升产品销售量 2.采用消费者比较熟悉的Inter架构,提高使用者接受度 3、对于与PC和Windows的兼容性与共通性的期待,是一个 打开新市场的方法,能增加购机意愿 4。新技术变革,英特尔技术一直都在同行领先,加大技术 资金投入,更快一步的变革新技术 5.中国市场的再开发,特别是中国的乡下市场还存在着很大 空缺 6.无线互联网和移动终端的技术更新
奔腾IV
英特尔的发展历程
而由于要面对AMD的竞争,英特尔在微处理器领域将其奔腾系列拆分 几个价格和性能各不相同的产品线,以用来满足不同目标的需求。 赛扬(Celeron)系列服务于价格便宜的台式和笔记本个人电脑。 Xeon系列用于高性能的服务器和工作站,保持其旗舰产品的奔腾III服务于整 个市场(包括电脑、服务器和工作站)上的中间用户。 推出第一个名为“Itanium”的64比特处理器,准备攫取大型公司数据系统 上更大的份额。
英特尔的4P分析


Price
两者的情形通常是英特尔订出售价,AMD再针对英 特尔的价格订出售价。英特尔P4价格约133~637 美元,而Athlon的价格在130~330美元,且AMD经 常对大客户提供可观的折扣,实际售价往往大幅低 于牌价。 英特尔P4价格约133~637美元,而AMD的价格在 130~330美元,且AMD经常对大客户提供可观的 折扣,实际售价往往大幅低于牌价。

英特尔的发展历程
2002年2月,英特尔被美国《财富》周刊评选为全球十大 “最受推崇的公司”之一,名列第九。2002年接近尾声, 美国《财富》杂志根据各公司在2002年度业务的表现、员 工水平、管理质量、公司投资价值等六大准则排出了 “2002年度最佳公司”。在这一排行榜上,英特尔公司荣 登全球榜首。同时,在“2002全球最佳雇主”排行榜上, 英特尔公司名列第28位。

英特尔的4P分析

Product(产品) 1991年英特尔启动了救亡图存“Intel Inside”计划,斥资 1亿美元打造“Intel Inside”品牌。“Intel Inside”计 划有两个主要的内容:第一是面向消费者的品牌建设,英特 尔启用了一个Intel Inside的品牌作为芯片市场的公司品牌, Intel Inside以其新颖的创意与优秀的设计在整个1990年代 树立了一个具有真正吸引力和特色的形象。第二是面向计算 机制造商的忠诚度计划,英特尔提供了可观的回报以激励这 些公司把英特尔的芯片用到自己的整机品牌中去。 “Intel Inside”计划创造了营销史上的惊人奇迹,截至 2002年英特尔为这一计划支出的广告费超过了70亿美元,却 也因此而铸就了接近400亿美元的品牌价值,在 Intel Inside这个强大的公司品牌羽翼下,陆续推出的 Pentium、Celeron、Xeon等产品品牌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